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64665A - 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64665A
CN114964665A CN202210613581.0A CN202210613581A CN114964665A CN 114964665 A CN114964665 A CN 114964665A CN 202210613581 A CN202210613581 A CN 202210613581A CN 114964665 A CN114964665 A CN 1149646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valve
bearing container
ai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135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琨
谭志伟
吕作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unru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unru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unru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unru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1358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646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64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46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G01M3/3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 G01M3/3281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removably mounted in a test cell
    • G01M3/329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removably mounted in a test cell for verifying the internal pressure of closed contain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及方法,涉及气密性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表面相对布设标准件承压容器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所述标准件承压容器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表面布设检测口;还包括供气组件,供气组件用于通过检测口向标准件承压容器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内通入等压气体;其中,两侧检测口间设有差压传感器,进而通过差压传感器的变化来判断待检测承压容器泄露,通过控制阀门的启闭便可以实现对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密性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承压容器也叫压力容器,压力容器选用的材料具有严格的规定,分为低温用钢和高温用钢,承压容器规定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内直径大于等于0.15m,且容积大于等于0.025立方米,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最主要必须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需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压力的稳定性。
目前的气密性检测通常是采用人工来进行,即将封闭的内衬浸入水中,在水中对内衬充入空气,并使空气在内衬内达到一定压力,然后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以此判断内衬是否存在泄露,这种操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检测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及方法,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操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检测质量不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表面相对布设标准件承压容器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所述标准件承压容器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表面布设检测口;
还包括供气组件,供气组件用于通过检测口向标准件承压容器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内通入等压气体;
其中,两侧检测口间设有差压传感器。
优选的,供气组件包括气泵,气泵一端与储气箱体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主气管,第一主气管分别通过第二主气管与支气管连接,支气管两端分别与标准件承压容器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连接。
优选的,差压传感器布设在支气管间。
优选的,第二主气管与第一主气管间设置第一阀门以及第二阀门,差压传感器两侧布设第三阀门与第四阀门。
优选的,气泵与第一主气管间设置压力监测阀,所述压力监测阀用于对输入至标准件承压容器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内的气压进行监测。
优选的,气泵固定安装在布设于检测平台表面的U型支架一侧,U型支架间设置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输出端与差压传感器固定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报警模块,包括模块包括报警器,报警器通过控制器与差压传感器连接,使得所述差压传感器动作时,通过控制器触发报警器进行警报。
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启动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带动支气管两侧端口分别与标准件承压容器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的检测口连接;
S2、关闭第一阀门以及第三阀门,打开第二阀门以及第四阀门,进而使得气泵可以对标准件承压容器进行供气;
S3、关闭第二阀门以及第四阀门,打开第一阀门以及第三阀门,进而使得气泵可以对待检测承压容器进行供气;
S4、关闭第一阀门以及第二阀门,打开第三阀门以及第四阀门,使得支气管处于连通状态,观察差压传感器的状态来判断待检测承压容器是否泄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若待检测承压容器也为完全密闭,那么在标准件承压容器与待检测承压容器之间不会出现压力差,使得布设在两者之间的差压传感器不会发生变化,当标准件承压容器与待检测承压容器出现压力差时,气体之间的快速流动会使得差压传感器改变,进而通过差压传感器的变化来判断待检测承压容器泄露,通过控制阀门的启闭便可以实现对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效率更高;
(2)差压传感器动作时,通过控制器触发报警器进行警报,以便于工作人员查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中支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检测平台;2、标准件承压容器;3、待检测承压容器;4、检测口;5、气泵;101、U型支架;401、支气管;402、第三阀门;403、差压传感器;404、电动伸缩杆;405、第四阀门;501、压力监测阀;502、第一主气管;503、第一阀门;504、第二主气管;505、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平台1,所述检测平台1表面相对布设标准件承压容器2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3,所述标准件承压容器2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3表面布设检测口4;还包括供气组件,供气组件用于通过检测口4向标准件承压容器2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3内通入等压气体;
其中,两侧检测口4间设有差压传感器403,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首先分别通过检测口4向标准件承压容器2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3内通入同等压力的检测气体,标准件承压容器2为现有的密闭承压容器,若待检测承压容器3也为完全密闭,那么在标准件承压容器2与待检测承压容器3之间不会出现压力差,使得布设在两者之间的差压传感器403不会发生变化,当标准件承压容器2与待检测承压容器3出现压力差时,气体之间的快速流动会使得差压传感器403改变,进而通过差压传感器403的变化来判断待检测承压容器3泄露。
供气组件包括气泵5,气泵5一端与储气箱体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主气管502,第一主气管502分别通过第二主气管504与支气管401连接,支气管401两端分别与标准件承压容器2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3连接,启动气泵5,气泵5将储气箱体内的检测气体分别通过第一主气管502输送至第二主气管504,而后通过支气管401分别输送至标准件承压容器2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3内;
