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4038A - 流通池以及自动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流通池以及自动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4038A
CN115004038A CN202080092516.7A CN202080092516A CN115004038A CN 115004038 A CN115004038 A CN 115004038A CN 202080092516 A CN202080092516 A CN 202080092516A CN 115004038 A CN115004038 A CN 1150040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rylic resin
flow
thick
following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25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根岸芳典
小口想
杉村祯昭
梶原百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High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filed Critical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004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40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01N21/03Cuvette constructions
    • G01N21/05Flow-through cuvet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6Chemiluminescence; Bioluminesce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8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stream of discrete samples flowing along a tube system, e.g. flow injection analy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6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electrically excited, e.g. electroluminesce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48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98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involving analyte bound to insoluble magnetic carrier, e.g. using magnetic separ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ptical Measuring Cell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流通池中使用的衬垫的特征在于,由下述(1)中定义的化学试剂浸渍试验得到的变形量为0mm以上且0.2mm以下,由下述(2)中定义的表面粘着性试验得到的表面粘着力为14N/cm2以上且40N/cm2以下。(1)化学试剂浸渍试验:在0.2mol/L氢氧化钾溶液中以40℃浸渍31天后测量尺寸变化量。(2)表面粘着性评价试验:将试验片(10mm见方、厚度0.5mm)的下表面用双面胶带固定于丙烯酸树脂A(20mm×30mm、厚度2mm),在试验片的上表面设置丙烯酸树脂B(20mm×60mm、厚度2mm),进而将2kg的砝码在丙烯酸树脂B的上表面静置1分钟,使将丙烯酸树脂A、试验片、丙烯酸树脂B一体化而成的评价样品的丙烯酸树脂B沿铅垂方向移动,用测力计测定试验片与丙烯酸树脂B界面发生剥离时的力。

Description

