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92963B - 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92963B
CN114892963B CN202210636471.6A CN202210636471A CN114892963B CN 114892963 B CN114892963 B CN 114892963B CN 202210636471 A CN202210636471 A CN 202210636471A CN 114892963 B CN114892963 B CN 1148929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ixing
rods
connecting rods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64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92963A (zh
Inventor
窦学锋
张�林
刘康利
王辉
孙茂玮
张栋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NT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NT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NT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NT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3647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929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92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29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929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29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3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of plane or curved surfaces end formpanels for floor shutterings
    • E04G11/4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of plane or curved surfaces end formpanels for floor shutterings for coffered or ribbed ceil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001Corner fastening or connecting means for forming or stiffening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包括网状格栅和设置在网状格栅上的多个模壳,所述网状格栅包括多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杆和沿第一连接杆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相邻的第一连接杆之间的多个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沿第一连接杆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相邻的第一连接杆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二连接杆固定至任意移动后位置的固定件,所述第二连接杆包括多个相互拼接而成的安装杆,相邻的所述安装杆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用于将相邻的安装杆固定至一起的安装件,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将模壳固定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的连接件;本申请具有可适用于不同规格模壳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密肋楼盖是由薄板和间距较小的肋梁组成。分单向密肋楼盖和双向密肋楼盖两种;密肋楼盖一般用于跨度大而且梁高受限制情况,当建筑的柱网尺寸为正方形或接近方形时,常采用双向密肋楼盖形式。
授权公告号为CN21059812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密肋梁模板装置,包括模板架本体,所述模板架本体包括预制连接组件、预制拼接组件以及预制搭靠组件,所述预制连接组件的两长边端分别可拆卸连接预制拼接组件和预制搭靠组件,拼接形成可拆卸的网状格栅;所述预制拼接组件包括格栅主体,所述格栅主体由两根纵梁和多根横梁一体设置,所述格栅主体的一长边端均布间隔一体制有多个与预制连接组件的连接插销相适配连接插孔,所述格栅主体的另一长边端固装有边界纵梁,对应横梁位置的边界纵梁一侧固装有多根拼接横梁,所述拼接横梁与纵梁形成若干半个格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当需要安装的模盒的大小规格不同时,则需要对不同的网状格栅进行特制,降低了同一个网状格栅的适用性。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密肋楼盖结构体系的适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包括网状格栅和设置在网状格栅上的多个模壳,所述网状格栅包括多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杆和沿第一连接杆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相邻的第一连接杆之间的多个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沿第一连接杆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相邻的第一连接杆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二连接杆固定至任意移动后位置的固定件,所述第二连接杆包括多个相互拼接而成的安装杆,相邻的所述安装杆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用于将相邻的安装杆固定至一起的安装件,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将模壳固定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的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带动第二连接杆位于相邻的第一连接杆之间移动,从而调节相邻的第二连接杆之间的间距,通过选取不同数量的安装杆,从而调节第二连接杆的长度,从而调节相邻的第一连接杆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围成的空间大小,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可适用于不同的大小的模壳,提高了整个密肋楼盖的适用性;采用连接件的设置便于将模壳固定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从而提高了模壳的固定效果。
