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73135A - 一种物品输送系统、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品输送系统、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73135A
CN114873135A CN202210678093.8A CN202210678093A CN114873135A CN 114873135 A CN114873135 A CN 114873135A CN 202210678093 A CN202210678093 A CN 202210678093A CN 114873135 A CN114873135 A CN 1148731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warehousing
warehouse
article
main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80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士洁
何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7809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731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73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31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品输送系统、方法和装置,涉及智慧工业技术领域。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主输送线、第一入库缓存线和第二入库缓存线;第一入库缓存线和第二入库缓存线的一端分别与主输送线连接,用于接收主输送线输送的物品;第一入库缓存线与主输送线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第二入库缓存线与主输送线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第一入库缓存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入库提升机,第二入库缓存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入库提升机。该实施方式通过指定位置的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和调整多段输送线的运输方向,应对提升机缓存位资源短缺等异常情况,使得物品可以循环周转,疏解输送线压力,提升了入库速度和入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物品输送系统、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工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品输送系统、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物品入库过程中,通常需要提前确定提升机是否有缓存位,在提升机存在缓存位的情况下将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入库,提升机不存在缓存位的情况下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则排队等待。然而,不同的提升机对应不同的运输路线,单元容器通常是轮流运输至各个提升机,如果其中一个提升机(比如A)长时间满载,无法提供缓存位资源,而另一个提升机(比如B)缓存位资源充足,则运往B的物品由于运往A的物品处于等待状态,使得队列阻塞,导致B无法及时入库,会严重影响物品的入库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品输送系统、方法和装置,能够通过指定位置的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和调整多段输送线的运输方向,应对提升机缓存位资源短缺等异常情况,使得物品可以循环周转,疏解输送线压力,大大地提升了入库速度和入库效率;并且在物品循环圈数超过预设圈数的情况下进入异常口重投,防止周转异常、遗漏等情况,从而及时处理物品以完成对应任务,大大提高了仓库的管理效率。
进一步地,通过增设多段输送线用于在线拣选、盘点,可以减轻出库高峰期的输送线压力,提高了输送系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适应性和适应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品输送系统,包括:
主输送线、第一入库缓存线和第二入库缓存线;其中:
所述主输送线为环线;
所述第一入库缓存线和所述第二入库缓存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输送线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输送线输送的物品;
所述第一入库缓存线与所述主输送线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所述第二入库缓存线与所述主输送线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用于识别经过其的物品;其中,沿所述主输送线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二入库缓存线与所述主输送线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入库缓存线与所述主输送线的连接位置之后,使得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识别入库的全部物品;
所述第一入库缓存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入库提升机,所述第二入库缓存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入库提升机,所述入库提升机用于将所述入库缓存线上的物品入库。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入库投放线和第一出库缓存线;其中:
所述第一入库投放线的一端用于接收投放的物品,所述第一入库投放线的另一端与所述主输送线连接,用于将接收的物品输送至所述主输送线;
所述第一出库缓存线的一端与所述主输送线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输送线输送的出库的物品,所述第一出库缓存线的另一端通向仓库外。
可选地,还包括:出入库连通线;其中:
所述出入库连通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入库投放线的中部,所述出入库连通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出库缓存线的中部,所述第一入库投放线、所述出入库连通线和所述第一出库缓存线沿所述主输送线的一侧围成半环线,用于拣选所述出入库连通线上的单元容器内的物品,被拣选后的所述单元容器由所述出入库连通线经所述第一入库投放线返回所述主输送线。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入库投放线和异常输送线;其中:
所述第二入库投放线的一端用于接收投放的物品,所述第二入库投放线的另一端与所述主输送线连接,用于将接收的物品输送至所述主输送线;其中,所述第二入库投放线和所述第一入库投放线与所述主输送线的连接位置不同;
所述异常输送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输送线,用于接收所述主输送线输送的异常物品,所述异常输送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入库投放线连通,用于重投所述异常物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品输送方法,包括:
接收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发送的第一物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物品信息指示了第一容器标识;
判断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是否存在缓存位;
在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存在缓存位的情况下,生成入库任务;其中,所述入库任务指示了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缓存线标识;
控制与所述入库缓存线标识对应的入库缓存线将与所述第一容器标识对应的第一单元容器输送至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以将所述第一单元容器内的物品入库。
可选地,在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不存在缓存位的情况下,还包括:
下发循环任务;
根据所述循环任务,控制所述主输送线带动所述第一单元容器沿所述主输送线循环。
可选地,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单元容器的循环次数;
将所述循环次数与预设次数阈值进行对比,判断所述循环次数是否超过所述预设次数阈值,如果是,将所述第一单元容器运输至异常输送线,使得工作人员将所述第一单元容器进行重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品输送方法,包括:
接收出库任务;其中,所述出库任务指示了出库类型和第二容器标识;
在所述出库类型为拆零出库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出库缓存线将与所述第二容器标识对应的第二单元容器输送至出入库连通线,使得工作人员拣选所述第二单元容器中的目标物品;
控制所述出入库连通线将拣选后的所述第二单元容器输送至第一入库投放线,经所述第一入库投放线将所述第二单元容器返回所述主输送线,并且,控制所述第一出库缓存线将所述目标物品出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还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品输送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发送的第一物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物品信息指示了第一容器标识;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是否存在缓存位;
