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8652B - 一种空气弹簧自动拆解装置及拆卸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弹簧自动拆解装置及拆卸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8652B
CN114918652B CN202210723910.7A CN202210723910A CN114918652B CN 114918652 B CN114918652 B CN 114918652B CN 202210723910 A CN202210723910 A CN 202210723910A CN 114918652 B CN114918652 B CN 1149186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clamping jaw
clamping
auxiliary spring
enclas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239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18652A (zh
Inventor
盛超
刘中用
陈灿辉
彭旋
王胤君
范湘
刘海斌
王亚平
林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2391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186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8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8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18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86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4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4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parts
    • B23P19/048Spr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56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of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弹簧自动拆解装置及拆卸方法,其中拆解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其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辅助弹簧夹紧机构、气囊报紧机构和扣环支撑机构;在所述辅助弹簧夹紧机构、气囊报紧机构和扣环支撑机构的上方位置还设置有机械夹爪;通过所述机械夹爪和辅助弹簧夹紧机构相配合将气囊的下子口从辅助弹簧上扯出;扯出后,再利用机械夹爪与气囊报紧机构和扣环支撑机构相配合将气囊的上子口从扣环上扯出,完成空气弹簧的拆卸。本发明能自动对空气弹簧进行拆卸,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且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修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弹簧自动拆解装置及拆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拆卸装置及利用该拆卸装置进行拆卸的拆卸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弹簧自动拆解装置及拆卸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轨道交通车辆产业已发展多年,目前许多轨道交通车辆开始进入架修或者大修期。空气弹簧系统作为轨道交通车辆二系橡胶减振部件,受运营时间和运营环境的影响较大。许多空气弹簧在大修时均需要拆下进行检修,多数运营公司会选择把整套空气弹簧系统进行更换,并对换下的空气弹簧进行报废处理,这种处理方式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实际上,部分金属部件可以继续使用,如果只是更换其中一部分部件,则可降低检修成本,还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如图1所示,一般的空气弹簧包括气囊1、扣环2和辅助弹簧3,气囊1的上子口卡接到扣环2上,气囊1的下子口卡接到辅助弹簧3上,上盖板4通过螺丝5锁紧在扣环2上。目前常用的空气弹簧检修拆卸方法是先通过人工将螺丝5取出,然后将上盖板4去下,然后用无锐边撬棍插入气囊1的下子口与辅助弹簧3的配合位置处,围绕圆周用橡胶锤敲击撬棍,将气囊1的下子口与辅助弹簧3分离拆解;然后再对将气囊1的上子口从扣环2上扯出来,从而将空气弹簧拆卸成气囊1、扣环2和辅助弹簧3等几个部件,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检修操作。
但是,目前空气弹簧的拆卸主要是通过人工进行的,其中,当拆卸辅助弹簧与气囊时会具有以下缺点:撬棍损伤气囊子口橡胶及辅助弹簧表面油漆,气囊子口钢圈变形,辅助弹簧脱离气囊子口的瞬间因辅助弹簧较重而容易发生砸伤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另外,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拆卸,也会增加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影响检修效率。
