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81707A - 抬头显示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抬头显示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81707A
CN114981707A CN202180009259.0A CN202180009259A CN114981707A CN 114981707 A CN114981707 A CN 114981707A CN 202180009259 A CN202180009259 A CN 202180009259A CN 114981707 A CN114981707 A CN 114981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ed light
laminated glass
glass
image
display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92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81707B (zh
Inventor
定金骏介
西泽佑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981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1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81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17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559Shape of the cross-section
    • B32B17/10568Shape of the cross-section varying in thicknes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66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volving the reflection of light at a particular angle of incidence, e.g. Brewster's ang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009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 B32B17/1003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comprising two outer glass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165Functional features of the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165Functional features of the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174Coatings of a metallic or dielectric material on a constituent layer of glass or polym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165Functional features of the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431Specific parts for the modulation of light incorporated into the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44Invariable transmission
    • B32B17/10458Polarization selective transmis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761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containing vinyl ac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20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0K35/21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using visual output, e.g. blinking lights or matrix displays
    • B60K35/23Head-up displays [HU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60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location or relative disposition in or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0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to keep optical surfaces clean, e.g. by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irt, stains, contamination, condens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001Double glazing for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20Optical features of instruments
    • B60K2360/23Optical features of instruments using refl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20Optical features of instruments
    • B60K2360/25Optical features of instruments using fil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60Structural details of dashboards or instruments
    • B60K2360/66Projection screens or comb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77Instrument locations other than the dashboard
    • B60K2360/785Instrument locations other than the dashboard on or in relation to the windshield or windo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 for correct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s, distor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18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contrast of the display / brillance control visibility
    • G02B2027/012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contrast of the display / brillance control visibility comprising devices for attenuating parasitic image effe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在从车内侧向夹层玻璃入射P偏振光的可见光的车辆用抬头显示器系统中,提升HUD虚像的识别性。本抬头显示器系统为具有射出P偏振光的可见光的光源和所述P偏振光的可见光从车内侧入射的夹层玻璃并在所述夹层玻璃的车外侧显示虚像的车辆用抬头显示器系统,其中,所述夹层玻璃在所述P偏振光的可见光入射的区域具备P偏振光反射构件,所述P偏振光的可见光向所述夹层玻璃的车内侧面的入射角在42deg以上72deg以下,所述夹层玻璃中,所述入射角为57deg时的所述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在5%以上,所述虚像包含使所述P偏振光的可见光向所述夹层玻璃入射时可分离地看见的像中的以最高的亮度观测到的主像和以比所述主像低的亮度观测到的副像,在所述入射角的整个范围内,所述副像的反射率相对于所述主像的反射率的比例在30%以下。

Description

抬头显示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抬头显示器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正逐步导入抬头显示器(以下也称为HUD),其在车辆的前窗玻璃上反射图像以在司机的视野内显示一定的信息。HUD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提升HUD像的识别性,因此人们尝试减少重影以及三重影。
作为一个示例,可列举一种技术,其赋予夹层玻璃由反射P偏振光的层或膜构成的P偏振光反射构件,通过向夹层玻璃入射P偏振光,从而在抑制重影以及三重影的同时仅主要反射P偏振光反射构件,以使HUD像鲜明地投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17-5381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若向夹层玻璃入射P偏振光时的入射角偏离某个范围,则夹层玻璃的车外侧面或车内侧面的反射增加,重影以及三重影等副像变得明显,HUD像的识别性降低。
