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06236A - 一种减震胶条、尾翼安装结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胶条、尾翼安装结构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06236A
CN114906236A CN202210473356.1A CN202210473356A CN114906236A CN 114906236 A CN114906236 A CN 114906236A CN 202210473356 A CN202210473356 A CN 202210473356A CN 114906236 A CN114906236 A CN 114906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rubber strip
base body
wing
damping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733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奔
陈启苗
毛杰
周昌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733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062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06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62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7Rear spoi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10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8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rubber springs ; with springs made of rubber and met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减震胶条、尾翼安装结构和车辆。减震胶条用于安装在尾门和尾翼之间,所述减震胶条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包括尾门连接部和尾翼连接部;所述尾门连接部设置为与所述尾门连接,所述尾翼连接部设置为与所述尾翼连接;在所述减震胶条安装处,所述尾门和所述尾翼通过所述基体间接连接。减震胶条可有效减轻带有尾翼的车辆的振动、压耳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胶条、尾翼安装结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车身结构领域,特别是一种减震胶条、尾翼安装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行驶中,由于受到路面及动力总成激励,往往引起车身结构振动,在20-50Hz的低频段,压耳与尾门相关联,造成车内人员异常振动或低频压耳问题,带来质量客诉。对于设置有尾翼的尾门,车辆的振动、压耳等问题尤为严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震胶条、尾翼安装结构和车辆,可有效减轻带有尾翼的车辆的振动、压耳等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震胶条,用于安装在尾门和尾翼之间,所述减震胶条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包括尾门连接部和尾翼连接部;
所述尾门连接部设置为与所述尾门连接,所述尾翼连接部设置为与所述尾翼连接;在所述减震胶条安装处,所述尾门和所述尾翼通过所述基体间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基体呈长条状,所述尾门连接部和所述尾翼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基体沿长度方向的侧面上,且所述尾门连接部和所述尾翼连接部相背设置。
进一步,所述基体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中空通道;
所述中空通道的至少一端为开口;或者,所述中空通道两端封闭。
进一步,所述尾翼连接部包括过盈配合部及卡接部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当所述尾翼连接部为过盈配合部时:部分所述基体形成所述尾翼连接部,和/或,所述基体沿径向延伸形成凸起,所述凸起形成所述尾翼连接部。
进一步,当所述尾翼连接部为卡接部时:所述基体一侧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基体还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安装在所述安装部处。
进一步,所述安装部为安装槽;所述卡接件包括固定端、连接段和卡接端,所述卡接端通过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固定端连接;
所述固定端位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槽的出口尺寸小于所述固定端尺寸以限制所述固定端从所述安装槽中脱出;所述卡接端位于所述安装槽外用于与所述尾翼卡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基体设置有所述安装部的一侧为平面,所述基体设置有所述尾门连接部的一侧为曲面。
进一步,所述尾门连接部包括粘接部及抵接部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尾翼安装结构,尾翼安装结构包括尾门、安装在所述尾门上的尾翼和前述的减震胶条,所述尾门和所述尾翼的至少部分连接处设置有所述减震胶条。
进一步,所述尾翼的连接面尺寸大于设定尺寸时:所述减震胶条为前述第一种减震胶条,所述连接面处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过盈配合部的卡接槽;或者,所述减震胶条为前述第二种减震胶条,所述连接面处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卡接件的卡接孔;
所述尾翼的连接面尺寸小于等于设定尺寸时:所述减震胶条为前述第二种减震胶条,所述连接面处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卡接件的卡接孔。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前述的尾翼安装结构。
相比于一些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减震胶条,减震胶条可以减小尾翼与尾门之间的摩擦,减少尾翼产生的振动向尾门传递,减小尾翼引起的异响。并且,减震胶条可以吸收尾翼振动产生的能量,以减小尾门的振动响应。减震胶条从“减小尾翼异响”和“减小尾门振动响应”两方面减缓噪声、压耳等现象,减震、去噪效果好、实用性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尾翼安装结构,设置简单、装配便捷、安装稳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消除了噪声、震动、压耳等问题,用户的驾乘体验好。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减震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减震胶条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另一种减震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另一种减震胶条的端部结构的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另一种减震胶条的安装示意图。
图示说明:
1-尾门,2-尾翼,21-连接面,22-卡接槽,23-卡接孔,3-减震胶条,31-基体,311-尾门连接部,312-尾翼连接部,313-中空通道,32-卡接件,321-固定端,322-连接段,323-卡接端,33-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部分车辆上安装有尾翼,尾翼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在尾门上。但尾翼除两端位置设置有连接螺栓外,还有其它部位会与尾门接触,如:尾翼中间位置会抵接在尾门的玻璃上。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发动机振动及路面凹坑等因素叠加,导致尾翼与尾门之间产生相对摩擦、振动等情况,进而引起噪声、压耳等问题,影响用户驾乘体验。
目前常采用的做法是在尾翼与尾门接触位置增加泡棉,以减缓尾翼与尾门的撞击,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震胶条3,如图1至图6所示,用于安装在尾门1和尾翼2之间,减震胶条3包括基体31,基体31包括尾门连接部311和尾翼连接部312;尾门连接部311设置为与尾门1连接,尾翼连接部312设置为与尾翼2连接;在减震胶条3安装处,尾门1和尾翼2通过基体31间接连接。
尾门连接部311和尾翼连接部312可以分别设置在基体31的两侧,分别与尾门1、尾翼2连接。在安装减震胶条3的位置处,尾门1与尾翼2不直接接触,换言之,减震胶条3将尾门1和尾翼2分隔,使尾门1和尾翼2之间留有间隙,减震胶条3充满或部分占据该缝隙,避免尾翼2与尾门1直接撞击、相互摩擦,进而降低尾翼2向尾门1传递振动、产生噪声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减震胶条3,当尾翼2有较大振动时,减震胶条3可以吸收尾翼2的振动能量,从而减小传递到尾门1上的振动能量。当尾门1有较大振动时,胶条减小尾翼2的振动响应,进而减小尾门1与尾翼2整体的振动噪声、压耳等问题。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基体31呈长条状,尾门连接部311和尾翼连接部312设置在基体31沿长度方向的侧面上,且尾门连接部311和尾翼连接部312相背设置。
基体31呈长条状,基体31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尾门连接部311和尾翼连接部312,以便于尾门1和尾翼2分别连接。尾门连接部311和尾翼连接部312分别设置在基体31的两侧,相背设置,以对应尾门1和尾翼2的位置,便于装配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基体31的整体形状根据尾翼2形状确定,如:基体31可以是U形长条、V形长条等,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制。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体31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中空通道313;中空通道313的至少一端为开口,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或者,中空通道313两端封闭。
基体31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中空通道313,减小了基体31的材质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基体31可以采用橡胶制作。带有中空通道313的基体31,可以有效吸收尾翼2的振动能量,减小尾门1的振动响应。
中空通道313的至少一端为开口,换言之,中空通道313对应的空腔是开放的,而非密封的。这种形式的基体31使用方便、工作可靠性高,在长时间工作中不易发生损坏、基体31不会严重变形,提高了减震胶条3的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
中空通道313的两端可以是封闭的,换言之,中空通道313对应的空腔是密封的。这种结构的基体31减震、吸收尾能量的效果更好,消除噪声的效果更好。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尾翼连接部312包括过盈配合部及卡接部中的至少一种。
尾翼连接部312与尾翼2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如:尾翼连接部312与尾翼2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或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当然,还可采用其它连接方式,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制。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当尾翼连接部312为过盈配合部时:部分基体31形成尾翼连接部312,和/或,基体31沿径向延伸形成凸起,凸起形成尾翼连接部312。
当尾翼连接部312与尾翼2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时,部分基体31形成尾翼连接部312,即靠近尾翼2的部分基体31作为过盈配合部与尾翼2进行过盈配合。
当然,也可以在尾基体31靠近尾翼2的一侧径向延伸形成凸起,凸起形成尾翼连接部312,即靠近尾翼2的基体31上设置凸起作为过盈配合部进行过盈配合。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当尾翼连接部312为卡接部时:基体31一侧设置有安装部,基体31还包括卡接件32,卡接件32安装在安装部处。
当尾翼连接部312与尾翼2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时,卡接件32安装在安装部处作为卡接部,用于与尾翼2进行卡接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除了上述卡接件32安装在安装部的形式外,还可采用其它方式,如:基体31延伸形成卡接部用于卡接连接,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制。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安装部为安装槽33;卡接件32包括固定端321、连接段322和卡接端323,卡接端323通过连接段322与固定端321连接;固定端321位于安装槽33中,安装槽33的出口尺寸小于固定端321尺寸以限制固定端321从安装槽33中脱出;卡接端323位于安装槽33外用于与尾翼2卡接连接。
安装部采用安装槽33的形式,卡接件32安装在安装槽33中。卡接件32包括固定端321、连接段322和卡接端323,其中,固定端321安装在安装槽33中。安装槽33的出口尺寸小于安装槽33内部腔体的尺寸,以限制固定端321从安装槽33中脱出。卡接端323从安装槽33中伸出用于与尾翼2卡接连接。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体31设置有安装部的一侧为平面,基体31设置有尾门连接部311的一侧为曲面。
基体31设置有安装部的一侧为平面,便于装配。基体31设置有尾门连接部311的一侧为曲面,基体31受挤压时变形,以吸收尾翼2的振动能量。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尾门连接部311包括粘接部及抵接部中的至少一种。
尾门连接部311与尾门1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如:尾门连接部311与尾门1采用胶粘的方式进行连接,即尾门连接部311上涂胶,然后粘接固定在尾门1对应位置处。这种固定方式工作可靠,可避免减震胶条3在长时间工作后发送移位等现象。尾门连接部311与尾门1还可采用抵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换言之,尾门连接部311直接抵靠在尾门1对应位置处,由于减震胶条3的一端已经与尾翼2固定连接,故尾门连接部311抵接在尾门1上仍可保证减震胶条3正常工作,且拆装更换方便。当然,还可采用其它连接方式,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尾翼安装结构,尾翼安装结构包括尾门1、安装在尾门1上的尾翼2和前述的减震胶条3,尾门1和尾翼2的至少部分连接处设置有减震胶条3。
