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95002B - 一种防窥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窥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95002B
CN114995002B CN202110227700.4A CN202110227700A CN114995002B CN 114995002 B CN114995002 B CN 114995002B CN 202110227700 A CN202110227700 A CN 202110227700A CN 114995002 B CN114995002 B CN 1149950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ep
proof
transparent
pixel units
proof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77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95002A (zh
Inventor
陈启燊
秦快
郭恒
谢宗贤
李红
王昌奇
冯飞成
欧阳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ation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tion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tion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tion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277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950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95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950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950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950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5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structural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窥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设备,防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防窥结构和透明基板,显示基板包括线路板、设置于线路板上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和多个用于提供电压的供电焊盘,防窥结构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包括垂直于显示基板的至少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膜,透明电极与供电焊盘电连接,透明基板与显示基板相对设置,且覆盖于防窥结构上。通过供电焊盘向各透明电极施加不同的电压组合,进而改变电致变色膜的状态,调整像素单元的出光角度,实现在防窥状态与非防窥状态之间的切换,以及实现在多个防窥角度之间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防窥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窥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等显示设备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通常,为了使用户从各个方向都可以看到完整且不失真的画面,显示设备往往具有较大的视角。然而,在涉及用户的个人隐私以及重要信息时,广视角的显示设备在一些场合下的使用会使用户感到不便,用户周围的人极有可能会获知显示设备上的内容,造成用户的隐私和信息泄露。
现有的防窥显示设备通常采用在显示屏外增设防窥膜片,过滤大视角的光线,使得大视角位置的人无法接收到显示屏所显示的画面。但是,现有的防窥显示设备使用功能单一,防窥膜片无法主动实现在防窥状态与非防窥状态之间的切换,也无法实现防窥角度的切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窥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设备,以实现在防窥状态与非防窥状态之间的切换,以及实现在多个防窥角度之间切换。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窥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线路板、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和多个用于提供电压的供电焊盘;
防窥结构,所述防窥结构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之间,包括垂直于所述显示基板的至少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相对的所述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膜,所述透明电极与所述供电焊盘电连接;
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与所述显示基板相对设置,且覆盖于所述防窥结构上。
可选的,所述防窥结构固定于所述透明基板上。
可选的,还包括各向异性导电胶层,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胶层设置于所述透明电极与所述供电焊盘之间。
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中心的间距为a,所述防窥结构的高度为h,所述防窥结构外侧距离相邻所述像素单元中心的间距为L,其中0.09a≤h≤0.93a,0.15a≤L≤0.25a。
可选的,多个所述像素单元沿X方向和Y方向阵列排布,所述防窥结构设置于沿X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之间,和/或所述防窥结构设置于沿Y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之间。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透明基板;
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形成若干阵列排布的防窥结构,所述防窥结构包括垂直于所述透明基板的至少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相对的所述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膜;
提供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线路板、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和多个用于提供电压的供电焊盘;