流通池以及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通池以及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抗原(antigen)与抗体(antibody)的反应的免疫分析(immunoassay)例如按照以下的步骤实施。在反应容器中使含有涂布了抗体的磁性粒子及结合了发光标记的抗体的试剂与含有作为分析目标的物质(抗原)的试样混合。根据抗原-抗体反应,通过磁性粒子表面的抗体与结合了发光标记的抗体,分析目标物质被捕捉、固定于磁性粒子表面,形成免疫复合体。使包含所制作的免疫复合体的试样液流过在流路内部露出地配置有工作电极和对电极的流通池,同时使永久磁铁与流通池外壁接触而使磁场作用于工作电极上。如此一来,免疫复合体中的磁性粒子受到磁场的影响而被捕捉在工作电极上,液相从流通池流出。反应溶液通过流通池内后,用含有发光诱导物质的缓冲液置换流通池内。然后,使永久磁铁从流通池脱离后,在工作电极与对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工作电极上的免疫复合体发光(电化学发光)。通过使用光电倍增管等光检测器来检测该发光,能够根据发光量对试样中的目标物质浓度进行定量。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用磁性粒子的免疫分析装置的一例。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检测化学物质的通流型装置和使用其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装置。在通流型单元(流通池)的流路形成中使用了使用橡胶材料的衬垫。另外,在与溶液接触的部分使用的橡胶材料中,显示出耐化学试剂性良好的氟橡胶是适合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460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187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反应溶液中的免疫复合体在工作电极上的捕捉状态会影响检测灵敏度、测定的重现性。另外,免疫复合体在工作电极上的捕捉状态会受到流通池内的流体流动的影响。因此,在反复使用流通池的方面,流通池流路形状的长期稳定性变得重要。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流通池式的检测器的自动分析装置,但没有关于流通池的长期流路形状稳定性的启示和公开。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使用由氟橡胶构成的衬垫来形成流通池的流路的方式中,能够简便地形成规定的流路形状。但是,在使用了从耐化学试剂性的观点选择的使用了氟橡胶的衬垫的流通池中,也会产生伴随反复使用的衬垫的变形,即流路形状的变动。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通池的流路形状的长期稳定性优异、能够提高分析的重现性的流通池和自动分析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流通池,其特征在于,具有:基座,其设置有包含分析对象物的流体的流路出入口;电极,其对分析对象物施加电压;受光窗,其由使分析对象物通过由电极施加的电压而发出的光透过的构件构成;衬垫,其设置于基座与受光窗之间;以及流室,其由基座、受光窗和衬垫包围而形成,衬垫的由下述(1)中定义的化学试剂浸渍试验得到的变形量为0mm以上且0.2mm以下,由下述(2)中定义的表面粘着性评价试验得到的表面粘着力为14N/cm2以上且40N/cm2以下。
(1)化学试剂浸渍试验:在0.2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中以40℃浸渍31天后测量尺寸变化量;
(2)表面粘着性评价试验:将试验片(10mm见方、厚度0.5mm)的下表面用双面胶带固定于丙烯酸树脂A(20mm×30mm、厚度2mm),在试验片的上表面设置丙烯酸树脂B(20mm×60mm、厚度2mm),进而将2kg的砝码在丙烯酸树脂B的上表面静置1分钟,使将丙烯酸树脂A、试验片、丙烯酸树脂B一体化而成的评价样品的丙烯酸树脂B沿铅垂方向移动,用测力计测定试验片与丙烯酸树脂B界面发生剥离时的力。
另外,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是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本发明的流通池;向流通池供给包含结合有标记物质的磁性体粒子的流体的单元;对电极施加电压的电压施加单元;通过由电压施加单元产生的磁场,将供给到流通池的磁性体粒子捕捉于规定的场所的磁阱单元;以及经由受光窗检测从流通池产生的光的光检测部,衬垫的由上述(1)中定义的化学试剂浸渍试验得到的变形量为0mm以上且0.2mm以下,衬垫的由上述(2)中定义的表面粘着性评价试验得到的表面粘着力为14N/cm2以上且40N/cm2以下。
本发明的更具体的构成记载于权利要求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流通池的流路形状的长期稳定性优异、能够提高分析的重现性的流通池和自动分析装置。
上述以外的课题、构成以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流通池和检测部的构成的纵截面图。
