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67799B -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油墨组 - Google Patents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油墨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67799B
CN114867799B CN202080088691.9A CN202080088691A CN114867799B CN 114867799 B CN114867799 B CN 114867799B CN 202080088691 A CN202080088691 A CN 202080088691A CN 114867799 B CN114867799 B CN 1148677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gment
ink
active energy
energy ray
acry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86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67799A (zh
Inventor
菊辻刚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color Co Ltd
Art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 Ink SC Holdings Co Ltd
Toyocol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Ink SC Holdings Co Ltd, Toyocol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Ink SC Holding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867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7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67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77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40Ink-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inkjet prin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0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 C09D11/037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pig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1In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curing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with UV-curing following the prin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6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D11/107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from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2Pigment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4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containing carbon black
    • C09D11/326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containing carbon black characterised by the pigment dispersa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8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ther than solvents, pigments or dy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23Digital printing method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s us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其包含颜料(A)、色素衍生物(B)、颜料分散树脂(C)以及聚合性化合物(D),上述颜料(A)以特定的量和比率包含C.I.颜料蓝15:6和喹吖啶酮系颜料,上述色素衍生物(B)包含喹吖啶酮系颜料衍生物,上述颜料分散树脂(C)的酸值和胺值为特定的范围。

Description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油墨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和包含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油墨组。
背景技术
随着印刷的小批量化以及需求的多样化等,数字印刷方式的普及快速推进。数字印刷方式中,由于不需要印版,因此能够实现成本的削减以及印刷装置的小型化。
作为数字印刷方式的一种的喷墨印刷方式是使油墨的微小液滴从喷墨喷头飞翔并着落于记录介质,从而在上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文字而获得记录物(以下也称为“印刷物”)的方式。喷墨印刷方式与其他数字印刷方式相比,在印刷装置的尺寸和成本、印刷时的运转成本、以及全彩化的容易性等方面优异,近年来在产业印刷用途中的应用也在推进。
喷墨印刷方式中使用的油墨有水性系、油性系、溶剂系以及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等多种。其中,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油墨由于干燥时间的速度以及形成印刷层的固化膜的强度等特性,其需求日益增多。
此外,近年来,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的使用用途,除了产业印刷用途之外,也在向纸质容器、标签、包装膜之类的包装用途扩展。这些用途中,需要进行设计性高的设计以及企业的企业颜色等的印刷。但是,在仅使用以往的印刷色的情况下,从颜色再现性的观点考虑不充分的情况居多。因此,这些用途中,一般除了以往的印刷色之外还并用特色油墨。
作为特色油墨,存在红色油墨、绿色油墨、蓝色油墨(也称为紫色油墨)等。例如,仅通过青色油墨和品红色油墨的以往组合,难以再现蓝色区域中所要求的色域。因此,特别是,有时会并用蓝色油墨等特色油墨(参照专利文献1~2)。
关于用于再现蓝色区域的蓝色油墨,迄今为止已有多个报告。例如,有使用具有二
Figure GDA0003702374980000022
嗪骨架的紫色颜料(例如、C.I.颜料紫23)作为色材的蓝色油墨(参照专利文献3)。此外,有使用C.I.颜料蓝15:6、25和60等作为色材的蓝色油墨(参照专利文献4、5)。
这些色材中,专利文献2、4和5中均使用的C.I.颜料蓝15:6是具有ε型的晶型的铜酞菁颜料。该铜酞菁颜料与具有其他晶型(例如,C.I.颜料蓝15:3、15:4等)的铜酞菁颜料相比,会呈现红色感。因此,具有ε型的晶型的铜酞菁颜料可以合适地用作蓝色油墨的色材。
此外,从将C.I.颜料蓝15:6稳定地分散、获得良好的颜色再现性的油墨的观点出发,专利文献4中,并用具有铜酞菁结构的颜料衍生物。此外,专利文献5中,并用苯并
Figure GDA0003702374980000021
唑颜料衍生物。根据这样并用颜料衍生物的方法,能够获得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且蓝色区域的颜色再现性优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
另一方面,已知在排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时使用喷墨喷头,在制造喷墨喷头时使用环氧系粘接剂(参照专利文献6和7)。但是,喷墨喷头中使用的环氧系粘接剂的部位有时会受到油墨成分的侵蚀作用,喷墨喷头的耐用寿命降低。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明确了上述专利文献2、4和5中记载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均会侵蚀喷墨喷头的环氧系粘接剂部位。即,担忧这些油墨不适合在喷墨印刷方式中长期持续使用。
如上所述,在使用C.I.颜料蓝15:6作为色材来调制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蓝色油墨的情况下,困难的状况是使色材微细地分散至为了获得颜色再现性高的喷墨油墨所需要的水平并将该状态长期维持,以及实际保持良好的排出性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971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7735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7-171789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8/105355号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18/131400号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9-285904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2-0303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提供能够良好地再现蓝色区域的颜色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更具体而言,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改善初期的分散性、长期保存时的分散稳定性以及排出稳定性,并且实现对于喷墨喷头中使用的环氧系粘接剂的低侵蚀性(低浸透性)。此外,本发明提供包含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油墨组,其可获得清晰度和显色性优异、在绿色、蓝色和红色区域中的颜色再现性均良好的印刷物。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针对上述现状,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具有特定构成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以及包含该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油墨组,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以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受以下限定,包含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
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其包含颜料(A)、色素衍生物(B)、颜料分散树脂(C)以及聚合性化合物(D),
上述颜料(A)包含C.I.颜料蓝15:6和喹吖啶酮系颜料,
以油墨的总质量为基准,上述C.I.颜料蓝15:6的配合量和喹吖啶酮系颜料的配合量的总质量为2~10质量%,
C.I.颜料蓝15:6与喹吖啶酮系颜料的质量比率为3:1~1:3,
上述色素衍生物(B)包含喹吖啶酮系颜料衍生物,
