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40055A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40055A CN114940055A CN202210346551.8A CN202210346551A CN114940055A CN 114940055 A CN114940055 A CN 114940055A CN 202210346551 A CN202210346551 A CN 202210346551A CN 114940055 A CN114940055 A CN 1149400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battery pack
- cross member
- section
- thresho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0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323 Silicone foam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14 silicone foa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6—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62D21/155—Sub-frames or underguar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27—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rear structu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38—Arrangement under the flo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90—Vehicles comprising electric prime movers
- B60Y2200/91—Electric vehic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下车身、后副车架以及电池包,后副车架与下车身连接;电池包与下车身连接,并设置在下车身的下侧;其中,后副车架的前端面形成为电池包向后延伸的限位面,且电池包的至少部分上表面形成为车身地板。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通过将电池包与下车身连接,使得电池包的至少部分上表面可以作为车身地板,以提高车辆的空间利用率,增大电池包的容量,提高车辆的空间利用率,从而降低了整车高度,提高了车辆的通过性能。通过将后副车架的前端面形成为电池包向后延伸的限位面,使得车辆的后部受到碰撞时,电池包可以作为传力结构进行传力,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长,能源问题及环境问题也更加凸显,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一大途径。现有新能源汽车中,一般会在车辆地板下方设置电池包安装纵梁用于安装电池包,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性,下车身因为结构原因,导致电池包的可用空间较小,且电池包与底板之间形成有较大间隙,从而在影响车辆续航的同时还影响车辆的通过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车辆的空间利用率高,安全性能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下车身;后副车架,所述后副车架与所述下车身连接;电池包,所述电池包与所述下车身连接,并设置在所述下车身的下侧;其中,所述后副车架的前端面形成为电池包向后延伸的限位面,且所述电池包的至少部分上表面形成为车身地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将后副车架的前端面形成为电池包向后延伸的限位面,可以增大电池包的X向的尺寸,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电池包可以作为传力结构进行传力,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通过将电池包的至少部分上表面形成为车身地板,可以提高车辆的Z向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乘员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的后端面与所述后副车架的前端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其中,所述L满足:10mm≤L≤10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车身还包括:在车身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门槛梁及第二门槛梁,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第一门槛梁、第二门槛梁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门槛梁、第二门槛梁形成为电池包安装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车身包括:
在车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后纵梁,所述后纵梁的前段底面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高度高于与所述电池包的顶面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车身还包括:
后横梁;
其中,所述后横梁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后纵梁及所述门槛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横梁形成为电池包安装梁;
其中,所述后横梁的下表面与所述电池包的顶面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形成密封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横梁包括后横梁左连接板、后横梁右连接板以及后横梁本体,所述后横梁左连接板、后横梁本体以及后横梁右连接板依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纵梁包括左后纵梁以及右后纵梁,所述左后纵梁与所述中纵梁左连接板连接,所述右后纵梁与所述中纵梁右连接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横梁左连接板设置在左后纵梁的前侧,所述后横梁右连接板板设置在所述右后纵梁的前侧;
所述后横梁左连接板分别与后横梁本体的左段、第一门槛梁连接;
所述后横梁右连接板分别与后横梁本体的右段、第二门槛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横梁左连接板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后横梁右连接板设置有第二凸台;
其中,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均设置有后副车架安装点,且所述第一凸台、第二凸台设置在所述后横梁本体沿车辆长度方向的后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下侧面、第二凸台下端面在车辆高度方向的高度高于所述后横梁本体下侧面在所述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车身还包括后座椅前横梁,所述后座椅前横梁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后纵梁及所述门槛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座椅前横梁的下表面在车辆的高度方向的高度高于所述电池包上表面在所述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前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后纵梁、右后纵梁连接;
其中,所述后座椅前横梁、所述左后纵梁、所述后横梁和所述右后纵梁沿周向相连以构成封闭的框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后纵梁包括左后纵梁前段,所述左后纵梁前段的前部与后座椅前横梁连接,所述左后纵梁前段的后部与后横梁左连接板连接,所述左后纵梁前段底部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电池包上表面的高度;
所述右后纵梁包括右后纵梁前段,所述右后纵梁前段的前部与后座椅前横梁连接,所述右后纵梁前段的后部与后横梁右连接板连接,所述右后纵梁前段底部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电池包上表面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车身包括:
在车身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门槛梁及第二门槛梁;
其中,所述电池包的后端面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超出所述第一门槛梁的后端面、所述第二门槛梁的后端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