图3是图2的I-I线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II-II线剖视图。
图5是绘制试验样品的变形量(耐化学试剂性)和表面粘着力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记载。
[自动分析装置]
首先,对自动分析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在图1中,本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100具备:装有试样的样品瓶31;装有包含磁性体粒子的珠溶液的珠瓶32;装有使磁性体粒子与试样中的特定成分结合的第一试剂的第一试剂瓶33;装有对通过电化学反应而产生发光的标记物质贴标签且与试样中的特定成分结合的第二试剂的第二试剂瓶34;装有包含诱导标记物质的电化学发光的物质的缓冲液的缓冲液瓶3;装有清洗液的清洗液瓶4;用于得到包含反应产物的悬浮液的容器1;向容器1分注试样、珠、第一试剂、第二试剂、缓冲液的取样探针30;输送容器1的悬浮液的送液探针2;清洗送液探针2的前端部的清洗槽5;导入从送液探针2输送的悬浮液的流通池6;进行悬浮液、清洗液、缓冲液的吸取和排出的注射器11;收纳废液的废液瓶13;收纳蒸馏水的蒸馏水瓶14;以及将蒸馏水瓶14的蒸馏水向清洗槽5输送的泵12。
取样探针30具有已知的移液机构,经由导管P1而与未图示的注射器连接。送液探针2经由导管P2而与流通池6连接。流通池6经由导管P3、第一夹管阀7、导管P4而与注射器11连接。另外,导管P4经由导管P5、第二夹管阀8、导管P6而与废液瓶13连接。
另一方面,蒸馏水瓶14经由导管P9、泵12、导管P10而与清洗槽5连接,清洗槽5经由导管P11而与废液瓶13连接。另外,从导管P10的中途分支出导管P8,该导管P8经由第三夹管阀9、导管P7而与注射器11连接。
接着,对包含构成自动分析装置100的流通池6的光检测部10进行详细描述。图2是表示图1的流通池和检测部的构成的纵剖视图。光检测部10检测在流通池6的流室17中产生并透过受光窗22的光。光的接收使用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19。作为光电倍增管,可以使用例如Hamamatsu Photonics公司制的光电倍增管R1878。光电倍增管19为了防止磁引起的倍增效率降低而被屏蔽管20覆盖并收纳在PMT壳体21内。在光电倍增管19的上方安装有插槽27,经由该插槽27将光电倍增管19的检测信号发送到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测量光强度。
流通池6具有基座18和位于基座18与光检测部10之间的受光窗22,基座18、衬垫18A和受光窗22通过单元支架23而一体化,从而形成流室17。
图3是图2的I-I线剖视图。如图3所示,在流室17的两端形成有流路入口35以及流路出口36(图3),流路入口35以及流路出口36经由安装于基座18的螺纹接管37、38分别与导管P2、P3(图1)连接。另外,在基座18中埋入有工作电极15,并且在工作电极15的两侧的同一平面上以对称的形式埋入有一对对置电极16A、16B,而且两电极表面与基座18一起被研磨。工作电极15和对置电极16的一端延伸到基座18之外,与未图示的电源和控制装置连接。
磁铁24位于工作电极15的下方,磁铁24接近工作电极15,以使磁场对其起作用的方式配置在形成于基座18的凹部18B。另外,磁铁24安装于磁铁支架25,磁铁支架25安装于杆25A(图2)的一端。如图2所示,杆25A的另一端安装于步进马达26,能够以支点28为中心旋转,构成为:通过使步进马达26动作,磁铁24能够在凹部18B内的实线所示的动作位置与向其外部伸出的虚线所示的后退位置之间驱动。
接着,使用图1~图3说明上述那样构成的免疫分析装置的分析方法。在试样为血清的情况下,在免疫分析装置中作为分析对象的成分(分析对象物)为抗原、肽激素、类固醇激素、药剂、病毒抗体、各种肿瘤标志物、抗体、抗体复合物、单一蛋白质等。
在以固相形式使用的磁性粒子的表面固定有抗体。磁性粒子是将例如铁、氧化铁、镍、钴、氧化铬等磁吸引物质的粉末埋入基体内而形成的,该基体本身由包含大量合成及天然的聚合性物质(例如纤维素、聚酯、聚苯乙烯、二氧化硅、葡聚糖、白蛋白等)的宽范围的物质构成。
通过免疫反应,含有分析对象物(抗原)和发光标记物质的免疫复合体结合在磁性粒子上。该免疫复合体与反应混合物中的其他共存物质一起以悬浮液的形式被导入流通池6。
以下,作为一例,对分析含有TSH(甲状腺刺激激素)的来自血清、尿等生物体液的试样的情况进行说明。将样品瓶31内的含有作为特定成分的TSH(甲状腺刺激激素)的来自血清、尿等生物体液的试样50μl、分散在珠瓶32内的缓冲液中的珠溶液(在本实施例中为平均粒径2.8μm,比重1.4)50μl、含有对第一试剂瓶33内的末端进行了生物素处理的TSH抗体的第一试剂50μl、含有对第二试剂瓶34内的末端进行生物素处理且结合有通过激发而产生化学发光的标记物质(在本实施例中为Ru(bpy)3,即钌(II)三(联吡啶))的TSH抗体的第二试剂50μl、以及含有诱导缓冲液瓶3内的标记物质激发的物质(在本实施例中为三丙胺(TPA))的pH7.4前后的缓冲液50μl通过取样探针30按照规定的顺序依次分注到容器1内。在此,为了通过夹心法进行分析,按照珠溶液、第一试剂、试样、第二试剂的顺序进行分注。