在将上述颜料分散树脂(C)的酸值设为C1(mgKOH/g)、将上述颜料分散树脂(C)的胺值设为C2(mgKOH/g)时,C1≥C2>0。
优选的一实施方式涉及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以上述喷墨油墨的总质量为基准,上述聚合性化合物(D)包含20~60质量%的丙烯酸2-(2-乙烯氧基乙氧基)乙酯。
优选的一实施方式涉及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其进一步包含光聚合引发剂(E),作为光聚合引发剂(E),包含至少1种α-羟基苯乙酮系光聚合引发剂(E-1)。
另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油墨组,其包含上述实施方式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黄色油墨以及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品红色油墨。
另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印刷物,其是将上述实施方式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或上述实施方式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油墨组印刷于记录介质而成。
本申请的公开与2019年12月20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9-230092号中记载的主题相关,其说明书的公开内容为了参照而引用于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良好地再现蓝色区域的颜色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本发明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能够将初期的分散性、长期保存时的分散稳定性、排出稳定性以及对于喷墨喷头中使用的环氧系粘接剂的侵蚀性全部改善。此外,能够提供包含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油墨组,其可获得清晰度和显色性优异、在绿色、蓝色和红色区域中颜色再现性均良好的印刷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
如先前说明的那样,已知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所含的C.I.颜料蓝15:6在蓝色区域的颜色再现性优异。也已知通过将C.I.颜料蓝15:6适当地与其他颜料并用,能够调整为目标颜色。
在调制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的情况下,颜料等色材与适宜的分散剂并用,以在聚合性化合物中分散的形式使用。一般而言,作为分散剂,使用颜料分散树脂。在使用颜料分散树脂的情况下,颜料分散树脂的分子结构中存在的官能团会与颜料表面发生相互作用,从而颜料分散树脂吸附于颜料表面。另一方面,官能团以外的结构部分形成颜料粒子间的位阻,从而使分散状态稳定化。C.I.颜料蓝15:6的情况下,分子结构中具有多个氮原子,因此使用具有羧基等酸性基作为上述官能团的颜料分散树脂。
另一方面,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明确了油墨中的上述颜料分散树脂所具有的官能团、尤其是酸性基成为对于喷墨喷头中使用的环氧系粘接剂的部位产生侵蚀作用的原因。此外,根据后述的聚合性化合物的种类,有时油墨对于上述环氧系粘接剂部位也产生侵蚀作用。并且,作为它们的结果,存在导致喷墨喷头的耐用寿命降低这样的技术课题。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也可以使用不具有酸性基的分散剂。但是,如上所述,在使用C.I.颜料蓝15:6作为色材的情况下,尤其颜料的分散稳定性不充分,此外期望在长期的分散稳定性和喷墨排出合适性上得以改善。如上,在实用水平上满足初期的分散稳定性、长期的分散稳定性、喷墨排出合适性、以及对于喷墨喷头中使用的环氧系粘接剂的低侵蚀性的全部特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巨大课题。
面对这样的状况,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使C.I.颜料蓝15:6和喹吖啶酮系颜料在具有特定范围的酸值和胺值的颜料分散树脂(C)和喹吖啶酮系颜料衍生物的存在下分散,能够提供兼具初期的分散稳定性、长期的分散稳定性、喷墨排出合适性、对于环氧系粘接剂的低侵蚀性的全部特性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以下,称为油墨)包含C.I.颜料蓝15:6和喹吖啶酮系颜料作为颜料(A)。如上所述,为了获得目标颜色,可以并用多种颜料,但本发明中,以C.I.颜料蓝15:6与喹吖啶酮系颜料的组合为特征。C.I.颜料蓝15:6和喹吖啶酮系颜料均在分子结构内具有多个芳香环、氮原子,因此认为两者的亲和性高。其结果是,即使长期保管时,两者也不发生分离等,能够维持高分散稳定性。
另外,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调整C.I.颜料蓝15:6的配合量与喹吖啶酮系颜料的配合量的比率,能够兼顾颜色再现性和分散稳定性。即,从实现优异的颜色再现性和分散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一实施方式中,以油墨的总质量为基准,优选将C.I.颜料蓝15:6的配合量和喹吖啶酮系颜料的配合量的总质量设为3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将C.I.颜料蓝15:6与喹吖啶酮系颜料的质量比率设为3:1~1:3。
上述实施方式的油墨除了上述颜料(A)以外还包含具有特定范围的酸值和胺值的颜料分散树脂(C)以及色素衍生物(B)。通过并用这些材料,从而能够构成兼具分散稳定性、喷墨排出合适性以及对于环氧系粘接剂的低侵蚀性全部的油墨。
上述油墨中,颜料分散树脂(C)中存在的碱性基吸附于未与颜料吸附的游离颜料分散树脂的酸性基。由此,认为可不损害分散稳定性而缓和对于环氧系粘接剂的侵蚀性。但是,如果与酸性基相比碱性基过量存在,则有可能阻碍颜料分散树脂对于颜料的吸附。因此,在将颜料分散树脂(C)的酸值设为C1(mgKOH/g)、将上述颜料分散树脂(C)的胺值设为C2(mgKOH/g)时,颜料分散树脂(C)优选满足C1≥C2>0的关系。
另一方面,色素衍生物(B)为了提高分散稳定性而使用。一般而言,色素衍生物(B)优选与并用的颜料具有同种结构。上述实施方式的油墨的情况下,认为即使是铜酞菁系颜料衍生物,也对提高分散稳定性有效。但是,本发明人等发现,在使用喹吖啶酮系颜料衍生物的情况下,会获得在喷墨排出合适性以及对于环氧系粘接剂的低侵蚀性方面更加优异的油墨。
喹吖啶酮系结构与酞菁系结构不同,在氮原子上结合有氢原子。因此,认为颜料分子与颜料分散树脂中存在的酸性基容易形成氢键。其结果,认为与基于结构类似性的吸附相比,颜料分子与颜料分散树脂能够进行更强的结合。虽不受到理论的束缚,但认为基于这些原因,能够实现分散稳定性的显著提高,进而能够实现由粘弹性的优化带来的排出合适性的提高。另外,虽未确定降低对于环氧系粘接剂的侵蚀性的原因,但推测喹吖啶酮系颜料衍生物吸附于未与颜料吸附的游离颜料分散树脂的酸性基,从而不损害分散稳定性,缓和对于环氧系粘接剂的侵蚀。
如上,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油墨的构成,能够实现满足初期的分散稳定性、长期的分散稳定性、喷墨排出合适性、对于环氧系粘接剂的低侵蚀性的全部特性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
进一步,本发明人等发现,作为油墨中使用的聚合性化合物(D),使用丙烯酸2-(2-乙烯氧基乙氧基)乙酯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降低对于环氧系粘接剂的侵蚀性,并且能够提高颜料的长期的分散稳定性。
丙烯酸2-(2-乙烯氧基乙氧基)乙酯是分子结构中具有氧化乙烯基和乙烯基、有助于油墨的低粘度化和高反应性的材料。然而,由于所有基团均具有亲核性,因此有可能对分散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此外,25℃时的表面张力为约34mN/m,表面张力低,因此有可能对于喷墨喷头中的环氧系粘接剂部位产生侵蚀作用。
与此相对,认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颜料分散树脂(C)中所含的碱性基与氧化乙烯基和乙烯基形成弱相互作用,从而防止分散稳定性的恶化。另一方面,在使用丙烯酸2-(2-乙烯氧基乙氧基)乙酯的情况下,虽未确定降低对于环氧系粘接剂的侵蚀性的原因,但认为通过与油墨中的颜料中存在的芳香环等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抑制对于喷墨喷头的环氧系粘接剂部位的侵蚀作用。
一实施方式中,通过紫外线照射来使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固化的情况下,在油墨中配合光聚合引发剂(E)。如后述那样,可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光聚合引发剂。其中,作为优选的一实施方式,可以举出配合了α-羟基苯乙酮系光聚合引发剂(E-1)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该油墨从容易获得长期的分散稳定性以及优异的排出稳定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异。
包含α-羟基苯乙酮系光聚合引发剂(E-1)作为光聚合引发剂(E)的情况下,容易获得长期的分散稳定性和优异的排出稳定性。作为其理由,认为引发剂中存在的羟基与颜料表面的官能团形成氢键。推测通过形成氢键,从而辅助维持体系内稳定的颜料分散状态的效果,作为其结果,抑制颜料凝集,也改善来自喷墨喷头的排出稳定性。
以下,对构成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的各成分进行说明。
<颜料(A)>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包含C.I.颜料蓝15:6和喹吖啶酮系颜料这两者。它们均可使用市售品。可使用的喹吖啶酮系颜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C.I.颜料红122、202、209和282、以及C.I.颜料紫19等。可以仅使用它们中的1种,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从试图兼顾颜色再现性和分散稳定性的观点出发,C.I.颜料蓝15:6的比表面积优选为30~150m2/g,更优选为50~100m2/g。上述比表面积是通过BET法测定的值。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C.I.颜料蓝15:6的固体状态下的堆积密度优选为0.5kg/l以下,更优选为0.3kg/l以下。虽然详细原因尚不清楚,但堆积密度是除了颜料本身的体积之外还考虑了上述颜料彼此所形成的空隙的体积等的值。因此,认为能够用作可综合判断油墨中的颜料的分散状态的指标。堆积密度是通过定容测定法测定的值。
一实施方式中,C.I.颜料蓝15:6的配合量和喹吖啶酮系颜料的配合量的总质量相对于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的总质量可以为2~10质量%,优选为3~6质量%。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容易地得到颜色再现性优异的印刷物。此外,能够容易地确保油墨的分散稳定性。进一步,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以外,如上所述,上述C.I.颜料蓝15:6与上述喹吖啶酮系颜料的质量比率优选为3:1~1:3。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除了C.I.颜料蓝15:6和喹吖啶酮系颜料以外还可使用它们以外的颜料(以下,也称为“其他颜料”)。作为上述其他颜料,可以使用与C.I.颜料蓝15:6同种的、C.I.颜料蓝15:3、15:4、16;C.I.颜料绿7、36等酞菁系颜料。此外,可以使用具有与上述C.I.颜料蓝15:6类似的部分结构的、C.I.颜料红175、176、185、208;C.I.颜料黄120、151、154、175、180、181、194等苯并咪唑酮系颜料。其中,在使用其他颜料的情况下,其配合量优选为不阻碍C.I.颜料蓝15:6和喹吖啶酮系颜料的效果的程度。具体而言,以颜料(A)的总质量为基准,其他颜料的配合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下。