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与所述下车身连接;
其中,所述前副车架的后端面形成为电池包向前延伸的限位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车身还包括前横梁以及相对设置的A柱,所述前横梁的两端与A柱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车身还包括前纵梁,所述前纵梁与所述前横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车身还包括前纵梁,所述前纵梁的后端底面与所述电池包的顶面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形成密封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纵梁与门槛梁和中央通道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包括:
电池包上壳体;
电池包下壳体;
至少一个电芯;
所述电池包上壳与所述电池包下壳体形成容纳空间,至少一个所述电芯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其中,电池包上壳体的至少部分上表面形成为车身地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
所述电芯与所述电池包上壳体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的顶面与所述电池包上壳体粘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下壳体为冷却板,所述电芯的底面通过导热胶与所述底板粘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包括至少一个电芯,所述电芯的长度方向和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包括多个所述电芯,多个所述电芯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车身设置有密封板总成,所述电池包的上表面与所述密封板密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板总成包括:
环形的密封板;
至少一个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在所述密封板与所述电池包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板具有第一平面部,所述电池包具有第二平面部,所述第一平面部与所述第二平面部相对,所述密封件设在所述第一平面部和所述第二平面部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为硅胶泡棉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车身的左侧设有第一门槛梁,所述下车身的右侧设有第二门槛梁;
所述密封板包括左密封板段和右密封板段,所述左密封板段的左端具有左翻边,所述左密封板段通过所述左翻边与所述第一门槛梁相连,所述右密封板段的右端具有右翻边,所述右密封板段通过所述右翻边与所述第二门槛梁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板还包括前密封板段和后密封板段,所述密封板前段与前纵梁连接,所述密封板后段与后横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车身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座椅横梁;
所述电池包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电池包加强梁,所述电池包加强梁与所述座椅横梁连接。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的右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所示为前横梁的底面;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的仰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后部结构的右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后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图7的A-A处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爆炸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车身的爆炸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密封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右密封板端的剖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前密封板端的剖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的剖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密封板和座椅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后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1;
下车身10;后横梁11;后横梁本体111;后横梁左连接板112;第一凸台1121;后横梁右连接板112’;第二凸台1121’;后座椅前横梁12;座椅横梁13;A柱14;后座椅骨架15;前横梁16;后纵梁17;左后纵梁1701;左后纵梁前段17011;右后纵梁1701’;右后纵梁前段17011’;第一门槛梁18;第二门槛梁18’;连接螺栓19;
电池包20;电池包上壳体2011;左延伸部20111;右延伸部20111’;电池包下壳体2012;容纳空间2013;第二平面部2014;电池包加强梁2015;电芯202;结构胶203;导热胶204;
前副车架30;中央通道40;前纵梁50;
密封板总成60;密封板6001;第一平面部6001a;左密封板段6001b;右密封板段6001b’;左翻边6001c;右翻边6001c’;前密封板段6001d;前折边6001e;后密封板段6001f;密封件6002;
后副车架70;
传力区Q;后副车架安装点P。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参考图1-图18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1,包括下车身10、后副车架70、电池包20。其中,X向指的是车辆1的长度方向,也即前后方向;Y向指的是车辆1的宽度方向,也即左右方向;Z向指的是车辆1的高度方向,也即上下方向。
具体而言,如图7-图8所示,后副车架70与下车身10连接,电池包20与下车身10连接,并设置在下车身10的下侧。后副车架70的前端面形成为电池包20向后延伸的限位面,也就是说,电池包20可以延伸至后副车架70的前端面处。
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地板为乘员舱的承重结构,会于下车身密封连接。而下车身和电池包为单独设计的两个部件,电池包一般设置于车身地板下方并与车身固定连接,因此电池包在安装时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与车身结构之间留有一定装配间隙,进而导致电池包与车身地板之间也会形成一定间隙,该间隙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增加了车顶到电池包底部之间的高度,导致车辆的离地间隙降低,从而导致车辆的通过性较差,或者导致车辆的车高增高,导致车辆重心升高,为车辆带来一定的操稳性问题,或者导致车辆的乘员舱高度降低,影响车辆的用户体验。本申请的车辆1,将电池包20的上壳体和车辆地板集成为一体,以电池包上壳体2011作为车辆1的地板,省略现有技术中的车身地板的设置,进而减小了车辆地板和电池包之间的安装间隙,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车辆的空间利用率,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车辆的离地间隙,或者增加乘员舱高度,改善乘客体验,或者防止重心提高。同时,电池包20可以传力,车辆1的后面发生碰撞时,电池包20可以作为传力结构传导后碰力。车辆1的后部发生碰撞时,后副车架70受到作用力后会向前与电池包20的后端面接触,使得电池包20参与传力并将力向前传导,因此,电池包20可以起到抵御和分散传力的作用,以提高车辆1的安全性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1,通过将电池包20与下车身连接,使得电池包20的至少部分上表面可以作为车身地板,以提高车辆1的空间利用率,也可以增大电池包20的容量,提高车辆1的空间利用率,或者降低了整车高度,或者提高了车辆1的通过性能。通过将后副车架70的前端面形成为电池包20向后延伸的限位面,使得电池包20的安装空间能够向后延伸,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池包20的容量,同时,使得电池包20与后副车架70之间的间距减小,且电池包20和后副车架70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进而使得电池包20作为车辆1的传力结构成为可能,当车辆1的后部受到碰撞时,后副车架70可以将碰撞力传递至电池包20,进而提高车辆1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电池包20的后端面与后副车架70的前端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其中,L满足:10mm≤L≤100mm。通过设置电池包20的后端面与后副车架70的前端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可以在保证电池包20的安装间隙的同时,有效的增大电池包20的安装空间,使得电池包20的后端面可以向后扩展,提高了电池包20的容量;同时可以使得车辆1的后部受到碰撞时,后副车架70与电池包20接触,使得后碰力可以通过电池包20向前传导,提高了车辆1的安全性。此外,可以避免电池包20的后端面与后副车架70的前表面发生干涉。另外,使得电池包20在安装时,后副车架70的前表面与电池包20不会直接相连并具有一定间隔,便于电池包20的安装,从而提高了车辆1的组装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下车身10还包括在车身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门槛梁18及第二门槛梁18’,电池包20与第一门槛梁18、第二门槛梁18’连接以使第一门槛梁18、第二门槛梁18’形成为电池包安装梁。