将所述显示基板与形成有所述防窥结构的透明基板贴合,使得所述防窥结构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之间,且所述透明电极与所述供电焊盘电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形成若干阵列排布的防窥结构,包括:
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形成阵列排布的多个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包括垂直于所述透明基板的至少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
在所述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形成电致变色膜,所述电极组以及所述电极组中的所述电致变色膜构成防窥结构。
可选的,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形成阵列排布的多个电极组,包括:
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形成一层第一光刻胶;
对所述第一光刻胶进行掩模、曝光和显影处理,在所述第一光刻胶上形成阵列排布的多个凹槽组,所述凹槽组包括垂直于所述透明基板的至少两个相对的凹槽;
在所述凹槽内填充透明电极的前驱液;
对所述透明电极的前驱液进行固化处理,得到所述透明电极;
去除剩余的所述第一光刻胶,得到在所述透明基板上阵列排布的多个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包括垂直于所述透明基板的至少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
可选的,在所述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形成电致变色膜,包括:
在所述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填充电致变色膜的前驱液,对所述电致变色膜的前驱液进行固化处理,得到所述电致变色膜。
可选的,在所述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填充电致变色膜的前驱液,对所述电致变色膜的前驱液进行固化处理,得到所述电致变色膜,包括:
在形成有所述电极组的透明基板形成一层第二光刻胶;
对所述第二光刻胶进行掩模、曝光和显影处理,去除所述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的第二光刻胶;
在所述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填充电致变色膜的前驱液;
对所述电致变色膜的前驱液进行固化处理,得到所述电致变色膜;
去除剩余的所述第二光刻胶,得到在所述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膜,所述电极组以及所述电极组中的所述电致变色膜构成防窥结构。
可选的,将所述显示基板与形成有所述防窥结构的透明基板贴合,包括:
在所述显示基板上设置有像素单元的一侧涂布一层各向异性导电胶;
将涂布有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胶的显示基板与形成有所述防窥结构的透明基板贴合,使得所述防窥结构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之间,且所述透明电极与所述供电焊盘通过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胶电连接。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防窥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防窥结构和透明基板,显示基板包括线路板、设置于线路板上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和多个用于提供电压的供电焊盘,防窥结构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包括垂直于显示基板的至少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膜,透明电极与供电焊盘电连接,透明基板与显示基板相对设置,且覆盖于防窥结构上。通过供电焊盘向各透明电极施加不同的电压组合,进而改变电致变色膜的状态,调整像素单元的出光角度,实现在防窥状态与非防窥状态之间的切换,以及实现在多个防窥角度之间切换。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区域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防窥角度切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防窥角度切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防窥角度切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防窥角度切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防窥角度切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防窥角度切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1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12B为在透明基板上形成电极组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12C为在透明电极之间形成电致变色膜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12D为显示基板与形成有防窥结构的透明基板贴合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防窥显示面板,该防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防窥结构和透明基板。
显示基板包括线路板、设置于线路板上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和多个用于提供电压的供电焊盘。其中,线路板可以是硬质线路板或柔性线路板,线路板的具体结构和内部布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布置,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像素单元用于发光,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像素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两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像素单元中子像素可以是LED、OLED或液晶,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子像素的电极与线路板上的布线电连接,外部驱动电路通过线路板向子像素施加驱动信号,从而驱动子像素发光。
