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02462A - 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02462A
CN114902462A CN202080090340.1A CN202080090340A CN114902462A CN 114902462 A CN114902462 A CN 114902462A CN 202080090340 A CN202080090340 A CN 202080090340A CN 114902462 A CN114902462 A CN 1149024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or
electrode
layer
negative electrode
positiv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03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细川誉史
野中太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902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24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3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with folded construction elements except wound ones, i.e. folded positive or negative electrodes or separators, e.g. with "Z"-shaped electrodes or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2Composite material consisting of a mixture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4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01M50/451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comprising layers of only organic material and layers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6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des
    • H01M50/461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des with adhesive layer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separ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二次电池具备:正极和负极借助分隔件层叠而成的电极体。分隔件包含第1层、和热收缩率比第1层小的第2层,并且该分隔件具有形成为筒状且构成电极体的最外面的筒状部。在构成电极体的最外面的分隔件的筒状部的至少轴向一端部上,从电极体的层叠方向的一侧到另一侧地贴附有按压该轴向一端部的带。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二次电池在各种场合的需求正在提高。其中,使用非水电解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能得到高能量密度,因此在车载用途、蓄电用途、各种电子设备等中被广泛使用。二次电池具备包含正极、负极、及分隔件的电极体。电极体具有分隔件夹入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结构,由此防止正极和负极的接触。另外,提出了大量用于可靠地防止正极和负极的接触导致的内部短路的发生的方法。
例如,专利文献1中,为了防止正极和负极的层叠位置的偏移引起内部短路发生,提出了在分隔件的表面设置粘接层并对电极体进行热压接,从而使分隔件表面与电极表面粘接的方法。另外,专利文献2中,为了防止导电性的异物引起内部短路发生,提出了一种具备分隔件的二次电池,该分隔件是包含无机颗粒的多孔耐热层形成在基材表面而成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561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497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不存在相对的电极的电极体的最外面上,电极也以电极的复合材料层不露出的方式被分隔件覆盖,但分隔件的端部会起翘,有时复合材料层的一部分会露出。电极体的最外面的电极复合材料层露出时,露出的部分会脱落而混入电极体内,有可能会顶破分隔件而发生微短路。特别是使用包含热收缩率不同的2种以上的层的分隔件、并经热压接工序制造电极体时,分隔件的端部的浮起、起翘会变大。