申请公布号为CN 113770978 A,申请公布日为2021年12月10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空气弹簧拆分方法,空气弹簧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盖板、气囊和辅助弹簧,先将空气弹簧放入可约束气囊鼓胀的拆卸工装中,再对气囊进行充气使气囊内压增大,气囊下子口随气囊内压的增大而外翻与辅助弹簧分离。
上述专利文献中是通过充气将气囊下子口与辅助弹簧分离的,该拆卸方法与本申请中的拆卸方法不相同。
综上,如何设计一种空气弹簧自动拆解装置及拆卸方法,使其能自动对空气弹簧进行拆卸,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且能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检修效率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空气弹簧自动拆解装置及拆卸方法,其能自动对空气弹簧进行拆卸,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且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修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弹簧自动拆解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其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辅助弹簧夹紧机构、气囊报紧机构和扣环支撑机构;在所述辅助弹簧夹紧机构、气囊报紧机构和扣环支撑机构的上方位置还设置有机械夹爪;通过所述机械夹爪和辅助弹簧夹紧机构相配合将气囊的下子口从辅助弹簧上扯出;扯出后,再利用机械夹爪与气囊报紧机构和扣环支撑机构相配合将气囊的上子口从扣环上扯出,完成空气弹簧的拆卸。
优选的,所述辅助弹簧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移动夹紧块一、移动夹紧块二和辅助弹簧定位台,辅助弹簧定位台位于移动夹紧块一和移动夹紧块二之间的位置,移动夹紧块一和移动夹紧块二与动力机构一配合传动连接,通过动力机构一的动作,能带动移动夹紧块一和移动夹紧块二之间相对靠近或远离移动。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一包括垂向设置在工作平台底部的动力缸一和设置在动力缸一顶部上的固定板,在固定板上垂向设置有导杆,在导杆上设置有移动板,动力缸一的活塞杆穿过固定板与移动板连接,从而在动力缸一的动作下,能带动移动板沿导杆上、下移动;在移动夹紧块一和移动板之间设置有连杆一,连杆一的一端与移动夹紧块一铰接,连杆一的另外一端与移动板铰接,在移动夹紧块二和移动板之间设置有连杆二,连杆二的一端与移动夹紧块二铰接,连杆二的另外一端与移动板铰接,当动力缸一动作时,从而能带动移动夹紧块一和移动夹紧块二之间相对靠近或远离移动。
优选的,所述扣环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气囊抱紧机构外周围位置的扣环支撑环,所述扣环支撑环为分体结构,包括多个扣环支撑块,多个扣环支撑块沿周向布置有一整圈。
优选的,每个扣环支撑块的底部均设置有升降杆,升降杆与扣环支撑块升降机构配合连接,在扣环支撑块升降机构的动作下,能带动升降杆和扣环支撑块一起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气囊抱紧机构包括气囊支撑座和设置在气囊支撑座外围位置的抱紧装置,气囊支撑座用于支撑气囊下子口位置处,抱紧装置用于抱紧气囊,使得气囊产生收缩形变。
优选的,所述抱紧装置包括多个抱紧臂,多个抱紧臂沿周向依次布置有一整圈,每个抱紧臂的底部通过一个导轨与滑块机构一滑动连接在工作平台上,多个抱紧臂与抱紧动力机构传动连接,在所述抱紧动力机构的动作下,能带动多个抱紧臂沿径向扩张或收缩移动。
优选的,在工作平台上还设置有机架,机械夹爪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机械夹爪包括二维方向移动机构和设置在所述二维方向移动机构上的夹爪。
优选的,所述机架包括机架横梁,所述二维方向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横梁上的横向移动板,横向移动板通过导轨与滑块机构二和机架横梁滑动连接,在横向移动板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一和机架横梁之间通过横向移动板传动机构配合连接,通过驱动电机一动作,能带动横向移动板沿机架横梁来、回移动;在横向移动板上还设置有垂向导座,所述二维方向移动机构还包括垂向移动臂,垂向移动臂与垂向导座之间通过导轨与滑块机构三滑动连接,在横向移动板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二,驱动电机二和垂向移动臂之间通过垂向移动臂传动机构配合连接,通过驱动电机二动作,能带动垂向移动臂沿垂向导座上、下移动;夹爪设置在垂向移动臂的一端部上。