CN115039007A - 光学装置及光学部件 - Google Patents

光学装置及光学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9007A
CN115039007A CN202180012203.0A CN202180012203A CN115039007A CN 115039007 A CN115039007 A CN 115039007A CN 202180012203 A CN202180012203 A CN 202180012203A CN 115039007 A CN115039007 A CN 115039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optical device
support portion
adhesiv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22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稻叶悠介
古川拓也
山冈一树
尾坪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039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90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04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refl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surfaces, e.g. cells, resona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2Mountings; Hous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光学装置例如具备:基座,其具有安装面;以及光学部件,其具有光学元件部和支承光学元件部的支承部,该支承部具有经由光固化性的第一粘接剂而粘接于安装面的第一被粘接面,在该光学部件中,与第一被粘接面相邻设置有使第一粘接剂固化的光能够通过的光学开口部。

Description

光学装置及光学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装置及光学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光学装置,其具备基板、以及通过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而粘接于该基板上的透镜这样的光学部件(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983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作为透镜而例如具有硅透镜的光学装置中,硅不能使紫外线通过,因此紫外线被该硅透镜遮挡,不能向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充分地照射紫外线,有可能难以粘接。
于是,本发明的课题之一在于:例如在通过光固化性粘接剂而光学部件粘接于基座的光学装置中,得到易于获得更良好的粘接状态的新的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光学装置例如具备:基座,其具有安装面;以及光学部件,其具有光学元件部和支承所述光学元件部的支承部,该支承部具有经由光固化性的第一粘接剂而粘接于所述安装面的第一被粘接面,在该光学部件中,与所述第一被粘接面相邻设置有使所述第一粘接剂固化的光能够通过的光学开口部。
在所述光学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支承部包括作为所述光学开口部而透过所述光的高透过部位、以及与该高透过部位相比所述光的透过性较低的低透过部位。
在所述光学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光学开口部包括在沿着所述第一被粘接面的方向上凹陷的凹部。
所述光学装置也可以是,具备朝向所述第一粘接剂反射所述光的反射镜。
所述光学装置也可以是,作为所述反射镜,具备与所述第一粘接剂相邻的反射镜。
所述光学装置也可以是,作为所述反射镜,具备将所述光反射为经由所述光学开口部而去往所述第一粘接剂的反射镜。
所述光学装置也可以是,作为所述反射镜,具备设置于所述安装面上的反射镜。
所述光学装置也可以是,作为所述反射镜,具备与所述光学开口部相邻设置的反射镜。
所述光学装置也可以是,具备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上的相对于所述光学部件而言的另外部件,并且作为所述反射镜,具备设置于所述另外部件的反射镜。
所述光学装置也可以是,具备收容所述基座及所述光学部件的壳体,并且作为所述反射镜,具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的反射镜。
所述光学装置也可以是,作为所述反射镜,具备夹着所述光学开口部而设置的两个反射镜。
所述光学装置也可以是,所述支承部具有在与所述安装面交叉的方向上排列且互相粘接的多个支承部位。
所述光学装置也可以是,对所述多个支承部位进行粘接的第二粘接剂是光固化性的粘接剂,具备反射使所述第二粘接剂固化的光的反射镜。
在所述光学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光学部件是透镜阵列,在该透镜阵列中,作为所述光学元件部而具有并列的多个透镜部。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装置例如具备:基座,其具有安装面;光学部件,其具有光学元件部和支承所述光学元件部的支承部,该支承部具有经由光固化性的第一粘接剂而粘接于所述安装面的第一被粘接面;以及反射镜,其朝向所述第一粘接剂反射使该第一粘接剂固化的光。
所述光学装置也可以是,相对于所述光学部件而言另外具备透过构件,该透过构件使去往所述第一粘接剂的所述光透过。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部件例如具备:光学元件部;以及支承所述光学元件部的支承部,其具有经由粘接剂而粘接于基座的安装面的第一被粘接面,在该支承部中,与所述第一被粘接面相邻设置有使所述粘接剂固化的光能够通过的光学开口部。
在所述光学部件中,也可以是,所述支承部包括作为所述光学开口部而透过所述光的高透过部位、以及与该高透过部位相比所述光的透过性较低的低透过部位。
在所述光学部件中,也可以是,所述光学开口部包括在沿着所述第一被粘接面的方向上凹陷的凹部。
