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74530A - 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与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与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74530A
CN114874530A CN202110712225.XA CN202110712225A CN114874530A CN 114874530 A CN114874530 A CN 114874530A CN 202110712225 A CN202110712225 A CN 202110712225A CN 114874530 A CN114874530 A CN 114874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x
packaging
plastic adhesive
film material
antioxid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122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74530B (zh
Inventor
凌万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ujia Adhes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ujia Adhes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ujia Adhes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ujia Adhes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1222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745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74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4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74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4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J23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4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J2423/06Poly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9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ils, fats or wax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J2491/06Wax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按重量份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30‑75份、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15‑30份、抗氧化剂0.1‑2份、蜡补足至100份。本发明的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不仅解决了可塑性粘合剂全自动生产中遇到的可塑性粘合剂与包装膜相容性不好而导致的膜韧性和强度较差的问题,同时在本体系中加入特定的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和蜡,使所制备的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能够在35℃以上的温度下长时间放置,且不会产生变软和互粘的现象,同时在包装高粘度可塑性粘合剂时,不破包、不渗油。

Description

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与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与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智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粘合剂的生产过程也逐渐实现自动化生产,这使得生产效率大大增加,但是对于压敏热熔胶等可塑性粘合剂来说,多数情况下是通过人工实现出料,并且由于可塑性粘合剂的特殊性质,胶块之间会发生严重的粘连,因此造成了可塑性粘合剂的运输和使用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包装膜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多数的国内粘合剂生产企业是通过采购国外的成卷的膜,然而这类进口膜存在较多缺陷,比如与可塑性粘合剂的兼容性不够,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膜的溶解性差或不能完全溶解,而使得包装膜漂浮在胶液上,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可塑性粘合剂的使用效果。同时粘度比较高的压敏热熔胶和其他可塑性粘合剂,如丁基热熔胶,目前国内流行的灌装工艺,即使用国外进口的成卷的包装膜,采用灌装工艺设备,由于粘合剂的粘度比较高,无法包装成型。由此高粘度的可塑性粘合剂的包装,采用共挤挤出工艺包装最合适,共挤挤出工艺,就需要本专利涉及的共挤包装膜。
针对以上问题,申请人前期研发了一种压敏热熔胶的包装膜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和使用方法,已经公开在了中国专利CN111410927A中,解决了压敏热熔胶全自动生产中遇到的压敏热熔胶与包装膜不兼容、膜强度不够、膜的韧性不好、膜容易渗胶等问题,但是申请人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包装膜材料包装好的胶块,长时间储存放置后,包装膜材料的包装表层会软化、互粘,出现胶块互相黏在一起,互相结成一大块,客户使用时,无法打开,导致客户无法使用的问题,尤其是环境温度35℃以上、包装箱受到压力挤压时,如夏季集卡运输或出口海运运输时,现象更加明显,从而会影响对压敏热熔胶正常使用。同时申请人对于高粘度的可塑性粘合剂,含压敏热熔胶和丁基热熔胶等,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粘度可塑性粘合剂包装时,更加容易发生破包和胶渗油等情况。因此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申请人又通过大量的研究进行了改善,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按重量份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30-75份、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15-30份、抗氧化剂0.1-2份、蜡补足至100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的VA含量为5-40wt%。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包括二萜类化合物、石油树脂、聚萜烯树脂中的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石油树脂包括脂肪族树脂、脂环族树脂、芳香族树脂、脂肪族/芳香族共聚树脂中的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和蜡的重量比为(0.3-1.7):1。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蜡包括聚乙烯蜡和沙索蜡、费托蜡的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乙烯蜡和沙索蜡、费托蜡的重量比为1: (0.5-3.0):(0.5-1)。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抗氧化剂包括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抗氧剂264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的制备工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将30-60wt%的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和30-60wt%的蜡加入反应釜,在加热的条件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得物质A;