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根据如上所述的空气弹簧自动拆解装置的拆卸方法,其是先将空气弹簧放置在辅助弹簧夹紧机构上,再利用辅助弹簧夹紧机构夹紧空气弹簧的辅助弹簧,再控制机械夹爪夹住空气弹簧的扣环,然后控制机械夹爪上移,带动扣环和气囊一起上移,从而将气囊的下子口从辅助弹簧上扯出;再通过机械夹爪将扣环与气囊放置在扣环支撑机构上,利用扣环支撑机构支撑住扣环,使得气囊的下子口一端伸入到气囊抱紧机构中,再利用气囊抱紧机构向内抱紧气囊,使得气囊产生收缩形变,从而使得气囊的上子口从扣环上脱落,最终完成空气弹簧的拆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设计,通过设计,利用机械夹爪、辅助弹簧夹紧机构、气囊报紧机构和扣环支撑机构相互配合,能自动对空气弹簧中辅助弹簧与气囊以及气囊与扣环进行拆卸,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且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修效率。通过对辅助弹簧夹紧机构的结构设计,能自动快递的夹紧或松开辅助弹簧;通过对辅助弹簧定位台的设计,使得在放置空气弹簧时进行快速精准的定位。在移动夹紧块一和移动夹紧块二上设计了弧形夹面,这样更加便于辅助弹簧的夹紧。通过对机械夹爪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自动夹持空气弹簧扣环的功能。通过对气囊抱紧机构和扣环支撑机构的具体结构设计,实现了扣环与气囊的自动化拆卸工作。通过将气囊支撑座设置为锥形状,能起到一个导向定位的作用,便于气囊的下子口套在锥形状气囊支撑座上。在臂体二上设置有多个抱紧轮,用于对气囊的抱紧,这样能避免抱紧时对气囊产生损伤。通过设计机械夹爪的具体结构,能自动将带有气囊的扣环放置在扣环支撑块上,进一步提高工作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空气弹簧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拆卸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位于辅助弹簧夹紧机构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位于移动夹紧块一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辅助弹簧夹紧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位于机械夹爪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位于机械夹爪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图7中位于夹爪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位于气囊抱紧机构和扣环支撑机构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去掉气囊抱紧机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扣环支撑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气囊支撑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抱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位于一个抱紧臂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拆卸装置对空气弹簧的辅助弹簧与气囊进行拆卸的原理示意图一;
图16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拆卸装置对空气弹簧的辅助弹簧与气囊进行拆卸的原理示意图二;
图17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拆卸装置对空气弹簧的辅助弹簧与气囊进行拆卸的原理示意图三;
图18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拆卸装置拆卸扣环与气囊的原理示意图一;
图19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拆卸装置拆卸扣环与气囊的原理示意图二;
图20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拆卸装置拆卸扣环与气囊的原理示意图三;
图中:1.气囊,2. 扣环,211. A型号扣环,212. B型号扣环,3. 辅助弹簧,311.芯轴,312. 凸缘一,313.外套,314. 凸缘二,4. 上盖板,5. 螺丝,6. 工作平台,7. 辅助弹簧夹紧机构,711. 移动夹紧块一,7111. 夹紧块铰接座一,712. 移动夹紧块二,7121. 夹紧块铰接座二,713. 辅助弹簧定位台,7131. 台座体,7132. 限位凸环,7133. 轴孔,8. 气囊报紧机构,81. 气囊支撑座,82. 抱紧装置,821. 抱紧臂,8211. 臂体一,8212. 臂体二,9.扣环支撑机构,911. 扣环支撑块,912. 升降杆,10. 机械夹爪,11. 导轨与滑块机构一,12. 弧形夹面,13. 动力缸一,14. 固定板,15. 导杆,16. 移动板,161. 移动板铰接座一,162. 移动板铰接座二,17. 连杆一,18. 连杆二,19. 槽孔,20. 机架,201. 机架横梁,21.横向移动板,22. 导轨与滑块机构二,23. 驱动电机一,24. 垂向导座,25. 垂向移动臂,26. 导轨与滑块机构三,27. 驱动电机二,28. 夹爪,281. 夹爪座体,2811. 上座板,2812.下座板,282. 夹爪导杆,283. 夹爪移动板,2831. 夹爪移动板铰接座,284. 夹爪动力缸,29. 夹块,291. 夹块铰接座,30. 导轨与滑块机构四,31. 腰孔,32. 连杆三,33. 导轨与滑块机构五,34. 连杆四,35. 腰孔一,36. 抱紧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空气弹簧自动拆解装置,包括工作平台6,其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平台6上的辅助弹簧夹紧机构7、气囊报紧机构8和扣环支撑机构9;在所述辅助弹簧夹紧机构7、气囊报紧机构8和扣环支撑机构9的上方位置还设置有机械夹爪10;通过所述机械夹爪10和辅助弹簧夹紧机构7相配合将气囊的下子口从辅助弹簧上扯出;扯出后,再利用机械夹爪10与气囊报紧机构8和扣环支撑机构9相配合将气囊的上子口从扣环上扯出,完成空气弹簧的拆卸。