尾门1和尾翼2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尾门1和尾翼2的其它连接、接触部位,均可设置减震胶条3,以减缓噪声、压耳等现象。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尾翼2的连接面21尺寸大于设定尺寸时:减震胶条3为前述第一种减震胶条3,连接面21处设置有用于安装过盈配合部的卡接槽22;或者,减震胶条3为前述第二种减震胶条3,连接面21处设置有用于配合卡接件32的卡接孔23;尾翼2的连接面21尺寸小于等于设定尺寸时:减震胶条3为前述第二种减震胶条3,连接面21处设置有用于配合卡接件32的卡接孔23。
尾翼2的连接面21尺寸大于设定尺寸时,即,此时尾翼2的连接面21面积较大,尾翼连接部312可以是过盈配合的形式,也可以是卡接配合的形式。
尾翼2的连接面21尺寸小于等于设定尺寸时,即,此时尾翼2的连接面21面积较小,连接面21上不足以开设用于过盈配合的卡接槽22,不便采用过盈配合的形式,此时采用卡接配合的形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尾翼安装结构,减震胶条3隐藏设置,应用于车辆上时外观性好,提高了原装车舒适性品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前述的尾翼安装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消除了噪声、震动、压耳等问题,用户的驾乘体验好。
在本申请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上”、“下”、“一端”、“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装配”、“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术语“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包含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现方案。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许多可能的特征组合,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讨论,但是所公开的特征的许多其它组合方式也是可能的。除非特意加以限制的情况以外,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可以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结合使用,或可以替代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
本申请包括并设想了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特征和元件的组合。本申请已经公开的实施例、特征和元件也可以与任何常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技术方案。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也可以与来自其它技术方案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另一个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技术方案。因此,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示出和/或讨论的任何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适当的组合来实现。因此,除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做的限制以外,实施例不受其它限制。此外,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Claims (12)

1.一种减震胶条,其特征在于,用于安装在尾门和尾翼之间,所述减震胶条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包括尾门连接部和尾翼连接部;
所述尾门连接部设置为与所述尾门连接,所述尾翼连接部设置为与所述尾翼连接;在所述减震胶条安装处,所述尾门和所述尾翼通过所述基体间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呈长条状,所述尾门连接部和所述尾翼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基体沿长度方向的侧面上,且所述尾门连接部和所述尾翼连接部相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中空通道;
所述中空通道的至少一端为开口;或者,所述中空通道两端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减震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连接部包括过盈配合部及卡接部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胶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尾翼连接部为过盈配合部时:部分所述基体形成所述尾翼连接部,和/或,所述基体沿径向延伸形成凸起,所述凸起形成所述尾翼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胶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尾翼连接部为卡接部时:所述基体一侧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基体还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安装在所述安装部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安装槽;所述卡接件包括固定端、连接段和卡接端,所述卡接端通过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固定端连接;
所述固定端位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槽的出口尺寸小于所述固定端尺寸以限制所述固定端从所述安装槽中脱出;所述卡接端位于所述安装槽外用于与所述尾翼卡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设置有所述安装部的一侧为平面,所述基体设置有所述尾门连接部的一侧为曲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减震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连接部包括粘接部及抵接部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尾翼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门、安装在所述尾门上的尾翼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减震胶条,所述尾门和所述尾翼的至少部分连接处设置有所述减震胶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尾翼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的连接面尺寸大于设定尺寸时:所述减震胶条为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胶条,所述连接面处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过盈配合部的卡接槽;或者,所述减震胶条为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所述的减震胶条,所述连接面处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卡接件的卡接孔;