另外,在分注动作中,一边将容器1内保温为一定温度(在该实施例中为37℃)一边利用未图示的振动装置进行搅拌而使反应进行,在分注动作后继续保温和搅拌一定时间(在该实施例中为15分钟)。由此,在容器1内生成包含磁性体粒子、第一试剂、试样中的TSH以及第二试剂结合而成的反应产物的悬浮液。
接着,将容器1内的悬浮液导入流通池6的流室17内。该操作如下进行。首先,在图2中,驱动步进马达26而使磁铁24移动到图2的实线所示的动作位置。接着,在图1中,打开第一夹管阀7,关闭第二夹管阀8及第三夹管阀9。在该状态下,首先,利用未图示的驱动装置使送液探针2向容器1的上方水平移动后向下方移动,将其前端部插入容器1内的悬浮液内。
接着,通过注射器11将容器1内的含有反应产物的250μl悬浮液中的200μl悬浮液吸取到送液探针2内之后,使送液探针2向上方移动,将其前端部引出到悬浮液之外,之后再次通过注射器11吸取送液探针2内的悬浮液。通过该吸取,200μl的悬浮液经由导管P2在流室17内流动。此时,控制注射器11的操作,以使悬浮液从流路入口35以线速度50mm/s在流室17内流动。当悬浮液到达工作电极15上时,通过由磁铁24局部形成的磁场,仅反应产物和未反应的磁性体粒子被捕捉到工作电极15上,其他未反应的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通过流室17被吸取到注射器11。这样,200μl的悬浮液中含有的全部反应产物被收集到流室17内。
接着,将送液探针2水平移动到清洗槽5的上方后向下方移动,使其前端部位于清洗槽5内,在该状态下,驱动泵12,使蒸馏水瓶14内的蒸馏水经由导管P9、泵12、导管P10排出到清洗槽5内,对插入的送液探针2的前端部的外侧进行清洗。排出到清洗槽5内的使用过的蒸馏水作为废液从清洗槽5的底部经由导管P11被输送到废液瓶13。
接着,在使送液探针2向上方移动而使前端部伸出到清洗槽5之外之后,使其向缓冲液瓶3的上方水平移动,进而使送液探针2向下方移动而将其前端部插入到缓冲液瓶3内的缓冲液中。接着,通过注射器11吸取缓冲液瓶3内的缓冲液,将1000μl的缓冲液导入流室17内。通过该缓冲液的导入,残留在流室17内的未反应的第二试剂被冲洗。此时,用于清洗的缓冲液与未反应的试剂从流室17通过导管P3、第一夹管阀7及导管P4被吸入注射器11内。
通过以上的操作,在流室17内,在工作电极15上捕捉有反应产物与未反应的第一试剂(磁性体粒子),它们的周围即流室17整体被包含用于诱导标记物激发的TPA的缓冲液充满。另一方面,在关闭第一夹管阀7后,打开第二夹管阀8,吸取到注射器11中的缓冲液与未反应的试剂通过注射器11被排出到废液瓶13中。
上述工序结束后,在工作电极15和配置在其同一平面上两侧的对置电极16A、16B之间施加基于确定序列的电压,进行下述(1)~(5)的反应。
(1)TPA→TPA++e-
(2)TPA+→TPA*+H+
(3)Ru(bpy)3 2+→Ru(bpy)3 3++e-
(4)Ru(bpy)3 3++TPA*→Ru(bpy)3 2+*
(5)Ru(bpy)3 2+*→Ru(bpy)3 2++photon(620nm)
即,通过施加电压,缓冲液中的TPA被氧化,反应产物中的作为标记物质的Ru(bpy)3 2+发光。由该反应产生的光通过设置在流室17上的透明的受光窗22被导入至光电倍增管19的光电面,测量其发光量,与测定TSH浓度已知的控制物质时的发光量进行比较,算出试样中的TSH浓度。
在上述反应工序时,以捕捉与磁性体粒子结合而成的反应产物为目的而配置在工作电极15上的磁铁24,为了减少磁场对光电倍增管的倍增效率的影响,在即将通过基于电压施加的电化学反应来进行发光之前或者如果可能的话,则在其后立即驱动步进马达26而移动到磁场的影响不会波及工作电极15面上的后退位置。
发光反应结束后,进行流室17内的清洗。首先,打开第一夹管阀7,关闭第二夹管阀8和第三夹管阀9,与之前说明的同样地,将预先利用蒸馏水清洗了前端的送液探针2水平移动到清洗液瓶4的上方后,向下方移动,将其前端部插入清洗液瓶4内的清洗液内,在该状态下,利用注射器11开始吸取清洗液瓶4内的清洗液。此时,以提高清洗效率为目的,在利用注射器11吸取清洗液的期间,使送液探针2上下移动,每次以一定量交替地吸取清洗液和空气为佳。这样吸取的清洗液通过导管P2被引导到流室17内,冲洗残留在流室17内的反应结束后的缓冲液、反应产物以及未反应的第一试剂(磁性体粒子)。之后,被吸取到注射器11内的废液和清洗液通过关闭第一夹管阀7、打开第二夹管阀8、推出注射器11而被排出到废液瓶13内。
上述工序结束后,再次关闭第二夹管阀8,打开第一夹管阀7,利用预先用蒸馏水清洗了前端的送液探针2,使用注射器11从缓冲液瓶3内吸取1000μl含有TPA的缓冲液,冲洗残留在导管P2和流室17内的清洗液后,用缓冲液置换导管P2和流室17内。通过该操作,完成对一个试样的TSH的测定。
[流通池]