现有技术中在车辆的地板下侧设置有独立与门槛梁的电池包安装梁,该电池包安装梁设置在车辆的两个门槛梁之间,以使得电池包能够通过和电池包安装梁安装在两个门槛梁之间,然而,该种设计限制了电池包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延伸,极大的减小了电池包的容量,而且,电池包也无法有效的融入车辆的传力路径。
本申请的车辆1的电池包20主体的左侧表面可以延伸至第一门槛梁18的右侧,电池包20主体的右侧表面可以延伸至第二门槛梁18’的左侧,通过将电池包20在Y方向上向两侧延伸,且电池包安装部与第一门槛梁18、第二门槛梁18’相连,提高了容纳电池包20的空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池包20的容量。同时由于车辆门槛梁作为电池包安装梁,电池包20和车辆门槛梁固定连接,进而在门槛梁进行传力时,可以使得电池包20能够有效的参与传力,增加车辆1传力路径的同时,还能够利用电池包20大体积、大面积的优势,减小力传递过程中单位面积的受力,减低损坏,提高了车辆1的安全性能。如此设置可以增大电池包20在Y向的尺寸,提高电池包20的电量,同时可以提高了车辆1的续航能力。此外,当车辆1受到碰撞时,电池包20可以参与传力,提高了车辆1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下车身10包括在车身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门槛梁18及第二门槛梁18’;例如,第一门槛梁18位于车身宽度方向的左侧,第二门槛梁18’位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右侧,其中,电池包20的后端面在车辆1的长度方向上超出第一门槛梁18的后端面、第二门槛梁18’的后端面,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电池包20能够有效的提高长度,使得车辆1在长度方向上有足够的电池包安装空间,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电池包20的容量;同时,可以使得电池包20可以尽量靠近后副车架70,便于电池包20参与传力,提高了车辆1的安全性。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20的后端面在车辆1的长度方向上也可以与第一门槛梁18的后端面、第二门槛梁18’的后端面相平齐,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下车身10包括在车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后纵梁17,后纵梁17的前段底面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高度高于与电池包20的顶面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高度。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高度”指的是位置关系,并不是尺寸关系。后纵梁17的前段底面在车辆1的Z向上位于电池包20的上表面的上方,这里,上方可以为斜上方或者正上方,在此不做限定,由此可以避免后纵梁17的前端对电池包20的安装以及向后延伸造成阻碍,便于电池包20设置于下车身10,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车辆1在前后方向上的电池包安装空间,进而提高电池包20的容量,从而提高了车辆1的装配速度,易于实现车辆1的高速生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车辆1还包括前副车架30,前副车架30与下车身10连接。其中,前副车架30的后端面形成为电池包20向前延伸的限位面。如此设置的前副车架30,使得电池包20可以延伸至前副车架30的后端面处,增大了电池包20的前后方向的延伸尺寸。同时使得电池包20延伸至前副车架30,车辆1的前侧发生碰撞时,电池包20可以同时作为传力结构进行传力。
例如,前副车架30的后端面形成为电池包20向前延伸的限位面,在车辆1正常行驶时,前副车架30的后端面与电池包20的前端面间隔设置,车辆1的正面发生碰撞时,前副车架30受到向后作用力后会与电池包20的前端面接触,使得电池包20可以参与传力,因此,电池包20可以起到抵御和分散传力的作用,以提高车辆1的安全性能。
一方面,可以增大电池包20的X向的尺寸,提高空间利用率,增加了电池包20的容量;另一方面,电池包20可以对前碰力起到分散的作用,以提高车辆1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池包20的前端面与前副车架30的后端面之间至少设置有部分安装间隙。如此设置的电池包20的前端面,可以防止电池包20的前端面与前副车架30的后表面之间距离过大,电池包20在X向的延伸空间,从而扩大容纳电池包20的空间,同时可以便于前副车架30与电池包20接触进行传力,还能够有效的防止电池包20安装时和车辆1发生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下车身10还包括前横梁16以及相对设置的A柱14,前横梁16设置在两个A柱之间,且前横梁16的左右两端分别和两个A柱连接,当车辆1发生碰撞时,前横梁16可以将来自车辆1的前碰力分散传递至两个A柱,或者将侧碰的力从一个A柱传递至另一个A柱,从而有效的增加的车辆1的传力路径,减小碰撞对车辆1的破坏,进而提高车辆1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5所示,下车身10还包括前纵梁50,前纵梁5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两个前纵梁50,且前纵梁50的后段与前横梁16连接,以能够将来自于车辆1前侧的碰撞力通过前纵梁50传递至前横梁16,进而通过前横梁16传递至A柱以及与前横梁16连接的中央通道40,从而能够使得来自前侧的碰撞力通过前横梁16有效的分散,形成多个传力路径,进而减小车辆1受到碰撞力的损害,从而加强车辆1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车辆1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下车身10还包括前纵梁50,前纵梁50的后端底面与电池包20的顶面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形成密封间隙。前纵梁50的后端底面与电池包20的顶面间隔设置以使得密封结构易于设置于前纵梁50的与电池包20之间。同时,由于前纵梁50与电池包20之间是间隔设置,因此在电池包20向前纵梁50方向延伸时前纵梁50不会对电池包20形成阻碍,可以使得前纵梁50不会与电池包20发生干涉,避免电池包20的安装受到阻碍,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车辆1在前后方向上的电池包安装空间,进而提高电池包20容量,还便于电池包20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并结合图4,前纵梁50与门槛梁和中央通道40连接。门槛梁包括第一门槛梁18和第二门槛梁18’,其中,第一门槛梁18位于车辆1的左侧,第二门槛梁18’位于车辆1的右侧,中央通道400可以位于车辆1的两个门槛梁之间,如此设置可以在车辆受到碰撞时,作用力可以通过前纵梁向门槛梁以及中央通道传递,从而能够有效的形成多条传力路径,提高车辆的传力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并结合图7,下车身10还包括后横梁11以及间隔设置的两个后纵梁17。后横梁11沿车辆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与后纵梁17以及门槛梁连接,即后横梁11的两端与门槛梁连接,同时后横梁11与后纵梁17的前段连接,其中,后横梁11的下表面的高度高于电池包20上表面的高度,后纵梁17的前段设置在后横梁11远离电池包20的一侧,进而可以在避免阻碍电池包20延伸,扩大电池包20安装空间的同时,还能够在车辆1受到碰撞力时,后纵梁17受到的力都可以传递到后横梁11上,进而通过后横梁11传递到门槛梁上,从而增加传力路径,提高传力效率。