本发明考虑到以上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在从车内侧向夹层玻璃入射P偏振光的可见光的车辆用抬头显示器系统中,提升HUD像的识别性。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抬头显示器系统为具有射出P偏振光的可见光的光源和所述P偏振光的可见光从车内侧入射的夹层玻璃并在所述夹层玻璃的车外侧显示虚像的车辆用抬头显示器系统,其中,所述夹层玻璃在所述P偏振光的可见光入射的区域至少具备P偏振光反射构件,所述P偏振光的可见光向所述夹层玻璃的车内侧面的入射角在42deg以上72deg以下,所述夹层玻璃中,所述入射角为57deg时的所述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在5%以上,所述虚像包含使所述P偏振光的可见光向所述夹层玻璃入射时可分离地看见的像中的以最高的亮度观测到的主像和以比所述主像低的亮度观测到的副像,在所述入射角的整个范围内,所述副像的反射率相对于所述主像的反射率的比例在30%以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形态,能够在从车内侧向夹层玻璃入射P偏振光的可见光的车辆用抬头显示器系统中提升HUD像的识别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例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HUD系统的示意图。
图2A所示为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的俯视图。
图2B所示为沿图2A的A-A线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3A所示为对副像进行说明的夹层玻璃的部分放大剖视图(其1)。
图3B所示为对副像进行说明的夹层玻璃的部分放大剖视图,其为图3A所示的情况中入射角偏离的情况。
图4所示为例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HUD系统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例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的部分放大剖视图(其1)。
图6所示为对副像进行说明的夹层玻璃的部分放大剖视图(其2)。
图7所示为例示第3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的部分放大剖视图(其2)。
图8所示为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夹层玻璃的剖视图(其1)。
图9所示为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夹层玻璃的部分放大剖视图(其2)。
图10所示为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夹层玻璃的部分放大剖视图(其3)。
图11所示为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夹层玻璃的部分放大剖视图(其4)。
图12所示为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夹层玻璃的部分放大剖视图(其5)。
图13所示为对例1-7进行说明的表。
图14所示为对例8-1~8-3和比较例1的光学参数进行说明的表。
图15所示为对例8-1~8-3和比较例1的其他光学参数进行说明的表。
图16所示为对例8-4和8-5的光学参数进行说明的表。
图17所示为对例8-4和8-5的其他光学参数进行说明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各图中,相同构成部分用相同符号标记,有时会省略重复说明。此外,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内容,有时会夸张显示一部分尺寸或形状。
另外,车辆典型地是指机动车,但认为应指包括电车、船舶、飞机等在内的具有夹层玻璃的移动物体。
此外,俯视是指从夹层玻璃的车内侧面的法线方向观察夹层玻璃的规定区域,平面形状是指从夹层玻璃的车内侧面的法线方向观察到的夹层玻璃的规定区域的形状。
〈第1实施方式〉
[HUD系统]
图1所示为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HUD系统的示意图。图1所示的HUD系统1具有夹层玻璃10、光源50、第1光学系统60、图像显示元件70、第2光学系统80、凹面镜90。HUD系统1为在夹层玻璃10的车外侧表示虚像的车辆用抬头显示器系统。另外,HUD系统1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1光学系统60和第2光学系统80。
夹层玻璃10例如为车辆用前窗玻璃,P偏振光的可见光从车内侧入射。夹层玻璃10在P偏振光的可见光入射的区域具备作为P偏振光反射构件中的一种的P偏振光反射膜15。
光源50为射出P偏振光的可见光的光源,例如为发光二极管或激光等。光源50可以包含将S偏振光变换为P偏振光的偏振光板或透镜等光学部件。光源50例如由红色光源、绿色光源和蓝色光源的3个光源构成。
第1光学系统60例如由对从多个光源射出的光进行合成的棱镜或透镜等构成。图像显示元件70为产生中间像的元件,例如为液晶显示元件或有机发光元件等。第2光学系统80例如由透镜或反射镜等构成。凹面镜90为用具有规定曲率的反射面反射中间像的光学部件,在光源50与夹层玻璃10之间的光路上配置的光学部件中,其配置于最靠近夹层玻璃10的位置。
在HUD系统1中,从光源50射出的光经由第1光学系统60到达图像显示元件70,在图像显示元件70上形成中间像。图像显示元件70上形成的中间像经由第2光学系统80和凹面镜90而放大,投射于夹层玻璃10。投射于夹层玻璃10的中间像主要被夹层玻璃10的P偏振光反射膜15反射而引导至搭乘者的观察点位置P,搭乘者在夹层玻璃10的前方将中间像作为虚像V(HUD像)而识别到。搭乘者例如为车辆的驾驶员。
另外,HUD系统1只要至少具有夹层玻璃10、光源50、凹面镜90即可,其他构成是任意的。HUD系统1例如可以为通过MEMS(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等构成的光扫描部扫描激光的激光扫描方式等。
[夹层玻璃]
图2A和B所示为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的图,图2A所示为从车厢内向车厢外识别到的夹层玻璃的形态的示意性俯视图,图2B所示为沿图2A的A-A线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如图2A和B所示,夹层玻璃10为具有玻璃板(车内侧)11、玻璃板(车外侧)12、中间膜13、遮蔽层14、P偏振光反射膜15、粘接层16的车辆用夹层玻璃。
夹层玻璃10例如为在安装于车辆时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者上弯曲的多弯曲形状,但是也可以是仅在垂直方向上弯曲的单弯曲形状或仅在水平方向上弯曲的单弯曲形状。在夹层玻璃10弯曲的情况下,优选以向车外侧凸起的方式弯曲。
在夹层玻璃10弯曲的情况下,曲率半径优选为1000mm以上100000mm以下。玻璃板11与玻璃板12的曲率半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玻璃板11与玻璃板12的曲率半径不同的情况下,玻璃板11的曲率半径小于玻璃板12的曲率半径。
玻璃板11与玻璃板12为彼此相向的一对玻璃板,中间膜13、P偏振光反射膜15和粘接层16位于一对玻璃板之间。玻璃板11与玻璃板12在夹持着中间膜13、P偏振光反射膜15和粘接层16的状态下固定。
中间膜13是将玻璃板11和玻璃板12接合的膜。中间膜13的外周优选实施边缘处理。即,中间膜13的端部(边缘)优选进行处理以使其不从玻璃板11和12的端部(边缘)大幅突出。若中间膜13的端部从玻璃板11和12的端部突出的量为150μm以下,则在不损害外观的方面是适宜的。
遮蔽层14是不透明的层,例如可以沿着夹层玻璃10的周缘部设置成带状。遮蔽层14例如为不透明的(例如黑色的)着色陶瓷层。遮蔽层14可以是具有遮光性的着色中间膜、着色膜、着色中间膜与着色陶瓷层的组合。着色膜可以与红外线反射膜等一体化。
通过在夹层玻璃10中存在不透明的遮蔽层14,能够抑制将夹层玻璃10的周缘部保持在车身上的聚氨酯等树脂所构成的粘合剂因紫外线而导致的劣化。
遮蔽层14例如可以通过利用丝网印刷等将包含含有黑色颜料的熔融性玻璃料的陶瓷色浆涂布在玻璃板上并烧成来形成,但是不限于此。遮蔽层14例如也可以通过利用丝网印刷等将含有黑色或深色颜料的有机油墨涂布在玻璃板上并使其干燥来形成。
夹层玻璃10中,在俯视时被遮蔽层14包围的区域为透视区域,透视区域中界定有用于HUD的HUD显示区域R(虚线所表示的区域)。另外,HUD显示区域R不限于1个位置,例如,可以分离配置于透视区域中垂直方向的多个位置,也可以分离配置于水平方向的多个位置。
HUD显示区域R为反射来自车内的投影像而显示信息的显示区域。HUD显示区域R是指在基于SAE J1757-2(2018)的眼动范围(eye box)中使配置于车内的凹面镜90旋转或通过第1光学系统60或第2光学系统80使HUD显示位置移动时来自凹面镜90的光照射在夹层玻璃10上的范围。此外,本说明书中,透视区域是指JIS R3211所规定的试验区域C的区域。
HUD显示区域R例如位于夹层玻璃10的下方。HUD显示区域R和其附近区域配置有P偏振光反射膜15。本实施方式中,P偏振光反射膜15隔着粘接层16粘附于玻璃板11的车外侧面。P偏振光反射膜15例如可以以包含HUD显示区域R的整体且外周部与遮蔽层14重叠的方式配置。
P偏振光反射膜15为将从凹面镜90入射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向车内侧反射的膜。P偏振光反射膜15对于可见光是透明的。作为P偏振光反射膜15,例如可以采用包含由折射率不同的2种以上的高分子所构成的高分子多层膜形成的多折射干涉型偏振光子、被称为线栅型的具有微细凹凸结构的偏振光子、胆甾型液晶层所构成的偏振光子的膜等。
P偏振光反射膜15的厚度优选为25μm以上200μm以下。P偏振光反射膜15的厚度更优选为1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μm以下。若P偏振光反射膜15的厚度为200μm以下,则夹层玻璃制造时的脱气性变得良好,若为150μm以下则脱气性变得更加良好,若为100μm以下则脱气性变得特别良好。若P偏振光反射膜15的厚度为25μm以上,则夹层玻璃制造时的操作性变得良好。
从反射效率这一点来说,在图2B中,P偏振光反射膜15的安装位置优选为玻璃板11的车外侧的面。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4面是指玻璃板11的车内侧面、3面是指玻璃板11的车外侧面、2面是指玻璃板12的车内侧面、1面是指玻璃板12的车外侧面。
粘接层16的材料只要具有固接P偏振光反射膜15的功能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丙烯酸类、丙烯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类、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类、环氧类、环氧丙烯酸酯类、聚烯烃类、改性烯烃类、聚丙烯类、乙烯乙烯醇类、氯乙烯类、氯丁橡胶类、氰基丙烯酸酯类、聚酰胺类、聚酰亚胺类、聚苯乙烯类、聚乙烯醇缩丁醛类的材料。粘接层16的材料对于可见光是透明的。