在所述光学部件中,也可以是,所述支承部具有在与所述安装面交叉的方向上排列且互相粘接的多个支承部位。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例如,能够在借助光固化性粘接剂而将光学部件粘接于基座的安装面上的光学装置中,得到易于获得更良好的粘接状态的新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的例示且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2是第一变形例的光学装置的例示且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3是第二变形例的光学装置的例示且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4是第三变形例的光学装置的例示且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5是第四变形例的光学装置的例示且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6是第五变形例的光学装置的例示且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7是第六变形例的光学装置的例示且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8是第七变形例的光学装置的例示且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9是第八变形例的光学装置的例示且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10是第九变形例的光学装置的例示且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11是第十变形例的光学装置的例示且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12是第十一变形例的光学装置的例示且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13是第十二变形例的光学装置的例示且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14是第十三变形例的光学装置的例示且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例示且示意性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公开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结构、以及通过该结构带来的作用及结果(效果)是一例。本发明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所公开的结构以外的结构也能够实现。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通过结构而获得的各种效果(也包括派生的效果)中的至少一种效果。
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具备同样的结构。因而,根据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结构,可获得基于该同样的结构的同样的作用及效果。另外,以下,对这些同样的结构赋予同样的附图标记,并且有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为了区别部件、部位等而权宜地赋予序号,这并不表示优先级、顺序。
另外,在各图中,由箭头X表示X方向,由箭头Y表示Y方向,由箭头Z表示Z方向。X方向、Y方向及Z方向互相交叉,并且互相正交。X方向及Y方向也可称作安装面的延伸方向,Z方向也可称作高度方向、厚度方向、支承部位的排列方向、或者安装面的正交方向(法线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100A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那样,光学装置100A具备基板10和光学部件20A。
基板10与Z方向交叉而扩展。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10沿X方向及Y方向延伸,并且与Z方向正交。另外,基板10具有基座面10a。基座面10a具有平面状的形状,与Z方向交叉而扩展。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座面10a沿X方向及Y方向延伸,并且与Z方向正交。基板10例如由金属材料、陶瓷材料而制作成。基板10是基座的一例,基座面10a是安装面的一例。
光学部件20A具备光学元件部21和支承部220。
光学元件部21例如是光学地作用激光这样的光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元件部21作为一例是凸透镜这样的透镜。但是,光学元件部21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凹透镜这样的其他透镜,还可以是棱镜、反射镜这样的与透镜不同的光学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沿X方向透过光学元件部21。
支承部220支承光学元件部21。支承部220具有长方体状的形状。支承部220具有底面220a、顶面220b及侧面220c。
底面220a具有四边形形状及平面状的形状,与Z方向交叉而扩展。在本实施方式中,底面220a沿X方向及Y方向延伸,并且与Z方向正交。
底面220a面对基板10的基座面10a。在基座面10a与底面220a之间存在第一粘接层23。
第一粘接层23将基座面10a与底面220a粘接。换言之,底面220a借助第一粘接层23而粘接于基座面10a。基座面10a是安装面的一例,底面220a是第一被粘接面的一例。
第一粘接层23例如是紫外线固化性的粘接剂这样的光固化性的粘接剂。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粘接层23也可以是通过可见光这样的与紫外线不同的光而固化的粘接剂。第一粘接层23是第一粘接剂的一例。
顶面220b具有四边形形状及平面状的形状,与Z方向交叉而扩展。在本实施方式中,顶面220b沿X方向及Y方向延伸,并且与Z方向正交。
另外,支承部220作为侧面220c而具有两个侧面220c1和两个侧面220c2。
两个侧面220c1位于X方向的端部及X方向的相反方向的端部。侧面220c1分别具有四边形形状及平面状的形状,与X方向交叉而扩展。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面220c1沿Y方向及Z方向延伸,并且与X方向正交。