可选的,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相对的面上沿第一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两端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多个安装杆中最两端的安装杆上设置有卡接且滑动连接在调节槽内的调节块,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调节块和调节槽滑动设置在相邻的第一连接杆之间,所述固定件包括穿设在调节块上的固定螺栓,所述调节槽的底壁上沿调节槽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用于供固定螺栓的杆部拧入的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带动调节块位于调节槽内移动,从而调节第二连接杆的位置,采用调节块和调节槽的设置其结构简单,便于对第二连接杆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带动固定螺栓位于调节块上拧动,使得固定螺栓的杆部抵接在调节槽的底壁上,从而使得调节块被固定在调节槽内,使得第二连接杆被固定在调节槽内任意位置,采用固定螺栓的设置其结构简单,提高了固定效果。
可选的,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一插杆,相邻的所述安装杆的其中一个安装杆朝向另一个安装杆的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插杆,相邻的所述安装杆的另一个安装杆上开设有用于供第一插杆插入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弹性杆,所述第一插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槽,多个所述第一固定槽用于在第一插杆插接至第一插槽内时供多个第一弹性杆一一对应的移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插杆插入至第一插槽内,此时第一弹性杆可抵抗自身的弹力朝向第一插杆的方向变形,当第一弹性杆移动至第一固定槽所在的位置后,第一弹性杆可因自身的弹力朝向第一固定槽内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弹性杆和第一固定槽对第一插杆朝向第一插槽外的移动起到阻止的效果,从而使得第一插杆被固定在第一插槽内,使得相邻的安装杆被固定在一起,固定方式方便简单,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槽垂直于第一插槽深度方向的两个面均设置为第一斜面,两侧所述第一斜面之间的间距朝向靠近第一插槽中心线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插杆位于第一插槽内转动、带动第一弹性杆沿第一斜面移动至第一插槽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带动第一插杆位于第一插槽内转动,使得第一插杆带动第一弹性杆移动至第一斜面上,第一斜面对第一弹性杆起到导向的效果,使得第一弹性杆移动至第一插槽的内壁上,从而便于将第一插杆位于第一插槽内取出,便于实现相邻的安装杆的拆卸,从而便于对安装杆或其他部件重复利用。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多个相互拼接而成的固定杆,相邻的所述固定杆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用于将相邻的固定杆固定至一起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连接杆包括多个固定杆,从而便于对第一连接杆的长度调节,使得不同长度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可进一步对不同数量和和不同大小的模壳固定,进一步提高了适用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二插杆,相邻的所述固定杆的其中一个固定杆朝向另一个固定杆的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插杆,相邻的所述固定杆的另一个固定杆上开设有用于供第二插杆插入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弹性杆,所述第二插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固定槽,多个所述第二固定槽用于在第二插杆插接至第二插槽内时供多个第二弹性杆一一对应的移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插杆插入至第二插槽内,此时第二弹性杆可抵抗自身的弹力朝向第二插杆的方向变形,当第二弹性杆移动至第二固定槽所在的位置后,第二弹性杆可因自身的弹力朝向第二固定槽内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弹性杆和第二固定槽对第二插杆朝向第二插槽外的移动起到阻止的效果,从而使得第二插杆被固定在第二插槽内,使得相邻的固定杆被固定在一起,固定方式方便简单,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槽垂直于第二插槽深度方向的两个面均设置为第二斜面,两侧所述第二斜面之间的间距朝向靠近第二插槽中心线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插杆位于第二插槽内转动、带动第二弹性杆沿第二斜面移动至第二插槽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带动第二插杆位于第二插槽内转动,使得第二插杆带动第二弹性杆移动至第二斜面上,第二斜面对第二弹性杆起到导向的效果,使得第二弹性杆移动至第二插槽的内壁上,从而便于将第二插杆位于第二插槽内取出,便于实现相邻的固定杆的拆卸,从而便于对固定杆或其他部件重复利用。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每个安装杆和每个固定杆上的杆体,所述模壳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四周边缘的凸缘,每个所述凸缘上沿凸缘的长度方向均开设有用于供杆体穿过的条形孔,所述杆体上设置有用于将杆体固定至条形孔内任意位置的调节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带动杆体穿过条形孔,使得调节件将杆体固定在条形孔内任意位置,实现了对模壳的安装,采用条形孔的设置便于带动不同位置的杆体均可穿过条形孔,便于对模壳进行固定。
可选的,所述杆体设置为螺杆,所述调节件包括套设且螺纹连接在螺杆上的螺母,所述凸缘上且位于条形孔的两侧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用于供螺母移入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带动螺母位于杆体上拧动,使得螺母移入至定位槽内,从而使得螺母和定位槽对杆体沿条形孔长度方向的移动起到阻止的效果,使得杆体被固定在条形孔内任意位置,从而使得模壳被固定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带动第二连接杆位于相邻的第一连接杆之间移动,从而调节相邻的第二连接杆之间的间距,通过选取不同数量的安装杆,从而调节第二连接杆的长度,从而调节相邻的第一连接杆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围成的空间大小,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可适用于不同的大小的模壳,提高了整个密肋楼盖的适用性;采用连接件的设置便于将模壳固定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从而提高了模壳的固定效果;