粘接层16的厚度优选为0.2μm以上70μm以下。通过使粘接层16的厚度为0.2μm以上,使得在夹层玻璃制造时的压接时,粘接层16缓和玻璃板11与P偏振光反射膜15的热收缩率差。因此,P偏振光反射膜15的车内侧和车外侧的面的平滑性得以维持,可以降低HUD像的失真。此外,通过使粘接层16的厚度为0.2μm以上,可以抑制将夹层玻璃反复置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时粘接层16的边缘劣化。
此外,通过使粘接层16的厚度为70μm以下,使得P偏振光反射膜15的车内侧和车外侧的面顺应玻璃板11的车外侧的平滑面,因此P偏振光反射膜15的车内侧和车外侧的面的平滑性得以维持,可以降低HUD像的失真。特别是,在通过曲面的夹层玻璃10将利用凹面镜90放大的图像进一步放大而反射的构成中,P偏振光反射膜15的车内侧和车外侧的面的一点点起伏都会导致HUD像产生较大失真。因此,提升P偏振光反射膜15的车内侧和车外侧的面的平滑性是极其重要的。通过使粘接层16的厚度为70μm以下,使得即使在通过曲面的夹层玻璃将利用凹面镜90放大的图像进一步放大而反射时,也能降低HUD像的失真。
HUD像的FOV(Field Of View:视野角)为4deg×1deg以上的情况下,会在夹层玻璃10上投影比以往大的HUD像,P偏振光反射膜15更容易起伏。因此,控制粘接层16的厚度以降低HUD像的失真具有重大意义。随着HUD像的FOV变为5deg×1.5deg以上、6deg×2deg以上、7deg×3deg以上,会在夹层玻璃10上投影比以往更大的HUD像,由P偏振光反射膜15的起伏所导致的HUD像的失真更容易明显。因此,控制粘接层16的厚度以降低HUD像的失真更加具有重大意义。
在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下,在夹层玻璃10的HUD显示区域R中,水平方向的曲率优选为半径1000mm以上100000mm以下。此外,在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下,在夹层玻璃10的HUD显示区域R中,垂直方向的曲率优选为半径4000mm以上20000mm以下,更优选为半径6000mm以上20000mm以下。若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曲率在上述范围内,则可以降低投影在P偏振光反射膜15上的HUD像的失真。若半径较小,则膜中容易产生褶皱。
HUD系统1中,调整凹面镜90的角度等,使得在配置有P偏振光反射膜15的区域中,向夹层玻璃10的车内侧面入射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的入射角θ(参照图1)达到57deg(布鲁斯特角)。
在入射角θ为57deg的情况下,如图3A所示,从凹面镜90入射夹层玻璃10的车内侧面101(玻璃板11的车内侧面)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La仅成为被P偏振光反射膜15反射的主像反射光M。
但是,若入射角θ偏离57deg,则如图3B所示,从凹面镜90向夹层玻璃10的车内侧面101入射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在P偏振光反射膜15、夹层玻璃10的车内侧面101和夹层玻璃10的车外侧面102(玻璃板12的车外侧面)的3处被反射。图3B中,主像反射光M为来自凹面镜的光La被P偏振光反射膜15反射的光。此外,第1副像反射光Sa为来自凹面镜的光Lb被夹层玻璃10的车内侧面101反射的光,第2副像反射光Sb为来自凹面镜的光Lc被夹层玻璃10的车外侧面102反射的光。因此,P偏振光的可见光向夹层玻璃10入射时,有时可以分离地看见虚像。该可分离地看见的像(分离成两个的情况为重影,分离成三个的情况为三重影)中,以最高的亮度观测到的像为主像,以比主像低的亮度观测到的像为副像。虚像分离成两个的情况下的副像称为重影,虚像分离成三个的情况下的副像称为三重影。
实际上,取决于夹层玻璃10的曲面形状或凹面镜90的位置等,入射角θ有时会偏离57deg,但是本实施方式中,入射角θ的范围控制在42deg以上72deg以下(57deg±15deg)。该情况下,由于成为图3B的状态而产生三重影,但是本实施方式中副像反射率/主像反射率(副像反射率相对于主像反射率的比例)在30%以下,因此三重影不明显。
图3B中,被P偏振光反射膜15反射的光为主像反射光M,被夹层玻璃10的车内侧面101反射的光为第1副像反射光Sa、被夹层玻璃10的车外侧面102反射的光为第2副像反射光Sb。此时,副像反射率/主像反射率为第1副像反射光Sa相对于可见光Lb的强度/主像反射光M相对于可见光La的强度、以及第2副像反射光Sb相对于可见光Lc的强度/主像反射光M相对于可见光La的强度。
副像反射率/主像反射率=(Sa/Lb)/(M/La)
副像反射率/主像反射率=(Sb/Lc)/(M/La)
由于第1副像反射光Sa相对于可见光Lb的强度/主像反射光M相对于可见光La的强度以及第2副像反射光Sb相对于可见光Lc的强度/主像反射光M相对于可见光La的强度难以直接测定,因此本实施方式将副像反射率/主像反射率作为主像亮度与副像亮度的比进行测定。
即,副像反射率/主像反射率为分别用亮度计测量使P偏振光从车内侧入射夹层玻璃10时的主像亮度(=在主反射面反射的像的亮度)和副像亮度时的、副像亮度相对于主像亮度的比例。亮度基于SAE J1757-2(2018)测定。本文中,主反射面是指使P偏振光从车内侧入射夹层玻璃10时观测到的多个像中以最高的亮度观测到的像反射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其为P偏振光反射膜15的车内侧面。
为了让三重影变得更加不明显,入射角θ的范围优选为47deg以上67deg以下(57deg±10deg),更优选为52deg以上62deg以下(57deg±5deg)。
此外,副像反射率/主像反射率更优选25%以下,进一步优选20%以下,进一步优选15%以下,进一步优选10%以下,进一步优选7%以下,特别优选5%以下。副像反射率/主像反射率越小,主像的亮度越高,因此三重影变得更不明显。
夹层玻璃10中,入射角θ为57deg的情况下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为5%以上。若入射角θ为57deg的情况下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为5%以上,则主像变得足够亮,HUD像的识别性提升。
入射角θ为57deg的情况下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1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上。入射角θ为57deg的情况下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越高,主像的亮度越高,因此HUD像的识别性进一步提升。
P偏振光反射膜15中,入射角θ为57deg的情况下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若入射角θ为57deg的情况下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为25%以下,则可以抑制车辆的仪表板等内装材的映入,若为20%以下则可以进一步抑制映入。
另外,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是指在规定的入射角下以可见光波长中的P偏振光作为入射光测定JIS R3106所记载的分光反射率,进一步以此为基础,根据JIS R3106所记载的可见光反射率的计算方法求得。
下面对玻璃板11、玻璃板12以及中间膜13进行详述。
〔玻璃板〕
玻璃板11和12可以是无机玻璃也可以是有机玻璃。作为无机玻璃,例如可以采用钠钙玻璃、铝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盐玻璃、无碱玻璃、石英玻璃等,没有特别限定。位于夹层玻璃10外侧的玻璃板12从耐划伤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无机玻璃,从成形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钠钙玻璃。玻璃板11和玻璃板12为钠钙玻璃的情况下,可以适宜地使用透明玻璃、含有规定量以上的铁成分的绿色玻璃和UV截止绿色玻璃。
无机玻璃可以是未强化玻璃、强化玻璃的任一种。未强化玻璃是将熔融玻璃成形为板状并退火而成的玻璃。强化玻璃是在未强化玻璃的表面形成压缩应力层而成的玻璃。
强化玻璃可以是例如风冷强化玻璃等物理强化玻璃、化学强化玻璃中的任一种。在其为物理强化玻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例如在弯曲成形过程中将均匀加热后的玻璃板从软化点附近的温度急冷等退火以外的操作,利用玻璃表面与玻璃内部间的温度差而在玻璃表面产生压缩应力层,从而将玻璃表面强化。
在其为化学强化玻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例如在弯曲成形后利用离子交换法等使玻璃表面产生压缩应力,从而将玻璃表面强化。此外,也可以使用吸收紫外线或红外线的玻璃,进一步优选为透明的玻璃,但也可以使用以不损害到透明性的程度着色过的玻璃板。
另一方面,作为有机玻璃的材料,可列举聚碳酸酯、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透明树脂。
玻璃板11和12的形状并不特别限定为矩形,可以是各种形状和加工成曲率的形状。作为玻璃板11和12的弯曲成形,可以使用重力成形、加压成形、辊成形等。对于玻璃板11和12的成形法也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例如在无机玻璃的情况下,优选由浮法等成形的玻璃板。
玻璃板12的板厚的最薄部分优选为1.1mm以上3mm以下。若玻璃板12的板厚为1.1mm以上,则耐飞石性能等强度足够,若为3mm以下,则夹层玻璃10的质量不会过大,从车辆的油耗角度来说是优选的。玻璃板12的板厚的最薄部分更优选1.8mm以上2.8mm以下,进一步优选1.8mm以上2.6mm以下,进一步优选1.8mm以上2.2mm以下,进一步优选1.8mm以上2.0mm以下。玻璃板12的板厚越薄,主像与副像的分离量越小,因此重影以及三重影变得更不明显。
玻璃板11的板厚优选为0.3mm以上2.3mm以下。玻璃板11的板厚为0.3mm以上则操作性良好,为2.3mm以下则质量不会过大。此外,玻璃板11的板厚更优选1.8mm以下,进一步优选1.6mm以下,进一步优选1.3mm以下,进一步优选1.0mm以下,进一步优选0.7mm以下,特别优选0.5mm以下。玻璃板11的板厚越薄,主像与副像的分离量越小,因此重影以及三重影变得更不明显。
此外,玻璃板11和12可以是平板形状也可以是弯曲形状。但在玻璃板11和12为弯曲形状且玻璃板11的板厚不合适的情况下,若作为玻璃板11和12成形为曲率特别大的2块玻璃,则2块的形状产生不匹配,会对压接后的残留应力等玻璃品质产生很大影响。
但通过使玻璃板11的板厚为0.3mm以上2.3mm以下,能够维持残留应力等玻璃品质。使玻璃板11的板厚为0.3mm以上2.3mm以下对于维持曲率较深的玻璃的玻璃品质特别有效。