与两个侧面220c1正交的两个侧面220c2位于Y方向的端部及Y方向的相反方向的端部。侧面220c2分别具有四边形形状及平面状的形状,与Y方向交叉而扩展。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面220c2沿X方向及Z方向延伸,并且与Y方向正交。
另外,支承部220具备第一支承部位221、第二支承部位222及第二粘接层223。第一支承部位221及第二支承部位222是支承部位的一例。
第一支承部位221具有长方体状的形状。第一支承部位221具有底面220a、侧面220c的一部分及顶面221a。
顶面221a具有四边形形状及平面状的形状,与Z方向交叉而扩展。在本实施方式中,顶面221a沿X方向及Y方向延伸,并且与Z方向正交。
第二支承部位222具有长方体状的形状。第二支承部位222具有顶面220b、侧面220c的一部分及底面222a。
底面222a具有四边形形状及平面状的形状,与Z方向交叉而扩展。在本实施方式中,底面222a沿X方向及Y方向延伸,并且与Z方向正交。
第一支承部位221的顶面221a和第二支承部位222的底面222a在Z方向上面对。在顶面221a与底面222a之间存在第二粘接层223。第二粘接层223将顶面221a与底面222a粘接。即,第一支承部位221及第二支承部位222在Z方向上,即在与基座面10a交叉且正交的方向上排列,并由第二粘接层223粘接。
第二粘接层223可以是不具有光固化性的粘接剂,也可以与第一粘接层23同样是光固化性的粘接剂。在是光固化性的粘接剂的情况下,第二粘接层223也可以是通过可见光这样的除了紫外线以外的光而固化的粘接剂。第二粘接层223是第二粘接剂的一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承部位221与第二支承部位222例如也可以通过熔敷、机械结合这样的与粘接不同的结合方式而结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部件20A借助第一粘接层23而安装于基座面10a上,该光学部件20A具有第一支承部位221与第二支承部位222通过第二粘接层223一体化得到的支承部220、以及光学元件部21。在第一粘接层23固化前的状态下进行了光学部件20A的位置、姿势的调整后,向第一粘接层23照射固化光CL,该第一粘接层23被固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承部位222及光学元件部21由相同的材料一体成形。第二支承部位222及光学元件部21例如通过硅而制作成。因此,在能够使第一粘接层23固化的光CL(以下,仅称作固化光CL)为紫外光或者可见光的情况下,该固化光CL难以透过第二支承部位222及光学元件部21。固化光CL从相对于基座面10a在Z方向分离开配置的未图示的光学头沿相对于基座面10a的倾斜方向、即Z方向的相反方向与Y方向之间或Z方向的相反方向与Y方向的相反方向之间的倾斜方向照射。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承部位221例如通过玻璃、丙烯而制作成。因此,在固化光CL是紫外光或者可见光的情况下,该固化光CL易于透过第一支承部位221。即,第一支承部位221与第二支承部位222相比光的透过性(透过率)较高,换言之,第二支承部位222与第一支承部位221相比光的透过性(透过率)较低。第一支承部位221是高透过部位的一例,第二支承部位222是低透过部位的一例。第一支承部位221也可称作透明部,第二支承部位222也可称作不透明部。另外,第一支承部位221能够说成设置于支承部220的针对固化光CL而言的光学开口部。
另外,第一支承部位221包括底面220a。换言之,第一支承部位221与底面220a相邻。因此,如图1所示那样,固化光CL的一部分能够透过第一支承部位221而到达第一粘接层23。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部件20A具有光学元件部21和支承部220。另外,在支承部220设置有与底面220a(第一被粘接面)相邻的第一支承部位221(光学开口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固化光CL能够透过第一支承部位221而到达第一粘接层23(第一粘接剂)。因而,与支承部220不具有第一支承部位221而仅具有固化光CL难以透过的第二支承部位222的结构相比,能够在第一粘接层23的更广的范围照射固化光CL,进而基于第一粘接层23的粘接强度更易于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220例如具有作为光学开口部而透过固化光CL的第一支承部位221(高透过部位)、以及与该第一支承部位221相比固化光CL的透过性(透过率)低的第二支承部位222(低透过部位)。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能够使设置有与底面220a(第一被粘接面)相邻的光学开口部的支承部220以具有第一支承部位221和第二支承部位222的比较简单的结构实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220例如具有在Z方向(与基座面10a(安装面)交叉的方向)上排列且互相粘接的第一支承部位221及第二支承部位222(多个支承部位)。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能够使具有光透射性不同的多个部位的支承部220以比较简约的结构实现。
[第一变形例]
图2是第一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B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那样,光学装置100B具备基板10和光学部件20B。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部件20B经由第一粘接层23而安装于在基板10的基座面10a上设置的金属化层31上。金属化层31设置于基座面10a上。金属化层31沿着基座面10a延伸,与Z方向交叉而扩展。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化层31沿X方向及Y方向延伸,并且与Z方向正交。
金属化层31例如通过铜、铜合金这样的金属材料而制作成,且构成为在其表面能够反射固化光CL。另外,金属化层31例如能通过溅射、蒸镀等而制作成。
