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68112U - 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68112U
CN216468112U CN202122984951.5U CN202122984951U CN216468112U CN 216468112 U CN216468112 U CN 216468112U CN 202122984951 U CN202122984951 U CN 202122984951U CN 216468112 U CN216468112 U CN 216468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doorsill
seat
energy absorp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849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全毅
衣本钢
黄晓丹
赵宝光
刘腾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849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68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68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68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包括: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包括左门槛及右门槛,所述左门槛和所述右门槛均沿所述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左门槛与所述右门槛沿车身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左门槛及右门槛适于连接在电池包的两端,所述电池包包括多个单体电池;所述左门槛及所述右门槛内均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有多个吸能腔,多个所述吸能腔包括优先溃缩腔,所述优先溃缩腔与所述单体电池对应设置且优先于其余吸能腔发生溃缩。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的结构强度高,对侧面碰撞以及侧柱碰撞的抵抗能力强,且具有高度低、离地间隙大等优点。

Description

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车身,通常设置有地板,地板的下方设有电池安装横梁,电池包通过电池安装横梁安装于车身,但是地板和电池包之间存在间隙,为充分利用车辆的空间,导致车辆在上下方向尺寸大。
因此,一些车身去掉地板,以电池包的壳体作为地板,但是这样会使得电池包的位置上移,在车辆发生侧撞时,由于车身没有地板,仅靠车身框架在碰撞物和电池包之间进行缓冲,这样导致电池包承受碰撞力较大,非常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身,该车身的结构强度高,对侧面碰撞以及侧柱碰撞的抵抗能力强,且具有高度低、离地间隙大、风阻和能耗小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身的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身,包括:
车身框架,所述镂空部的内周壁围绕出电池包容纳空间,所述车身框架包括左门槛及右门槛,所述左门槛和所述右门槛均沿所述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左门槛与所述右门槛沿车身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左门槛及右门槛适于连接在电池包的两端,所述电池包包括多个单体电池;
所述左门槛及所述右门槛内均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有多个吸能腔,多个所述吸能腔包括优先溃缩腔,所述优先溃缩腔与所述单体电池对应设置且优先于其余吸能腔发生溃缩。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的结构强度高,对侧面碰撞以及侧柱碰撞的抵抗能力强,且具有高度低、离地间隙大、风阻和能耗小等优点。
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下面以左侧碰撞为例),当与电池包对应的吸能腔发生溃缩时,左门槛上的力能够通过单体电池传力,增加传力路径。由于该左门槛及右门槛内设置有加强筋,当门槛受到的作用力较小,门槛未发生溃缩,此时加强筋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左门槛及右门槛的抗侧碰能力,即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电池,而当门槛梁受到的作用力增加到一定程度以使左门槛及右门槛发生溃缩时,这时候增加了单体电池的传力路径,加快了左门槛上的力的分散,增加车辆的抗侧碰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优先溃缩腔在水平方向上及竖直方向上均邻近所述单体电池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优先溃缩腔的底壁在靠近所述单体电池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优先溃缩腔的底壁构造有至少一个弯曲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弯曲部为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多个且包括上弯曲部和下弯曲部,所述上弯曲部向上且远离所述单体电池的方向凸出,所述下弯曲部向下且靠近所述单体电池的方向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
前座椅后横梁,所述前座椅后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门槛和所述右门槛,所述优先溃缩腔的底壁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前座椅后横梁和电池包的底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
