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3280A - 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3280A
CN114933280A CN202210549708.7A CN202210549708A CN114933280A CN 114933280 A CN114933280 A CN 114933280A CN 202210549708 A CN202210549708 A CN 202210549708A CN 114933280 A CN114933280 A CN 114933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reaction
methanol
pipeline
re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497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33280B (zh
Inventor
潘立卫
李金晓
宋仁升
张晶
钟和香
陈淑花
靳文尧
于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54970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332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33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3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33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3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00Hydrogen;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hydrogen; Separation of hydrogen from mixtures containing it; Purification of hydrogen
    • C01B3/02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 C01B3/32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by reaction of gaseous or liquid organic compounds with gasifying agents, e.g. water, carbon dioxide, air
    • C01B3/323Catalytic reaction of gaseous or liquid 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hydrocarbons with gasify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00Hydrogen;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hydrogen; Separation of hydrogen from mixtures containing it; Purification of hydrogen
    • C01B3/50Separation of hydrogen or hydrogen containing gases from gaseous mixtures, e.g. purification
    • C01B3/56Separation of hydrogen or hydrogen containing gases from gaseous mixtures, e.g. purification by contacting with solids; Regeneration of used solids
    • C01B3/58Separation of hydrogen or hydrogen containing gases from gaseous mixtures, e.g. purification by contacting with solids; Regeneration of used solids including a catalytic reaction
    • C01B3/583Separation of hydrogen or hydrogen containing gases from gaseous mixtures, e.g. purification by contacting with solids; Regeneration of used solids including a catalytic reaction the reaction being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2Processe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205Processe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containing a reforming step
    • C01B2203/0227Processe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containing a reforming step containing a catalytic reforming step
    • C01B2203/0233Processe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containing a reforming step containing a catalytic reforming step the reforming step being a steam reforming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12Feeding the proces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1205Composition of the feed