<色素衍生物(B)>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中使用的色素衍生物(B)是具有喹吖啶酮骨架的颜料衍生物。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以喹吖啶酮颜料为基本骨架且在分子内导入有取代基的下述通式(1)~(3)所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1):
[化1]
Figure GDA0003702374980000091
通式(1)中,Pq表示n1价的喹吖啶酮残基,n1表示1以上的整数,Z1表示SO3 H或COOH。n1优选为1~5,更优选为1~3,进一步优选为1~2。
通式(2):
[化2]
Figure GDA0003702374980000092
通式(2)中,Pq表示n2价的喹吖啶酮残基,
n2表示1以上的整数,
Z2表示SO3 -或COO-
Z3表示碱金属阳离子、伯胺阳离子、仲胺阳离子、叔胺阳离子或季铵阳离子。
n2优选为1~5,更优选为1~3,进一步优选为1~2。
通式(3):
[化3]
Figure GDA0003702374980000093
通式(3)中,Pq表示n3价的喹吖啶酮残基,
n3表示1以上的整数,
m表示1以上的整数,
R1表示(m+1)价的有机残基,
R2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多个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n3优选为1~5,更优选为1~3,进一步优选为1~2。
此外,R1优选为亚甲基,R2优选全部为氢原子。
上述通式(1)~(3)中,作为Pq所表示的喹吖啶酮残基的具体例,可以举出来源于无取代喹吖啶酮、单甲基喹吖啶酮、二甲基喹吖啶酮、单氯喹吖啶酮、二氯喹吖啶酮、单甲氧基喹吖啶酮以及二甲氧基喹吖啶酮等的残基。
上述色素衍生物例如可以通过日本特公昭46-10069号公报、日本特公昭50-4019号公报、日本特公昭53-13651号公报、日本特开昭55-108466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来调制。上述之中,优选为通式(1)或(2)所表示的色素衍生物。更优选为上述通式(1)中Z1为SO3H的化合物、或上述通式(2)中Z2为SO3 -的化合物。进一步,特别优选为下述通式(4)~(5)所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4):
[化4]
Figure GDA0003702374980000101
通式(4)中,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通式(5):
[化5]
Figure GDA0003702374980000102
通式(5)中,R5和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上述实施方式中,色素衍生物(B)不仅辅助喹吖啶酮系颜料的分散,而且与未吸附于颜料的游离颜料分散树脂的酸性基吸附。由此,推测具有缓和油墨中的成分对于喷墨喷头中的环氧系粘接剂部位的侵蚀作用的效果。从获得这样的效果的观点出发,上述色素衍生物(B)的配合量相对于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所含的颜料的合计量优选为1~20质量%,更优选为2~10质量%。
<颜料分散树脂(C)>
上述实施方式的油墨中,为了颜料的初期分散性以及长期的分散稳定性,使用颜料分散树脂(C)。关于所使用的颜料分散树脂(C),当将颜料分散树脂(C)的酸值设为C1(mgKOH/g)、将颜料分散树脂(C)的胺值设为C2(mgKOH/g)时,优选为C1≥C2>0。
从可以容易地提高颜料的初期分散性的观点出发,一实施方式中,颜料分散树脂(C)的酸值可以为30~135(mgKOH/g),更优选可以为35~132(mgKOH/g),进一步优选可以为35~80(mgKOH/g)。另外,胺值优选可以为15~100(mgKOH/g),更优选可以为20~75(mgKOH/g),进一步优选可以为30~74(mgKOH/g)。
除此以外,C1与C2之差(C1-C2的值)优选为0~80,特别优选为0~50。如果C1-C2的值为上述范围内,则能够良好地防止油墨对于环氧系粘接剂的侵蚀作用,而且也能够适宜地维持分散稳定性。
本说明书中,所谓“酸值”表示颜料分散树脂(C)的固体成分每1g的酸值,是依据JIS K 0070,利用电位差滴定法求出的值。所谓“胺值”表示颜料分散树脂(C)的固体成分每1g的胺值,是使用0.1N的盐酸水溶液,利用电位差滴定法求出后,换算成氢氧化钾的当量的值。
颜料分散树脂(C)可以使用市售品。也可以使用通过公知的方法合成的树脂。作为市售品的具体例,可以举出毕克化学公司制的Disperbyk(注册商标)-145和106、以及路博润公司制的Solsperse(注册商标)J-180等。此外,例如,可以将使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等含酸基单体、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等含氨基单体、以及视需要的其他单体在有机溶剂中共聚而成的树脂且酸值和胺值满足上述条件的树脂用作颜料分散树脂(C)。
上述实施方式的油墨中,从兼顾对于C.I.颜料蓝15:6和喹吖啶酮系颜料这两者的分散性以及对于环氧系粘接剂的低侵蚀性的观点出发,适合使用主链为聚胺或聚亚胺的梳形颜料分散树脂。特别适合使用主链为聚亚胺的梳形颜料分散树脂。作为上述聚胺的具体例,可以举出聚乙烯基胺和聚烯丙基胺。作为上述聚亚胺的具体例,可以举出聚乙烯亚胺和聚丙烯亚胺。需说明的是,例示的市售品中,作为主链为聚胺或聚亚胺的梳形颜料分散树脂,有Disperbyk(注册商标)-145和Solsperse(注册商标)J-180。在合成上述主链为聚胺或聚亚胺的梳形颜料分散树脂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利用日本特表2003-531001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
颜料分散树脂(C)的添加量相对于上述颜料(A)的总质量优选为20~100质量%,更优选为30~80质量%。在将颜料分散树脂(C)的添加量调整至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初期分散性充分良好。进而,能够改善由未吸附于颜料的颜料分散树脂(C)的影响而导致的排出稳定性的恶化以及降低对于喷墨喷头的环氧系粘接剂部位的侵蚀作用。
<聚合性化合物(D)>
上述实施方式的油墨中,聚合性化合物(D)具有借助由后述的光聚合引发剂等产生的自由基等引发种而发生聚合或交联反应,使含有它们的组合物进行固化的功能。
作为聚合性化合物(D),只要具有上述特性就没有特别限制,无论单体、低聚物以及聚合物的种类都可以使用。“低聚物”和“聚合物”是指多个单体结合而成的聚合物,两者根据聚合度进行分类。本说明书中,将上述聚合度为2~5的称为“低聚物”,将聚合度为6以上的称为“聚合物”。
作为聚合性化合物(D)所具有的聚合性基团,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酯基、乙烯基醚基、烯丙基、乙烯基(其中,不包括上述乙烯基醚基和烯丙基)、不饱和羧酸基等。
一实施方式中,作为聚合性化合物(D),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聚合性化合物(D)可以为单官能的聚合性化合物,也可以为二官能以上的多官能的聚合性化合物。出于调整反应速度、固化膜的物性、油墨的物性等目的,可以仅使用1种聚合性化合物(D),也可以将多种聚合性化合物(D)混合使用。在单官能的聚合性化合物的比例大的情况下,具有容易获得柔软的固化膜的倾向。在多官能的聚合性化合物的比例大的情况下,具有容易获得优异的固化性的倾向。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在使用多种聚合性化合物(D)的情况下,单官能的聚合性化合物与多官能的聚合性化合物的比例可以根据用途来任意确定。
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以及“(甲基)丙烯酰基”之类的记载的含义分别是“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以及“丙烯酰基和/或甲基丙烯酰基”。本说明书中,“单官能”的含义是1分子中仅具有1个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另外,“二官能”以及“三官能”的含义分别是1分子中具有2个或3个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以下的记载中,将二官能以上统称为“多官能”。
作为单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或丙氧基)化)2-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基(氧乙基)酯、苯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2-乙氧基乙氧基)乙酯、甲氧基二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壬基苯酚EO改性丙烯酸酯、壬基苯酚PO改性丙烯酸酯、邻苯基苯酚EO改性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EO改性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β-羧基乙酯、三羟甲基丙烷缩甲醛(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降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己内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1,4-环己烷二甲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丙烯酰基吗啉、以及N-丙烯酰氧基乙基六氢邻苯二甲酰亚胺等。
作为具有2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二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或丙氧基)化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10-癸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4-二甲基-1,5-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3-甲基-1,5-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基乙基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环己烷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低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乙基-2-丁基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新戊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F聚乙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低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乙基-2-丁基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烷二(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化乙氧基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双酚F二(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EO改性二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改性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羟甲基三环癸烷二(甲基)丙烯酸酯、环己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以及二环戊基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此外,作为各带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和乙烯基醚基的二官能的聚合性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2-(2-乙烯氧基乙氧基)乙酯、以及甲基丙烯酸2-(2-乙烯氧基乙氧基)乙酯等。