前座椅后横梁,所述前座椅后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门槛和所述右门槛,所述前座椅后横梁用于与电池包连接,所述前座椅后横梁内设有彼此分隔第一吸能腔和第二吸能腔,所述第一吸能腔和所述第二吸能腔沿所述车身框架的长度方向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吸能腔位于所述第二吸能腔的前方,所述第一吸能腔的高度从前至后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吸能腔的高度从前至后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吸能腔的最小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吸能腔的最大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吸能腔位于所述第二吸能腔的前方,所述第二吸能腔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吸能腔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吸能腔位于所述第二吸能腔的前方;
所述第一吸能腔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前侧边、第一上侧边、第一后侧边和第一下侧边,所述第一前侧边和所述第一后侧边沿前后方向间隔且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上侧边和所述第一下侧边沿上下方向间隔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后侧边连接于所述第一下侧边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吸能腔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二上侧边、第二后侧边和第二下侧边,所述第二后侧边和所述第一后侧边沿前后方向间隔且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上侧边和所述第二下侧边沿上下方向间隔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上侧边连接于所述第一后侧边的后表面,所述第一下侧边和所述第二下侧边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前侧边、所述第一上侧边、所述第一后侧边、所述第一下侧边、所述第二上侧边、所述第二后侧边和所述第二下侧边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后侧边的下沿构造有向前折弯的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下侧边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上侧边的前沿设有向下折弯的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后侧边的后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
前座椅前横梁,所述前座椅前横梁位于所述电池包的上方和所述前座椅后横梁的前方,所述前座椅前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门槛的右侧壁和所述右门槛的左侧壁,所述前座椅前横梁内设有第三吸能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吸能腔具有:
前横梁主体,所述前横梁主体包括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第三前侧边、第三上侧边和第三后侧边,所述第三前侧边和所述第三后侧边沿前后方向间隔且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三上侧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三前侧边的上侧和所述第三后侧边的上侧连接;
前横梁底板,所述前横梁底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三前侧边的下侧和所述第三后侧边的下侧连接,所述前横梁底板设有朝向所述第三吸能腔内凸出的至少一个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起为多个且由所述前横梁底板折弯而成,每个所述凸起沿所述车身框架的宽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车身框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前侧边的下端设有向前弯折的前连接段,所述第三后侧边的下端设有向后弯折的后连接段,所述前横梁底板与所述前连接段和所述后连接段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
后座椅前横梁,所述后座椅前横梁位于所述电池包的上方和所述前座椅后横梁的后方,所述后座椅前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门槛的右侧壁和所述右门槛的左侧壁,所述后座椅前横梁内设有第四吸能腔,所述第四吸能腔的上侧壁和下侧壁平行,所述第四吸能腔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的距离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
前横梁,所述前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门槛和所述右门槛连接;
左后纵梁,所述左后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后座椅前横梁的左端连接,所述左后纵梁的左侧与所述左门槛连接;
右后纵梁,所述右后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后座椅前横梁的右端连接,所述右后纵梁的右侧与所述右门槛连接;
所述车身还包括后座椅后横梁,所述后座椅后横梁的左端与所述左后纵梁连接且右端与所述右后纵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后纵梁和所述右后纵梁中的每一个均包括顶板和纵梁主体,所述顶板连接于所述纵梁主体的上方且共同形成第五吸能腔,所述顶板设有搭接于所述后座椅前横梁的上侧面的上翻边和连接于所述后座椅前横梁的后侧面的前翻边,所述纵梁主体连接于所述后座椅前横梁的下侧面;
所述后座椅后横梁包括后横梁主体、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后横梁主体的左端的下侧面以及所述左后纵梁的纵梁主体的下侧面和后侧面,所述右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后横梁主体的右端的下侧面以及所述右后纵梁的纵梁主体的下侧面和后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身框架上形成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形成为电池包安装空间;