防窥结构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防窥结构用于调整位于两个相对的防窥结构之间的像素单元的出光角度,从而改变显示面板的防窥角度。具体的,防窥结构包括垂直于显示基板的至少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膜,透明电极与供电焊盘电连接。其中,透明电极用于接收来自供电焊盘的电压,当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之间存在电压差时,位于该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膜在电压差的作用下,由原来的着色态变为透明态,其中,着色态下的电致变色膜不透光,优选地,着色态下的电致变色膜呈深色,如黑色。通过供电焊盘向各透明电极施加不同的电压组合,进而改变电致变色膜的状态,调整像素单元的出光角度,实现在防窥状态与非防窥状态之间的切换,以及实现在多个防窥角度之间切换。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电致变色膜的材料和透明电极的材料不做限定,只要电致变色膜能够实现在着色态和透明态之间切换,以及透明电极为透明且能导电即可。
透明基板与显示基板相对设置,且覆盖于防窥结构上,用于保护像素单元和防窥结构。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局部区域A的放大图,如图1所示,防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110、防窥结构120和透明基板130。
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基板110包括线路板111、设置于线路板111上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P和多个用于提供电压的供电焊盘113。其中,每个像素单元P可以包括多个子像素112。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防窥结构120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P之间,包括垂直于显示基板110的四个相对的透明电极121,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121之间的电致变色膜122。每个透明电极121对应一个供电焊盘113,透明电极121与对应的供电焊盘113电连接。
透明基板130与显示基板110相对设置,且覆盖于防窥结构120上,用于保护像素单元P和防窥结构120。
具体的,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窥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图3-图8中示出了部分附图标记,其余附图标记可以参考图1和图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防窥结构中透明电极的数量为偶数,例如防窥结构包括2n个透明电极,则防窥结构中电致变色膜的数量为2n-1个,防窥显示面板具有n个防窥角度,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防窥角度切换示意图,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防窥结构中透明电极121的数量为2个,防窥结构中电致变色膜122的数量为1个。
当防窥结构中两个透明电极121之间没有电压差时(可以同时对两个透明电极施加相同的电压或都不施加电压),两个透明电极121之间的电致变色膜122呈着色态,此时,像素单元P的出光角度如图3中(a)所示,防窥显示面板具有防窥功能,防窥角度即为图3中(a)所示的出光角度。具体的,防窥角度可以通过防窥结构的高度、防窥结构与像素单元的距离以及防窥结构的厚度进行调整。
当防窥结构中两个透明电极121之间具有电压差时,例如,向两个透明电极121从左至右分别施加电压1、电压2(电压1与电压2不相等),此时,两个透明电极121之间的电致变色膜122呈透明态,如图3中(b)所示,电致变色膜122对像素单元P发出的光无遮挡,此时,防窥显示面板不具有防窥功能。
如上所述,当防窥结构包括两个透明电极,防窥显示面板具有一个防窥角度,防窥显示面板可以实现在一个防窥角度和不防窥之间切换。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防窥角度切换示意图,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防窥结构中透明电极121的数量为4个,防窥结构中电致变色膜122的数量为3个。
当防窥结构中4个透明电极121之间没有电压差时(可以同时对4个透明电极施加相同的电压或都不施加电压),防窥结构中3层电致变色膜122呈着色态,此时,防窥显示面板具有如图4中(a)所示的第一防窥角度。
当向防窥结构中的4个透明电极121从左至右分别施加电压1、电压2、电压2、电压1时(电压1与电压2不相等),此时,中间层的电致变色膜122两侧不具有电压差,该电致变色膜122呈着色态,而外侧的两层电致变色膜122呈透明态。此时,防窥显示面板具有如图4中(b)所示的第二防窥角度。
当向防窥结构中的4个透明电极121从左至右分别施加电压1、电压2、电压1、电压2时(电压1与电压2不相等),防窥结构中3层电致变色膜122均呈透明态,如图4中(c)所示,电致变色膜122对像素单元P发出的光无遮挡,此时,防窥显示面板不具有防窥功能。
如上所述,当防窥结构包括4个透明电极,防窥显示面板具有2个防窥角度,防窥显示面板可以实现在两个防窥角度和不防窥之间切换。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防窥角度切换示意图,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防窥结构中透明电极121的数量为6个,防窥结构中电致变色膜122的数量为5个。
当防窥结构中6个透明电极121之间没有电压差时(可以同时对6个透明电极施加相同的电压或都不施加电压),防窥结构中5层电致变色膜122呈着色态,此时,防窥显示面板具有如图5中(a)所示的第一防窥角度。
当向防窥结构中的6个透明电极121从左至右分别施加电压1、电压2、电压2、电压2、电压2、电压1时(电压1与电压2不相等),此时,中间3层的电致变色膜122两侧不具有电压差,该3层电致变色膜122呈着色态,而外侧的两层电致变色膜122呈透明态。此时,防窥显示面板具有如图5中(b)所示的第二防窥角度。
当向防窥结构中的6个透明电极121从左至右分别施加电压1、电压2、电压1、电压1、电压2、电压1时(电压1与电压2不相等),此时,中间一层的电致变色膜122两侧不具有电压差,该层电致变色膜122呈着色态,而外侧的4层电致变色膜122呈透明态。此时,防窥显示面板具有如图5中(c)所示的第三防窥角度。
当向防窥结构中的6个透明电极121从左至右分别施加电压1、电压2、电压1、电压2、电压1、电压2时(电压1与电压2不相等),防窥结构中5层电致变色膜122均呈透明态,如图5中(d)所示,电致变色膜122对像素单元P发出的光无遮挡,此时,防窥显示面板不具有防窥功能。
如上所述,当防窥结构包括6个透明电极,防窥显示面板具有3个防窥角度,防窥显示面板可以实现在3个防窥角度和不防窥之间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防窥结构是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也即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共用一个防窥结构,因此,防窥结构中电致变色膜的状态关于防窥结构的中心线对称。因此,当防窥结构中透明电极的数量为2n个时,防窥角度的数量的n个。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防窥结构中透明电极的数量为奇数,例如防窥结构包括2n+1个透明电极,则防窥结构中电致变色膜的数量为2n个,防窥显示面板具有n个防窥角度,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防窥角度切换示意图,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防窥结构中透明电极121的数量为3个,防窥结构中电致变色膜122的数量为2个。