将第一连接杆包括多个固定杆,从而便于对第一连接杆的长度调节,使得不同长度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可进一步对不同数量和和不同大小的模壳固定,进一步提高了适用性;
通过带动杆体穿过条形孔,使得调节件将杆体固定在条形孔内任意位置,实现了对模壳的安装,采用条形孔的设置便于带动不同位置的杆体均可穿过条形孔,便于对模壳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相邻的安装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第一斜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相邻的固定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第二斜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调节槽;121、调节块;122、固定螺栓;123、固定孔;13、安装杆;131、第一插杆;132、第一插槽;133、第一弹性杆;134、第一固定槽;135、第一斜面;14、固定杆;141、第二插杆;142、第二插槽;143、第二弹性杆;144、第二固定槽;145、第二斜面;15、模壳;151、壳体;152、凸缘;153、条形孔;154、杆体;155、螺母;156、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参照图1,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包括网状格栅和设置在网状格栅上的多个模壳15,网状格栅包括多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杆1和沿第一连接杆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相邻的第一连接杆1之间的多个第二连接杆11。
结合图1和图2,为了调节第二连接杆11位于相邻的第一连接杆1之间的位置,第二连接杆11沿第一连接杆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相邻的第一连接杆1之间,相邻的第一连接杆1相对的面上沿第一连接杆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调节槽12,调节槽12的两端贯穿第一连接杆1设置,第二连接杆11的两端设置有卡接且滑动连接在调节槽12内的调节块121,第二连接杆11通过调节块121和调节槽12滑动设置在相邻的第一连接杆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槽12的横截面设置为“T”形,调节块121与“T”形的调节槽12配合设置。
结合图1和图2,为了将第二连接杆11固定至移动后的位置,第二连接杆11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二连接杆11固定至任意移动后位置的固定件,固定件包括穿设在调节块121上的固定螺栓122,调节槽12的底壁上沿调节槽1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用于供固定螺栓122的杆部拧入的固定孔123。
结合图1和图2,为了调节第二连接杆11的长度,从而调节相邻的第一连接杆1之间的间距,第二连接杆11包括多个相互拼接而成的安装杆13,调节块121设置在多个安装杆13中最两端的安装杆13上,为了将相邻的安装杆13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相邻的安装杆13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用于将相邻的安装杆13固定至一起的安装件。
结合图2和图3,安装件包括第一插杆131,相邻的安装杆13的其中一个安装杆13朝向另一个安装杆13的面上设置有第一插杆131,相邻的安装杆13的另一个安装杆13上开设有用于供第一插杆131插入的第一插槽132,第一插杆13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弹性杆133,第一弹性杆13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插杆131上,另一端朝向靠近安装杆13所在的位置倾斜延伸设置,第一插槽13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槽134(参见图4),多个第一固定槽134用于在第一插杆131插接至第一插槽132内时供多个第一弹性杆133一一对应的移入。
结合图 3和图4,为了在带动第一插杆131转动时带动第一弹性杆133位于第一固定槽134内移出,第一固定槽134垂直于第一插槽132深度方向的两个面均设置为第一斜面135,两侧第一斜面135之间的间距朝向靠近第一插槽132中心线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一插杆131位于第一插槽132内转动、带动第一弹性杆133沿第一斜面135移动至第一插槽132的内壁上,通过带动第一插杆131朝向第一插槽132外移动即可带动第一插杆131与第一插槽132脱离。
结合图1和图2,为了调节第一连接杆1的长度,从而使得不同数量的模壳15可固定至不同长度的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11上,第一连接杆1包括多个相互拼接而成的固定杆14,为了将相邻的固定杆14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相邻的固定杆14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用于将相邻的固定杆14固定至一起的固定件。
结合图5和图6,固定件包括第二插杆141,相邻的固定杆14的其中一个固定杆14朝向另一个固定杆14的面上设置有第二插杆141,相邻的固定杆14的另一个固定杆14上开设有用于供第二插杆141插入的第二插槽142,第二插杆14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弹性杆143,第二弹性杆14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插杆141上,另一端朝向靠近安装杆13所在的位置倾斜延伸设置,第二插槽14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固定槽144,多个第二固定槽144用于在第二插杆141插接至第二插槽142内时供多个第二弹性杆143一一对应的移入。
结合图5和图6,为了在带动第二插杆141转动时带动第二弹性杆143位于第二固定槽144内移出,第二固定槽144垂直于第二插槽142深度方向的两个面均设置为第二斜面145,两侧第二斜面145之间的间距朝向靠近第二插槽142中心线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二插杆141位于第二插槽142内转动、带动第二弹性杆143沿第二斜面145移动至第二插槽142的内壁上,通过带动第二插杆141朝向第二插槽142外移动即可带动第二插杆141与第二插槽142脱离。
结合图1和图2,为了将模壳15固定至不同长度的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11上,第二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1上设置有用于将模壳15固定在第二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1上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每个安装杆13和每个固定杆14上的杆体154,模壳15包括壳体151和设置在壳体151四周边缘的凸缘152,每个凸缘152上沿凸缘152的长度方向均开设有用于供杆体154穿过的条形孔153。