所述尾翼的连接面尺寸小于等于设定尺寸时:所述减震胶条为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所述的减震胶条,所述连接面处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卡接件的卡接孔。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尾翼安装结构。
CN202210473356.1A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减震胶条、尾翼安装结构和车辆 Pending CN1149062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3356.1A CN114906236A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减震胶条、尾翼安装结构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3356.1A CN114906236A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减震胶条、尾翼安装结构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6236A true CN114906236A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64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73356.1A Pending CN114906236A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减震胶条、尾翼安装结构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06236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3967A (ja) * 2000-09-27 2002-04-09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の後部構造
EP2883782A1 (de) * 2013-12-12 2015-06-17 REHAU AG + Co Baugruppe zum Bilden eines Luftleitelements für ein Kraftfahrzeug sowie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Baugruppe
CN106005061A (zh) * 2016-08-02 2016-10-12 丹阳金城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翼总成
CN206800736U (zh) * 2017-06-14 2017-12-26 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陶土板安装用挂件
CN207579980U (zh) * 2017-09-29 2018-07-0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尾翼总成及汽车
CN209556864U (zh) * 2018-08-07 2019-10-29 浙江正和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门窗用防倒水密封胶条及其安装结构
CN111806579A (zh) * 2020-07-29 2020-10-23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扰流板总成
CN111890902A (zh) * 2020-06-17 2020-11-06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车门和车辆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3967A (ja) * 2000-09-27 2002-04-09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の後部構造
EP2883782A1 (de) * 2013-12-12 2015-06-17 REHAU AG + Co Baugruppe zum Bilden eines Luftleitelements für ein Kraftfahrzeug sowie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Baugruppe
CN106005061A (zh) * 2016-08-02 2016-10-12 丹阳金城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翼总成
CN206800736U (zh) * 2017-06-14 2017-12-26 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陶土板安装用挂件
CN207579980U (zh) * 2017-09-29 2018-07-0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尾翼总成及汽车
CN209556864U (zh) * 2018-08-07 2019-10-29 浙江正和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门窗用防倒水密封胶条及其安装结构
CN111890902A (zh) * 2020-06-17 2020-11-06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车门和车辆
CN111806579A (zh) * 2020-07-29 2020-10-23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扰流板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2264735A (ja) 自動車のシール構造
CN114906236A (zh) 一种减震胶条、尾翼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5705618U (zh) 无框车型的上窗框密封结构
CN201694031U (zh) 一种汽车车门密封条
CN212423012U (zh) 机动车超声波雷达安装结构
CN205202698U (zh) 一种双唇胶条密封结构
CN213472713U (zh) 一种驻车空调的自动防震装置
CN210970535U (zh) 轮辋结构、车轮及车辆
CN213831567U (zh) 车门三角护板和车辆
CN218876863U (zh) 一种硅胶防尘条
JP2006103408A (ja) 車両用インナーフェンダー及び車両用フェンダー
CN219904255U (zh) 一种缓冲减震汽车密封条
KR200344140Y1 (ko) 자동차용 웨더스트립
CN210416181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车窗密封条
CN217396192U (zh) 一种尾门结构和车辆
CN220281068U (zh) 一种气弹簧支架及车辆
CN216231873U (zh) 车辆地毯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20053477U (zh) 水切组件、车门板总成和车辆
CN111806355A (zh) 机动车超声波雷达安装结构
CN216974520U (zh) 一种橡胶减震件和轨道车辆柜门
CN220483064U (zh) 滑动窗总成及车辆
CN220242944U (zh) 无b柱的车门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5621339U (zh) 一种具有双重密封效果的汽车密封条
CN209908713U (zh) 一种带降噪音结构耐磨型汽车空调缸体
CN220220366U (zh) 用于无框车门的密封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