    • C01B2203/1211Organic compounds or organic mixtures used in the proces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1217Alcohols
    • C01B2203/1223Methano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12Feeding the proces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1288Evaporation of one or more of the different feed components
    • C01B2203/1294Evaporation by heat exchange with hot process strea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ydrogen, Water And Hydri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环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反应主体机构和启动机构。启动机构为带有换热器的集成反应器。反应主体机构为立式装置,由多个套筒式结构组成,由内向外依次设置:产品气出口腔、重整反应腔、CO选择性氧化腔、空气预热腔。该装置可以实现自热运行,不需要额外热源,也不需要加压条件。主体装置的腔室之间交互排列、结构紧凑,同时又能保证气体、热量的交换更加充分,通过合理的布置换热器及余热利用技术最大程度的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环境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继水力发电、热能发电和原子能发电之后的第四种发电技术。其通过电化学反应把燃料的化学能中的吉布斯自由能部分转换成电能,不受卡诺循环效应的限制,因此具有较高的能量转化率。其燃料为氢气和氧气,对环境无污染,同时没有机械传动部件,使用寿命长。从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燃料电池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发电技术。但氢燃料电池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一个关键难题是燃料电池铂电极的一氧化碳“中毒”问题。当下,氢主要来源于甲醇和天然气等碳氢化合物的蒸汽重整和水煤气变换反应,由此产生的氢通常含有0.5%至2%的一氧化碳。作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心脏”,燃料电池铂电极容易被一氧化碳杂质气体“毒害”,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和寿命缩短,严重阻碍氢燃料电池的推广。
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在燃料电池入口前端设置CO选择性氧化处理装置,在氢气进入燃料电池之前,让氢气中的一氧化碳杂质气体优先与氧气发生反应,从而避免一氧化碳杂质气体进入电池毒化电极。然而,现有催化剂只能在极窄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过程中需要外加电源或热源以提供催化剂的反应窗口温度。CO在氧化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果反应过程中物料分布不均,容易导致局部过热,对装置和催化剂的耐热性要求都比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集成度高,不需要外加电源、热源且不需要高压环境。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脱除甲醇CO的制氢装置,包括反应主体机构和启动机构,启动机构和反应主体机构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启动机构和反应主体机构均为套筒式结构;启动机构为带有换热器的集成反应器;启动机构由内向外依次顺序设置换热层a、反应室、换热层b;换热层a与换热层b相互连通,内部设有强化传热组件;换热层b与进料管道相连;进料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换热器a,换热器a的另一端连接反应原料进料管路;
反应主体机构由内向外依次顺序设置产品气出口腔、重整反应腔、CO选择性氧化腔、空气预热腔;重整反应腔内设置重整气排出腔;重整气排出腔和CO选择性氧化腔相邻连接设置;各腔室之间设有0.5-3mm薄壁间隔;重整气排出腔与CO选择性氧化腔下部之间的薄壁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通道,CO选择性氧化腔顶部与产品气出口腔顶部之间设有连接通道,且连接通道设置在两个腔体的上方;重整反应腔的内部设有重整催化剂填充层,重整催化剂填充层嵌入在重整反应腔内并与重整气排出腔相邻设置;重整催化剂填充层与重整气排出腔之间设有0.5-3mm薄壁间隔;且薄壁上设有通孔;通孔孔径大小为1-5mm;
产品气出口腔处设有强化传热组件,产品气出口腔与产品气出口管道连接,产品气出口管道与换热器a连接;重整反应腔与换热层a、换热层b分别通过预热原料进料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强化传热组件包括但不限于板式、管壳式、板翅式传热结构中的任一种形式,可以为管式结构、也可以为片状结构。可以为螺旋槽管、横纹槽管、波纹管、缩放管、菱形翅片管、花瓣形翅片管、T型翅片管、表面多孔管中的任一种。