生成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存在缓存位的情况下,生成入库任务;其中,所述入库任务指示了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缓存线标识;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与所述入库缓存线标识对应的入库缓存线将与所述第一容器标识对应的第一单元容器输送至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以将所述第一单元容器内的物品入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还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品输送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出库任务;其中,所述出库任务指示了出库类型和第二容器标识;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出库类型为拆零出库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出库缓存线将与所述第二容器标识对应的第二单元容器输送至出入库连通线,使得工作人员拣选所述第二单元容器中的目标物品;
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出入库连通线将拣选后的所述第二单元容器输送至第一入库投放线,经所述第一入库投放线将所述第二单元容器返回所述主输送线,并且,控制所述第一出库缓存线将所述目标物品出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还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品输送的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物品输送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还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物品输送方法。
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因为采用通过设置环形主输送线,利用特定位置的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进行扫描,在提升机缓存位充足的情况下对单元容器直接入库,提升机缓存位不足的情况下控制主输送线带动单元容器循环转圈以等待缓存位,并在循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通过异常输送线将单元容器进行人工重投;在主输送环线以外增设出入库连通线形成出库拣选的半环线,使得物品经过出入库连通线进行拣选,且拣选完后根据容器内的物品情况选择流向/去处的技术手段,所以克服了现有的物品入库过程中需要排队等待缓存位,导致输送线阻塞,无法及时入库,严重影响入库效率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能够通过指定位置的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和调整多段输送线的运输方向,应对提升机缓存位资源短缺等异常情况,使得物品可以循环周转,疏解输送线压力,大大地提升了入库速度和入库效率;并且在物品循环圈数超过预设圈数的情况下进入异常口重投,防止周转异常、遗漏等情况,从而及时处理物品以完成对应任务,大大提高了仓库的管理效率;进一步地,通过增设多段输送线用于在线拣选、盘点,可以减轻出库高峰期的输送线压力,提高了输送系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适应性和适应能力的技术效果。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品输送系统的示意图一;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输送线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物品信息识别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品输送系统的示意图二;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库线路的示意图一;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库线路的示意图二;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出库拣选路线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库线路的示意图三;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库线路的示意图四;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异常重投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品输送系统的示意图三;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库线路的示意图五;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库线路的示意图六;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出库线路的示意图一;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出库线路的示意图二;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出库线路的示意图三;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出库线路的示意图四;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回收线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品输送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品出库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品输送装置的主要模块的示意图一;
图2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品输送装置的主要模块的示意图二;
图23示出了适于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物品输送方法或物品输送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24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RFID标签: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标签,是指通过识别设备与物品表面的RFID标签之间的非接触式数据通信,达到识别物品信息的目的。
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是指自动导引车,通常也称为AGV小车。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航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航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
现有的仓库物品输送系统在传输物品时,通常将多个物品放置于单元容器内(比如,托盘),由输送线带动单元容器传输。
仓库的物品输送系统通常由输送线、移载机、提升机、四向穿梭车、举升AGV等组成。在物品入库时,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通常由机械臂码垛投线或人工手动投线,再经过输送线运输到提升机,提升机升降将单元容器放置于四向穿梭车或者举升AGV,经四向穿梭车将托盘入库至第一库区、或者经举升AGV将托盘入库至第二库区。仓库通常包括多个提升机(比如,两个),两个提升机对应两条独立的运输路线,以将单元容器入库至不同的目的库区(比如,第一库区或者第二库区),也即,单元容器从投线直至到达不同提升机的运输路线不同。单元容器通常是轮流入库,比如,A、B两个提升机对应两条运输线路a、b,运输线路a、b对应不同的目的库区,多个单元容器通常是顺次入库,也即,按照a、b、a、b、a、b、a、b、a、b、a、b、……的顺序入库。在物品入库之前,系统需要先确定提升机是否有缓存位,有缓存位的情况下将单元容器直接入库,无缓存位的情况下单元容器排队等待入库。然而,由于现有的物品输送系统的主输送线的各段传送带方向各异,无统一传送方向,使得不同的提升机对应不同的运输路线,导致排队靠后且有缓存位资源的提升机对应的物品无法及时入库。比如,A提升机无缓存位,B提升机有缓存位,B提升机对应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本可以直接入库,但由于A提升机对应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排队在前,导致B提升机对应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队列阻塞,需等待A提升机空出缓存位、A提升机对应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离开之后才可入库,严重影响入库效率。
在物品入库时,通过主输送线上的出库拣选、盘点工作站的工作人员进行手工拣选、手工盘点等操作。如此,出库量小时手工操作可以满足出库需求,然而,当出库量较大时,工作人员根本无法应对,常常出现主输送线堵死、输送系统崩溃的现象,使得出库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仓库的正常生产和管理。
通过本发明的物品输送系统,将主输送线变为环线,提升机无缓存位资源时物品可以在主输送线上循环,大大缓解了缓存位资源压力,解决了物品入库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本发明的物品输送系统,增加出入库连通线用于出库拣选、盘点,将原有的出库拣选、盘点工作站调整至主输送线以外,大大缓解了主输送线的运输压力,可以应对各种出库压力,防止出现主输送线堵死、输送系统崩溃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出库效率,保障仓库的正常生产和管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品输送系统的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物品输送系统包括:主输送线1、第一入库缓存线2、第二入库缓存线3、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第一入库提升机6、第二入库提升机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输送线的相交位置通过移载机进行换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输送线1为环线,图中双点划线箭头所示的路线即为环线,物品可以在主输送线1上循环转圈。