本公开的二次电池具备:正极和负极隔着分隔件层叠而成的电极体,前述分隔件包含第1层、和热收缩率比前述第1层小的第2层,并且前述分隔件具有形成为筒状且构成前述电极体的最外面的筒状部,在前述分隔件的前述筒状部的至少轴向一端部,从前述电极体的层叠方向的一侧到另一侧地贴附有按压该轴向一端部的带。
通过本公开的二次电池,可以更可靠地防止分隔件的端部起翘从而电极体的最外面露出电极的复合材料层。由此可以防止电极复合材料层的脱落导致的内部短路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二次电池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为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电极体的立体图。
图3为作为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电极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起初便预想对以下例示的多个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进行选择性地组合。
图1为示出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二次电池10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为构成二次电池10的电极体11的立体图。以下,例示出作为电极体11被收纳于方形的外装罐14的所谓的方形电池的二次电池10,但电池的外装体并不限定于外装罐14,例如也可以为由包含金属层及树脂层的层压片构成的外装体。另外,以下例示出多个正极和多个负极夹入分隔件结构层叠而成的层叠型的电极体11,但电极体也可以为卷绕型的电极体。
如图1及图2所示,二次电池10具备:正极20和负极30借助分隔件40层叠而成的电极体11、收纳电极体11的有底方筒状的外装罐14、和封堵外装罐14的开口部的封口板15。外装罐14为轴向一端开口的扁平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金属制容器,封口板15具有细长的矩形形状。外装罐14及封口板15例如由以铝为主要成分的金属材料构成。
以下,为了方便说明,以外装罐14的高度方向为二次电池10及各结构元件的“上下方向”,以封口板15侧为“上”,以外装罐14的底部侧为“下”。以沿封口板15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为二次电池10及各结构元件的“横向”。另外,电极体11之中,有时将后述分隔件40的除筒状部43外的部分称作“电极组”。
二次电池10具备和电极体11一同被收纳于外装罐14的电解质。电解质可以为水系电解质,优选为非水电解质。非水电解质例如包含非水溶剂、和非水溶剂中溶解的电解质盐。非水溶剂可以使用例如酯类、醚类、腈类、酰胺类、及2种以上这些的混合溶剂等。非水溶剂也可以含有将这些溶剂的氢的至少一部分用氟等卤素原子取代而得到的卤素取代物。电解质盐可以使用例如LiPF6等锂盐。
电极体11包含多个正极20和多个负极30,且具有正极20和负极30隔着分隔件40逐张地交替层叠而成的结构。电极体11中包含的负极30通常比正极20多1张,在电极组的层叠方向两侧配置负极30。另外,分隔件40具有形成为筒状且构成电极体11的最外面的筒状部43。即,电极体11的最外面存在呈筒状卷绕1周以上的分隔件40,在电极组的层叠方向两侧配置的负极30被分隔件40覆盖。
电极体11具有1张弯折的分隔件40夹入正极20和负极30之间的层叠结构。并且,利用这张分隔件40形成筒状部43。需要说明的是,夹入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分隔件、和构成电极体的最外面的分隔件可以分别独立,电极体也可以包括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各配置1张的多个分隔件、及构成筒状部的1张分隔件。
电极体11具有在封口板15侧延伸的多个正极极耳23和多个负极极耳33。例如,正极极耳23是使正极20的芯体的一部分突出形成的,同样,负极极耳33是使负极30的芯体的一部分突出形成的。正极20及负极30分别以正极极耳23和负极极耳33朝向相同方向、正极极耳23位于电极体11的横向一端侧、负极极耳33位于电极体11的横向另一端侧的方式,借助分隔件40层叠配置。
封口板15上安装有正极端子12和负极端子13。例如,正极极耳23借助未图示的正极集电体与正极端子12电连接,负极极耳33借助未图示的负极集电体与负极端子13电连接。正极端子12及负极端子13是与其他二次电池10、电子设备等电连接的外部连接端子,借助绝缘构件安装于封口板15。另外,封口板15通常设置有用于注入电解液的注液部16、及用于在电池的异常发生时进行开阀而排出气体的气体排出阀17。
以下,对构成电极体11的正极20、负极30、及分隔件40、特别是对分隔件40的层结构和配置进行详细说明。
[正极]