差压传感器403布设在支气管401间,供气完成后,关闭所述气泵5,通过支气管401使得标准件承压容器2与待检测承压容器3连通,进而采用差压传感器403进行压力差检测;
请参阅图3,第二主气管504与第一主气管502间设置第一阀门503以及第二阀门505,差压传感器403两侧布设第三阀门402与第四阀门405;在供气过程中,当对标准件承压容器2进行供气时,关闭第一阀门503以及第三阀门402,打开第二阀门505以及第四阀门405,进而使得气泵5可以对标准件承压容器2进行供气;当对待检测承压容器3进行供气时,关闭第二阀门505以及第四阀门405,打开第一阀门503以及第三阀门402,进而使得气泵5可以对待检测承压容器3进行供气;
在实际进行检测时,关闭第一阀门503以及第二阀门505,打开第三阀门402以及第四阀门405,使得支气管401处于连通状态,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控制阀门的启闭便可以实现对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效率更高。
气泵5与第一主气管502间设置压力监测阀501,所述压力监测阀501用于对输入至标准件承压容器2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3内的气压进行监测;进而使得分别输入至标准件承压容器2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3内的气体压力大小相同。
气泵5固定安装在布设于检测平台1表面的U型支架101一侧,U型支架101间设置电动伸缩杆404,电动伸缩杆404输出端与差压传感器403固定连接,进而使得在进行气密性检测时,启动电动伸缩杆404,所述电动伸缩杆404带动支气管401两侧端口分别与标准件承压容器2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3的检测口4连接。
还包括报警模块,包括模块包括报警器,报警器通过控制器与差压传感器403连接,使得所述差压传感器403动作时,通过控制器触发报警器进行警报,以便于工作人员查看。
实施例2
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启动电动伸缩杆404,所述电动伸缩杆404带动支气管401两侧端口分别与标准件承压容器2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3的检测口4连接;
S2、关闭第一阀门503以及第三阀门402,打开第二阀门505以及第四阀门405,进而使得气泵5可以对标准件承压容器2进行供气;
S3、关闭第二阀门505以及第四阀门405,打开第一阀门503以及第三阀门402,进而使得气泵5可以对待检测承压容器3进行供气;
S4、关闭第一阀门503以及第二阀门505,打开第三阀门402以及第四阀门405,使得支气管401处于连通状态,观察差压传感器403的状态来判断待检测承压容器3是否泄露。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平台(1)表面相对布设标准件承压容器(2)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3),所述标准件承压容器(2)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3)表面布设检测口(4);
还包括供气组件,供气组件用于通过检测口(4)向标准件承压容器(2)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3)内通入等压气体;
其中,两侧检测口(4)间设有差压传感器(4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供气组件包括气泵(5),气泵(5)一端与储气箱体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主气管(502),第一主气管(502)分别通过第二主气管(504)与支气管(401)连接,支气管(401)两端分别与标准件承压容器(2)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差压传感器(403)布设在支气管(401)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主气管(504)与第一主气管(502)间设置第一阀门(503)以及第二阀门(505),差压传感器(403)两侧布设第三阀门(402)与第四阀门(4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气泵(5)与第一主气管(502)间设置压力监测阀(501),所述压力监测阀(501)用于对输入至标准件承压容器(2)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3)内的气压进行监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气泵(5)固定安装在布设于检测平台(1)表面的U型支架(101)一侧,U型支架(101)间设置电动伸缩杆(404),电动伸缩杆(404)输出端与差压传感器(40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模块,包括模块包括报警器,报警器通过控制器与差压传感器(403)连接,差压传感器(403)动作时,控制器触发报警器警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启动电动伸缩杆(404),所述电动伸缩杆(404)带动支气管(401)两侧端口分别与标准件承压容器(2)以及待检测承压容器(3)的检测口(4)连接;
S2、关闭第一阀门(503)以及第三阀门(402),打开第二阀门(505)以及第四阀门(405),进而使得气泵(5)可以对标准件承压容器(2)进行供气;
S3、关闭第二阀门(505)以及第四阀门(405),打开第一阀门(503)以及第三阀门(402),进而使得气泵(5)可以对待检测承压容器(3)进行供气;
S4、关闭第一阀门(503)以及第二阀门(505),打开第三阀门(402)以及第四阀门(405),使得支气管(401)处于连通状态,观察差压传感器(403)的状态来判断待检测承压容器(3)是否泄露。
CN202210613581.0A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49646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3581.0A CN114964665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3581.0A CN114964665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4665A true CN114964665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57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13581.0A Pending CN114964665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6466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58808A (zh) * 2023-05-31 2023-06-3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密性测试方法及气密性测试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58808A (zh) * 2023-05-31 2023-06-3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密性测试方法及气密性测试装置
CN116358808B (zh) * 2023-05-31 2023-10-2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密性测试方法及气密性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23216B (zh) 阀门压力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4964665A (zh) 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4324108A (zh) 一种内穿插管道气体渗透检测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15178449U (zh) 一种用于电机气密性检测的辅助装置
CN112179580A (zh) 检漏装置及检漏方法
CN108072499A (zh) 一种双层空调管气密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17822891U (zh) 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测试装置
CN212721954U (zh) 检漏装置
CN217332454U (zh) 一种绝缘油的含气量检测仪
CN211453270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透气性测定的试块安装装置及测定装置
CN209446275U (zh) 一种管路连接性能测试系统
CN212931490U (zh) 一种仪表校准装置
CN107478399A (zh) 一种对排舷外管进行试压的方法
CN112229581A (zh) 一种过滤器总装测试台
CN214538402U (zh) 电堆气密性测试装置
CN111579166A (zh) 一种evap系统燃油蒸气泄漏检测装置
CN214173677U (zh) 保压测试装置
CN215677550U (zh) 一种平衡阀通气性检测装置
CN220912877U (zh) 一种陶瓷膜封装性能气体检验装置
CN219694479U (zh) 储罐试压系统
CN215492300U (zh) 流体阀门的密闭性测试系统
CN110756458B (zh) 一种用于汽车水泵盖板的泄露检测系统
CN217637867U (zh) 一种汽车燃油系统在线检测结构
CN212254502U (zh) 轮胎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3068106U (zh) 一种过滤器总装测试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