拆卸的流程如下:拆卸前,先将螺丝5取出,将上盖板4取下来,再将空气弹簧放置到辅助弹簧夹紧机构7上,利用辅助弹簧夹紧机构7夹紧空气弹簧的辅助弹簧3,利用机械夹爪10夹住空气弹簧的扣环2,然后控制机械夹爪10上移,带动扣环2和气囊1一起上移,从而将气囊1的下子口从辅助弹簧3上扯出,完成辅助弹簧与气囊的拆卸工作;然后,再控制机械夹爪10带动扣环2和气囊1一起移动,将扣环2放置在扣环支撑机构9上,利用扣环支撑机构9支撑住扣环2,使得气囊1的一端伸入到气囊抱紧机构8中,再利用气囊抱紧机构8向内抱紧气囊1,使得气囊1产生收缩形变,从而使得气囊1的上子口从扣环2上脱落,完成扣环与气囊的拆卸工作,从而最终完成空气弹簧的拆卸。本实施例通过设计,利用机械夹爪、辅助弹簧夹紧机构、气囊报紧机构和扣环支撑机构相互配合,能自动对空气弹簧中辅助弹簧与气囊以及气囊与扣环进行拆卸,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且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修效率。
如图3所示,辅助弹簧夹紧机构7包括设置在工作平台6上的移动夹紧块一711、移动夹紧块二712和辅助弹簧定位台713,辅助弹簧定位台713位于移动夹紧块一711和移动夹紧块二712之间的位置,其用于放置定位辅助弹簧3。移动夹紧块一711和移动夹紧块二712与动力机构一配合传动连接,通过动力机构一的动作,能带动移动夹紧块一711和移动夹紧块二712之间相对靠近或远离移动,从而将放置在辅助弹簧定位台713上的辅助弹簧3夹紧或松开。
如图1和图3所示,一般在辅助弹簧3的芯轴31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凸缘一312,在辅助弹簧3的外套31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凸缘二314。所述辅助弹簧定位台713包括台座体7131和设置在台座体7131上的限位凸环7132,在台座体7131上且位于限位凸环7132还开有轴孔7133。当辅助弹簧3放置在辅助弹簧定位台713上后,辅助弹簧3的芯轴311插入到所述轴孔7133中,凸缘一312的外周面与限位凸环7132的内周面之间配合限位。这样就能在放置空气弹簧时进行快速精准的定位。
如图4所示,移动夹紧块一711和移动夹紧块二712通过导轨与滑块机构一11与工作平台6之间配合移动连接,在移动夹紧块一711和移动夹紧块二712相对的一侧侧面上均设置有弧形夹面12。当夹紧辅助弹簧时,是利用移动夹紧块一711和移动夹紧块二712的弧形夹面12与位于凸缘二314下方位置的辅助弹簧外套313的外周面相接触进行夹紧的。这样设计,更加便于辅助弹簧的夹紧。
如图5所示,所述动力机构一包括垂向设置在工作平台底部的动力缸一13和设置在动力缸一13顶部上的固定板14,所述动力缸一13可采用液压缸、气缸或电动缸等,在固定板14上垂向设置有导杆15,在本实施例中,导杆15设置有多根,在导杆15上设置有移动板16,动力缸一13的活塞杆穿过固定板14与移动板16连接,从而在动力缸一13的动作下,能带动移动板16沿导杆15上、下移动。在移动板16上设置有移动板铰接座一161和移动板铰接座二162,在移动夹紧块一711的底部设置有夹紧块铰接座一7111,在移动夹紧块二712的底部设置有夹紧块铰接座二7121,所述移动板铰接座一161和夹紧块铰接座一7111之间通过连杆一17铰接起来,所述移动板铰接座二162和夹紧块铰接座二7121之间通过连杆二18铰接起来,当动力缸一13动作时,从而能带动移动夹紧块一711和移动夹紧块二712之间相对靠近或远离移动。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工作平台6上开有槽孔19,移动夹紧块一711的夹紧块铰接座一7111和移动夹紧块二712的夹紧块铰接座二7121均能穿过槽孔19与下方的动力机构一连接。
如图2所示,在工作平台6上还设置有机架20,机械夹爪10设置在机架20上。所述机械夹爪10包括二维方向移动机构和设置在所述二维方向移动机构上的夹爪,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二维方向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横梁201上的横向移动板21,横向移动板21通过导轨与滑块机构二22和机架横梁201滑动连接,在横向移动板21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一23,驱动电机一23和机架横梁201之间通过横向移动板传动机构(图中未示出)配合连接,通过驱动电机一23动作,能带动横向移动板21沿机架横梁201来、回移动;在横向移动板21上还设置有垂向导座24,在本实施例中,垂向导座24为框体状,所述二维方向移动机构还包括垂向移动臂25,垂向移动臂25与垂向导座24之间通过导轨与滑块机构三26滑动连接,在横向移动板21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二27,驱动电机二27和垂向移动臂25之间通过垂向移动臂传动机构(图中未示出)配合连接,通过驱动电机二27动作,能带动垂向移动臂25沿垂向导座24上、下移动;横向移动板传动机构和垂向移动臂传动机构可采用丝杆螺母传动机构或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等。夹爪28设置在垂向移动臂25的一端部上,当垂向移动臂25移动时,从而带动夹爪28也能上、下移动。