作为三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的氧化烯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例如,三羟甲基丙烷EO改性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PO改性三丙烯酸酯等)、四羟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醚、异氰脲酸氧化烯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丙酸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羟基新戊醛改性二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山梨糖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以及丙氧基化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等。从固化性方面考虑,优选包含选自由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以及三羟甲基丙烷EO改性三丙烯酸酯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作为四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山梨糖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丙酸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以及四羟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等。其中,优选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作为五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山梨糖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以及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六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山梨糖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磷腈的氧化烯改性六(甲基)丙烯酸酯、以及ε-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其中,优选为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本说明书中,“EO”的含义是“氧化乙烯”,“PO”的含义是“氧化丙烯”。
如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的油墨中,从能够进一步降低对于环氧系粘接剂的侵蚀性,并且提高颜料的长期分散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丙烯酸2-(2-乙烯氧基乙氧基)乙酯。一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优选含有20~60质量%的(甲基)丙烯酸2-(2-乙烯氧基乙氧基)乙酯。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以良好的水平容易地兼顾长期的分散稳定性的提高以及对于环氧系粘接剂的侵蚀性的降低效果。
优选的一实施方式中,聚合性化合物(D)优选包含选自由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以及丙烯酸2-(2-乙烯氧基乙氧基)乙酯所组成的组中的2种以上。
此外,优选的一实施方式中,相对于聚合性化合物(D)总质量,二官能的聚合性化合物的配合量优选为6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5质量%以上。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可获得颜料的分散性、排出稳定性以及对于环氧系粘接剂的低侵蚀性的全部特性均良好的结果,进而从油墨的固化性以及固化膜的耐摩擦性的观点考虑也可获得良好的结果。
<光聚合引发剂(E)>
在利用紫外线使上述实施方式的油墨固化的情况下,优选在油墨中配合光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E)可以为公知的光聚合引发剂,例如,优选使用以分子裂解型或夺氢型来产生自由基的光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E)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并用。此外,也可以将产生自由基的光聚合引发剂与产生阳离子的光聚合引发剂并用。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E)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以下物质:
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IGM RESINS公司制“OMNIRADBDK”)等苯偶酰二甲基缩酮系光聚合引发剂;
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IGM RESINS公司制“OMNIRAD184”)等α-羟基烷基苯酮系光聚合引发剂;
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IGM RESINS公司制“OMNIRAD1173”)、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IGM RESINS公司制“OMNIRAD659”)、2-羟基-1-{4-[4-(2-羟基-2-甲基丙酰基)苄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IGM RESINS公司制“OMNIRAD127”)、低聚(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IGM RESINS公司制、“ESACUREONE”“ESACUREKIP160”)等α-羟基苯乙酮系光聚合引发剂;
2-甲基-1-[4-(甲基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IGM RESINS公司制“OMNIRAD907”)、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1(IGM RESINS公司制“OMNIRAD369”)、2-二甲基氨基-2-(4-甲基苄基)-1-(4-吗啉代苯基)-1-丁酮(IGM RESINS公司制“OMNIRAD379”)等α-氨基烷基苯酮系光聚合引发剂
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IGM RESINS公司制“OMNIRAD819”)、2,4,6-三甲基苯甲酰-二苯基氧化膦(IGM RESINS公司制“OMNIRADTPO”)、乙基(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IGM RESINS“OMNIRADTPO-L”)等酰基氧化膦系光聚合引发剂;
苯基乙醛酸甲酯(IGM RESINS公司制“OMNIRADMBF”)等分子内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
1,2-辛二酮-1-[4-(苯基硫基)-2-(O-苯甲酰肟)](BASF公司制“IRGACUREOXE01”)、乙酮-1-[9-乙基-6-(2-甲基苯甲酰)-9H-咔唑-3-基]-1-(O-乙酰肟)(BASF公司制“IRGACUREOXE02”)等肟酯系光聚合引发剂;
二苯甲酮、4-苯基二苯甲酮、1,3-二苯甲酰基苯(isophthalophenone)、4-苯甲酰-4’-甲基-二苯基硫醚(IGM RESINS公司制“OMNIRADBMS”)、1-[4-(4-苯甲酰苯基硫烷基)苯基]-2-甲基-2-(4-甲基苯基磺酰基)丙烷-1-酮(IGM RESINS公司制“ESACURE1001M”)等二苯甲酮系光聚合引发剂。
一实施方式中,从颜料的长期分散稳定性以及喷墨的排出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α-羟基苯乙酮系光聚合引发剂(E-1)。从适宜获得期望的效果的观点出发,上述α-羟基苯乙酮系光聚合引发剂(E-1)的配合量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优选为1~12质量%的范围,更优选为1~8质量%的范围。
<其他成分>
上述实施方式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中,除了上述成分以外,还可以根据目的并用阻聚剂、溶剂、表面调节剂以及其他添加剂。
<阻聚剂>
为了提高油墨的经时的粘度稳定性、经时后的排出稳定性、喷墨记录装置内的粘度稳定性,可以使用阻聚剂。作为阻聚剂,特别适合使用受阻酚系化合物、吩噻嗪系化合物、受阻胺系化合物以及磷系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以举出4-甲氧基苯酚、对苯二酚、甲基对苯二酚、叔丁基对苯二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吩噻嗪以及N-亚硝基苯基羟基胺的铝盐等。从维持固化性的同时提高经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油墨总质量,阻聚剂的配合量优选为0.01~2质量%,更优选为0.1~1质量%。
<溶剂>
为了油墨的低粘度化、提高对于记录介质的润湿扩散性,上述实施方式的油墨可以含有溶剂。溶剂可以为选自由水和有机溶剂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一实施方式中,溶剂优选至少含有有机溶剂。以下,对含有有机溶剂的油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将有机溶剂的一部分或全部置换成水。
(有机溶剂)
通过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油墨中加入有机溶剂,由能够容易地降低油墨的粘度,能够容易地提高对于记录介质的润湿扩散性。虽没有特别限定,但以油墨的总质量为基准,有机溶剂的配合量优选为0.01~30质量%,更优选为0.05~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10质量%。此外,从干燥性以及对于记录介质的润湿扩散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沸点为140~300℃的有机溶剂。
作为可使用的有机溶剂,例如,可以举出亚烷基二醇单烷基醚单乙酸酯类、亚烷基二醇二乙酸酯类、亚烷基二醇单烷基醚类、烷二醇类、亚烷基二醇二烷基醚类、内酰胺类以及内酯类。也可以使用它们以外的含氮系有机溶剂、含氧系有机溶剂。
其中,优选包含选自由亚烷基二醇单烷基醚、亚烷基二醇二烷基醚以及亚烷基二醇单烷基醚乙酸酯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特别是,优选为三丙二醇单甲基醚、二丙二醇单甲基醚、丙二醇单甲基醚、乙二醇单丁基醚、二乙二醇单丁基醚、三乙二醇单丁基醚、四乙二醇二烷基醚、乙二醇单丁基醚乙酸酯、二乙二醇二乙基醚,最优选包含选自四乙二醇二烷基醚、乙二醇单丁基醚乙酸酯以及二乙二醇二乙基醚中的至少1种。
<表面调节剂>
出于提高对于记录介质的润湿扩散性以及防止排斥的目的,优选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油墨中添加表面调节剂。作为表面调节剂,例如,可以举出有机硅系表面调节剂、氟系表面调节剂、丙烯酸系表面调节剂以及炔二醇系表面调节剂等。从表面张力降低的能力以及与聚合性化合物(D)的相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有机硅系表面调节剂。