当防窥结构中3个透明电极121之间没有电压差时(可以同时对3个透明电极施加相同的电压或都不施加电压),防窥结构中两层电致变色膜122呈着色态,像素单元P的出光角度如图6中(a)所示,此时,防窥显示面板具有防窥功能,防窥角度即为图6中(a)所示的出光角度。
当向防窥结构中3个透明电极121从左至右依次施加电压1、电压2、电压1时(电压1与电压2不相等),防窥结构中两层电致变色膜122均呈透明态,如图6中(b)所示,电致变色膜122对像素单元P发出的光无遮挡,此时,防窥显示面板不具有防窥功能。
如上所述,当防窥结构包括3个透明电极,防窥显示面板具有一个防窥角度,防窥显示面板可以实现在一个防窥角度和不防窥之间切换。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防窥角度切换示意图,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防窥结构中透明电极121的数量为5个,防窥结构中电致变色膜122的数量为4个。
当防窥结构中5个透明电极121之间没有电压差时(可以同时对5个透明电极施加相同的电压或都不施加电压),防窥结构中4层电致变色膜122呈着色态,此时,防窥显示面板具有如图7中(a)所示的第一防窥角度。
当向防窥结构中的5个透明电极121从左至右分别施加电压1、电压2、电压2、电压2、电压1时(电压1与电压2不相等),此时,中间两层的电致变色膜122两侧不具有电压差,该电致变色膜122呈着色态,而外侧的两层电致变色膜122呈透明态。此时,防窥显示面板具有如图7中(b)所示的第二防窥角度。
当向防窥结构中的5个透明电极121从左至右分别施加电压1、电压2、电压1、电压2、电压1时(电压1与电压2不相等),防窥结构中4层电致变色膜122均呈透明态,如图7中(c)所示,电致变色膜122对像素单元P发出的光无遮挡,此时,防窥显示面板不具有防窥功能。
如上所述,当防窥结构包括5个透明电极,防窥显示面板具有2个防窥角度,防窥显示面板可以实现在两个防窥角度和不防窥之间切换。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防窥角度切换示意图,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防窥结构中透明电极121的数量为7个,防窥结构中电致变色膜122的数量为6个。
当防窥结构中7个透明电极121之间没有电压差时(可以同时对7个透明电极施加相同的电压或都不施加电压),防窥结构中6层电致变色膜122呈着色态,此时,防窥显示面板具有如图8中(a)所示的第一防窥角度。
当向防窥结构中的7个透明电极121从左至右分别施加电压1、电压2、电压2、电压2、电压2、电压2、电压1时(电压1与电压2不相等),此时,中间4层的电致变色膜122两侧不具有电压差,该4层电致变色膜122呈着色态,而外侧的两层电致变色膜122呈透明态。此时,防窥显示面板具有如图8中(b)所示的第二防窥角度。
当向防窥结构中的7个透明电极121从左至右分别施加电压1、电压2、电压1、电压1、电压1、电压2、电压1时(电压1与电压2不相等),此时,中间两层的电致变色膜122两侧不具有电压差,该两层电致变色膜122呈着色态,而外侧的4层电致变色膜122呈透明态。此时,防窥显示面板具有如图8中(c)所示的第三防窥角度。
当向防窥结构中的7个透明电极121从左至右分别施加电压1、电压2、电压1、电压2、电压1、电压2、电压1时(电压1与电压2不相等),防窥结构中6层电致变色膜122均呈透明态,如图8中(d)所示,电致变色膜122对像素单元P发出的光无遮挡,此时,防窥显示面板不具有防窥功能。
如上所述,当防窥结构包括7个透明电极,防窥显示面板具有3个防窥角度,防窥显示面板可以实现在3个防窥角度和不防窥之间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防窥结构是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也即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共用一个防窥结构,因此,防窥结构中电致变色膜的状态关于防窥结构的中心线对称。因此,当防窥结构中透明电极的数量为2n+1个时,防窥角度的数量的n个。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防窥结构中透明电极和电致变色膜的数量为对本发明的示例性说明而非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防窥结构中透明电极的数量可以根据像素单元的间距和可变的防窥角度来设定,具体的,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防窥显示面板为LED显示面板,像素单元P包括三个不同颜色的LED发光芯片,分别为红光芯片、绿光芯片及蓝光芯片。记相邻两个像素单元P中心的间距为a,防窥结构120的高度为h,防窥结构120的外侧距离相邻像素单元P中心的间距为L,其中,0.09a≤h≤0.93a,0.15a≤L≤0.25a,在该条件下,可以实现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同时保证显示面板的亮度。优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a的取值范围为0.7mm-2mm,一层透明电极121与一层电致变色膜122的总厚度范围为50μm-1000μm,防窥结构120中电致变色膜122的数量范围为2-40个。
示例性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防窥结构120固定于透明基板130上。具体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在透明基板130上形成若干防窥结构120,然后将形成有防窥结构120的透明基板130与显示基板110贴合,使得防窥结构120位于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P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防窥显示面板还包括各向异性导电胶层140,各向异性导电胶层140设置于透明电极121与供电焊盘113之间。各向异性导电胶140具有在垂直方向导通的特性,透明电极121与对应的供电焊盘113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140电连接。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在将形成有防窥结构120的透明基板130与显示基板110贴合之前,在显示基板110设置有像素单元P的一侧的整面涂布一层各向异性导电胶140,然后再贴合,进而实现使透明电极121与对应的供电焊盘113电连接。在贴合的过程中,多余的各向异性导电胶140被挤压进入像素单元P上方的区域,使得像素单元P上方充满胶体,进一步起到对防窥显示面板的密封作用。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将形成有防窥结构120的透明基板130与显示基板110贴合之前,在防窥结构120远离透明基板130的一侧或相邻像素单元P之间的区域涂布各向异性导电胶140,然后再贴合,进而实现透明电极121与对应的供电焊盘113电连接。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像素单元沿X方向和Y方向阵列排布,X方向和Y方向相互垂直,防窥结构设置于沿X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或防窥结构设置于沿Y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或防窥结构设置于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具体的,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不同使用场景布置防窥结构。