接着,使用图2~图4对流通池6的构成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构成流通池6的基座18设置有反应溶液的入口(流路入口)35和出口(流路出口)36。为了使由试样中的蛋白成分等引起的污垢难以附着以及尽量防止由清洗液等引起的劣化,基座18例如使用聚四氟乙烯等氟树脂、聚醚醚树脂以及丙烯酸树脂等非导电性物质。
受光窗22由非导电性且透明的材料构成。受光窗22只要使在流通池内发出的规定波长的光透过即可,不一定需要是透明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树脂。
工作电极15及对置电极16A、16B的材料例如使用金、铂、钯、钨、铱、镍及它们的合金、碳材料等。
另外,例如也可以使用通过镀敷、溅射等在钛等基材上由金、铂、钯、钨、铱、镍以及它们的合金、碳材料等材料形成的膜。
衬垫18A配置在基座18与受光窗22之间,是形成流室17的构成要素之一。衬垫18A的材料例如使用聚四氟乙烯等氟树脂、硅橡胶、氟橡胶等橡胶,特别是从耐化学试剂性、流通池6的密封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氟橡胶。
本发明人对能够使流通池6的流路形状、即流室17的形状长期稳定化的衬垫18A的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图4为图3中的II-II线剖视图。通过反复使用流通池6,流室17的最大宽度W2减小。这是因为衬垫18A通过与各种液性的化学试剂接触而溶胀所致。因此,衬垫18A优选适用耐化学试剂性高的材料。
另一方面,由氟橡胶构成的衬垫18A的表面具有粘着性。可以认为,由于该表面粘着性,在衬垫18A的上下表面与基座18以及受光窗22之间,与因衬垫18A的溶胀而使最大宽度W2缩小的力对抗的力起作用。
因此,认为表面粘着性在选择衬垫18A的材料方面也成为重要的指标。
因此,使用多种氟橡胶作为衬垫18A的材料,评价耐化学试剂性、表面粘着性和长期形状稳定性。评价的试验样品的氟橡胶为3种,设为常用作衬垫的材料的2元系FKM:偏氟乙烯/六氟丙烯(样品No.1)、3元系FKM: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四氟乙烯(样品No.2~4)、FEPM:四氟乙烯/丙烯(样品No.5~7)。FKM、FEPM是根据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D1418标准而分类的氟橡胶。样品No.1的A型硬度计硬度(依据JIS(日本工业标准,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K6253)为70HS,样品No.2~4的硬度分别为60~80HS,样品No.5~7的硬度分别为60~80HS。将试验样品的氟橡胶的种类示于后述的表1。
使用由上述氟橡胶构成的衬垫18A,形成图4所示的纺锤形的流室17。流室17的纺锤形的两端的最小宽度W1为1mm,中央的最大宽度W2为5mm,长度L为33mm,开口角α为16.2°,厚度为0.5mm。基底18使用聚醚醚树脂。设置于基座18的流路入口35及流路出口36具有直径1mm的尺寸。受光窗22使用透光率90%以上的作为非导电性材料的丙烯酸树脂(厚度4mm)。工作电极15和对置电极16A、16B使用铂。工作电极15的在流室17露出的区域面积约为23.2mm2。对置电极16A、16B与工作电极15隔开2mm的间隔配置。
评价由上述材料构成的衬垫18A的耐化学试剂性和表面粘着性。
首先,对衬垫18A的耐化学试剂性的评价方法进行说明。将以图4所示的形状制作的衬垫18A在0.2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在40℃环境下浸渍31天,评价尺寸的变化量(化学试剂浸渍试验)。所评价的尺寸是相当于流室17的最大宽度W2的尺寸。在本评价中,尺寸的变化量小意味着耐化学试剂性高。
通过上述耐化学试剂性试验所评价的尺寸的变化量优选为0.2mm以下。
如果超过0.2mm,则流室17的工作电极15附近的液流从初始状态变化,影响分析性能。更优选为0.1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3mm以下。
接着,对衬垫18A的表面粘着性的评价方法进行说明。由衬垫18A的材料制作10mm见方、厚度0.5mm的试验片。使用双面胶带将试验片的下表面固定于丙烯酸树脂A(20mm×30mm、厚度2mm)。在试验片的上表面设置丙烯酸树脂B(20mm×60mm、厚度2mm),进而将2kg的砝码在丙烯酸树脂B上静置1分钟,将丙烯酸树脂A、试验片、丙烯酸树脂B一体化,将所得物作为评价样品。将评价样品的丙烯酸树脂B沿铅垂方向移动,用测力计测定试验片/丙烯酸树脂B界面发生剥离时的力,将其测定值作为表面粘着力(N/cm2)。
通过上述表面粘着性评价试验评价的表面粘着力优选为14N/cm2以上且40N/cm2以下。若超过40N/cm2,则受光窗22与衬垫18A的固定变得强力,在流通池6的制造工序中操作变难。另一方面,若表面粘着力低于14N/cm2,则流室17的密封性降低,溶液的漏出风险变大。更优选为15N/cm2以上且40N/c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N/cm2以上且17N/cm2以下。