玻璃板11和/或12的外侧可以设置具有拒水、紫外线或红外线截止功能的被膜或具有低反射特性、低放射特性的被膜。另外,玻璃板11和/或12的与中间膜13相接的一侧也可以设置紫外线或红外线截止、低放射特性、可见光吸收、着色等被膜。
在玻璃板11和12是弯曲形状的无机玻璃的情况下,玻璃板11和12可以在通过浮法成形后、介由中间膜13粘接前进行弯曲成形。弯曲成形通过加热使玻璃软化来进行。弯曲成形时的玻璃的加热温度约为550℃~700℃。
〔中间膜〕
作为中间膜13,常用热塑性树脂,可例举增塑性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增塑性聚氯乙烯类树脂、饱和聚酯类树脂、增塑性饱和聚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增塑性聚氨酯类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类树脂、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类树脂、环烯烃聚合物树脂、离聚物树脂等以往用于该种用途的热塑性树脂。此外,也可以适宜地使用日本专利第6065221号中记载的含有改性嵌段共聚物氢化物的树脂组合物。
其中,从透明性、耐候性、强度、粘接力、耐贯穿性、冲击能量吸收性、耐湿性、隔热性以及隔音性等各项性能的平衡优异的观点考虑,适宜使用增塑性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此类热塑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上述增塑性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中的“增塑性”表示可以通过添加增塑剂来增塑的含义。对于其它增塑性树脂也表示相同含义。
但在中间膜13中封入了P偏振光反射膜15的情况下,根据封入物的种类,可能会因特定增塑剂而导致劣化,在该情况下,优选使用实质上不含该增塑剂的树脂。即,有时优选中间膜13不含增塑剂。作为不含增塑剂的树脂,可例举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类树脂等。
作为上述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可列举通过使聚乙烯醇(以下根据需要也称为“PVA”)和甲醛反应而得的聚乙烯醇缩甲醛树脂、使PVA和乙醛反应而得的狭义的聚乙烯醇缩乙醛类树脂、使PVA和正丁醛反应而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以下根据需要也称为“PVB”)等,其中,从透明性、耐候性、强度、粘接力、耐贯穿性、冲击能量吸收性、耐湿性、隔热性以及隔音性等各项性能的平衡优异的观点考虑,特别适宜使用PVB。此类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但形成中间膜13的材料并不限于热塑性树脂。中间膜13还可以包含红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发光剂等功能性粒子。此外,中间膜13还可以具有被称为遮光带的着色部。作为用于形成着色部的着色颜料,只要可以作为塑料用来使用且着色部的可见光透射率达到40%以下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偶氮类、酞菁类、喹吖啶酮类、苝类、芘酮类、二噁嗪类、蒽醌类、异吲哚啉酮类等有机着色颜料,或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铬酸、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磷酸盐、砷酸盐、亚铁氰化物、碳、金属粉等无机着色颜料等。这些着色颜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着色颜料的添加量只要使着色部的可见光透射率达到40%以下即可,结合目标色调可以是任意的,没有特别限定。
中间膜13膜厚的最薄部分优选为0.5mm以上。另外,在中间膜13由多层构成的情况下,中间膜13的膜厚是指各层膜厚合计的膜厚。中间膜13最薄部分的膜厚为0.5mm以上时,作为夹层玻璃所必需的耐冲击性足够。中间膜13膜厚的最厚部分优选为3mm以下。若中间膜13膜厚的最大值为3mm以下,则夹层玻璃的质量不会过大。中间膜13膜厚的最大值更优选为2.8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6mm以下。
另外,中间膜13可以具有2层以上的层。例如,由3层以上的层形成中间膜,通过增塑剂的调整等使得除两侧的层以外的若干层的剪切弹性模量小于两侧的层的剪切弹性模量,能够提高夹层玻璃10的隔音性。该情况下,两侧的层的剪切弹性模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此外,中间膜13中所含的各层优选由相同材料形成,但是各层也可以用不同材料形成。但从与玻璃板11及12的粘接性、或在夹层玻璃10中插入的功能材料等的观点考虑,理想的是中间膜13膜厚的50%以上使用上述材料。
制造中间膜13时,例如适当选择形成中间膜23的上述树脂材料,使用挤出机,以加热熔融状态进行挤出成形。挤出机的挤出速度等挤出条件设定为使其均匀的条件。然后,使挤出成形而得的树脂膜匹配夹层玻璃的设计,例如根据需要进行拉伸以使上边和下边具有曲率,藉此完成中间膜13。
〔夹层玻璃〕
夹层玻璃10的总厚度优选为2.8mm以上10mm以下。若夹层玻璃10的总厚度为2.8mm以上,则可以确保足够的刚性。若夹层玻璃10的总厚度为10mm以下,则能够在获得足够的透射率的同时降低雾度。
在夹层玻璃10的至少1条边处,玻璃板11和玻璃板12的板偏差优选为1.5mm以下,更优选为1.0mm以下。此处,玻璃板11和玻璃板12的板偏差是指俯视下玻璃板11的端部和玻璃板12的端部的偏差量。
在夹层玻璃10的至少1条边处,若玻璃板11和玻璃板12的板偏差为1.5mm以下,则在不损害外观的方面有利的。在夹层玻璃10的至少1条边处,若玻璃板11和玻璃板12的板偏差为1.0mm以下,则在不损害外观的方面更加有利。
在制造夹层玻璃10时,在玻璃板11的车外侧面隔着粘接层16粘附P偏振光反射膜15之后,玻璃板11与玻璃板12之间夹着中间膜13成为层叠体。然后,例如将该层叠体放入橡胶袋或橡胶室、树脂制的袋等中,在-65~-100kPa的真空中、约70~110℃的温度下进行粘接。加热条件、温度条件和层叠方法可以考虑P偏振光反射膜15的性质、例如使得层叠过程中不发生劣化来适当选择。
进一步,例如通过在100~150℃、压力为0.6~1.3MPa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加压的压接处理,可以获得耐久性更优异的夹层玻璃10。但是,根据情况,考虑到工序的简化以及夹层玻璃10中封入的材料的特性,有时也不使用该加热加压工序。
换言之,也可以使用玻璃板11或玻璃板12中的任意一块或两块玻璃板互相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接合的被称为“冷弯”的方法。冷弯可以通过使用由用胶带等临时固定手段固定的玻璃板11(粘附有P偏振光反射膜15)、玻璃板12和中间膜13构成的层叠体、以及以往公知的轧辊或橡胶袋、橡胶室等预压接装置和高压釜来实现。
在不损害本申请效果的范围内,玻璃板11和玻璃板12之间除了中间膜13和P偏振光反射膜15以外,还可以存在具有电热线、红外线反射、发光、发电、调光、触摸屏、可见光反射、散射、装饰、吸收等功能的膜和装置。此外,夹层玻璃10的表面也可以存在具有防雾、拒水、隔热、低反射等功能的膜。此外,玻璃板11的车外侧表面或玻璃板12的车内侧表面还可以存在具有隔热、发热等功能的膜。
因此,HUD系统1中,夹层玻璃10在P偏振光的可见光入射的区域具备P偏振光反射膜15,P偏振光的可见光对夹层玻璃10的车内侧面的入射角θ为42deg以上72deg以下。而且,入射角θ为57deg的情况下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为5%以上,入射角θ的整个范围内副像的反射率相对于主像的反射率的比例为30%以下。籍此,主像相对于副像具有足够高的亮度,因此副像变得不明显,HUD像的识别性提升。
〈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显示了在第1实施方式的HUD系统中对凹面镜的反射面的半径进行调整的示例。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于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有时会省略其说明。
图4所示为例示第2实施方式的HUD系统的示意图。在图4所示的HUD系统2中,凹面镜90的反射面的最小半径R为100mm以上700mm以下。另外,凹面镜90的反射面的最小半径R=100mm为凹面镜90的成形极限。本文中,凹面镜90的反射面的最小半径R为通过凹面镜90的重心并与XZ平面平行的平面与凹面镜90相交而成的曲线的最小半径。另外,图4中,搭载夹层玻璃10的车辆的前后方向记为X,车辆的左右方向记为Y,与XY平面垂直的方向记为Z。
若凹面镜90的反射面的最小半径R为700mm以下,则可以延长HUD像距离L。凹面镜90的反射面的最小半径R优选600mm以下,更优选500mm以下。凹面镜90的反射面的最小半径R越小,越可以延长HUD像距离L。
本文中,HUD像距离L为基于SAE J1757-2(2018)的眼动范围的中心到虚像V的焦点位置的距离。HUD的焦点距离的测定方法基于SAE J1757-2(2018)。
若HUD像距离L变长,则副像变暗,同时副像相对于主像的分离量能够得到抑制,因此三重影变得不明显。此外,若HUD像距离L变长,则虚像V(HUD像)靠近驾驶员行驶时的焦点距离,因此HUD像的识别性提升。HUD像距离L优选3000mm以上,更优选5000mm以上。HUD像距离L越长,副像相对于主像的分离量越能够得到抑制,因此三重影变得更不明显。
因此,除了HUD系统1的要件以外,HUD系统2具备凹面镜90的反射面的最小半径R为100mm以上700mm以下这一要件。籍此,HUD像距离L变长而副像变得不明显,HUD像的识别性进一步提升。
〈第3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显示了第1实施方式的HUD系统中夹层玻璃为剖面楔形的示例。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对于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有时会省略其说明。
图5所示为例示第3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的部分放大剖视图。第3实施方式的HUD系统为将第1实施方式的HUD系统1中的夹层玻璃10置换为夹层玻璃10A而成。与夹层玻璃10不同,图5所示的夹层玻璃10A中,至少在HUD显示区域R中,玻璃板11A和中间膜13A为剖面楔形。
即,至少在HUD显示区域R中,玻璃板11A为夹层玻璃10A安装于车辆时的垂直方向的上端侧的厚度比下端侧更厚的剖面楔形,剖面楔形的区域的楔角为δ1。此外,至少在HUD显示区域R中,中间膜13A为夹层玻璃10A安装于车辆时的垂直方向的上端侧的厚度比下端侧更厚的剖面楔形,剖面楔形的区域的楔角为δ2。另外,玻璃板12的板厚是恒定的。