进一步地,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在主输送线1上运行/循环的路线如图2所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入库缓存线2的一端与主输送线1连接,用于接收主输送线1输送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第一入库缓存线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入库提升机6,用于将第一入库缓存线2上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转移至对应库区;第二入库缓存线3的一端与主输送线1连接,用于接收主输送线1输送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第二入库缓存线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入库提升机7,第二入库提升机7用于将第二入库缓存线3上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入库。其中,仓库的库区包括第一库区、第二库区,第一库区可以是高层的库区、第二库区可以是底层的库区,比如,第一库区位于仓库2~5层,第二库区位于仓库1层。第一入库提升机6和第二入库提升机7可以将单元容器转移至四向穿梭车或者举升AGV,使得四向穿梭车或者举升AGV将单元容器以及单元容器内的物品输送至目的库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入库缓存线2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入库的全部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皆需经过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以确定单元容器对应的库区;第二入库缓存线3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用于识别经过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其中,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可以对单元容器上贴附的条码、RFID标签等进行识别,以确定单元容器的容器标识、目的库区和单元容器内的物品信息等,物品信息包括物品标识、物品数量、物品名称、物品单位、物品类型、物品包装规格等。
进一步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可以是BCR(Bar Code Recognition,即物品信息识别设备),用于识别输送线上运行的单元容器的条码,进而确定单元容器以及物品的相关信息。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可以在第一入库缓存线2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两个物品信息识别设备,以分别识别来自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单元容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沿主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第二入库缓存线3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入库缓存线2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之后,使得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可以识别入库的全部物品。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品输送系统的示意图二,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物品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一入库投放线8、第一出库缓存线9、出入库连通线10、出库拣选区11、第二入库投放线12、异常输送线1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入库投放线8的一端用于接收工作人员投放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第一入库投放线8的另一端与主输送线1连接,用于将接收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输送至主输送线1。图中单点划线箭头所示的路线即为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入库的行进方向。其中,沿主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第一入库投放线8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入库缓存线2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之前。
进一步地,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由第一入库投放线8经主输送线1、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第一入库缓存线2、第一入库提升机6进入对应库区的路线如图5所示;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由第一入库投放线8经主输送线1、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第二入库缓存线3、第二入库提升机7进入对应库区的路线如图6所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出库缓存线9的一端与主输送线1连接,用于接收主输送线1输送的出库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第一出库缓存线9的另一端通向仓库外。图中虚线箭头所示的路线即为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出库的行进方向。其中,沿主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第一出库缓存线9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入库投放线8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之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出入库连通线1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入库投放线8的中部,出入库连通线1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出库缓存线9的中部,沿主输送线1的一侧,第一入库投放线8的局部(即下半部,上下为图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出入库连通线10和第一出库缓存线9的局部(即下半部)围成半环线,形成出库拣选路线11,工作人员拣选出入库连通线10上的出库的单元容器内的目标物品,被拣选后的单元容器由出入库连通线10经第一入库投放线8返回主输送线1。通过主输送线外的半环形拣选、盘点,避免了现有的主输送线拣选、盘点操作导致的运输阻塞、影响出库效率等问题。
进一步地,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由第一出库缓存线9经出入库连通线10、第一入库投放线8返回主输送线1的路线如图7所示,工作人员可以在第一出库缓存线9与主输送线1相同的一侧、或者第一出库缓存线9与主输送线1相反的一侧拣选第一出库缓存线9上的目标物品。
更进一步地,出库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为源容器,源容器到达出入库连通线10后,工作人员从源容器拣选目标物品,将其放置于承载拣选出的目标物品的目的容器,拣选完成后,源容器由出入库连通线10经第一入库投放线8返回主输送线1,目的容器经第一出库缓存线9的上半部(即除局部以外的部分)出库;其中,拣选区域已经提前准备了多个空的单元容器作为目的容器,供拣选使用,工作人员可以选择正拣或者反拣的拣选方式,正拣是指将目标数量的目标物品从源容器拣出放到目的容器中,反拣是指将除目标数量以外剩余数量的目标物品拣选到目的容器中,源容器中剩余的目标物品的数量正好为目标数量,此时目的容器和源容器对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入库投放线12的一端用于接收工作人员投放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第二入库投放线12的另一端与主输送线1连接,用于将接收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输送至主输送线1;其中,第二入库投放线12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和第一入库缓存线2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相同。
进一步地,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由第二入库投放线12经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第一入库缓存线2、第一入库提升机6进入对应库区的路线如图8所示;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由第二入库投放线12经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主输送线1、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第二入库缓存线3、第二入库提升机7进入对应库区的路线如图9所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异常输送线13的一端连接至主输送线1,用于接收主输送线1输送的异常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比如,循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阈值的单元容器),异常输送线13的另一端通向库区,库区的工作人员将异常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重新投入第二入库投放线12。图中虚点箭头所示的路线即为异常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的行进方向。其中,沿主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异常输送线13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和第一入库投放线8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相同。
