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79580A - 检漏装置及检漏方法 - Google Patents

检漏装置及检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79580A
CN112179580A CN202010911865.9A CN202010911865A CN112179580A CN 112179580 A CN112179580 A CN 112179580A CN 202010911865 A CN202010911865 A CN 202010911865A CN 112179580 A CN112179580 A CN 112179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standard
leak detection
piece
tes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18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昌中
谭德强
陈其强
罗勇军
蒋玉婷
谢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Wuhan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Wuhan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Wuhan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09118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795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79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95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漏装置及检漏方法,涉及检漏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水路检漏装置及方法检漏精度低、需检漏点众多,易存在由于未观察出气泡及漏检导致误判的技术问题。该检漏装置包括压差检测部件、被测件和可密闭的标准件,被测件内压力与标准件内压力在达到设定值后存在有平衡状态;压差检测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被测件和标准件,用于检测被测件侧和标准件侧自平衡状态后既定时间内的压力差值。该检漏装置通过设置一可密闭的标准件,在被测件和标准件压力处于平衡状态后,利用压差检测部件测量被测件和标准件之间是否存在压力差及压力差的大小,减少了主观判断的影响以及漏检、误判的可能,可计算出具体泄漏量,提高检漏效率。

Description

检漏装置及检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检漏装置及检漏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热泵热水器水路检漏主要采用充低压空气配合肥皂液或检漏液进行检漏。该检漏操作过程为,首先向待检热水器水路中充入低压空气,当充气压力达到指定压力后,停止通气,使用肥皂液或者检漏液涂覆水路系统各接头连接处,之后观察是否产生气泡以此判定是否泄漏。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不易实现自动化作业,无法定量计算出泄漏量;
2、检漏精度低,微小的气泡不易检出,且对于视角盲区内的气泡不易发现;存在误判可能;且检漏的位置点众多,需要对每个易漏点都进行检测来判断整个热水器水路是否存在泄漏,在漏检的情况下易于导致对水路泄露情况的误判;
3、现有技术的检漏装置及方法检漏效率低,单台水箱检漏时间6min以上,影响水箱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漏装置及检漏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水路检漏装置及方法检漏精度低、需检漏点众多,易存在由于未观察出气泡及漏检导致误判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检漏装置,包括压差检测部件、被测件和可密闭的标准件,其中:
所述被测件内压力与所述标准件内压力在达到设定值后存在有平衡状态;所述压差检测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被测件和所述标准件,用于检测所述被测件侧和所述标准件侧自平衡状态后既定时间段内的压力差值。
优选的,所述被测件和所述标准件连接于流道内,所述流道用于向所述被测件和所述标准件内充入高压介质或低压介质,和/或用于释放其内高压介质或低压介质。
优选的,所述检漏装置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或第二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被测件连接用于监测所述被测件侧的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标准件连接用于监测所述标准件侧的压力。
优选的,所述检漏装置还包括有接头部,所述接头部设置于所述被测件和所述标准件之间并用于控制所述被测件和所述标准件之间是否导通,且所述接头部与所述压差检测部件并联设置。
