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7888A - 一种双轨传输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轨传输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7888A
CN115027888A CN202210722203.6A CN202210722203A CN115027888A CN 115027888 A CN115027888 A CN 115027888A CN 202210722203 A CN202210722203 A CN 202210722203A CN 115027888 A CN115027888 A CN 1150278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conveying line
rack
linear guide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222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惠鹏
张旭
王磊
江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Shenkepu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henkepu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henkepu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Shenkepu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222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78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7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78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1/00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 B65G41/001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with the conveyor adjustably mount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or base
    • B65G41/003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with the conveyor adjustably mount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or base mounted for linear movement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72Fan mounting or fan specif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够对满料治具和空料治具进行交替上下料的双轨传输设备。本发明包括双轨输送机构和两组升降机构,双轨输送机构设置在两组升降机构之间,双轨输送机构包括两条并列设置的第一输送线,两组升降机构均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升降台、用于输送满料治具的第二输送线以及用于输送空料治具的第三输送线,第一升降台的动作端设置有转动模组,转动模组的动作端设置有两条并列设置的第四输送线,在第一升降台的驱动下,两条第四输送线分别与第二输送线、第三输送线对接配合,且分别与两条第一输送线对接配合,实现满料治具和空料治具的同步上下料。本发明应用于机械自动化的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双轨传输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机械自动化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轨传输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尤其在消费类的电子行业,自动化车间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取代人工进行高效的运输、组装等工序,同时,自动化线体的长度也跟随着产品的复杂程度而增长,由于普通车间内的空间长度有限,往往难以实现整条线体纵向排布,需要将线体分成两条或三条的输送线进行排布,因此相邻两条输送线需要传输设备,现有车间大多是通过人工堆叠搬运或者在两条输送线之间使用一台链条式单轨空中输送机进行传输治具。然而传统的人工搬运治具往往会导致人力成本过高,工作效率低下,在搬运治具和产品的同时会带来碰伤损坏的风险,传统的链条式单轨空中输送机采用链条进行传动,往往会导致噪音大,传输速度较慢而且震动较大,对一些结构较为精密的产品会带来不良的影响,而且单轨传输需要将满料治具往前输送后才能将空治具往后输送,效率较低导致整线产能不高。
中国专利CN105775640A公开了一种双轨接驳台及其运行方法、以及采用双轨接驳台的自动化生产线,通过设置数个依次连接的双轨接驳台构成接驳台组装线来实现产品或产品零件的自动输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地节省了人工,能够实现多种运行模式,在自动化生产线的某个装置故障时,不影响整个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转。然而其难以对满料治具和空料治具进行同步上下料,设备耗能较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够对满料治具和空料治具进行交替上下料的双轨传输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能够对满料治具和空料治具进行交替上下料的双轨传输设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双轨输送机构和两组升降机构,所述双轨输送机构设置在两组所述升降机构之间,所述双轨输送机构包括两条并列设置的第一输送线,两组所述升降机构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升降台、用于输送满料治具的第二输送线以及用于输送空料治具的第三输送线,所述第一升降台的动作端设置有转动模组,所述转动模组的动作端设置有两条并列设置的第四输送线,在所述第一升降台的驱动下,两条所述第四输送线分别与所述第二输送线、所述第三输送线对接配合,且分别与两条所述第一输送线对接配合,实现满料治具和空料治具的同步上下料。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转动模组用于调节所述第四输送线的上下料方向,
两条所述第四输送线分别作为满料治具的输送线和空料治具的输送线,且输送方向互为相反,两组升降机构均开设有治具进出口,两组升降机构包括左侧升降机构和右侧升降机构,所述左侧升降机构中的第二输送线通过所述治具进出口与外部满料治具的上料输送线对接配合;所述左侧升降机构中的第三输送线通过所述治具进出口与外部空料治具的下料输送线对接配合;所述右侧升降机构中的第二输送线通过所述治具进出口与外部满料治具的下料输送线对接配合;所述右侧升降机构中的第三输送线通过所述治具进出口与外部空料治具的上料输送线对接配合,形成U形生产线,实现满料治具和空料治具的同步上下料。