如图8所示,夹爪28包括设置在垂向移动臂25一端部上的夹爪座体281,在夹爪座体281上设置有夹爪导杆282,在本实施例中,夹爪座体281包括上座板2811和下座板2812,夹爪导杆282设置有多根,上座板2811和下座板2812之间通过多根夹爪导杆282连接,上座板2811与垂向移动臂25一端部连接,在夹爪导杆282上滑动设置有夹爪移动板283,夹爪28还包括夹爪动力缸284,夹爪动力缸284可设置在夹爪座体281上,也可设置在垂向移动臂25上。夹爪动力缸284的活塞杆与夹爪移动板283连接,在夹爪动力缸284的动作下,夹爪移动板283能沿夹爪导杆282上、下移动;在夹爪座体281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是在下座板281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夹块29,在本实施例中,下座板2812为三角状,因此,夹块29也设置有三个,三个夹块29分别位于三角状下座板2812的三个角部位置处,每个夹块29通过一个导轨与滑块机构四30与夹爪座体281的底部(即下座板2812的底部)滑动连接,在每个夹块29上均设置有夹块铰接座291,在下座板2812上还开有腰孔31,在夹爪移动板283上设置有多个夹爪移动板铰接座2831,每个夹块铰接座291均穿过一个腰孔31后通过一个连杆三32与一个夹爪移动板铰接座2831铰接,从而在夹爪动力缸284的动作下,能带动多个夹块29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从而使得夹爪夹持在空气弹簧的扣环2的下方位置,当夹爪28上移时,带动多个夹块29也随之上移,使得多个夹块29与扣环2相接触,从而最终带动扣环2和气囊1一起向上移动,与辅助弹簧3分离开来。
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扣环支撑机构9包括设置在气囊抱紧机构外周围位置的扣环支撑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扣环支撑环为分体结构,包括多个扣环支撑块911,多个扣环支撑块911沿周向布置有一整圈,每个扣环支撑块911的底部均设置有升降杆912,升降杆912与扣环支撑块升降机构配合连接,在扣环支撑块升降机构的动作下,能带动升降杆912和扣环支撑块911一起上下移动。当需要进行拆卸工作时,先控制扣环支撑块911上升到气囊抱紧机构的上方位置处,将扣环支撑住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当拆卸完成后,控制扣环支撑块911下降回到原位。在本实施例中,扣环支撑块升降机构可采用气缸、液压缸或电动缸等,将升降杆912的一端与扣环支撑块911连接,升降杆912的另外一端与气缸、液压缸或电动缸的活塞杆连接,从而使得扣环支撑块升降机构能带动扣环支撑块911上下移动。每个扣环支撑块911的内周面设置成台阶状,每个台阶可以支撑放置一个型号规格的扣环,如图11所示,当进行A型号扣环211与气囊拆卸时,可以将A型号扣环211放置在扣环支撑块911最下面的一个台阶,当进行B型号扣环212与气囊拆卸时,可以将B型号扣环212放置在扣环支撑块911上面的一个台阶,这样就使得本实施例能对不同型号规格的空簧中的扣环与气囊进行拆卸,提高了通用性。
如图9所示,所述气囊抱紧机构8包括气囊支撑座81和设置在气囊支撑座81外围位置的抱紧装置82,气囊支撑座81用于支撑气囊下子口位置处,抱紧装置82用于抱紧气囊,使得气囊产生收缩形变。需要说明的是,气囊抱紧机构8主要在于抱紧装置82,气囊支撑座81只是起到一个辅助支撑定位的作用,即使没有气囊支撑座81,也能通过抱紧装置82抱紧气囊使其上子口从扣环上脱落。
如图12所示,所述气囊支撑座81设置为锥形状,其小头端位于上方位置,其大头端位于下方位置,这样锥形状的端头能起到一个导向定位的作用,便于气囊的下子口套在锥形状气囊支撑座上。
如图13所示,所述抱紧装置82包括多个抱紧臂821,多个抱紧臂821沿周向依次布置有一整圈,每个抱紧臂821的底部通过一个导轨与滑块机构五33滑动连接在工作平台6上,多个抱紧臂821与抱紧动力机构传动连接,在所述抱紧动力机构的动作下,能带动多个抱紧臂821沿径向扩张或收缩移动,从而实现对气囊的抱紧,使得气囊产生收缩形变。
如图14所示,所述抱紧臂821包括垂向设置的臂体一8211和设置在所述臂体一8211的一端上的臂体二8212,导轨与滑块机构五33设置在臂体一8211的另外一端和工作平台6之间,所述抱紧动力机构(图中未示出)包括垂向设置的抱紧动力缸和设置在抱紧动力缸活塞杆上的抱紧升降板,在所述抱紧升降板上设置有多个抱紧臂铰接座,每个抱紧臂铰接座通过一个连杆四34与臂体一8211的另外一端铰接,从而使得抱紧动力机构能带动能多个抱紧臂沿径向扩张或收缩移动,从而实现对气囊的抱紧,使得气囊产生收缩形变。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连杆四34的连接,在工作平台上还开有腰孔一35,连杆四34穿过腰孔一35,连杆四34的一端与臂体一8211铰接,连杆四34的另外一端与抱紧臂铰接座铰接。
在所述臂体二8212上设置有多个抱紧轮36,所述抱紧轮36外露于臂体二8212与气囊接触,用于对气囊的抱紧。这样能避免抱紧时对气囊产生损伤。抱紧轮36可采用胶轮,在本实施例中,臂体二8212为两个U型臂体,两个U型臂体的开口背对横向设置,在臂体二8212上的抱紧轮36分为上抱紧轮和下抱紧轮,这次错开分布,能实现更好对气囊的抱紧效果。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根据如上所述的空气弹簧自动拆解装置的拆卸方法,其是先将空气弹簧放置在辅助弹簧夹紧机构上,再利用辅助弹簧夹紧机构夹紧空气弹簧的辅助弹簧,再控制机械夹爪夹住空气弹簧的扣环,然后控制机械夹爪上移,带动扣环和气囊一起上移,从而将气囊的下子口从辅助弹簧上扯出;再通过机械夹爪将扣环与气囊放置在扣环支撑机构上,利用扣环支撑机构支撑住扣环,使得气囊的下子口一端伸入到气囊抱紧机构中,再利用气囊抱紧机构向内抱紧气囊,使得气囊产生收缩形变,从而使得气囊的上子口从扣环上脱落,最终完成空气弹簧的拆卸。