所述电池包包括:
边框,所述边框与所述左门槛和所述右门槛连接;
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车身框架连接且覆盖所述镂空部以形成为地板;
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边框、所述盖板与所述冷却板之间形成多个所述单体电池的容纳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单体电池沿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单体电池沿车身的宽度方向排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车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对侧面碰撞以及侧柱碰撞的抵抗能力强,且具有高度低、离地间隙大、风阻和能耗小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的车身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的车身框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车身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的前座椅后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车身的前座椅后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的前座椅前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的后座椅前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的单体电池、边框和加强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身1、
车身框架100、镂空部110、电池容纳空间111、左门槛120、右门槛130、前横梁140、左后纵梁150、右后纵梁160、顶板170、纵梁主体180、第五吸能腔190、
盖板200、加强筋210、吸能腔211、优先溃缩腔212、弯曲部213、上弯曲部214、下弯曲部215、
前座椅后横梁300、第一吸能腔310、第一后侧边311、第一上侧边312、第一前侧边313、第一下侧边314、第一折弯部315、第二吸能腔320、第二上侧边321、第二后侧边322、第二下侧边323、第二折弯部324、
单体电池400、底板500、冷却板510、防护板520、
前座椅前横梁600、第三吸能腔610、前横梁主体611、第三前侧边612、第三上侧边613、第三后侧边614、前横梁底板615、凸起616、前连接段617、后连接段618、后座椅前横梁700、第四吸能腔710、
后座椅后横梁800、后横梁主体810、左连接板820、右连接板830、
边框900、加强梁9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1。
如图1-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1包括车身框架100、盖板200、单体电池400、底板500和加强筋210。
车身框架100包括左门槛120和右门槛130,左门槛120和右门槛130均沿车身框架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电池包包括多个单体电池,且左门槛120和右门槛130沿车身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电池包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分别与左门槛120和右门槛130连接,左门槛120和右门槛130内均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210设有多个吸能腔211,多个吸能腔211包括优先溃缩腔212,优先溃缩腔212与单体电池对应设置且优先于其余吸能腔211发生溃缩。
这样,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下面以左侧碰撞为例),当与电池包对应的吸能腔211发生溃缩时,左门槛上的力能够通过单体电池传力,增加传力路径。由于该左门槛及右门槛内设置有加强筋,当门槛受到的作用力较小,门槛未发生溃缩,此时加强筋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左门槛及右门槛的抗侧碰能力,即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电池,而当门槛梁受到的作用力增加到一定程度以使左门槛及右门槛发生溃缩时,这时候增加了单体电池的传力路径,加快了左门槛上的力的分散,增加车辆的抗侧碰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5所示,优先溃缩腔在竖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均邻近单体电池设置。这样左门槛120和右门槛130受到大碰撞时,优先溃缩腔212溃缩,此时左门槛120和右门槛130的力能够通过溃缩后的优先溃缩腔传力至单体电池,避免整个乘员舱发生变形,能够提高对乘客舱的保护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5所示,优先溃缩腔212的底壁向靠近单体电池400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这样优先溃缩腔212的底壁在左右方向上承受的压力小,从而优先溃缩腔212在受到门槛传力时易于发生形变,且发生溃缩后,门槛能够抵靠在电池包上与单体电池对应的位置,从而实现单体电池的传力。
进一步地,优先溃缩腔212的底壁构造有至少一个弯曲部213。这样,优先溃缩腔212的底壁在弯曲部213处更易于发生形变,更有利于使优先溃缩腔212优先溃缩。
更进一步地,弯曲部213为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多个且包括上弯曲部214和下弯曲部215,上弯曲部214向上且远离单体电池400的方向凸出,下弯曲部215向下且靠近单体电池400的方向凸出。
这样,通过上弯曲部214和下弯曲部215的设置,优先溃缩腔212的底壁受力时会在上弯曲部214处朝向上方继续凸起,且在下弯曲部215处朝向上方继续凸起,极大地加速了优先溃缩腔212的底壁的溃缩效率,从而能够快速实现左门槛120和右门槛130到单体电池400的快速传力,降低乘客舱的损坏几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5-图7所示,车身1还包括前座椅后横梁300,前座椅后横梁300用于与电池包连接且两端分别连接于左门槛120和右门槛130,优先溃缩腔212的底壁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前座椅后横梁300和单体电池400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前座椅后横梁300用于与电池包的盖板连接,电池包的底壁为下文的底板500。