优选的,所述流道上存在有用于向其内充入高压介质或低压介质的入口端,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入口端是否导通的第一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流道上存在有用于释放其内高压介质或低压介质的出口端,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出口端是否导通的第二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检漏装置还包括挠性软管,所述挠性软管连通于相应所述流道内并与所述标准件和/或所述被测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流道的出口端设置有消音器,用于降低其内所述高压介质或所述低压介质释放时产生的噪音。
优选的,所述流道上设置有过滤器,用于防止灰尘进入所述被测件、所述标准件和所述压差检测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优选的,所述检漏装置还包括所用于检测所述被测件侧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标准件侧压力的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接头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所述接头部是否开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检漏装置的检漏方法,使所述被测件内压力和所述标准件内压力均达到设定值,并使两者处于平衡状态;
将所述压差检测部件连接于所述被测件出口端和所述标准件出口端之间,并检测所述被测件侧和所述标准件侧自压力平衡后既定时间段内的压力差值。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检漏装置,通过设置一可密闭的标准件,向被测件和标准件内通入介质使两者内压力达到设定值并使两者内压力处于平衡状态,利用压差检测部件测量被测件和标准件之间是否存在压力差及压力差的大小,通过比对数据库,即可计算出被测件的具体泄漏量,从而判定是否合格;若被测件存在泄漏可具体再通过其他方式排查泄漏点,减少了主观判断的影响以及漏检、误判的可能,可计算出具体泄漏量,提高检漏效率。
2、本发明提供的检漏方法,由于使用上述检漏装置,故同样具有减少主观判断的影响以及漏检、误判的可能,提高检漏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检漏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检漏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系统示意图;
图3是检漏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整体系统示意图;
图4是检漏装置第三种实施例的整体系统示意图;
图中1、被测件;101、被测件进水口;102、被测件出水口;2、标准件; 201、标准件进水口;202、标准件出水口;3、压差传感器;4、第一压力传感器;5、第二压力传感器;6、接头部;61、二位三口电磁阀;7、第一控制阀; 8、第二控制阀;9、过滤器;10、单向阀;11、第一连接块组件;12、第二连接块组件;13、壳体组件;14、第一卡箍接头;15、第二卡箍接头;16、消音器;17、减压阀;18、第三控制阀;19、挠性软管;20、软管;21、弯角接头; 200、控制系统;210、控制器;A、压缩空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漏装置,包括压差检测部件、被测件1和可密闭的标准件2,其中:
被测件1内压力与标准件2内压力在达到设定值后存在有平衡状态;压差检测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被测件1和标准件2,用于检测被测件1和标准件2 自平衡状态后既定时间内的压力差值。
优选的,上述压差检测部件为压差传感器3,用于直接检测被测件1侧和标准件2侧自平衡状态后既定时间内的压力差值。其中平衡状态即两者内压力完全相等的状态。
利用压差传感器高灵敏度的特点,可实现热泵热水器水路对10-3Pa·m3/s数量级及以上的泄漏可检测。相较于利用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被测件1和标准件2内压力再相减得出压差的方式,本实施例中的检漏装置灵敏度、精确度更高,防止由于精确度偏差造成误判的情况。
在选择标准件2时,标准件2优选的与被测件1体积、形状、材质、壁厚一致,标准件2与被测件1压力随环境变化趋势相同,避免环境变化对压差传感器3测量数据影响,提高检测精准度。本实施例中的检漏装置应用于热泵热水器水路检漏上时,该被测件1为被测管路或被测水箱,标准件2选择与被测件1条件相同,且保证完全不漏气(气密性符合标准),本实施例中的被测件 1以被测水箱为例进行说明。
压差传感器3直接检测被测件1侧和标准件2侧自平衡状态后既定时间内的压力差值,在保证被测件1、标准件2相应管路不漏气的前提下(可使用焊接或胶水粘结等方式保证相应连接管路不漏),即直接检测的是被测件1内与标准件2内自平衡状态后既定时间内的压力差值。通过比对数据库,即可计算出被测件1的具体泄漏量,从而判定是否合格及泄漏。其中,数据库是基于前期经过试验总结得出的,在此不做赘述。
压差传感器3用于实时测量系统在测量阶段(即压差阶段)标准件2侧与被测件1侧的压力差值。在测量阶段,根据一定时间内差压变化量,即可确计算出被测件1泄漏量。设检测时间T内,产品压降△P,当泄漏量大于最低泄漏量时(即△P>△P临界),判定不合格;当泄漏量小于等于最低泄漏量时(△P ≤△P临界),判定合格。避免依靠工人主观判断,受光线,疲劳、员工情绪、产品结构等影响,造成漏检、误检可能。
