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02030A - 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及眼镜镜片测定程序 - Google Patents

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及眼镜镜片测定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02030A
CN114902030A CN202080089974.5A CN202080089974A CN114902030A CN 114902030 A CN114902030 A CN 114902030A CN 202080089974 A CN202080089974 A CN 202080089974A CN 114902030 A CN114902030 A CN 1149020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transmissive display
measurement
index pattern
eyeglass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99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水野胜保
小林俊洋
栃久保裕司郎
松原祐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d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2373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110557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2373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110557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d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902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20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 G01M11/0207Details of measur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 G01M11/0228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by measuring refractive power
    • G01M11/0235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by measuring refractive power by measuring multiple properties of lenses, automatic lens 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 G01M11/024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by measuring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r aberrations
    • G01M11/0257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by measuring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r aberrations by analyzing the image formed by the object to be tested
    • G01M11/0264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by measuring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r aberrations by analyzing the image formed by the object to be tested by using targets or reference patter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 G01M11/024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by measuring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r aberrations
    • G01M11/0278Detecting defects of the object to be tested, e.g. scratches or dust

Abstract

测定眼镜镜片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具备:光源,朝向眼镜镜片照射测定光束;透过型显示器,使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透过,能够显示通过排列多个指标而形成的指标图案;显示控制单元,控制指标图案的显示;检测器,检测经由了眼镜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光学特性取得单元,基于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及镜片信息取得单元,基于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取得眼镜镜片的与光学特性不同的镜片信息,通过指标图案被显示而取得光学特性,通过指标图案的至少一部分被设为非显示而取得镜片信息。由此,能够将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和镜片信息以容易的结构高精度地取得。

Description

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及眼镜镜片测定程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测定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及眼镜镜片测定程序。
背景技术
作为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已知有具备用于测定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的光学系统和用于检测眼镜镜片的镜片信息(隐形标记)的光学系统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已知有向眼镜镜片投射测定光束且将通过了眼镜镜片及指标板的测定光束利用检测器来检测的检镜仪(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对于眼镜镜片,通过测定光束通过指标板而投影由多个指标形成的指标图案的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544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933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作为第一课题,在专利文献1中,存在以下问题:分别设置用于得到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的光学系统和用于得到眼镜镜片的镜片信息的光学系统,装置的结构复杂化。另外,存在以下问题:眼镜镜片与各光学系统的对位费工夫,难以容易地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及镜片信息。
作为第二课题,在专利文献2中,由于眼镜镜片具有各种各样的屈光力,所以根据眼镜镜片,存在难以合适地检测投影到眼镜镜片的指标图案的像的情况。作为一例,有时因多个指标的像重叠或者多个指标的像扩展而难以检测指标图案像。在这样的状态下,无法高精度地得到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
本公开鉴于上述以往技术,将提供能够将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和镜片信息以容易的结构高精度地取得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作为技术课题。
本公开的第一方案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是测定眼镜镜片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光源,朝向所述眼镜镜片照射测定光束;透过型显示器,使来自所述光源的所述测定光束透过,能够显示通过排列多个指标而形成的指标图案;显示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指标图案的显示;检测器,检测经由了所述眼镜镜片和所述透过型显示器的所述测定光束;光学特性取得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取得所述眼镜镜片的所述光学特性;及镜片信息取得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取得所述眼镜镜片的与所述光学特性不同的镜片信息,通过利用所述显示控制单元显示所述指标图案而由所述光学特性取得单元取得所述光学特性,通过由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将所述指标图案的至少一部分设为非显示而由所述镜片信息取得单元取得所述镜片信息。
本公开的第二方案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是测定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透过型显示器,使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透过,能够显示通过排列多个指标而形成的指标图案;显示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指标图案的显示;及间隔设定单元,能够设定所述多个指标的间隔,所述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基于经由了所述眼镜镜片和所述透过型显示器的所述测定光束来取得所述眼镜镜片的所述光学特性。
本公开的第三方案的眼镜镜片测定程序是在眼镜镜片测定装置中使用的眼镜镜片测定程序,所述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具备使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透过且能够显示通过排列多个指标而形成的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测定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所述眼镜镜片测定程序的特征在于,通过由所述眼镜镜片测定装置的处理器执行而使所述眼镜镜片测定装置执行:显示控制步骤,使所述指标图案显示于所述透过型显示器;及间隔设定步骤,设定所述多个指标的间隔。
附图说明
图1是测定装置的外观图。
图2是眼镜支承单元和镜片测定单元的概略图。
图3A是将多个指标的间隔设为了规定的距离的指标图案的一例。
图3B是将多个指标的间隔设为了比规定的距离短的距离的指标图案的一例。
图3C是将多个指标的间隔设为了比规定的距离长的距离的指标图案的一例。
图4A是通过在未将眼镜载置于眼镜支承单元的状态下使第一指标图案显示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的一例。
图4B是通过在将眼镜载置于眼镜支承单元的状态下使第一指标图案显示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的一例。
图5A是通过在未将眼镜载置于眼镜支承单元的状态下使第二指标图案显示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的一例。
图5B是通过在将眼镜载置于眼镜支承单元的状态下使第二指标图案显示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的一例。
图6是示出测定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图。
图7是示出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镜片的经线方向的图。
图9是测定图像的一例。
图10是具备1张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学系统的一例。
图11是将测定光束被向左镜片导光的光路和被向右镜片导光的光路设为不同的光路的结构的一例。
图12是使用显示器作为光源的结构的一例。
图13A是使显示于显示器的照射图案的位置移动时的测定图像。
图13B是通过处理多个拍摄图像而得到的处理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概要>
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的概要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由以下的利用<>分类的项目能够独立或相关联地利用。
<测定光学系统>
本实施方式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具备测定光学系统(例如,测定光学系统20)。测定光学系统具备用于测定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的结构。例如,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可以是球镜度数、柱镜度数、散光轴角度、棱镜量等的至少任一者。另外,测定光学系统具备用于取得眼镜镜片的镜片信息的结构。例如,眼镜镜片的镜片信息是与光学特性不同的信息。例如,眼镜镜片的镜片信息可以是与由测定光学系统测定出的光学特性不同的信息。作为一例,眼镜镜片的镜片信息可以是与形成于眼镜镜片的隐形标记相关的信息、与标注于眼镜镜片的标记点相关的信息、与标注于眼镜镜片的打印标记相关的信息、与眼镜镜片的外形相关的信息等的至少任一者。例如,测定光学系统可以将用于测定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的结构和用于取得眼镜镜片的镜片信息的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兼用。
测定光学系统至少具备光源、透过型显示器及检测器即可。例如,可以是以下结构:从光源朝向眼镜镜片投射测定光束,将通过了眼镜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利用检测器检测,从而测定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需要说明的是,测定光学系统可以具备能够使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向入射方向反射而使其返回从而对眼镜镜片进行照明的逆向反射构件。另外,测定光学系统可以具备用于对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进行整形的光学构件(例如,准直透镜23)。另外,测定光学系统可以具备用于使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向多个光路分支的光路分支构件(例如,半反射镜22)。
<光源>
本实施方式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具备光源(例如,光源21)。光源朝向眼镜镜片照射测定光束。光源可以配置于任意的位置。光源可以是点光源。在该情况下,例如,对于点光源,可以使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另外,光源可以是面光源。在该情况下,例如,对于面光源,可以使用发光面板等。
需要说明的是,光源可以是能够朝向眼镜镜片照射测定光束而对眼镜镜片进行照明的显示器。在该情况下,例如,作为光源,可以使用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等的至少任一者。显示器通过显示与通过排列后述的多个指标而形成的指标图案不同的照射图案,能够向眼镜镜片投影照射图案。另外,显示器通过对眼镜镜片进行照明,能够将眼镜镜片像、投影到眼镜镜片的指标图案像(指标像)、投影到眼镜镜片的照射图案像等以对比度高的状态得到,能够使这些像的检测精度提高。
光源可以具有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例如,第一光源可以是朝向眼镜镜片的左镜片照射测定光束的左镜片用光源。另外,例如,第二光源可以是朝向眼镜镜片的右镜片照射测定光束的右镜片用光源。
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可以被兼用。即,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可以朝向眼镜镜片的左镜片和眼镜镜片的右镜片照射测定光束。例如,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可以向左镜片和右镜片依次照射测定光束。在该情况下,可以设置变更第一光源(第二光源)与眼镜镜片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变更单元(例如,电动机等)。另外,例如,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可以向左镜片和右镜片的双方照射测定光束。作为一例,可以通过将左镜片和右镜片均配置于从第一光源(第二光源)接受测定光束的照射的光路内而向左镜片和右镜片的双方照射测定光束。由此,能够在左镜片和右镜片处同时取得光学特性。另外,由此,能够在左镜片和右镜片处同时取得镜片信息。
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可以设置成左右一对。即,可以是,第一光源朝向眼镜镜片的左镜片照射测定光束,第二光源朝向眼镜镜片的右镜片照射测定光束。在该情况下,从第一光源朝向左镜片引导测定光束的第一光路和从第二光源朝向右镜片引导测定光束的第二光路的至少一部分的光路可以被设为共用光路。另外,在该情况下,从第一光源朝向左镜片引导测定光束的第一光路和从第二光源朝向右镜片引导测定光束的第二光路可以被设为不同的光路。
例如,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可以在不同的定时下被点亮,向左镜片和右镜片依次照射测定光束。另外,例如,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可以在同一(大致同一)定时下被点亮,向左镜片和右镜片的双方照射测定光束。即,可以向左镜片和右镜片同时(大致同时)照射测定光束。
<透过型显示器>
本实施方式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具备透过型显示器(例如,透过型显示器24)。透过型显示器使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透过。另外,透过型显示器能够显示通过排列多个指标(例如,指标31)而形成的指标图案(例如,指标图案30)。
在透过型显示器中,通过排列多个指标而形成的指标图案为了测定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而使用。多个指标以任意的形状、任意的位置及任意的个数等形成,由此,表现指标图案。作为一例,多个指标可以具有点(例如,圆形的点、四边形的点等)、线(例如,实线、点线、虚线等)等的至少任一者的形状。另外,作为一例,多个指标可以配置成格子状、放射状、同心圆状等的至少任一者。
