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37615A - 一种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37615A
CN114837615A CN202210487572.1A CN202210487572A CN114837615A CN 114837615 A CN114837615 A CN 114837615A CN 202210487572 A CN202210487572 A CN 202210487572A CN 114837615 A CN114837615 A CN 114837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heating
heat
plate
b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875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37615B (zh
Inventor
史成军
成武
张祥
王微
沈楠楠
武军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Shenhu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Shenhu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Shenhu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Shenhu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875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376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37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76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37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76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36/00Heating, cooling or insulating arrangements for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use in permafrost zones
    • E21B36/005Heater surrounding production tub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3/00Heating of pipes or pipe systems; Cooling of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3/30Heating of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00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02Shape or form of insulating materials, with or without coverings integral with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 F16L59/028Composition or method of fixing a thermally insulating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包括:采油树本体、安全座以及保温模块,所述安全座设置在所述采油树本体的底部,所述保温模块设置在所述安全座的外部,用于对安全座进行加热保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该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包括:采油树本体、安全座以及保温模块,采油树本体的底部安装了安全座,保温模块套在安全座的外部,可对安全座进行加热保温;所以当在冬季使用时可以避免原料箱内的隔绝溶液以发生结冰而无法流动的情况,使得该装置具备保温功能,可以取得较好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口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2111655498.1的现有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流体阀门配套井口装置,包括采油树本体,所述采油树本体包括若干组新型流体阀门和若干组压力表,所述采油树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中心管,且采油树本体的内侧设置有负压检测模块,所述中心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安全座,所述安全座呈环形设置,所述安全座的顶端开设有两组汇集槽,通过设置安全座,启动喷射组件向上喷射液体,从而可以对外泄的油进行阻挡,同时配合汇集槽的内凹设置,使得喷出的液体呈中心聚集并中心下落的形态,最终被传输槽收集到槽存放箱中,通过此种设置,不仅有效的减少了泄露时油向外溅射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对装置整体进行降温,大大减少出现火灾等安全隐患的问题。
但是上述装置不具备保温功能,所以在冬季时原料箱内的隔绝溶液以发生结冰而无法流动的情况,导致使用效果较差。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包括:采油树本体、安全座以及保温模块,所述安全座设置在所述采油树本体的底部,所述保温模块设置在所述安全座的外部,用于对安全座进行加热保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还包括:供热源,所述供热源通过输入供热线路、回流供热线路与所述保温模块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所述加热保温模块包括外保温套、内保温螺旋导套、以及末端加热机构,所述外保温套设置在所述安全座的外部,所述外保温套内设置有保温腔,所述内保温螺旋导套设置在所述保温腔内,所述末端加热机构设置在所述外保温套的一侧,所述输入供热线路穿设在所述末端加热机构内与所述内保温螺旋导套的一端连接,所述回流供热线路与所述内保温螺旋导套的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所述末端加热机构包括多个立柱腿组件、转向组件以及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转向组件上,多个所述立柱腿组件均设在所述转向组件的底部,所述输入供热线路穿设在所述加热组件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六边固定套、内驱动部、多个加热部,所述六边固定套设置在所述转向组件上,所述六边固定套的内部设置有内驱动环腔、多个内动腔,多个所述内动腔均设在所述内驱动环腔的两侧,所述内动腔与所述内驱动环腔连通,所述内驱动部包括内驱动套、多个第一驱动块、多个第二驱动块,所述内驱动套设置在所述内驱动环腔内,多个所述第一驱动块均设在所述内驱动套的外壁上,多个所述第二驱动块均设在所述内驱动套的侧壁上,所述加热部设置在所述内动腔内,所述加热部与所述第二驱动块转动连接,所述六边固定套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