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2281B - 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及船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及船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52281B
CN114852281B CN202210625946.1A CN202210625946A CN114852281B CN 114852281 B CN114852281 B CN 114852281B CN 202210625946 A CN202210625946 A CN 202210625946A CN 114852281 B CN114852281 B CN 1148522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ection
line
blank
super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59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52281A (zh
Inventor
蒋波涛
周友
刘方杰
刘瑞连
高泰宇
周宏敏
符白瑞
王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259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522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52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2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52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22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3/00Building or assembling vessels or marine structures, e.g. hulls or offshore platforms
    • B63B73/10Building or assembling vessels from prefabricated hull blocks, i.e. complete hull cross-s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5/00Superstructures, deckhouses, wheelhous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masts or spars, e.g. bowspr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00Hu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or component parts
    • B63B3/14Hull parts
    • B63B3/56Bulkheads; Bulkhead reinforc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70/00Maritime or waterways transport
    • Y02T70/10Measures concerning design or construction of watercraft hu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及船舶。上述方法包括:提供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毛坯板件,毛坯板件包括用于建造沿船宽方向延伸的围壁的第一毛坯板以及用于建造沿船长方向延伸的围壁的第二毛坯板;划分每个第二毛坯板为多个围壁分段板,围壁分段板包括第一分段板和第二分段板,第一分段板与第二分段板之间的连接处为横缝,相邻两个围壁分段板的横缝的端部连接,第一分段板包括第一前侧段、第一中间段和第一后侧段;第一中间段的上边缘线为斜线,第一前侧段、第一中间段和第一后侧段的上边缘平行于造船基线。本发明提高了上层建筑的板缝的美观程度,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材料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及船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及船舶。
背景技术
船舶上层建筑具有甲板层数多、层高低、跨度长等特点。船舶上层建筑内设置有舱室和通道,上层建筑的外侧、通道的两侧以及舱室的内侧均设置有围壁。每一层甲板通常均带有横向(沿船宽方向)的圆弧形梁拱以及纵向(沿船长方向)的脊弧,由于建造围壁的毛坯板通常呈长方形板,上层建筑每一层的围壁的毛坯板需要根据上层甲板与下层甲板的轮廓切割后,再与相邻两层甲板焊接,形成围壁,但被割掉的材料较多,材料成本较高。而且围壁的厚度较薄,为了防止围壁的毛坯板在运输、吊运过程中发生变形,因此通常围壁根据船舶分段划分为多块围壁分段板,且每个围壁分段板均分为上、下两部分,在同一围壁分段板的上、下两部分之间形成横缝,相邻两个围壁分段板的横缝存在高度不同的情况,降低了上层建筑的美观程度。
基于此,亟需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及船舶用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及船舶,以降低了上层建筑的板缝的杂乱程度,提高了上层建筑的板缝的美观程度,同时减少第一分段板在与甲板连接时被切割的材料,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材料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以降低上层建筑的板缝的杂乱程度,提高上层建筑的板缝的美观程度,同时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材料成本,降低了建造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包括:
提供用于建造上层建筑相邻两层甲板之间的围壁的毛坯板件,所述毛坯板件包括多个用于建造所述上层建筑沿船宽方向延伸的围壁的第一毛坯板以及多个用于建造所述上层建筑沿船长方向延伸的围壁的第二毛坯板,所述第一毛坯板为长方形板;