需要说明的是,在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中,可以通过使用指标图案来取得表示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透过型显示器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因而,多个指标优选以能够掌握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的透过型显示器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的方式显示。
透过型显示器可以具有第一透过型显示器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例如,第一透过型显示器可以是使指标图案像向眼镜镜片的左镜片投影的左镜片用透过型显示器。另外,例如,第二透过型显示器可以是使指标图案像向眼镜镜片的右镜片投影的右镜片用透过型显示器。
第一透过型显示器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可以被兼用。即,第一透过型显示器(第二透过型显示器)可以使指标图案像向眼镜镜片的左镜片和眼镜镜片的右镜片投影。例如,第一透过型显示器(第二透过型显示器)可以通过显示指标图案而使指标图案像向左镜片和右镜片的双方投影。由此,能够向左镜片和右镜片同时投影指标图案。
另外,例如,第一透过型显示器(第二透过型显示器)可以使指标图案像向左镜片和右镜片依次投影。在该情况下,第一透过型显示器(第二透过型显示器)可以具有使指标图案像向左镜片投影的第一区域和使指标图案像向右镜片投影的第二区域。第一透过型显示器(第二透过型显示器)可以通过在各区域中在不同的定时下显示指标图案而使指标图案像向左镜片和右镜片依次投影。
第一透过型显示器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可以设置成左右一对。即,可以是,第一透过型显示器使指标图案像向眼镜镜片的左镜片投影,第二透过型显示器使指标图案像向眼镜镜片的右镜片投影。例如,第一透过型显示器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可以通过在同一(大致同一)定时下显示指标图案来向左镜片和右镜片的双方投影指标图案像。即,可以向左镜片和右镜片同时(大致同时)投影指标图案像。另外,例如,第一透过型显示器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可以通过在不同的定时下显示指标图案来向左镜片和右镜片依次投影指标图案像。
例如,通过使指标图案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来取得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光轴方向上的至少2点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基于此来测定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作为一例,可以利用表示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眼镜镜片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和表示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透过型显示器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来测定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更详细而言,可以利用表示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眼镜镜片的左镜片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和表示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第一透过型显示器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来测定左镜片的光学特性。另外,可以利用表示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眼镜镜片的右镜片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和表示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第二透过型显示器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来而测定右镜片的光学特性。
另外,作为一例,可以仅利用表示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透过型显示器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来测定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更详细而言,可以仅利用表示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第一透过型显示器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来测定左镜片的光学特性。另外,可以仅利用表示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第二透过型显示器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来测定右镜片的光学特性。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变更第一透过型显示器与左镜片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变更单元(例如,移动机构28)。另外,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变更第二透过型显示器与右镜片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变更单元(例如,移动机构28)。
第一透过型显示器可以具有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和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即,可以是,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使第一指标图案像向眼镜镜片的左镜片投影,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使第二指标图案像向眼镜镜片的左镜片投影。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和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在光轴方向上配置于不同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指标图案和第二指标图案可以是同一指标图案。当然,第一指标图案和第二指标图案可以是至少一部分不同的指标图案。
另外,第二透过型显示器可以具有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和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即,可以是,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使第一指标图案像向眼镜镜片的右镜片投影,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使第二指标图案像向眼镜镜片的右镜片投影。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和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在光轴方向上配置于不同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指标图案和第二指标图案可以是同一指标图案。当然,第一指标图案和第二指标图案可以是至少一部分不同的指标图案。
例如,通过使指标图案显示于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和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的各自来取得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光轴方向上的至少2点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基于此来求出测定光束的屈光角度,测定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更详细而言,在第一透过型显示器中,可以利用表示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和表示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来测定眼镜镜片的左镜片的光学特性。另外,在第二透过型显示器中,可以利用表示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和表示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来测定眼镜镜片的右镜片的光学特性。
例如,通过将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和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设置于光轴方向上的不同的位置,能够不管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眼镜镜片的位置如何而得到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光轴方向上的至少2点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由此,测定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能够不设置用于变更眼镜镜片与透过型显示器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变更单元而以容易的结构高精度地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
<检测器>
本实施方式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具备检测器(例如,拍摄元件27)。检测器检测经由了眼镜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例如,检测器可以检测经由了眼镜镜片和第一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和经由了眼镜镜片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另外,例如,检测器可以检测从光源照射出的测定光束由后述的逆向反射构件反射后的反射光束。另外,例如,检测器可以检测来自作为光源使用的显示器的测定光束。
检测器可以配置于眼镜镜片的任意的位置。检测器可以基于信号(信号数据)来检测测定光束。另外,检测器可以基于通过变换信号(信号数据)而得到的图像(图像数据)来检测测定光束。
检测器可以具有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例如,第一检测器可以是检测经由了眼镜镜片的左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的左镜片用检测器。另外,例如,第二检测器可以是检测经由了眼镜镜片的右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的右镜片用检测器。
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可以被兼用。即,第一检测器(第二检测器)可以检测经由了眼镜镜片的左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和经由了眼镜镜片的右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例如,第一检测器(第二检测器)可以依次检测经由了左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和经由了右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在该情况下,可以设置变更第一检测器(第二检测器)与眼镜镜片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变更单元(例如,电动机等)。另外,例如,第一检测器(第二检测器)可以检测经由了左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和经由了右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的双方。由此,在左镜片和右镜片处,能够同时取得光学特性。另外,由此,在左镜片和右镜片处,能够同时取得镜片信息。
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可以设置成左右一对。即,可以是,第一检测器检测经由了眼镜镜片的左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第二检测器检测经由了眼镜镜片的右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例如,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可以依次检测经由了左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和经由了右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另外,例如,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可以检测经由了左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和经由了右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的双方。即,可以同时检测经由了左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和经由了右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设置成左右一对的情况下,能够对眼镜镜片的左镜片和右镜片的各自有效使用检测器的像素数,能够更准确地检测指标图案像(指标像)的位置,使光学特性的测定精度提高。另外,由于无需区分经由了左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和经由了右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所以能够通过更简单的控制来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和镜片信息。
<逆向反射构件>
本实施方式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具备逆向反射构件(例如,逆向反射构件25)。逆向反射构件通过使从光源朝向眼镜镜片照射且经由了眼镜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向入射方向反射而使其返回,能够向眼镜镜片照射测定光束的反射光束。即,逆向反射构件能够使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入射的入射方向和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反射的反射方向平行(大致平行),向眼镜镜片照射测定光束的反射光束。换言之,逆向反射构件能够使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反射,对眼镜镜片进行照明。由此,能够将眼镜镜片像及投影到眼镜镜片的指标图案像(指标像)以对比度高的状态得到,能够使这些像的检测精度提高。
例如,逆向反射构件可以使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反射而向眼镜镜片的前表面照射测定光束的反射光束。作为一例,在设为了将光源及检测器配置于眼镜镜片的后表面侧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将逆向反射构件配置于眼镜镜片的前表面侧,从而使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反射,向眼镜镜片的前表面照射测定光束的反射光束。另外,例如,逆向反射构件可以使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反射而向眼镜镜片的后表面照射测定光束的反射光束。作为一例,在设为了将光源及检测器配置于眼镜镜片的前表面侧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将逆向反射构件配置于眼镜镜片的后表面侧,从而使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反射,向眼镜镜片的后表面照射测定光束的反射光束。
逆向反射构件可以具有第一逆向反射构件和第二逆向反射构。例如,第一逆向反射构件可以是通过使从光源朝向眼镜镜片的左镜片照射且经由了左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向入射方向反射而使其返回来向左镜片照射测定光束的反射光束的左镜片用逆向反射构件。另外,例如,第二逆向反射构件可以是通过使从光源朝向眼镜镜片的右镜片照射且经由了右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向入射方向反射而使其返回来向右镜片照射测定光束的反射光束的右镜片用逆向反射构件。
第一逆向反射构件和第二逆向反射构件可以被兼用。即,第一逆向反射构件(第二逆向反射构件)可以通过使从光源朝向眼镜镜片的左镜片照射出的测定光束向入射方向反射而使其返回来向左镜片照射测定光束的反射光束,通过使从光源朝向眼镜镜片的右镜片照射出的测定光束向入射方向反射而使其返回来向右镜片照射测定光束的反射光束。
第一逆向反射构件和第二逆向反射构件可以设置成左右一对。即,可以是,第一逆向反射构件通过使从光源朝向眼镜镜片的左镜片照射出的测定光束向入射方向反射而使其返回来向左镜片照射测定光束的反射光束,第二逆向反射构件通过使从光源朝向眼镜镜片的右镜片照射出的测定光束向入射方向反射而使其返回来向右镜片照射测定光束的反射光束。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使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反射而能够对眼镜镜片充分进行照明的情况下,未必需要设置逆向反射构件。另外,在设为了将光源及检测器的一方配置于眼镜镜片的前表面侧且将光源及检测器的另一方配置于眼镜镜片的后表面侧的结构的情况下,未必需要设置逆向反射构件。
<测定光学系统的光学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测定光学系统可以具备光源、检测器、透过型显示器、逆向反射构件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测定光学系统可以将光源和检测器配置于眼镜镜片的前表面侧,将透过型显示器和反射构件配置于眼镜镜片的后表面侧。
例如,在测定光学系统中,在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被兼用且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被兼用的情况下,从光源照射出的测定光束向眼镜镜片的左镜片和右镜片的双方照射。经由左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且被逆向反射构件反射从而再次经由了透过型显示器和左镜片的测定光束和经由右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且被逆向反射构件反射从而再次经由了透过型显示器和右镜片的测定光束均由检测器检测。