空气预热腔与CO选择性氧化腔之间的薄壁上设有若干个通孔,且若干个通孔非均布设置;CO选择性氧化腔中装填有选择性氧化催化剂。所述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包括但不限于Au 基、Pd基、Pt基、Rh基、Ru基、Ce基、Zr基、La基催化剂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
进一步的,空气预热腔与CO选择性氧化腔之间的薄壁上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孔径大小为1-5mm。
进一步的,反应室分别与空气进气口、甲醇入口和燃烧尾气排出口连接;反应室内部装填有催化燃烧催化剂。换热层a、换热层b与反应室不连通。反应室内还配设有电火花打火器。
进一步的,反应主体机构为立式装置。
进一步的,空气进气口连接空气进气管道,甲醇入口连接甲醇管道;燃烧尾气排出口连接燃气尾气排出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原料为甲醇和水。
进一步的,重整催化剂填充层内催化剂为Ni基、Cu基、Au基、Pd基、Pt基、Rh基、 Ru基、Co基、Ce基、Zr基、La基催化剂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进气管道、甲醇管道、燃气尾气排出管道、进料管道、产品气出气管道、产品气出口管道、预热原料进料管道、反应原料进料管路上均设有阀。所述阀可以为截止阀、电磁阀、气动阀中的任一种,实现其开闭功能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室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重整反应腔内设有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阀、换热器a、电火花打火器分别与PLC系统相连接。
CO选择性氧化腔中装填有选择性氧化催化剂,且空气预热腔与CO选择性氧化腔之间的薄壁上设有若干个小孔,若干个小孔非均布设置;可使空气与重整气充分接触,CO选择性氧化腔中装填有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可对重整气排出腔排出重整气中的CO进行选择性氧化。此处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CO+O2→2CO2。同时也有少量产品氢气与氧气反应,反应式为:2H2+O2→2H2O。两个反应均能为重整反应供热。重整气排出腔与CO选择性氧化腔下部之间的薄壁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通道,使重整气可以顺利排出。CO选择性氧化腔顶部与产品气出口腔顶部之间设有连接通道,且连接通道设置在两个腔体的上方;使经CO选择性氧化处理的产品气及时排出。重整催化剂填充层嵌入在重整反应腔内部,为撬装式结构,整个填充层可整体进行替换。同时该重整催化剂填充层为分段式结构,每段都可进行独立的重整过程,使整个重整过程具有较小的反应阻力降。重整气由重整催化剂填充层与重整气排出腔之间薄壁上的通孔排出,并通过重整气排出腔排出至CO选择性氧化腔。产品气出口腔处设有强化传热组件,使产品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与重整反应腔充分进行换热。带有热量的产品气经过换热器a换热后通入燃料电池,将原料甲醇和水进行充分预热,原料甲醇和水经过与启动机构再次换热后通入重整反应腔中进行反应。该装置可以实现自热运行,不需要额外热源,也不需要加压条件。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请求保护上述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查装置气密性,开启启动机构;
S2.将甲醇和空气通入启动机构,启动方式可以为电火花打火器或在室温下直接进行的催化燃烧将反应物点燃,燃烧产物通过尾气排出管路排出;
换热层a、换热层b与重整反应腔之间连接的预热原料进料管道上的阀在初始阶段关闭;当启动机构运行一段时间后,温度达到重整反应温度,阀门开启,向重整反应腔通入反应物;
S3.待启动机构的反应室内达到一定温度(180-300℃)后,向反应主体机构的重整反应腔内通入反应物甲醇和水;(经过启动机构集成的换热器预热后,通入重整反应腔中;)此时重整原料(经预热的甲醇和水)通过重整催化剂填充层中填充的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产生的重整气通过重整催化剂填充层与重整气排出腔之间薄壁上设置的通孔排出至重整气排出腔;
S4.重整气从重整气排出腔排出,进入CO选择性氧化腔,与从空气预热腔中预热的空气接触(一开始空气没有预热,反应速率会比较慢,随着反应的进行,空气预热的效果会越来越好),在CO选择性氧化催化剂的作用下将重整气中的CO脱除;经净化后的重整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由产品气出口腔排出;与管道上的换热器a充分换热,将原料(甲醇和水)预热。
S5.当反应达到稳定时,停止向启动机构通入甲醇和空气,此时反应主体机构可以实现自热运行。
本发明的提供的装置中,重整气中微量CO的脱除选择了选择性氧化的手段,反应放热用于对空气的预热和重整反应的供热,提高了能量的使用率。CO的选择性氧化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不需要额外加热或加压条件。传统的CO脱除需要多段反应器联用脱除,而本发明使用非均布的空气进气口的设计思路,简化了脱除工艺。非均布的空气进气口还可以实现对空气的均匀预热,以减少反应热点的产生。重整催化剂填充层的撬装设计便于催化剂的整体替换,其分段设计有利于减小反应的阻力降,使重整反应更充分的进行。产品气出口腔设有强化传热组件,利于反应主体机构充分吸收重整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对反应原料进行预热。各腔室之间交互排列、结构紧凑,同时又能保证气体、热量的交换更加充分。提高了物料的利用率和其均匀分布,避免装置局部过热造成催化剂烧结失活和装置的损坏。整个装置不需要外加电源即可进行,通过合理的布置换热器及余热利用技术最大程度的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将空气进料、CO选择性氧化、甲醇催化重整等过程设置在同一反应主体机构中,以不同腔室的方式进行集成,使得反应主体机构结构紧凑,解决了一般反应主体机构集成度较差、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2)对反应各个环节热量交换进行合理匹配,充分利用甲醇燃烧和CO催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供给甲醇重整和反应物预热等过程(对于甲醇重整过程,是甲醇和水的预热,对于CO选择性脱除,是针对重整气和空气的预热),同时合理设置换热结构将尾气余热充分回收,极大提高了整个装置的能量效率;