作为检漏装置的核心器件,压差传感器3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灵敏度高,具备检测到微小泄漏引起微小压力变化的能力;2、传感器系数小,即单位压力变化引起的传感器内部体积的变化量(△V/△P)越小越好;3、响应速度快,能够快速响应,提高检测效率;4、对称性好,检测时基准物侧和被测物侧容积是对称结构,所以要求传感器的结构及其输出信号必须对称,且其内部的容积尽量小;5、耐压特性好,保证在使用压力范围内的耐压强度及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本装置中的压差传感器优选压阻式差压变送器,利用半导体硅材料的压阻效应,实现差压与电信号的转换,从而实现被测压差的准确测量。
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向被测件1和标准件2内充入高压介质或低压介质使两者内形成一定的正压或负压,且压力可达到设定值,该压力的设定值优选的为工作时的标准压力,使被测件1与标准件2达到设定压力时再进行压差检测,一是为了在工作压力时测量更为精确,二是排除被测件1和标准件2内压力均为零的情况(两者内压力均为零也是压力平衡状态)。
为了便于使被测件1和标准件2内形成目标压力,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被测件1和标准件2连接于流道内,流道用于向被测件1和标准件2内充入高压介质或低压介质,和/或用于释放其内高压介质或低压介质。
为了便于实施,本实施例中的介质选用高压空气或低压空气,本实施例中以压缩空气为例,通过向被测件1和标准件2通入压缩空气,使其内压力达到目标值。可选的,流道用于同时向被测件1和标准件2内充入高压介质或低压介质(本实施例内为低压空气,如图2所示),此时可包括分别与被测件1及标准件2连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或,流道用于依次向被测件1、标准件2 内或标准件2、被测件1内通入高压介质或低压介质(如图3、图4所示),此时仅包括总流道。
通过流道向被测件1和标准件2内充气时,即可以选择从对标准件2、被测件1同时进行充气,也可以选择先对标准件2进行充气,然后气体再由标准件2进入被测件1,直至两者内的压力一致。当然可以选择先对被测件1进行充气,然后气体再由被测件1进入标准件2。当检测完成后通过流道泄气,系统卸荷。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所示,检漏装置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4和/或第二压力传感器5,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4与被测件1连接用于监测被测件1侧的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5与标准件2连接用于监测标准件2 侧的压力。
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4与第二压力传感器5的作用是:其一,即时监测被测件1和标准件2内压力,可判断两者内压力是都达到设定值;其二,比较两者压力,初步判断被测件1与标准件2内压力是否即将达到初平衡(仅作为初步判断)。
为了保证被测件1和标准件2内部压力均达到设定值后两者之间实现完全平衡,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检漏装置还包括有接头部6,接头部6设置于被测件1和标准件2之间并用于控制被测件1 和标准件2之间是否导通,且接头部6与压差检测部件并联设置。
当接头部6控制被测件1和标准件2导通时,两者内部相连通,即可保证两者内压力完全一致达到平衡状态;当接头部6控制被测件1和标准件2不导通时(阻断),此时通过压差传感器3检测被测件1侧与标准件2侧压力差值。换言之,被测件1与标准件2之间存在连通状态和阻断状态,当处于连通状态时,两者内压力平衡,当处于阻断状态时,压差传感器3能检测两者之间既定时间内的压力差值。
上述接头部6的作用是:其一,用于平衡两侧管路气压;其二,可以避免充气阶段和泄气阶段两侧管路差压过大,而使得压差传感器3的压差超过规定量程而损坏。充气、平衡、泄气阶段接头部6导通。测量阶段(即压差阶段) 当系统两侧压力未超过压差传感器3规定量程的70%时,接头部6处于截断状态,当系统两侧压力超过压差传感器3规定量程的70%时,接头部6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系统报大漏提示,可防止压差传感器3损坏。
上述接头部6可以选用与二位三口电磁阀61连接的自动接头,如图1所示,二位三口电磁阀61通过气路控制自动接头的通断,从而实现被测件1与标准件 2两侧气路的连通和阻断,自动接头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在满足控制接头部6通断功能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其他任意结构的电磁阀(如图4中所示)。
为了便于向流道内充入压缩气体,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2所示,流道上存在有用于向其内充入高压介质或低压介质的入口端,以及用于控制入口端是否导通的第一控制阀7。当需要向流道内充入气体时,第一控制阀7打开。
为了便于系统卸荷,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2所示,流道上存在有用于释放其内高压介质或低压介质的出口端,以及用于控制出口端是否导通的第二控制阀8。当压差测量完成后,第二控制阀8打开,进行泄气。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检漏装置还包括挠性软管19,挠性软管19连通于相应流道内并与标准件2和/或被测件1连接。
挠性软管19通过卡箍与位于其左侧的卡箍接头连接,另外一侧分别与标准件2(即标准罐)与被测件1(即被测水箱)相连。挠性软管19具有柔性,拆换方便,便于根据不同大小的被测件1拆装同体积大小标准件2。挠性软管具有一定的强度,防止在车间现场使用时受到外力拉扯变形甚至折断。