具体过程如下:如图15至图17所示,先将取出上盖板4后的空气弹簧放置在辅助弹簧夹紧机构7的辅助弹簧定位台713上,再利用辅助弹簧夹紧机构7的移动夹紧块一711和移动夹紧块二712夹紧空气弹簧的辅助弹簧3,再控制机械夹爪10的夹块29夹住空气弹簧的扣环2,在本实施例中,夹紧后夹块29位于扣环2的下方位置,然后控制机械夹爪10上移,带动扣环2和气囊1一起上移,从而将气囊1的下子口从辅助弹簧3上扯出,完成辅助弹簧与气囊的拆卸;
当辅助弹簧与气囊拆卸后,再控制机械夹爪移动到气囊报紧机构8和扣环支撑机构9的上方位置,如图18至图20所示,再控制扣环支撑块911上升移动到气囊报紧机构7的上方位置,再将带有气囊1的扣环2放置在扣环支撑块911上,然后控制扣环支撑块911下移,从而使得气囊1的下子口套到气囊支撑座81上,对气囊1的另外一点起到定位支撑的作用,然后再控制多个抱紧臂821沿径向收缩移动,利用多个抱紧臂821抱紧气囊1,使得气囊1产生收缩形变,最终使得气囊1的上子口从扣环2上脱落出来,完成扣环与气囊的拆卸。
综上,本发明通过设计,通过设计,利用机械夹爪、辅助弹簧夹紧机构、气囊报紧机构和扣环支撑机构相互配合,能自动对空气弹簧中辅助弹簧与气囊以及气囊与扣环进行拆卸,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且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修效率。通过对辅助弹簧夹紧机构的结构设计,能自动快递的夹紧或松开辅助弹簧;通过对辅助弹簧定位台的设计,使得在放置空气弹簧时进行快速精准的定位。在移动夹紧块一和移动夹紧块二上设计了弧形夹面,这样更加便于辅助弹簧的夹紧。通过对机械夹爪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自动夹持空气弹簧扣环的功能。通过对气囊抱紧机构和扣环支撑机构的具体结构设计,实现了扣环与气囊的自动化拆卸工作。通过将气囊支撑座设置为锥形状,能起到一个导向定位的作用,便于气囊的下子口套在锥形状气囊支撑座上。在臂体二上设置有多个抱紧轮,用于对气囊的抱紧,这样能避免抱紧时对气囊产生损伤。通过设计机械夹爪的具体结构,能自动将带有气囊的扣环放置在扣环支撑块上,进一步提高工作的自动化程度。
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多个”即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量。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或变换,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

1.一种空气弹簧自动拆解装置的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自动拆解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其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辅助弹簧夹紧机构、气囊抱紧机构和扣环支撑机构;在所述辅助弹簧夹紧机构、气囊抱紧机构和扣环支撑机构的上方位置还设置有机械夹爪;通过所述机械夹爪和辅助弹簧夹紧机构相配合将气囊的下子口从辅助弹簧上扯出;扯出后,再利用机械夹爪与气囊抱紧机构和扣环支撑机构相配合将气囊的上子口从扣环上扯出,完成空气弹簧的拆卸;
在工作平台上还设置有机架,机械夹爪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机械夹爪包括二维方向移动机构和设置在所述二维方向移动机构上的夹爪;
所述机架包括机架横梁,所述二维方向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横梁上的横向移动板,横向移动板通过导轨与滑块机构二和机架横梁滑动连接,在横向移动板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一和机架横梁之间通过横向移动板传动机构配合连接,通过驱动电机一动作,能带动横向移动板沿机架横梁来、回移动;在横向移动板上还设置有垂向导座,所述二维方向移动机构还包括垂向移动臂,垂向移动臂与垂向导座之间通过导轨与滑块机构三滑动连接,在横向移动板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二,驱动电机二和垂向移动臂之间通过垂向移动臂传动机构配合连接,通过驱动电机二动作,能带动垂向移动臂沿垂向导座上、下移动;夹爪设置在垂向移动臂的一端部上;
所述夹爪包括设置在垂向移动臂一端部上的夹爪座体,在夹爪座体上设置有夹爪导杆,在夹爪导杆上滑动设置有夹爪移动板,夹爪还包括夹爪动力缸,夹爪动力缸的活塞杆与夹爪移动板连接,在夹爪动力缸的动作下,夹爪移动板能沿夹爪导杆上、下移动;在夹爪座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夹块,每个夹块通过一个导轨与滑块机构四与夹爪座体的底部滑动连接,在每个夹块上均设置有夹块铰接座,在夹爪移动板上设置有多个夹爪移动板铰接座,每个夹爪移动板铰接座均通过一个连杆三与一个 夹块铰接座铰接,从而在夹爪动力缸的动作下,能带动多个夹块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
所述辅助弹簧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移动夹紧块一、移动夹紧块二和辅助弹簧定位台,辅助弹簧定位台位于移动夹紧块一和移动夹紧块二之间的位置,移动夹紧块一和移动夹紧块二与动力机构一配合传动连接,通过动力机构一的动作,能带动移动夹紧块一和移动夹紧块二之间相对靠近或远离移动;
所述动力机构一包括垂向设置在工作平台底部的动力缸一和设置在动力缸一顶部上的固定板,在固定板上垂向设置有导杆,在导杆上设置有移动板,动力缸一的活塞杆穿过固定板与移动板连接,从而在动力缸一的动作下,能带动移动板沿导杆上、下移动;在移动夹紧块一和移动板之间设置有连杆一,连杆一的一端与移动夹紧块一铰接,连杆一的另外一端与移动板铰接,在移动夹紧块二和移动板之间设置有连杆二,连杆二的一端与移动夹紧块二铰接,连杆二的另外一端与移动板铰接,当动力缸一动作时,从而能带动移动夹紧块一和移动夹紧块二之间相对靠近或远离移动;