另外,楔角由下式定义。
楔角=(上端厚度-下端厚度)/沿着连接上端与下端的玻璃的距离
(上端(下端)厚度:通过HUD显示区域的重心的纵剖面的上端(下端)的玻璃厚度)。
另外,玻璃以外的基材(例如膜)等也同样定义。
因此,在HUD显示区域R中,相对于P偏振光反射膜15位于更靠近车内侧的构件和相对于P偏振光反射膜15位于更靠近车外侧的构件形成为剖面楔形,楔角δ1和δ2设为合适的值。籍此,如图6所示,三重影目变得不明显。
即,如图6所示,主像反射光M、第1副像反射光Sa和第2副像反射光Sb大致一致,因此能够使三重影变得不明显。本文中,主像反射光M为来自凹面镜的光La被P偏振光反射膜15反射的光。此外,第1副像反射光Sa为来自凹面镜的光Lb被夹层玻璃10的车内侧面101反射的光,第2副像反射光Sb为来自凹面镜的光Lc被夹层玻璃10的车外侧面102反射的光。
HUD显示区域R的剖面楔形区域中,楔角δ1和δ2优选分别大于0mrad且为1.0mrad以下。即,相对于P偏振光反射膜15位于更靠近车外侧的构件的楔角的合计优选大于0mrad且为1.0mrad以下,并且相对于P偏振光反射膜15位于更靠近车内侧的构件的楔角的合计优选大于0mrad且为1.0mrad以下。籍此,主像与副像的距离变小,主像与副像几乎重叠,可以使三重影变得足够不明显。例如,主像与副像的距离(副像分离量)可以达到1.0mrad以下。另外,副像分离量为1.0mrad是指HUD像距离L为1m的情况下主像与副像的距离为1mm。该情况下,例如HUD像距离L为2m的情况下,主像与副像的距离为2mm。
楔角δ1和δ2进一步优选分别大于0mrad且为0.2mrad以下,楔角δ1和δ2更优选两者均大于0mrad且为0.2mrad以下。
此外,楔角δ1和楔角δ2的合计优选为1.2mrad以下。即,多个剖面楔形的构件的楔角的合计优选为1.2mrad以下。籍此,可以防止夹层玻璃10变得过厚。
另外,楔角δ1和δ2为相对于夹层玻璃10安装于车辆时的垂直方向的HUD显示区域R的上端和下端的板厚的差除以沿着上下端之间的玻璃的距离而得的值。本文中,板厚在楔角δ1的情况下为相对于P偏振光反射膜15位于更靠近车外侧的构件的板厚,在楔角δ2的情况下为相对于P偏振光反射膜15位于更靠近车内侧的构件的板厚。夹层玻璃10的下端侧到上端侧的板厚的增加可以是增加比例恒定的单调增加,增加比例也可以部分变化。
另外,图5的示例中,玻璃板11和中间膜13形成为剖面楔形,但是其不限于此。即,HUD显示区域R中,在玻璃板11、玻璃板12、中间膜13中,相对于P偏振光反射膜15位于更靠近车外侧的构件的至少1个具备剖面楔形区域并且相对于P偏振光反射膜15位于更靠近车内侧的构件的至少1个具备剖面楔形区域即可。籍此,可以获得使三重影变得不明显的效果。
例如,如图7所示的夹层玻璃10B那样,中间膜13的膜厚恒定时,玻璃板11和12可以形成为剖面楔形,尽管图示省略,但是可以在图7的状态下进一步将中间膜13形成为剖面楔形。该情况下,玻璃板11和12以及中间膜13呈剖面楔形。
无论以上哪种情况,相对于P偏振光反射膜15位于更靠近车外侧的构件的楔角的合计优选大于0mrad且为1.0mrad以下,并且相对于P偏振光反射膜15位于更靠近车内侧的构件的楔角的合计优选大于0mrad且为1.0mrad以下。籍此,主像与副像的距离变小,主像与副像几乎重叠,可以使三重影变得足够不明显。
另外,在玻璃板11和12例如通过浮法制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制造条件来形成剖面楔形。具体而言,通过调整在熔融金属上行进的玻璃带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所配置的多个辊的圆周速度使宽度方向的玻璃剖面形成凹形、凸形或锥形并切出具有任意厚度变化的部位即可。
因此,夹层玻璃10A和10B中,P偏振光反射膜15配置于玻璃板11与玻璃板12之间并与中间膜13相接。而且,相对于P偏振光反射膜15位于更靠近车外侧的玻璃板12和/或中间膜13以及相对于P偏振光反射膜15位于更靠近车内侧的玻璃板11具备剖面楔形区域。籍此,主像与副像的距离变小,主像与副像几乎重叠,可以使三重影变得足够不明显。
另外,第3实施方式可以与第2实施方式组合。该情况下,可以使三重影变得更不明显。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显示了配置P偏振光反射构件的位置的变化的示例。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对于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有时会省略其说明。
图8~图12所示为例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夹层玻璃的图。如图8所示的夹层玻璃10C那样,P偏振光反射膜15可以隔着粘接层16粘附于玻璃板12的车内侧面。此外,如图9所示的夹层玻璃10D那样,P偏振光反射膜15可以隔着粘接层16粘附于玻璃板11的车内侧面。另外,在夹层玻璃10D的情况下,反射来自凹面镜的光的面为P偏振光反射膜15的车内侧面和玻璃板12的车内侧面2者,因此不形成三重影,和主像形成重影。
<P偏振光反射涂层>
此外,作为P偏振光反射构件,可以代替作为P偏振光反射构件中的一种的P偏振光反射膜15使用P偏振光反射涂层25。若代替P偏振光反射膜15使用P偏振光反射涂层25,则从夜间等低亮度的情况以及更宽视角下的识别性优异的点来说是优选的。此外,从容易控制膜厚等点或反射面容易变得平滑而HUD像不容易变形的点来说是优选的。P偏振光反射涂层25的膜厚例如为50nm以上500nm以下。作为构成P偏振光反射涂层25的膜,例如可以采用银、金、铜、铝、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锡、氧化硅等。P偏振光反射涂层25例如可以通过溅射法或CVD法等形成于玻璃板的表面。从反射效率这一点来说,在图2B中,P偏振光反射涂层的安装位置优选是成为玻璃板11的车内侧的面(4面)。
夹层玻璃的内侧层(4面)可以包含作为P偏振光反射涂层的第1涂层。第1涂层包含高折射率材料的至少1个层和低折射率材料的至少1个层。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这样的排列称为“高/低”排列(序列)。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第1涂层可以包含高折射率的层与低折射率的层的交替。即,第1涂层可以包含高折射率材料的2个以上的层以及/或低折射率材料的2个以上的层。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低”序列可能会多次产生,即序列可能重复至少2次。有时会提供最大3次或4次以上的重复序列。有时,重复序列为3次以下。从制造效率的角度来说,上述序列的重复优选为1次。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具备第1涂层的内侧层适合于耐受热回火工艺。因此,这样的内侧层可能会经受热回火工艺。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550nm的波长下,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通常为1.8以上、或1.9以上、或2.0以上或2.1以上并且为2.5以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550nm的波长下,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通常为<1.8、或≤1.7、或≤1.6并且为1.2以上。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第1涂层的至少1个高折射率层优选包含以下的至少1者。
Zr、Nb、Sn的氧化物;
Ti、Zr、Nb、Si、Sb、Sn、Zn、In的混合氧化物;
Si、Zr的氮化物;
Si、Zr的混合氮化物。
在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中,第1涂层的至少1个高折射率层优选包含钛锆混合氧化物、钛硅混合氧化物、铌锆混合氧化物、硅锆混合氮化物、铝中的至少1者。或者,其优选为掺杂的氮化硅、氧化锆、铟锡混合氧化物、锌铝混合氧化物、锑锡混合氧化物、钛锌混合氧化物。
通常,高折射率材料的选择要避免在热回火时受到主要的结晶度的变化。因此,从这样的观点来说,在最初的涂层的高折射率层仅有1层的情况下,作为高折射率材料不推荐氧化钛。
作为低折射率材料的示例,包含氧化硅、氧氮化硅、氧碳化硅、或混合物,例如硅和铝的混合氧化物、硅和锆的混合氧化物。
第1涂层可以包含与夹层玻璃接触的高折射率材料的第1层以及位于高折射率材料的第1层上的低折射率材料的第1层。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高折射率材料的第1层的厚度(几何学膜厚)由任选的1个或多个副层构成,其可以在50~100nm、或60~80nm的范围内。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任选的1个或多个副层所构成的低折射率材料的第1层的厚度(几何学膜厚)可以独立地在70~160nm、或80~120nm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高/低”序列的重复可以是2次。具体而言,在第1涂层包含与夹层玻璃接触的高折射率材料的第1层以及上述低折射率材料的第1层的情况下,其构成为高折射率材料的第1层以及位于低折射率材料的第1层上的高折射率材料的第2层以及位于高折射率材料的第2层上的低折射率材料的第2层。
在2个“高/低”反复序列的这样的实施方式中,第1涂层优选具有以下的构成a、b、c和d。膜厚是指几何学膜厚。
a.与夹层玻璃接触并具有1~15nm的厚度或2~11nm的厚度的高折射率材料的第1层
b.位于高折射率材料的第1层上并具有150-210nm的厚度的150-220nm的低折射率材料的第1层
c.位于低折射率材料的第1层上并具有50~100nm的厚度或40~90nm、或55~75nm的厚度的高折射率材料的第2层
d.位于高折射率材料的第2层上并具有95~115nm、70~160nm的厚度的低折射率材料的第2层。
2个以上的“高/低”重复序列的这样的示例中,第1涂层的高折射率层的至少1层包含以下至少1者。
Zr、Nb、Sn的氧化物;
Ti、Zr、Nb、Si、Sb、Sn、Zn、In的混合氧化物;
Si、Zr的氮化物;
Si、Zr的混合氮化物。
在第1涂层存在2个以上的高折射率层的情况、即第1涂层存在2个以上的“高/低”序列的情况下,高折射率层的至少1层包含以下至少1者。
Zr、Nb、Sn的氧化物;
Ti、Zr、Nb、Si、Sb、Sn、Zn、In的混合氧化物;
Si、Zr的氮化物;
Si、Zr的混合氮化物
另一方面,2个以上的高折射率层可以独立地包含以下至少1者。
Zr、Nb、Sn、Ti、Bi、Ga、Gd、Hf、Mg、W、Y的氧化物,最终掺杂有Al、B、F、In、Si、Sb、Sn。
Ti、Zr、Nb、Si、Sb、Sn、Zn、In、B的混合氧化物;
Si、Zr的氮化物;
Si、Zr的混合氮化物