例如,在测定光学系统中,在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设置成左右一对且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设置成左右一对的情况下,从第一光源照射出的测定光束经由眼镜镜片的左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且被逆向反射构件反射,再次经由透过型显示器和左镜片且由第一检测器检测。另外,从第二光源照射出的测定光束经由眼镜镜片的右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且被逆向反射构件反射,再次经由透过型显示器和右镜片且由第二检测器检测。
例如,在测定光学系统中,在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被兼用且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设置成左右一对的情况下,从光源照射出的测定光束向眼镜镜片的左镜片和右镜片的双方照射。经由左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且被逆向反射构件反射从而再次经由了透过型显示器和左镜片的测定光束由第一检测器检测,经由右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且被逆向反射构件反射从而再次经由了透过型显示器和右镜片的测定光束由第二检测器检测。
例如,在测定光学系统中,在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设置成左右一对且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被兼用的情况下,从第一光源照射出的测定光束向眼镜镜片的左镜片照射,从第二光源照射出的测定光束向眼镜镜片的右镜片照射。经由左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且被逆向反射构件反射从而再次经由了透过型显示器和左镜片的测定光束和经由右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且被逆向反射构件反射从而再次经由了透过型显示器和右镜片的测定光束均由检测器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上述的哪个结构,在测定光学系统中都是,第一透过型显示器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可以被兼用,也可以设置成左右一对。第一透过型显示器可以具有配置于光轴方向上的不同的位置的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和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第二透过型显示器可以具有配置于光轴方向上的不同的位置的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和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另外,不管是上述的哪个结构,在测定光学系统中都是,第一逆向反射构件和第二逆向反射构件可以被兼用,也可以设置成左右一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测定光学系统可以具备作为光源的显示器、检测器、透过型显示器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测定光学系统可以将检测器配置于眼镜镜片的前表面侧,将显示器和透过型显示器配置于眼镜镜片的后表面侧。
例如,在测定光学系统中,在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被兼用且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被兼用的情况下,从显示器照射出的测定光束向眼镜镜片的左镜片和右镜片的双方照射。经由了左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和经由了右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均由检测器检测。
例如,在测定光学系统中,在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设置成左右一对且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设置成左右一对的情况下,从第一显示器照射出的测定光束经由眼镜镜片的左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且由第一检测器检测。另外,从第二显示器照射出的测定光束经由眼镜镜片的右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且由第二检测器检测。
例如,在测定光学系统中,在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被兼用且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设置成左右一对的情况下,从显示器照射出的测定光束向眼镜镜片的左镜片和右镜片的双方照射。经由了左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由第一检测器检测,经由了右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由第二检测器检测。
例如,在测定光学系统中,在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设置成左右一对且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被兼用的情况下,从第一显示器照射出的测定光束向眼镜镜片的左镜片照射,从第二显示器照射出的测定光束向眼镜镜片的右镜片照射。经由了左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和经由了右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均由检测器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上述的哪个结构,在测定光学系统中都是,第一透过型显示器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可以被兼用,也可以设置成左右一对。第一透过型显示器可以具有配置于光轴方向上的不同的位置的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和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第二透过型显示器可以具有配置于光轴方向上的不同的位置的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和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
<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
本实施例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具备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例如,控制部70)。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基于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检测投影到眼镜镜片的指标图案的像(指标图案像)。例如,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可以基于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信号数据)来检测指标图案像。作为一例,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可以基于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的强度来检测指标图案像。另外,例如,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可以基于通过变换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而得到的图像(图像数据)来检测指标图案像。作为一例,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可以基于图像的辉度信息、彩度信息、色相信息等的至少任一者来取得指标图案像。
例如,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可以基于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检测构成指标图案像的多个指标像的间隔。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用多个指标像的像素位置信息来检测多个指标像的间隔。另外,例如,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可以基于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检测构成指标图案像的指标像的形状。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图像处理(作为一例是二值化处理、轮廓提取、边缘检测等)来检测指标像的形状。另外,在该情况下,可以基于指标像的形状来检测指标像的面积。
<判定单元>
本实施方式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具备判定单元(例如,控制部70)。判定单元基于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判定眼镜镜片是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哪一个。例如,判定单元可以基于作为检测器的检测结果而得到的构成指标图案像的指标像的像素位置信息的变化来判定眼镜镜片是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哪一个。作为一例,判定单元可以在指标像的像素位置互相接近了的情况(换言之,指标像的间隔变窄了的情况)下判定为眼镜镜片是凹透镜。另外,作为一例,判定单元可以在指标像的像素位置互相离开了的情况(换言之,指标像的间隔变宽了的情况)细判定为眼镜镜片是凸透镜。
需要说明的是,例如,判定单元可以判定眼镜镜片是强度的凹透镜和强度的凸透镜的哪一个。在该情况下,判定单元可以基于作为检测器的检测结果而得到的指标像的像素位置信息的变化的程度来判定眼镜镜片是强度的凹透镜和强度的凸透镜的哪一个。例如,指标像的像素位置信息的变化的程度可以由指标像的像素位置信息的变化率(放大率、缩小率)、指标像的像素位置信息的变化量(放大量、缩小量)等的至少任一者表示。
<间隔设定单元>
本实施例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具备间隔设定单元(例如,控制部70)。间隔设定单元能够设定在透过型显示器中构成指标图案的多个指标的间隔。例如,可以是,间隔设定单元能够将在透过型显示器中构成指标图案的多个指标的间隔设定为任意的间隔。另外,例如,可以是,间隔设定单元能够将在透过型显示器中构成指标图案的多个指标的间隔设定为规定的间隔。由此,能够得到与眼镜镜片对应的合适的指标图案像,高精度地取得光学特性。另外,在对眼镜镜片的宽范围的光学特性进行测定的情况、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的分布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取得光学特性。
例如,间隔设定单元基于用于设定多个指标的间隔的指示信号来设定多个指标的间隔。作为一例,间隔设定单元可以基于通过操作者操作操作单元(例如,监视器4)而输入的指示信号来设定多个指标的间隔。另外,作为一例,间隔设定单元可以基于根据检测器的检测结果而输出的指示信号来设定多个指标的间隔。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情况下,间隔设定单元可以利用将由检测器检测的检测结果和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的多个指标的间隔建立了对应的表等来设定多个指标的间隔。即,间隔设定单元可以根据由检测器检测的检测结果而将多个指标的间隔设定为不同的间隔。例如,表可以根据实验、模拟的结果等而预先设定。
另外,在该情况下,间隔设定单元可以基于由检测器检测的检测结果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来设定多个指标的间隔。即,间隔设定单元可以在由检测器检测的检测结果超过规定的阈值时和小于规定的阈值时,将多个指标的间隔设定为不同的间隔。需要说明的是,规定的阈值可以作为容许范围而设置。此时,间隔设定单元可以在由检测器检测的检测结果为容许范围外时和为容许范围内时,将多个指标的间隔设定为不同的间隔。例如,规定的阈值可以根据实验、模拟的结果等而预先设定。
由此,根据眼镜镜片而多个指标的间隔被自动地切换,能够容易地取得与眼镜镜片对应的合适的指标图案像,高精度地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多个指标的间隔的设定在载置了眼镜镜片后从光学特性的测定的开始到完成为止自动进行的全自动化的装置中能够尤其有效地使用。
间隔设定单元可以基于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设定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的多个指标的间隔。由此,多个指标的间隔被自动地设定,因此能够容易地取得与眼镜镜片对应的合适的指标图案像。
例如,间隔设定单元可以基于由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检测的构成指标图案的多个指标像的间隔来设定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的多个指标的间隔。在该情况下,可以利用将由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检测的构成指标图案的多个指标像的间隔和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的多个指标的间隔建立了对应的表等来设定指标的间隔。另外,在该情况下,可以根据由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检测的构成指标图案的多个指标像的间隔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来设定多个指标的间隔。需要说明的是,例如,规定的阈值可以相对于指标像的间隔变窄的方向设置。另外,例如,规定的阈值可以相对于指标像的间隔变宽的方向设置。当然,规定的阈值可以在指标像的间隔变窄的方向和指标像的间隔变宽的方向上作为容许范围而设置。
另外,例如,间隔设定单元可以基于由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检测的构成指标图案的多个指标像的形状来设定指标的间隔。在该情况下,可以根据由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检测的多个指标像的形状相对于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的多个指标的形状是否发生了变形来设定多个指标的间隔。另外,在该情况下,可以根据由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检测的多个指标像的变形的程度(例如,变形率、变形量等)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来设定多个指标的间隔。例如,多个指标像的变形可以是放大、缩小、歪斜、缺损等的至少任一者。
另外,例如,间隔设定单元可以基于由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检测的构成指标图案的多个指标像的面积来设定多个指标的间隔。在该情况下,可以根据由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检测的多个指标像的面积相对于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的多个指标的面积是否发生了增减来设定多个指标的间隔。另外,在该情况下,可以根据由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检测的构成指标图案的多个指标像的面积的变化的程度(例如,变化率、变化量等)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来设定多个指标的间隔。需要说明的是,例如,规定的阈值可以相对于指标像的面积减小的方向设置。另外,例如,规定的阈值可以相对于指标像的面积增加的方向设置。当然,规定的阈值可以在指标像的面积减小的方向和指标像的面积增加的方向上作为容许范围而设置。
间隔设定单元可以基于光学特性取得单元的取得结果(运算单元的运算结果)来设定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的构成指标图案的多个指标的间隔。在该情况下,可以利用将由光学特性取得单元检测的眼镜镜片的屈光度数和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的多个指标的间隔建立了对应的表等来设定多个指标的间隔。另外,在该情况下,可以根据由光学特性取得单元检测的眼镜镜片的屈光度数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来设定多个指标的间隔。需要说明的是,例如,规定的阈值可以相对于眼镜镜片的屈光度数变大(变高)的方向设置。另外,例如,规定的阈值可以相对于眼镜镜片的屈光度数变小(变低)的方向设置。当然,规定的阈值可以在眼镜镜片的屈光度数变大的方向和眼镜镜片的屈光度数变小的方向上作为容许范围而设置。
间隔设定单元可以基于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来设定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的构成指标图案的多个指标的间隔。在该情况下,可以利用将由判定单元判定的眼镜镜片的种类和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的指标的间隔建立了对应的表等来设定多个指标的间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基于如上所述的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光学特性取得单元的取得结果(运算单元的运算结果)及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的至少任一者来设定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的多个指标的间隔。
可以是,间隔设定单元能够将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的多个指标的间隔设定为第一间隔和与第一间隔不同的第二间隔这2个间隔。作为一例,间隔设定单元可以将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的多个指标的第二间隔设定为比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的多个指标的第一间隔短的间隔。另外,作为一例,间隔设定单元可以将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的多个指标的第二间隔设定为比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的多个指标的第一间隔长的间隔。