第一粘接层23与金属化层31相邻。换言之,金属化层31在Z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与第一粘接层23相邻。即,金属化层31在与对第一粘接层23出射固化光CL的光学头(未图示)相反方向上与第一粘接层23相邻。因而,金属化层31处被反射的固化光CL的一部分能够到达第一粘接层2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化层31沿着基座面10a而伸出到第一粘接层23的外侧。而且,金属化层31与第一支承部位221相邻设置。因此,如图2所示那样,金属化层31处被反射的固化光CL的一部分能够进入第一支承部位221内并通过该第一支承部位221而到达第二粘接层223。另外,也存在如下情况:未被第一粘接层23吸收而透过该第一粘接层23后的固化光CL即残存的固化光CL在金属化层31处被反射,再次进入第一粘接层23,或者进一步通过第一粘接层23及第一支承部位221到达第二粘接层223。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进入第一粘接层23或第二粘接层223但未被吸收而残存的固化光CL称作残存光。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在本变形例中,光学装置100B具备朝向第一粘接层23(第一粘接剂)反射光的金属化层31(反射镜)。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光学装置100B具备与第一粘接层23相邻的金属化层31。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可获得如下优点:与不存在金属化层31的情况相比,固化光CL更易于到达第一粘接层23,进而第一粘接层23更易于固化,或者更可靠地固化,或者变得更硬的范围增大。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金属化层31设置于基座面10a(安装面)上。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能够更容易或者更可靠地设置金属化层31。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第二粘接层223(第二粘接剂)是光固化性粘接剂,光学部件20B具备朝向第二粘接层223反射光的金属化层31(反射镜)。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可获得如下优点:与不存在金属化层31的情况相比,固化光CL更易于到达第二粘接层223,进而第二粘接层223更易于固化,或者更可靠地固化,或者变得更硬的范围增大。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金属化层31与第一支承部位221(光学开口部)相邻设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可获得如下优点:金属化层31处被反射后的固化光CL能够通过第一支承部位221而到达第二粘接层223,固化光CL更易于到达第二粘接层223,进而第二粘接层223更易于固化,或者更可靠地固化,或者变得更硬的范围增大。
[第二变形例]
图3是第二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C的侧视图。如图3所示那样,光学装置100C具备基板10、具有与第一变形例同样的结构的光学部件20B、以及部件41。
部件41安装于基座面10a上。部件41可以为光学部件,也可以为不是光学部件的部件。部件41是另外部件的一例。
部件41具有朝向光学部件20B的侧面41a。在侧面41a上设置有反射固化光CL的金属化层32。金属化层32具有四边形形状及平面状的形状,与Y方向交叉而扩展。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化层32沿X方向及Z方向延伸,并且与Y方向正交。金属化层32可通过与金属化层31同样的材料而制作成,并且可通过与金属化层31的制造方法同样的制造方法制作成。在侧面41a上设置有金属化层32的部件41安装于基座面10a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金属化层32设置于侧面41a上,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于部件41的顶面这样的另外场所。
金属化层32面向第一粘接层23及第二粘接层223。因此,如图3所示那样,金属化层32处被反射后的固化光CL的一部分能够到达第一粘接层23及第二粘接层223。此时,固化光CL的一部分通过第一支承部位221而到达第一粘接层23。即,金属化层32反射固化光CL以使其经由第一支承部位221而去往第一粘接层23。
另外,金属化层32也面向金属化层31。因此,如图3所示那样,金属化层32处被反射后的固化光CL的一部分能够进一步在金属化层31处反射,进入第一支承部位221内,并通过该第一支承部位221而到达第二粘接层223。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在本变形例中,光学装置100C具备安装于基座面10a上的部件41(另外部件),在该部件41设置有金属化层32(反射镜)。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可获得如下优点:与不存在金属化层32的情况相比,固化光CL更易于到达第一粘接层23或第二粘接层223,进而第一粘接层23或第二粘接层223更易于固化,或者更可靠地固化,或者变得更硬的范围增大。另外,有时能够利用在基座面10a上安装的部件41而在更适宜的位置配置金属化层32。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金属化层32反射固化光CL以使其经由第一支承部位221(光学开口部)而去往第一粘接层23。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可获得如下优点:固化光CL更易于到达第一粘接层23,进而与不存在金属化层32及第一支承部位221的情况相比,第一粘接层23更易于固化,或者更可靠地固化,或者变得更硬的范围增大。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有金属化层32的另外部件例如也可以是收容光学装置100C的壳体(的壁)、安装于该壳体的部件、或者未安装于基板10的部件。
[第三变形例]
图4是第三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D的侧视图。如图4所示那样,光学装置100D具备基板10和光学部件20D。