从这样的观点来说,在最初的涂层存在多个高折射率层的情况下,作为高折射率材料有时不推荐氧化钛。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在“高/低”序列的重复为3次的情况下,第1涂层包含与夹层玻璃接触的高折射率材料的第1层、位于高折射率材料的第1层上的低折射率材料的第1层。其构成为位于低折射率材料的第1层上的高折射率材料的第2层、位于高折射率材料的第2层上的低折射率材料的第2层、以及位于第2层上的高折射率材料的第3层、低折射率材料的层、以及位于高折射率材料的第3层上的低折射率材料的第3层。
在所有的实施方式中,不同层的厚度可以为了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进行微调整而在提供的限定内独立变化。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术语“下”显示从基板开始的层序列内的层相对于下一层的相对位置。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术语“上”显示从基板开始的层序列内的层相对于下一层的相对位置。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具备第2涂层。任选的第2涂层内的层的相对位置并不一定指直接接触。即,第1层与第2层之间可以设置中间层。在某些情况下,层有时实际上由多个个别的层(或亚层)构成。在某些情况下,相对位置也指直接接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任选的第2涂层不包含与玻璃表面接触的含氮化物层。
在使用P偏振光反射涂层25的情况下,例如如图10所示的夹层玻璃10E那样,P偏振光反射涂层25可以配置于玻璃板11的车外侧面。此外,如图11所示的夹层玻璃10F那样,P偏振光反射涂层25可以配置于玻璃板12的车内侧面。此外,如图12所示的夹层玻璃10G那样,P偏振光反射涂层25可以配置于玻璃板11的车内侧面。从P偏振光反射的特性的点来说,P偏振光反射涂层25优选配置于玻璃板11的车内侧面。另外,在夹层玻璃10G的情况下,反射来自凹面镜的光的面为P偏振光反射涂层25的车内侧面和玻璃板12的车内侧面2者,因此不形成三重影,和主像形成重影。
另外,在使用P偏振光反射涂层25的情况下,第0037~0050段等记载的HUD系统相关的特性等与P偏振光反射膜的情况相同。
另外,图8~图12的各形态可以适用于第2实施方式或第3实施方式。在适用于第3实施方式的情况下,HUD显示区域R中,在玻璃板11、玻璃板12、中间膜13中,相对于P偏振光反射膜15位于更靠近车外侧的构件的至少1个具备剖面楔形区域并且相对于P偏振光反射膜15位于更靠近车内侧的构件的至少1个具备剖面楔形区域即可。通过将各个楔角设为合适的值,能够像图6那样使得三重影变得不明显。
此外,可以在相对于P偏振光反射膜15或P偏振光反射涂层25更靠近车外侧面或车内侧面的地方配置具有红外线反射等功能的膜或层。该情况下,位于配置有膜或层的面之间的构件的楔角的合计优选大于0mrad且为1.0mrad以下。
例如,在图8和图11的情况下,玻璃板11和/或中间膜13和玻璃板12形成为剖面楔形。此外,在图9和图12的情况下,玻璃板11、玻璃板12、中间膜13中任1者以上形成为剖面楔形。此外,在图10的情况下,玻璃板11、玻璃板12和/或中间膜13形成为剖面楔形。
〈实施例〉
以下对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示例。
[例1](P偏振光反射膜)
准备形成夹层玻璃时作为内板(车内侧玻璃板)的玻璃板A(AGC株式会社(AGC社)制,通称FL)、作为外板(车外侧玻璃板)的玻璃板B(AGC株式会社(AGC社)制,通称FL)。玻璃板A和B的尺寸均为300mm×300mm×板厚2mm。此外,准备中间膜C(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積水化学工業社)制的PVB,厚度0.76mm)。玻璃板A、玻璃板B和中间膜C均不是剖面楔形,具有恒定的厚度。
之后,在玻璃板A的车外侧的面(3面)上隔着粘接层粘附P偏振光反射膜。另外,4面为玻璃A的车内侧面,3面为玻璃A的车外侧面,2面为玻璃B的车内侧面,1面为玻璃B的车外侧面。
之后,在隔着粘接层粘附P偏振光反射膜的玻璃板A与玻璃板B之间夹持中间膜C以制作层叠体,将层叠体放入橡胶袋中,在-65~-100kPa的真空中在约70~110℃的温度下粘接。之后,在压力0.6~1.3MPa、温度约100~150℃的条件下加压加热,制作夹层玻璃LG1。
关于夹层玻璃LG1,测定入射角57deg时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和入射角66deg时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其分别为3%和5%。另外,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的测定方法如前文所述。
[例2]
除了将反射率不同的P偏振光反射膜粘附于玻璃板A的3面以外,以与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夹层玻璃LG2。
关于夹层玻璃LG2,测定入射角57deg时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和入射角66deg时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其分别为5%和7%。另外,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的测定方法如前文所述。
[例3]
除了将反射率不同的P偏振光反射膜粘附于玻璃板A的3面以外,以与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夹层玻璃LG3。
关于夹层玻璃LG3,测定入射角57deg时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和入射角66deg时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其分别为5%和7%。另外,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的测定方法如前文所述。
[例4]
除了将反射率不同的P偏振光反射膜粘附于玻璃板A的4面以外,以与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夹层玻璃LG4。
关于夹层玻璃LG4,测定入射角57deg时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和入射角66deg时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其分别为5%和7%。另外,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的测定方法如前文所述。
[例5]
除了将反射率不同的P偏振光反射膜粘附于玻璃板A的3面以外,以与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夹层玻璃LG5。
关于夹层玻璃LG5,测定入射角57deg时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和入射角66deg时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其分别为5%和7%。另外,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的测定方法如前文所述。
[例6]
除了将玻璃板A的楔角设为0.1mrad,将中间膜C的楔角设为0.15mrad,将反射率不同的P偏振光反射膜粘附于玻璃板A的3面以外,以与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夹层玻璃LG6。另外,玻璃板B的板厚是恒定的。
关于夹层玻璃LG6,测定入射角57deg时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和入射角66deg时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其分别为5%和7%。另外,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的测定方法如前文所述。
[例7]
除了将中间膜C的楔角设为0.25mrad,将反射率不同的P偏振光反射膜粘附于玻璃板A的4面以外,以与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夹层玻璃LG7。另外,玻璃板A和B的板厚是恒定的。
关于夹层玻璃LG7,测定入射角57deg时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和入射角66deg时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其分别为5%和7%。另外,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的测定方法如前文所述。
[评价]
HUD系统中的凹面镜最小R和HUD像距离如图13所示那样设定。而且,在例1~例7制作的夹层玻璃LG1~LG7的各个纵方向上在入射角63deg以上66deg以下的范围内投影中间像,从基于SAE J1757-2(2018)的眼动范围的中心观测HUD像。而且,测定4面反射的副像分离量(4面反射的副像与主像的距离)和1面反射的副像分离量(1面反射与主像的距离)。另外,在4面粘附有P偏振光反射膜的情况下,不会产生4面反射的副像。
4面反射的副像分离量和1面反射的副像分离量在2.0mrad以下的情况下记为〇(合格:可),在1.5mrad以下的情况下记为◎(合格:良),在1.0mrad以下的情况下记为☆(合格:优),在大于2.0mrad的情况下记为×(不合格)。判定结果如图13所示。另外,若4面反射的副像分离量和1面反射的副像分离量为2.0mrad以下,则HUD像的识别性达到没有问题的水平,若达到更小的值则HUD像的识别性进一步提升。
此外,测定入射角66deg(入射角最大)时的副像反射率/主像反射率。测定方法如前文所述。另外,入射角最大时,副像反射率/主像反射率最大。因此,在入射角63deg以上66deg以下的整个范围内,副像反射率/主像反射率在入射角66deg(入射角最大)时的副像反射率/主像反射率以下。
副像反射率/主像反射率在30%以下的情况下记为〇(合格),在大于30%的情况下记为×(不合格)。判定结果如图13所示。另外,若副像反射率/主像反射率为30%以下,则HUD像的识别性达到没有问题的水平。
如图13所示,例1中,入射角57deg时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小于5%,因此主像变暗,副像反射率/主像反射率变得大于30%(不合格)。另一方面,例2~例7中,入射角57deg时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为5%以上,因此主像相对较亮,副像反射率/主像反射率达到30%以下(合格)。此外,4面反射的副像分离量和1面反射的副像分离量在例1~例7中不存在大于2.0mrad的情况,全部合格。从该结果可知,若入射角57deg时的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为5%以上,则副像反射率/主像反射率达到30%以下,可以说能够获得足够的HUD像的识别性。