驱动环腔连通的操作外槽,并且所述操作外槽内设置有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块对应,所述输入供热线路穿设在多个所述加热部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所述加热部包括伞状块、导向内杆、移动外套、外移动板、外固定板以及加热外贴层,所述导向内杆、伞状块设置在所述内动腔中,所述移动外套螺接地穿设在所述伞状块内,所述导向内杆的一端插接至所述移动外套的内端中,并且所述移动外套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直线槽,所述导向内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直线槽对应的导向块,所述移动外套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内动腔的外部,所述移动外套的外端与所述外移动板连接,所述外固定板通过两个伸缩杆与所述外移动板连接,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伸缩弹簧,所述加热外贴层设置在所述外固定板的内表面上,所述输入供热线路穿设在多个所述外固定板内,所述加热外贴层贴合在所述输入供热线路上,所述加热外贴层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制动转板、转动插板以及内插杆,所述操作外槽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内插孔,所述制动转板的一端与所述操作外槽的一侧外壁铰接,所述转动插板设置在所述制动转板的内表面上,所述内插杆设置在所述制动转板的内表面并靠近其另一端,所述操作外槽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插杆对应的内插孔,所述第一驱动块上设置有与所述转动插板对应的驱动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所述转向组件包括转向座板、转向筒、内固定柱以及制动部,所述转向座板的上端设置有转向槽,所述内固定柱设置在所述转向槽内,所述转向筒转动地套在所述内固定柱上,所述转向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制动块,所述转向筒的上端设置有上顶板,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上顶板,所述转向座板上设置有两个制动槽,所述制动槽内设置有制动部,所述制动部包括丝杠、制动内块、制动外块以及制动扶手板,所述制动内块设置在所述制动槽内,所述制动内块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制动块对应的第二制动块,所述丝杠螺接所述制动槽的内延孔中,所述制动外块设置在所述丝杠的外端,所述制动扶手板设置在所述制动外块的外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所述立柱腿组件包括立柱本体、外柱套以及下承载板,所述立柱本体的上端设置在所述转向组件的底部,所述立柱本体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外柱套内,所述外柱套上设置有定位杆,所述立柱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杆与任一所述定位槽对应,所述外柱套设置在所述下承载板上,并且所述下承载板上设置有多个加强侧板,所述加强侧板与所述外柱套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该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包括:采油树本体、安全座以及保温模块,采油树本体的底部安装了安全座,保温模块套在安全座的外部,可对安全座进行加热保温;所以当在冬季使用时可以避免原料箱内的隔绝溶液以发生结冰而无法流动的情况,使得该装置具备保温功能,可以取得较好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保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末端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末端加热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制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内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内驱动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5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1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包括:采油树本体1、安全座2以及保温模块3,所述安全座2设置在所述采油树本体1的底部,所述保温模块3设置在所述安全座2的外部,用于对安全座2进行加热保温。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该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包括:采油树本体1、安全座2以及保温模块3,采油树本体1的底部安装了安全座2,保温模块3套在安全座2的外部,可对安全座2进行加热保温;所以当在冬季使用时可以避免原料箱内的隔绝溶液以发生结冰而无法流动的情况,使得该装置具备保温功能,可以取得较好的使用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供热源,所述供热源通过输入供热线路4、回流供热线路与所述保温模块3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供热源,这里该供热源通过输入供热线路4、回流供热线路与保温模块3连通,供热源通过输入供热线路4将加热后的热水输送到保温模块3内,而后在保温模块3内对安全座2进行保温,避免安全座2内的隔溶液在冬季温度低时发生冷冻而无法流动。保温模块3内的热水则通过回流供热线路再回流到供热源内,以此形成供热循环往复,提高热利用率。可以理解,供热源可以向多个保温模块3进行供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保温模块3包括外保温套31、内保温螺旋导套32、以及末端加热机构33,所述外保温套31设置在所述安全座2的外部,所述外保温套31内设置有保温腔311,所述内保温螺旋导套32设置在所述保温腔311内,所述末端加热机构33设置在所述外保温套31的一侧,所述输入供热线路4穿设在所述末端加热机构33内与所述内保温螺旋导套32的一端连接,所述回流供热线路与所述内保温螺旋导套32的另一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加热保温模块3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加热保温模块3包括外保温套31、内保温螺旋导套32、以及末端加热机构33,具体地,该外保温套31安装在安全座2的外部,外保温套31为一套状结构的,内壁与安全座2可以紧密贴合,在外保温套31内开设了保温腔311,同时将内保温螺旋导套32安装在保温腔311内,而末端加热机构33则安装在外保温套31的一侧,通过末端加热机构33穿设在其内部的输入供热线路4进行再次的加热,这样输入供热线路4内的热水得到保温效果,进而进入到保温腔311内起到较好的供热效果,以此使得安全座2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温作用,避免安全座2内的隔溶液在冬季温度低时发生冷冻而无法流