S2:向物质A中加入剩余的蜡,搅拌混合均匀,得物质B;
S3:向物质B中加入抗氧化剂和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在加热的条件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剩余的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加热保温至 160-180℃,搅拌30-60min,混合均匀后降温至150-160℃,出料即得。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共挤工艺将熔融后的热熔胶液体和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液体挤出;
(2)挤出后经冷却、切割、成型,形成完整的、包覆好的胶块;
(3)对冷却后的胶块进行烘干,即得包好膜的可塑性粘合剂的成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不仅解决了可塑性粘合剂 -全自动生产中遇到的可塑性粘合剂与包装膜相容性不好,导致不兼容、膜柔性差、强度不够、韧性不好、渗胶、耐温性能不好等问题,同时通过在本体系中加入特定的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和蜡,尤其是当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为软化点为95-108℃的脂肪族/芳香族共聚树脂,蜡为聚乙烯蜡和沙索蜡、费托蜡的组合,且重量比为1:(0.5-3.0):(0.5-1)时,能够在35℃以上的温度下长时间放置,不会产生变软和互粘的现象,同时在包装高粘度可塑性粘合剂时,如医疗用的带填料的膏药贴用压敏热熔胶,含氧化锌的医用压敏热熔胶,丁基热熔胶等,不破包、不渗油,进而提高了所制备的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的包装、使用和储存稳定性、完好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及科学术语均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如果现有技术中披露的具体术语的定义与本发明中提供的任何定义不一致,则以本发明中提供的术语定义为准。
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中明确地另有指示,否则没有限定单复数形式的特征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的特征。还应理解的是,如本文所用术语“由…制备”与“包含”同义,“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所陈述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此外,当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时,使用“优选的”、“优选地”、“更优选的”等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某些有益效果的本发明实施方案。然而,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其他情况下,其他实施方案也可能是优选的。除此之外,对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表述并不暗示其他实施方案不可用,也并非旨在将其他实施方案排除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按重量份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30-75份、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15-30份、抗氧化剂0.1-2份、蜡补足至100份。
优选的,所述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按重量份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40-60份、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18-25份、抗氧化剂0.5-1.5份、蜡补足至100份。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的VA含量为5-40wt%。
优选的,所述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的VA含量为10-30wt%。
更加优选的,所述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的VA含量为26wt%。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购自中国台湾台塑,型号为7470M。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包括二萜类化合物、石油树脂、聚萜烯树脂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为石油树脂。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石油树脂包括脂肪族树脂、脂环族树脂、芳香族树脂、脂肪族/芳香族共聚树脂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石油树脂为脂肪族/芳香族共聚树脂。
更加优选的,所述脂肪族/芳香族共聚树脂的软化点为95-108℃。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脂肪族/芳香族共聚树脂购自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为HH2-1002。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和蜡的重量比为(0.3-1.7):1。
优选的,所述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和蜡的重量比为(0.8-1.2):1。
更加优选的,所述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和蜡的重量比为0.956:1。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蜡包括聚乙烯蜡和沙索蜡、费托蜡的组合。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乙烯蜡和沙索蜡、费托蜡的重量比为1: (0.5-3.0):(0.5-1)。
优选的,所述聚乙烯蜡和沙索蜡、费托蜡的重量比为1:1.5:0.8。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费托蜡在25℃的针入度为2-4mm,熔点为 95-105℃。