此外,在凹面镜最小R为700mm的例3中,相较于凹面镜最小R为800mm的例1和例2,4面反射的副像分离量和1面反射的副像分离量变小,而凹面镜最小R为100mm的例5特别小。从该结果可知,凹面镜最小R越小,可以说对于HUD像的识别性越有利。
此外,例4的副像数只有1面反射的1个,因此其HUD像的识别性相较于产生多个副像数的那些更好。
此外,在凹面镜最小R为700mm且玻璃板和/或中间膜为剖面楔形的例6和例7中,4面反射的副像分离量和/或1面反射的副像分离量为0mrad。从该结果可知,若将凹面镜最小R调整为700mm以下的合适的值并使得玻璃板和/或中间膜为剖面楔形,则可以达到几乎无法识别副像的状态,可以说对于HUD像的识别性可以大大提升。
[例8](P偏振光反射涂层)
所有光学参数关于反射或透射水平相对于光源D65为2°,而关于染料索引(a*和b*)相对于光源D65为10°。只要没有特别记载,所有折射率均在550nm的波长下测定。
提供包含1.8mm的透明浮法玻璃的第1层和1.4mm的透明浮法玻璃的第2层并层叠有0.76mm的透明PVB层的镶嵌玻璃。如图14~17的表中概述的那样,几个第1涂层以“高/低”序列堆积于玻璃的内侧层的4面。
之后,将镶嵌玻璃配置于由光源射出的光的路径上。光源以射出常规的光或p偏振光的方式构成。镶嵌玻璃相对于入射光的性能如图14~17的表所示。
关于车外表面反射(Rv(射出))所测定的光学参数如下。
a)光源A,2°
Tv=可见光范围的透射
Rv(射出)(%)=标准入射角8°时的可见光范围的车外表面反射
Rv(入射)(%)=布鲁斯特角(57°)附近的入射角时的非偏振光在可见光范围内的车内表面反射。入射角以镶嵌玻璃的相反侧为基准的情况(即180°-55°)下,也称为R125(入射)。
Rp_pol(%)=布鲁斯特角(57°)附近的入射角时的p偏振光在可见光范围内的车内表面反射。入射角以镶嵌玻璃的相反侧为基准的情况(即180°-55°)下,也称为Rp_pol125°。
R172(入射)(%)=标准入射角8°(或以镶嵌玻璃的外表面作为基准的情况下为172°)时的可见光范围内的车内表面反射。
b)光源D65,2°
Tv=可见光范围的透射
c)光源D65,10°
a*_R射出=a*8°时的车外表面反射的染料索引
b*_R射出=b*8°时的车外表面反射的染料索引
a*_R入射=a*R125=a*125°时的车内表面反射的染料索引
b*_R入射=b*R125=b*125°时的车内表面反射的染料索引
a*_Rp_pol=a*R125p_pol=a*p偏振光在125°时的车内表面反射的染料索引
b*_Rp_pol=b*R125p_pol=b*p偏振光在125°时的车内表面反射的染料索引
a*R172=a*172°时的车内表面反射的染料索引
b*R172=b*172°时的车内表面反射的染料索引
一般而言,结果如下。
可见光的透射率大于70%。
如8°和55°的角度的染料索引所示,其为具备适当的反射性能并维持在适度水平下的车外表面反射。
55°入射时的Rp_pol等车内表面反射的光学特性若提供4层以上则提升至13~14%的水平,而55°时的全球车内表面反射维持在14~17%。关于57°入射也同样。
这些结果显示HUD系统中目前的车辆镶嵌玻璃的适应性。
从色调的角度依赖性的点来说,a*_R射出-a*R55的绝对值优选为10以下。同样,b*_R射出-b*R55的绝对值优选为10以下。
<例8-1~8-5和比较例1>
提供包含1.8mm的透明浮法玻璃的第1层和1.4mm的透明浮法玻璃的第2层的镶嵌玻璃,其与0.76mm的透明PVB层层叠。如图14和15的表所示,几个涂层以“高/低”排列堆积于玻璃的内侧层。
例8-1~8-3和比较例1具备具有172.3nm的相同光学厚度的高折射率层,另一方面,低折射率层具有145.1nm的相同光学厚度。另外,几何学厚度和折射率以几何学厚度=光学厚度/折射率在图14和15的表中概述。
折射率为2.35(550nm)的基于氧化钛的比较例1在55°的入射角时具有10.2%的p偏振光反射。关于57°入射也同样。
具有2.33(550nm)的折射率的基于TZO的实施例1在55°的入射角时具有9.9%的p偏振光反射。使用SiZrN的实施例2在55°的入射角时观察到大于7.0%的p偏振光反射。使用SiN及锌-氧化锡的实施例3分别在55°的入射角时具有大于4.0%的p偏振光反射。关于57°入射也同样。其关于染料索引全部具有令人满意的特性。
例8-1~8-3的最初的涂层耐受热处理,其光学特性可以得到维持,但是比较例1无法耐受热处理。
<例8-4和8-5>
提供包含1.8mm的透明浮法玻璃的第1层和1.4mm的透明浮法玻璃的第2层的镶嵌玻璃,其与0.76mm的透明PVB层层叠。如图16和17的表所概述的那样,几个涂层以“高折射率膜/低折射率膜”序列堆积于玻璃的内侧层。
例8-4的高折射率层基于TZO和TSO的副层。具有2个“高/低”排列的例8-5的高折射率层为TZO或TSO。
光学特性关于染料索引具有令人满意的特性。
例8-4在55°的入射角时具有大于9.0%的p偏振光反射。例8-5在55°的入射角时具有>12%的p偏振光反射。
例8-1~8-5具有如表1的例4所记载的性能。
以上对优选的实施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等所限,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上述实施方式等进行各种改变或替换。
另外,在这里引用2020年1月15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004523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的全部内容作为本发明说明书的公开。
符号说明
1、2 HUD系统
10、10A、10B、10C、10D、10E、10F、10G 夹层玻璃
11、11A、12、12A 玻璃板
13、13A 中间膜
14 遮蔽层
15 P偏振光反射膜
16 粘接层
25 P偏振光反射涂层
50 光源
60 第1光学系统
70 图像显示元件
80 第2光学系统
90 凹面镜

Claims (18)

1.一种抬头显示器系统,
其为在夹层玻璃的车外侧显示虚像的车辆用抬头显示器系统,其具备具有车内侧面和车外侧面的夹层玻璃、
向所述夹层玻璃射出P偏振光的可见光的光源、
至少在所述夹层玻璃的所述P偏振光的可见光入射的区域具有的P偏振光反射构件,
所述P偏振光的可见光对所述夹层玻璃的车内侧面的入射角在42deg以上72deg以下,
所述P偏振光的可见光的入射角为57deg时的所述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在5%以上,
所述虚像包含所述P偏振光的可见光向所述夹层玻璃入射时能分离地看见的像中的以最高的亮度观测到的主像以及以比所述主像低的亮度观测到的副像,
在所述P偏振光的可见光的入射角的整个范围内,所述副像的反射率相对于所述主像的反射率的比例在30%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器系统,其中,所述副像的反射率相对于所述主像的反射率的比例在25%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抬头显示器系统,其中,所述夹层玻璃中,所述入射角为57deg的时的所述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在10%以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抬头显示器系统,其中,所述夹层玻璃中,所述入射角为57deg的时的所述P偏振光的可见光反射率在25%以下。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抬头显示器系统,其中,所述入射角在47deg以上67deg以下。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抬头显示器系统,其中,所述P偏振光反射构件配置于所述夹层玻璃的车内侧面。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抬头显示器系统,其中,
所述抬头显示器系统具有配置于所述光源与所述夹层玻璃之间的光路上的凹面镜,
所述凹面镜的最小半径为100mm以上700mm以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抬头显示器系统,其中,从基于SAE J1757-2(2018)的眼动范围的中心到所述虚像的焦点位置的距离为3000mm以上。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抬头显示器系统,其中,所述凹面镜的最小半径为100mm以上600mm以下。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抬头显示器系统,其中,所述夹层玻璃具有玻璃板(车内侧)、玻璃板(车外侧)和中间膜,所述玻璃板(车内侧)的楔角大于0mrad且在1.0mrad以下,所述中间膜的楔角大于0mrad且在1.0mrad以下。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抬头显示器系统,其中,所述P偏振光反射构件为P偏振光反射涂层,所述P偏振光反射涂层包含至少1个高折射率材料层和至少1个低折射率材料层。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抬头显示器系统,其中,所述P偏振光反射构件为P偏振光反射涂层,所述夹层玻璃的a*_Rout-a*R55的绝对值在10以下,并且所述夹层玻璃的b*_Rout-b*R55的绝对值在10以下。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抬头显示器系统,其中,
所述夹层玻璃具有车内侧玻璃板、车外侧玻璃板、以及将所述车内侧玻璃板与所述车外侧玻璃板接合的中间膜,
所述夹层玻璃中,所述车内侧玻璃板、所述车外侧玻璃板、所述中间膜中比所述P偏振光反射构件更靠近车外侧的构件中的至少1个具备在所述夹层玻璃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下板厚从所述夹层玻璃的下边侧向上边侧逐渐变厚的剖面楔形区域。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抬头显示器系统,其中,
所述P偏振光反射构件配置于所述车内侧玻璃板与所述车外侧玻璃板之间并与所述中间膜相接,
所述夹层玻璃中,比所述P偏振光反射构件更靠近车外侧的所述车内侧玻璃板和/或所述中间膜以及比所述P偏振光反射构件更靠近车内侧的所述车内侧玻璃板和/或所述中间膜具备所述剖面楔形区域。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抬头显示器系统,其中,
所述P偏振光反射构件配置于所述车内侧玻璃板的车内侧面,
所述夹层玻璃中,所述车内侧玻璃板、所述车外侧玻璃板、所述中间膜中的至少1个具备所述剖面楔形区域。
16.如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抬头显示器系统,其中,比所述P偏振光反射构件更靠近车外侧的构件的楔角的合计和/或比所述P偏振光反射构件更靠近车内侧的构件的楔角的合计大于0mrad且在1.0mrad以下。