进一步的,后横梁11还被配置为电池包安装梁,即后横梁11和电池包20固定连接,因而,后横梁11受到的力可以通过连接件传递到电池包20上,从而将电池包20纳入传力路径,依托与电池包20的大面积特性,能够有效的增强传力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后纵梁17传递到后横梁11的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后横梁11传递到两侧的门槛梁,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后横梁11传递到电池包20,从而形成了多条传力路径,而且通过电池包20增大了传力结构的面积,进而能够有效的降低碰撞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后横梁11形成为电池包安装梁。电池包20后端可以通过连接件与后横梁11连接,进一步的,电池包20的上表面还可以和后横梁11的下表面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从而形成密封间隙,当电池包20和后横梁11连接时,电池包20和后横梁11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件6001以形成密封,从而有效避免外物进入乘员舱。电池包20安装于后横梁11上,可以扩展长度方向上的电池包20的容纳空间,从而增加了电池包20的容量,增加了车辆1的续航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后横梁11包括后横梁左连接板112、后横梁右连接板112’以及后横梁本体111,后横梁左连接板112、后横梁本体111以及后横梁右连接板112’依次连接。后横梁左连接板112可以和后横梁本体111的左段的至少部分表面相适配,后横梁右连接板112’可以和后横梁本体111的右段的至少部分表面相适配,如此设置的后横梁左连接板112和后横梁右连接板112’可以提高后横梁11和后纵梁17的连接可靠性,提高了车辆1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后纵梁17包括左后纵梁1701以及右后纵梁1701’,左后纵梁1701与后横梁左连接板112连接,右后纵梁1701’与后横梁右连接板112’连接。左后纵梁1701与后横梁左连接板112连接,后横梁左连接板112和后横梁本体111的左段相连接,右后纵梁1701’与后横梁右连接板112’连接,后横梁右连接板112’和后横梁本体111的右端部相连接,如此设置的后横梁左连接板112和后横梁右连接板112’可以使得车辆1的后端在受到碰撞时,后碰力可以由车辆1后端通过后纵梁17向前传导,而后传至后横梁左连接板112和后横梁右连接板112’及后横梁本体111引导碰撞力向车辆1的宽度方向传导,可以分散车辆1在后侧在受到碰撞时受到的力,从而起到缓解后碰力的作用,避免车辆1受到后碰力后产生形变,从而提高车辆1的承力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车辆1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后横梁左连接板112设置在左后纵梁1701的前段,后横梁右连接板112’设置在右后纵梁1701’的前段;后横梁左连接板112分别与后横梁本体111的左段、第一门槛梁901连接;后横梁右连接板分别与后横梁本体111的右端、第二门槛梁18’连接。
如此设置的后横梁左连接板112和后横梁右连接板112’可以使得车辆1的后端在受到碰撞时,后碰力可以由车辆1后端通过后纵梁17向前传导,而后传至后横梁左连接板112和后横梁右连接板112’及后横梁引导碰撞力向车辆1的宽度方向传导,并通过后横梁左连接板112和后横梁右连接板112’与第一门槛梁18和第二门槛梁18’的连接处引导碰撞力向第一门槛梁18及第二门槛梁18’传导,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分散车辆1在后侧在受到碰撞时受到的力,从而进一步缓解后碰力,提高了车辆1的承力能力及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后横梁左连接板112设置有第一凸台1121,后横梁右连接板112’设置有第二凸台1121’;其中,第一凸台1121和第二凸台1121’上均设置有后副车架安装点P,且第一凸台1121、第二凸台1121’设置在后横梁本体111沿车辆1长度方向的后侧。第一凸台1121及第二凸台1121’可以在车辆1的长度方向凸出于后横梁本体111,且凸出部分的在宽度方向的截面面积可以逐渐减小。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后横梁11的下方具有用于与后副车架70安装的后副车架安装点P,后横梁11与后副车架70通过螺栓在后副车架安装点P处安装固定,后副车架安装点P处扣设有传力结构,以使后纵梁17、电池包20形成传力区Q域,可以保证后部传力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了车辆1的安全性。
后横梁左连接板112设置有第一凸台1121,后横梁右连接板112’设置有第二凸台1121’,其中,第一凸台1121和第二凸台1121’上均设置有后副车架安装点,且第一凸台1121、第二凸台1121’设置在后横梁本体111沿车辆1长度方向的后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第一凸台1121下侧面、第二凸台1121’下端面在车辆1高度方向的高度高于后横梁11下侧面在车辆1高度方向上的高度。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高度”指的是位置关系,并不是尺寸关系。如此设置的第一凸台1121和第二凸台1121’可以避免后副车架70与后纵梁17发生干涉,同时提高了第一凸台1121和第二凸台1121’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第一凸台1121和第二凸台1121’与后纵梁17的连接可靠性,提高了传力区Q域的程力能力,保证了后部传力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了车辆1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左后纵梁1701包括左后纵梁前段17011,左后纵梁前段17011的前部与后座椅前横梁12连接,左后纵梁前段17011的后部与后横梁左连接板112连接,左后纵梁前段17011底部在车辆1高度方向上的高度高于电池包20上表面的高度;右后纵梁1701’包括右后纵梁前段17011’,右后纵梁前段17011’的前部与后座椅前横梁12连接,右后纵梁前段17011’的后部与后横梁右连接板112’连接,右后纵梁前段17011’底部在车辆1高度方向上的高度高于电池包20上表面的高度。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高度”指的是位置关系,并不是尺寸关系。
由此可以使得左后纵梁1701和右后纵梁1701’位于电池包20的上方,使得提高电池包20的上表面可以扩展至左后纵梁前段17011底部和右后纵梁前段17011’底部的下方,提高了电池包20在高度方向上的容纳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乘员空间,可以降低整车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下车身10还包括后座椅前横梁12,后座椅前横梁12沿车辆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与后纵梁17及门槛梁连接。车辆1的乘员座椅可以设置于后座椅前横梁12,后座椅前横梁12沿车辆1的宽度方向延伸。后座椅前横梁12的左端可以与左后纵梁1701及第一门槛梁18的后端连接,后座椅前横梁12的右端可以与右后纵梁1701’及第二门槛梁18’的后端连接。如此设置的后座椅前横梁12可以使得车辆1的后侧在受到碰撞时,后碰力可以通过后纵梁17传至后座椅前横梁12,使得后碰力得到缓解和分散,以提高车辆1承力能力,提高了车辆1的安全性。
此外,车辆1的左侧或右侧受到碰撞时,后座椅前横梁12可以参与传力,由此可以缓解侧碰力的作用效果,避免集中力的作用造成车辆1的损坏,可以提高辆100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后座椅前横梁12的下表面在车辆1的高度方向的高度高于电池包20上表面在车辆1高度方向上的高度。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高度”指的是位置关系,并不是尺寸关系。后座椅前横梁12的下表面在Z方向的高度高于电池包20上表面的高度,由此可以避免后座椅前横梁12的设置对电池包20在Z方向的延伸造成阻碍,从而增大电池包20的Z向的尺寸,提高空间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了车辆1的续航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8所示,后纵梁17包括左后纵梁1701以及右后纵梁1701’,后座椅前横梁12的两端分别与左后纵梁1701、右后纵梁1701’连接。左后纵梁1701以及右后纵梁1701’沿车辆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后座椅前横梁12的两端可以分别与左后纵梁1701和右后纵梁1701’相连接。当车辆1的后侧受到碰撞时,后碰力可以通过后纵梁1701以及右后纵梁1701’传至后座椅前横梁12,从而缓解和分散了后碰力的作用效果,提高了车辆1后侧的程力能力,可以提高车辆1的安全性。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后座椅前横梁下表面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高于对应连接处后纵梁的高度。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后座椅前横梁、左后纵梁、后横梁以及右后纵梁沿周向相连以构成封闭的框架结构,后座椅前横梁、左后纵梁、后横梁以及右后纵梁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口字型结构,该结构能够极大的提高车辆后侧的传力能力,而且该结构的还与门槛梁连接,因而能够有效的在增加传力路径的同时,将侧碰、前碰以及后碰力分散传递,提高传力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减轻碰撞损害。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下车身包括在车身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门槛梁及第二门槛梁;其中,电池包的后端面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超出第一门槛梁的后端面、第二门槛梁的后端面。电池包的后端面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向后超过第一门槛梁的后端面以及第二门槛梁的后端面,能够有效的提高电池包的容量,增加电池包的长度,从而增加车辆的续航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电池包20包括电池包上壳体2011、电池包下壳体2012以及至少一个电芯202,电池包上壳体2011与电池包下壳体2012形成容纳空间2013,至少一个电芯202设置在容纳空间2013中,电池包上壳体2011的至少部分上表面形成为车身地板,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包上壳体2011和车身地板集成为一体,即省略了车身地板,而以电池包上壳体2011替代,能够有效的减少零部件数量,而且可以有效的减轻车身重量,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车辆续航。