例如,对于应用于手机、平板等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显示面板,我们希望只有用户能够接收到显示设备的显示内容,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如图9所示,防窥结构120设置于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P之间。对于应用于一些固定的立式设备(例如,电脑显示器、会议室的显示屏)的显示面板,通常,除用户外的旁观者常位于立式设备的左右两侧,因此,只需要在一个方向上具有防窥功能即可。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防窥结构120可以设置于沿Y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P之间。当然,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防窥结构120也可以设置于沿X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P之间,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防窥结构和透明基板,显示基板包括线路板、设置于线路板上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和多个用于提供电压的供电焊盘,防窥结构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包括垂直于显示基板的至少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膜,透明电极与供电焊盘电连接,透明基板与显示基板相对设置,且覆盖于防窥结构上。通过供电焊盘向各透明电极施加不同的电压组合,进而改变电致变色膜的状态,调整像素单元的出光角度,实现在防窥状态与非防窥状态之间的切换,以及实现在多个防窥角度之间切换。
实施例二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01、提供透明基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透明基板的材料可以是玻璃、聚酰亚胺等,本发明实施例对透明基板的材料不做限定,只要能够透光即可。
S202、在透明基板上形成若干阵列排布的防窥结构。
其中,防窥结构包括垂直于透明基板的至少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膜。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电致变色膜的材料和透明电极的材料不做限定,只要电致变色膜能够实现在着色态和透明态之间切换,以及透明电极为透明且能导电即可。示例性的,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电致变色膜为氧化钨(WO3)薄膜,透明电极为ITO透明电极层。
S203、提供显示基板。
其中,显示基板包括线路板、设置于线路板上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和多个用于提供电压的供电焊盘。线路板可以是硬质线路板或柔性线路板,线路板的具体结构和内部布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布置,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像素单元用于发光,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像素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两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像素单元中子像素可以是LED、OLED或液晶,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子像素的电极与线路板上的布线电连接,外部驱动电路通过线路板向子像素施加驱动信号,从而驱动子像素发光。
S204、将显示基板与形成有防窥结构的透明基板贴合,使得防窥结构位于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且透明电极与供电焊盘电连接。
具体的,将显示基板与形成有防窥结构的透明基板贴合,使得防窥结构位于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且透明电极与对应的一个供电焊盘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窥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透明基板,在透明基板上形成若干阵列排布的防窥结构,防窥结构包括垂直于透明基板的至少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膜;提供显示基板,显示基板包括线路板、设置于线路板上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和多个用于提供电压的供电焊盘;将显示基板与形成有防窥结构的透明基板贴合,使得防窥结构位于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且透明电极与供电焊盘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防窥显示面板,通过供电焊盘向各透明电极施加不同的电压组合,进而改变电致变色膜的状态,调整像素单元的出光角度,实现在防窥状态与非防窥状态之间的切换,以及实现在多个防窥角度之间切换。
实施例三
图1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行细化,详细描述了在透明基板上形成若干阵列排布的防窥结构的具体过程,如图12A所示,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01、提供透明基板。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透明基板为黑色透光玻璃,用于遮挡线路板上的布线和发光元件,避免其影响正常显示,同时提高显示面板的对比度。
S302、在透明基板上形成阵列排布的多个电极组,电极组包括垂直于透明基板的至少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
在透明基板上形成阵列排布的多个电极组,电极组包括垂直于透明基板的至少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电极组的形成方法不做限定,可以是直接固定在透明基板上,也可以通过前驱液固化的方法形成在透明基板。
图12B为在透明基板上形成电极组的过程的示意图,如图12B所示,示例性的,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电极组的形成过程如下:
S3021、在透明基板上形成一层第一光刻胶。
如图12B所示,在透明基板330上通过旋涂的方式形成一层第一光刻胶350,该光刻胶可以是正性光刻胶或负性光刻胶,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S3022、对第一光刻胶进行掩模、曝光和显影处理,在第一光刻胶上形成阵列排布的多个凹槽组,凹槽组包括垂直于透明基板的至少两个相对的凹槽。
如图12B所示,在第一光刻胶350上覆盖掩模板360,该掩模板360具有阵列排布的多个间隙组,每个间隙组包括多个间隙。然后,对第一光刻胶350进行曝光处理。在曝光完成后,采用显影液对第一光刻胶350进行冲洗。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光刻胶350为正性光刻胶,第一光刻胶350被曝光的部分可以被显影液冲洗掉,被掩模板360遮盖的部分未曝光的第一光刻胶350a被保留下来,从而在第一光刻胶350上形成阵列排布的多个凹槽组,凹槽组包括垂直于透明基板330的至少两个相对的凹槽350b。示例性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凹槽组包括4个凹槽350b为例,对本发明进行示例性说明。