如图1所示,被测件1通过挠性软管19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组件11,且第一连接块组件11的另一端与用于与外部气源相通的第一控制阀7连接,第一控制阀7控制标准件2和被测件1充气过程。当需要充气时,第一控制阀7打开,向标准件2或被测件1充气,当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第一控制阀7阻断,停止充气。为防止整个检测回路的气体从连接外部气源一侧泄漏,在第一控制阀 7的入口端一侧设置有单向阀10,可避免气体通过第一控制阀7向气源一侧泄漏,提升整个检测回路的气密性,减少设备自身泄漏对检漏精度的影响。
标准件2通过挠性软管19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组件12,且第二连接块组件 12的另一端与用于与外部气源相通的第二控制阀8连接,第二控制阀8控制标准件2和被测件1的泄气过程。当需要泄气时,第二控制阀8打开,标准件2 和被测件1内部的气体通过第二控制阀8向出口端排出,当回路系统内部的压力降低到设定压力时,第二控制阀8阻断,停止泄气。
如图1中所示,第一连接块组件11及第二连接块组件12上均设置有相应的连接孔位,方便与相应压力传感器、第一控制阀7、卡箍接头、第二控制阀8 进行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处的漏率低于10-6Pa﹒m3/s数量级,减少螺纹连接处整机泄漏对系统检漏精度的影响。第一连接块组件11和第二连接块组件12上部也设置有满焊固定的带螺纹的弯角接头21,其中,任意一个连接块组件上的弯角接头21与接头部6的一端连接,另一连接块组件上的弯角接头21通过一软管20与接头的另一端连接。上述软管可采用挠性软管以便于拆换接头部6。
第一连接块组件11和第二连接块组件12内部设置有空腔,保证内部的气体与各孔位连接处的零件连通,方便执行充气、平衡、检测、泄气过程和对内部气路进行压力检测。
如图1所示,具体连接时,本实施例中的压差传感器3设置于第一连接块组件11及第二连接块组件12之间,具体的均通过由卡箍连接固定的第一卡箍接头14和第二卡箍接头15与相应连接块组件连通。其中两卡箍接头的对接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道采用密封垫过盈配合的端面密封结构。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装配在第一连接块组件11、第二连接块组件12上,分别用于测量标准件2 和被测件1两侧的实时压力。
为减少充气或泄气过程的噪音污染,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2所示,流道的出口端设置有消音器16,用于降低其内高压介质或低压介质释放时产生的噪音。具体的,消音器16设置于第二控制阀8的出口端。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示,流道上设置有过滤器9,用于防止灰尘进入被测件1、标准件2和压差检测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过滤器9设置于以下任意一个或多个位置:被测件1的入口端、被测件1 的出口端、标准件2的入口端、标准件2的出口端、压差检测部件的入口端。
参见图1所示,上述过滤器9的两端均与卡箍接头通过卡箍连接。过滤器 9优选具有双向过滤功能的过滤器9,用于过滤进入和离开标准件2和被测件1 回路中的杂质,即可防止杂质进入标准件2和被测件1内部造成内部脏污、堆积,也可防止标准件2和被测件1内部原有的杂质如(残留的氧化皮、搪瓷碎屑、其他颗粒性物质)随气流回流进入第一连接块组件11、第二连接块组件12 内部的空腔,避免杂质堵塞相应电磁阀及压力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3,造成其损坏或失效。
本实施例中的检漏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和容纳检漏系统硬件的壳体组件 13,壳体组件13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可防止外部进水损坏电子元件。安装板上设置有对应的安装孔位、固定板、支撑架、固定架等,方便各零件进行安装固定。
为了提高该检漏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检漏装置还包括所用于检测被测件1侧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4、用于检测标准件2侧压力的第二压力传感器5以及控制器210,控制器210与第一压力传感器4、第二压力传感器5以及接头部6连接,控制器210用于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5的信号并控制接头部6是否开启。
此时,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作用是:在测量阶段,当被测件1与标准件2内压力过大,大于压差传感器3的量程时,可通过两压力传感器的差值判断是否需要打开接头部6,以防止损坏压差传感器3。