在车辆1的Y向上,电池包上壳体2011的左右两侧的安装部分别与门槛梁固定连接,以使得电池包能够安装在车身上,即电池包上壳体2011的左延伸部20111和第一门槛梁18固定连接,右延伸部20111’和第二门槛梁18’固定连接,左右延伸部上可分别设置多个通孔,而两个门槛梁的对应位置则对应设置有多个通孔,可以通过螺栓19或者螺钉穿过通孔以和安装孔固定连接,以使得电池包和门槛梁能够有效的固定连接;可选的,左右延伸部上的多个通孔沿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使得电池包能够和车辆更好的连接。
下面以第一门槛梁18连接于左延伸部20111为例进行说明,第一门槛梁18的第一门槛壳体1801设置有沿车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孔(图未示出),左延伸部20111在与第一门槛壳体180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延伸部连接通孔(图未示出),第一门槛梁18与左延伸部20111通过连接螺栓19进行连接。由此可以提高第一门槛梁18的连接可靠性,提高了车辆1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上壳体2011与电池包下壳体2012之间形成可以容纳至少一个电芯202容纳空间2013,至少一个电芯202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其中,电池包上壳体2011的至少部分上表面形成为车身地板。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包上壳体2011为金属壳体,优选地可以是钢或者其他金属壳体,如此在电池包20的部分上表面形成为车身地板时,能够更好的形成为承重结构,以防止电池包20的结构强度过低,而且,还能够更好的对电池包20形成防护,进而能够更好的保护电芯202,提高了电芯202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通过将电池包上壳2011体的至少部分上表面形成为车身地板。减小了电池包20与车身之间的间隙,在减小行车噪声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车辆1的电池包安装空间,使得电池包20可以具有较大的电容量,提高了电池包20的总电量,进一步提高了车辆1的续航能力;或者降低了车辆重心,提高车辆操控性;或者提高了车内的乘员舱空间,有效的提高客户体验。同时,可以节省材料,减少车辆1的总重量,易于车辆1实现轻量化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12所示,电芯202与电池包上壳体2011固定连接,进一步的,电芯202的顶面与电池包上壳体2011粘接,电池包下壳体2012可以为冷却板,电芯202的底面通过导热胶204与底板粘接,该结构能够取消了传统电池包结构中的电池包底面壳体,而是采用冷却板替代,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电池包20的重量,提高电池包20的能量密度,进一步的,还能够降低电池20在车辆1的Z向上的高度,提高车辆的离地间隙,提供通过性,而且,将冷却板设置在电芯202下侧,能够有效的避免电池包20的热管理对乘员舱的影响,从而提高乘车体验;将电芯202的上侧与电池包上壳体2011粘接,能够有效的固定电芯202,而且能够有效的增强电池包上壳体2011的模态以及强度,使其能够承载乘员舱的加载在电池包上壳体2011上的重量,还能够有效的参与车辆1的传力,特别的,当车辆1发生侧碰时,当门槛梁上的力传递到电池包上壳体2011时,能够有效的利用粘接在电池包上壳体2011上的电芯202进行传力;电芯202下侧与冷却板粘接,能够有效的固定电芯202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电芯202与冷却板之间的热传递,提高传热效率,提高热管理效率。进一步的,电池包上壳体2011与电池包下壳体2012密封连接,以防止外部物质进入电池包20内部,从而影响电池包20寿命或者影响电池包安全
本申请中的电池包20,通过将上壳体作为车身地板,使得电池包20在受力较大时电芯202不会脱离上壳体,可以提高电芯202的连接稳定性,保证电池包20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图11和16所示,电池包2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电芯202,电芯202的长度方向和车辆1的长度方向一致。至少一个电芯202设置于电池包20的容纳空间2013内,电芯202的长度方向设置为沿车辆1的长度方向,如此设置的电池包20在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利用电芯202进行力传递,在受到侧碰时,电芯202面积较大的一部分受到碰撞力,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小压强,进而进一步防止电芯202受到结构性破坏,而且还能够增大传力面积,将力分散到车辆1的长度方向,防止局部损坏过大。。
进一步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电池包20包括多个电芯202,多个电芯202沿车辆1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如此设置的电池包20可以便于电芯202参与车辆1侧碰时的传力,同时可以便于提高电池包20的空间利用率,增加电池包20容纳电芯202的数量,从而提高了电池包20的总电量,进一步提高了车辆1的续航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下车身10设置有密封板总成60,电池包20的上表面与密封板总成60密封连接。密封板总成60设置于车辆1的下车身10上,密封电池包20的顶面与前纵梁50、框架结构、后横梁11中的至少一个的连接处。且密封板总成位于下车身10与电池包20之间,如此设置的密封板总成60可以提高车辆1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9并结合图13,密封板总成60包括环形的密封板6001以及至少一个密封件6002,密封件6002设在密封板6001与电池包20之间。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密封板总成60设置在前纵梁50的后侧、后横梁11的前侧以及两个门槛梁之间以形成一个环形,并且该密封板总成60还与前纵梁17、后横梁以及两个门槛梁连接,从而能够有效的与电池包20形成密封,进而使得乘员舱能够被电池包上壳体2011完全密封,以防止车外的物质通过电池20包与车身之间的间隙进入乘员舱。密封件6002可以构造为环形且可以为两个或者多个,两个或者多个密封件6002设置在环形密封板与电池包之间,以对其形成多层次密封,从而能够更好的提高密封效果,进一步的两个或者多个密封件也是环形密封件,且以此环形设置,即相邻的两个密封件,一个设置在内侧,另一个设置在外侧,且间隔设置,进一步提高密封件6002的密封效果。
密封板6001可以是一个一体成型的环形密封板,也可以是有多个子密封板以此连接形成的环形密封板。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密封板6001具有第一平面部6001a,电池包20具有第二平面部2014,第一平面部6001a与第二平面部2014相对,密封件6002设在第一平面部6001a和第二平面部2014之间。第一平面部6001a与第二平面部2014对应设置,至少一个密封件6002贴设于第一平面部6001a和第二平面部2014之间,由此可以保证密封板6001的密封效果,提高车辆100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6002为硅胶泡棉件。硅胶泡棉件具有重量轻、可形变、隔音性好、隔热性好等特点。通过设置密封件6002为泡棉件,使得密封件6002可以隔绝水、空气等物质,同时可以提高车辆1的隔音性、进一步提升乘客的舒适度。其中,硅胶泡棉件可以具有一定的密封压缩量,以进一步保证密封效果。此外,可以提高密封板6001的隔热性,防止电池包20温度过高向上传递,从而保证电池包2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了车辆1的安全性。此外,硅胶泡棉件可以阻止热量传递,从而提高硅胶泡棉件的热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0、图14和图15所示,下车身10的左侧设有第一门槛梁18,下车身10的右侧设有第二门槛梁18’;密封板6001包括左密封板段6001b和右密封板段6001b’,左密封板段6001b的左端具有左翻边6001c,左密封板段6001b通过左翻边6001c与第一门槛梁18相连,右密封板段6001b’的右端具有右翻边6001c’,右密封板段6001b’通过右翻边6001c’与第二门槛梁18’相连。
左密封板段6001b通过左翻边6001c与第一门槛梁18相连,右密封板段6001b’通过右翻边6001c’与第二门槛梁18’相连。