如图4所示那样,本变形例的光学部件20D具备与第二粘接层223相邻而反射固化光CL的金属化层33。金属化层33在Z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与第二粘接层223相邻。换言之,金属化层33设置于第二粘接层223与第一支承部位221之间。因而,金属化层33处被反射后的固化光CL的一部分向第二粘接层223内入射。金属化层33能通过与金属化层31的材料同样的材料制作成,并且能够通过与金属化层33的制造方法同样的制造方法制作成。在顶面221a上设置有金属化层32的第一支承部位221与第二支承部位222经由第二粘接层223而接合。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可获得如下优点:与不存在金属化层33的情况相比,第二粘接层223更易于固化,或者更可靠地固化,或者变得更硬的范围增大。
[第四变形例]
图5是第四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E的侧视图。本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E具备基板10、具有与第三变形例同样的结构的光学部件20D、以及具有与第二变形例同样的结构的部件41。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能够获得与基于金属化层33的第三变形例同样的效果、以及与基于设置于部件41的金属化层32的第二变形例同样的效果。
[第五变形例]
图6是第五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F的侧视图。本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F具备在基座面10a上设置有金属化层31的基板10、具有将固化光CL反射的金属化层34的光学部件20F、以及具有与第二变形例同样的结构的部件41。
金属化层34具有四边形形状及平面状的形状,与Z方向交叉而扩展。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化层34沿X方向及Y方向延伸,并且与Z方向正交。金属化层34可通过与金属化层31的材料同样的材料制作成,并且可通过与金属化层31的制造方法同样的制造方法制作成。
金属化层34与第二粘接层223相邻。但是,在本变形例中,金属化层34在Z方向上与第二粘接层223相邻。换言之,金属化层34相对于第一支承部位221及第二粘接层223位于与金属化层31相反一侧。因而,第一粘接层23及第二粘接层223在Z方向上夹着第一支承部位221,而且金属化层31及金属化层34在Z方向上夹着第一粘接层23、第二粘接层223及第一支承部位221。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变形例中,光学装置100F具备夹着第一支承部位221而设置的金属化层31及金属化层34。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固化光CL及残存光能够一边反复进行金属化层31、34处的反射和第一支承部位221内的通过,一边到达第一粘接层23及第二粘接层223中的相对于光学部件20F的侧面220c1更分离开的部位。因而,例如可获得如下优点:第一粘接层23或第二粘接层223更易于固化,或者更可靠地固化,或者变得更硬的范围增大。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金属化层31、32、34处反射后的固化光CL易于达到第一粘接层23,因此也可以将预先借助第二粘接层223而第一支承部位221和第二支承部位222一体化得到的光学部件20F安装于基板10的基座面10a上。
而且,在将预先借助第二粘接层223而第一支承部位221和第二支承部位222一体化得到的光学部件20F安装于基板10的基座面10a上的情况下,也可以调换金属化层33与第二粘接层223的位置。即,也可以设置为金属化层33与作为光学开口部的第一支承部位221相接。
[第六变形例]
图7是第六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G的侧视图。本变形例的光学部件20G替换第三变形例的光学部件20D的作为高透过部位的第一支承部位221而具有作为低透过部位的第一支承部位221G。
但是,在本变形例中,光学部件20G也与第三变形例同样地具备与第二粘接层223相邻而反射固化光CL的金属化层33。因此,例如可获得如下优点:固化光CL更易于到达第二粘接层223,进而与不存在金属化层33的情况相比,第二粘接层223更易于固化,或者更可靠地固化,或者变得更硬的范围增大。
另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设置有金属化层34的第一支承部位221经由不是光固化性的第一粘接层23安装在基板10的基座面10a上,并在该金属化层34上经由光固化性的第二粘接层223而粘接第二支承部位222。一般情况下,从相对于基座面10a在Z方向分离开的光学头(未图示)出射的固化光CL由于被光学部件20G、其他部件(未图示)遮挡等,从而越是接近基座面10a的位置则越难以到达。在该点上,根据本变形例,能够使需要固化光CL的照射的第二粘接层223相对于基座面10a更远,因此例如可获得如下优点:能够将光学部件20G更容易或者更可靠地安装于基座面10a上。
[第七变形例]
图8是第七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H的侧视图。本变形例的光学部件20H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部件20A的作为高透过部位的第一支承部位221而具有作为低透过部位的第一支承部位221H。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与第三变形例同样地在基座面10a上安装有具有金属化层32的部件41。金属化层32面向第二粘接层223。因此,如图8所示那样,金属化层32处反射后的固化光CL的一部分能够到达第二粘接层223。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能够获得基于光固化性的第二粘接层223相对于基座面10a分离开设置得到的与第六变形例的效果同样的效果、以及通过金属化层32而获得的与第二变形例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第八变形例]
图9是第八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I的侧视图。本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I代替第七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H的光学部件20H而具备第六变形例的光学部件20G。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能够获得基于与光固化性的第二粘接层223相邻的金属化层34得到的与第六变形例的效果同样的效果、以及基于设置于部件41的金属化层32得到的与第二变形例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第九变形例]