换言之,前座椅后横梁300的左端止抵于左门槛120的右侧壁,前座椅后横梁300的右端止抵于右门槛130的左侧壁,能够提高前座椅后横梁300和左门槛120以及右门槛130在左右方向的传力可靠性,并且,左门槛120和右门槛130不仅可以围绕出镂空部110的部分结构,而且可以实现车身框架100沿前后方向传力,有利于提高车身1的抵抗正面碰撞、小偏置碰撞以及后面碰撞的能力。
这样保证了优先溃缩腔212发生溃缩后,门槛会向单体电池400传力,而非继续加重前座椅后横梁300的负担,为了车身1新增一条稳定的传力路径,有利于提高车身1的安全性。
如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1具有结构强度高,对侧面碰撞以及侧柱碰撞的抵抗能力强,且具有高度低、离地间隙大、风阻和能耗小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3、图6和图7所示,车身1还包括前座椅后横梁300,前座椅后横梁300位于盖板200的上方且两端分别连接于左门槛120的右侧壁和右门槛130的左侧壁,前座椅后横梁300内设有彼此分隔第一吸能腔310和第二吸能腔320,第一吸能腔310和第二吸能腔320沿车身框架100的长度方向排布。
通过设置第一吸能腔310和第二吸能腔320,能够有效地提高前座椅后横梁300在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的抗折弯能力,在保证前座椅后横梁300的高度较低的同时,能够提高前排座椅在上下方向的稳定性,乘员乘坐更为舒适,并且,通过前座椅后横梁300能够在左右方向上为车身1增加一条传力路径,车身1的结构强度更高,提高车身1抵抗侧面碰撞(左侧碰撞和右侧碰撞)以及侧柱碰撞的能力,有利于保证乘客安全。
换言之,前座椅后横梁300的左端止抵于左门槛120的右侧壁,前座椅后横梁300的右端止抵于右门槛130的左侧壁,能够提高前座椅后横梁300和左门槛120以及右门槛130在左右方向的传力可靠性,并且,左门槛120和右门槛130不仅可以围绕出镂空部110的部分结构,而且可以实现车身框架100沿前后方向传力,有利于提高车身1的抵抗正面碰撞、小偏置碰撞以及后面碰撞的能力。
进一步地,第一吸能腔310位于第二吸能腔320的前方,第一吸能腔310的高度从前至后逐渐减小,第二吸能腔320的高度从前至后逐渐减小,第一吸能腔310的最小高度不小于第二吸能腔320的最大高度。这样前座椅后横梁300支撑的前排座椅的从前至后逐渐降低,能够对乘客抵挡,乘坐更为舒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3、图6和图7所示,第一吸能腔310位于第二吸能腔320的前方,第二吸能腔320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一吸能腔310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其中,第二吸能腔320可以用于与下文所述的加强梁910连接,这样第二吸能腔320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较大可以便于容纳螺栓等紧固件,并且,将第二吸能腔320固定,第一吸能腔310的高度可以较高,从而前排座椅的高度可以更高,乘坐更为舒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3、图6和图7所示,第一吸能腔310位于第二吸能腔320的前方,第一吸能腔310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后侧边311、第一上侧边312、第一前侧边313和第一下侧边314,第一后侧边311和第一前侧边313沿前后方向间隔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上侧边312和第一下侧边314沿上下方向间隔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后侧边311连接于第一下侧边314的上表面。
第二吸能腔320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二上侧边321、第二后侧边322和第二下侧边323,第二后侧边322和第一后侧边311沿前后方向间隔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上侧边321和第二下侧边323沿上下方向间隔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上侧边321连接于第一后侧边311的前表面,第一下侧边314和第二下侧边323连接。
其中,第一后侧边311、第一上侧边312、第一前侧边313、第一下侧边314、第二上侧边321、第二后侧边322和第二下侧边323一体成型。
这样,前座椅后横梁300为整体件,无需采用多个零件进行拼接,前座椅后横梁300的结构强度更强,且加工难度低,还能够形成两个完整的吸能腔结构,以提高前座椅后横梁300的抗折弯性能。
进一步地,第一后侧边311的下沿构造有向后折弯的第一折弯部315,第一折弯部315连接于第一下侧边314的上表面。第二上侧边321的前沿设有向下折弯的第二折弯部324,第二折弯部324连接于第一后侧边311的后表面。
由于第二吸能腔320在前后方向的宽度较大,因此将第一折弯部315向后折弯,第一折弯部315伸入到第二吸能腔320内,并且能够提高第一后侧边311和第一下侧边314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第一吸能腔310的结构强度。另外,第二折弯部324向下折弯也伸入到第二吸能腔320内,并且能够提高第二上侧边321和第一后侧边311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第二吸能腔320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前座椅后横梁300的抗折弯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图8所示,车身1还包括前座椅前横梁600,前座椅前横梁600位于盖板200的上方和前座椅后横梁300的前方,前座椅前横梁60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门槛120的右侧壁和右门槛130的左侧壁,前座椅前横梁600内设有第三吸能腔610。
换言之,前座椅前横梁600的左端止抵于左门槛120的右侧壁,前座椅前横梁600的右端止抵于右门槛130的左侧壁,能够提高前座椅后横梁300和左门槛120以及右门槛130在左右方向的传力可靠性,以及后座椅前横梁700和左门槛120以及右门槛130在左右方向的传力可靠性。。