正极20具有正极芯体、和正极芯体的表面形成的正极复合材料层。正极芯体可以使用铝、铝合金等在正极20的电位范围内稳定的金属的箔、表层配置有该金属的薄膜等。正极复合材料层优选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及粘结材料,并设置于正极芯体的两面。正极20可以通过例如在正极芯体上涂布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及粘结材料等的正极复合材料浆料,使涂膜干燥后进行压缩,将正极复合材料层形成在正极芯体的两面来制作。
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使用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作为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中含有的金属元素,可举出Ni、Co、Mn、Al、B、Mg、Ti、V、Cr、Fe、Cu、Zn、Ga、Sr、Zr、Nb、In、Sn、Ta、W等。其中,优选含有Ni、Co、Mn中的至少1种。作为理想的复合氧化物的一例,可举出含有Ni、Co、Mn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含有Ni、Co、Al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
作为正极复合材料层所包含的导电材料,可例示炭黑、乙炔黑、科琴黑、石墨等碳材料。作为正极复合材料层所包含的粘结材料,可例示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氟乙烯(PVdF)等氟树脂、聚丙烯腈(PAN)、聚酰亚胺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烯烃树脂等。另外,也可将这些树脂和羧甲基纤维素(CMC)或其盐等纤维素衍生物、聚环氧乙烷(PEO)等并用。
[负极]
负极30具有负极芯体、和负极芯体的表面形成的负极复合材料层。负极芯体可以使用铜等在负极30的电位范围内稳定的金属的箔、表层配置有该金属的薄膜等。负极复合材料层优选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及粘结材料,并形成于负极芯体的两面。负极30可以通过例如在负极芯体的表面涂布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及粘结材料等的负极复合材料浆料,使涂膜干燥后进行压缩,将负极复合材料层形成在负极芯体的两面来制作。
负极复合材料层中,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例如可以包含能够可逆地吸储、释放锂离子的碳系活性物质。理想的碳系活性物质为鳞片状石墨、块状石墨、土状石墨等天然石墨、块状人造石墨(MAG)、石墨化中间相碳微珠(MCMB)等人造石墨等石墨。另外,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使用由Si及含Si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Si系活性物质,也可并用碳系活性物质和Si系活性物质。
负极复合材料层所包含的粘结材料与正极20的情况相同,可以使用氟树脂、PAN、聚酰亚胺、丙烯酸类树脂、聚烯烃等,但优选使用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另外,负极复合材料层优选还包含CMC或其盐、聚丙烯酸(PAA)或其盐、聚乙烯醇(PVA)等。其中,并用SBR和CMC或其盐、PAA或其盐是理想的。
[分隔件]
分隔件40可以使用具有离子透过性及绝缘性的多孔片。分隔件40至少包含热收缩率不同的2层,即第1层和热收缩率比第1层小的第2层。例如包含:作第1层的树脂层、即多孔的树脂基材,和作为第2层的包含无机颗粒的多孔的耐热层。耐热层形成在树脂基材的一面上。通过设置耐热层,不易发生导电性的异物引起的分隔件40的断裂,另外可以抑制温度上升时的分隔件40的收缩。为了抑制电极体11的厚度的增加,并提高性价比,仅在树脂基材的一面形成耐热层是理想的。需要说明的是,热收缩率的含义为加热分隔件40时的收缩的程度(长度的变化)。并且,第2层的热收缩率比例如110℃(后述的边对说明电极体施加负载边加热时的温度)下的第1层的热收缩率小。
需要说明的是,分隔件40也可具有第3层。另外,分隔件40也可与上述耐热层一同包含熔点或软化点比构成树脂基材的树脂高的树脂,例如由芳纶树脂、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等构成的耐热性高的树脂层,或者代替上述耐热层。
树脂基材即使单独也可以作为分隔件起作用。树脂基材可以使用具有离子透过性及绝缘性的多孔薄膜。树脂基材的厚度例如为1μm~20μm,优选为5μm~15μm。作为树脂基材的材质,可例示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的共聚物、乙烯、丙烯、与其他α烯烃的共聚物等烯烃树脂。树脂基材的熔点通常为200℃以下。
耐热层以无机颗粒为主要成分而构成。耐热层优选由绝缘性的无机颗粒、和粘结该颗粒彼此及粘结该颗粒和树脂基材的粘结材料构成。耐热层与树脂基材同样,具有离子透过性和绝缘性。耐热层的厚度例如为1μm~10μm,优选为1μm~6μm。