满料治具从外部满料治具的上料输送线输送至所述左侧升降机构中的第二输送线上,所述转动模组驱动所述第四输送线转动90度,所述第四输送线从平行于所述第一输送线转动至平行于所述第四输送线,所述第一升降台向下运动,使得所述第四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对接配合,满料治具从所述第二输送线输送至所述第四输送线上,所述第一升降台向上运动,所述转动模组驱动所述第四输送线转动90度,满料治具流入到所述第一输送线上,所述右侧升降机构中的第四输送线与所述第一输送线对接配合,满料治具流入到所述第四输送线上,所述转动模组驱动所述第四输送线转动90度,所述第一升降台向下运动,使得所述第四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对接配合,满料治具经所述第二输送线流入到外部满料治具的下料输送线上,从而完成满料治具输送的动作循环。
空料治具从外部空料治具的上料输送线输送至所述右侧升降机构中的第三输送线上,所述转动模组驱动所述第四输送线转动90度,所述第四输送线从平行于所述第一输送线转动至平行于所述第四输送线,所述第一升降台向下运动,使得所述第四输送线与所述第三输送线对接配合,空料治具从所述第三输送线输送至所述第四输送线上,所述第一升降台向上运动,所述转动模组驱动所述第四输送线转动90度,空料治具流入到所述第一输送线上,所述左侧升降机构中的第四输送线与所述第一输送线对接配合,空料治具流入到所述第四输送线上,所述转动模组驱动所述第四输送线转动90度,所述第一升降台向下运动,使得所述第四输送线与所述第三输送线对接配合,空料治具经所述第三输送线流入到外部空料治具的下料输送线上,从而完成空料治具回流的动作循环。
由于两条所述第四输送线并列设置在所述转动模组的动作端,完成空料治具的下料后,接着进行满料治具的上料,实现满料治具和空料治具的交替上下料,减少了各个模组的行程,降低了设备的耗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所述双轨传输设备也能先传输满料治具和后回传空治具,使断开的几段线体工作效率保持高效一致,大大提高UPH,相比其他设备,更具有实用性。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二升降台,所述第二升降台的动作端设置有横移模组,所述第三输送线设置在所述横移模组的动作端上,所述第二输送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输送线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线的下方。
由上述方案可见,由于外部满料治具的上料输送线位于外部空料治具的下料输送线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升降台驱动所述横移模组进行纵向移动,所述横移模组驱动所述第三输送线进行横向移动,使得所述第三输送线分别与外部空料治具的下料输送线、所述第四输送线对接配合。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升降台包括减速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同步带以及两条第一直线导轨,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分别与所述同步带齿孔咬合,所述同步带通过所述减速电机在所述机架上沿竖直方向传动,两条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均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同步带的两侧。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对所述转动模组的移动均起到导向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升降台驱动所述转动模组进行升降动作,使得所述第四输送线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所述第三输送线对接配合,所述减速电机能耗低,性能优越,减速器的效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六,振动较小,采用同步带传动,可进行高速稳定传输,减少噪音的产生。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转动模组包括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侧身端设置有同步带夹板,所述同步带夹板与所述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侧身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第二直线导轨、齿轮以及齿条,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滑块传动连接,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齿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沿水平方向转动,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齿孔咬合。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同步带夹板与所述同步带连接,从而带动所述转动模组进行升降,所述第一驱动气缸驱动所述第二滑块移动,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齿孔咬合,从而带动所述齿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沿水平方向转动90度,相比使用旋转电机进行驱动,所述转动模组具有定位精确、损耗小、承载力强的特点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二升降台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升降气缸、两个第一缓冲器以及两条第三直线导轨,两条所述第三直线导轨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气缸的两侧,两条所述第三直线导轨上均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横移模组传动连接,所述横移模组通过所述第三滑块在所述机架上沿竖直方向滑动,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上下两端,且分别与所述横移模组限位配合。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第三滑块和所述第三直线导轨对所述横移模组的升降均起到导向支撑作用,所述升降气缸作为所述横移模组的动力源,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器分别与所述横移模组限位配合,避免与所述横移模组移动过撑,保证所述横移模组的精准定位。