进一步地,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由异常输送线13经库区的工作人员重新投入第二入库投放线12的路线如图10所示。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品输送系统的示意图三,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物品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三入库投放线14、第一出库投放线15、第一出库提升机16、出库主线连通线17、第二出库投放线18、第二出库提升机19、入库异常连通线20、第二出库缓存线21、第一回收线22、第一折叠盘机23、回收主线连通线24、第二回收线25、第二折叠盘机2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入库投放线14的一端用于接收机械臂投放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第三入库投放线14的另一端与主输送线1连接,用于将接收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输送至主输送线1;其中,沿主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第三入库投放线14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出库缓存线9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之前。
进一步地,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由第三入库投放线14经主输送线1、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第一入库缓存线2、第一入库提升机6进入对应库区的路线如图12所示;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由第三入库投放线14经主输送线1、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主输送线1、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第二入库缓存线3、第二入库提升机7进入对应库区的路线如图13所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人工投放是指人工往输送线上投放,机械臂投放是指机械臂拿物品到空的单元容器上进行码垛,码垛完成后,通过输送线运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出库投放线15的一端用于接收第一出库提升机16转移的出库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第一出库投放线15的另一端与主输送线1连接,用于将接收的出库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输送至主输送线1。其中,沿主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第一出库投放线15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入库缓存线2、第二入库缓存线3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出库主线连通线17将环形的主输送线1内部连通,从而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可以经主输送线1的内部运输。其中,沿主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出库主线连通线17与主输送线1的其中一个连接位置和第一出库投放线15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相同,出库主线连通线17与第一出库投放线15相通;出库主线连通线17与主输送线1的另一个连接位置位于第一出库缓存线9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和第三入库投放线14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之间。
进一步地,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由第一出库投放线15经第一出库提升机16、出库主线连通线17、主输送线1、第一出库缓存线9出库的路线如图14所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出库投放线18的一端用于接收第二出库提升机19转移的出库的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第二出库投放线18的另一端与第二入库投放线12的中部相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入库异常连通线20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入库投放线12的中部,入库异常连通线20的另一端连接于异常输送线13的中部;其中,入库异常连通线20与第二入库投放线12的连接位置和第二出库投放线18与第二入库投放线12的连接位置相同,入库异常连通线20与第二出库投放线18相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出库缓存线21的一端与异常输送线13的中部连接,第二出库缓存线21的另一端通向仓库外。其中,第二出库缓存线21与异常输送线13的连接位置和入库异常连通线20与异常输送线13的连接位置相同,第二出库缓存线21与入库异常连通线20相通。
进一步地,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由第一出库投放线15经第一出库提升机16、出库主线连通线17、主输送线1、异常输送线13、第二出库缓存线21出库的路线如图15所示;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由第二出库投放线18经第二出库提升机19、入库异常连通线20、第二出库缓存线21出库的路线如图16所示;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由第二出库投放线18经第二出库提升机19、第二入库投放线12、主输送线1、出库主线连通线17、主输送线1、第一出库缓存线9出库的路线如图17所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回收线22的一端连通库区,其上设置有第一折叠盘机23,用于用于回收入库完成后的空的单元容器,第一折叠盘机23可以对空的单元容器进行折叠,第一回收线22的另一端连接于主输送线1;其中,沿主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第一回收线22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出库投放线15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和第二入库缓存线3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折叠盘机既能将空的单元容器码成空托垛,又能将空托垛拆成单个的空的单元容器,可用于单元容器的补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回收主线连通线24将环形的主输送线1内部连通,从而折叠后的空的单元容器可以经主输送线1的内部运输。其中,沿主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回收主线连通线24与主输送线1的其中一个连接位置和第一回收线22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相同,回收主线连通线24与第一回收线22相通;回收主线连通线24与主输送线1的另一个连接位置位于第三入库投放线14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和出库主线连通线17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回收线25的一端与主输送线1连接,第二出库缓存线2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折叠盘机26,用于将折叠后的空的单元容器拆分后供给第三入库投放线14的机械臂使用。其中,第二回收线25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和回收主线连通线24与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相同,第二回收线25与回收主线连通线24相通。
进一步地,空的单元容器由第一回收线22经第一折叠盘机23、回收主线连通线24、第二回收线25、第二折叠盘机26返回的路线如图18所示。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品输送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如图19所示,本发明的物品输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901,接收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发送的第一物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物品信息指示了第一容器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包括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和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物品信息识别设备扫描经过其的单元容器上贴附的条码,可以获取对应的单元容器的物品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容器标识对应第一单元容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可以通过任一存在缓存位的入库提升机入库,也即,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可以通过第一入库提升机6和/或第二入库提升机7入库,只需入库提升机将单元容器转移至四向穿梭车或者举升AGV,由四向穿梭车或者举升AGV输送至对应库区即可。相较于现有的单元容器轮流入库,本发明的物品入库过程中,只要入库提升机存在缓存位,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就可以选择任一入库提升机,不再轮流对应不同的提升机,故而无需排队等待,也就不存在阻塞现象。
步骤S1902,判断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是否存在缓存位。