划分每个所述第二毛坯板为多个围壁分段板,每个所述围壁分段板均与船舶的一个船体分段对应,所述围壁分段板包括第一分段板和第二分段板,所述第一分段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分段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分段板和所述第二分段板之间的连接处为横缝,相邻两个所述围壁分段板的所述横缝的端部连接;
所述第一分段板包括第一前侧段、第一中间段和第一后侧段,所述第一前侧段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间段朝向船艏的一侧,所述第一后侧段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间段朝向船艉的一侧;
确定其中一个所述围壁分段板顶部连接的甲板正对于所述围壁分段板的上甲板区域,所述上甲板区域与所述第一中间段正对的部分设定为上甲板中间区域,连接所述上甲板中间区域的前端点与后端点形成第一直线,对应的所述第一中间段的上边缘线与所述第一直线平行,且所述上甲板中间区域的中间侧边缘与所述第一中间段的上边缘线相切;
所述前侧段和所述后侧段为长方形板,所述第一前侧段的上边缘线和所述第一后侧段的上边缘线均与造船基线平行,所述第一前侧段的上边缘线与前侧边缘线之间的交点与对应的所述上甲板区域的侧边缘的前端点重合,对应的所述上甲板区域的侧边缘经过所述第一后侧段的上边缘线与前侧边缘线之间的交点,且对应的所述上甲板区域的侧边缘的后端点位于所述第一后侧段的后边缘线上。
作为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分段板包括第二前侧段、第二中间段和第二后侧段,所述第一前侧段正对连接于所述第二前侧段的顶部,所述第一中间段正对连接于所述第二中间段的顶部,所述第一后侧段正对连接于所述第二后侧段的顶部;
设定所述第一前侧段和所述第二前侧段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一连线,所述第一中间段和所述第二中间段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二连线,所述第一后侧段和所述第二后侧段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三连线,且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三连线与所述造船基线平行,所述第二连线与所述第一直线平行;
所述第二连线的两端分别与同一所述围壁分段板的所述第一连线的第一端以及同一所述围壁分段板的所述第三连线的第一端连接。
作为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中间段的下边缘线与所述第一直线平行,确定对应的所述围壁分段板底部连接的甲板正对于所述围壁分段板的下甲板区域,所述下甲板区域与所述第二中间段正对的部分设定为下甲板中间区域,所述第二中间段的下边缘线连接于所述下甲板中间区域的中间侧边缘的前端点与后端点;和/或,
所述第二前侧段的下边缘线与所述造船基线平行,对应的所述下甲板区域的侧边缘经过所述第二前侧段的下边缘线与后侧边缘线之间的交点,且对应的所述下甲板区域的侧边缘的前端点位于所述第二前侧段的前边缘线上;和/或,
所述第二后侧段的下边缘线与所述造船基线平行,所述第二后侧段的下边缘线与后侧边缘线之间的交点与所述下甲板区域的后端点重合。
作为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前侧段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前侧段的厚度,所述第一前侧段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前侧段的高度;和/或,
所述第一中间段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中间段的厚度,所述第一中间段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中间段的高度;和/或,
所述第一后侧段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后侧段的厚度,所述第一后侧段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后侧段的高度。
作为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毛坯板包括横向上板部和横向下板部,所述横向上板部连接于横向下板部的顶端,所述横向上板部与所述横向下板部之间的连接处为横向连线;
所述第一连线的第二端与相邻的所述围壁分段板的第三连线的第二端或相邻的所述第一毛坯板的横向连线的端部连接;和/或,所述第三连线的第二端与相邻的所述围壁分段板的第一连线的第二端或相邻的所述第一毛坯板的横向连线的端部连接。
作为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前侧段与所述第二前侧段一体连接为前侧板,所述第一后侧段与所述第二后侧段一体连接为后侧板,所述前侧板或所述后侧板上开设有门孔。
作为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中间段与所述第二中间段连接形成中间板,所述中间板沿所述船长方向的尺寸占对应所述围壁分段板沿所述船长方向的尺寸的2/3~4/5;和/或,
所述前侧板沿所述船长方向的尺寸与所述后侧板沿所述船长方向的尺寸相同。
作为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层建筑内部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包括沿所述船宽方向延伸的横向通道以及沿所述船长方向延伸的纵向通道,所述横向通道与所述纵向通道连通,所述横向通道的两侧围壁均通过所述第一毛坯板建造,所述纵向通道的两侧围壁均通过所述第二毛坯板建造,所述第一毛坯板包括横向上板部和横向下板部,所述横向上板部连接于横向下板部的顶端,所述横向上板部与所述横向下板部之间的连接处为横向连线;
在所述第一毛坯板与所述第二毛坯板的连接处设置弧形板,所述弧形板沿船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弧形板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对应连接于所述通道顶部的甲板以及所述通道底部的甲板,所述弧形板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毛坯板以及所述第二毛坯板的所述围壁分段板。
作为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层建筑内部设置有通道和舱室,所述通道的围壁上开设有多个舱门,多个所述舱室与多个所述舱门一一对应连通;