接着,对衬垫18A的长期形状稳定性的评价方法进行说明。对于流通池6,仅将自动分析装置的清洗工序重复实施100,000次,测定流室17的工作电极15部分的面积,评价相对于初始面积的变动量。面积变动量小的衬垫18A的材料意味着长期形状稳定性优异。
将样品No.1~7的变形量、表面粘着力和面积变动量示于下述表1。另外,图5是绘制了试验样品的变形量(耐化学试剂性)和表面粘着力的图表。
需说明的是,绘图的大小表示面积变动量。
[表1]
Figure BDA0003736390970000101
样品No.4的化学试剂浸渍试验中的变形量为0.2mm以下,表面粘着力显示为14N/cm2以上且40N/cm2以下,长期形状稳定性评价中的面积变动量最少。即,通过以化学试剂浸渍试验中的变形量和表面粘着力这2个指标进行评价,显示出能够选择长期的形状变化少的衬垫18A的材料。
另外,在长期形状稳定性评价前后实施含TSH试样的分析,结果使用样品No.4的情况下分析值的变动最少,长期的分析值稳定性优异。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流通池的流路形状的长期稳定性优异、能够提高分析的重现性的流通池和自动分析装置。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包含各种变形例。
上述实施例容易理解地说明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必须具备所说明的全部构成。另外,也可以将某实施例的构成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例的构成,也可以在某实施例的构成中添加其他实施例的构成。另外,也可以对各实施例的构成的一部分进行其他构成的追加、删除、置换。
符号说明
100…自动分析装置,1…容器,2…送液探针,3…缓冲液瓶,4…清洗液瓶,5…清洗槽,6…流通池,7…第一夹管阀,8…第二夹管阀,9…第三夹管阀,10…光检测部,11…注射器,12…泵,13…废液瓶,14…蒸馏水瓶,15…工作电极,16A、16B…对置电极,17…流室,18…基座,18A…衬垫,18B…凹部,19…光电倍增管,20…屏蔽管,21…PMT壳体,22…受光窗,23…单元支架,24…磁铁,25…磁铁支架,25A…杆,26…步进马达,27…插槽,28…支点,30…取样探针,31…样品瓶,32…珠瓶,33…第一试剂瓶,34…第二试剂瓶,35…流路入口,36…流路出口,37、38…螺纹接管,P1~P11…导管。

Claims (14)

1.一种流通池,其特征在于,具有:
设置有包含分析对象物的流体的流路出入口的基座;
对所述分析对象物施加电压的电极;
由使所述分析对象物通过电压而发出的光透过的构件构成的受光窗,所述电压由所述电极施加;
设置在所述基座与所述受光窗之间的衬垫;以及
由所述基座、所述受光窗和所述衬垫包围而形成的流室,
所述衬垫的由下述(1)中定义的化学试剂浸渍试验得到的变形量为0mm以上且0.2mm以下,由下述(2)中定义的表面粘着性评价试验得到的表面粘着力为14N/cm2以上且40N/cm2以下,
(1)化学试剂浸渍试验:在0.2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中以40℃浸渍31天后测量尺寸变化量;
(2)表面粘着性评价试验:将10mm见方、厚度0.5mm的试验片的下表面用双面胶带固定于20mm×30mm、厚度2mm的丙烯酸树脂A上,在试验片的上表面设置20mm×60mm、厚度2mm的丙烯酸树脂B,进而将2kg的砝码在丙烯酸树脂B的上表面静置1分钟,使将丙烯酸树脂A、试验片、丙烯酸树脂B一体化而成的评价样品的丙烯酸树脂B沿铅垂方向移动,用测力计测定试验片与丙烯酸树脂B界面发生剥离时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通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量为0.1m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通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量为0.03m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通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粘着力为15N/cm2以上且40N/cm2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通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粘着力为15N/cm2以上且17N/cm2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流通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的材料为氟橡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通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的材料为由六氟丙烯/偏氟乙烯/四氟乙烯构成的3元系氟橡胶。