其中,第三吸能腔610沿前座椅前横梁60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三吸能腔610的设置,能够在减轻前座椅前横梁600的重量和成本的同时,保证前座椅前横梁600的抗折弯能力。并且,前座椅前横梁60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车身框架100的左右两侧,前座椅前横梁600在左右方向上为车身1新增了一条传力路径,从而有利于提高车身1抵抗侧面碰撞(左侧碰撞以及右侧碰撞)的能力。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第三吸能腔610具有前横梁主体611和前横梁底板615。
前横梁主体611包括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第三前侧边612、第三上侧边613和第三后侧边614,第三前侧边612和第三后侧边614沿前后方向间隔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三上侧边613的两侧分别与第三前侧边612的上侧和第三后侧边614的上侧连接,前横梁底板615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三前侧边612的下侧和第三后侧边614的下侧连接,前横梁底板615设有朝向第三吸能腔610内凸出的至少一个凸起616,即凸起616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三前侧边612和第三后侧边614之间,且凸起616可以沿前座椅前横梁600的长度方向延伸。
通过设置凸起616,能够提高前横梁底板615的抗折弯能力,从而提高前座椅前横梁600在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抗折弯能力,有利于增加车身1整体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地增加车身1抵抗侧面碰撞(左侧碰撞以及右侧碰撞)的性能,提高安全性。
可选地,凸起616为多个且由前横梁底板615折弯而成,每个凸起616沿车身框架100的宽度方向延伸,多个凸起616沿车身框架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这样进一步地优化了前横梁底板615的抗折弯能力,前座椅前横梁600更不易发生折弯,车身1对侧面碰撞的碰撞力的承受上限大大地提高,车辆更为安全。
更进一步地,第三前侧边612的下端设有向前弯折的前连接段617,第三后侧边614的下端设有向后弯折的后连接段618,前横梁底板615与前连接段617和后连接段618贴合。其中,前连接段617和后连接段618可以分别与前横梁底板615焊接。
这样,前横梁主体611和前横梁底板615之间的连接面积大,从而能够提高前横梁主体611和前横梁底板615之间的连接强度,有效地避免车身1在长时间使用后以及受到碰撞时前横梁主体611和前横梁底板615的连接处发生分离,从而保证第三吸能腔610的封闭性,延长前座椅前横梁6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些实施例,如图1-图2以及图9所示,车身1还包括后座椅前横梁700,后座椅前横梁700位于盖板200的上方和前座椅后横梁300的后方,后座椅前横梁70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门槛120的右侧壁和右门槛130的左侧壁,后座椅前横梁700内设有第四吸能腔710。
换言之,后座椅前横梁700的左端止抵于左门槛120的右侧壁,后座椅前横梁700的右端止抵于右门槛130的左侧壁,能够提高前座椅后横梁300和左门槛120以及右门槛130在左右方向的传力可靠性,以及后座椅前横梁700和左门槛120以及右门槛130在左右方向的传力可靠性。
其中,第四吸能腔710沿后座椅前横梁70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四吸能腔710的设置,能够在减轻后座椅前横梁700的重量和成本的同时,保证后座椅前横梁700的抗折弯能力。并且,后座椅前横梁70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车身框架100的左右两侧,后座椅前横梁700在左右方向上为车身1新增了一条传力路径,从而有利于提高车身1抵抗侧面碰撞(左侧碰撞以及右侧碰撞)的能力,提高安全性。
另外,第四吸能腔710的上侧壁和下侧壁平行,第四吸能腔710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的距离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即第四吸能腔710可以形成梯形,例如等腰梯形,能够增加第四吸能腔710的结构稳定性,以及进一步地减小后座椅前横梁700的体积和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前座椅前横梁600、前座椅后横梁300、后座椅前横梁700、左门槛120和右门槛130之间形成了多个“口”字型框架,车身1的结构更为稳定,车身1整体在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传力路径多,车身1无论在哪个方向发生碰撞,均能够及时且可靠地传递到其余部分,车身1受力均匀,对碰撞的抵抗效果好,安全性高。
更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车身框架100还包括前横梁140、左后纵梁150和右后纵梁160,车身1还包括后座椅后横梁800。
前横梁14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门槛120和右门槛130连接,左后纵梁150的前端与后座椅前横梁700的左端连接,左后纵梁150的左侧与左门槛120连接,右后纵梁160的前端与后座椅前横梁700的右端连接,右后纵梁160的右侧与右门槛130连接。后座椅后横梁800的左端与左后纵梁150连接且右端与右后纵梁160连接。
举例而言,在车辆的前部受到撞击时,前横梁140可以抵抗车辆的前方的零部件向后的冲击力,以限定车辆的前方的零部件向后位移的距离,并且,碰撞力可以通过前横梁140传递到左门槛120和右门槛130,再通过左门槛120和右门槛130传递到车身框架100的后部,以使车身1整体均匀受力,能够降低车身1局部损坏的几率,保证前排乘员的安全。
其中,后座椅前横梁700、后座椅后横梁800、左后纵梁150、右后纵梁160、左门槛120和右门槛130形成闭环结构,当车辆的后部受到撞击时,后座椅后横梁800能够有效地抵抗位于车辆后部的电机向前的冲击力,限定电机向前位移的距离,防止单体电池400被电机撞坏,并且,后座椅后横梁800可以通过将碰撞力分散至左后纵梁150、右后纵梁160、左门槛120和右后纵梁160,左后纵梁150和右后纵梁160能够将碰撞力传递到后座椅前横梁700,左门槛120和右后纵梁160能够将碰撞力传递到车身框架100的前部,这样车身1整体共同承受后面的碰撞力,车身1的结构更为稳定,有利于保护后排乘员的安全。
可选地,如图10所示,左后纵梁150和右后纵梁16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顶板170和纵梁主体180,顶板170连接于纵梁主体180的上方且共同形成第五吸能腔190,顶板170设有搭接于后座椅前横梁700的上侧面的上翻边和连接于后座椅前横梁700的后侧面的前翻边,纵梁主体180连接于后座椅前横梁700的下侧面。