结合图1和图2,为了将杆体154固定至条形孔153上任意位置,杆体154上设置有用于将杆体154固定至条形孔153内任意位置的调节件;杆体154设置为螺杆,调节件包括套设且螺纹连接在螺杆上的螺母155,凸缘152上且位于条形孔153的两侧沿条形孔15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用于供螺母155移入的定位槽156;通过带动模壳15朝向多个杆体154移动,使得杆体154穿过条形孔153,将螺母155拧至杆体154上,使得螺母155移入至定位槽156内,从而实现对杆体154任意位置的固定,使得模壳15被固定至不同数量多个安装杆13和多个固定杆14上。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不同规格的模壳15固定时,根据模壳15的大小选取指定数量的安装杆13和固定杆14,通过带动第一插杆131插接至第一插槽132内,使得第一弹性杆133依靠自身的弹力移入至第一固定槽134内,从而调节第二连接杆11的长度,通过带动第二插杆141插接至第二插槽142内,使得第二弹性杆143依靠自身的弹力移入至第二固定槽144内,从而调节第一连接杆1的长度,将第二连接杆11带动调节块121滑动设置在调节槽12内,通过带动固定螺栓122位于调节块121上拧动,使得固定螺栓122的杆部移入至固定孔123内,使得第二连接杆11被固定至第一连接杆1上指定位置,此时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11围成的空间大小可适用于需要安装的模壳15的大小,将模壳15带动杆体154穿过条形孔153,将螺母155拧入至杆体154上,使得螺母155移动至定位槽156内,从而使得模壳15被固定在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11上,使得密肋楼盖结构体系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模壳15,提高了适用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状格栅和设置在网状格栅上的多个模壳(15),所述网状格栅包括多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杆(1)和沿第一连接杆(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相邻的第一连接杆(1)之间的多个第二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1)沿第一连接杆(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相邻的第一连接杆(1)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11)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二连接杆(11)固定至任意移动后位置的固定件,所述第二连接杆(11)包括多个相互拼接而成的安装杆(13),相邻的所述安装杆(13)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用于将相邻的安装杆(13)固定至一起的安装件,所述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11)上设置有用于将模壳(15)固定在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11)上的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杆(1)包括多个相互拼接而成的固定杆(14),相邻的所述固定杆(14)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用于将相邻的固定杆(14)固定至一起的固定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每个安装杆(13)和每个固定杆(14)上的杆体(154),所述模壳(15)包括壳体(151)和设置在壳体(151)四周边缘的凸缘(152),每个所述凸缘(152)上沿凸缘(152)的长度方向均开设有用于供杆体(154)穿过的条形孔(153),所述杆体(154)上设置有用于将杆体(154)固定至条形孔(153)内任意位置的调节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杆(1)相对的面上沿第一连接杆(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调节槽(12),所述调节槽(12)的两端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杆(1)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11)的多个安装杆(13)中最两端的安装杆(13)上设置有卡接且滑动连接在调节槽(12)内的调节块(121),所述第二连接杆(11)通过调节块(121)和调节槽(12)滑动设置在相邻的第一连接杆(1)之间,所述固定件包括穿设在调节块(121)上的固定螺栓(122),所述调节槽(12)的底壁上沿调节槽(1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用于供固定螺栓(122)的杆部拧入的固定孔(1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一插杆(131),相邻的所述安装杆(13)的其中一个安装杆(13)朝向另一个安装杆(13)的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插杆(131),相邻的所述安装杆(13)的另一个安装杆(13)上开设有用于供第一插杆(131)插入的第一插槽(132),所述第一插杆(13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弹性杆(133),所述第一插槽(13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槽(134),多个所述第一固定槽(134)用于在第一插杆(131)插接至第一插槽(132)内时供多个第一弹性杆(133)一一对应的移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槽(134)垂直于第一插槽(132)深度方向的两个面均设置为第一斜面(135),两侧所述第一斜面(135)之间的间距朝向靠近第一插槽(132)中心线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插杆(131)位于第一插槽(132)内转动、带动第一弹性杆(133)沿第一斜面(135)移动至第一插槽(132)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二插杆(141),相邻的所述固定杆(14)的其中一个固定杆(14)朝向另一个固定杆(14)的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插杆(141),相邻的所述固定杆(14)的另一个固定杆(14)上开设有用于供第二插杆(141)插入的第二插槽(142),所述第二插杆(14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弹性杆(143),所述第二插槽(14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固定槽(144),多个所述第二固定槽(144)用于在第二插杆(141)插接至第二插槽(142)内时供多个第二弹性杆(143)一一对应的移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槽(144)垂直于第二插槽(142)深度方向的两个面均设置为第二斜面(145),两侧所述第二斜面(145)之间的间距朝向靠近第二插槽(142)中心线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插杆(141)位于第二插槽(142)内转动、带动第二弹性杆(143)沿第二斜面(145)移动至第二插槽(142)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54)设置为螺杆,所述调节件包括套设且螺纹连接在螺杆上的螺母(155),所述凸缘(152)上且位于条形孔(153)的两侧沿条形孔(15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用于供螺母(155)移入的定位槽(156)。