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横移模组包括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设置有平移气缸和两条第四直线导轨,两条所述第四直线导轨分别设置在所述平移气缸的两侧,两条所述第四直线导轨上均滑动设置有第四滑块,所述平移气缸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传动板,所述第三输送线连接在所述传动板上,所述传动板通过所述第四滑块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沿水平方向滑动。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第四滑块和所述第四直线导轨对所述传动板的移动均起到导向支撑作用,所述平移气缸作为所述传动板的动力源,所述第三输送线通过所述平移气缸进行横向移动。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所述第三输送线以及所述第四输送线的内侧均设置有阻挡模组,所述阻挡模组位于上述输送线的出料端,所述阻挡模组包括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上述输送线的治具限位配合。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阻挡模组用于限位固定满料治具和空料治具,避免治具在输送过程中发生移位,所述第二驱动气缸驱动所述滚轮上升,所述滚轮与治具限位配合。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双轨传输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电控箱,所述第一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所述第三输送线以及所述第四输送线的出料端和进料端均设置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电控箱电信号连接,所述第四直线导轨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二传感器,若干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电控箱电信号连接,所述传动板上设置有与若干所述第二传感器配合的感应片。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感应治具是否移动到位,控制动力源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用于所述传动板移动的定位,当所述感应片进入到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内,所述平移气缸将停止驱动。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设置有两个第二缓冲器,两个所述第二缓冲器分别与所述传动板限位配合。
由上述方案可见,两个所述第二缓冲器分别与所述传动板限位配合,避免所述平移气缸驱动过撑,从而影响所述第三输送线的定位。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双轨传输设备还包括钣金外罩,所述双轨输送机构和两组所述升降机构均设置在所述钣金外罩内,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的三色灯、触摸屏、控制按钮以及散热风扇。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钣金外罩作为所述双轨传输设备的保护壳,当设备发生故障时,所述三色灯发出警报声音,以待操作人员解除故障,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控制按钮均作为操作人员的操控面板,所述散热风扇用于散发所述双轨传输设备产生的热量,避免设备内部温度过高,从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双轨输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第一升降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所述转动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所述第二升降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所述横移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所述阻挡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双轨输送机构1和两组升降机构2,所述双轨输送机构1设置在两组所述升降机构2之间,所述双轨输送机构1包括两条并列设置的第一输送线3,两组所述升降机构2均包括机架4,所述机架4上设置有第一升降台5、用于输送满料治具的第二输送线6以及用于输送空料治具的第三输送线7,所述第一升降台5的动作端设置有转动模组8,所述转动模组8的动作端设置有两条并列设置的第四输送线9,在所述第一升降台5的驱动下,两条所述第四输送线9分别与所述第二输送线6、所述第三输送线7对接配合,且分别与两条所述第一输送线3对接配合,实现满料治具和空料治具的同步上下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4上设置有第二升降台10,所述第二升降台10的动作端设置有横移模组11,所述第三输送线7设置在所述横移模组11的动作端上,所述第二输送线6固定在所述机架4上,所述第三输送线7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线6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台5包括减速电机12、主动轮13、从动轮14、同步带15以及两条第一直线导轨16,所述减速电机12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轮13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13和所述从动轮14分别与所述同步带15齿孔咬合,所述同步带15通过所述减速电机12在所述机架4上沿竖直方向传动,两条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6上均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17,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同步带15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模组8包括第一安装架18,所述第一安装架18的侧身端设置有同步带夹板19,所述同步带夹板19与所述同步带15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18的侧身端与所述第一滑块17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18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20、第二直线导轨21、齿轮22以及齿条23,所述第二直线导轨21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24,所述第一驱动气