作为无机颗粒,可以使用例如选自氧化铝、勃姆石、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及氧化锆中的至少1种。其中,优选使用氧化铝、或勃姆石。相对于耐热层的质量,无机颗粒的含量优选为85质量%~99.9质量%,更优选为90质量%~99.5质量%。
构成耐热层的粘结材料可以使用例如PVdF等氟系树脂、SBR等与正极复合材料层及负极复合材料层所包含的粘结材料同样的树脂。相对于耐热层的质量,粘结材料的含量优选为0.1质量%~15质量%,更优选为0.5质量%~10质量%。耐热层可以通过例如将含有无机颗粒及粘结材料的浆料涂布在树脂基材的一面上,使涂膜干燥来形成。
分隔件40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例如形成有粘接正极20或负极30的表面的粘接层。粘接层也可形成在分隔件40的两面,此时,一面和另一面的粘接层的构成也可以不同。粘接层的厚度的一例为0.1μm~1μm、或为0.2μm~0.9μm。粘接层可以通过例如将由粘接剂成分分散在水中而成的乳液粘接剂涂布在分隔件40的表面,使涂膜干燥来形成。粘接层例如也可形成为点状。
粘接层优选在室温(25℃)下没有粘合性,而通过进行加热表现粘合性。作为构成粘接层的粘接剂的一例为以丙烯酸类树脂为主要成分的粘接剂。电极体11例如以负极30/带粘接层的分隔件40/正极20/带粘接层的分隔件40顺序层叠,经热压工序(热压接工序)制造。需要说明的是,该热压工序中,树脂基材被加热,有时会热收缩。
分隔件40优选以耐热层朝向正极20侧的方式配置。即,分隔件40以树脂基材与负极30接触、耐热层与正极20接触的状态,配置在正极20和负极30之间。此时,与树脂基材朝向正极20侧的构成相比,正极电位导致的分隔件40的树脂基材的氧化劣化被抑制。本实施方式中,全部正极20的两侧均配置有耐热层。
分隔件40弯折且夹入正极20和负极30之间,并且形成为筒状且构成电极体11的最外面。构成电极体11的最外面的、分隔件40的筒状部43通过沿电极组的侧面将分隔件40呈筒状卷绕1周以上而形成,并以电极组的侧面不露出的方式覆盖侧面整体。此处,电极组的侧面是沿电极体11的上下方向的面,是指电极组的层叠方向两端面(本实施方式中,是在不存在相对的正极20的、电极组的层叠方向两端配置的负极30的表面)、及沿电极组的层叠方向的面。
分隔件40以覆盖在层叠方向的最外侧配置的负极30的复合材料层整体的方式安装。即,以在电极体11的最外面不露出负极30的复合材料层的方式,在电极组的侧面将分隔件40卷绕为筒状而形成筒状部43。本实施方式中,分隔件40在电极组的侧面的一部分卷绕2周,分隔件40呈2张重叠的状态。即,筒状部43的一部分由2层分隔件40构成,其余的部分由1层分隔件40构成。
在位于电极体11的最外面的、分隔件40的卷绕停止端部,贴附有用于维持筒状部43的形状的带45。带45例如从位于筒状部43的外侧的第2层的分隔件40的卷绕停止端部跨卷绕于内侧的第1层的分隔件40地贴附。筒状部43也可以在电极组的侧面将分隔件40卷绕3周以上而形成,由3层以上分隔件40构成,但优选由1层或2层分隔件40构成。构成筒状部43的分隔件40的层数增多时,易于抑制分隔件40的端部的浮起、起翘,但例如多余的分隔件40会吸收电解液,充放电循环特性会降低。
在分隔件40的筒状部43的至少轴向一端部(本实施方式中,是分隔件40的宽度方向一端部),从电极体11的层叠方向的一侧到另一侧地贴附有按压该轴向一端部的带46。通过使用带46按压筒状部43的轴向端部,可以抑制分隔件40的端部起翘而致使电极体11的最外面露出负极30的复合材料层。由此,可以防止复合材料层的脱落引起的内部短路的发生。
图2示出的例中,在作为筒状部43的轴向一端部的上端部贴附带46,在作为轴向另一端部的下端部未贴附带46。通常,分隔件40的宽度比负极30的宽度(未形成负极极耳33的部分的宽度)宽,分隔件40呈筒状部43的上端部比下端部盈余的状态。此时,筒状部43的上端部容易发生分隔件40的浮起、起翘,因此优选至少在上端部贴附带46。
在筒状部43的上端部,带46贴附在电极体11的层叠方向一侧的最外面(以下,称作“电极体11的前表面”),经由电极体11之上沿层叠方向延伸,并贴附在电极体11的层叠方向另一侧的最外面(以下,称作“电极体11的后表面”)。图2示出的例中,在电极体11的前表面,与带45同样,带46跨第1层和第2层的分隔件40地贴附。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使带46沿着分隔件40的卷绕停止端部延伸至电极体11的下部,而兼用作带45。
带46从电极体11的前表面的上端部到后表面的上端部、以无弯曲而紧绷的状态贴附。此时,筒状部43的上端部被向内侧拉拽,因此不易产生浮起、起翘。带46覆盖电极体11的上表面的一部分,沿电极体11的层叠方向延伸。另外,带46例如穿过正极极耳23和负极极耳33之间,配置在距正极极耳23和负极极耳33等距离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带46优选避开注液部16的正下位置,以不与注液部16在上下方向重合的方式贴附。
带46也可以不干渉正极极耳23及负极极耳33,而在不与注液部16在上下方向重合的范围内大范围地形成。图2示出的例中,带46的宽度比带45的宽度窄,带46比带45宽。1张带46的宽度的一例为10mm~20mm,且为电极体11的横向长度的5%~30%。沿电极体11的前表面及后表面上贴附的带46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例如为5mm~15mm,且为电极体11的上下方向长度的5%以上的长度。