其中,第五吸能腔190可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五吸能腔190的设置,能够在减轻左后纵梁150和右后纵梁160的重量和成本的同时,保证左后纵梁150和右后纵梁160的抗折弯能力。并且,左后纵梁150和右后纵梁160中的每一个与后座椅前横梁700的连接面积更大,左后纵梁150和右后纵梁160与后座椅前横梁700的连接更为稳定,从而能给保证左后纵梁150和右后纵梁160与后座椅前横梁700之间有效地传力,降低左后纵梁150和右后纵梁160与后座椅前横梁700之间受力而分离的几率。
另外,如图1所示,后座椅后横梁800包括后横梁主体810、左连接板820和右连接板830,左连接板820连接于后横梁主体810的左端的下侧面以及左后纵梁150的纵梁主体180的下侧面和后侧面,右连接板830连接于后横梁主体810的右端的下侧面以及右后纵梁160的纵梁主体180的下侧面和后侧面。
这样,后座椅后横梁800通过左连接板820环绕左后纵梁150且通过右连接板830环绕右后纵梁160,能够提高后座椅后横梁800与左后纵梁150和右后纵梁160的连接面积,左后纵梁150和右后纵梁160与后座椅后横梁800的连接更为稳定,从而能给保证左后纵梁150和右后纵梁160与后座椅后横梁800之间有效地传力,降低左后纵梁150和右后纵梁160与后座椅后横梁800之间受力而分离的几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3-图5以及图11所示,车身框架构造有镂空部110,镂空部110的内周壁围绕出电池包容纳空间111,电池包包括边框900、盖板及冷却板,边框900分别与左门槛和右门槛连接,冷却板与盖板连接,边框900、盖板及冷却板形成多个单体电池的容纳空间,其中盖板与车身框架连接且覆盖镂空部110以形成地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1,通过在车身框架100构造有镂空部110,镂空部110的内周壁围绕出电池包容纳空间111,盖板200安装于车身框架100以封盖镂空部110且形成地板,其中,车身框架100和盖板200之间可以设有密封圈,以保证乘员舱的密封性,盖板200集成了地板功能以及对单体电池400的保护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身1在上下方向上的空间利用率,不仅降低车身1的高度,提高整车的离地间隙,减小整车重量和风阻,从而降低能耗,而且可以用于提升单体电池400整体的容量,还有利于乘客舱内的布置以及车辆的电子设备的布置。
在一实施例中,单体电池沿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多个单体电池沿车身的宽度方向排列,且单体电池较大的面朝向左门槛及右门槛,这样,单体电池处于传力路径上时,受力面积较大,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较小,且多个单体电池在车身宽度方向上布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传力,以使多个单体电池在传力的同时不被破坏。
本发明的车身,在左门槛及右门槛未发生溃缩时,侧碰的传力路径为:左门槛-座椅横梁-右门槛,左门槛-边框-右门槛,当左门槛及右门槛未发生溃缩时,侧碰的传力路径为:左门槛-座椅横梁-右门槛,左门槛-边框-右门槛;左门槛-多个单体电池-右门槛
车身1还包括加强梁910,加强梁910与边框900的左右两侧连接且位于盖板200的下侧,加强梁910与前座椅后横梁300连接。
另外,加强梁910可以在左右方向上为车身框架100新增一条传力路线,以加强车辆抵抗从侧面碰撞(左侧碰撞以及右侧碰撞)的能力,并且加强梁910可以对前座椅后横梁300形成支撑,这样无需为前座椅后横梁300另外设置支撑结构,加强梁910集成了支撑前座椅后横梁300和加强车身1结构强度两种功能,从而能够减少零件,降低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梁910可以为多个,以分别与前座椅前横梁600、前座椅后横梁300和后座椅前横梁700连接,进一步地加强车辆抵抗从侧面碰撞的能力,且对前座椅前横梁600和后座椅前横梁700形成支撑。并且,多个加强梁9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边框900的前后两侧连接,从而加强车辆抵抗从正面碰撞、小偏置碰撞和后面碰撞的能力,以增加车辆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电池包还包括防护板520,冷却板510和防护板520形成为底板500,冷却板510位于单体电池400的下侧,用于为单体电池400散热,以避免单体电池400发生热量集中,保证单体电池400的正常使用,提高单体电池400的工作效率。并且,防护板520位于冷却板510的下侧,防护板520可以对冷却板510形成保护,避免车辆在使用时路上的石子等杂物对冷却板510和单体电池400造成损坏,降低单体电池400和冷却板510的损坏几率,延长单体电池400和冷却板510的使用寿命。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身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身1,对侧面碰撞以及侧柱碰撞的抵抗能力强,且具有高度低、离地间隙大、风阻和能耗小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1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1)

1.一种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包括左门槛及右门槛,所述左门槛和所述右门槛均沿所述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左门槛与所述右门槛沿车身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左门槛及右门槛适于连接在电池包的两端,所述电池包包括多个单体电池;