8.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流通池,其具有:设置有包含分析对象物的流体的流路出入口的基座,对所述分析对象物施加电压的电极,由使所述分析对象物通过由所述电极施加的电压而发出的光透过的构件构成的受光窗,设置在所述基座与所述受光窗之间的衬垫,以及由所述基座、所述受光窗和所述衬垫包围而形成的流室;
向所述流通池供给包含结合有标记物质的磁性体粒子的流体的单元;
对所述电极施加电压的电压施加单元;
通过由所述电压施加单元产生的磁场,将供给到所述流通池的所述磁性体粒子捕捉到规定场所的磁阱单元;以及
经由受光窗检测从所述流通池产生的光的光检测部,
所述衬垫的由下述(1)中定义的化学试剂浸渍试验得到的变形量为0mm以上且0.2mm以下,所述衬垫的由下述(2)中定义的表面粘着性评价试验得到的表面粘着力为14N/cm2以上且40N/cm2以下,
(1)化学试剂浸渍试验:在0.2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中以40℃浸渍31天后测量尺寸变化量;
(2)表面粘着性评价试验:将10mm见方、厚度0.5mm的试验片的下表面用双面胶带固定于20mm×30mm、厚度2mm的丙烯酸树脂A上,在试验片的上表面设置20mm×60mm、厚度2mm的丙烯酸树脂B,进而将2kg的砝码在丙烯酸树脂B的上表面静置1分钟,使将丙烯酸树脂A、试验片、丙烯酸树脂B一体化而成的评价样品的丙烯酸树脂B沿铅垂方向移动,用测力计测定试验片与丙烯酸树脂B界面发生剥离时的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量为0.1m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量为0.03mm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粘着力为15N/cm2以上且40N/cm2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粘着力为15N/cm2以上且17N/cm2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的材料为氟橡胶。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的材料是由六氟丙烯/偏氟乙烯/四氟乙烯构成的3元系氟橡胶。
CN202080092516.7A 2020-01-30 2020-11-27 流通池以及自动分析装置 Pending CN1150040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13488 2020-01-30
JP2020013488A JP2021120621A (ja) 2020-01-30 2020-01-30 フローセル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
PCT/JP2020/044257 WO2021152987A1 (ja) 2020-01-30 2020-11-27 フローセル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4038A true CN115004038A (zh) 2022-09-02

Family

ID=77078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2516.7A Pending CN115004038A (zh) 2020-01-30 2020-11-27 流通池以及自动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54088A1 (zh)
EP (1) EP4099020A1 (zh)
JP (1) JP2021120621A (zh)
CN (1) CN115004038A (zh)
WO (1) WO202115298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483B2 (ja) * 1987-02-14 1996-01-17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アレイ型分光光度計検出器
JP3423795B2 (ja) * 1994-11-28 2003-07-07 ロッシュ ディアグノスティクス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試料分析装置