图10是第九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J的侧视图。本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J代替第五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F的光学部件20F而具备作为阵列透镜的光学部件20J。
支承部220在Y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具有作为透镜部的多个光学元件部21。通过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得到与第五变形例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第十变形例]
图11是第十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K的侧视图。在本变形例的光学部件20K的支承部220作为光学开口部而设置有两个凹部224K。凹部224K分别从支承部220的侧面220c2的接近基座面10a的端部、换言之Z方向的相反方向的端部沿着基座面10a而向Y方向或Y方向的相反方向凹陷。在本变形例中,凹部224K在Z方向上的高度大致恒定。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通过在支承部220设置有作为光学开口部的凹部224K,从而能够抑制在设置有凹部224K的部位由支承部220遮挡固化光CL这一情况,因此可获得如下优点:固化光CL更易于到达第一粘接层23,进而第一粘接层23更易于固化,或者更可靠地固化,或者变得更硬的范围增大。
[第十一变形例]
图12是第十一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L的侧视图。在本变形例的光学部件20L的支承部220代替第十变形例的凹部224K而设置有凹部224L。凹部224L的Z方向的高度随着远离支承部220的侧面220c2而逐渐变低。通过这样的结构,也能够抑制在设置由凹部224L的部位由支承部220遮挡固化光CL这一情况,因此可获得与第十变形例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第十二变形例]
图13是第十二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M的侧视图。在本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M中,代替第二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C的金属化层32及部件41而在壳体50的侧壁51的内表面51a设置有镜面区域51a1。镜面区域51a1与金属化层32同样地能够将固化光CL朝向第一粘接层23及第二粘接层223反射。镜面区域51a1能够通过将侧壁51的内表面51a的一部分局部地镜面加工而比较容易地实现。镜面区域51a1是反射镜的一例。
[第十三变形例]
是第十三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P的侧视图。如图14所示那样,本变形例的光学装置100P具备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同样的结构的基板10及光学部件20A、以及部件41P(另外部件)。
但是,在本变形例中,部件41P例如通过玻璃、丙烯这样的透过固化光CL的材料制作成。因此,固化光CL能够透过部件41P而到达第一粘接层23、第二粘接层223。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有时固化光CL更易于到达第一粘接层23、第二粘接层223。部件41P是透过构件的一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部件41P的整体通过透过固化光CL的材料而制作成,但不限定于此,部件41P中的至少一部分透过固化光CL即可。另外,部件41P例如也可以是收容光学装置100P的壳体(的壁)、安装于该壳体、其他部件的窗构件这样的部件、或者未安装于基板10的部件等。另外,光学装置100P也可以构成为固化光CL经由金属化层31~34中的至少一个金属化层和部件41P而到达第一粘接层23、第二粘接层223,该情况未图示。在该情况下,金属化层31~34及部件41P的布局、固化光CL所经由的金属化层31~34的数量、固化光CL经由金属化层31~34和部件41P的顺序等可进行各种设定。
[第二实施方式]
图15是表示光学装置100N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如图15所示那样,光学装置100N具备壳体110、收容于该壳体110内的基座120、波导元件131、透镜132、发光元件141、透镜142、光隔离器151及分束器152。
基座120作为光学部件的基台发挥功能,并且通过将光学部件加热或冷却,来进行该光学部件的温度调整。基座120可以也称作帕尔贴模块、热电模块。
作为光功能元件的发光元件141例如是波长可变激光元件。发光元件141借助载体143而安装于基座120的上表面120a上。载体143通过导热性高的绝缘性的材料而制作出,将发光元件141产生的热向基座120传递。载体143可以也称作副基座(submount)。
发光元件141朝向透镜142输出激光。激光的波长例如是作为光通信的波长而适宜的900nm以上且1650nm以下。
透镜142安装于载体143。透镜142使来自发光元件141的激光受到基于折射率的作用而准直。从透镜142输出的激光向光隔离器151输入。
光隔离器151具有磁铁151a、以及包括磁光学元件及偏振板在内的光学元件部151b。光隔离器151使来自光学元件部151b的激光偏振,并且使来自光学元件部151b的激光受到磁光学作用。从光隔离器151输出的激光向分束器152输入。光隔离器151阻止来自分束器152的光朝向发光元件141通过。
分束器152将来自光隔离器151的激光向光学装置100N外输出,并且将来自光隔离器151的激光分路而向未图示的监控器输入。
另外,发光元件141朝向与透镜142相反一侧输出功率较弱的后方激光。透镜132将后方激光会聚并向波导元件131输出。
波导元件131例如是平板光波回路元件,具备透过特性相对于波长而周期性变化的环形滤波器。波导元件131将后方激光分割,将一方进行波导而向未图示的监控器输出,使另一方透过环形滤波器而向未图示的监控器输出。
在这样的结构中,透镜132、142可构成为具有上述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第一支承部位221、第二支承部位222及光学元件部21的光学部件20A。另外,基座120及载体143是基座的一例。需要说明的是,透镜132、142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一变形例的光学部件20B~第十二变形例的光学部件20L。