优选的,所述费托蜡在25℃的针入度为3mm,熔点为101℃。
更加优选的,所述费托蜡购自深圳市华尔信化工原料有限公司,型号为 SX105。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乙烯蜡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3000,在25℃的针入度为2-6mm,软化点为90-110℃。
优选的,所述聚乙烯蜡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2500,在25℃的针入度为2-4mm,软化点为95-105℃。
更加优选的,所述聚乙烯蜡购自青岛海昊化工有限公司,型号为H100。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沙索蜡在25℃的针入度为<6mm。
优选的,所述沙索蜡在25℃的针入度≤4mm。
更加优选的,所述沙索蜡购自南京天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TS-5115。
申请人前期研究的可塑性粘合剂-压敏热熔胶包装膜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克服了可塑性粘合剂-压敏热熔胶全自动生产中遇到的压敏热熔胶与包装膜不兼容、膜强度不够、膜的韧性不好、膜容易渗胶等问题,但是申请人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包装膜材料长时间储存放置后,包装膜材料表层会出现变软、互粘的现象,尤其是35℃以上时,现象更加明显,从而影响压敏热熔胶等可塑性粘合剂的使用,在前期的基础上,申请人经过大量研究后发现,在本体系中加入特定的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和蜡,尤其是当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为软化点为95-108℃的脂肪族/芳香族共聚树脂,蜡为聚乙烯蜡和沙索蜡、费托蜡的组合,且重量比为1:(0.5-3.0):(0.5-1)时,能够在35℃以上的温度下长时间放置,同时不会产生变软和互粘的现象,申请人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软化点为95-108℃的脂肪族/芳香族共聚树脂由于自身的长碳链和多个苯环结构,能够与体系中的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分子链发生一定程度的缠结与交联,形成位阻更大的结构,能够使得体系更加稳定,进一步增加所制备包装膜材料的耐候性、韧性和强度,但是同时会使得体系的流动性较差,申请人意外发现,当加入重量比为1:(0.5-3.0):(0.5-1)的聚乙烯蜡和沙索蜡、费托蜡时,不但可以改善体系的流动性,还进一步减少变软和互粘的现象,可能是选用具有特定针入度的聚乙烯蜡和沙索蜡、费托蜡以一定比例同时使用,能够赋予体系更适宜的粘度,可以带动脂肪族/芳香族共聚树脂和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所形成结构的均匀分散,提高了体系的流动性,使得体系更加稳定,从而进一步减少变软和互粘的现象。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抗氧化剂包括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抗氧剂264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的组合,重量比为1: (0.5-1.5)。
更加优选的,所述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的重量比为1:1。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的制备工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将30-60wt%的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和30-60wt%的蜡加入反应釜,在加热的条件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得物质A;
S2:向物质A中加入剩余的蜡,搅拌混合均匀,得物质B;
S3:向物质B中加入抗氧化剂和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在加热的条件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剩余的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加热保温至 160-180℃,搅拌30-60min,混合均匀后降温至150-160℃,出料即得。
所述S1步骤中加热的温度为80-120℃,所述S3步骤中加热的温度为 140-160℃。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共挤工艺将熔融后的可塑性粘合剂液体和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液体挤出;
(2)挤出后经冷却、切割、成型,形成完整的、包覆好的胶块;
(3)对冷却后的胶块进行烘干,即得包好膜的可塑性粘合剂成品。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塑性粘合剂和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的重量比为100:(0.8-1.2)。
优选的,所述可塑性粘合剂和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的重量比为100: 1。
本发明中,所述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不同的反应釜和设备内分别将可塑性粘合剂各种原料混合体和本发明的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加热熔化,通过共挤头在二者交汇的地方将其汇合在一起,然后经共挤工艺挤出,同时经过水冷却固化成型,然后进行烘干;冷却时按照500g-1000g一块固体成型,最后装箱入库,备用。
实施例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如果没有其它说明,所用原料都是市售的。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54份、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22 份、抗氧化剂1份、蜡23份。
所述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购自中国台湾台塑,型号为7470M,VA含量为26wt%。
所述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为脂肪族/芳香族共聚树脂,购自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为HH2-1002,软化点为95-104.9℃。
所述蜡包括聚乙烯蜡和沙索蜡、费托蜡的组合,重量比为1:1.5:0.8。
所述费托蜡购自深圳市华尔信化工原料有限公司,型号为SX105,在25℃的针入度为3mm,熔点为101℃;所述聚乙烯蜡购自青岛海昊化工有限公司,型号为H100,数均分子量为2000-2500,在25℃的针入度为2-4mm,软化点为 95-105℃;所述沙索蜡购自南京天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TS-5115,在 25℃的针入度≤4mm。
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1076和抗氧剂168的组合,重量比为1:1。
本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50wt%的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和50wt%的蜡加入反应釜,边搅拌加热至105℃,至完全溶解,得物质A;
S2:向物质A中加入剩余的蜡,搅拌混合均匀,得物质B;