JP3635889B2 (ja) * 1997-10-14 2005-04-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フロースルー型装置、電気化学発光免疫分析装置
JP2000146826A (ja) * 1998-11-05 2000-05-26 Norihiro Kiuchi 耐薬品フローセル
JP4365182B2 (ja) * 2003-10-03 2009-11-18 学校法人早稲田大学 フローセル
JP4347736B2 (ja) * 2004-03-30 2009-10-2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リア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90114293A1 (en) * 2005-10-25 2009-05-07 Masaki Kanai Flow cell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14102217A (ja) * 2012-11-22 2014-06-05 Konica Minolta Inc 測定システム
JP2014219261A (ja) * 2013-05-08 2014-11-2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チャンバーチップの製造方法
JP6967427B2 (ja) * 2017-11-06 2021-11-17 Nok株式会社 ガスケットおよび密封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52987A1 (ja) 2021-08-05
US20230054088A1 (en) 2023-02-23
EP4099020A1 (en) 2022-12-07
JP2021120621A (ja) 2021-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93740A (en) Immunoassay method and analyzer using magnetic particles
US11726044B2 (en) Method of monitoring an operation of detection of an analyte in a liquid sample
EP2955508B1 (en)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US20230251253A1 (en)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method of detecting an analyte in a liquid sample and analysis system
JP6334112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8534943A (ja) 伝導性及び絶縁性多孔質フィルム装置及びその電気化学発光に基づく分析方法
JP2013185967A (ja) 生化学検査装置
JP2002502035A (ja) 電気化学発光結合反応テストを利用したサンプルの分析方法
CN115004038A (zh) 流通池以及自动分析装置
JP3423803B2 (ja) 磁性体粒子を利用した免疫分析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3853407B2 (ja) 免疫学的自動分析装置
EP1965195A1 (en) Luminescence measuring apparatus
EP3370068B1 (en) Liquid feeding method, liquid feeding device, and analysis device
JP2009276214A (ja) 免疫分析装置
JPH03504043A (ja) 電気化学ルミネセンス現象の複数の同時測定を行う装置
US20200300879A1 (en) Specimen measurement device, specimen measurement method, and nozzle
JPH0829424A (ja) 免疫学的分析方法及び装置
JP3423795B2 (ja) 試料分析装置
JPH1172437A (ja) 電気化学発光測定用セル
JP6731815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219201334U (zh) 一种流式荧光检测液路系统
CN118043668A (zh) 免疫层析试剂盒及检查装置
KR100358448B1 (ko) 전기화학발광실험측정을실행하기위한장치및방법
JP2019190977A (ja) マイクロチップおよびマイクロチップ測定システムおよび測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