本实施例的控制系统200主要由电连接的控制器210、输入模块、输出模块、显示模块、储存模块组成。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控制器与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电连接,并用于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开启和关闭。当输入模块接收到“充气”信息时将信息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输出模块将控制信号输送至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开启。压力平衡状态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阀关闭。当输入模块接收到“卸荷”信息时将信息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输出模块将控制信号输送至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开启。
其中,控制器210可以是PLC、单片机、工控机等,具有数字运算功能的处理器。输入模块主要负责将压差传感器3、两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参数和人工输入的设定参数输送至控制器210。输出模块负责将控制系统输出控制信号输出到单向阀10、接头部6、第一控制阀7和第二控制阀8等执行元件,如图 2;还可以将需要显示的泄漏量、是否合格、压力参数、检测时间等数据传输至显示器。显示器负责显示泄漏量、是否合格、压力参数、检测时间等数据。储存模块能自动存储被测件1泄漏量、检漏时间,配合输入产品序列号,即可形成检漏数据库,且该数据库具有汇总功能,可以根据需求方便提取各时间段或各种型号的水箱数据,实现产品检漏质量追溯。该控制系统根据操作指令、设定数据、压力传感数据、检测分析数据自动控制完成充气、平衡、检测(即压差阶段)、泄气过程,避免等待浪费,提高检测效率。
对于检漏装置,在此提供了几种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检漏装置通过流道同时向被测件1和标准件2内进行充气。采用一个标准的水箱作为标准件2,保证与被测件1(被测水箱)条件一样,同时保证被测件1、标准件2的系统完全不漏气(可以采用焊接、胶水等方式保证系统不漏)。
检漏过程:热泵热水器水路的检漏时,首先将两根挠性软管19分别与被测件1、标准件2通过快速接头连接。
充气阶段:两个第一控制阀7、接头部6接通,被测件1、标准件2中充入经减压阀17按照设定工艺规定压力值的压缩空气A,第一压力传感器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5实时监控被测件1和标准件2内部及对应回路中的气体压力,待压力达到设定值后,断开第一控制阀7,接头部6仍然保持接通状态,系统开始进入平衡阶段。待系统两侧压力达到平衡状态,接头部6断开,系统加入压差检测阶段,压差传感器3检测设定的保压时间内系统两侧压力差值。
泄压阶段:保压时间完成后,显示屏显示保压时间和泄漏量、检测结果等,若检测结果判定不合格,人工启动“卸荷”按钮,第二控制阀8、接头部6接通,系统卸荷;若检测结果判定合格,系统自动卸荷,第二控制阀8、接头部6 接通,系统卸荷。
实施例2
如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一总流道连通被测件1和标准件2,用于先对标准件2进行充气,然后气体再由标准件2进入被测件1。
且标准件2的出口端存在有第三控制阀18(或自动接头),卸荷时,第三电磁阀关闭用于仅对被测件1进行卸荷以在下次充气时仅对被测件1充气(第三电磁阀打开,标准件2内气体进如被测件1),减少充气、压力平衡时间。
实施例3
如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先经过流道对被测件1内充气,再对标准件2内充气,被测件进水口101与流道的入口端连通,被测件出水口 102与标准件进水口201连通,标准件出水口202与流道的出口端连通。压缩空气A通过被测件1(即待测水箱)的进水口进入,然后从被测件出水口102出去,压缩空气通过标准件进水口201流进标准件2(即标准水箱)中,压差传感器的两端位于被测件进水口101与标准件出水口202之间,可同时检测水箱与进水口、出水口泄露情况。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3的区别是:采用一储气罐作为标准件2,保证与被测件1条件一样。此时被测件1可为单个被测水箱或者多个被测水箱。
为减少在标准件2在系统检漏过程中不受外界温度影响,本实施例中在标准件2外侧包裹一层保温棉、发泡保温层、真空绝热板等其他导热系数小的保温材料
为减少检漏过程受外机温度、湿度的影响,可将本实施例中的检漏装置放置在在恒温恒湿场(如:水箱发泡房)内检测,保证检测过程中标准件2、被测件1不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
为降低标准件2与外界环境发生热交换,可以选择导热系数小、机械强度高、防腐蚀好的玻璃纤维及其他复合材料代替。标准件2可设置温度检测和调节装置,当被测件1与环境温度不一致时,可调节标准件2温度与被测件1一致,用于补偿温度误差,提升此类工件的检测精度。当被测件1与环境温度不一致时,可调节标准件2温度与被测件1一致,用于补偿温度误差,提升此类工件的检测精度。
本实施例的检漏装置不仅适用热泵热水器水路检漏,同样适用于压力容器、管道、微通道、蒸发器、冷凝器等系统检漏。不仅适用正压系统检漏,同样适用于负压系统。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检漏装置的检漏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使被测件1内压力和标准件2内压力均达到设定值,并使两者处于平衡状态;
S2:将压差检测部件连接于被测件1出口端和标准件2出口端之间,并检测被测件1和标准件2自压力平衡后既定时间段内的压力差值。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向被测件1和标准件2内充入低压介质或高压介质。
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漏方法,由于使用上述检漏装置,故同样具有减少主观判断的影响以及漏检、误判的可能,提高检漏效率的优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差检测部件、被测件和可密闭的标准件,其中:
所述被测件内压力与所述标准件内压力在达到设定值后存在有平衡状态;所述压差检测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被测件和所述标准件,用于检测所述被测件侧和所述标准件侧自平衡状态后既定时间内的压力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件和所述标准件连接于流道内,所述流道用于向所述被测件和所述标准件内充入高压介质或低压介质,和/或用于释放其内高压介质或低压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漏装置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或第二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被测件连接用于监测所述被测件侧的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标准件连接用于监测所述标准件侧的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漏装置还包括有接头部,所述接头部设置于所述被测件和所述标准件之间并用于控制所述被测件和所述标准件之间是否导通,且所述接头部与所述压差检测部件并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上存在有用于向其内充入高压介质或低压介质的入口端,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入口端是否导通的第一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上存在有用于释放其内高压介质或低压介质的出口端,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出口端是否导通的第二控制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漏装置还包括挠性软管,所述挠性软管连通于相应所述流道内并与所述标准件和/或所述被测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出口端设置有消音器,用于降低其内所述高压介质或所述低压介质释放时产生的噪音。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上设置有过滤器,用于防止灰尘进入所述被测件、所述标准件和所述压差检测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漏装置还包括所用于检测所述被测件侧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标准件侧压力的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接头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所述接头部是否开启。
11.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检漏装置的检漏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被测件内压力和所述标准件内压力均达到设定值,并使两者处于平衡状态;
将所述压差检测部件连接于所述被测件出口端和所述标准件出口端之间,并检测所述被测件侧和所述标准件侧自压力平衡后既定时间段内的压力差值。
CN202010911865.9A 2020-09-02 2020-09-02 检漏装置及检漏方法 Pending CN1121795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1865.9A CN112179580A (zh) 2020-09-02 2020-09-02 检漏装置及检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1865.9A CN112179580A (zh) 2020-09-02 2020-09-02 检漏装置及检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9580A true CN112179580A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24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1865.9A Pending CN112179580A (zh) 2020-09-02 2020-09-02 检漏装置及检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7958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6857A (zh) * 2021-04-13 2021-07-23 嘉兴学院 具有泄压保护功能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3218593A (zh) * 2021-03-18 2021-08-06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引入温度效应补偿值的腔室气密性检测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38055Y (zh) * 2006-06-22 2007-08-22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管路系统压差法检漏装置