所述左门槛及所述右门槛内均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有多个吸能腔,多个所述吸能腔包括优先溃缩腔,所述优先溃缩腔与所述单体电池对应设置且优先于其余吸能腔发生溃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溃缩腔在水平方向上及竖直方向上均邻近所述单体电池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溃缩腔的底壁在靠近所述单体电池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溃缩腔的底壁构造有至少一个弯曲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为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多个且包括上弯曲部和下弯曲部,所述上弯曲部向上且远离所述单体电池的方向凸出,所述下弯曲部向下且靠近所述单体电池的方向凸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前座椅后横梁,所述前座椅后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门槛和所述右门槛,所述优先溃缩腔的底壁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前座椅后横梁和电池包的底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前座椅后横梁,所述前座椅后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门槛和所述右门槛,所述前座椅后横梁用于与电池包连接,所述前座椅后横梁内设有彼此分隔第一吸能腔和第二吸能腔,所述第一吸能腔和所述第二吸能腔沿所述车身框架的长度方向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腔位于所述第二吸能腔的前方,所述第一吸能腔的高度从前至后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吸能腔的高度从前至后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吸能腔的最小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吸能腔的最大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腔位于所述第二吸能腔的前方,所述第二吸能腔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吸能腔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腔位于所述第二吸能腔的前方;
所述第一吸能腔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前侧边、第一上侧边、第一后侧边和第一下侧边,所述第一前侧边和所述第一后侧边沿前后方向间隔且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上侧边和所述第一下侧边沿上下方向间隔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后侧边连接于所述第一下侧边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吸能腔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二上侧边、第二后侧边和第二下侧边,所述第二后侧边和所述第一后侧边沿前后方向间隔且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上侧边和所述第二下侧边沿上下方向间隔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上侧边连接于所述第一后侧边的后表面,所述第一下侧边和所述第二下侧边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前侧边、所述第一上侧边、所述第一后侧边、所述第一下侧边、所述第二上侧边、所述第二后侧边和所述第二下侧边一体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侧边的下沿构造有向后折弯的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下侧边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上侧边的前沿设有向下折弯的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后侧边的后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前座椅前横梁,所述前座椅前横梁位于所述电池包的上方和所述前座椅后横梁的前方,所述前座椅前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门槛的右侧壁和所述右门槛的左侧壁,所述前座椅前横梁内设有第三吸能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吸能腔具有:
前横梁主体,所述前横梁主体包括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第三前侧边、第三上侧边和第三后侧边,所述第三前侧边和所述第三后侧边沿前后方向间隔且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三上侧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三前侧边的上侧和所述第三后侧边的上侧连接;
前横梁底板,所述前横梁底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三前侧边的下侧和所述第三后侧边的下侧连接,所述前横梁底板设有朝向所述第三吸能腔内凸出的至少一个凸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多个且由所述前横梁底板折弯而成,每个所述凸起沿所述车身框架的宽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车身框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前侧边的下端设有向前弯折的前连接段,所述第三后侧边的下端设有向后弯折的后连接段,所述前横梁底板与所述前连接段和所述后连接段贴合。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后座椅前横梁,所述后座椅前横梁位于所述电池包的上方和所述前座椅后横梁的后方,所述后座椅前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门槛的右侧壁和所述右门槛的左侧壁,所述后座椅前横梁内设有第四吸能腔,所述第四吸能腔的上侧壁和下侧壁平行,所述第四吸能腔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的距离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
前横梁,所述前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门槛和所述右门槛连接;
左后纵梁,所述左后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后座椅前横梁的左端连接,所述左后纵梁的左侧与所述左门槛连接;
右后纵梁,所述右后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后座椅前横梁的右端连接,所述右后纵梁的右侧与所述右门槛连接;