S3023、在凹槽内填充透明电极的前驱液。
如图12B所示,移除第一光刻胶350上的掩模板360,然后向凹槽350b内填充透明电极的前驱液321a。本发明实施例中,对透明电极的前驱液321a的填充方式不做限定,例如,可以直接将前驱液321a注入凹槽350b内,也可以将形成有凹槽350b的透明基板330浸入透明电极的前驱液321a中,使得凹槽350b内填充满透明电极的前驱液321a。
S3024、对透明电极的前驱液进行固化处理,得到透明电极。
如图12B所示,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透明电极的前驱液321a为感光性ITO溶液,通过一定波长的光照,感光性ITO溶液就会固化,形成透明的ITO层作为透明电极321。
S3025、去除剩余的第一光刻胶,得到在透明基板上阵列排布的多个电极组,电极组包括垂直于透明基板的至少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
如图12B所示,去除剩余的第一光刻胶350a,得到在透明基板330上阵列排布的多个电极组,电极组包括垂直于透明基板330的至少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321。
S303、在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形成电致变色膜,电极组以及电极组中的电致变色膜构成防窥结构。
具体的,在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形成电致变色膜,电极组以及电极组中的电致变色膜构成防窥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电致变色膜的形成方式不做限定。
图12C为在透明电极之间形成电致变色膜的过程的示意图,如图12C所示,示例性的,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电致变色膜的形成过程如下:
S3031、在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填充电致变色膜的前驱液。
示例性的,在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首先,在形成有电极组的透明基板330上通过旋涂的方式形成一层第二光刻胶370。然后,对第二光刻胶370进行掩模、曝光和显影处理,去除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透明电极321之间的第二光刻胶,相邻的两个电极组之间的第二光刻胶370a被保留下来。接着,在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321之间填充电致变色膜的前驱液322a。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电致变色膜的前驱液322a的填充方式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浸渍提拉、喷涂等方法。
S3032、对电致变色膜的前驱液进行固化处理,得到电致变色膜。
如图12C所示,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电致变色膜的材料为WO3,通过溶胶凝胶法将钨粉或钨酸盐溶解在有机或无机溶剂中,接着,使溶剂挥发形成溶胶或凝胶,配置WO3的前驱液。在电致变色膜的前驱液322a填充至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321之间后,将装载有电致变色膜的前驱液322a的透明基板330一起送入热处理炉中进行热处理,使得电致变色膜的前驱液322a固化,得到电致变色膜322。电极组以及电极组中的电致变色膜322构成防窥结构320。
S3033、去除相邻的两个防窥结构之间的残余第二光刻胶。
如图12C所示,去除相邻的两个防窥结构320之间的残余第二光刻胶370a。
S304、提供显示基板。
图12D为显示基板与形成有防窥结构的透明基板贴合过程的示意图,如图12D所示,其中,显示基板310包括线路板311、设置于线路板311上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P和多个用于提供电压的供电焊盘313。示例性的,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像素单元P包括三个不同发光颜色的子像素312,示例性的,子像素312为LED发光芯片,三个子像素312分别为红光芯片、绿光芯片及蓝光芯片。
S305、在显示基板上设置有像素单元的一侧涂布一层各向异性导电胶。
如图12D所示,可以在显示基板310上设置有像素单元P的一侧整面涂布一层各向异性导电胶340。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各向异性导电胶340也可以涂布在图12D中防窥结构320的下表面或者涂布在相邻像素单元P之间的区域,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S306、将涂布有各向异性导电胶的显示基板与形成有防窥结构的透明基板贴合,使得防窥结构位于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且透明电极与供电焊盘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电连接。
如图12D所示,将涂布有各向异性导电胶340的显示基板310与形成有防窥结构320的透明基板330贴合,使得防窥结构320位于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P之间,且透明电极321与对应的供电焊盘313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电340连接。在贴合的过程中,多余的各向异性导电胶340被挤压进入像素单元P上方的区域,使得像素单元P上方充满胶体,进一步起到对防窥显示面板的密封作用。示例性的,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防窥显示面板的出光性能,各向异性导电胶为具有透光性的各向异性导电胶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窥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基于掩模、曝光和显影的方法制备透明电极和电致变色膜,能够得到更薄的透明电极和电致变色膜,同时提高透明电极和电致变色膜的尺寸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如前述实施例提供的防窥显示面板,该显示设备具有如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防窥显示面板相应的功能和效果,该显示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智能设备,也可以是电脑显示屏、会议室显示屏等固定的立式显示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防窥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线路板、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和多个用于提供电压的供电焊盘;