当然,例如,可以是,间隔设定单元能够设定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的多个指标的第一间隔、第二间隔及与第一间隔及第二间隔不同的第三间隔。作为一例,间隔设定单元可以将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的多个指标的第二间隔设定为比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的多个指标的第一间隔短的间隔,并且将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的多个指标的第三间隔设定为比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的多个指标的第一间隔长的间隔。
需要说明的是,间隔设定单元可以在多个指标的第一间隔和多个指标的第二间隔中将至少一部分的指标的间隔以不同的间隔设定。另外,间隔设定单元可以在多个指标的第一间隔、多个指标的第二间隔及多个指标的第三间隔中将至少一部分的指标的间隔分别以不同的间隔设定。例如,可以是,能够仅在通过多个指标的排列而形成的指标图案的中心附近,将多个指标的间隔设定为不同的间隔。
<间隔切换单元>
本实施方式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具备间隔切换单元(例如,控制部70)。间隔切换单元切换由间隔设定单元设定多个指标的第一间隔的第一模式(例如,通常模式)和由间隔设定单元设定多个指标的第二间隔的第二模式(例如,宽间隔模式)。例如,间隔切换单元基于用于切换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指示信号来切换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作为一例,测定切换单元可以基于通过操作者操作操作单元而输入的指示信号来切换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另外,作为一例,间隔切换单元可以基于根据检测器的检测结果而输出的指示信号来切换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例如,在该情况下,间隔切换单元可以基于根据检测器的检测结果而输出的指示信号来切换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更详细而言,间隔切换单元可以基于根据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光学特性取得单元的取得结果(运算单元的运算结果)、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等的至少任一者而输出的指示信号来切换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由此,能够配合眼镜镜片而应用合适的模式,容易地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
<显示控制单元>
本实施方式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具备显示控制单元(例如,控制部70)。显示控制单元控制透过型显示器中的多个指标的显示。即,显示控制单元控制透过型显示器中的指标图案的显示。显示控制单元可以通过向透过型显示器中的规定的位置显示多个指标来表现指标图案。规定的位置可以是由操作者指定的位置,也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位置。另外,显示控制单元可以通过显示具有由间隔设定单元设定的间隔的多个指标来表现指标图案。也就是说,显示控制单元可以与各种各样的眼镜镜片对应地分开使用指标图案。
例如,显示控制单元能够在透过型显示器中使多个指标的排列即指标图案显示。另外,例如,显示控制单元能够在透过型显示器中将多个指标的排列即指标图案设为非显示。需要说明的是,例如,显示控制单元能够在透过型显示器中使多个指标部分地显示并且将多个指标部分地设为非显示,使指标图案部分地显示(或者,将指标图案部分地设为非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显示控制单元使指标图案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而由后述的光学特性取得单元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需要说明的是,例如,在透过型显示器配置于光轴方向的不同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显示控制单元使第一指标图案显示于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且使第二指标图案显示于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从而由光学特性取得单元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透过型显示器配置于光轴方向的不同的位置的情况下,显示控制单元可以分别控制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中的第一指标图案的显示和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中的第二指标图案的显示。
例如,可以是,在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和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中,在显示第一指标图案和第二指标图案的一方时,将第一指标图案和第二指标图案的另一方的至少一部分设为非显示。作为一例,显示控制单元可以在使第一指标图案显示时将第二指标图案设为非显示,在将第一指标图案设为非显示时显示第二指标图案。另外,作为一例,显示控制单元可以在使第一指标图案(换言之,全部的多个指标)显示时将第二指标图案(换言之,一部分的多个指标)设为非显示,在将第一指标图案(换言之,一部分的多个指标)设为非显示时显示第二指标图案(换言之,全部的多个指标)。由此,第一指标图案像和第二指标图案像不重叠,能够准确地检测各指标图案像(指标像)的位置,因此光学特性被高精度地测定。
另外,在透过型显示器配置于光轴方向的不同的位置的情况下,显示控制单元可以同时(大致同时)控制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中的第一指标图案的显示和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中的第二指标图案的显示。例如,可以在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和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中显示第一指标图案和第二指标图案的双方。由此,能够一次检测第一指标图案像和第二指标图案像,因此测定时间被缩短。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显示控制单元使透过型显示器的至少一部分的指标图案非显示而由后述的镜片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眼镜镜片的镜片信息。例如,在透过型显示器配置于光轴方向的不同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显示控制单元在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中将第一指标图案的至少一部分设为非显示且在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中将第二指标图案的至少一部分设为非显示,从而由镜片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眼镜镜片的镜片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显示控制单元可以在透过型显示器中将指标图案(换言之,全部的多个指标)设为非显示。另外,在这样的情况下,显示控制单元可以将一部分的指标图案(换言之,一部分的多个指标)设为非显示。例如,可以仅在能够得到眼镜镜片的镜片信息的区域,将指标图案设为非显示。作为一例,可以仅将向眼镜镜片投影的指标设为非显示,显示向眼镜镜片的外侧投影的指标。另外,作为一例,可以仅将向形成于眼镜镜片的隐形标记的附近投影的指标设为非显示,显示向比形成于眼镜镜片的隐形标记的附近靠外侧处投影的指标。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显示控制单元在透过型显示器显示指标图案而由后述的光学特性取得单元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通过由显示控制单元将透过型显示器的指标图案的至少一部分设为非显示而由后述的镜片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眼镜镜片的镜片信息。由此,能够不分别设置用于得到光学特性或镜片信息的光学系统或者需要复杂的控制而以容易的结构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和镜片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控制单元可以在由间隔切换单元切换为设定多个指标的第一间隔的第一模式和设定多个指标的第二间隔的第二模式的任一者的情况下,使由具有第一间隔的指标形成的第一指标图案和由具有第二间隔的指标形成的第二指标图案中的一个图案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例如,通过合适地设定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不管是通过投影具有规定的指标的间隔的指标图案能够高精度地取得光学特性的眼镜镜片和通过投影具有规定的指标的间隔的指标图案难以高精度地取得光学特性的眼镜镜片的哪个眼镜镜片都能够应对。
<光学特性取得单元>
本实施方式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具备光学特性取得单元(例如,控制部70)。光学特性取得单元基于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需要说明的是,光学特性取得单元可以通过基于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取得关于眼镜镜片的多个位置的光学特性来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的分布。
例如,光学特性取得单元可以通过对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进行光线追踪处理来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在该情况下,光学特性取得单元可以通过求出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光轴方向上的至少2点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来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而且,光学特性取得单元可以使用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光轴方向上的至少2点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来算出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由眼镜镜片的屈光力屈光的屈光角度,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
作为一例,光学特性取得单元可以基于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眼镜镜片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和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透过型显示器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来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另外,作为一例,光学特性取得单元可以基于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了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和通过了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的通过位置的位置信息来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是,光学特性取得单元基于检测器的检测结果,作为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而取得眼镜镜片的屈光度数。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是,光学特性取得单元兼任基于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运算眼镜镜片的屈光度数的运算单元。
<镜片信息取得单元>
本实施方式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具备镜片信息取得单元(例如,控制部70)。镜片信息取得单元基于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取得眼镜镜片的与光学特性不同的镜片信息。例如,镜片信息取得单元可以基于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信号数据)来取得镜片信息。作为一例,镜片信息取得单元可以基于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的强度来取得镜片信息。另外,例如,镜片信息取得单元可以基于通过变换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而得到的图像(图像数据)来取得镜片信息。作为一例,镜片信息取得单元可以基于图像的辉度信息、彩度信息、色相信息等的至少任一者来取得镜片信息。
<测定切换单元>
本实施方式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具备测定切换单元(例如,控制部70)。测定切换单元切换由光学特性取得单元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的第一模式(例如,光学特性测定模式)和由镜片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眼镜镜片的镜片信息的第二模式(例如,镜片信息取得模式)。例如,测定切换单元基于用于切换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指示信号来切换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作为一例,测定切换单元可以基于通过操作者操作操作单元而输入的指示信号来切换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另外,作为一例,测定切换单元可以基于根据检测器的检测结果而输出的指示信号来切换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例如,在该情况下,测定切换单元可以基于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基于因取得了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而输出的指示信号来切换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另外,例如,在该情况下,测定切换单元可以基于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判定眼镜镜片的种类,基于根据该判定结果而输出的指示信号来切换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由此,能够配合眼镜镜片而应用合适的模式,容易地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和镜片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能够应用于具备用于测定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的测定光学系统(例如,测定光学系统20)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作为一例,可以应用于以下的杯体安装装置:该杯体安装装置从光源朝向眼镜镜片投射测定光束,将通过了眼镜镜片的测定光束利用检测器检测,从而测定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将为了加工眼镜镜片的周缘而使用的杯体基于该测定结果而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装置。例如,也能够是,将进行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终端控制软件(程序)经由网络或各种存储介质等而向系统或装置供给,系统或装置的控制装置(例如,CPU等)将程序读出并执行。
<实施例>
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以下,测定装置)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将测定装置1的左右方向表示为X方向,将上下方向(铅垂方向)表示为Y方向,将前后方向表示为Z方向。
图1是测定装置1的外观图。例如,测定装置1具备壳体2、收纳部3、监视器4等。
壳体2在其内部具有收纳部3。在收纳部3收纳后述的眼镜支承单元10、后述的镜片测定单元等。监视器4显示各种信息(例如,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的分布、眼镜镜片LE的隐形标记像65等)。监视器4是触摸面板。即,监视器4兼具作为操作部的功能,在操作者进行各种设定(例如,指标的间隔的变更、测定的开始、模式的切换等)时使用。与由操作者从监视器4输入的操作指示对应的信号向后述的控制部70输出。
图2是眼镜支承单元10和镜片测定单元的概略图。
<支承单元>
眼镜支承单元10为了载置眼镜F而使用。例如,眼镜支承单元10具备定位销11、前方支承部12、后方支承部13等。
定位销11与眼镜F的眼镜镜片LE的后表面抵接。定位销11使眼镜镜片LE与后述的透过型显示器24的位置关系恒定。另外,定位销11使眼镜镜片LE与后述的拍摄元件27的位置关系恒定。
前方支承部12支承比眼镜F被佩戴的状态下的前后方向(即,眼镜F的镜腿FT延伸的方向)的中心靠前方的部位。例如,前方支承部12支承眼镜F的鼻梁FB。需要说明的是,前方支承部12不限定于本实施例,也可以作为一例而支承眼镜F的镜框。后方支承部13支承比眼镜F被佩戴的状态下的前后方向的中心靠后方的部位。例如,后方支承部13支承眼镜F的镜腿FT。需要说明的是,后方支承部13不限定于本实施例,也可以作为一例而支承眼镜F的脚套FM。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由前方支承部12及后方支承部13以将眼镜F的镜框的上端朝向上方向且将眼镜F的镜框的下端朝向下方向的方式载置眼镜F。
需要说明的是,前方支承部12和后方支承部13可以以能够向基台5移动的方式配置。例如,前方支承部12可以以能够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而向上下方向(Y方向)移动的方式配置。另外,例如,后方支承部13可以以能够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而向上下方向(Y方向)移动的方式配置。例如,通过使前方支承部12和后方支承部13的至少任一者向上下方向移动,能够调节眼镜F被佩戴的状态下的眼镜F的前倾角度。另外,例如,通过使前方支承部12和后方支承部13的至少任一者向上下方向移动,能够使眼镜F的眼镜镜片LE的后表面和定位销11的底面平行(大致平行)。
<镜片测定单元>
镜片测定单元为了测定装配到眼镜F的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而使用。另外,镜片测定单元为了检测装配到眼镜F的眼镜镜片LE的与光学特性不同的信息而使用。例如,镜片测定单元具备测定光学系统20。