下面以第一门槛梁18与左密封板段6001b的连接为例进行说明,左密封板段6001b的左侧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左翻边6001c,可选的,可以上向上延伸的翻边,也可以是向下延伸的翻边,左翻边6001c与第一门槛梁18固定连接,以使得左密封板6001b能够有效的固定在门槛梁上,在保证密封板6001与第一门槛梁18的连接可靠性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密封板与车辆1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保证了车辆1的可靠性。此外,密封板6001还可以防止细小灰尘的进入,提高车辆1的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5所示,密封板6001还包括前密封板段6001d和后密封板段6001f,前密封板段6001d与前纵梁50连接,后密封板段6001f与后横梁11连接。密封板6001可以包括前密封板段6001d和后密封板段6001f,前密封板段6001d设置有和前纵梁50连接的前折边6001e,前密封板段6001d通过前折边与前纵梁50固定连接,后密封板段6001f设置有和后横梁11连接的后折边,后密封板段6001f通过后折边与后横梁11固定连接。如此连接结构在能够有效的提高密封板连接可靠性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密封性。
可以理解的是,密封板总成60上设置的平面部与电池包20上设置的平面部能够使得密封更好的实现,相对的平面部,使得密封件6002在对应位置能够更好的实现密封,从而提高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2、图16并结合图17,下车身10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座椅横梁13;电池包20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电池包加强梁2015,电池包20通过电池包加强梁2015与座椅横梁13连接。
下车身10可以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座椅横梁13,座椅适于设置于座椅横梁13的上侧,电池包20可以在与座椅横梁1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电池包加强梁2015,电池包20通过电池包加强梁2015与座椅横梁13连接,座椅横梁13可以使得提高电池包2与下车身1的连接更加可靠,同时,在车辆受到侧碰力时,侧碰力可以通过电池包加强梁2015沿车辆的宽度方向传导,以起到保证车辆以及电池包的可靠性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34)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
下车身;
后副车架;所述后副车架与所述下车身连接;
电池包,所述电池包与所述下车身连接,并设置在所述下车身的下侧;
其中,所述后副车架的前端面形成为电池包向后延伸的限位面,且所述电池包的至少部分上表面形成为车身地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的后端面与所述后副车架的前端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其中,所述L满足:10mm≤L≤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身还包括:
在车身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门槛梁及第二门槛梁,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第一门槛梁、第二门槛梁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门槛梁、第二门槛梁形成为电池包安装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身包括:
在车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后纵梁,所述后纵梁的前段底面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高度高于与所述电池包的顶面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身还包括:
后横梁;
其中,所述后横梁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后纵梁及所述门槛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横梁形成为电池包安装梁;其中,所述后横梁的下表面与所述电池包的顶面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形成密封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包括后横梁左连接板、后横梁右连接板以及后横梁本体,所述后横梁左连接板、后横梁本体以及后横梁右连接板依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包括左后纵梁以及右后纵梁,所述左后纵梁与所述后横梁左连接板连接,所述右后纵梁与所述后横梁右连接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左连接板设置在左后纵梁的前段,所述后横梁右连接板板设置在所述右后纵梁的前段;
所述后横梁左连接板分别与后横梁本体的左段、第一门槛梁连接;
所述后横梁右连接板分别与后横梁本体的右段、第二门槛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左连接板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后横梁右连接板设置有第二凸台;
其中,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均设置有后副车架安装点,且所述第一凸台、第二凸台设置在所述后横梁本体沿车辆长度方向的后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下侧面、第二凸台下端面在车辆高度方向的高度高于所述后横梁本体下侧面在所述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高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身还包括后座椅前横梁,所述后座椅前横梁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后纵梁及所述门槛梁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椅前横梁的下表面在车辆的高度方向的高度高于所述电池包上表面在所述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高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前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后纵梁、右后纵梁连接;
其中,所述后座椅前横梁、所述左后纵梁、所述后横梁和所述右后纵梁沿周向相连以构成封闭的框架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纵梁包括左后纵梁前段,所述左后纵梁前段的前部与后座椅前横梁连接,所述左后纵梁前段的后部与后横梁左连接板连接,所述左后纵梁前段底部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电池包上表面的高度;
所述右后纵梁包括右后纵梁前段,所述右后纵梁前段的前部与后座椅前横梁连接,所述右后纵梁前段的后部与后横梁右连接板连接,所述右后纵梁前段底部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电池包上表面的高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身包括:
在车身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门槛梁及第二门槛梁;
其中,所述电池包的后端面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超出所述第一门槛梁的后端面、所述第二门槛梁的后端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
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与所述下车身连接;
其中,所述前副车架的后端面形成为电池包向前延伸的限位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身还包括前横梁以及相对设置的A柱,所述前横梁的两端与A柱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身还包括前纵梁,所述前纵梁与所述前横梁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身还包括前纵梁,所述前纵梁的后端底面与所述电池包的顶面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形成密封间隙。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与门槛梁和中央通道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
电池包上壳体;
电池包下壳体;
至少一个电芯;
所述电池包上壳与所述电池包下壳体形成容纳空间,至少一个所述电芯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其中,电池包上壳体的至少部分上表面形成为车身地板。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