S3:向物质B中加入抗氧化剂和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边搅拌边加热至150℃,至完全溶解,加入剩余的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加热保温至172℃,搅拌45min,混合均匀后降温至153℃,出料即得。
本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共挤工艺将熔融后的热熔胶液体和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液体挤出;
(2)挤出后经冷却、切割、成型,形成完整的、包覆好的胶块;
(3)对冷却后的胶块进行烘干,即得包好膜的可塑性粘合剂成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35份、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25 份、抗氧化剂0.5份、蜡39.5份。
所述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购自中国台湾台塑,型号为7470M,VA含量为26wt%。
所述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为脂肪族/芳香族共聚树脂,购自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为HH2-1002,软化点为95-104.9℃。
所述蜡包括聚乙烯蜡和沙索蜡、费托蜡的组合,重量比为1:0.5:0.5。
所述费托蜡购自深圳市华尔信化工原料有限公司,型号为SX105,在25℃的针入度为3mm,熔点为101℃;所述聚乙烯蜡购自青岛海昊化工有限公司,型号为H100,数均分子量为2000-2500,在25℃的针入度为2-4mm,软化点为 95-105℃;所述沙索蜡购自南京天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TS-5115,在 25℃的针入度≤4mm。
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1076和抗氧剂168的组合,重量比为1:0.5。
本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50wt%的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和50wt%的蜡加入反应釜,边搅拌加热至105℃,至完全溶解,得物质A;
S2:向物质A中加入剩余的蜡,搅拌混合均匀,得物质B;
S3:向物质B中加入抗氧化剂和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边搅拌边加热至150℃,至完全溶解,加入剩余的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加热保温至172℃,搅拌45min,混合均匀后降温至153℃,出料即得。
本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共挤工艺将熔融后的可塑性粘合剂液体和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液体挤出;
(2)挤出后经冷却、切割、成型,形成完整的、包覆好的胶块;
(3)对冷却后的胶块进行烘干,即得包好膜的可塑性粘合剂成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69份、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18 份、抗氧化剂2份、蜡11份。
所述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购自中国台湾台塑,型号为7470M,VA含量为26wt%。
所述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为脂肪族/芳香族共聚树脂,购自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为HH2-1002,软化点为95-104.9℃。
所述蜡包括聚乙烯蜡和沙索蜡、费托蜡的组合,重量比为1:3:1。
所述费托蜡购自深圳市华尔信化工原料有限公司,型号为SX105,在25℃的针入度为3mm,熔点为101℃;所述聚乙烯蜡购自青岛海昊化工有限公司,型号为H100,数均分子量为2000-2500,在25℃的针入度为2-4mm,软化点为 95-105℃;所述沙索蜡购自南京天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TS-5115,在25℃的针入度≤4mm。
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1076和抗氧剂168的组合,重量比为1:1.5。
本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50wt%的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和50wt%的蜡加入反应釜,边搅拌加热至105℃,至完全溶解,得物质A;
S2:向物质A中加入剩余的蜡,搅拌混合均匀,得物质B;
S3:向物质B中加入抗氧化剂和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边搅拌边加热至150℃,至完全溶解,加入剩余的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加热保温至172℃,搅拌45min,混合均匀后降温至153℃,出料即得。
本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共挤工艺将熔融后的可塑性粘合剂液体和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液体挤出;
(2)挤出后经冷却、切割、成型,形成完整的、包覆好的胶块;
(3)对冷却后的胶块进行烘干,即得包好膜的可塑性粘合剂成品。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与使用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其区别在于,所述蜡不包括费托蜡。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与使用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其区别在于,所述聚乙烯蜡和沙索蜡、费托蜡的重量比为1:0.3:0.4。
性能测试
1.储存稳定性
将实施例1-5所制备的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包装可塑性粘合剂后,置于40℃的条件下放置1个月,观察是否有变软、互粘的现象,将结果记录在表1。
表1
实施例编号 40℃
实施例1 无互粘
实施例2 无互粘
实施例3 无互粘
实施例4 有明显互粘
实施例5 有少量互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和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30-75份、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15-30份、抗氧化剂0.1-2份、蜡补足至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的VA含量为5-4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包括二萜类化合物、石油树脂、聚萜烯树脂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油树脂包括脂肪族树脂、脂环族树脂、芳香族树脂、脂肪族/芳香族共聚树脂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和蜡的重量比为(0.3-1.7):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蜡包括聚乙烯蜡和沙索蜡、费托蜡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蜡和沙索蜡、费托蜡的重量比为1:(0.5-3.0):(0.5-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包括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抗氧剂264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将30-60wt%的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和30-60wt%的蜡加入反应釜,在加热的条件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得物质A;