在本实施例中,举出在测定光学系统20中使用将用于向眼镜F的左镜片LEl照射测定光束的光源和用于向眼镜F的右镜片LEr照射测定光束的光源兼用的光源21的结构作为例子。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举出在测定光学系统20中使用将用于检测对眼镜F的左镜片LEl照射的测定光束的拍摄元件和用于检测对眼镜F的右镜片LEr照射的测定光束的拍摄元件兼用的拍摄元件27的结构作为例子。需要说明的是,测定光学系统20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用各种结构。例如,测定光学系统20具备光源21、半反射镜22、准直透镜23、透过型显示器24、逆向反射构件25、拍摄元件27等。
光源21朝向眼镜F的眼镜镜片LE照射测定光束。准直透镜23将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整形成与光轴N1平行(大致平行)。
透过型显示器24是能够使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透过的透过率高的显示器。透过型显示器24能够显示后述的指标图案30。例如,通过在透过型显示器24显示指标图案30,在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透过了透过型显示器24时,在测定光束形成指标图案30。需要说明的是,例如,若将透过型显示器24设为非显示,则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直接穿过透过型显示器24,在测定光束不形成指标图案30。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透过型显示器24,设置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以使各自的上下中央及左右中央与光轴L1一致的方式配置。另外,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在光轴N1方向上空出规定的距离ΔD而配置。
逆向反射构件25使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向与入射方向相同(大致相同)的方向反射,将眼镜F的眼镜镜片LE从后表面进行照明。需要说明的是,逆向反射构件25也可以通过驱动机构26(例如,电动机等)而高速旋转。由此,能够使因逆向反射构件25具有的未图示的玻璃小球、未图示的反射膜等的分布的偏差而产生的反射不均均一。
拍摄元件27拍摄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由逆向反射构件25反射后的反射光束。拍摄元件27的焦点对准于眼镜F的眼镜镜片LE的前表面附近。因而,例如,形成于眼镜F的眼镜镜片LE的隐形标记等以大致对焦的状态被拍摄。
例如,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通过半反射镜22,由准直透镜23设为平行光束,到达眼镜F的眼镜镜片LE。接着,测定光束在通过眼镜镜片LE时,通过眼镜镜片LE所具有的屈光力而收敛或发散,透过透过型显示器24,到达逆向反射构件25。进一步,测定光束由逆向反射构件25反射,再次通过透过型显示器24、眼镜镜片LE及准直透镜23,由半反射镜22反射,到达拍摄元件27。拍摄元件27拍摄经由了各构件的测定光束。
<指标图案>
图3A、图3B及图3C是能够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24的指标图案30的一例。在此,举出能够显示于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的第一指标图案30a作为例子。需要说明的是,能够显示于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的第二指标图案30b与下述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能够在画面上显示指标31。指标31由周边指标31a和基准指标31b构成。
例如,周边指标31a预先以规定的形状、规定的位置及规定的个数等设置于基准指标31b的周边。在本实施例中,周边指标31a以圆形形成。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周边指标31a分别配置于眼镜F的左镜片LEl被配置的一侧的右区域33a和眼镜F的右镜片LEr被配置的一侧的左区域33b。需要说明的是,周边指标31a以相对于通过光轴L1的通过位置I的上下方向(Y方向)的轴成为左右对称的方式分别配置于右区域33a和左区域33b。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周边指标31a配置许多。
例如,基准指标31b只要能够与周边指标31a区分即可,预先以规定的形状、规定的位置及规定的个数等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基准指标31b以比周边指标31a大的圆形形成。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基准指标31b以相对于通过光轴L1的通过位置I的上下方向(Y方向)的轴成为左右对称的方式分别配置于右区域33a和左区域33b。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基准指标31b各配置4个。例如,通过基准指标31b,容易确定各周边指标31a的位置关系。
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通过显示多个指标31来表现由多个指标31形成的第一指标图案30a。作为一例,能够表现如图3A那样将多个指标31的间隔设为距离S1的第一指标图案30a。另外,作为一例,能够表现如图3B那样将多个指标31的间隔设为比距离S1短的距离S2的第一指标图案30a。另外,作为一例,能够表现如图3C那样将多个指标31的间隔设为比距离S1长的距离S3的第一指标图案30a。例如,这样的多个指标31的显示和非显示由后述的控制部70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可以将1个指标31作为显示单位(段:segment)而等间隔地排列,通过是否向各段施加电压来表现由多个指标31形成的第一指标图案30a。换言之,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可以通过段显示来表现由多个指标31形成的第一指标图案30a。例如,若向段施加电压,则指标31被显示。例如,若不向段施加电压或者向段的电压的施加被停止,则指标31成为非显示。例如,各指标31可以通过打印而形成。
例如,若对设置于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的全部的段施加电压,则在全部的段处指标31被显示。在该情况下,能够表现将多个指标31的间隔设为了规定的距离(即,能够以多个指标31表示的最短的距离)的第一指标图案30a。另外,若向设置于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的特定的段施加电压,则仅在特定的段处指标31被显示。在该情况下,作为一例,能够向每隔一个的段施加电压,表现将多个指标31的间隔设为了比前述的最短的距离长的距离的第一指标图案30a。当然,也能够向每隔2个、每隔3个、每隔4个等的段施加电压,表现将多个指标31的间隔设为了更长的距离的第一指标图案30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的第一指标图案30a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的第二指标图案30b构成为同一图案。也就是说,第一指标图案30a中的指标31的形状和第二指标图案30b中的指标31的形状构成为相同。另外,第一指标图案30a中的指标31的位置和第二指标图案30b中的指标31的位置构成为相同。另外,第一指标图案30a中的指标31的个数和第二指标图案30b中的指标31的个数构成为相同。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的第一指标图案30a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的第二指标图案30b也可以构成为将其至少一部分设为不同的图案。也就是说,也可以是第一指标图案30a中的指标31的形状和第二指标图案30b中的指标31的形状构成为不同。另外,还可以是第一指标图案30a中的指标31的位置和第二指标图案30b中的指标31的位置构成为不同。另外,还可以是第一指标图案30a中的指标31的个数和第二指标图案30b中的指标31的个数构成为不同。
<指标图案像>
例如,若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由拍摄元件27拍摄,则由后述的控制部70处理电信号,得到拍摄图像。
图4A及图4B是通过使第一指标图案30a显示于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的一例。图4A表示未将眼镜F载置于眼镜支承单元10的状态。图4B表示将眼镜F载置于眼镜支承单元10的状态。图5A及图5B是通过使第二指标图案30b显示于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而得到的拍摄图像的一例。图5A表示未将眼镜F载置于眼镜支承单元10的状态。图5B表示将眼镜F载置于眼镜支承单元10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A、图4B、图5A及图5B中,举出眼镜F的眼镜镜片LE是凹透镜的情况为例子,图示相对于眼镜F的右镜片LEr的拍摄图像。另外,在图4A、图4B、图5A及图5B中,为了方便,将第一指标图案30a的形状和第二指标图案30的形状设为不同的形状而图示。
首先,对未将眼镜F载置于眼镜支承单元10的基准状态进行说明。若在基准状态下使第一指标图案30a显示于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则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形成为第一指标图案30a状。因而,如图4A所示,作为拍摄图像,取得包括第一指标图案30a的像(以下,第一指标图案像41)的基准图像B1。另外,若在基准状态下使第二指标图案30b显示于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则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形成为第二指标图案30b状。因而,如图5A所示,作为拍摄图像,取得包括第二指标图案30b的像(以下,第二指标图案像51)的基准图像B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指标图案30a中的多个指标31的位置及个数和第二指标图案30b中的多个指标31的位置及个数相同。因而,在基准状态下,基准图像B1中的各指标像的像素位置和基准图像B2中的各指标像的像素位置成为同一位置。作为一例,在第一指标图案像41中与左起第四个且上数第三个的指标像对应的点P1的像素位置和在第二指标图案像51中与左起第四个且上数第三个的指标像对应的点P2的像素位置成为同一位置。
接着,对将眼镜F载置于眼镜支承单元10的测定状态进行说明。若在测定状态下使第一指标图案30a显示于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则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形成为第一指标图案30a状,而且,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由眼镜镜片LE的屈光力屈光而发散。因而,如图4B所示,作为拍摄图像,取得包括至少一部分与基准状态相比呈圆形状地缩小的第一指标图案像41和右镜片LEr的像(以下,右镜片像60)的测定图像M1。另外,若在测定状态下使第二指标图案30b显示于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则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形成为第二指标图案30b状,而且,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由眼镜镜片LE的屈光力屈光而发散。因而,如图5B所示,作为拍摄图像,取得至少一部分与基准状态相比呈圆形状地缩小的第二指标图案像51和右镜片像60的测定图像M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以使从眼镜镜片LE到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为止的距离比从眼镜镜片LE到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为止的距离远的方式配置各透过型显示器。因而,在测定状态下,测定图像M2中的第二指标图案像51作为比测定图像M1中的第一指标图案像41小的像出现,测定图像M1中的各指标像的像素位置和测定图像M2中的各指标像的像素位置成为不同的位置。作为一例,在第一指标图案像41中与左起第四个且上数第三个的指标像对应的点P1’的像素位置和在第二指标图案像51中与左起第四个且上数第三个的指标像对应的点P2’的像素位置成为不同的位置。
例如,在上述中,将眼镜F的眼镜镜片LE设为了凹透镜,但若眼镜镜片LE是凸透镜,则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由眼镜镜片LE的屈光力屈光而收敛。因而,在测定状态下,取得至少一部分与基准状态相比呈圆形状地放大的第一指标图案像41和第二指标图案像51。测定图像M2中的第二指标图案像51作为比测定图像M1中的第一指标图案像41大的像出现。另外,若眼镜镜片LE是散光眼镜镜片,则取得至少一部分与基准状态相比呈椭圆形状地变化的第一指标图案像41和第二指标图案像51。另外,若眼镜镜片LE是渐进眼镜镜片,则取得根据渐进带的屈光力而变化的第一指标图案像41和第二指标图案像51。
<控制部>
图6是示出测定装置1的控制系统的图。例如,在控制部70上电连接有监视器4、光源21、驱动机构26、拍摄元件27、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非易失性存储器75(以下,存储器75)等。
例如,控制部70由一般的CPU(处理器)、RAM、ROM等实现。例如,CPU控制测定装置1中的各部分的驱动。例如,RAM暂时地存储各种信息。例如,在ROM中存储有CPU执行的各种程序。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部70也可以由多个控制部(也就是说,多个处理器)构成。
存储器75可以是即使电源的供给被切断也能够保持存储内容的非暂时性的存储介质。例如,作为存储器75,能够使用硬盘驱动器、快闪ROM、USB存储器等。例如,在存储器75中存储基准状态下的基准图像B1及基准图像B2、测定状态下的测定图像M1及M2等。
<控制动作>
对测定装置1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
操作者接收装用者的眼镜F,将眼镜F向眼镜支承单元10载置。另外,操作者使前方支承部12、后方支承部13及定位销11的至少任一者移动,使眼镜F与测定光学系统20的对位完成。
接着,操作者关于眼镜F的眼镜镜片LE,设定用于取得其光学特性的光学特性测定模式和用于取得与其光学特性不同的镜片信息的镜片信息取得模式的任一者。操作者操作监视器4来选择未图示的模式设定按钮。控制部70根据来自监视器4的输入信号而设定光学特性测定模式和镜片信息取得模式的任一者。
<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的取得>
以下,详细说明光学特性测定模式。在光学特性测定模式下,通过使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显示而向眼镜镜片LE投影第一指标图案30a和第二指标图案30b来取得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显示时,将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设为非显示,在将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设为非显示时,使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显示,向眼镜镜片LE依次投影第一指标图案30a和第二指标图案30b,从而取得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
当光学特性测定模式被设定后,控制部70使光源21点亮。另外,控制部70使规定的第一指标图案30a显示于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设为非显示,不使规定的第二指标图案30b显示。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发散,由准直透镜23整形为平行,向左镜片LEl和右镜片LEr同时照射。另外,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由左镜片LEl和右镜片LEr的各自屈光,因通过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而形成为第一指标图案30a状,直接穿过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由逆向反射构件25向原来的方向反射,到达拍摄元件27。控制部70基于拍摄元件27的拍摄结果,取得包括第一指标图案像41、左镜片像及右镜片像60的测定图像M1。另外,控制部70使测定图像M1向存储器75存储。
接着,控制部70将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设为非显示,使规定的第二指标图案30b显示于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由此,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由左镜片LEl和右镜片LEr的各自屈光,直接穿过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因通过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而形成为第二指标图案30b状,由逆向反射构件25向原来的方向反射,到达拍摄元件27。控制部70基于拍摄元件27的拍摄结果,取得包括第二指标图案像51、左镜片像及右镜片像60的测定图像M2。另外,控制部70使测定图像M1向存储器75存储。
控制部70基于测定图像M1和测定图像M2来取得左镜片LEl和右镜片LEr各自的光学特性。例如,控制部70根据形成第一指标图案像41和第二指标图案像51的各指标像的间隔的变化量等来取得左镜片LEl和右镜片LEr各自的光学特性。
图7是示出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的示意图。例如,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光线R1)因通过眼镜镜片LE中的点Q1的位置而被屈光。需要说明的是,眼镜镜片LE中的点Q1的XY方向的位置与基准图像B1中的规定的指标像的像素位置(例如,点P1的像素位置)及基准图像B2中的规定的指标像的像素位置(例如,点P2的像素位置)对应,因此能够基于基准图像B1和基准图像B2的任一者而求出。
控制部70检测基准状态下的基准图像B1的指标像因载置眼镜F而成为了测定状态而移动到测定图像M1的何处。例如,控制部70关于测定图像M1,检测形成第一指标图案像41的各指标像的像素位置。另外,例如,控制部70比较测定图像M1中的各指标像的像素位置和基准图像B1中的各指标像的像素位置。由此,例如,检测出光线R1通过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且基准图像B1的点P1移动到测定图像M1的点P1’。
同样,控制部70检测基准状态下的基准图像B2的指标像因载置眼镜F而成为了测定状态而移动到测定图像M2的何处。例如,控制部70关于测定图像M2,检测形成第二指标图案像51的各指标像的像素位置,与基准图像B2中的各指标像的像素位置进行比较。由此,例如,检测出光线R1通过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且基准图像B2的点P2移动到测定图像M2的点P2’。
接着,控制部70算出来自光源21的光线R1由眼镜镜片LE屈光的屈光角度θ。例如,光线R1的屈光角度θ能够根据使用了从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到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为止的距离ΔD、光线R1通过了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的XY方向的点P1’的位置及光线R1通过了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的XY方向的点P2’的位置的三角函数而算出。