所述舱室内的围壁包括连接板和所述毛坯板件,所述连接板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对应连接于所述舱室顶部的甲板以及所述舱室底部的甲板,所述连接板垂直于所述造船基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连接于用于围成所述舱室的所述毛坯板件,另一侧连接于所述通道的围壁朝向所述舱室内侧的侧壁。
一种船舶,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包括上层建筑,用于建造所述上层建筑的围壁的建造板件根据如上所述的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设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其将用于建造上层建筑沿船长方向延伸的围壁的第二毛坯板,对应船舶分段分隔为多个围壁分段板,又将围壁分段板划分为上、下连接的第一分段板和第二分段板,第一分段板与第二分段板之间的连接处为横缝,相邻两个围壁分段板的横缝的端部连接,减少了上层建筑的板缝的高度不同的情况,降低了上层建筑的板缝的杂乱程度,提高了上层建筑的板缝的美观程度。而且,第一分段板沿船长方向划分为第一前侧段、第一中间段和第一后侧段,将第一中间段的上边缘线设置为与第一直线平行的斜线,且上甲板中间区域的中间侧边缘与第一中间段的上边缘线相切,第一前侧段的上边缘线和第一后侧段的上边缘线均与造船基线平行,且上甲板区域的侧边缘经过第一前侧段、第一中间段和第一后侧段的上边缘线,此种结构设置,减少了第一分段板在与甲板连接时被切割的材料,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材料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船舶,减少了上层建筑的板缝的高度不同的情况,降低了上层建筑的板缝的杂乱程度,提高了上层建筑的板缝的美观程度,同时减少了第一分段板在与甲板连接时被切割的材料,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材料成本,降低了建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围壁分段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相邻两个围壁分段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围壁分段板上的门孔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层建筑在通道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侧边缘;101、中间侧边缘;
1、围壁分段板;11、第一分段板;111、第一前侧段;112、第一中间段;113、第一后侧段;12、第二分段板;121、第二前侧段;122、第二中间段;123、第二后侧段;13、门孔;
3、第一连线;4、第二连线;5、第三连线;
6、横缝;7、横向通道;8、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具体地,如图1-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提供用于建造上层建筑相邻两层甲板之间的围壁的毛坯板件,毛坯板件包括多个用于建造上层建筑沿船宽方向延伸的围壁的第一毛坯板以及多个用于建造上层建筑沿船长方向延伸的围壁的第二毛坯板,第一毛坯板为长方形板;
划分每个第二毛坯板为多个围壁分段板1,每个围壁分段板1均与船舶的一个船体分段对应,围壁分段板1包括第一分段板11和第二分段板12,第一分段板11连接于第二分段板12的顶部,第一分段板11和第二分段板12之间的连接处为横缝6,相邻两个围壁分段板1的横缝6的端部连接;
第一分段板11包括第一前侧段111、第一中间段112和第一后侧段113,第一前侧段111连接于第一中间段112朝向船艏的一侧,第一后侧段113连接于第一中间段112朝向船艉的一侧;
确定其中一个围壁分段板1顶部连接的甲板正对于围壁分段板1的上甲板区域,上甲板区域与第一中间段112正对的部分设定为上甲板中间区域,连接上甲板中间区域的前端点与后端点形成第一直线,对应的第一中间段112的上边缘线与第一直线平行,且上甲板中间区域的中间侧边缘101与第一中间段112的上边缘线相切;
第一前侧段111的上边缘线和第一后侧段113的上边缘线均与造船基线平行,第一前侧段111的上边缘线与前侧边缘线之间的交点与对应的上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的前端点重合,对应的上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经过第一后侧段113的上边缘线与前侧边缘线之间的交点,且对应的上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的后端点位于第一后侧段113的后边缘线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其将用于建造上层建筑沿船长方向延伸的围壁的第二毛坯板,对应船舶分段分隔为多个围壁分段板1,又将围壁分段板1划分为上、下连接的第一分段板11和第二分段板12,第一分段板11与第二分段板12之间的连接处为横缝6,相邻两个围壁分段板1的横缝6的端部连接,减少了上层建筑的板缝的高度不同的情况,降低了上层建筑的板缝的杂乱程度,提高了上层建筑的板缝的美观程度。而且,第一分段板11沿船长方向划分为第一前侧段111、第一中间段112和第一后侧段113,将第一中间段112的上边缘线设置为与第一直线平行的斜线,且上甲板中间区域的中间侧边缘101与第一中间段112的上边缘线相切,第一前侧段111的上边缘线和第一后侧段113的上边缘线均与造船基线平行,且上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经过第一前侧段111、第一中间段112和第一后侧段113的上边缘线,此种结构设置,减少了第一分段板11在与甲板连接时被切割的材料,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材料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前侧”与“后侧”均是以船舶的航行方向为基准,即朝向船艏部的一侧为前侧,朝向船艉部的一侧为后侧。在图1-图4中,右侧为前侧,左侧为后侧。为了清楚显示,相邻两块板之间的连接缝上均标记有“S”型标记。
进一步地,下面参照图1-图4详细介绍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方法包括:
S1、提供用于建造上层建筑相邻两层甲板之间的围壁的毛坯板件,毛坯板件包括多个用于建造上层建筑沿船宽方向延伸的围壁的第一毛坯板以及多个用于建造上层建筑沿船长方向延伸的围壁的第二毛坯板,也就是说,毛坯板件包括多个第一毛坯板和多个第二毛坯板。第一毛坯板用于建造上层建筑沿船宽方向延伸的围壁,第二毛坯板用于建造上层建筑沿船长方向延伸的围壁。其中,第一毛坯板为长方形板。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毛坯板的尺寸需要满足同时连接相邻两层甲板。以上层甲板与下层甲板的前端边缘线为例,由于梁拱的存在,上层甲板与下层甲板的前端边缘线均为向上拱起的弧形线。对于上层甲板而言,第一毛坯板的上边缘线的高度至少与上层甲板的前端边缘线的顶点相切,上层甲板的前端边缘线的左端点位于第一毛坯板的左侧边缘线上,上层甲板的前端边缘线的右端点位于第一毛坯板的右侧边缘线上。对于下层甲板而言,下层甲板的前端边缘线的左端点与第一毛坯板的下边缘线与左侧边缘线的交点重合,下层甲板的前端边缘线的右端点与第一毛坯板的下边缘线与右侧边缘线的交点重合。
具体地,第一毛坯板包括横向上板部和横向下板部,横向上板部与横向下板部均为长方形板,横向上板部与横向下板部的宽度相同。横向上板部连接于横向下板部的顶端,横向上板部与横向下板部之间的连接处为横向连线,即横向连线平行于造船基线。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层甲板与下层甲板的前端边缘线而言,横向上板部的上端根据上层甲板的前端边缘线的轮廓切割以及横向下板部的下端根据下层甲板的前端边缘线的轮廓切割后,横向上板部与横向下板部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此时横向上板部的上端轮廓与上层甲板的前端边缘线的轮廓相同,且横向上板部的上端与上层甲板的前端焊接连接,横向下板部的下端与下层甲板的前端焊接连接。
同理,对于上层甲板与下层甲板的后端边缘线而言,由于梁拱的存在,上层甲板与下层甲板的后端边缘线均为向上拱起的弧形线。对于上层甲板而言,第一毛坯板的上边缘线的高度至少与上层甲板的后端边缘线的顶点相切,上层甲板的后端边缘线的左端点位于第一毛坯板的左侧边缘线上,上层甲板的后端边缘线的右端点位于第一毛坯板的右侧边缘线上。对于下层甲板而言,下层甲板的后端边缘线的左端点与第一毛坯板的下边缘线与左侧边缘线的交点重合,下层甲板的后端边缘线的右端点与第一毛坯板的下边缘线与右侧边缘线的交点重合。此时,第一毛坯板也包括宽度相同的横向上板部和横向下板部,横向上板部与横向下板部均为长方形板。横向上板部的上端根据上层甲板的后端边缘线的轮廓切割以及横向下板部的下端根据下层甲板的后端边缘线的轮廓切割后,横向上板部与横向下板部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此时横向上板部的上端轮廓与上层甲板的后端边缘线的轮廓相同,且横向上板部的上端与上层甲板的后端焊接连接,横向下板部的下端与下层甲板的后端焊接连接。
优选地,横向上板部的厚度大于横向下板部的厚度,此种结构设置,使得横向下板部较薄,减轻了上层建筑的重量,降低了船体的自重。进一步地,横向上板部的高度大于横向下板部的高度,使得横向下板部的高度较低,降低了横向下板部的折弯变形的可能性,保证了上层建筑的结构强度。
S2、划分每个第二毛坯板为多个围壁分段板1,每个围壁分段板1均与船舶的一个船体分段对应,围壁分段板1包括第一分段板11和第二分段板12,第一分段板11连接于第二分段板12的顶部,第一分段板11和第二分段板12之间的连接处为横缝6,相邻两个围壁分段板1的横缝6的端部连接。
上述结构设置,使得相邻两个围壁分段板1之间的横缝6相连形成同一条线,避免了相邻两个围壁分段板1之间的横缝6的高度不同,降低了上层建筑的板缝的杂乱程度,提高了上层建筑的板缝的美观程度。
S3、第一分段板11包括第一前侧段111、第一中间段112和第一后侧段113,第一前侧段111连接于第一中间段112朝向船艏的一侧,第一后侧段113连接于第一中间段112朝向船艉的一侧。
具体地,第一前侧段111、第一中间段112和第一后侧段113呈一体式连接,即第一分段板11为一整块板,结构强度较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前侧段111、第一中间段112和第一后侧段113还可呈分体结构,通过焊接连接。在其他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第一前侧段1111与第一中间段112一体连接,再与第一后侧段113焊接连接,或将第一中间段112与第一后侧段113一体连接,再与第一前侧段111焊接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S4、确定其中一个围壁分段板1顶部连接的上层甲板正对于围壁分段板1的上甲板区域,上甲板区域与第一中间段112正对的部分设定为上甲板中间区域。连接上甲板中间区域的前端点与后端点形成第一直线,对应的第一中间段112的上边缘线与第一直线平行,且上甲板中间区域的中间侧边缘101与第一中间段112的上边缘线相切。
具体地,在图1中,上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以及下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均通过双点划线表示,位于上方的双点划线为上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位于下方的双点划线为下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曲线段AB为上甲板中间区域,A点为甲板中间区域的中间侧边缘101的前端点,B点为甲板中间区域的中间侧边缘101的后端点。第一直线的两端点分别为A点与B点。且上甲板中间区域的中间侧边缘101与第一中间段112的上边缘线相切,也有利于减少被切割掉的板料,降低了材料成本。
进一步地,第二分段板12包括第二前侧段121、第二中间段122和第二后侧段12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前侧段121、第二中间段122和第二后侧段123呈一体式连接,即第一分段板11为一整块板,结构强度较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前侧段121、第二中间段122和第二后侧段123还可呈分体结构,通过焊接连接。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第二前侧段121与第二中间段122一体连接,再与第二后侧段123焊接连接,或将第二中间段122与第二后侧段123一体连接,再与第二前侧段121焊接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第一前侧段111正对连接于第二前侧段121的顶部,第一前侧段111与第二前侧段121的宽度相同,使得围壁分段板1的前侧边缘线为直线,保证了第一分段板11的前侧边缘线与第二分段板12的前侧边缘线沿竖直方向共线,进一步保证了美观程度。设定第一前侧段111和第二前侧段121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一连线3,且第一连线3与造船基线平行,第一连线3即为第二前侧段121的上边缘线以及第一前侧段111的下边缘线,即第一前侧段111为长方形板。