缸20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滑块24传动连接,所述齿条23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24上,所述齿轮22在所述第一安装架18上沿水平方向转动,所述齿条23与所述齿轮22齿孔咬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升降台10包括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上设置有升降气缸26、两个第一缓冲器27以及两条第三直线导轨28,两条所述第三直线导轨28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气缸26的两侧,两条所述第三直线导轨28上均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块29,所述升降气缸26的输出轴与所述横移模组11传动连接,所述横移模组11通过所述第三滑块29在所述机架4上沿竖直方向滑动,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器27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5的上下两端,且分别与所述横移模组11限位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移模组11包括第二安装架30,所述第二安装架30上设置有平移气缸31和两条第四直线导轨32,两条所述第四直线导轨32分别设置在所述平移气缸31的两侧,两条所述第四直线导轨32上均滑动设置有第四滑块33,所述平移气缸3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传动板34,所述第三输送线7连接在所述传动板34上,所述传动板34通过所述第四滑块33在所述第二安装架30上沿水平方向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线3、所述第二输送线6、所述第三输送线7以及所述第四输送线9的内侧均设置有阻挡模组35,所述阻挡模组35位于上述输送线的出料端,所述阻挡模组35包括第二驱动气缸36,所述第二驱动气缸36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滚轮37,所述滚轮37与上述输送线的治具限位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轨传输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4上的电控箱38,所述第一输送线3、所述第二输送线6、所述第三输送线7以及所述第四输送线9的出料端和进料端均设置有第一传感器39,所述第一传感器39与所述电控箱38电信号连接,所述第四直线导轨3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二传感器40,若干所述第二传感器40与所述电控箱38电信号连接,所述传动板34上设置有与若干所述第二传感器40配合的感应片4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架30上设置有两个第二缓冲器42,两个所述第二缓冲器42分别与所述传动板34限位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轨传输设备还包括钣金外罩43,所述双轨输送机构1和两组所述升降机构2均设置在所述钣金外罩43内,所述机架4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控箱38电连接的三色灯44、触摸屏45、控制按钮46以及散热风扇47。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满料治具从外部满料治具的上料输送线输送至所述左侧升降机构中的第二输送线上,所述转动模组驱动所述第四输送线转动90度,所述第四输送线从平行于所述第一输送线转动至平行于所述第四输送线,所述第一升降台向下运动,使得所述第四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对接配合,满料治具从所述第二输送线输送至所述第四输送线上,所述第一升降台向上运动,所述转动模组驱动所述第四输送线转动90度,满料治具流入到所述第一输送线上,所述右侧升降机构中的第四输送线与所述第一输送线对接配合,满料治具流入到所述第四输送线上,所述转动模组驱动所述第四输送线转动90度,所述第一升降台向下运动,使得所述第四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对接配合,满料治具经所述第二输送线流入到外部满料治具的下料输送线上,从而完成满料治具的接驳输送;
接着所述右侧升降机构向下运动,使得所述第四输送线与所述第三输送线对接配合,空料治具从外部空料治具的上料输送线输送至所述第三输送线上,所述第一升降台向上运动,所述转动模组驱动所述第四输送线转动90度,空料治具流入到所述第一输送线上,所述左侧升降机构中的第四输送线与所述第一输送线对接配合,空料治具流入到所述第四输送线上,所述转动模组驱动所述第四输送线转动90度,所述第一升降台向下运动,使得所述第四输送线与所述第三输送线对接配合,空料治具经所述第三输送线流入到外部空料治具的下料输送线上,从而完成空料治具的接驳输送;
所述第一升降台向上运动,使得所述第四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对接配合,循环上述动作。

Claims (10)

1.一种双轨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双轨输送机构(1)和两组升降机构(2),所述双轨输送机构(1)设置在两组所述升降机构(2)之间,所述双轨输送机构(1)包括两条并列设置的第一输送线(3),两组所述升降机构(2)均包括机架(4),所述机架(4)上设置有第一升降台(5)、用于输送满料治具的第二输送线(6)以及用于输送空料治具的第三输送线(7),所述第一升降台(5)的动作端设置有转动模组(8),所述转动模组(8)的动作端设置有两条并列设置的第四输送线(9),在所述第一升降台(5)的驱动下,两条所述第四输送线(9)分别与所述第二输送线(6)、所述第三输送线(7)对接配合,且分别与两条所述第一输送线(3)对接配合,实现满料治具和空料治具的同步上下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轨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4)上设置有第二升降台(10),所述第二升降台(10)的动作端设置有横移模组(11),所述第三输送线(7)设置在所述横移模组(11)的动作端上,所述第二输送线(6)固定在所述机架(4)上,所述第三输送线(7)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线(6)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轨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台(5)包括减速电机(12)、主动轮(13)、从动轮(14)、同步带(15)以及两条第一直线导轨(16),所述减速电机(12)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轮(13)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13)和所述从动轮(14)分别与所述同步带(15)齿孔