防窥结构,所述防窥结构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之间,包括垂直于所述显示基板的至少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相对的所述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膜,所述透明电极与所述供电焊盘电连接;
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与所述显示基板相对设置,且覆盖于所述防窥结构上;
多个所述像素单元沿X方向和Y方向阵列排布,所述防窥结构设置于沿X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之间,和/或所述防窥结构设置于沿Y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之间,位于X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的防窥结构中,所述透明电极沿X方向间隔布置,和/或位于Y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的防窥结构中,所述透明电极沿Y方向间隔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结构固定于所述透明基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各向异性导电胶层,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胶层设置于所述透明电极与所述供电焊盘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中心的间距为a,所述防窥结构的高度为h,所述防窥结构靠近像素单元的一侧距离该像素单元中心的间距为L,其中0.09a≤h≤0.93a,0.15a≤L≤0.25a。
5.一种防窥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透明基板;
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形成若干阵列排布的防窥结构,所述防窥结构包括垂直于所述透明基板的至少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相对的所述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膜;
提供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线路板、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和多个用于提供电压的供电焊盘;
将所述显示基板与形成有所述防窥结构的透明基板贴合,使得所述防窥结构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之间,且所述透明电极与所述供电焊盘电连接;
多个所述像素单元沿X方向和Y方向阵列排布,所述防窥结构设置于沿X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之间,和/或所述防窥结构设置于沿Y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之间,位于X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的防窥结构中,所述透明电极沿X方向间隔布置,和/或位于Y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的防窥结构中,所述透明电极沿Y方向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形成若干阵列排布的防窥结构,包括:
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形成阵列排布的多个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包括垂直于所述透明基板的至少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
在所述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形成电致变色膜,所述电极组以及所述电极组中的所述电致变色膜构成防窥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形成阵列排布的多个电极组,包括:
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形成一层第一光刻胶;
对所述第一光刻胶进行掩模、曝光和显影处理,在所述第一光刻胶上形成阵列排布的多个凹槽组,所述凹槽组包括垂直于所述透明基板的至少两个相对的凹槽;
在所述凹槽内填充透明电极的前驱液;
对所述透明电极的前驱液进行固化处理,得到所述透明电极;
去除剩余的所述第一光刻胶,得到在所述透明基板上阵列排布的多个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包括垂直于所述透明基板的至少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形成电致变色膜,包括:
在所述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填充电致变色膜的前驱液,对所述电致变色膜的前驱液进行固化处理,得到所述电致变色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填充电致变色膜的前驱液,对所述电致变色膜的前驱液进行固化处理,得到所述电致变色膜,包括:
在形成有所述电极组的透明基板形成一层第二光刻胶;
对所述第二光刻胶进行掩模、曝光和显影处理,去除所述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的第二光刻胶;
在所述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填充电致变色膜的前驱液;
对所述电致变色膜的前驱液进行固化处理,得到所述电致变色膜;
去除剩余的所述第二光刻胶,得到在所述电极组中相邻的两个相对的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膜,所述电极组以及所述电极组中的所述电致变色膜构成防窥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显示基板与形成有所述防窥结构的透明基板贴合,包括:
在所述显示基板上设置有像素单元的一侧涂布一层各向异性导电胶;
将涂布有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胶的显示基板与形成有所述防窥结构的透明基板贴合,使得所述防窥结构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之间,且所述透明电极与所述供电焊盘通过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胶电连接。
1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
CN202110227700.4A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防窥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设备 Active CN1149950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7700.4A CN114995002B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防窥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7700.4A CN114995002B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防窥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95002A CN114995002A (zh) 2022-09-02