第一中间段112正对连接于第二中间段122的顶部,第一中间段112与第二中间段122的宽度相同,便于生产加工。设定第一中间段112和第二中间段122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二连线4,第二连线4与第一直线平行,第二连线4即为第二中间段122的上边缘线以及第一中间段112的下边缘线,即第一中间段112为平行四边形。
第一后侧段113正对连接于第二后侧段123的顶部,第一后侧段113与第二后侧段123的宽度相同,使得围壁分段板1的后侧边缘线为直线,保证了第一分段板11的后侧边缘线与第二分段板12的后侧边缘线沿竖直方向共线,进一步保证了美观程度。设定第一后侧段113和第二后侧段123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三连线5,且第三连线5与造船基线平行,第三连线5即为第二后侧段123的上边缘线以及第一后侧段113的下边缘线,即第一后侧段113为长方形板。
进一步地,第二连线4的两端分别与同一围壁分段板1的第一连线3的第一端以及同一围壁分段板1的第三连线5的第一端连接。同一围壁分段板1上的第一连线3、第二连线4和第三连线5连接形成横缝6。使得同一围壁分段板1上的横缝6为一条折线,进一步提高了美观程度。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连线3的第二端与相邻的围壁分段板1的第三连线5的第二端或相邻的第一毛坯板的横向连线的端部连接,第三连线5的第二端与相邻的围壁分段板1的第一连线3的第二端或相邻的第一毛坯板的横向连线的端部连接。上述结构设置,实现了相邻两个围壁分段板1的横缝6的端部连接,同时也实现了横缝6与横向连线相连接,保证了上层建筑在第一毛坯板与第二毛坯板之间的连接处的板缝高度相同,即横缝6与横向连线的端点重合,实现横缝6与横向连线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前侧段111的厚度大于第二前侧段121的厚度,此种结构设置,使得第二前侧段121较薄,减轻了上层建筑的重量,降低了船体的自重。第一前侧段111的高度大于第二前侧段121的高度,使得第二前侧段121的高度较低,降低了第二前侧段121的折弯变形的可能性,保证了上层建筑的结构强度。
同理,第一中间段112的厚度大于第二中间段122的厚度,此种结构设置,使得第二中间段122较薄,减轻了上层建筑的重量,降低了船体的自重。第一中间段112的高度大于第二中间段122的高度,使得第二中间段122的高度较低,降低了第二中间段122的折弯变形的可能性,保证了上层建筑的结构强度。
同理,第一后侧段113的厚度大于第二后侧段123的厚度,此种结构设置,使得第二后侧段123较薄,减轻了上层建筑的重量,降低了船体的自重。第一后侧段113的高度大于第二后侧段123的高度,使得第二后侧段123的高度较低,降低了第二后侧段123的折弯变形的可能性,保证了上层建筑的结构强度。
现有技术中,上层建筑内部设置有通道和舱室,通道的围壁上开设有多个舱门,多个舱室与多个舱门一一对应连通。在上层建筑的建造过程中,需要设置一些门孔13,用于安装舱门。此时,将一些围壁分段板1的第一前侧段111与第二前侧段121一体连接为前侧板,前侧板上开设有门孔13。门孔13内设置舱门,上述结构设置,将第一前侧段111与第二前侧段121一体连接,使得此围壁分段板1的横缝6仅包括第二连线4和第三连线5,缩短了横缝6的长度,当此围壁分段板1与其前侧的另一围壁分段板1连接时,无需考虑两个围壁分段板1的横缝6是否连接,降低了设计难度,同时保证了美观程度。
同理,另一些围壁分段板1的第一后侧段113与第二后侧段123一体连接为后侧板,后侧板上开设有门孔13,用于安装舱门。上述结构设置,将第一后侧段113与第二后侧段123一体连接,使得此围壁分段板1的横缝6仅包括第二连线4和第一连线3,缩短了横缝6的长度,当此围壁分段板1与其后侧的另一围壁分段板1连接时,无需考虑两个围壁分段板1的横缝6是否连接,降低了设计难度,同时保证了美观程度。
S5、第一前侧段111的上边缘线和第一后侧段113的上边缘线均与造船基线平行,第一前侧段111的上边缘线与前侧边缘线之间的交点与对应的上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的前端点重合,对应的上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经过第一后侧段113的上边缘线与前侧边缘线之间的交点,且对应的上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的后端点位于第一后侧段113的后边缘线上。
具体地,使得上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经过第一前侧段111和第一后侧段113的上边缘线,减少了第一分段板11在与甲板连接时被切割的材料,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材料成本。
作为优选方案,第二前侧段121的下边缘线与造船基线平行,对应的下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经过第二前侧段121的下边缘线与后侧边缘线之间的交点,且对应的下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的前端点位于第二前侧段121的前边缘线上;使得下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经过第二前侧段121的下边缘线,减少了第二分段板12在与甲板连接时被切割的材料,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材料成本。即第一前侧段111与第二前侧段121均为长方形板。
第二后侧段123的下边缘线与造船基线平行,第二后侧段123的下边缘线与后侧边缘线之间的交点与下甲板区域的后端点重合。使得下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经过第二后侧段123的下边缘线,进一步减少了第二分段板12在与甲板连接时被切割的材料,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材料成本。即第一后侧段113与第二后侧段123均为长方形板。
第二中间段122的下边缘线与第一直线平行,确定对应的围壁分段板1底部连接的甲板正对于围壁分段板1的下甲板区域,下甲板区域与第二中间段122正对的部分设定为下甲板中间区域,第二中间段122的下边缘线连接于下甲板中间区域的中间侧边缘101的前端点与后端点;使得下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经过第二中间段122的下边缘线,进一步减少了第二分段板12在与甲板连接时被切割的材料,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材料成本。即第一中间段112与第二中间段122均为平行四边形。