所述电芯与所述电池包上壳体固定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顶面与所述电池包上壳体粘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下壳体为冷却板,所述电芯的底面通过导热胶与所述底板粘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2-2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至少一个电芯,所述电芯的长度方向和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一致。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多个所述电芯,多个所述电芯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7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身设置有密封板总成,所述电池包的上表面与所述密封板总成密封连接。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总成包括:
环形的密封板;
至少一个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在所述密封板与所述电池包之间。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具有第一平面部,所述电池包具有第二平面部,所述第一平面部与所述第二平面部相对,所述密封件设在所述第一平面部和所述第二平面部之间。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硅胶泡棉件。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身的左侧设有第一门槛梁,所述下车身的右侧设有第二门槛梁;
所述密封板包括左密封板段和右密封板段,所述左密封板段的左端具有左翻边,所述左密封板段通过所述左翻边与所述第一门槛梁相连,所述右密封板段的右端具有右翻边,所述右密封板段通过所述右翻边与所述第二门槛梁相连。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还包括前密封板段和后密封板段,所述密封板前段与前纵梁连接,所述密封板后段与后横梁连接。
34.根据权利要求1-3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身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座椅横梁;
所述电池包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电池包加强梁,所述电池包加强梁与所述座椅横梁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843618.3A CN116985618A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车辆 |
CN202210346551.8A CN114940055B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车辆 |
CN202310842579.5A CN117002241A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车辆 |
CN202310844466.9A CN116985619A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车辆 |
CN202310845414.3A CN116890623A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车辆 |
AU2023247710A AU2023247710A1 (en) | 2022-03-31 | 2023-03-31 | Vehicle |
KR1020247021201A KR20240110647A (ko) | 2022-03-31 | 2023-03-31 | 차량 |
PCT/CN2023/085391 WO2023186071A1 (zh) | 2022-03-31 | 2023-03-31 | 车辆 |
EP23778436.8A EP4438363A1 (en) | 2022-03-31 | 2023-03-31 | Vehicl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46551.8A CN114940055B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车辆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844466.9A Division CN116985619A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车辆 |
CN202310845414.3A Division CN116890623A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车辆 |
CN202310842579.5A Division CN117002241A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车辆 |
CN202310843618.3A Division CN116985618A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车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40055A true CN114940055A (zh) | 2022-08-26 |
CN114940055B CN114940055B (zh) | 2023-08-01 |
Family
ID=82906570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46551.8A Active CN114940055B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车辆 |
CN202310844466.9A Pending CN116985619A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车辆 |
CN202310845414.3A Pending CN116890623A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车辆 |
CN202310843618.3A Pending CN116985618A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车辆 |
CN202310842579.5A Pending CN117002241A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车辆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844466.9A Pending CN116985619A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车辆 |
CN202310845414.3A Pending CN116890623A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车辆 |
CN202310843618.3A Pending CN116985618A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车辆 |
CN202310842579.5A Pending CN117002241A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车辆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438363A1 (zh) |
KR (1) | KR20240110647A (zh) |
CN (5) | CN114940055B (zh) |
AU (1) | AU2023247710A1 (zh) |
WO (1) | WO2023186071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80769A (zh) * | 2023-03-28 | 2023-05-09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车身地板总成和车辆 |
WO2023186080A1 (zh) * | 2022-03-31 | 2023-10-0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 |
WO2023186071A1 (zh) * | 2022-03-31 | 2023-10-0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7196960A (ja) * | 2016-04-26 | 2017-11-0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
CN209581624U (zh) * | 2018-12-25 | 2019-11-0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的传力结构、车身及车辆 |
CN111376983A (zh) * | 2018-12-27 | 2020-07-07 |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 用于加强电动汽车车身正面碰撞性能的加强结构 |
CN211731599U (zh) * | 2019-12-31 | 2020-10-23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地板总成及其电池包、车辆 |
CN113306380A (zh) * | 2021-06-08 | 2021-08-27 |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车身与电池包集成结构 |