(3)重整催化剂填充层使用撬装结构和分段结构,便于催化剂的整体替换和减小反应过程中的阻力降,利于重整反应更充分的进行。
(4)通过合理设置空气预热腔和CO选择性氧化腔之间的孔分布改进反应装置有限空间内的物料混合不充分的问题,避免局部过热的发生,提高原料利用效率。同时该设计可以将本应该通过多段处理的CO选择性脱除步骤经一段反应即可达到要求。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将重整气中的CO脱除到1ppm以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启动机构的俯视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反应主体机构的俯视剖视图;
图中:1.启动机构;2.空气预热腔;3.CO选择性氧化腔;4.重整气排出腔;5.重整催化剂填充层;6.重整反应腔;7.产品气出口腔;8.换热器a;9.换热层a;10.反应室;11.换热层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详述本发明,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均为常规方法,所用实验器材、材料、试剂等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实施例中与PLC系统相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阀、换热器a、电火花打火器均不限定某一具体型号,实现其功能即可。
实施例1
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反应主体机构和启动机构1,启动机构1和反应主体机构均为套筒式结构;启动机构1为带有换热器的集成反应器;启动机构1由内向外依次顺序设置换热层a 9、反应室10、换热层b 11;换热层a 9与换热层b 11相互连通,内部设有强化传热组件;使反应物经过与反应室10的充分换热后通入反应主体机构的重整反应腔6中。换热层b 11与进料管道相连;进料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换热器a 8,换热器a 8的另一端连接反应原料进料管路;
反应主体机构由多个套筒式结构组成,反应主体机构由内向外依次顺序设置产品气出口腔7、重整反应腔6、CO选择性氧化腔3、空气预热腔2;重整反应腔6内设置重整气排出腔 4;重整气排出腔4和CO选择性氧化腔3相邻连接设置;各腔室之间设有0.5-3mm薄壁间隔;重整气排出腔4与CO选择性氧化腔3下部之间的薄壁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通道,CO选择性氧化腔3顶部与产品气出口腔7顶部之间设有连接通道,且连接通道设置在两个腔体的上方;重整反应腔6的内部设有重整催化剂填充层5,重整催化剂填充层5嵌入在重整反应腔6内并与重整气排出腔4相邻设置;重整催化剂填充层与重整气排出腔之间设有0.5-3mm薄壁间隔;且薄壁上设有通孔;通孔孔径大小为1-5mm;
产品气出口腔7处设有强化传热组件,产品气出口腔7与产品气出口管道连接,产品气出口管道与换热器a 8连接;换热器8还外接有产品气出气管道。
重整反应腔6与换热层a 9、换热层b 11分别通过预热原料进料管道连接。
空气预热腔2与CO选择性氧化腔3之间的薄壁上设有若干个通孔,且若干个通孔非均布设置;CO选择性氧化腔3中装填有选择性氧化催化剂。所述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包括但不限于Au基、Pd基、Pt基、Rh基、Ru基、Ce基、Zr基、La基催化剂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
进一步的,空气预热腔与CO选择性氧化腔之间的薄壁上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孔径大小为1-5mm。
进一步的,反应室10分别与空气进气口、甲醇入口和燃烧尾气排出口连接;反应室10 内部装填有催化燃烧催化剂。换热层a 9、换热层b 11与反应室10不连通。反应室10内还配设有电火花打火器。催化燃烧催化剂包括但不限于Mn基、Ni基、Cu基、Au基、Pd基、Pt 基、Rh基、Ru基、Co基、Ce基、Zr基、La基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催化剂。
进一步的,反应主体机构为立式装置。
进一步的,空气进气口连接空气进气管道,甲醇入口连接甲醇管道;燃烧尾气排出口连接燃气尾气排出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原料为甲醇和水。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进气管道、甲醇管道、燃气尾气排出管道、进料管道、反应原料进料管路、产品气出气管道、产品气出口管道、预热原料进料管道上均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室10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重整反应腔6内设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阀、换热器a、电火花打火器分别与PLC系统相连接。
上述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为:
S1.启动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前,由于整个装置的流程涉及一氧化碳和氢气等有毒或易燃易爆气体,所以首先要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是:关闭启动机构的所有阀门。向启动机构的反应室10通入空气。当反应室10内的压力达到0.2MPa后,停止通入空气,当压力保持不变,则该部分气密性良好。关闭反应主体机构的所有阀门,向空气预热腔 2通入空气,当重整反应腔6内的压力达到0.2MPa后,停止通入空气,当压力保持不变,则该部分气密性良好。