具体地,第一中间段112与第二中间段122连接形成中间板,中间板沿船长方向的尺寸占对应围壁分段板1沿船长方向的尺寸的2/3~4/5,由于横缝6通过第一连线3、第二连线4和第三连线5连接形成,上述结构设置,使得第二连线4的长度较长,第一连线3以及第三连线5的长度较短,横缝6近似于一条直线,可进一步提高美观程度。前侧板沿船长方向的尺寸与后侧板沿船长方向的尺寸相同,简化了设计过程。
现有技术中,上层建筑内部设置有通道,通道包括沿船宽方向延伸的横向通道7以及沿船长方向延伸的纵向通道,横向通道7与纵向通道连通,横向通道7的两侧围壁均通过第一毛坯板建造,纵向通道的两侧围壁均通过第二毛坯板建造。优选地,在第一毛坯板与第二毛坯板的连接处设置弧形板,弧形板沿船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弧形板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对应连接于通道顶部的甲板以及通道底部的甲板,弧形板的两侧分别连接于第一毛坯板以及第二毛坯板的围壁分段板1。上述结构设置,当此连接处的围壁分段板1与第一毛坯板连接时,无需考虑此围壁分段板1的横缝6的端点与横向连线的端点是否重合,即无需考虑此围壁分段板1的横缝6与横向连线是否位于同一高度,降低了设计难度,同时保证了美观程度,也避免了直角连接对行人造成的磕碰。
在本实施例中,弧形板对应的圆心角为90°,且弧形板的半径范围为200mm~500mm。
现有技术中,上层建筑内部设置有通道和舱室,通道的围壁上开设有多个舱门,多个舱室与多个舱门一一对应连通。对于舱室而言,舱室的其中一侧与通道共用同一个围壁,舱室内的其他围壁与上述共用的围壁相连,围成舱室。舱室内的围壁包括连接板8和毛坯板件,连接板8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对应连接于舱室顶部的上层甲板以及舱室底部的下层甲板,连接板8垂直于造船基线,连接板8的一侧连接于用于围成舱室的毛坯板件,使得毛坯板件与共用的围壁之间间隔设置,无需考虑舱室内围壁的毛坯板件上的横缝6以及横向连线与通道处共用的围壁上的横缝6以横向连线是否处于同一高度,降低了设计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8与共用的围壁之间还可设置其他毛坯板件,连接板8与共用的围壁之间设置第一毛坯板或第二毛坯板,使得连接板8两侧的横缝6或横向连线无需共线,降低了设计难度。在图4中,横向通道7左侧示出了连接板8的两侧分别连接共用的围壁以及毛坯板件的情况,横向通道7右侧示出了连接板8的两侧均连接毛坯板件的情况,即连接板8与公用围壁之间连接有毛坯板件。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纵向通道而言,由于梁拱的存在,导致纵向通道两侧的围壁的第二毛坯板的高度不同,但设计时需要保证横缝6保持在同一高度。
进一步地,在设计围壁的建造板件时,先设计围设在上层建筑外侧的围壁,后设计上层建筑内侧的通道的围壁,最后设置舱室内部的围壁,上层建筑外侧的围壁暴露在外侧,对上层建筑的美观性影响较大,通道的围壁暴露在通道内,对上层建筑的美观性影响较低,舱室内部的围壁上通常铺设有壁纸或装饰板,直接裸露围壁的舱室较少,基本不影响上层建筑的美观程度。
本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船舶,其包括船体,船体包括上层建筑,用于建造上层建筑的围壁的建造板件根据如前文中描述的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设计。将建造板件根据对应的甲板轮廓切割后,即可与甲板焊接连接,实现建造上层建筑。
本实施例提供的船舶,减少了上层建筑的板缝的高度不同的情况,降低了上层建筑的板缝的杂乱程度,提高了上层建筑的板缝的美观程度,同时减少了第一分段板在与甲板连接时被切割的材料,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材料成本,降低了建造成本。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用于建造上层建筑相邻两层甲板之间的围壁的毛坯板件,所述毛坯板件包括多个用于建造所述上层建筑沿船宽方向延伸的围壁的第一毛坯板以及多个用于建造所述上层建筑沿船长方向延伸的围壁的第二毛坯板,所述第一毛坯板为长方形板;
划分每个所述第二毛坯板为多个围壁分段板(1),每个所述围壁分段板(1)均与船舶的一个船体分段对应,所述围壁分段板(1)包括第一分段板(11)和第二分段板(12),所述第一分段板(11)连接于所述第二分段板(12)的顶部,所述第一分段板(11)和所述第二分段板(12)之间的连接处为横缝(6),相邻两个所述围壁分段板(1)的所述横缝(6)的端部连接;
所述第一分段板(11)包括第一前侧段(111)、第一中间段(112)和第一后侧段(113),所述第一前侧段(111)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间段(112)朝向船艏的一侧,所述第一后侧段(113)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间段(112)朝向船艉的一侧;
确定其中一个所述围壁分段板(1)顶部连接的甲板正对于所述围壁分段板(1)的上甲板区域,所述上甲板区域与所述第一中间段(112)正对的部分设定为上甲板中间区域,连接所述上甲板中间区域的前端点与后端点形成第一直线,对应的所述第一中间段(112)的上边缘线与所述第一直线平行,且所述上甲板中间区域的中间侧边缘(101)与所述第一中间段(112)的上边缘线相切;
所述第一前侧段(111)的上边缘线和所述第一后侧段(113)的上边缘线均与造船基线平行,所述第一前侧段(111)的上边缘线与前侧边缘线之间的交点与对应的所述上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的前端点重合,对应的所述上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经过所述第一后侧段(113)的上边缘线与前侧边缘线之间的交点,且对应的所述上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的后端点位于所述第一后侧段(113)的后边缘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段板(12)包括第二前侧段(121)、第二中间段(122)和第二后侧段(123),所述第一前侧段(111)正对连接于所述第二前侧段(121)的顶部,所述第一中间段(112)正对连接于所述第二中间段(122)的顶部,所述第一后侧段(113)正对连接于所述第二后侧段(123)的顶部;