因而,通过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获得与基于光学部件20A~20L的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一变形例~第十二变形例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以上,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但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是一例,并不意在限定发明的范围。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形态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变更。另外,各结构、形状等的规格(构造、种类、方向、型号、大小、长度、宽度、厚度、高度、数量、配置、位置、材质等)能够适当变更而实施。
例如,本发明能够也适用于与实施方式、变形例所公开的光学装置不同的形式的光学装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光学装置及光学部件。
附图标记说明:
10…基板
10a…基座面(安装面)
20A~20L…光学部件
21…光学元件部
23…第一粘接层(第一粘接剂)
31…金属化层(反射镜)
32…金属化层(反射镜)
33…金属化层(反射镜)
34…金属化层(反射镜)
41…部件(另外部件)
41P…部件(透过构件)
41a…侧面
50…壳体
51…侧壁
51a…内表面
51a1…镜面区域(反射镜)
100A~100N,100P…光学装置
110…壳体
120…基座
120a…上表面
131…波导元件
132…透镜
141…发光元件
142…透镜
143…载体(基座)
151…光隔离器
151a…磁铁
151b…光学元件部
152…分束器
220…支承部
220a…底面(第一被粘接面)
220b…顶面
220c…侧面
220c1…侧面
220c2…侧面
221…第一支承部位(高透过部位、光学开口部)
221G,221H…第一支承部位(低透过部位)
221a…顶面
222…第二支承部位(低透过部位)
222a…底面
223…第二粘接层(第二粘接剂)
224K,224L…凹部(光学开口部)
CL…固化光
X…方向
Y…方向
Z…方向(与安装面交叉的方向)。

Claims (20)

1.一种光学装置,其中,
所述光学装置具备:
基座,其具有安装面;以及
光学部件,其具有光学元件部和支承所述光学元件部的支承部,该支承部具有经由光固化性的第一粘接剂而粘接于所述安装面的第一被粘接面,在该光学部件中,与所述第一被粘接面相邻设置有使所述第一粘接剂固化的光能够通过的光学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
所述支承部包括作为所述光学开口部而透过所述光的高透过部位、以及与该高透过部位相比所述光的透过性较低的低透过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
所述光学开口部包括在沿着所述第一被粘接面的方向上凹陷的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
具备朝向所述第一粘接剂反射所述光的反射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
作为所述反射镜,具备与所述第一粘接剂相邻的反射镜。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
作为所述反射镜,具备将所述光反射为经由所述光学开口部而去往所述第一粘接剂的反射镜。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
具备设置于所述安装面上的反射镜。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
作为所述反射镜,具备与所述光学开口部相邻设置的反射镜。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
具备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上的相对于所述光学部件而言的另外部件,
并且,作为所述反射镜,具备设置于所述另外部件的反射镜。
10.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
具备收容所述基座及所述光学部件的壳体,
并且,作为所述反射镜,具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的反射镜。
11.根据权利要求4~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
作为所述反射镜,具备夹着所述光学开口部而设置的两个反射镜。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
所述支承部具有在与所述安装面交叉的方向上排列且互相粘接的多个支承部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
对所述多个支承部位进行粘接的第二粘接剂是光固化性的粘接剂,
具备反射使所述第二粘接剂固化的光的反射镜。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
所述光学部件是透镜阵列,在该透镜阵列中,作为所述光学元件部而具有并列的多个透镜部。
15.一种光学装置,其中,
所述光学装置具备:
基座,其具有安装面;
光学部件,其具有光学元件部和支承所述光学元件部的支承部,该支承部具有经由光固化性的第一粘接剂而粘接于所述安装面的第一被粘接面;以及
反射镜,其朝向第一粘接剂反射使该第一粘接剂固化的光。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
相对于所述光学部件而言另外具备透过构件,该透过构件使去往所述第一粘接剂的所述光透过。
17.一种光学部件,其中,
所述光学部件具备:
光学元件部;以及
支承所述光学元件部的支承部,其具有经由第一粘接剂而粘接于基座的安装面的第一被粘接面,在该支承部中,与所述第一被粘接面相邻设置有使所述第一粘接剂固化的光能够通过的光学开口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部件,其中,
所述支承部包括作为所述光学开口部而透过所述光的高透过部位、以及与该高透过部位相比所述光的透过性较低的低透过部位。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部件,其中,