S2.将甲醇和空气通入启动机构的反应室10内,启动方式为电火花打火器打火或在室温下直接进行的催化燃烧将反应物点燃,燃烧产物通过尾气排出管路排出。
S3.待启动机构反应室10内达到一定温度(180-300℃)后,向反应主体机构的重整反应腔6通入反应物甲醇和水。具体操作为:打开从进料管路处通入甲醇和水的混合溶液,经换热器a 8进行热交换后,反应物(甲醇和水的混合溶液)进入启动机构1的换热层a 9和换热层b 11,进行充分预热后,进入重整反应腔6。此时重整原料(甲醇和水)通过重整催化剂填充层5中填充的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产生的重整气通过重整催化剂填充层5边缘的小孔排出至重整气排出腔4。
S4.重整气由重整气排出腔4与CO选择性氧化腔3之间下部连通的通道排出,在CO选择性氧化腔3内与从空气预热腔2中进入的空气接触。在CO选择性氧化腔3内填充的催化剂的作用下重整气中的CO与空气反应,重整气中一小部分氢气也与空气反应,两个反应都为放热反应。此时CO选择性氧化腔3内的温度上升,并对空气预热腔2进行加热。经过净化后的重整气由产品气出口腔7排出,此时的重整气温度较高,通过产品气出口腔7内的强化传热组件与重整反应腔6进行充分换热,为重整反应供能。
S5.当反应达到稳定时,停止向启动机构1通入甲醇和空气,此时反应主体机构可以通过选择性氧化阶段供热而实现自热运行。
反应稳定后,还需在产品气出口处定期抽样检测产品气体的组成,以判断本发明的装置是否运行正常。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发明可行实施的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反应主体机构和启动机构(1),启动机构(1)和反应主体机构均为套筒式结构;启动机构(1)为带有换热器的集成反应器,并配设有电火花打火器;启动机构(1)由内向外依次顺序设置换热层a(9)、反应室(10)、换热层b(11);换热层a(9)与换热层b(11)相互连通,内部设有强化传热组件;换热层b(11)与进料管道相连;进料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换热器a(8),换热器a(8)的另一端连接反应原料进料管路;重整催化剂填充层与重整气排出腔之间设有0.5-3mm薄壁间隔;且薄壁上设有通孔;通孔孔径大小为1-5mm;
反应主体机构由内向外依次顺序设置产品气出口腔(7)、重整反应腔(6)、CO选择性氧化腔(3)、空气预热腔(2);重整反应腔(6)内设置重整气排出腔(4);重整气排出腔(4)和CO选择性氧化腔(3)相邻连接设置;各腔室之间设有0.5-3mm薄壁间隔;重整气排出腔(4)与CO选择性氧化腔(3)下部之间的薄壁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通道,CO选择性氧化腔(3)顶部与产品气出口腔(7)顶部之间设有连接通道,且连接通道设置在两个腔体的上方;重整反应腔(6)的内部设有重整催化剂填充层(5),重整催化剂填充层(5)嵌入在重整反应腔(6)内并与重整气排出腔(4)相邻设置;
产品气出口腔(7)处设有强化传热组件,产品气出口腔(7)与产品气出口管道连接,产品气出口管道与换热器a(8)连接;
重整反应腔(6)与换热层a(9)、换热层b(11)分别通过预热原料进料管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其特征是,空气预热腔(2)与CO选择性氧化腔(3)之间的薄壁上设有若干个通孔,且若干个通孔非均布设置;CO选择性氧化腔(3)中装填有选择性氧化催化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其特征是,电火花打火器设置在反应室(10)内,反应室(10)分别与空气进气口、甲醇入口和燃烧尾气排出口连接;反应室(10)内部装填有催化燃烧催化剂;换热层a(9)、换热层b(11)与反应室(10)不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其特征是,反应主体机构为立式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其特征是,空气进气口连接空气进气管道,甲醇入口连接甲醇管道;燃烧尾气排出口连接燃气尾气排出管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空气进气管道、甲醇管道、燃气尾气排出管道、进料管道、反应原料进料管路、产品气出气管道、产品气出口管道、预热原料进料管道上均设有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反应室(10)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重整反应腔(6)内设有压力传感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强化传热组件包括但不限于板式、管壳式、板翅式传热结构中的任一种形式,可以为管式结构、也可以为片状结构。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查装置气密性,开启启动机构(1);
S2.将甲醇和空气通入启动机构(1),启动方式可以为电火花打火器或在室温下直接进行的催化燃烧将反应物点燃,燃烧产物通过尾气排出管路排出;
S3.待启动机构(1)的反应室(10)内达到180-300℃后,向反应主体机构的重整反应腔(6)内通入反应物甲醇和水;此时重整原料经预热过的甲醇和水通过重整催化剂填充层(5)中填充的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产生的重整气通过重整催化剂填充层(5)与重整气排出腔(4)之间薄壁上设置的通孔排出至重整气排出腔(4);
S4.重整气从重整气排出腔(4)排出,进入CO选择性氧化腔(3),与从空气预热腔(2)中预热的空气接触,在CO选择性氧化催化剂的作用下将重整气中的CO脱除;经净化后的重整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由产品气出口腔(7)排出;与管道上的换热器a(8)充分换热,将原料甲醇和水预热。