所述扣环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气囊抱紧机构外周围位置的扣环支撑环,所述扣环支撑环为分体结构,包括多个扣环支撑块,多个扣环支撑块沿周向布置有一整圈;
每个扣环支撑块的底部均设置有升降杆,升降杆与扣环支撑块升降机构配合连接,在扣环支撑块升降机构的动作下,能带动升降杆和扣环支撑块一起上、下移动;
所述气囊抱紧机构包括气囊支撑座和设置在气囊支撑座外围位置的抱紧装置,气囊支撑座用于支撑气囊下子口位置处,抱紧装置用于抱紧气囊,使得气囊产生收缩形变;
所述抱紧装置包括多个抱紧臂,多个抱紧臂沿周向依次布置有一整圈,每个抱紧臂的底部通过一个导轨与滑块机构一滑动连接在工作平台上,多个抱紧臂与抱紧动力机构传动连接,在所述抱紧动力机构的动作下,能带动多个抱紧臂沿径向扩张或收缩移动;
所述拆卸方法是先将空气弹簧放置在辅助弹簧夹紧机构上,再利用辅助弹簧夹紧机构夹紧空气弹簧的辅助弹簧,再控制机械夹爪夹住空气弹簧的扣环,然后控制机械夹爪上移,带动扣环和气囊一起上移,从而将气囊的下子口从辅助弹簧上扯出;再通过机械夹爪将扣环与气囊放置在扣环支撑机构上,利用扣环支撑机构支撑住扣环,使得气囊的下子口一端伸入到气囊抱紧机构中,再利用气囊抱紧机构向内抱紧气囊,使得气囊产生收缩形变,从而使得气囊的上子口从扣环上脱落,最终完成空气弹簧的拆卸;
其中,所述控制机械夹爪夹住空气弹簧的扣环是指控制机械夹爪收拢后,使得夹爪夹持在空气弹簧的扣环的下方位置,当夹爪上移时,带动多个夹块也随之上移,使得多个夹块与扣环相接触,从而最终带动扣环和气囊一起向上移动,与辅助弹簧分离开来。
CN202210723910.7A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空气弹簧自动拆解装置及拆卸方法 Active CN1149186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3910.7A CN114918652B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空气弹簧自动拆解装置及拆卸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3910.7A CN114918652B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空气弹簧自动拆解装置及拆卸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8652A CN114918652A (zh) 2022-08-19
CN114918652B true CN114918652B (zh) 2024-05-07

Family

ID=82813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23910.7A Active CN114918652B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空气弹簧自动拆解装置及拆卸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18652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5667A (ja) * 2000-06-13 2001-12-26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空気ばね及び空気ばねの組立方法
JP2010017771A (ja) * 2008-07-08 2010-01-28 East Japan Railway Co 空気ばねの解体装置
KR20110051387A (ko) * 2009-11-10 2011-05-18 대원강업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 스프링의 실링 캡 분해장치
CN204843459U (zh) * 2015-06-15 2015-12-0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空气弹簧自动快速拆解装置
KR101643498B1 (ko) * 2015-03-20 2016-07-28 현대로템 주식회사 철도차량용 공기 스프링 분리장치
JP2017024300A (ja) * 2015-07-23 2017-02-02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ばね用ダイヤフラム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におけるビードリングの着脱方法
CN112589416A (zh) * 2020-12-30 2021-04-02 南阳胶联时代减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膜式空气弹簧压装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
JP2021092241A (ja) * 2019-12-09 2021-06-17 ニッタ化工品株式会社 空気ばね及び空気ばねの分解方法
CN213561244U (zh) * 2020-09-27 2021-06-29 苏州金泽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准确的机加工治具
CN214732632U (zh) * 2021-05-26 2021-11-16 皮休车轮科技(台州)有限公司 一种装胎充气机的自动下料抱夹装置
CN114055126A (zh) * 2021-11-22 2022-02-18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簧自动装配装置及方法