本实施方式中,正极20及负极30分别具有正视大致长方形状。并且,带46贴附在与正极20及负极30的长边方向中央部重合的位置。分隔件40在电极体11的前表面及后表面的该长边方向中央部最容易发生浮起、起翘,因此这样的带46的贴附方式对防止分隔件40的浮起、起翘是有效的。
如图3所示,带46也可以在筒状部43的至少轴向一端部,于电极体11的横向两侧,1张1张地贴附。图3示出的例中,在电极体11的横向一端和正极极耳23之间,带46贴附在横向一端附近。另外,在电极体11的横向另一端和负极极耳33之间,带46贴附在横向另一端附近。
需要说明的是,图3示出的例中,正极极耳23和负极极耳33之间未贴附带46,筒状部43中,除电极体11的横向两侧的2张带46外,还可以将带46贴附在横向中央部。带46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也可贴附4张以上,但从生产率的观点来看,优选3张以下。另外,可以将带46贴附在筒状部43的上下两端部,也可以使筒状部43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带46的贴附方式不同。
带45、46例如为包含绝缘性的树脂基材、和粘接层的粘合带。带45、46可以使用相同的带。带45、46的厚度例如为10μm~60μm,优选为15μm~40μm。树脂基材只要具有相对于电解质的耐久性即可,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聚丙烯、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醚酰亚胺、聚酰胺等树脂构成。
分隔件40与以往的分隔件同样,预想会在上述热压工序中热收缩。以往的分隔件中,筒状部的轴向端部容易因热收缩而发生浮起、起翘,但通过分隔件40、通过带46,可以抑制这样的浮起、起翘,可以高度地防止电极体11的最外面露出负极30的复合材料层。需要说明的是,分隔件40不仅在上述热压工序中,有时也会因二次电池10的使用时的发热而热收缩。
在筒状部43中,分隔件40优选以热收缩率大的第1层朝向电极体11的内侧、热收缩率比第1层小的第2层朝向电极体11的外侧的方式配置。本实施方式中,分隔件40以树脂基材朝向内侧、耐热层朝向外侧的方式配置。此时,耐热层作为维持分隔件40的形状的刚性体层发挥作用,抑制筒状部43的轴向端部向外侧弯折起翘。通过采用这样的配置,筒状部43的轴向端部的浮起、起翘被进一步抑制。
<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正极的制作]
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使用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以97:2:1的固体成分质量比混合正极活性物质、乙炔黑和聚偏氟乙烯(PVdF),使用N-甲基-2-吡咯烷酮(NMP)作为分散介质,制备正极复合材料浆料。然后,在由厚度13μm的铝箔形成的正极芯体的两面,留出作为正极极耳的部分,涂布正极复合材料浆料,对涂膜进行干燥、压缩后,切割成规定的电极尺寸,得到在正极芯体的两面形成有正极复合材料层(厚度:单侧62μm)的正极(76mm×139mm)。需要说明的是,正极上形成有芯体的一部分突出而成的宽度20mm的正极极耳。
[负极的制作]
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使用石墨。以98:1:1的固体成分质量比混合负极活性物质、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使用水作为分散介质,制备负极复合材料浆料。然后,在由厚度8μm的铜箔形成的负极芯体的两面,留出作为负极极耳的部分,涂布负极复合材料浆料,对涂膜进行干燥、压缩后,切割成规定的电极尺寸,得到在负极芯体的两面形成有负极复合材料层(厚度:单侧76μm)的负极(78mm×143mm)。需要说明的是,负极上形成有芯体的一部分突出而成的宽度18mm的负极极耳。
[分隔件的制作]
作为树脂基材,使用厚度12μm的聚乙烯制的多孔基材,在基材的一面涂布包含氧化铝颗粒和PVdF的浆料,形成厚度4μm的耐热层,得到由多孔的树脂基材、和多孔的耐热层构成的2层结构的分隔件(宽度:81mm)。另外,在分隔件的两面将以丙烯酸类树脂为主要成分的粘接剂涂布为点状,形成粘接层。
[非水电解液的制备]
以3:3:4的体积比(25℃、1气压)混合碳酸亚乙酯(EC)、碳酸甲乙酯(EMC)、和碳酸二甲酯(DMC)。以成为1mol/L的浓度的方式使LiPF6溶解在该混合溶剂中,制备非水电解液。
[电极体的制作]
将35张上述正极和36张上述负极隔着弯折的上述分隔件逐张地交替层叠而制作电极组后,将分隔件卷绕在电极组的侧面,用粘合带固定卷绕停止端部,得到电极组的侧面整体被分隔件覆盖而成的层叠体(热压接前的电极体)。需要说明的是,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分隔件以耐热层朝向正极侧的方式配置。另外,在覆盖电极组的侧面的、分隔件的筒状部,从层叠体的前表面到后表面以无弯曲的状态,贴附有按压筒状部的上端部的宽度15mm的粘合带。如图2所示,带以与正极及负极的长边方向中央部(层叠体的横向中央部)重合的方式贴附,带的贴附在层叠体的前表面及后表面的部分沿着上下方向的长度设为10mm。