控制部70将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通过眼镜镜片LE中的至少2点(在本实施例中是点Q1和与点Q1不同的点Q2这2点)的位置而被屈光的各屈光角度(即,角度θ1和角度θ2)如上述那样算出。另外,控制部70基于眼镜镜片LE中的至少2点的位置来算出眼镜镜片LE的焦点距离f的位置和眼镜镜片LE的光学中心O的位置。例如,眼镜镜片LE的焦点距离f的位置及眼镜镜片LE的光学中心O的位置能够通过以下的数学式来求出。
数学式1
Figure BDA0003712056000000381
数学式2
O=f tanθ1+Q1
需要说明的是,眼镜镜片LE的光学中心O的位置也能够使用光线R2通过眼镜镜片LE的点Q2的位置和光线R2由眼镜镜片LE屈光的屈光角度θ2来求出。
图8是示出眼镜镜片LE的经线方向的图。控制部70在从眼镜镜片LE的光学中心O的位置向规定的经线方向离开了规定的距离的位置设置任意的2点(在图8中是点C1和点C2)。例如,控制部70每隔规定的角度α设定规定的经线方向。也就是说,若规定的角度α是45度,则经线方向分别设定为0度、45度、90度、…、315度。另外,例如,控制部70以使从光学中心O到点C1为止的距离在各经线方向上成为相同的距离的方式设定规定的距离。另外,例如,控制部70以使从光学中心O到点C2为止的距离在各经线方向上成为相同的距离的方式设定规定的距离。
接着,控制部70根据各经线方向上的任意的2点来算出各经线方向上的焦点距离f的位置,求出各经线方向上的眼镜镜片LE的屈光力E。眼镜镜片LE的屈光力E表示为焦点距离f的倒数。另外,控制部70制作以眼镜镜片LE的屈光力E为纵轴且以规定的角度α为横轴而描点出的坐标图,求出使用了最小二乘法的近似曲线。例如,这样的近似曲线成为以下的数学式。需要说明的是,式中的a、b及c是常数。
数学式3
E(t)=a sin{29t-b)}+c
控制部70基于近似曲线来取得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例如,球镜度数、柱镜度数、散光轴角度等)。另外,控制部70使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显示于监视器4。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部70也可以在眼镜镜片LE的除了光学中心O的位置的多个位置处反复进行上述的光线的屈光角度及屈光力的算出,从而取得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的分布。控制部70也可以使表示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的分布的映射图像显示于监视器4。例如,映射图像可以通过重叠于测定图像M1或测定图像M2中的左镜片像和右镜片像60而与眼镜框架的像一起呈现。操作者通过确认这些信息,能够掌握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及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的分布。
<眼镜镜片的镜片信息的取得>
以下,详细说明镜片信息取得模式。在镜片信息取得模式下,通过将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设为非显示来取得眼镜镜片LE的镜片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此,举出作为眼镜镜片LE的镜片信息而检测眼镜镜片LE的隐形标记的情况为例子。
当镜片信息取得模式被设定后,控制部70使光源21点亮。另外,控制部70使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非显示。另外,控制部70使驱动机构26驱动,使逆向反射构件25高速旋转。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发散,由准直透镜23整形为平行,向左镜片LEl和右镜片LEr同时照射。另外,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由左镜片LEl和右镜片LEr的各自屈光,直接穿过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由逆向反射构件25向原来的方向反射,到达拍摄元件27。控制部70处理基于拍摄元件27的拍摄结果的电信号,取得测定图像M3。
图9是测定图像M3的一例。例如,测定图像M3作为包括左镜片像和右镜片像60的图像而取得。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逆向反射构件25使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反射,左镜片LEl和右镜片LEr的后表面被照明。因而,能够得到对比度高、眼镜镜片像(左镜片像及右镜片像60)、后述的隐形标记像65等清晰地出现的测定图像M3。
控制部70根据测定图像M3中的辉度的上升、下降来检测边缘,检测隐形标记像65。另外,控制部70使眼镜镜片LE的隐形标记像65显示于监视器4。操作者通过确认隐形标记像65,能够掌握眼镜镜片LE的屈光率、加入度数、渐进带长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举出操作者手动设定光学特性测定模式和镜片信息取得模式的任一者的结构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当然,也可以是控制部70自动设定光学特性测定模式和镜片信息取得模式的任一者的结构。作为一例,控制部70可以基于眼镜镜片LE的种类来设定镜片信息取得模式。
控制部70取得包括第一指标图案像41的测定图像M1,基于形成第一指标图案像41的各指标像的间隔的变化来判定眼镜镜片LE的种类。例如,若眼镜镜片LE是球面眼镜镜片(凹透镜或凸透镜)、散光眼镜镜片,则形成第一指标图案像41的各指标像的间隔以恒定的比例被放大或缩小。因而,控制部70在测定图像M1中检测的指标像的间隔的距离K1是等距离(大致等距离)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眼镜镜片LE是球面眼镜镜片或散光眼镜镜片。另外,例如,若眼镜镜片LE是渐进眼镜镜片,则形成第一指标图案像41的各指标像的间隔根据渐进带的屈光力,越从远点向近点接近则越窄。因而,控制部70在测定图像M1中检测的指标像的间隔的距离K1逐渐变窄(或变宽)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眼镜镜片LE是渐进眼镜镜片。例如,控制部70可以在将眼镜镜片LE判定为渐进眼镜镜片时,设定镜片信息取得模式,检测眼镜镜片LE的隐形标记像65。
<指标的间隔的变更>
在取得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的情况下,根据眼镜镜片LE的屈光力,形成指标图案像的各指标像的间隔大幅变化。尤其是,眼镜镜片LE越为高度数,则眼镜镜片LE的屈光力越强,因此指标像的间隔越大幅变化。
作为一例,眼镜镜片LE为凹透镜且越为高度数,则各指标像越呈圆形状地缩小,指标像的间隔越窄。在该情况下,在测定图像中,有时相邻的指标像重叠或者相邻的指标像交叉,不容易互相区分。例如,若在这样的状态下测定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则无法准确地得到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透过型显示器的位置信息,难以保持恒定的测定精度。
另外,作为一例,眼镜镜片LE为凸透镜且越为高度数,则各指标像越呈圆形状地放大,指标像的间隔越宽。在该情况下,在测定图像中,有时得不到充分的个数的指标像。例如,若在这样的状态下测定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则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透过型显示器的位置信息不足,难以保持恒定的测定精度。
于是,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测定图像中的各指标像的间隔,基于该检测结果来控制向设置于透过型显示器的特定的段的电压的施加。由此,能够根据眼镜镜片LE而变更指标31的间隔,表现合适的指标图案。
以下,举出眼镜F的眼镜镜片LE是凹透镜的情况作为例子,对指标31的间隔的变更详细说明。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由控制部70自动地设定使多个指标31以规定的间隔显示于第一透过型显示器及第二透过型显示器的通常模式和使多个指标31以比规定的间隔宽的间隔显示于第一透过型显示器及第二透过型显示器的宽间隔模式的任一模式。
<通常模式>
以下,详细说明通常模式。控制部70在测定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时,首先设定通常模式。例如,在通常模式下,对显示多个指标31的各段每隔一个地施加电压,将多个指标31的间隔设为规定的距离S1的第一指标图案30a(参照图3A)显示于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此时,取得包括通过眼镜镜片LE具有的屈光力而各指标像(以下,第一指标像)的间隔被缩小的第一指标图案像41的测定图像M1。例如,控制部70解析测定图像M1,检测第一指标像的像素位置,基于相邻的第一指标像的像素位置来算出第一指标像的间隔的距离K1(参照图4B)。
控制部70判定第一指标像的间隔的距离K1是否超过作为规定的阈值而设定的距离。例如,控制部70在第一指标像的间隔的距离K1比规定的阈值长的情况下,判定为距离K1小于阈值。另外,控制部70在第一指标像的间隔的距离K1比规定的阈值短的情况下,判定为距离K1超过了阈值。需要说明的是,规定的阈值可以通过实验、模拟等而预先存储于存储器75。
控制部70在判定为第一指标像的间隔的距离K1小于阈值的情况下,使包括第一指标像的间隔成为了距离K1的第一指标图案像41的测定图像M1向存储器75存储。接着,控制部70对显示多个指标31的各段每隔一个地施加电压,使将多个指标31的间隔设为规定的距离S1的第二指标图案30b显示于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由此,取得包括各指标像(以下,第二指标像)的间隔成为了距离K2的第二指标图案像51的测定图像M2,并向存储器75存储。控制部70基于这些测定图像M1和测定图像M2来取得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
<宽间隔模式>
以下,详细说明宽间隔模式。例如,宽间隔模式在前述的通常模式下判定为第一指标像的间隔的距离K1超过了阈值的情况下设定。例如,在宽间隔模式下,对显示多个指标31的全部的段施加电压,将多个指标31的间隔设为比规定的距离S1长的距离的第一指标图案30a显示于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
例如,控制部70若判定为第一指标像的间隔的距离K1超过了阈值,则变更向在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中显示多个指标31的各段的电压的施加,对显示多个指标31的全部的段施加电压。由此,例如,将多个指标31的间隔设为比规定的距离S1长的距离S3的第一指标图案30a(参照图3C)显示于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此时,取得包括通过眼镜镜片LE具有的屈光力而第一指标像的间隔成为了比距离K1长的距离的第一指标图案像41的测定图像M1。控制部70使该测定图像M1向存储器75存储。
接着,控制部70对显示多个指标31的全部的段施加电压,使将多个指标31的间隔设为比规定的距离S1长的距离S3的第二指标图案30b显示于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由此,取得包括第二指标像的间隔成为了比距离K2长的距离的第二指标图案像51的测定图像M2。控制部70使该测定图像M2向存储器75存储。
控制部70通过这样根据眼镜镜片LE而变更多个指标31的间隔,从而取得合适的测定图像M1和测定图像M2,基于这些测定图像来取得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中,举出在判定为第一指标像的间隔的距离K1超过了阈值的情况下设定宽间隔模式的结构作为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宽间隔模式也可以在第一指标像的间隔的距离K1因第一指标像的重叠等而未被检测到的情况下设定。
另外,在上述中,举出使将多个指标31的间隔设为规定的距离S1的第一指标图案30a显示于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且基于此时检测的第一指标像的间隔的距离K1是否超过了阈值而从通常模式向宽间隔模式自动地切换的结构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当然,也可以设为使将多个指标31的间隔设为规定的距离S1的第二指标图案30b显示于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且基于此时检测的第二指标像的间隔的距离K2是否超过了预先设定的阈值而从通常模式向宽间隔模式自动地切换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在通常模式下取得了测定图像M1后在宽间隔模式下取得了测定图像M2的情况下,在宽间隔模式下,再次取得测定图像M1。
如以上说明那样,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具备使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且能够显示通过排列多个指标而形成的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通过使指标图案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来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通过不使指标图案的至少一部分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来取得眼镜镜片的镜片信息(作为一例,隐形标记信息)。由此,例如,能够不分别设置用于得到光学特性或镜片信息的光学系统或者需要复杂的控制而以容易的结构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和镜片信息。
另外,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具有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第一透过型显示器和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且在光轴方向上配置于与第一透过型显示器不同的位置的第二透过型显示器,将透过第一透过型显示器而且透过了第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利用检测器检测。例如,通过将透过型显示器设置于光轴方向的不同的位置,能够不设置用于使眼镜镜片或透过型显示器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机构而以容易的结构高精度地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更详细而言,能够求出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由眼镜镜片的屈光力屈光的屈光角度,基于此来高精度地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
另外,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在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第一透过型显示器和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的第二透过型显示器中,在使第一指标图案显示时,将第二指标图案的至少一部分设为非显示,在将第一指标图案的至少一部分设为非显示时,使第二指标图案显示。由此,第一指标图案像和第二指标图案像不重叠,能够准确地检测各指标图案像(指标像)的位置,因此光学特性被高精度地测定。
另外,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具备能够通过使从光源朝向眼镜镜片照射且经由了眼镜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向入射方向反射而使其返回从而对眼镜镜片进行照明的逆向反射构件,将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由逆向反射构件反射后的反射光束利用检测器检测。由此,能够将眼镜镜片像及投影到眼镜镜片的指标图案像(指标像)以对比度高的状态得到,能够使这些像的检测精度提高。
另外,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切换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的第一模式和取得眼镜镜片的镜片信息的第二模式。因而,例如,能够配合眼镜镜片而应用合适的模式,容易地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和镜片信息。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从光源朝向眼镜镜片的左镜片和右镜片的双方照射测定光束,将经由了左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和经由了右镜片和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束利用检测器检测。因而,能够将测定光学系统设为容易的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控制来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和镜片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例如,若是朝向眼镜镜片的左镜片和右镜片的双方同时照射测定光束的结构,则可以不设置在朝向左镜片和右镜片依次照射测定光束的结构中需要的用于使眼镜镜片移动的机构。因而,能够将测定光学系统设为更容易的结构且通过更简单的控制来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和镜片信息。
另外,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能够任意设定多个指标的间隔,使通过排列具有任意的间隔的多个指标而形成的指标图案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由此,能够得到与眼镜镜片对应的合适的指标图案像,高精度地取得光学特性。另外,在测定眼镜镜片的宽范围的光学特性的情况、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的分布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取得光学特性。
另外,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基于检测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的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设定形成指标图案的指标的间隔。由此,指标的间隔被自动地设定,能够容易地取得与眼镜镜片对应的合适的指标图案像。
另外,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检测向眼镜镜片投影指标而得到的指标图案像,基于指标图案像的检测结果来设定形成指标图案的多个指标的间隔。例如,由此,能够基于投影到眼镜镜片的指标图案像中的多个指标像的间隔、形状来合适地设定与眼镜镜片对应的指标的间隔。另外,例如,由此,能够取得与眼镜镜片对应的合适的指标图案像,高精度地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