步骤S19021,判断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是否存在缓存位,如果是,转至步骤S1903;如果否,转至步骤S1902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是否存在缓存位,包括:
根据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接收的第一物品信息,判断与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对应的第一入库提升机6是否存在缓存位;或者,根据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接收的第一物品信息,判断与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对应的第二入库提升机7是否存在缓存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非首次判断与首次判断的不同之处在于,非首次判断为第一单元容器在主输送线1上循环过程中的判断,也即,第一单元容器在主输送线1上执行循环任务中的判断,因为在第一单元容器的循环过程中,入库提升机可能已经释放了缓存位资源,可以为第一单元容器提供缓存位以入库。
步骤S19022,确定是否是首次判断,如果是,转至步骤S19023;如果否,转至步骤S1902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单元容器被物品信息识别设备识别的次数,确定是否是首次判断,如果当前判断是第一单元容器第一次被物品信息识别设备识别,确定是首次判断;如果当前判断不是第一单元容器第一次被物品信息识别设备识别,确定非首次判断。
或者,根据第一单元容器的容器状态,确定是否是首次判断;其中,容器状态包括未到BCR处、BCR首次检测、BCR非首次检测、循环任务中、入库任务中(包括入库缓存线输送中、提升机转移中等)等。如果容器状态为BCR非首次检测、循环任务中、入库任务中,确定非首次判断;如果容器状态为BCR首次检测,确定是首次判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是否是首次判断,包括:
确定第一入库提升机6的当前判断是否是首次判断;或者,确定第二入库提升机7的当前判断是否是首次判断。
步骤S19023,下发循环任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目的提升机标识与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提升机标识不同,和/或,确定目的提升机不存在缓存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与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不存在缓存位,包括:
确定与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对应的第一入库提升机6不存在缓存位;或者,确定与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对应的第二入库提升机7不存在缓存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向第一单元容器下发循环任务,使得第一单元容器在主输送线上循环,转圈等待,保证后面有缓存位资源的单元容器可以正常入库而无需排队,大大地提高了入库效率。
步骤S19024,根据所述循环任务,控制所述主输送线带动所述第一单元容器沿所述主输送线循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循环任务,控制主输送线1带动第一单元容器沿主输送线1转圈。
步骤S19025,接收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发送的循环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循环信息包括循环次数,循环次数根据第一单元容器循环经过物品信息识别设备的次数确定。其中,确定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提升机不存在缓存位之后,第一单元容器开始在主输送线循环,当第一单元容器再次经过物品信息识别设备时,确定第一单元容器的循环次数为1次。比如,确定与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对应的第一入库提升机6不存在缓存位之后,第一单元容器开始在主输送线循环,当第一单元容器再次经过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时,确定第一单元容器经过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的循环次数为1次;或者,确定与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对应的第二入库提升机7不存在缓存位之后,第一单元容器开始在主输送线循环,当第一单元容器再次经过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时,确定第一单元容器经过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的循环次数为1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单元容器循环的过程中,接收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发送的循环信息,包括:
接收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发送的循环信息;或者,接收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发送的循环信息。
步骤S19026,根据所述循环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单元容器的循环次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循环信息,确定第一单元容器的循环次数,包括:
根据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发送的循环信息,确定第一单元容器循环经过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的循环次数;或者,根据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发送的循环信息,确定第一单元容器循环经过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的循环次数。
步骤S19027,将所述循环次数与预设次数阈值进行对比,判断所述循环次数是否超过所述预设次数阈值,如果是,转至步骤S19028;如果否,转至步骤S1902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循环次数与预设次数阈值进行对比,判断循环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次数阈值,包括:
将第一单元容器循环经过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的循环次数与预设次数阈值进行对比,判断循环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次数阈值;或者,将第一单元容器循环经过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的循环次数与预设次数阈值进行对比,判断循环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次数阈值。
步骤S19028,将所述第一单元容器运输至异常输送线,使得工作人员将所述第一单元容器进行重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一单元容器运输至异常输送线,包括:
在第一单元容器循环经过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的循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将第一单元容器运输至异常输送线;或者,在第一单元容器循环经过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的循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将第一单元容器运输至异常输送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异常输送线上的单元容器支持工作人员人工将单元容器重投第一入库投放线8,重新进行有无缓存位资源的判断。
步骤S1903,在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存在缓存位的情况下,生成入库任务;其中,所述入库任务指示了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缓存线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入库缓存线标识可以是第一入库缓存线2或者第二入库缓存线3。在目的提升机存在缓存位的情况下,生成入库任务,包括:
在第一入库提升机6存在缓存位的情况下,生成入库任务,入库任务为将第一单元容器通过第一入库缓存线2上的第一入库提升机6入库;或者,在第二入库提升机7存在缓存位的情况下,生成入库任务,入库任务为将第一单元容器通过第二入库缓存线3上的第二入库提升机7入库。
步骤S1904,控制与所述入库缓存线标识对应的入库缓存线将与所述第一容器标识对应的第一单元容器输送至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以将所述第一单元容器内的物品入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与入库缓存线标识对应的入库缓存线将第一单元容器输送至与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包括:
控制第一入库缓存线2将第一单元容器输送至与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对应的第一入库提升机6;或者,控制第二入库缓存线3将第一单元容器输送至与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对应的第二入库提升机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接收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发送的第一物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物品信息指示了第一容器标识;判断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是否存在缓存位;在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存在缓存位的情况下,生成入库任务;其中,所述入库任务指示了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缓存线标识;控制与所述入库缓存线标识对应的入库缓存线将与所述第一容器标识对应的第一单元容器输送至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以将所述第一单元容器内的物品入库等步骤,能够通过指定位置的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和调整多段输送线的运输方向,应对提升机缓存位资源短缺等异常情况,使得物品可以循环周转,疏解输送线压力,大大地提升了入库速度和入库效率;并且在物品循环圈数超过预设圈数的情况下进入异常口重投,防止周转异常、遗漏等情况,从而及时处理物品以完成对应任务,大大提高了仓库的管理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本发明的物品出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01,接收出库任务;其中,所述出库任务指示了出库类型和第二容器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出库类型包括整托出库和拆零出库,整托出库是指无需拣选,单元容器可以直接出库,此时源容器和目的容器相同;拆零出库是指需要经过出库拣选、盘点等操作,需要将源容器内的物品拣选至目的容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容器标识对应第二单元容器。
步骤S2002,在所述出库类型为拆零出库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出库缓存线将与所述第二容器标识对应的第二单元容器输送至出入库连通线,使得工作人员拣选所述第二单元容器中的目标物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拆零出库的第二单元容器需要经过出库拣选、盘点等操作,即拆零出库的第二单元容器需要经过半环线出库,相应地,控制第一出库提升机16将第二单元容器转移至第一出库投放线15;控制第一出库投放线15将第二单元容器运输至出库主线连通线17;控制出库主线连通线17将第二单元容器运输至主输送线1;控制主输送线1将第二单元容器运输至第一出库缓存线9;控制第一出库缓存线9将第二单元容器运输至出入库连通线10供工作人员拣选第二单元容器中的目标物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出库类型为整托出库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出库提升机16将第二单元容器转移至第一出库投放线15;控制第一出库投放线15将第二单元容器运输至出库主线连通线17;控制出库主线连通线17将第二单元容器运输至主输送线1;控制主输送线1将第二单元容器运输至第一出库缓存线9;控制第一出库缓存线9将第二单元容器出库,此时,第二单元容器中的全部物品皆为目标物品。
或者,在出库类型为整托出库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出库提升机16将第二单元容器转移至第一出库投放线15;控制第一出库投放线15将第二单元容器运输至出库主线连通线17;控制出库主线连通线17将第二单元容器运输至主输送线1;控制主输送线1将第二单元容器运输至异常输送线13;控制异常输送线13将第二单元容器运输至第二出库缓存线21;控制第二出库缓存线21将第二单元容器出库。
或者,在出库类型为整托出库的情况下,控制第二出库提升机19将第二单元容器转移至第二出库投放线18;控制第二出库投放线18将第二单元容器运输至入库异常连通线20;控制入库异常连通线20将第二单元容器运输至第二出库缓存线21;控制第二出库缓存线21将第二单元容器出库。
或者,在出库类型为整托出库的情况下,控制第二出库提升机19将第二单元容器转移至第二出库投放线18;控制第二出库投放线18将第二单元容器运输至第二入库投放线12;控制第二入库投放线12将第二单元容器运输至主输送线1;控制主输送线1将第二单元容器运输至出库主线连通线17;控制出库主线连通线17将第二单元容器运输至主输送线1;控制主输送线1将第二单元容器运输至第一出库缓存线9;控制第一出库缓存线9将第二单元容器出库。
步骤S2003,控制所述出入库连通线将拣选后的所述第二单元容器输送至第一入库投放线,经所述第一入库投放线将所述第二单元容器返回所述主输送线,并且,控制所述第一出库缓存线将所述目标物品出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单元容器中的目标物品被拣选至目的容器后,控制出入库连通线10将拣选后的第二单元容器输送至第一入库投放线8的下半部,经第一入库投放线8的下半部将第二单元容器返回主输送线1,并且,工作人员将目的容器投放至第一出库缓存线9的非半环线部分,控制第一出库缓存线9的非半环线部分将目的容器出库。
进一步地,返回主输送线1的第二单元容器根据容器内是否包括物品,可以选择不同去处,比如,由主输送线1经异常输送线13、第二出库缓存线21出库重投;或者,由主输送线1经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第一入库缓存线2、第一入库提升机6回库;或者,由主输送线1经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主输送线1、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第二入库缓存线3、第二入库提升机7回库。
更进一步地,根据物品信息识别设备的扫描信息确定第二单元容器内的物品是否为空,如果是,生成回库任务,控制入库缓存线将第二单元容器输送至目的提升机,将第二单元容器入库;如果否,即可以控制物品输送系统将第二单元容器通过入库缓存线回库,以通过回收线回收重投,也可以控制物品输送系统将第二单元容器通过第二出库缓存线出库重投,还可以控制物品输送系统将第二单元容器通过异常输送线人工重投等,只要可以将空的第二单元容器重新投入使用即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本发明的物品出库方法,能够通过增设多段输送线用于在线拣选、盘点,可以减轻出库高峰期的输送线压力,提高了输送系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适应性和适应能力。
图2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品输送装置的主要模块的示意图,如图21所示,本发明的物品输送装置2200包括:
接收模块2101,用于接收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发送的第一物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物品信息指示了第一容器标识。判断模块2102,用于判断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是否存在缓存位。
生成模块2103,用于在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存在缓存位的情况下,生成入库任务;其中,所述入库任务指示了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缓存线标识。
控制模块2104,用于控制与所述入库缓存线标识对应的入库缓存线将与所述第一容器标识对应的第一单元容器输送至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以将所述第一单元容器内的物品入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接收模块、判断模块、生成模块和控制模块等模块,能够通过指定位置的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和调整多段输送线的运输方向,应对提升机缓存位资源短缺等异常情况,使得物品可以循环周转,疏解输送线压力,大大地提升了入库速度和入库效率;并且在物品循环圈数超过预设圈数的情况下进入异常口重投,防止周转异常、遗漏等情况,从而及时处理物品以完成对应任务,大大提高了仓库的管理效率。
图2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品输送装置的主要模块的示意图,如图22所示,本发明的物品输送装置2200包括:
接收模块2201,用于接收出库任务;其中,所述出库任务指示了出库类型和第二容器标识。
控制模块2202,用于在所述出库类型为拆零出库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出库缓存线将与所述第二容器标识对应的第二单元容器输送至出入库连通线,使得工作人员拣选所述第二单元容器中的目标物品。
控制模块2202,还用于控制所述出入库连通线将拣选后的所述第二单元容器输送至第一入库投放线,经所述第一入库投放线将所述第二单元容器返回所述主输送线,并且,控制所述第一出库缓存线将所述目标物品出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接收模块和控制模块等模块,能够通过增设多段输送线用于在线拣选、盘点,可以减轻出库高峰期的输送线压力,提高了输送系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适应性和适应能力。
图23示出了适于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物品输送方法或物品输送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如图2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物品输送方法或物品输送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包括:
如图23所示,系统架构23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2301、2302、2303,网络2304和服务器2305。网络2304用以在终端设备2301、2302、2303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23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2301、2302、2303通过网络2304与服务器23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2301、2302、23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仓库管理类应用、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
终端设备2301、2302、23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23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用户利用终端设备2301、2302、2303所浏览的仓库管理类网站提供支持的后台管理服务器。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物品入库请求、物品出库请求等数据进行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例如物品入库成功、物品出库成功)反馈给终端设备2301、2302、2303。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物品输送方法一般由服务器2305执行,相应地,物品输送装置一般设置于服务器2305中。