边对上述层叠体施加20kN的负载,边用110℃的热板对层叠体加热43秒,得到电极体。
[二次电池的制作]
借助集电体将从电极体延伸的多个正极极耳与正极端子连接,同样,借助集电体将多个负极极耳与负极端子连接。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分别借助绝缘构件固定于封口板。将电极体收纳于有底方筒状的外装罐后,将封口板激光焊接在外装罐的开口部周缘。从封口板的注液口注液上述非水电解液,用盲孔铆钉密封注液口,由此得到外形尺寸为宽度148mm×高度91mm×厚度26.5mm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在电极体的横向两侧,将按压分隔件的上端部的带1张1张地从前表面到后表面贴附,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电极体及二次电池。
<比较例1>
未使用从电极体的前表面到后表面贴附的带,除此以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得到电极体及二次电池。
对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各电极体,按下述的方法评价电极体的最外面的分隔件的浮起、90°以上的起翘、及负极复合材料层的露出。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分隔件的浮起、90°以上的起翘、及负极复合材料层露出的评价]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各电极体的分隔件的长度方向一端所位于的平面朝下并置于桌上,观察构成电极体的最外面的分隔件的筒状部的轴向端部,确认是分隔件的浮起、90°以上的起翘(向外侧的翻卷)、及电极体的最外面是否露出负极板复合材料层。
[表1]
浮起 90°以上的起翘 负极复合材料层的露出
实施例1
实施例2
比较例1
如表1所示,实施例1的电极体中,确认了几乎没有分隔件的上端部的浮起,此外也未发生起翘,电极体的最外面未露出负极板复合材料层。实施例2的电极体中,在原理带的横向中央部发生浮起和卷曲,但其程度小,因此负极复合材料层并未露出,与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确认了抑制负极复合材料层的露出的效果。另一方面,比较例1的电极体中,分隔件的上端部浮起、起翘90°以上、电极体的最外面露出负极复合材料层。
附图标记说明
10 二次电池
11 电极体
12 正极端子
13 负极端子
14 外装罐
15 封口板
16 注液部
17 气体排出阀
20 正极
23 正极极耳
30 负极
33 负极极耳
40 分隔件
43 筒状部
45、46 带

Claims (7)

1.一种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和负极隔着分隔件层叠而成的电极体,
所述分隔件包含第1层、和热收缩率比所述第1层小的第2层,并且所述分隔件具有形成为筒状且构成所述电极体的最外面的筒状部,
在所述分隔件的所述筒状部的至少轴向一端部,从所述电极体的层叠方向的一侧到另一侧地贴附有按压该轴向一端部的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电极体包含多个正视大致长方形状的所述正极和多个正视大致长方形状的所述负极,
所述带贴附在与所述正极及所述负极这两者的长边方向中央部重合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电极体包含多个所述正极和多个所述负极,且所述电极体具有1张弯折的所述分隔件夹入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层叠结构,利用这张分隔件形成所述筒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第1层为树脂层,
所述第2层为包含无机颗粒的耐热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分隔件以所述耐热层朝向所述正极侧的方式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在所述筒状部,所述分隔件以所述树脂层朝向内侧、所述耐热层朝向外侧的方式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在所述分隔件的至少一个表面形成有与所述正极或所述负极粘接的粘接层。
CN202080090340.1A 2019-12-27 2020-12-15 二次电池 Pending CN1149024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37660 2019-12-27
JP2019-237660 2019-12-27
PCT/JP2020/046642 WO2021131880A1 (ja) 2019-12-27 2020-12-15 二次電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2462A true CN114902462A (zh) 2022-08-12

Family