咬合,所述同步带(15)通过所述减速电机(12)在所述机架(4)上沿竖直方向传动,两条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6)上均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17),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同步带(15)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轨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模组(8)包括第一安装架(18),所述第一安装架(18)的侧身端设置有同步带夹板(19),所述同步带夹板(19)与所述同步带(15)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18)的侧身端与所述第一滑块(17)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18)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20)、第二直线导轨(21)、齿轮(22)以及齿条(23),所述第二直线导轨(21)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24),所述第一驱动气缸(20)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滑块(24)传动连接,所述齿条(23)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24)上,所述齿轮(22)在所述第一安装架(18)上沿水平方向转动,所述齿条(23)与所述齿轮(22)齿孔咬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轨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台(10)包括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上设置有升降气缸(26)、两个第一缓冲器(27)以及两条第三直线导轨(28),两条所述第三直线导轨(28)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气缸(26)的两侧,两条所述第三直线导轨(28)上均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块(29),所述升降气缸(26)的输出轴与所述横移模组(11)传动连接,所述横移模组(11)通过所述第三滑块(29)在所述机架(4)上沿竖直方向滑动,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器(27)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5)的上下两端,且分别与所述横移模组(11)限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轨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模组(11)包括第二安装架(30),所述第二安装架(30)上设置有平移气缸(31)和两条第四直线导轨(32),两条所述第四直线导轨(32)分别设置在所述平移气缸(31)的两侧,两条所述第四直线导轨(32)上均滑动设置有第四滑块(33),所述平移气缸(3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传动板(34),所述第三输送线(7)连接在所述传动板(34)上,所述传动板(34)通过所述第四滑块(33)在所述第二安装架(30)上沿水平方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轨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3)、所述第二输送线(6)、所述第三输送线(7)以及所述第四输送线(9)的内侧均设置有阻挡模组(35),所述阻挡模组(35)位于上述输送线的出料端,所述阻挡模组(35)包括第二驱动气缸(36),所述第二驱动气缸(36)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滚轮(37),所述滚轮(37)与上述输送线的治具限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轨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轨传输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4)上的电控箱(38),所述第一输送线(3)、所述第二输送线(6)、所述第三输送线(7)以及所述第四输送线(9)的出料端和进料端均设置有第一传感器(39),所述第一传感器(39)与所述电控箱(38)电信号连接,所述第四直线导轨(3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二传感器(40),若干所述第二传感器(40)与所述电控箱(38)电信号连接,所述传动板(34)上设置有与若干所述第二传感器(40)配合的感应片(4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轨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架(30)上设置有两个第二缓冲器(42),两个所述第二缓冲器(42)分别与所述传动板(34)限位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轨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轨传输设备还包括钣金外罩(43),所述双轨输送机构(1)和两组所述升降机构(2)均设置在所述钣金外罩(43)内,所述机架(4)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控箱(38)电连接的三色灯(44)、触摸屏(45)、控制按钮(46)以及散热风扇(47)。
CN202210722203.6A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双轨传输设备 Pending CN1150278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2203.6A CN115027888A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双轨传输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2203.6A CN115027888A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双轨传输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7888A true CN115027888A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27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22203.6A Pending CN115027888A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双轨传输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788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29970A (zh) * 2023-07-28 2023-09-12 广州运沃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44895U (zh) * 2013-11-05 2014-04-16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辊道输送线旋转升降一体化装置