所述光学开口部包括在沿着所述第一被粘接面的方向上凹陷的凹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其中,
所述支承部具有在与所述安装面交叉的方向上排列且互相粘接的多个支承部位。
CN202180012203.0A 2020-02-03 2021-01-27 光学装置及光学部件 Pending CN1150390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16616 2020-02-03
JP2020016616 2020-02-03
PCT/JP2021/002905 WO2021157454A1 (ja) 2020-02-03 2021-01-27 光学装置および光学部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9007A true CN115039007A (zh) 2022-09-09

Family

ID=77199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2203.0A Pending CN115039007A (zh) 2020-02-03 2021-01-27 光学装置及光学部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65310A1 (zh)
JP (1) JPWO2021157454A1 (zh)
CN (1) CN115039007A (zh)
WO (1) WO2021157454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54945A (ja) * 1999-08-19 2001-02-27 Ricoh Co Ltd 間接接着構造及び間接接着方法、並びに、中間保持部材
JP2004112480A (ja) * 2002-09-19 2004-04-08 Ricoh Co Ltd 硬化光照射方法及びレンズブロック
JP2005234058A (ja) * 2004-02-17 2005-09-02 Sigma Koki Kk 光学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装置
CN101131475A (zh) * 2006-08-23 2008-02-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制作光源装置的方法及光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54945A (ja) * 1999-08-19 2001-02-27 Ricoh Co Ltd 間接接着構造及び間接接着方法、並びに、中間保持部材
JP2004112480A (ja) * 2002-09-19 2004-04-08 Ricoh Co Ltd 硬化光照射方法及びレンズブロック
JP2005234058A (ja) * 2004-02-17 2005-09-02 Sigma Koki Kk 光学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装置
CN101131475A (zh) * 2006-08-23 2008-02-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制作光源装置的方法及光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57454A1 (ja) 2021-08-12
US20220365310A1 (en) 2022-11-17
JPWO2021157454A1 (zh) 2021-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9054C (zh) 具有基于全内反射光学转向的集成双光路的小型全聚合物光学设备
US9692205B2 (en) Semiconductor laser module
KR100489147B1 (ko) 광 모듈
JP2004085913A (ja) 光接続装置
US11307376B2 (en) Optical module
US7561764B2 (en) Integrated reflector for planar lightwave circuits
EP3567408B1 (en) Optical module
JP2005234052A (ja) 光送受信モジュール
US20110170831A1 (en) Optical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module
CN102472876B (zh) 激光模块
CN113917625A (zh) 光模块及光模块的制造方法
JP2006317787A (ja) 光伝送モジュール
JP6146573B2 (ja) レンズブロック及び光通信モジュール
CN115039007A (zh) 光学装置及光学部件
US20230024623A1 (en) Supporting member, wavelength combining module,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113835165A (zh) 一种光发射组件、芯片、光模块及光通信设备
CN108627924B (zh) 用于监测光收发器中的光输出功率的两部分光耦合子组件
JP2008166577A (ja) 波長モニタ付レーザモジュール
JP6507659B2 (ja) 光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US11971591B2 (en) Photonic assembly comprising a photonic component optically coupled with a photonic element
CN111630440B (zh) 光合分波器
CN110088994B (zh) 半导体激光模块和半导体激光模块的制造方法
EP1233487A2 (en) Optical semiconductor module equipped with a light monitor for monitoring signal light emitted from a light emitting element
WO2019176210A1 (ja) 光路調整ブロック、光モジュール及び光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16134535A (ja) 光モジュール、及び光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