应该理解,图23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图24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2400包括:
中央处理单元(CPU)24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24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24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24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2403中,还存储有系统24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2401、ROM2402以及RAM2403通过总线24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2405也连接至总线24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24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24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24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24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2409。通信部分24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24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2405。可拆卸介质24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24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24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24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24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24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接收模块、判断模块、生成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这些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判断模块模块还可以被描述为“判断目的提升机标识与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提升机标识是否相同、判断目的提升机是否存在缓存位的模块”。
作为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包括:接收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发送的第一物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物品信息指示了第一容器标识和目的提升机标识;判断所述目的提升机标识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提升机标识是否相同,如果是,判断目的提升机是否存在缓存位;在所述目的提升机存在缓存位的情况下,生成入库任务;其中,所述入库任务指示了与所述目的提升机标识对应的入库缓存线标识;控制与所述入库缓存线标识对应的入库缓存线将与所述第一容器标识对应的第一单元容器输送至目的提升机,以将所述第一单元容器内的物品入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提升机没有缓存位资源的情况下,通过环形主输送线,将承载物品的单元容器进行循环转圈等待,保证有缓存为资源的单元容器可以正常入库,大大提高了入库效率;取消主输送线上的拣选工作站,排除拣选工作对主输送线的干扰,提高了入库效率;增设出入库连通线形成出库拣选半环线,大大缓解了出库压力,提高了出库效率;由主输送线的自动目的容器补给修改为半环线的人工目的容器补给,并且多个拣选容器对应同一个目的容器,减少了空托等待时间,保证拣选时效,提高了拣选效率和出库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指定位置的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和调整多段输送线的运输方向,应对提升机缓存位资源短缺等异常情况,使得物品可以循环周转,疏解输送线压力,大大地提升了入库速度和入库效率;并且在物品循环圈数超过预设圈数的情况下进入异常口重投,防止周转异常、遗漏等情况,从而及时处理物品以完成对应任务,大大提高了仓库的管理效率。
进一步地,通过增设多段输送线用于在线拣选、盘点,可以减轻出库高峰期的输送线压力,提高了输送系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适应性和适应能力。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物品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输送线(1)、第一入库缓存线(2)和第二入库缓存线(3);其中:
所述主输送线(1)为环线;
所述第一入库缓存线(2)和所述第二入库缓存线(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输送线(1)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输送线(1)输送的物品;
所述第一入库缓存线(2)与所述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所述第二入库缓存线(3)与所述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二物品信息识别设备(5),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用于识别经过其的物品;其中,沿所述主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二入库缓存线(3)与所述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入库缓存线(2)与所述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之后,使得第一物品信息识别设备(4)识别入库的全部物品;
所述第一入库缓存线(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入库提升机(6),所述第二入库缓存线(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入库提升机(7),所述第一入库提升机(6)和所述第二入库提升机(7)分别用于将所述第一入库缓存线(2)和第二入库缓存线(3)上的物品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入库投放线(8)和第一出库缓存线(9);其中:
所述第一入库投放线(8)的一端用于接收投放的物品,所述第一入库投放线(8)的另一端与所述主输送线(1)连接,用于将接收的物品输送至所述主输送线(1);
所述第一出库缓存线(9)的一端与所述主输送线(1)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输送线(1)输送的出库的物品,所述第一出库缓存线(9)的另一端通向仓库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品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入库连通线(10);其中:
所述出入库连通线(1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入库投放线(8)的中部,所述出入库连通线(1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出库缓存线(9)的中部,所述第一入库投放线(8)、所述出入库连通线(10)和所述第一出库缓存线(9)沿所述主输送线(1)的一侧围成半环线,用于拣选所述出入库连通线(10)上的单元容器内的物品,被拣选后的所述单元容器由所述出入库连通线(10)经所述第一入库投放线(8)返回所述主输送线(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入库投放线(12)和异常输送线(13);其中:
所述第二入库投放线(12)的一端用于接收投放的物品,所述第二入库投放线(12)的另一端与所述主输送线(1)连接,用于将接收的物品输送至所述主输送线(1);其中,所述第二入库投放线(12)和所述第一入库投放线(8)与所述主输送线(1)的连接位置不同;
所述异常输送线(13)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输送线(1),用于接收所述主输送线(1)输送的异常物品,所述异常输送线(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入库投放线(12)连通,用于重投所述异常物品。
5.一种物品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物品输送系统,包括:
接收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发送的第一物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物品信息指示了第一容器标识;
判断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是否存在缓存位;
在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存在缓存位的情况下,生成入库任务;其中,所述入库任务指示了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缓存线标识;
控制与所述入库缓存线标识对应的入库缓存线将与所述第一容器标识对应的第一单元容器输送至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以将所述第一单元容器内的物品入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不存在缓存位的情况下,还包括:
下发循环任务;
根据所述循环任务,控制所述主输送线带动所述第一单元容器沿所述主输送线循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单元容器的循环次数;
将所述循环次数与预设次数阈值进行对比,判断所述循环次数是否超过所述预设次数阈值,如果是,将所述第一单元容器运输至异常输送线,使得工作人员将所述第一单元容器进行重投。
8.一种物品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物品输送系统,还包括:
接收出库任务;其中,所述出库任务指示了出库类型和第二容器标识;
在所述出库类型为拆零出库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出库缓存线将与所述第二容器标识对应的第二单元容器输送至出入库连通线,使得工作人员拣选所述第二单元容器中的目标物品;
控制所述出入库连通线将拣选后的所述第二单元容器输送至第一入库投放线,经所述第一入库投放线将所述第二单元容器返回所述主输送线,并且,控制所述第一出库缓存线将所述目标物品出库。
9.一种物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物品输送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发送的第一物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物品信息指示了第一容器标识;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是否存在缓存位;
生成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存在缓存位的情况下,生成入库任务;其中,所述入库任务指示了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缓存线标识;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与所述入库缓存线标识对应的入库缓存线将与所述第一容器标识对应的第一单元容器输送至与所述物品信息识别设备对应的入库提升机,以将所述第一单元容器内的物品入库。
10.一种物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物品输送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出库任务;其中,所述出库任务指示了出库类型和第二容器标识;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出库类型为拆零出库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出库缓存线将与所述第二容器标识对应的第二单元容器输送至出入库连通线,使得工作人员拣选所述第二单元容器中的目标物品;
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出入库连通线将拣选后的所述第二单元容器输送至第一入库投放线,经所述第一入库投放线将所述第二单元容器返回所述主输送线,并且,控制所述第一出库缓存线将所述目标物品出库。
11.一种物品输送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5-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210678093.8A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物品输送系统、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48731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8093.8A CN114873135A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物品输送系统、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8093.8A CN114873135A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物品输送系统、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73135A true CN114873135A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81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8093.8A Pending CN114873135A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物品输送系统、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731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1182A (zh) * 2022-08-15 2022-10-25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56762A (ja) * 1995-12-12 1997-06-17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自動倉庫における識別コード読取装置
JP2003104518A (ja) * 2001-09-28 2003-04-09 Chuo Logistics Engineering:Kk ピッキング自動倉庫
CN111301921A (zh) * 2020-03-31 2020-06-19 深圳市美瑞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cb成品存储的智能仓库及其仓储方法
CN212049032U (zh) * 2020-03-25 2020-12-01 青岛日日顺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仓库
CN214086127U (zh) * 2020-12-21 2021-08-31 苏州鸿安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仓储对接系统
CN113844812A (zh) * 2021-09-23 2021-12-28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入库盘点运输系统、物品入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4313727A (zh) * 2021-12-20 2022-04-12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生产工序间的智能仓库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56762A (ja) * 1995-12-12 1997-06-17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自動倉庫における識別コード読取装置
JP2003104518A (ja) * 2001-09-28 2003-04-09 Chuo Logistics Engineering:Kk ピッキング自動倉庫
CN212049032U (zh) * 2020-03-25 2020-12-01 青岛日日顺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仓库
CN111301921A (zh) * 2020-03-31 2020-06-19 深圳市美瑞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cb成品存储的智能仓库及其仓储方法
CN214086127U (zh) * 2020-12-21 2021-08-31 苏州鸿安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仓储对接系统
CN113844812A (zh) * 2021-09-23 2021-12-28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入库盘点运输系统、物品入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4313727A (zh) * 2021-12-20 2022-04-12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生产工序间的智能仓库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1182A (zh) * 2022-08-15 2022-10-25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231182B (zh) * 2022-08-15 2024-04-05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传输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83800B (zh) 物流仓库包裹分拣方法、装置和系统
KR20210008857A (ko) 오더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서버 및 저장 매체
CN112389916A (zh) 自动化仓库系统、控制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WO2021227375A1 (zh) 一种库存系统以及货品存取方法
CN113651009B (zh) 物品盘点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JP5472297B2 (ja) 搬送車システム
CN113844812B (zh) 入库盘点运输系统、物品入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4210589B (zh) 一种智能金库的自动分拣系统
CN110789898A (zh) 立体仓库以及物品出入库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57833A (zh) 物资盘点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985860A (zh) 一种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335811A (zh) 任务均衡方法、控制终端及其分拣系统
CN114873135A (zh) 一种物品输送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4604544A (zh) 一种电力物资智能仓储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2551016B (zh) 一种存储合流一体化方法和装置
CN113947852A (zh) 自助提货装置、自助提货方法和控制装置
CN215324906U (zh) 输送线结构及其货物自动分拣系统
CN113800161B (zh) 货物拣选系统、方法、装置、处理终端及拣选机器人
KR101931626B1 (ko) 셔틀 운송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07632054U (zh) 自适应高度的物品运送设备
CN216937121U (zh) 拣选系统
CN115892812A (zh) 货物传输系统、货物传输方法和处理终端
CN112340347B (zh) 一种货品上架系统和方法
CN114632725A (zh) 一种仓库中的物品码垛方法及装置
CN114565333A (zh) 一种仓库的物品管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