作为有机硅系表面调节剂,例如,可以使用具有二甲基硅氧烷骨架的化合物及其改性体。其中,优选可以使用聚醚改性硅氧烷系表面调节剂。作为聚醚,例如,可以举出聚氧化乙烯和聚氧化丙烯。分子中可以仅存在聚氧化乙烯和聚氧化丙烯中的任一者,也可以存在两者。聚醚改性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聚醚改性硅氧烷(共聚物)以及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等可以作为市售品来获得。
例如,优选可以使用:
毕克化学公司制的BYK(注册商标)-378、348、349等聚醚改性硅氧烷;
BYK―UV3500、UV3510等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
赢创德固赛公司制的TEGO(注册商标)GLIDE450、440、435、432、410、406、130、110、100等聚醚改性硅氧烷共聚物。
它们中,从形成良好的画质的观点出发,优选可以使用BYK-378、348、UV3510;TEGOGLIDE450、440、432、410等聚醚改性硅氧烷系表面调节剂。
有机硅系表面调节剂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优选为0.1~5.0质量%。在有机硅系表面调节剂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提高油墨对于记录介质的润湿扩散性。另一方面,在含量为5.0质量%以下的情况下,容易确保油墨的保存稳定性以及排出稳定性。
<油墨的制造方法>
上述实施方式的油墨的制造可以通过以往已知的方法来实施,具体而言,可以如下实施。首先,将C.I.颜料蓝15:6、喹吖啶酮系颜料、颜料分散树脂(C)、色素衍生物(B)、聚合性化合物(D)、以及视需要的表面调节剂、阻聚剂、溶剂等混合。接着,使用油漆搅拌机、砂磨机、辊磨机以及无介质分散机等进行分散处理,调制颜料分散体。
上述色素衍生物(B)可以与上述颜料分散树脂(C)同时添加。作为另一方法,在与上述颜料分散树脂(C)混合前,上述色素衍生物(B)可以预先与上述C.I.颜料蓝15:6和/或上述喹吖啶酮系颜料混合或处理。一实施方式中,从确保长期的分散稳定性,并且防止色素衍生物(B)在油墨中的脱离,抑制对于环氧系粘接剂的损伤的观点出发,上述色素衍生物(B)优选预先与上述C.I.颜料蓝15:6和/或上述喹吖啶酮系颜料混合或处理。
接着,对于所得的颜料分散体,以具有期望的油墨特性的方式添加聚合性化合物(D)的剩余部分以及其他视需要的光聚合引发剂(E)和其他添加剂(例如,表面调节剂、阻聚剂、溶剂等)并充分混合。接着,将所得的混合物用过滤器等过滤,将粗大粒子滤掉,由此获得喷墨油墨。
<2>油墨组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能够良好地再现蓝色区域的颜色。此外,通过使用包含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以下所示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黄色油墨(以下,也简称为“黄色油墨”)以及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品红色油墨(以下,也简称为“品红色油墨”)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油墨组(以下,也简称为“油墨组”),能够获得清晰度和显色性优异、在绿色、蓝色和红色区域中的颜色再现性均良好的印刷物。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黄色油墨>
通过将上述实施方式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与黄色油墨组合使用,可获得绿色区域的颜色再现性优异的印刷物。一实施方式中,构成油墨组的黄色油墨所含的黄色颜料优选包含具有下述通式(6)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黄色颜料和/或具有下述通式(7)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黄色颜料。这些颜料可以仅含有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并用。在并用2种以上时,可以使用形成了混晶状态的颜料。
通式(6):
[化6]
Figure GDA0003702374980000201
其中,通式(6)具有至少1个结合键。
此外,通式(6)中,X1和X2均为=O,或均为=CR12R13,或X1为=O且X2为=NR14
此外,R7~R10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卤原子,
R11表示氢原子或结合键,
R12~R14分别表示结合键。
通式(7):
[化7]
Figure GDA0003702374980000202
通式(7)中,R15表示结合键。
作为上述通式(6)所表示的部分结构,有邻苯二甲酰亚胺(通式(6)中,X1和X2均为=O,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C.I.颜料黄138)、异吲哚啉酮(通式(6)中,X1为=O且X2为=NR14,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C.I.颜料黄109、110)、异吲哚啉(通式(6)中,X1和X2均为=CR12R13,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C.I.颜料黄139、185)等。
上述例示的颜料中,特别优选选择选自由作为异吲哚啉系黄色颜料所已知的、C.I.颜料黄139和185所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在使用这样的颜料的情况下,在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组合时,可容易地获得绿色区域的颜色再现性优异以及具有优异的着色力、进而图像浓度优异的印刷物。
另一方面,作为上述通式(7)所表示的部分结构,有苯并咪唑酮,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C.I.颜料黄120、151、154、175、180、181、194等。
上述例示的颜料中,特别优选选择选自由C.I.颜料黄175、180和194所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在使用这样的颜料的情况下,在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组合时,可容易地获得绿色区域的颜色再现性优异以及具有优异的着色力、进而图像浓度优异的印刷物。
一实施方式中,从试图兼顾颜色再现性和分散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具有上述通式(6)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黄色颜料和/或具有上述通式(7)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黄色颜料的比表面积优选为20~100m2/g,更优选为30~70m2/g。上述比表面积可以通过与上述C.I.颜料蓝15:6同样的方法来测定。
以黄色油墨的总质量为基准,具有上述通式(6)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黄色颜料以及具有上述通式(7)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黄色颜料的配合量的合计量可以为1~10质量%。从长期保存黄色油墨时的分散稳定性以及排出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上述配合量更优选为1.5~9质量%,特别优选为2~8质量%。
构成上述实施方式的油墨组的黄色油墨除了上述黄色颜料以外,还可以包含色素衍生物、颜料分散树脂、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以及其他成分(阻聚剂、溶剂、表面调节剂等)。关于这些构成要素的详细内容与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时同样。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品红色油墨>
通过将上述实施方式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与品红色油墨组合使用,可获得红色区域的颜色再现性优异的印刷物。一实施方式中,构成油墨组的品红色油墨所含的品红色颜料优选包含具有下述通式(8)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品红色颜料。这些颜料可以仅包含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并用。在并用2种以上时,可以使用形成了混晶状态的颜料。
通式(8):
[化8]
Figure GDA0003702374980000221
通式(8)中,R16、R17、R1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2的烷基、碳原子数1~2的烷氧基、苯胺基、氨基甲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磺酰胺基中的任一者。
此外,R19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2的烷基或下述通式(9)所表示的结构。
通式(9):
[化9]
Figure GDA0003702374980000222
通式(9)中,R20表示氢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碳原子数1~2的烷基、碳原子数1~2的烷氧基、氨基或硝基。
R21、R2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碳原子数1~2的烷基、碳原子数1~2的烷氧基、氨基、硝基中的任一者,或者R21与R22彼此结合而形成咪唑啉酮环。
此外,“*”表示结合键,在该位置结合上述通式(8)所表示的部分结构。
上述例示的颜料中,特别优选选择选自由C.I.颜料红146、147、150、170和184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在使用这些颜料的情况下,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黄色油墨组合时,可容易地获得红色区域的颜色再现性优异以及具有优异的着色力、进而图像浓度优异的印刷物。
一实施方式中,从试图兼顾颜色再现性和分散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具有上述通式(8)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品红色颜料的比表面积优选为20~100m2/g,更优选为30~80m2/g。上述比表面积可以通过与上述C.I.颜料蓝15:6同样的方法来测定。
以品红色油墨的总质量为基准,具有上述通式(8)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品红色颜料的配合量的总质量可以为1~10质量%。从长期保存品红色油墨时的分散稳定性以及排出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上述配合量更优选为1.5~9质量份,特别优选为2~8质量%。
构成上述实施方式的油墨组的品红色油墨除了上述品红色颜料以外,还可以包含色素衍生物、颜料分散树脂、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以及其他成分(阻聚剂、溶剂、表面调节剂等)。关于这些构成要素的详细内容与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时同样。
<其他油墨>
上述实施方式的油墨组中,为了提高颜色再现性,可以进一步将绿色油墨、棕色油墨等组合使用。另外,在并用黑色油墨的情况下,可以抑制油墨的使用量,并且表现出对比度大的黑色。进一步,在并用白色油墨的情况下,能够形成对于透明或有色的记录介质具有良好的可见性的印刷物。此外,也可以并用浅蓝色油墨、浅品红色油墨、浅黄色油墨以及浅黑色油墨等浅色油墨。
优选的一实施方式可以为由上述实施方式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包含上述黄色颜料的黄色油墨以及包含上述品红色颜料的品红色油墨构成的油墨组。在使用这样的油墨组的情况下,即使不使用其他的有色(具有彩度的所有颜色)油墨,也尤其能够容易地获得在绿色、蓝色和红色区域中的颜色再现性均优异的印刷物。因此,上述实施方式的油墨组中,作为其他油墨,优选仅使用选自由黑色油墨、浅黑色油墨和白色油墨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的无彩色油墨。
<3>记录方法、印刷物