CN113548117A (zh) * | 2021-08-17 | 2021-10-26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车辆的车身地板总成以及车辆 |
CN215752636U (zh) * | 2021-08-31 | 2022-02-08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
CN114083972A (zh) * | 2021-12-13 | 2022-02-25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包的安装结构和车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207687A1 (ja) * | 2017-05-08 | 2018-11-15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
CN110329362B (zh) * | 2018-03-30 | 2021-02-23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结构及汽车 |
CN111169547B (zh) * | 2018-10-24 | 2021-06-18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传力结构及汽车 |
CN112572608B (zh) * | 2019-09-30 | 2022-04-1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CN113086007B (zh) * | 2021-03-24 | 2023-04-07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
CN114940055B (zh) * | 2022-03-31 | 2023-08-01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 |
-
2022
- 2022-03-31 CN CN202210346551.8A patent/CN114940055B/zh active Active
- 2022-03-31 CN CN202310844466.9A patent/CN116985619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3-31 CN CN202310845414.3A patent/CN116890623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3-31 CN CN202310843618.3A patent/CN116985618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3-31 CN CN202310842579.5A patent/CN117002241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3-31 WO PCT/CN2023/085391 patent/WO202318607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3-03-31 EP EP23778436.8A patent/EP4438363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03-31 AU AU2023247710A patent/AU2023247710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03-31 KR KR1020247021201A patent/KR20240110647A/ko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7196960A (ja) * | 2016-04-26 | 2017-11-0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
CN209581624U (zh) * | 2018-12-25 | 2019-11-0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的传力结构、车身及车辆 |
CN111376983A (zh) * | 2018-12-27 | 2020-07-07 |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 用于加强电动汽车车身正面碰撞性能的加强结构 |
CN211731599U (zh) * | 2019-12-31 | 2020-10-23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地板总成及其电池包、车辆 |
CN113306380A (zh) * | 2021-06-08 | 2021-08-27 |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车身与电池包集成结构 |
CN113548117A (zh) * | 2021-08-17 | 2021-10-26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车辆的车身地板总成以及车辆 |
CN215752636U (zh) * | 2021-08-31 | 2022-02-08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
CN114083972A (zh) * | 2021-12-13 | 2022-02-25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包的安装结构和车辆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86080A1 (zh) * | 2022-03-31 | 2023-10-0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 |
WO2023186071A1 (zh) * | 2022-03-31 | 2023-10-0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 |
CN116080769A (zh) * | 2023-03-28 | 2023-05-09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车身地板总成和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02241A (zh) | 2023-11-07 |
AU2023247710A1 (en) | 2024-07-11 |
KR20240110647A (ko) | 2024-07-15 |
CN116890623A (zh) | 2023-10-17 |
CN116985619A (zh) | 2023-11-03 |
CN116985618A (zh) | 2023-11-03 |
CN114940055B (zh) | 2023-08-01 |
EP4438363A1 (en) | 2024-10-02 |
WO2023186071A1 (zh) | 2023-10-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940055A (zh) | 车辆 | |
CN211731599U (zh) | 车身地板总成及其电池包、车辆 | |
CN109204527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WO2019185023A1 (zh) | 车身结构及汽车 | |
CN215752636U (zh) | 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9204465B (zh) | 车身结构及车辆 | |
CN219838615U (zh) | 下车体结构和车辆 | |
US20230025278A1 (en) | Structural Battery With Reduced Sill Height | |
CN109204464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09204460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WO2023186080A1 (zh) | 车辆 | |
CN221049786U (zh) | 车身中部结构及车辆 | |
CN217835778U (zh) | 车身结构及汽车 | |
CN216468112U (zh) | 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9204516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218661322U (zh) | 与车身集成的电池包框架结构及汽车 | |
CN109204508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218021866U (zh) | 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21367221U (zh) | 车身结构与车辆 | |
CN217649526U (zh) | 电池包结构和汽车 | |
CN221138311U (zh) | 车身门槛总成及车辆 | |
CN221068237U (zh) | 一种汽车乘员舱前地板总成结构 | |
CN220374635U (zh) | 汽车顶盖和具有其的汽车 | |
CN217575363U (zh) | 车辆底盘结构和车辆 | |
CN216468090U (zh) | 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7258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