另外,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基于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来设定形成指标图案的多个指标的间隔。由此,根据眼镜镜片而多个指标的间隔被自动地切换,能够容易地取得与眼镜镜片对应的合适的指标图案像,高精度地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指标的间隔的设定在载置了眼镜镜片后从光学特性的测定的开始到完成为止自动进行的全自动化的装置中能够尤其有效地使用。
另外,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能够设定形成指标图案的多个指标的第一间隔和与多个指标的第一间隔不同的第二间隔。因而,能够与各种各样的眼镜镜片对应地分开使用至少2个指标的间隔。
另外,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使由具有第一间隔的多个指标形成的第一指标图案和由具有第二间隔的多个指标形成的第二指标图案中的一个图案根据被切换后的模式而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因而,例如,不管是通过投影具有规定的指标的间隔的指标图案能够高精度地取得光学特性的眼镜镜片和通过投影具有规定的指标的间隔的指标图案难以高精度地取得光学特性的眼镜镜片的哪个眼镜镜片都能够应对。
<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举出使用测定光学系统20来对装配于眼镜框架的眼镜镜片LE进行光学特性的测定和隐形标记像65的检测的结构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设为使用测定光学系统20来对未装配于眼镜框架的未加工的眼镜镜片进行光学特性的测定和隐形标记像65的检测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情况下,作为未加工眼镜镜片的镜片信息,除了形成于未加工眼镜镜片的隐形标记像之外,也可以检测标注于未加工眼镜镜片的标记点、标注于未加工眼镜镜片的打印标记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举出使用具备配置于光轴方向的不同的位置的2张透过型显示器(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的测定光学系统20来取得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的结构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设为使用在光轴方向的规定的位置配置了1张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学系统来取得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的结构。
图10是具备1张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学系统的一例。在设为具备1张透过型显示器的测定光学系统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用于使透过型显示器24’向光轴N1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28(例如,电动机等)。由此,与使用了2张透过型显示器时同样,得到从眼镜镜片LE到透过型显示器为止的距离不同的2张测定图像。
例如,控制部70使规定的指标图案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24’,将透过型显示器24’配置于距眼镜镜片LE近的初始位置T1。在该状态下,取得包括指标图案像、左镜片像及右镜片像的初始位置T1下的测定图像。另外,例如,控制部70在使规定的指标图案显示于透过型显示器24’的状态下,控制移动机构28而使透过型显示器24’移动距离ΔD,将透过型显示器24’配置于距眼镜镜片LE远的移动位置T2。在该状态下,取得包括指标图案像、左镜片像及右镜片像的移动位置T2下的测定图像。控制部70通过基于这些测定图像求出眼镜镜片LE的焦点距离f的位置、眼镜镜片LE的光学中心O的位置、眼镜镜片LE的屈光力E等,能够取得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中,设置了用于使透过型显示器24’向光轴N1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28,但也可以设置用于使眼镜镜片LE向光轴N1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由此,也可得到从眼镜镜片LE到透过型显示器为止的距离不同的2张测定图像,因此能够基于这些测定图像来取得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
另外,在上述中,设置了用于使透过型显示器24’向光轴N1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28,但也可以设为不使透过型显示器24’移动的结构。在该情况下,能够基于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通过了眼镜镜片LE的XY方向的点、通过了透过型显示器24’的XY方向的点及从眼镜镜片LE到透过型显示器24’为止的距离来取得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例如,通过将图7中的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的点P1’置换为眼镜镜片LE的点Q1,将从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到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为止的距离ΔD置换为从眼镜镜片LE到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为止的距离,并进行同样的处理,能够取得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举出将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被向左镜片LEl和右镜片LEr导光的光路设为共用光路的结构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设为将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被向左镜片LEl导光的光路和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被向右镜片LEr导光的光路设为不同的光路的结构。
图11是将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被向左镜片LEl导光的光路和被向右镜片LEr导光的光路设为不同的光路的结构的一例。测定光学系统也可以具备左右一对光源(第一光源211和第二光源212)和左右一对拍摄元件(第一拍摄元件271和第二拍摄元件272)。例如,将来自第一光源211的测定光束向左镜片LEl照射,使第一拍摄元件271拍摄经由左镜片LEl及透过型显示器24且由逆向反射构件25反射后的测定光束。另外,例如,将来自第二光源212的测定光束向右镜片LEr照射,使第二拍摄元件272拍摄经由右镜片LEr及透过型显示器24且由逆向反射构件25反射后的测定光束。
例如,在这样设为具备左右一对光源和左右一对拍摄元件的结构的情况下,准直透镜、透过型显示器24、逆向反射构件25等的至少任一者可以分别配置于左右的光路,也可以在左右的光路中兼用。作为一例,可以如图11那样,在左右的光路分别配置准直透镜(准直透镜231和准直透镜232),在左右的光路中将透过型显示器24和逆向反射构件25兼用。
例如,通过设置左右一对光源和左右一对准直透镜,来自光源211的测定光束通过准直透镜231的中心附近,来自光源212的测定光束通过准直透镜232的中心附近。因而,能够抑制因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通过准直透镜而产生的像差,减小对测定精度的影响。另外,由于能够使用直径小的准直透镜,所以能够廉价地构成测定光学系统。
例如,通过设置左右一对拍摄元件,能够对左镜片LEl和右镜片LEr的各自有效地使用检测器的像素数,能够更准确地检测指标图案像(指标像)的位置,使光学特性的测定精度提高。例如,若是具备左右一对拍摄元件的结构,则无需区分经由了左镜片LEl的测定光束和经由了右镜片LEr的测定光束,因此能够通过更简单的控制来取得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和镜片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中,举出测定光学系统20具备左右一对光源和左右一对拍摄元件的结构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具备1个光源和左右一对拍摄元件。例如,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半反射镜等使从光源照射出的测定光束分支成向左镜片LEl导光的光路和向右镜片LEr导光的光路,将通过了各光路的测定光束利用第一拍摄元件271和第二拍摄元件272进行拍摄。另外,例如,也可以具备左右一对光源和1个拍摄元件。例如,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从光源211照射且被导光到左镜片LEl的测定光束和从光源212照射且被导光到右镜片LEr的测定光束利用半反射镜等结合,利用拍摄元件拍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举出通过在使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显示时将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设为非显示且在将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设为非显示时使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显示来取得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的结构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设为通过使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均显示来取得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的结构。
在该情况下,在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中,因通过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而形成第一指标图案40a,而且,因通过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而形成第二指标图案40b,因此取得将第一指标图案像41和第二指标图案像51都包括的1张测定图像。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形成第一指标图案40a的指标31和形成第二指标图案40b的指标31设为不同的形状、不同的位置、不同的个数的至少任一者,使得容易区分测定图像中的第一指标图案像41和第二指标图案像51。
例如,控制部70通过从1张测定图像分别检测第一指标图案像41和第二指标图案像51,能够与显示2张透过型显示器的一方且将另一方设为非显示时同样,分别得到包括第一指标图案像41的测定图像M1和包括第二指标图案像51的测定图像M2。控制部70通过基于这些测定图像求出眼镜镜片LE的焦点距离f的位置、眼镜镜片LE的光学中心O的位置、眼镜镜片LE的屈光力E等,能够取得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举出通过将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均设为非显示来检测眼镜镜片LE的隐形标记像65的结构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设为通过将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的一部分设为非显示来检测眼镜镜片LE的隐形标记像65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以避免第一指标图案像41及第二指标图案像51重复于隐形标记像65的方式,各透过型显示器的一部分被设为非显示即可。作为一例,控制部70可以从测定图像检测左镜片像及右镜片像60,将与位于左镜片像及右镜片像60的内侧的指标像对应的指标31设为非显示,检测眼镜镜片LE的隐形标记像6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举出通过利用逆向反射构件25使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反射而对眼镜镜片LE进行照明从而检测眼镜镜片LE的隐形标记像65的结构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设为以下结构:使用显示器作为光源,使该显示器点亮来对眼镜镜片LE进行照明,并且使与第一指标图案30a及第二指标图案30b不同的照射图案显示于该显示器来向眼镜镜片LE投影照射图案,从而检测眼镜镜片LE的隐形标记像65。
图12是使用显示器28作为光源的结构的一例。例如,在使用显示器28作为光源的情况下,可以在眼镜镜片LE的后表面侧配置光源28、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及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在眼镜镜片LE的前表面侧配置拍摄元件27。从显示器28照射出的测定光束经由2张透过型显示器和眼镜镜片LE而由拍摄元件27拍摄。
图13A及图13B是能够显示于显示器28的照射图案80的一例。图13A是使显示于显示器28的照射图案80的位置移动时的测定图像M4。图13B是通过处理多个拍摄图像而得到的处理图像M5。照射图案80是明暗不同的照射图案即可。在图13A及图13B中,举出条纹花样的照射图案80作为例子,但也可以是格子花样的照射图案等。
例如,控制部70使照射图案80显示于显示器28,将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设为非显示。由此,从显示器28照射出的测定光束直接穿过2张透过型显示器,由眼镜镜片LE屈光,到达拍摄元件27。控制部70处理基于拍摄元件27的拍摄结果的电信号,取得测定图像M4。例如,从显示器28照射出的测定光束由形成于眼镜镜片LE的隐形标记(或眼镜镜片LE上的伤痕等)散射,不由拍摄元件27拍摄。因而,在测定图像M4中,在照射图案80和隐形标记像50重叠的部分中,隐形标记像50被部分地观察。例如,控制部70可以控制显示器28的显示,使照射图案80每次移动规定的像素位置,取得多个测定图像M4。另外,例如,控制部70可以分别解析多个测定图像M4而取得处理图像M5,检测隐形标记像65的全形。当然,也可以不是取得多个测定图像M4而是取得1张测定图像M4,通过对其进行解析来检测隐形标记像65的全形。
需要说明的是,在设为了使用显示器28作为光源的结构的情况下,通过使显示器28点亮且将照射图案80设为非显示,能够不使照射图案向眼镜镜片LE投影而对眼镜镜片LE进行照明。在该状态下,可以控制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中的第一指标图案30a的显示及非显示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中的第二指标图案30b的显示及非显示,基于各测定图像来求出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显示器28)也可以以能够向光轴N1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由此,也可以调整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的算出、隐形标记像65的检测。
另外,在设为了使用显示器28作为光源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和显示器28兼用。即,也可以在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中使第一指标图案30a显示,取得包括第一指标图案像41的测定图像M1,在显示器28中使第二指标图案30b显示,取得包括第二指标图案像51的测定图像M2。由此,也能够求出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
例如,通过使用显示器28作为光源,能够将眼镜镜片像及投影到眼镜镜片LE的指标图案像(指标像)以对比度高的状态得到,能够使这些像的检测精度提高。需要说明的是,在将眼镜镜片LE利用逆向反射构件25来照明的结构中,需要使从光源21照射出的测定光束的光路分支而向拍摄元件27导光,光量减小。但是,例如,在将眼镜镜片LE利用显示器28来照明的情况下,能够使从显示器28照射出的测定光路不分支地向拍摄元件27导光,因此能够抑制光量的减小,使这些像的检测精度进一步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举出在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及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中以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由指标31遮挡且透过指标31以外的区域的方式显示指标图案的结构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以使来自光源21的测定光束透过指标31且遮挡指标31以外的区域的方式显示指标图案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可抑制附着于眼镜镜片LE、透过型显示器的灰尘、逆向反射构件25的反射不均等向指标图案映入,因此能够更高精度地检测指标像的像素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具有偏光特性的透过型显示器。在该情况下,可以以使眼镜镜片LE中的偏光方向成为测定装置1中的Y方向的方式配置透过型显示器。例如,偏光太阳眼镜仅使眼镜镜片的上下方向(测定装置1中的Y方向)的偏光通过,因此,通过将透过型显示器设为这样的结构,即使在测定偏光太阳眼镜的光学特性时,也能够使因透过透过型显示器而成为了偏光的测定光束高效地通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举出将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中的指标31的间隔基于测定图像M1中的第一指标像的间隔的距离K1来变更的结构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设为将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中的指标31的间隔基于测定图像M1中的第一指标像的形状来变更的结构。例如,控制部70也可以根据测定图像M1中的辉度的上升、下降来检测边缘,检测第一指标像的形状。
例如,眼镜镜片LE为凹透镜且越为高度数,则通过眼镜镜片LE的屈光力而第一指标像越被缩小,因此在拍摄元件27表现各第一指标像时使用的像素数越少。因而,测定图像M1中的第一指标像变得粗糙,第一指标像变形。于是,也可以设为控制部70在是否变更指标31的间隔的判定中使用测定图像M1中的第一指标像的形状且在检测到第一指标像变形的情况下变更指标31的间隔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举出将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中的指标31的间隔基于测定图像M1中的第一指标像的检测结果(即,第一指标像的间隔或第一指标像的形状)来变更的结构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设为将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中的指标31的间隔基于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来变更的结构。在该情况下,控制部70可以首先不管测定图像M1中的第一指标像的间隔、形状而取得测定图像M1,不管测定图像M2中的第二指标像的间隔、形状而取得测定图像M2。控制部70基于这些测定图像M1和测定图像M2来取得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作为一例,取得眼镜镜片LE的屈光度数。