使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或包含该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油墨组,能够获得良好的印刷物。作为制造印刷物的记录方法,包括:将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排出并赋予到记录介质的工序(印刷工序)、以及对赋予在上述记录介质上的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使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固化的工序(固化工序)。
<印刷工序>
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上述记录方法中的印刷工序优选采用单程的喷墨方式。另外,此时的印刷速度优选为35m/min以上,更优选为50m/min以上,特别优选为75m/min以上。
<固化工序>
活性能量射线的发生源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以往已知的发生源。具体而言,可以举出水银灯、氙灯、金属卤化物灯、以及UV-LED和紫外线激光二极管(UV-LD)等LED(发光二极管)、以及气体/固体激光器等。其中,优选使用UV-LED。
<记录介质>
作为上述记录方法中使用的记录介质,例如,可以举出包含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尼龙、聚苯乙烯以及亚克力(PMMA等)等材料的塑料基材;铜版纸、半光铜版纸、流延铜版纸等纸基材;铝蒸镀纸等金属基材等。
上述记录介质的表面可以光滑,也可以具有凹凸的形状,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均可。此外,记录介质可以将上述多种基材的2种以上彼此贴合而成。进一步,记录介质可以在印字面的相反侧具有剥离粘着层等功能层。
实施例
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以下的实施例对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没有任何限制。除非特别指明,则份表示质量份,%表示质量%。
<1>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
[实施例1]
首先,在调制油墨之前,调制颜料分散体。将作为颜料(A)的12份C.I.颜料蓝15:6(比表面积为95m2/g、堆积密度为0.1kg/l)和8份C.I.颜料红122(喹吖啶酮系颜料)、作为颜料分散树脂(C)的10份BYK-145、作为色素衍生物(B)的1.25份上述通式(4)所表示的R3、R4均为氢原子的化合物、以及作为聚合性化合物(D)的68.75份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进行配合并投入至槽中,利用高速搅拌机搅拌至均匀。接着,将它们用卧式砂磨机分散约1小时从而调制颜料分散体。
接着,对于所得的颜料分散体,以成为表1的实施例1中记载的配合的方式,一边搅拌一边依次加入剩余聚合性化合物(D)、光聚合引发剂(E)、添加剂以及阻聚剂,混合至光聚合引发剂溶解。接着,使用孔径1μm的深度型过滤器,对先前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将粗大粒子去除,由此得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1。
对于所得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按照下述方法进行评价。
<颜色再现性>
使用搭载了京瓷公司制喷头(分辨率600dpi×600dpi)的喷墨排出装置(Tritech公司制OnePassJET),将先前调制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1印刷在Lintec公司制的基材“PET K2411”上。印刷时的条件设为油墨液滴量14pl以及印字率100%的印字条件。接着,使用GEW公司制的240W/cm金属卤化物灯,以累积光量200mJ/cm2的条件,对上述印刷物进行照射,使上述油墨固化,由此制作印刷样品。从印刷至固化的一系列工序按照50m/min的印刷速度来进行。
用X-Rite公司制的X-Rite eXact测定所得的印刷样品,评价颜色再现性。测定条件设为视角2°、光源D50、CIE表色系统。关于评价,根据是否满足下述条件来进行可(OK)或不可(NG)的判定。基于颜色再现性评价的观点,将“OK”时设为可实用区域。
OK:L≤35的区域中Hue角(色彩角)为270°~330°
NG:L≤35的区域中Hue角小于270°或大于330°
<初期分散稳定性>
对于上述调制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1,使用Microtrac BEL公司制的Nanotrac WaveII,测定体积基准的累计50%粒径(D50)以及累计99%粒径(D99)。测定时,使用DPGDA进行适当稀释以使其成为可测定的浓度。测定的结果按照下述1~5的评分进行打分,将3分以上设为可实用区域。
(评价基准)
5:D99/D50的值为4以下且D50<150nm
4:D99/D50的值为5以下且D50<180nm(其中,不包括与上述5分对应的情况)
3:D99/D50的值为5以下且D50<200nm(其中,不包括与上述5分或4分对应的情况)
2:可测定粒径,但不满足上述3分的条件
1:无法得到均匀的分散体,无法测定粒径
<长期的分散稳定性>
将上述调制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1以达到容器容量的85%的填充率的方式填充至玻璃容器中,在将容器密封以及遮光的状态下,在60℃的环境下保管10天。之后,使用Microtrac BEL公司制的Nanotrac WaveII测定体积基准的累计50%粒径(D50)以及累计99%粒径(D99)。测定时,使用DPGDA进行适当稀释以使其成为可测定的浓度。测定的结果按照下述1~5的评分进行打分,将3分以上设为可实用区域。
(评价基准)
5:D99/D50的值为4以下且D50<150nm
4:D99/D50的值为5以下且D50<180nm(其中,不包括与上述5分对应的情况)
3:D99/D50的值为5以下且D50<200nm(其中,不包括与上述5分或4分对应的情况)
2:可测定粒径,但不满足上述3个条件
1:油墨固化或凝胶化,无法测定粒径
<排出稳定性>
将上述制作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1填充至Tritech公司制的DotView(搭载京瓷公司制30kHz喷墨喷头)中,观察从喷墨喷头排出的样子。将排出时的喷头温度设定为40℃,通过调整喷头电压而使液滴速度发生变化,调查产生卫星液滴时的液滴速度,由此进行排出稳定性的评价。评价结果按照下述1~5的评分进行打分,将3分以上设为可实用区域。一般而言,存在液滴速度越是高速,越容易产生卫星液滴的倾向。
(评价基准)
5:液滴速度7.5m/s时未产生卫星液滴
4:液滴速度7.0m/s以上且小于7.5m/s时产生卫星液滴
3:液滴速度6.0m/s以上且小于7.0m/s时产生卫星液滴
2:液滴速度5.0m/s以上且小于6.0m/s时产生卫星液滴
1:液滴速度为小于5.0m/s的速度时产生卫星液滴
<对于环氧粘接剂的侵蚀性>
首先,按照日本特开2002-210964号公报第0091段中记载的方法调制粘接剂A,在玻璃板上滴加约2g。然后,用120℃的烘箱使玻璃板上的上述粘接剂干燥2小时,制作粘接剂的固化物。使附着于该玻璃板上的粘接剂固化物连同玻璃板一起浸渍在上述调制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1中,在60℃的环境下保管4周。之后,擦拭上述油墨,确认浸渍前后的形状变化以及质量变化,评价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对于环氧粘接剂的侵蚀性。评价结果按照下述1~5的评分进行打分,将3分以上设为可实用区域。
(评价基准)
5:粘接剂固化物的外观没有显著变形,质量变化率小于1%
4:粘接剂固化物的外观没有显著变形,质量变化率为1%以上且小于2%
3:粘接剂固化物的外观没有显著变形,质量变化率为2%以上且小于4%
2:粘接剂固化物的外观发生变形或者质量变化率为4%以上且小于6%
1:粘接剂固化物的外观发生显著变形或质量变化率为6%以上
[实施例2~45、比较例1~13]
将实施例1的配合分别按照成为表1和表2中记载的配合的方式进行变更,除此以外,以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调制油墨,得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2~58。然后,依据上述记载的方法实施各评价。
[表1-1]
Figure GDA0003702374980000291
[表1-2]
Figure GDA0003702374980000301
[表1-3]
Figure GDA0003702374980000311
[表2]
Figure GDA0003702374980000321
表1和表2中记载的简称以及商品名的详细情况如下。
·Solsperse12000:铜酞菁磺酸(路博润公司制的具有铜酞菁结构的颜料衍生物)
·BYK-145:毕克化学公司制颜料分散树脂(酸值76mgKOH/g、胺值71mgKOH/g)
·SolsperseJ180:路博润公司制颜料分散树脂(酸值35mgKOH/g、胺值30mgKOH/g)
·BYK-106:毕克化学公司制颜料分散树脂(酸值132mgKOH/g、胺值74mgKOH/g)
·BYK-140:毕克化学公司制颜料分散树脂(酸值73mgKOH/g、胺值76mgKOH/g)
·Solsperse32000:路博润公司制颜料分散树脂(酸值20mgKOH/g、胺值26mgKOH/g)
·BYK-108:毕克化学公司制颜料分散树脂(胺值71mgKOH/g)
·BYK-118:毕克化学公司制颜料分散树脂(酸值36mgKOH/g)
·TMPT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TMP(EO)TA:三羟甲基丙烷EO改性三丙烯酸酯
·GPTA:丙氧基化甘油三丙烯酸酯
·PETA: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DPHA: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DPGDA: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HDDA: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PEGDA: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VEEA:丙烯酸2-(2-乙烯氧基乙氧基)乙酯
·BzA:丙烯酸苄酯
·IBXA:丙烯酸异冰片酯
·THFA:丙烯酸四氢糠酯
·(EO)PEA:乙氧基化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
·PEA: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
·OMNIRAD659: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IGMRESINS公司制)
·ESACUREONE:低聚(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IGMRESINS公司制)
·OMNIRAD819: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IGM RESINS公司制)
·OMNIRADTPO:2,4,6-三甲基苯甲酰-二苯基氧化膦(IGM RESINS公司制)
·OMNIRADBMS:4-苯甲酰-4’-甲基二苯基硫醚(IGM RESINS公司制)
·OMNIRADEDB:苯甲酸乙基-4-(二甲基氨基)酯(IGM RESINS公司制)
·TEGO GLIDE 450:聚醚改性硅氧烷系表面调节剂(赢创德固赛公司制)
·BYK UV 3510:聚醚改性硅氧烷系表面调节剂(毕克化学公司制)
此外,表1中记载的丙烯酸系树脂A和丙烯酸系树脂B分别为通过以下方法合成的树脂。
<丙烯酸系树脂A的合成例>
在安装有氮气导入管、温度计、冷凝器、搅拌机的反应容器中,放入甲基乙基酮(MEK)90份,用氮气进行置换。将反应容器内加热至80℃后,经2小时滴加配合了作为树脂构成单体的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酯7.0份、甲基丙烯酸6.5份、丙烯酸丁酯60.0份和甲氧基聚乙二醇#600丙烯酸酯26.5份、以及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双(2-甲基丙酸)二甲酯(和光纯药工业公司制:V-601)6.0份的混合物,进行聚合反应。滴加结束后,进一步在80℃反应3小时,然后添加0.6份的V-601,在80℃反应1小时。然后,将MEK减压去除,由此得到丙烯酸系树脂A(酸值41mgKOH/g、胺值26mgKOH/g)。