设定所述第一前侧段(111)和所述第二前侧段(121)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一连线(3),所述第一中间段(112)和所述第二中间段(122)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二连线(4),所述第一后侧段(113)和所述第二后侧段(123)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三连线(5),且所述第一连线(3)和所述第三连线(5)与所述造船基线平行,所述第二连线(4)与所述第一直线平行;
所述第二连线(4)的两端分别与同一所述围壁分段板(1)的所述第一连线(3)的第一端以及同一所述围壁分段板(1)的所述第三连线(5)的第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间段(122)的下边缘线与所述第一直线平行,确定对应的所述围壁分段板(1)底部连接的甲板正对于所述围壁分段板(1)的下甲板区域,所述下甲板区域与所述第二中间段(122)正对的部分设定为下甲板中间区域,所述第二中间段(122)的下边缘线连接于所述下甲板中间区域的中间侧边缘(101)的前端点与后端点;和/或,
所述第二前侧段(121)的下边缘线与所述造船基线平行,对应的所述下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经过所述第二前侧段(121)的下边缘线与后侧边缘线之间的交点,且对应的所述下甲板区域的侧边缘(10)的前端点位于所述第二前侧段(121)的前边缘线上;和/或,
所述第二后侧段(123)的下边缘线与所述造船基线平行,所述第二后侧段(123)的下边缘线与后侧边缘线之间的交点与所述下甲板区域的后端点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侧段(11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前侧段(121)的厚度,所述第一前侧段(11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前侧段(121)的高度;和/或,
所述第一中间段(11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中间段(122)的厚度,所述第一中间段(112)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中间段(122)的高度;和/或,
所述第一后侧段(113)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后侧段(123)的厚度,所述第一后侧段(113)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后侧段(123)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坯板包括横向上板部和横向下板部,所述横向上板部连接于横向下板部的顶端,所述横向上板部与所述横向下板部之间的连接处为横向连线;
所述第一连线(3)的第二端与相邻的所述围壁分段板(1)的第三连线(5)的第二端或相邻的所述第一毛坯板的横向连线的端部连接;和/或,所述第三连线(5)的第二端与相邻的所述围壁分段板(1)的第一连线(3)的第二端或相邻的所述第一毛坯板的横向连线的端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侧段(111)与所述第二前侧段(121)一体连接为前侧板,所述前侧板上开设有门孔(13);
或,所述第一后侧段(113)与所述第二后侧段(123)一体连接为后侧板,所述后侧板上开设有门孔(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段(112)与所述第二中间段(122)连接形成中间板,所述中间板沿所述船长方向的尺寸占对应所述围壁分段板(1)沿所述船长方向的尺寸的2/3~4/5;和/或,
所述前侧板沿所述船长方向的尺寸与所述后侧板沿所述船长方向的尺寸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建筑内部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包括沿所述船宽方向延伸的横向通道(7)以及沿所述船长方向延伸的纵向通道,所述横向通道(7)与所述纵向通道连通,所述横向通道(7)的两侧围壁均通过所述第一毛坯板建造,所述纵向通道的两侧围壁均通过所述第二毛坯板建造,所述第一毛坯板包括横向上板部和横向下板部,所述横向上板部连接于横向下板部的顶端,所述横向上板部与所述横向下板部之间的连接处为横向连线;
在所述第一毛坯板与所述第二毛坯板的连接处设置弧形板,所述弧形板沿船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弧形板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对应连接于所述通道顶部的甲板以及所述通道底部的甲板,所述弧形板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毛坯板以及所述第二毛坯板的所述围壁分段板(1)。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建筑内部设置有通道和舱室,所述通道的围壁上开设有多个舱门,多个所述舱室与多个所述舱门一一对应连通;
所述舱室内的围壁包括连接板(8)和所述毛坯板件,所述连接板(8)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对应连接于所述舱室顶部的甲板以及所述舱室底部的甲板,所述连接板(8)垂直于所述造船基线,所述连接板(8)的一侧连接于用于围成所述舱室的所述毛坯板件,另一侧连接于所述通道的围壁朝向所述舱室内侧的侧壁。
10.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包括上层建筑,用于建造所述上层建筑的围壁的建造板件根据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设计。
CN202210625946.1A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及船舶 Active CN1148522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5946.1A CN114852281B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及船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5946.1A CN114852281B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及船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2281A CN114852281A (zh) 2022-08-05