CN104944138A (zh) * 2015-04-30 2015-09-30 中山华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智能灌装输送装置
CN109178768A (zh) * 2018-11-14 2019-01-11 江苏冠宇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滚床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2923409U (zh) * 2020-05-29 2021-04-09 武汉深海弈智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对接装置
CN213111233U (zh) * 2020-09-10 2021-05-04 安徽品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用循环输送机构
CN113247591A (zh) * 2021-04-21 2021-08-13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箱自动转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734755A (zh) * 2021-09-17 2021-12-03 昆山锋劲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运输设备
WO2021259238A1 (zh) * 2020-06-23 2021-12-30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输送装置、以及检查系统
CN215945988U (zh) * 2021-09-10 2022-03-04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装置及物流输送系统
WO2022116514A1 (zh) * 2020-12-04 2022-06-09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硅片智能分选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44895U (zh) * 2013-11-05 2014-04-16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辊道输送线旋转升降一体化装置
CN104944138A (zh) * 2015-04-30 2015-09-30 中山华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智能灌装输送装置
CN109178768A (zh) * 2018-11-14 2019-01-11 江苏冠宇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滚床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2923409U (zh) * 2020-05-29 2021-04-09 武汉深海弈智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对接装置
WO2021259238A1 (zh) * 2020-06-23 2021-12-30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输送装置、以及检查系统
CN213111233U (zh) * 2020-09-10 2021-05-04 安徽品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用循环输送机构
WO2022116514A1 (zh) * 2020-12-04 2022-06-09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硅片智能分选机
CN113247591A (zh) * 2021-04-21 2021-08-13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箱自动转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5945988U (zh) * 2021-09-10 2022-03-04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装置及物流输送系统
CN113734755A (zh) * 2021-09-17 2021-12-03 昆山锋劲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运输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29970A (zh) * 2023-07-28 2023-09-12 广州运沃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17500B (zh) 一种汽车智能制造生产线用转运装置
CN115027888A (zh) 一种双轨传输设备
CN109795868B (zh) 一种传送设备的辅助推料装置
CN113074547B (zh) 半导体加工的真空烧结装置
CN112792575A (zh) 一种数控四头自动组角生产流水线
CN109590510B (zh) 线路板在线追溯码钻孔设备
CN206156264U (zh) 一种扁管自动上料装置
CN212706756U (zh) 一种龙门式机械臂
CN217229391U (zh) 一种环形输送线端部横移换向装置
CN108723657B (zh) 全自动剪刀片双面对焊机
CN107598523B (zh) 制动盘预组装装置及方法
CN214393184U (zh) 一种数控四头自动组角生产流水线
CN112976177B (zh) 智能化排钻加工生产线
CN215038247U (zh) 智能化排钻加工生产线
KR100678597B1 (ko) 슬라이드 포크
CN112193797A (zh) 一种数控中心工件转运装置
CN210213803U (zh)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的可调式上料专机
CN210519375U (zh) 一种直列四夹爪四轴机械手插件机
CN108622591B (zh) 传料装置
CN214526350U (zh) 一种pcb料盘自动上下料接驳机构
CN213355866U (zh) 一种钣金生产线用皮带送料装置
CN216945045U (zh) 一种物料翻转机构
CN117528942B (zh) 一种贴装平台、设备及生产线
CN218950166U (zh) 一种输送机构
CN220179482U (zh) 一种送板收板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