<丙烯酸系树脂B的合成例>
作为树脂构成单体,使用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酯5.0份、丙烯酸12.0份、丙烯酸丁酯63.0份和甲氧基聚乙二醇#600丙烯酸酯20.0份,除此以外,通过与丙烯酸系树脂A同样的方法,得到丙烯酸系树脂B(酸值94mgKOH/g、胺值19mgKOH/g)。
评价结果:在包含颜料(A)、色素衍生物(B)、颜料分散树脂(C)以及聚合性化合物(D)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中,颜料(A)包含C.I.颜料蓝15:6和喹吖啶酮系颜料,上述颜料(A)在油墨中为2~10质量%,C.I.颜料蓝15:6与喹吖啶酮系颜料的质量比率为3:1~1:3,上述色素衍生物(B)包含喹吖啶酮系颜料衍生物,将上述颜料分散树脂(C)的酸值设为C1(mgKOH/g)、将上述颜料分散树脂(C)的胺值设为C2(mgKOH/g)时C1≥C2>0的情况下,确认到在颜色再现性、初期分散性、长期的分散稳定性、喷墨排出稳定性以及对于环氧系粘接剂的低侵蚀性的需求品质中全部具有可实用的品质。
此外,包含丙烯酸2-(2-乙烯氧基乙氧基)乙酯作为聚合性化合物(D)的实施例2~4与不含丙烯酸2-(2-乙烯氧基乙氧基)乙酯的实施例1相比,确认到在长期的分散稳定性以及对于环氧系粘接剂的低侵蚀性方面更加优异。
此外,包含α-羟基苯乙酮系引发剂(E-1)作为光聚合引发剂(E)的情况下,确认到在长期的分散稳定性以及排出稳定性的方面更加优异。(例如,实施例1和实施例13)
另一方面,在不使用色素衍生物的情况(比较例1)下以及使用喹吖啶酮系颜料衍生物以外的色素衍生物的情况(比较例2~3)下,初期的分散性不充分,无法获得期望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
此外,作为颜料分散树脂,使用将颜料分散树脂的酸值设为C1’(mgKOH/g)、将上述颜料分散树脂的胺值设为C2’(mgKOH/g)时C1’<C2’、C1’=0以及C2’=0中的任一树脂的情况(比较例4~7)下,确认到在初期的分散稳定性以及对于环氧系粘接剂的低侵蚀性方面差。
此外,比较例8是代替C.I.颜料蓝15:6而使用了C.I.颜料蓝15:4的油墨。比较例9和10是以质量比率3:1~1:3以外的范围配合C.I.颜料蓝15:6和喹吖啶酮系颜料的油墨。这些比较例均无法再现期望的色域,无法获得能够良好地再现期望的蓝色区域的颜色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
比较例11是再现了专利文献2的表2的B2的油墨。比较例12是再现了专利文献4的实施例2的蓝色(Blue)墨水No.16(d)的油墨。比较例13是模仿了专利文献5的表5记载的实施例39的油墨。这些比较例均无法再现期望的色域,而且长期的分散稳定性以及对于环氧粘接剂的低侵蚀性的评价明显差,无法获得可实用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
<2>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油墨组
调制以下所示的黄色油墨、品红色油墨以及黑色油墨。接着,将这些油墨与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调制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蓝色油墨)组合而制作油墨组,评价其清晰度和显色性。
[黄色油墨1的调制]
首先,在调制黄色油墨之前,如下调制黄色颜料分散体。将15份C.I.颜料黄139、10份作为颜料分散树脂的BYK-145、以及75份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投入至槽中。将它们用高速搅拌机搅拌至均匀后,利用卧式砂磨机分散约1小时,由此调制黄色颜料分散体。
接着,一边搅拌一边依次加入15份所得的黄色颜料分散体,40份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30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份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IGMRESINS公司制“OMNIRAD819”)、4份低聚(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IGM RESINS公司制“ESACUREONE”)、4份4-苯甲酰-4’-甲基二苯基硫醚(IGM RESINS公司制“OMNIRADBMS”)、2.5份聚醚改性硅氧烷系表面调节剂(赢创德赛公司制“TEGO GLIDE450”)、以及0.5份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混合至光聚合引发剂溶解。然后,利用孔径1μm的深度型过滤器进行过滤,将粗大粒子去除,由此得到黄色油墨1。
[黄色油墨2~6的调制]
将黄色油墨1中使用的颜料变更为表3记载的颜料,除此以外,通过与上述黄色油墨1同样的方法来调制黄色油墨2~6。
[表3]
黄色油墨编号 所使用的黄色颜料
1 C.I.颜料黄139
2 C.I.颜料黄185
3 C.I.颜料黄174
4 C.I.颜料黄180
5 C.I.颜料黄194
6 C.I.颜料黄150
[品红色油墨1的调制]
首先,在调制品红色油墨之前,如下调制品红色颜料分散体。将15份C.I.颜料红122、10份作为颜料分散树脂的BYK-145、以及75份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投入至槽中。将它们用高速搅拌机搅拌至均匀后,利用卧式砂磨机分散约1小时,由此调制品红色颜料分散体。
接着,一边搅拌一边依次加入20份所得的品红色颜料分散体、35.5份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30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份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IGM RESINS公司制的“OMNIRAD819”)、4份低聚(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IGM RESINS公司制的“ESACUREONE”)、4份4-苯甲酰-4’-甲基二苯基硫醚(IGMRESINS公司制的“OMNIRADBMS”)、2份聚醚改性硅氧烷系表面调节剂(赢创德固赛公司制“TEGO GLIDE 450”)、以及0.5份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混合至光聚合引发剂溶解。然后,使用孔径1μm的深度型过滤器进行过滤,将粗大粒子去除,由此得到品红色油墨1。
[品红色油墨2~5的调制]
将品红色油墨1中使用的颜料变更为表4记载的颜料以外,通过与上述品红色油墨1同样的方法来调制品红色油墨2~5。
[表4]
品红色油墨编号 所使用的品红色颜料
1 C.I.颜料红122
2 C.I.颜料红146
3 C.I.颜料红147
4 C.I.颜料红150
5 C.I.颜料红170
[黑色油墨的调制]
首先,在调制黑色油墨之前,如下调制黑色颜料分散体。将15份炭黑、5份作为颜料分散树脂的BYK-145、以及80份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投入至槽中。将它们用高速搅拌机搅拌至均匀后,利用卧式砂磨机分散约1小时,由此调制黑色颜料分散体。
接着,一边搅拌一边依次加入15份所得的黑色颜料分散体、41份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30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4份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IGMRESINS公司制的“OMNIRAD819”)、4份低聚(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IGM RESINS公司制的“ESACUREONE”)、4份4-苯甲酰-4’-甲基二苯基硫醚(IGM RESINS公司制“OMNIRADBMS”)、1.5份聚醚改性硅氧烷系表面调节剂(赢创德固赛公司制的“TEGOGLIDE 450”)、以及0.5份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混合至光聚合引发剂溶解。然后,使用孔径1μm的深度型过滤器进行过滤,将粗大粒子去除,由此得到黑色油墨。
[实施例46~56、比较例14]
<清晰度和显色性>
首先,将各如上述那样调制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蓝色油墨)、黄色油墨、品红色油墨以及黑色油墨如表5记载的那样进行组合而制作油墨组。在搭载了4个京瓷公司制喷头(分辨率600dpi×600dpi)的喷墨排出装置(Tritech公司制的OnePassJET)中填充上述油墨组。
接着,在Lintec公司制的基材“PET K2411”上印刷高清彩色数字标准图像数据(根据ISO/JIS-SCID JIS X 9201)的N5(自行车)图像。接着,使用GEW公司制的240W/cm金属卤化物灯使上述N5图像固化,制作自行车印刷物。印刷时的喷头温度设为40℃。此外,从印刷至固化的一系列工序按照50m/min的印刷速度来进行。
目视观察所得的自行车印刷物,按照下述1~4的评分进行打分,由此评价清晰度和显色性。需说明的是,将2分以上设为可实用区域。
(评价基准)
4:与实施例50中制作的自行车印刷物相比,清晰度和显色性优异。
3:与实施例50中制作的自行车印刷物为同等程度的清晰度和显色性。
2:与实施例50中制作的自行车印刷物相比,清晰度和显色性稍差。但是为实际使用中没有问题的水平。
1:清晰度明显低、浓度也低的印刷物。
[表5]
Figure GDA0003702374980000401
如表5所示,在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包含具有通式(6)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黄色颜料和/或具有通式(7)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黄色颜料的黄色油墨、以及包含具有通式(8)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品红色颜料的品红色油墨的油墨组(实施例53~56的组合)中,可得到清晰度和显色性格外优异的印刷物。

Claims (6)

1.一种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其包含颜料(A)、色素衍生物(B)、颜料分散树脂(C)以及聚合性化合物(D),
所述颜料(A)包含C.I.颜料蓝15:6和喹吖啶酮系颜料,
以油墨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C.I.颜料蓝15:6的配合量和所述喹吖啶酮系颜料的配合量的总质量为2~10质量%,
所述C.I.颜料蓝15:6与所述喹吖啶酮系颜料的质量比率为3:1~1:3,
所述喹吖啶酮系颜料包含选自由C.I.颜料红122、202、209、282、以及C.I.颜料紫19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
所述色素衍生物(B)包含喹吖啶酮系颜料衍生物,所述喹吖啶酮系颜料衍生物包含下述通式(1)~(3)所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1):
Figure FDA0004165389810000011
通式(1)中,Pq表示n1价的喹吖啶酮残基,n1表示1以上的整数,Z1表示SO3 H或COOH,
通式(2):
Figure FDA0004165389810000012
通式(2)中,Pq表示n2价的喹吖啶酮残基,
n2表示1以上的整数,
Z2表示SO3 -或COO-
Z3表示碱金属阳离子、伯胺阳离子、仲胺阳离子、叔胺阳离子或季铵阳离子,
通式(3):
Figure FDA0004165389810000021
通式(3)中,Pq表示n3价的喹吖啶酮残基,
n3表示1以上的整数,
m表示1以上的整数,
R1表示(m+1)价的有机残基,
R2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多个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将所述颜料分散树脂(C)的酸值设为C1、将所述颜料分散树脂(C)的胺值设为C2时C1≥C2>0,其中,所述酸值和所述胺值的单位为mgKOH/g,
所述颜料分散树脂(C)的酸值C1为30~135mgKOH/g,所述颜料分散树脂(C)的胺值C2为15~100mgKOH/g,