S5.当反应达到稳定时,停止向启动机构(1)通入甲醇和空气,此时反应主体机构可以实现自热运行。
CN202210549708.7A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49332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9708.7A CN114933280B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9708.7A CN114933280B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3280A true CN114933280A (zh) 2022-08-23
CN114933280B CN114933280B (zh) 2023-05-23

Family

ID=82864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49708.7A Active CN114933280B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3328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59386A1 (en) * 1996-06-28 1998-01-0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Modification apparatus
CN107973271A (zh) * 2017-12-04 2018-05-01 大连大学 一种脱除富氢气体中微量一氧化碳的反应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0155945A (zh) * 2019-04-22 2019-08-23 浙江大学 集成co选择甲烷化的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
CN111483978A (zh) * 2020-04-30 2020-08-04 郑州帅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重整制氢装置及重整制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59386A1 (en) * 1996-06-28 1998-01-0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Modification apparatus
CN107973271A (zh) * 2017-12-04 2018-05-01 大连大学 一种脱除富氢气体中微量一氧化碳的反应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0155945A (zh) * 2019-04-22 2019-08-23 浙江大学 集成co选择甲烷化的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
CN111483978A (zh) * 2020-04-30 2020-08-04 郑州帅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重整制氢装置及重整制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3280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00621B1 (en) A combined reformer and shift reactor
TWI392543B (zh) 燃料重組反應物中快速加熱之方法與裝置
CN107324281B (zh) 快速启动自热型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
KR101156401B1 (ko) 열교환기 일체형 원통형 수증기 개질 장치
CN1964121A (zh) 重整器以及使用该重整器的燃料电池系统
CA2613888A1 (en) Compact reforming reactor
CN111483978B (zh) 重整制氢装置及重整制氢方法
CN112892460B (zh) 一种自供热的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
CN111747378A (zh) 一种甲醇水燃料重整制氢系统
CN113830733A (zh) 变催化剂分布的泡沫铜一体化重整器
CN112960647A (zh) 一种变催化剂颗粒布置的重整制氢与催化燃烧一体化装置
CN112811390A (zh) 一种甲醇水燃料重整制氢系统
CN210885290U (zh) 一种氨分解装置及系统
KR101243767B1 (ko) 고분자 전해질 연료전지용 수소생산시스템
JPS6238828B2 (zh)
CN114933280B (zh) 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RU113729U1 (ru) Процессор для конверсии углеводородных топлив в синтез-газ для применения в твердооксидных топливных элементах
CN212387735U (zh) 一种甲醇水燃料重整制氢系统
WO2023221070A1 (zh) 一种自脱除co的甲醇制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101194244B1 (ko) 수증기 개질기
CN1332876C (zh) 将含烃燃料气体转化成含氢生产气体的重整组件
RU138423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лучения обогащенной водородом газовой смеси
JP2003335504A (ja) 自己酸化内部加熱型改質方法及び装置
JPH0335241B2 (zh)
CN214611518U (zh) 一种甲醇水燃料重整制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