所述车身还包括后座椅后横梁,所述后座椅后横梁的左端与所述左后纵梁连接且右端与所述右后纵梁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纵梁和所述右后纵梁中的每一个均包括顶板和纵梁主体,所述顶板连接于所述纵梁主体的上方且共同形成第五吸能腔,所述顶板设有搭接于所述后座椅前横梁的上侧面的上翻边和连接于所述后座椅前横梁的后侧面的前翻边,所述纵梁主体连接于所述后座椅前横梁的下侧面;
所述后座椅后横梁包括后横梁主体、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后横梁主体的左端的下侧面以及所述左后纵梁的纵梁主体的下侧面和后侧面,所述右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后横梁主体的右端的下侧面以及所述右后纵梁的纵梁主体的下侧面和后侧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框架上形成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形成为电池包安装空间;
所述电池包包括:
边框,所述边框与所述左门槛和所述右门槛连接;
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车身框架连接且覆盖所述镂空部以形成为地板;
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边框、所述盖板与所述冷却板之间形成多个所述单体电池的容纳空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沿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单体电池沿车身的宽度方向排列。
2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
CN202122984951.5U 2021-11-30 2021-11-30 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6468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84951.5U CN216468112U (zh) 2021-11-30 2021-11-30 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84951.5U CN216468112U (zh) 2021-11-30 2021-11-30 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68112U true CN216468112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02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84951.5U Active CN216468112U (zh) 2021-11-30 2021-11-30 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681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5366A (zh) * 2022-09-26 2022-12-13 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与电池框架集成结构和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5366A (zh) * 2022-09-26 2022-12-13 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与电池框架集成结构和车辆
CN115465366B (zh) * 2022-09-26 2024-05-17 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与电池框架集成结构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04496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920452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13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6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60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6468112U (zh) 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920450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16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02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85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18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14932953B (zh) 车身框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3968283B (zh) 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95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9204507B (zh) 车身横梁和车辆
CN10920446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22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08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41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38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19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1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66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8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03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