在此,控制部70判定眼镜镜片LE的屈光度数是否超过预先作为规定的阈值而设定的屈光度数。例如,控制部70可以在眼镜镜片LE的屈光度数比规定的阈值小的情况下,判定为眼镜镜片LE的屈光度数小于规定的阈值。另外,例如,控制部70可以在眼镜镜片LE的屈光度数比规定的阈值大的情况下,判定为眼镜镜片LE的屈光度数超过了规定的阈值。例如,控制部70可以在判定为眼镜镜片LE的屈光度数超过了规定的阈值时,变更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中的指标31的间隔,再次取得测定图像M1和测定图像M2,从而取得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
例如,这样,本实施例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可以运算眼镜镜片的屈光度数,基于屈光度数的运算结果来设定形成指标图案的多个指标的间隔。由此,能够合适地设定与眼镜镜片的屈光度数对应的指标的间隔。另外,由此,能够取得与眼镜镜片对应的合适的指标图案像,高精度地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设为将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中的指标31的间隔基于眼镜镜片LE的种类来变更的结构。在该情况下,控制部70不管测定图像M1中的第一指标像的间隔、形状而取得测定图像M1。例如,控制部70比较基准图像B1和该测定图像M1,基于测定图像M1中的第一指标像相对于基准图像B1中的指标像的变化来判定眼镜镜片LE的种类。作为一例,控制部70可以在测定图像M1中的第一指标像相对于基准图像B1中的指标像被缩小了的情况下,判定为眼镜镜片LE是凹透镜。另外,作为一例,控制部70可以在测定图像M1中的第一指标像相对于基准图像B1中的指标像被放大了的情况下,判定为眼镜镜片LE是凸透镜。
例如,控制部70可以在判定为眼镜镜片LE是凹透镜时,变更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中的指标31的间隔。例如,可以将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中的指标31的间隔变更得宽。由此,可以取得测定图像M1和测定图像M2,取得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另外,例如,控制部70可以在判定为眼镜镜片LE是凸透镜时,变更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中的指标31的间隔。例如,可以将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和第二透过型显示器24b中的指标31的间隔变更得窄。由此,可以取得测定图像M1和测定图像M2,取得眼镜镜片LE的光学特性。
例如,这样,本实施例中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可以判定眼镜镜片是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哪一个,基于判定结果来设定形成指标图案的多个指标的间隔。由此,能够合适地设定与眼镜镜片的种类对应的指标的间隔。另外,由此,能够取得与眼镜镜片对应的合适的指标图案像,高精度地取得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举出设置用于变更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中的指标31的间隔的规定的阈值且在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变更指标31的间隔的结构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利用将由拍摄元件检测的拍摄结果和显示于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的指标31的间隔建立了对应的表等来变更指标31的间隔。即,也可以根据由拍摄元件检测的检测结果来变更指标31的间隔。例如,表可以根据实验、模拟的结果等而预先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举出在眼镜镜片LE是凹透镜时基于第一指标像的间隔的距离K1来切换通常模式和宽间隔模式的结构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设为在眼镜镜片LE是凸透镜时基于第一指标像的间隔的距离K1来切换通常模式和窄间隔模式的结构。例如,在窄间隔模式下,可以对显示多个指标31的各段每隔2个地施加电压,将多个指标31的间隔设为比规定的距离S1短的距离的第一指标图案30a显示于第一透过型显示器24a。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设置通常模式、宽间隔模式及窄间隔模式且基于第一指标像的间隔的距离K1来切换它们中的任一模式而应用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 眼镜镜片测定装置
10 眼镜支承单元
20 测定光学系统
21 光源
24 透过型显示器
26 逆向反射构件
27 拍摄元件
70 控制部
75 存储器。

Claims (20)

1.一种眼镜镜片测定装置,测定眼镜镜片,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朝向所述眼镜镜片照射测定光束;
透过型显示器,使来自所述光源的所述测定光束透过,能够显示通过排列多个指标而形成的指标图案;
显示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指标图案的显示;
检测器,检测经由了所述眼镜镜片和所述透过型显示器的所述测定光束;
光学特性取得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取得所述眼镜镜片的所述光学特性;及
镜片信息取得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取得所述眼镜镜片的与所述光学特性不同的镜片信息,
通过所述显示控制单元使所述指标图案显示,所述光学特性取得单元取得所述光学特性,通过所述显示控制单元使所述指标图案的至少一部分非显示,所述镜片信息取得单元取得所述镜片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过型显示器具有能够显示第一指标图案的第一透过型显示器和能够显示第二指标图案且在光轴方向上配置于与所述第一透过型显示器不同的位置的第二透过型显示器,
所述检测器检测透过了所述第一透过型显示器进而透过了所述第二透过型显示器的所述测定光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指标图案的显示和所述第二指标图案的显示,
在使所述第一指标图案显示时,将所述第二指标图案的至少一部分设为非显示,在将所述第一指标图案的至少一部分设为非显示时,使所述第二指标图案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过型显示器兼作显示所述指标图案而使指标图案像向所述眼镜镜片的左镜片投影的左镜片用透过型显示器和显示所述指标图案而使指标图案像向所述眼镜镜片的右镜片投影的右镜片用透过型显示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是能够朝向所述眼镜镜片照射所述测定光束而对所述眼镜镜片进行照明的显示器,
所述检测器检测来自所述显示器的所述测定光束。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逆向反射构件,该逆向反射构件通过使被从所述光源朝向所述眼镜镜片照射且经由了所述眼镜镜片和所述透过型显示器的所述测定光束向入射方向反射而使其返回,从而能够对所述眼镜镜片进行照明,
所述检测器检测所述测定光束由所述逆向反射构件反射后的反射光束。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测定切换单元,该测定切换单元切换由所述光学特性取得单元取得所述眼镜镜片的所述光学特性的第一模式和由所述镜片信息取得单元取得所述眼镜镜片的所述镜片信息的第二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朝向所述眼镜镜片的所述左镜片和所述眼镜镜片的所述右镜片的双方照射测定光束,
所述检测器检测经由了所述眼镜镜片的所述左镜片和所述透过型显示器的所述测定光束和经由了所述眼镜镜片的所述右镜片和所述透过型显示器的所述测定光束。
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是左右一对光源,具有朝向所述眼镜镜片的所述左镜片照射所述测定光束的第一光源和朝向所述眼镜镜片的所述右镜片照射所述测定光束的第二光源,
所述检测器检测被从所述第一光源照射且经由了所述左镜片和所述透过型显示器的所述测定光束和被从所述第二光源照射且经由了所述右镜片和所述透过型显示器的所述测定光束。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器是左右一对检测器,具有检测经由了所述眼镜镜片的所述左镜片和所述透过型显示器的所述测定光束的第一检测器和检测经由了所述眼镜镜片的所述右镜片和所述透过型显示器的所述测定光束的第二检测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间隔设定单元,该间隔设定单元能够设定所述多个指标的间隔,
基于经由了所述眼镜镜片和所述透过型显示器的所述测定光束来取得所述眼镜镜片的所述光学特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设定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设定形成所述指标图案的所述多个指标的间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该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检测向所述眼镜镜片投影所述指标图案而得到的指标图案像,
所述间隔设定单元基于所述指标图案像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设定形成所述指标图案的所述多个指标的间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运算单元,该运算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运算所述眼镜镜片的屈光度数,
所述间隔设定单元基于所述运算单元的运算结果来设定形成所述指标图案的所述多个指标的间隔。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设定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来设定形成所述指标图案的所述多个指标的间隔。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判定单元,该判定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判定所述眼镜镜片是凹透镜和凸透镜中的哪一个,
所述间隔设定单元基于所述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来设定形成所述指标图案的所述多个指标的间隔。
17.根据权利要求1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设定单元能够设定形成所述指标图案的所述多个指标的第一间隔和所述福栖指标的与所述第一间隔不同的第二间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间隔切换单元,该间隔切换单元切换由所述间隔设定单元设定所述多个指标的所述第一间隔的第一模式和由所述间隔设定单元设定所述多个指标的所述第二间隔的第二模式,
所述显示控制单元根据所述间隔切换单元所切换的模式而使由具有所述第一间隔的所述多个指标形成的第一指标图案和由具有所述第二间隔的所述多个指标形成的第二指标图案中的一个图案显示于所述透过型显示器。
19.一种眼镜镜片测定装置,测定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其特征在于,具备:
透过型显示器,使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透过,能够显示通过排列多个指标而形成的指标图案;
显示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指标图案的显示;及
间隔设定单元,能够设定所述多个指标的间隔,
所述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基于经由了所述眼镜镜片和所述透过型显示器的所述测定光束来取得所述眼镜镜片的所述光学特性。
20.一种眼镜镜片测定程序,在眼镜镜片测定装置中使用,所述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具备使来自光源的测定光束透过且能够显示通过排列多个指标而形成的指标图案的透过型显示器,该眼镜镜片测定装置用于测定眼镜镜片的光学特性,所述眼镜镜片测定程序的特征在于,
通过由所述眼镜镜片测定装置的处理器执行而使所述眼镜镜片测定装置执行:
显示控制步骤,使所述指标图案显示于所述透过型显示器;及
间隔设定步骤,设定所述多个指标的间隔。
CN202080089974.5A 2019-12-26 2020-12-18 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及眼镜镜片测定程序 Pending CN1149020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37368 2019-12-26
JP2019-237367 2019-12-26
JP2019237368A JP2021105573A (ja) 2019-12-26 2019-12-26 眼鏡レンズ測定装置及び眼鏡レンズ測定プログラム
JP2019237367A JP2021105572A (ja) 2019-12-26 2019-12-26 眼鏡レンズ測定装置
PCT/JP2020/047535 WO2021132101A1 (ja) 2019-12-26 2020-12-18 眼鏡レンズ測定装置及び眼鏡レンズ測定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2030A true CN114902030A (zh) 2022-08-12

Family

ID=76574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9974.5A Pending CN114902030A (zh) 2019-12-26 2020-12-18 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及眼镜镜片测定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34573A1 (zh)
EP (1) EP4083594A4 (zh)
CN (1) CN114902030A (zh)
WO (1) WO20211321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8876A1 (en) * 2019-07-18 2021-01-21 Essilor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t least one feature of at least one lens mounted in a spectacle fr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40046A (ja) * 1993-11-18 1995-06-0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性能検査装置
JP4646014B2 (ja) * 2001-08-09 2011-03-09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レンズメータ
JP4819366B2 (ja) * 2005-01-07 2011-11-24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レンズメータ
JP5388467B2 (ja) * 2008-03-25 2014-01-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デバイス欠陥検査方法及び光学デバイス欠陥検査装置
JP5862139B2 (ja) 2010-09-30 2016-02-16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レンズメータ及び単焦点レンズ評価用プログラム
US8976250B2 (en) * 2012-05-01 2015-03-10 Apple Inc. Lens inspection system
US10036685B2 (en) * 2016-05-18 2018-07-31 Jand, Inc. Fixtureless lensmeter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same
JP7021468B2 (ja) * 2016-08-30 2022-02-17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レンズ測定装置
JP6759937B2 (ja) 2016-09-29 2020-09-23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レンズ測定装置
JP2019015541A (ja) * 2017-07-04 2019-01-31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レンズ測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83594A4 (en) 2024-01-24
EP4083594A1 (en) 2022-11-02
US20230034573A1 (en) 2023-02-02
WO2021132101A1 (ja)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09371B2 (en) Lens meter
CN110998225B (zh) 眼镜框形状测定装置及透镜加工装置
JP4617305B2 (ja) 眼鏡レンズ上のマークを可視化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646017B2 (ja) レンズメータ
JP5362159B2 (ja) レンズメータ
US7764364B2 (en) Lens meter for measuring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lens
JP7021468B2 (ja) レンズ測定装置
JP4646014B2 (ja) レンズメータ
CN114902030A (zh) 眼镜镜片测定装置及眼镜镜片测定程序
JP4421332B2 (ja) レンズメータ
EP3287761A1 (en) Lensmeter
EP3290892A1 (en) Lens measurement device
JP2021105573A (ja) 眼鏡レンズ測定装置及び眼鏡レンズ測定プログラム
JP2021105572A (ja) 眼鏡レンズ測定装置
JP2018031764A (ja) レンズメータ
JP2006292650A (ja) レンズメータ
KR101555542B1 (ko) 평판패널 검사장치
JP6759937B2 (ja) レンズ測定装置
JP5397882B2 (ja) レンズメータ
JP4609840B2 (ja) 眼鏡レンズ測定装置
JPH0996784A (ja) レンズ特定装置
JP2006105868A (ja) レンズメータ
JP5827517B2 (ja) 眼鏡レンズ光学特性測定装置
JP7452037B2 (ja) 眼鏡レンズ情報取得装置及び眼鏡レンズ情報取得プログラム
JP4781705B2 (ja) レンズメ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