17.如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抬头显示器系统,其中,所述夹层玻璃具有多个所述剖面楔形的构件,所述多个构件的楔角的合计在1.2mrad以下。
18.如权利要求13-17中任一项所述的抬头显示器系统,其中,所述主像与所述副像的分离量在1mrad以下。
CN202180009259.0A 2020-01-15 2021-01-14 抬头显示器系统 Active CN1149817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04523 2020-01-15
JP2020-004523 2020-01-15
PCT/JP2021/001091 WO2021145387A1 (ja) 2020-01-15 2021-01-14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1707A true CN114981707A (zh) 2022-08-30
CN114981707B CN114981707B (zh) 2024-04-30

Family

ID=76864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9259.0A Active CN114981707B (zh) 2020-01-15 2021-01-14 抬头显示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34300A1 (zh)
JP (1) JPWO2021145387A1 (zh)
CN (1) CN114981707B (zh)
DE (1) DE112021000529T5 (zh)
WO (1) WO20211453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22002885U1 (de) 2021-09-03 2023-11-20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Verbundscheibe für ein Head-Up-Display
CN113960795B (zh) * 2021-09-18 2023-03-28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车窗及车辆
WO2023052065A1 (de) 2021-09-28 2023-04-06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Projektionsanordnung umfassend eine verbundscheibe
CN114035322B (zh) * 2021-10-21 2023-11-03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抬头显示玻璃及其抬头显示系统
DE202022002949U1 (de) 2021-12-02 2024-02-12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Verbundscheibe mit bereichsweise aufgebrachter Reflexionsschicht
WO2023104631A1 (de) * 2021-12-07 2023-06-15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Verbundscheibe für ein head-up-display system mit p-polarisierter strahlung
WO2023198500A1 (de) 2022-04-13 2023-10-19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Verbundscheibe für eine projektionsanordnung
CN117320878A (zh) * 2022-04-27 2023-12-29 法国圣-戈班玻璃公司 具有反射层和全息图元件的复合玻璃板
CN117320879A (zh) * 2022-04-27 2023-12-29 法国圣-戈班玻璃公司 具有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的复合玻璃板
CN117460620A (zh) 2022-05-25 2024-01-26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具有反射元件的复合玻璃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90959A1 (ja) * 2012-06-22 2013-12-27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4267499A (zh) * 2014-10-14 2015-01-07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抬头显示系统
JP2017105665A (ja) * 2015-12-08 2017-06-15 旭硝子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9912927D1 (de) * 1998-12-16 2006-01-19 Vogt Plastic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trennung von zerkleinerten kunststoffgemischen und anmaischbehälter dafür
JP2007223883A (ja) * 2005-12-26 2007-09-06 Asahi Glass Co Ltd 車両用合せガラス
JP2013047698A (ja) * 2009-12-21 2013-03-07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レンズ光学系、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JP6065221B2 (ja) 2013-06-13 2017-01-25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板
JP2016082216A (ja) * 2014-10-09 2016-05-16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被処理体の温度制御機構、及び多層膜から窒化膜を選択的にエッチングする方法
JP2016153281A (ja) * 2015-02-20 2016-08-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ウインドシールドガラスおよ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JP6706054B2 (ja) * 2015-12-07 2020-06-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75560B2 (ja) * 2016-12-20 2022-05-26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発電機
JP2019164239A (ja) * 2018-03-19 2019-09-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表示装置及び機器
JP2019182738A (ja) * 2018-04-03 2019-10-24 Agc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
JP7003006B2 (ja) 2018-06-26 2022-01-20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負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90959A1 (ja) * 2012-06-22 2013-12-27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4267499A (zh) * 2014-10-14 2015-01-07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抬头显示系统
JP2017105665A (ja) * 2015-12-08 2017-06-15 旭硝子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21000529T5 (de) 2022-11-17
US20220334300A1 (en) 2022-10-20
CN114981707B (zh) 2024-04-30
JPWO2021145387A1 (zh) 2021-07-22
WO2021145387A1 (ja) 2021-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81707B (zh) 抬头显示器系统
US10353200B2 (en) Laminated glass
CN110341598B (zh) 夹层玻璃
CN110435258B (zh) 夹层玻璃
CN108973608B (zh) 夹层玻璃
CN111356949B (zh) 用于车辆的投影装置,包含侧玻璃
JP7114982B2 (ja) 合わせガラス
US20210122144A1 (en) Laminated glass
KR20210008386A (ko) 편광 선택 코팅을 갖는 복합 판유리의 제조 방법
CN115461658A (zh) 线偏振光反射膜、挡风玻璃及平视显示器系统
CN113767080B (zh) 车辆
CN110450479B (zh) 夹层玻璃
US20230408814A1 (en) Head up display system
US20240069337A1 (en) Laminated glass and head-up display system
US11458707B2 (en) Laminated glass
CN113246562A (zh) 夹层玻璃、车辆
WO2023190438A1 (ja) 合わせガラス
WO2023127677A1 (ja) 合わせガラスおよび合わせ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CN115943130A (zh) 车辆用窗玻璃和车辆用窗玻璃系统
JP7259511B2 (ja) 合わせガラス
WO2021002253A1 (ja) ガラス
US20230086792A1 (en) Vehicle window structure
CN116209643A (zh) 具有大面积平视显示器和太阳能特性的层压板
CN117580707A (zh) 红外反射复合夹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