S2:向物质A中加入剩余的蜡,搅拌混合均匀,得物质B;
S3:向物质B中加入抗氧化剂和含有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在加热的条件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剩余的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加热保温至160-180℃,搅拌30-60min,混合均匀后降温至150-160℃,出料即得。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共挤工艺将熔融后的可塑性粘合剂液体和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液体挤出;
(2)挤出后经冷却、切割、成型,形成完整的、包覆好的胶块;
(3)对冷却后的胶块进行烘干,即得包好膜的可塑性粘合剂成品。
CN202110712225.XA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与使用方法 Active CN1148745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2225.XA CN114874530B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与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2225.XA CN114874530B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与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74530A true CN114874530A (zh) 2022-08-09
CN114874530B CN114874530B (zh) 2023-08-22

Family

ID=82666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12225.XA Active CN114874530B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与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7453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0927A (zh) * 2020-04-30 2020-07-14 上海路嘉胶粘剂有限公司 一种压敏热熔胶包装膜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和使用方法
CN111440560A (zh) * 2020-04-17 2020-07-24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衣用密封压条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500220A (zh) * 2020-04-30 2020-08-07 上海路嘉胶粘剂有限公司 一种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0560A (zh) * 2020-04-17 2020-07-24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衣用密封压条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410927A (zh) * 2020-04-30 2020-07-14 上海路嘉胶粘剂有限公司 一种压敏热熔胶包装膜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和使用方法
CN111500220A (zh) * 2020-04-30 2020-08-07 上海路嘉胶粘剂有限公司 一种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74530B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5302486B2 (en) Process for packaging plastic materials like hot melt adhesives
JP7114765B2 (ja) メタロセンポリオレフィンをベースとする低活性化温度ヒートシールホットメルト接着剤
AU636237B2 (en) Method of packaging an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corresponding packaged article
CN101831106B (zh) 热塑弹性自封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0191353B1 (ko) 핫멜트 접착제의 코팅방법
CA3096804C (en) Hot-melt formulations utilizing depolymerized polymeric material
WO2012123282A1 (de) Umhülltes psa granulat
CN103183897A (zh) 热熔胶用包覆膜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73187B (zh) 一种聚酰胺热熔胶及其生产工艺
CN104804659A (zh) 一种用于粘接金属与非极性材料的热熔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205326A1 (zh) 一种免粘合剂的瓶盖垫片和/或衬垫及其制备方法
US3577372A (en) Hot melt adhesive compositions
EP1330391B1 (en) Packaging of low application hot melt adhesive formulations
CN112442323B (zh) 一种自粘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74530A (zh) 一种包装可塑性粘合剂的膜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与使用方法
JPH0314850A (ja) フイルム及びフイルム用ポリマー組成物
CN105907106A (zh) 一种糖果包装蜡及其制备方法
JP2013516366A (ja) 粘着性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を梱包する方法
JPS5945343A (ja) ヒ−トシ−ル性樹脂組成物
CN110240884A (zh) 工业空气过滤器用滤纸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25908B (zh) 一种热熔胶包装用改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7922A (zh) 一种鞋中底复合专用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79728A (zh) 针对于覆膜类产品粘着的热熔胶粒的制备方法
CN1155567A (zh) 啤酒瓶贴标用胶配方及制造工艺
JPH08318558A (ja) 熱可塑性樹脂成形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