所述聚合性化合物(D)包含选自由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以及丙烯酸2-(2-乙烯氧基乙氧基)乙酯所组成的组中的2种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以所述喷墨油墨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聚合性化合物(D)包含20~60质量%的丙烯酸2-(2-乙烯氧基乙氧基)乙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其进一步包含光聚合引发剂(E),作为所述光聚合引发剂(E),包含至少1种α-羟基苯乙酮系光聚合引发剂(E-1)。
4.一种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油墨组,其包含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黄色油墨以及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品红色油墨。
5.一种印刷物,其是将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印刷于记录介质而成。
6.一种印刷物,其是将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油墨组印刷于记录介质而成。
CN202080088691.9A 2019-12-20 2020-11-18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油墨组 Active CN1148677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30092A JP6799288B1 (ja) 2019-12-20 2019-12-20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キ、及び、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インキセット
JP2019-230092 2019-12-20
PCT/JP2020/043031 WO2021124777A1 (ja) 2019-12-20 2020-11-18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キ、及び、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インキセ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7799A CN114867799A (zh) 2022-08-05
CN114867799B true CN114867799B (zh) 2023-05-30

Family

ID=73740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8691.9A Active CN114867799B (zh) 2019-12-20 2020-11-18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油墨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02004A1 (zh)
EP (1) EP4079818B8 (zh)
JP (1) JP6799288B1 (zh)
CN (1) CN114867799B (zh)
WO (1) WO202112477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23187A (en) 1972-06-19 1974-07-09 Bristol Myers Co Production of l(-)-gamma-amino-alpha-hydroxybutyric acid
IE45426B1 (en) 1976-07-15 1982-08-25 Ici Ltd Atomisation of liquids
DE2905114C2 (de) 1979-02-10 1981-03-19 Basf Ag, 6700 Ludwigshafen Pigmentzubereitungen
GB0009798D0 (en) 2000-04-20 2000-06-07 Avecia Ltd Dispersants
JP2002210964A (ja) 2001-01-15 2002-07-31 Konica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JP4631279B2 (ja) * 2004-01-16 2011-02-16 コニカミノルタエムジ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
ATE423172T1 (de) * 2005-11-28 2009-03-15 Agfa Graphics Nv Nichtwässerige chinakridondispersionen unter verwendung von dispersionssynergisten
DE102007033191A1 (de) * 2007-07-17 2009-01-22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td. Feinteilige epsilon-Kupferphthalocyanin-Pigmentzubereitung
JP2009197173A (ja) * 2008-02-25 2009-09-03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印刷物
JP5279117B2 (ja) * 2008-05-28 2013-09-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5365095B2 (ja) * 2008-08-25 2013-12-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セット
JP2011116876A (ja) * 2009-12-04 2011-06-16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セ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2012030399A (ja) * 2010-07-28 2012-02-16 Toshiba Tec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6024112B2 (ja) * 2011-12-01 2016-1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6163054B2 (ja) * 2013-09-03 2017-07-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その樹脂硬化物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EP3118271A4 (en) * 2014-03-14 2017-09-20 Toyo Ink SC Holdings Co., Ltd. Active energy ray-curable inkjet ink composition
JP2015183147A (ja) * 2014-03-26 2015-10-22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キ組成物
JP6763168B2 (ja) * 2016-03-24 2020-09-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バイオレットインク、インクセ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720628B2 (ja) * 2016-03-28 2020-07-08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WO2018105355A1 (ja) * 2016-12-07 2018-06-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活性線硬化型Blueインク、インクセッ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EP3569667B1 (en) * 2017-01-12 2022-07-27 Konica Minolta, Inc. Inkjet ink composition and image formation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79818A4 (en) 2023-02-01
CN114867799A (zh) 2022-08-05
US20230102004A1 (en) 2023-03-30
WO2021124777A1 (ja) 2021-06-24
JP2021098769A (ja) 2021-07-01
JP6799288B1 (ja) 2020-12-16
EP4079818B8 (en) 2024-04-03
EP4079818B1 (en) 2024-02-28
EP4079818A1 (en) 2022-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72295B2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
JP5748014B1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キ
JP6720628B2 (ja) 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JP665873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マゼンタインキ
JP5770765B2 (ja) 放射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7056149B2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キセット
JP5621251B2 (ja) 紫外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キおよび印刷物
JP699463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用プライマーインキ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キセット
JP639881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キセット
CN114867799B (zh)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油墨组
CN115989288B (zh) 紫外线固化型喷墨油墨
JP657564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キセット
CN113166573B (zh)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喷墨记录物和喷墨记录物的制造方法
JP2018172480A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キ
JP6660556B2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組成物、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インク、立体造形用材料、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組成物収容容器、二次元又は三次元の像形成方法、二次元又は三次元の像形成装置、及び硬化物
JP6919757B1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キ及び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CN113861758B (zh)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喷墨油墨
CN116133864A (zh) 紫外线固化型喷墨油墨组及印刷物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