ID=76574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0340.1A Pending CN114902462A (zh) 2019-12-27 2020-12-15 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42848A1 (zh)
JP (1) JPWO2021131880A1 (zh)
CN (1) CN114902462A (zh)
WO (1) WO20211318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09204A1 (en) * 2020-10-02 2022-04-07 American Lithium Energy Corporation Impact resistant battery cell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23843A (ja) * 2001-10-05 2003-04-25 Sony Corp 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876270B1 (ko) * 2007-03-19 2008-12-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JP2013145678A (ja) * 2012-01-13 2013-07-25 Hitachi Maxell Ltd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2014127242A (ja) * 2012-12-25 2014-07-07 Hitachi Maxell Ltd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6436027B2 (ja) * 2015-09-16 2018-12-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JP2018018712A (ja) * 2016-07-28 2018-02-0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1131880A1 (zh) 2021-07-01
US20230042848A1 (en) 2023-02-09
WO2021131880A1 (ja)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37746A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6504158B2 (ja) 積層型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5015663A1 (ja) 二次電池
JP6292678B2 (ja) 二次電池と電極の製造方法
KR101363438B1 (ko) 편평형 비수 이차 전지
CN107851768B (zh) 电化学器件的制造方法
JP2017069207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1002064A1 (ja) ラミネート形電池
CN109891640B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JP2016103425A (ja) 二次電池のつづら折り積層体構造
CN114846660A (zh) 二次电池
WO2013047515A1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WO2021131877A1 (ja) 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1131878A1 (ja) 二次電池
WO2019069890A1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14902462A (zh) 二次电池
JP7343482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WO2022249989A1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7320166B2 (ja) 二次電池
CN109891639B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JP6334464B2 (ja) 扁平形非水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WO2021131881A1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1166720A1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240612B2 (ja)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WO2023210640A1 (ja) 二次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