CN114055127A (zh) * 2021-11-22 2022-02-18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囊、扣环自动组装装置
CN114160820A (zh) * 2021-12-20 2022-03-11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车床加工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5667A (ja) * 2000-06-13 2001-12-26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空気ばね及び空気ばねの組立方法
JP2010017771A (ja) * 2008-07-08 2010-01-28 East Japan Railway Co 空気ばねの解体装置
KR20110051387A (ko) * 2009-11-10 2011-05-18 대원강업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 스프링의 실링 캡 분해장치
KR101643498B1 (ko) * 2015-03-20 2016-07-28 현대로템 주식회사 철도차량용 공기 스프링 분리장치
CN204843459U (zh) * 2015-06-15 2015-12-0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空气弹簧自动快速拆解装置
JP2017024300A (ja) * 2015-07-23 2017-02-02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ばね用ダイヤフラム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におけるビードリングの着脱方法
JP2021092241A (ja) * 2019-12-09 2021-06-17 ニッタ化工品株式会社 空気ばね及び空気ばねの分解方法
CN213561244U (zh) * 2020-09-27 2021-06-29 苏州金泽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准确的机加工治具
CN112589416A (zh) * 2020-12-30 2021-04-02 南阳胶联时代减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膜式空气弹簧压装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
CN214732632U (zh) * 2021-05-26 2021-11-16 皮休车轮科技(台州)有限公司 一种装胎充气机的自动下料抱夹装置
CN114055126A (zh) * 2021-11-22 2022-02-18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簧自动装配装置及方法
CN114055127A (zh) * 2021-11-22 2022-02-18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囊、扣环自动组装装置
CN114160820A (zh) * 2021-12-20 2022-03-11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车床加工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双层沙漏结构辅助弹簧的空气弹簧;叶特;尹金云;段国奇;程海涛;陈灿辉;;铁道机车车辆;20150425(02);40-41 *
安全气囊综合装配设备的研发;李媛;;机械设计与研究;20130820(04);76-7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8652A (zh) 2022-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814487U (zh) 一种汽车塑胶零部件模具模仁加工用锻造装置
CN107775309B (zh) 一种齿轮轴压力装配工装
CN108380768A (zh) 一种压缩机壳体全自动扩管成型机
CN211493487U (zh) 一种法兰盘打标机用夹持装置
CN114918652B (zh) 一种空气弹簧自动拆解装置及拆卸方法
CN115070391A (zh) 用于空气弹簧中扣环与气囊的拆卸装置及拆卸方法
CN113352821A (zh) 一种高效扒胎机
CN208195460U (zh) 一种压缩机壳体全自动扩管成型机
CN216966878U (zh) 一种水管压装机
CN107639662B (zh) 全自动裁切设备
CN212353003U (zh) 一种胶囊夹持机构及辅助夹持机构装配的装置
CN116276028A (zh) 一种汽车门铰链自动组装生产线及其工艺
CN113263313A (zh) 一种水管压装机及其方法
CN112171286A (zh) 贮箱箱底tig环缝焊装置及tig环缝焊工艺
CN211437965U (zh) 一种锻压工装
CN209919141U (zh) 一种桥壳y缝焊接工作站
CN211438685U (zh) 一种半轴套管与桥壳本体焊接设备
CN114918653A (zh) 用于空气弹簧中辅助弹簧与气囊的拆卸装置及拆卸方法
CN210500066U (zh) 一种拆卸工装
US4614485A (en) Unloader for a tire curing machine
CN213497637U (zh) 贮箱箱底tig环缝焊装置
CN215941815U (zh) 一种卡箍焊接设备
CN215616472U (zh) 一种大型薄壁工件自动夹具
CN215941925U (zh) 一种卡箍焊接设备的组装错位装置
CN215092780U (zh) 一种阀套生产用打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