CN114852281B true CN114852281B (zh) 2023-03-24

Family

ID=82624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5946.1A Active CN114852281B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及船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5228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43950A (en) * 1976-12-13 1979-04-11 Starley J Vessel construction
JP2015003671A (ja) * 2013-06-21 2015-01-0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船舶の区画構造
CN110304208A (zh) * 2019-07-11 2019-10-08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fpso的上层建筑总段驳运的海邦结构
CN110550146A (zh) * 2019-09-29 2019-12-10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车库或上层建筑的建造方法
CN113715960A (zh) * 2021-09-18 2021-11-30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船舶上层建筑
CN216070386U (zh) * 2021-10-11 2022-03-18 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围壁、构筑物、上层建筑和大型船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43950A (en) * 1976-12-13 1979-04-11 Starley J Vessel construction
JP2015003671A (ja) * 2013-06-21 2015-01-0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船舶の区画構造
CN110304208A (zh) * 2019-07-11 2019-10-08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fpso的上层建筑总段驳运的海邦结构
CN110550146A (zh) * 2019-09-29 2019-12-10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车库或上层建筑的建造方法
CN113715960A (zh) * 2021-09-18 2021-11-30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船舶上层建筑
CN216070386U (zh) * 2021-10-11 2022-03-18 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围壁、构筑物、上层建筑和大型船舶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上层建筑压筋板围壁的装焊工艺;黄廷修;《造船技术》;19950130(第01期);全文 *
船舶上层建筑分段建造通用工艺探讨;朱勇;《机电技术》;20151030(第05期);全文 *
货船机舱棚的建造工艺;周执平;《造船技术》;19840430(第0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2281A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25865B2 (en)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CN213354770U (zh) 一种散货船舷侧单壳区域布局结构
CN103534160A (zh) 轨道车辆毛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6114758B (zh) 一种带钥匙孔的纵骨贯穿孔结构
CN114852281B (zh) 一种用于建造上层建筑围壁的建造板件设计方法及船舶
CN111268052A (zh) 船舶型材贯穿结构
US3887952A (en) Modular constructed fiberglass reinforced paperboard boat
CN112124526B (zh) 一种连接桥分段的制作方法
CN111634366B (zh) 一种大型散货船典型货舱布局
CN113212646A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船舶大门
CN113460241A (zh) 巨型油轮的舱结构
CN203332738U (zh) 集装箱底架及集装箱
JP3949878B2 (ja) 二重船殼構造および二重船殼構造ブロックの建造方法
CN210526769U (zh) 一种新型散货船压载舱连接结构
CN115285308B (zh) 一种新型集装箱船lng舱的分段划分方法
US663735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nally fitting a new inner hull to an existing outer hull to form a rebuilt double hull vessel
CN114313097B (zh) 钢质海船强力甲板下舷侧大开口区域的结构型式
CN216468302U (zh) 一种高强度便于维护的大跨度甲板结构
CN216070386U (zh) 围壁、构筑物、上层建筑和大型船舶
CN115258088A (zh) 一种集装箱船舱口围与舷箱分段合并建造方法
CN104554627A (zh) 基于压载舱内肋板大开口的宽体双舷侧双层底船舶
JP4712673B2 (ja) 船舶及びその船首構造
JP3693662B2 (ja) タンカーのビルジホッパー部と波形隔壁との組立て方法
CN217864573U (zh) 一种基于csr-h结构船舶系统
US3263379A (en) Paneled roof sheet with integral carl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