CN202210636471.6A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 Active CN1148929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6471.6A CN114892963B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6471.6A CN114892963B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2963A CN114892963A (zh) 2022-08-12
CN114892963B true CN114892963B (zh) 2023-09-26

Family

ID=82727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6471.6A Active CN114892963B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9296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87845A (en) * 1975-06-06 1977-10-05 Atex Building Prod Ltd Moulding trough for us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CN102383592A (zh) * 2011-09-01 2012-03-21 吴方伯 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04590369U (zh) * 2015-03-19 2015-08-26 昆山生态屋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密肋楼板组装式模具
CN211974316U (zh) * 2020-01-09 2020-11-20 甘肃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尺寸的卫生间吊模模具
CN112982775A (zh) * 2021-04-20 2021-06-18 阿博建材(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预置装配式空间网架密肋楼板模板及施工工艺
CN113107193A (zh) * 2021-03-31 2021-07-13 江西美丽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装配式密肋楼盖梁底模
CN215926712U (zh) * 2021-09-09 2022-03-01 中铁建设集团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定型降板模板支设装置
CN215926713U (zh) * 2021-08-30 2022-03-01 吕甲朋 交接位置模板件、用于密肋结构楼板的拼装式模板结构及体系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87845A (en) * 1975-06-06 1977-10-05 Atex Building Prod Ltd Moulding trough for us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CN102383592A (zh) * 2011-09-01 2012-03-21 吴方伯 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04590369U (zh) * 2015-03-19 2015-08-26 昆山生态屋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密肋楼板组装式模具
CN211974316U (zh) * 2020-01-09 2020-11-20 甘肃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尺寸的卫生间吊模模具
CN113107193A (zh) * 2021-03-31 2021-07-13 江西美丽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装配式密肋楼盖梁底模
CN112982775A (zh) * 2021-04-20 2021-06-18 阿博建材(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预置装配式空间网架密肋楼板模板及施工工艺
CN215926713U (zh) * 2021-08-30 2022-03-01 吕甲朋 交接位置模板件、用于密肋结构楼板的拼装式模板结构及体系
CN215926712U (zh) * 2021-09-09 2022-03-01 中铁建设集团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定型降板模板支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2963A (zh) 2022-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2319274A (en) Framework for use in concrete walls for supporting wall shuttering
KR20090088107A (ko) 콘크리트 구조물에 매입되는 고정수단
CN112696007B (zh) 一种建筑模板体系及模板快速安装定位施工方法
CN114892963B (zh) 一种密肋楼盖结构体系
CN210651212U (zh) 一种门边混凝土预制块活动式钢模具
KR101616728B1 (ko) 태양전지모듈 지지용 콘크리트기초블록 앵커볼트 지지장치
JP6616629B2 (ja) グレーチングの取付構造及び取付工法
CN108868130B (zh) 一种双层连梁洞口模板系统及其应用于双层连梁的工法
CN214833771U (zh) 一种单元式超大规模室内装配式墙体
KR100715788B1 (ko) 거푸집 고정장치
CN210737564U (zh)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CN220058291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CN215671054U (zh) 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结构
CN110593398A (zh) 一种装配施工的地下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JPH0649756Y2 (ja) コンクリート型枠用パネル
CN220539231U (zh) 一种钢塑模板结构
CN217326447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梁柱笼模的定位连接组件
CN215631766U (zh) 定位架
CN217602209U (zh) 住宅户内配电箱预埋盒固定装置
CN220619818U (zh) 一种t梁肋板钢筋间距控制装置
CN21789685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连接装置
CN218116909U (zh) 一种钢结构楼板
CN213732406U (zh) 异型桩排模
CN210518013U (zh) 一种发电机组可拆卸散热装置
CN21799013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板钢筋弯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