CN201352168Y (zh) * 2008-12-31 2009-11-25 浙江工业大学 高精度气体泄漏分工位检测装置
CN104535279A (zh) * 2015-01-04 2015-04-22 郑州轻工业学院 一种新型防水防尘等级干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806570A (zh) * 2016-05-16 2016-07-27 沈阳紫微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气体测漏检测装置
CN109060267A (zh) * 2018-07-26 2018-12-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水系统的泄露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2721954U (zh) * 2020-09-02 2021-03-16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检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38055Y (zh) * 2006-06-22 2007-08-22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管路系统压差法检漏装置
CN201352168Y (zh) * 2008-12-31 2009-11-25 浙江工业大学 高精度气体泄漏分工位检测装置
CN104535279A (zh) * 2015-01-04 2015-04-22 郑州轻工业学院 一种新型防水防尘等级干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806570A (zh) * 2016-05-16 2016-07-27 沈阳紫微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气体测漏检测装置
CN109060267A (zh) * 2018-07-26 2018-12-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水系统的泄露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2721954U (zh) * 2020-09-02 2021-03-16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检漏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8593A (zh) * 2021-03-18 2021-08-06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引入温度效应补偿值的腔室气密性检测方法
CN113156857A (zh) * 2021-04-13 2021-07-23 嘉兴学院 具有泄压保护功能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91976C (zh) 具有检漏功能的管道结构与检漏器
CN212721954U (zh) 检漏装置
US627938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leakage
CN201867290U (zh) 汽车空调箱气密性试验系统
CN202471374U (zh) 一种多功能气密检测装置
US9429493B2 (en) Manifold assembly for a portable leak tester
WO2007026902A1 (ja) 圧力センサを保有する流量制御装置を用いた流体供給系の異常検出方法
CN112179580A (zh) 检漏装置及检漏方法
US560099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tightness of housings
CN107796570A (zh) 一种产品局部异型表面气密性检测系统及应用
JP3164825B2 (ja) 流体コンジットシステムの漏れをテスト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3720555A (zh) 一种油气管道球阀内漏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8072499A (zh) 一种双层空调管气密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2857694A (zh) 移动式恒压密封性检测系统
JPH10185749A (ja) リーク検査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0283879A (ja) 電子機器の防水検査装置
CN214173677U (zh) 保压测试装置
CN114964665A (zh) 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5265956A (zh) 一种压力系统气密检漏设备及方法
CN212432449U (zh) 一种燃料电池堆自动检漏装置
CN210319411U (zh) 一种燃料电池供氢系统测试平台
KR102067234B1 (ko) 유체공급라인 관리시스템
CN110514433A (zh) 一种检测阀门全性能的自动控制试验台设备
CN111256914A (zh) 一种发动机油道水道试漏装置及方法
CN111579166A (zh) 一种evap系统燃油蒸气泄漏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