CN114995002B true CN114995002B (zh) 2023-11-14

Family

ID=83018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7700.4A Active CN114995002B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防窥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950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33780A (zh) * 2023-03-10 2023-04-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7130204A (zh) * 2023-04-19 2023-11-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7518586B (zh) * 2023-12-29 2024-04-2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65045A (ko) * 2005-12-19 2007-06-2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협시야각의 모드전환이 가능한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제조방법
KR20180077940A (ko) * 2016-12-29 2018-07-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보더리스타입 표시장치
CN211956050U (zh) * 2020-03-31 2020-11-17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2099280A (zh) * 2020-02-27 2020-12-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元件、显示装置及电致变色元件的制造方法
CN212207911U (zh) * 2020-04-28 2020-12-22 天津佳视晶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防窥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65045A (ko) * 2005-12-19 2007-06-2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협시야각의 모드전환이 가능한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제조방법
KR20180077940A (ko) * 2016-12-29 2018-07-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보더리스타입 표시장치
CN112099280A (zh) * 2020-02-27 2020-12-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元件、显示装置及电致变色元件的制造方法
CN211956050U (zh) * 2020-03-31 2020-11-17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212207911U (zh) * 2020-04-28 2020-12-22 天津佳视晶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防窥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95002A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95002B (zh) 一种防窥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设备
CN210516000U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JP3702859B2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8310608B2 (en)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1013655A (ja) 液晶装置、電子機器、液晶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0767141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020081105A (ko) 전기 광학 장치, 그 제조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US11977292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3262856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並びに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6017750A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130619B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030023546A (ko) 액정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JPH08313939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US20220392990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09014719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220545417U (zh) 显示装置
CN114355653B (zh) 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和显示设备控制方法
WO2023159393A1 (zh) 发光基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220115495A1 (en) Tiled display
US20230209930A1 (e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ulti-screen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3649222B2 (ja)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4354505A (ja) 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KR20230020051A (ko) 표시 장치
JP4466044B2 (ja) 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
KR20240050989A (ko)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