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末端加热机构33包括多个立柱腿组件34、转向组件35以及加热组件36,所述加热组件36设置在所述转向组件35上,多个所述立柱腿组件34均设在所述转向组件35的底部,所述输入供热线路4穿设在所述加热组件36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末端加热机构33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末端加热机构33包括多个立柱腿组件34、转向组件35以及加热组件36,具体地,加热组件36安装在转向组件35上,多个立柱腿组件34分别安装在转向组件35的底部,而输入供热线路4穿设在加热组件36内,所以使用可以通过多个立柱腿组件34对整个末端加热机构33进行上下位置的调节,以适应高低不平整的野外地面;同时也可以通过转向组件35带动加热组件36进行转动,这样加热组件可以更好地适用输入供热线路4的方向,这样整个末端加热机构33可以对输入供热线路4进行末端加热,也支撑了输入供热线路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36包括六边固定套37、内驱动部38、多个加热部39,所述六边固定套37设置在所述转向组件35上,所述六边固定套37的内部设置有内驱动环腔371、多个内动腔372,多个所述内动腔372均设在所述内驱动环腔371的两侧,所述内动腔372与所述内驱动环腔371连通,所述内驱动部38包括内驱动套381、多个第一驱动块382、多个第二驱动块383,所述内驱动套381设置在所述内驱动环腔371内,多个所述第一驱动块382均设在所述内驱动套381的外壁上,多个所述第二驱动块383均设在所述内驱动套381的侧壁上,所述加热部39设置在所述内动腔372内,所述加热部39与所述第二驱动块383转动连接,所述六边固定套37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驱动环腔371连通的操作外槽373,并且所述操作外槽373内设置有制动组件40,所述制动组件40与所述第一驱动块382对应,所述输入供热线路4穿设在多个所述加热部39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加热组件36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加热组件6包括六边固定套37、内驱动部38、多个加热部39,具体地,六边固定套37安装在转向组件35上,这里六边固定套37采用六面制作,这样六边固定套37的底部就为平面的,所以可以更好地与转向组件35接触,二者之间更加容易固定;在六边固定套37的内部开设了内驱动环腔371、多个内动腔372,多个内动腔372均设在内驱动环腔371的两侧,这里内动腔372与内驱动环腔371是连通的,内驱动部38安装在内驱动环腔371中,加热部39固定在内动腔372内;
这里该内驱动部38包括内驱动套381、多个第一驱动块382、多个第二驱动块383,将内驱动套381安装在内驱动环腔371内,同时六边固定套37的外壁上开设了操作外槽373,操作外槽373与内驱动环腔371是连通的,所以可以通过在操作外槽373对多个第一驱动块382进行驱动,进而带动内驱动套381进行驱动,这样内驱动套381在内驱动环腔371内转动,内驱动套381的两侧安装着多个第二驱动块383,进而多个第二驱动块383带动位于内动腔372中的加热部39移动,使得多个加热部39向输入供热线路4移动,进而将输入供热线路4固定在加热组件36中间,使得加热部39与输入供热线路4的外壁更加紧密地贴合接触起来,所以加热部39就可以向输入供热线路4进行加热了。
其中,在操作外槽373内安装了制动组件40,所以当内驱动套381驱动加热部39至将输入供热线路4固定住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制动组件40将位于内驱动套381上的第一驱动块382固定住,这样内驱动套381就无法再发生转动,进而使得加热部39牢固地将输入供热线路4固定住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部39包括伞状块391、导向内杆392、移动外套393、外移动板394、外固定板395以及加热外贴层396,所述导向内杆392、伞状块391设置在所述内动腔372中,所述移动外套393螺接地穿设在所述伞状块391内,所述导向内杆392的一端插接至所述移动外套393的内端中,并且所述移动外套393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直线槽397,所述导向内杆392上设置有与所述直线槽397对应的导向块398,所述移动外套393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内动腔372的外部,所述移动外套393的外端与所述外移动板394连接,所述外固定板395通过两个伸缩杆399与所述外移动板394连接,所述伸缩杆399上设置有伸缩弹簧400,所述加热外贴层396设置在所述外固定板395的内表面上,所述输入供热线路4穿设在多个所述外固定板395内,所述加热外贴层396贴合在所述输入供热线路4上,所述加热外贴层396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加热部39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加热部39包括伞状块391、导向内杆392、移动外套393、外移动板394、外固定板395以及加热外贴层396,具体地,导向内杆392、伞状块391安装在内动腔372中,移动外套393则螺接地穿设在伞状块391内,所以当内驱动部38转动时,内驱动部38内的内驱动套381带动两侧的第二驱动块383带动伞状块391转动,可以理解,伞状块391的外壁上具有多个驱动内槽,第二驱动块383可以与驱动内槽对应起来,第二驱动块383可以带动伞状块391进行转动,进而伞状块391带动移动外套393沿着导向内杆392移动,由于移动外套393与伞状块391之间是螺接的,同时移动外套393的外壁具有多个直线槽397,而导向内杆392导向内杆392上具有导向块398,所以伞状块391转动后通过上述导向块398、直线槽397的配合将移动外套393的转动转变为直线移动,进而移动外套393可以将外移动板394向输入供热线路4移动,进而外移动板394再带动外固定板395靠近到输入供热线路4上,使得加热外贴层396贴合到输入供热线路4的外壁上,通过外部控制器可以启动加热外贴层396对输入供热线路4进行加热,使得内部的热水还保持较高的温度;而外移动板394、外固定板395之间具有伸缩杆399、伸缩弹簧400,通过二者的配合使得外固定板395更加柔和稳定地固定住输入供热线路4,同时也使得该加热组件36可以固定多种型号的输入供热线路4,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组件40包括制动转板401、转动插板402以及内插杆403,所述操作外槽373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内插孔374,所述制动转板401的一端与所述操作外槽373的一侧外壁铰接,所述转动插板402设置在所述制动转板401的内表面上,所述内插杆403设置在所述制动转板401的内表面并靠近其另一端,所述操作外槽373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插杆403对应的内插孔374,所述第一驱动块382上设置有与所述转动插板402对应的驱动槽384。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制动组件40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制动组件40包括制动转板401、转动插板402以及内插杆403,具体地,该操作外槽373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内插孔374,而制动转板401的一端与操作外槽373的一侧外壁铰接,所以操作人员可以将制动转板401向操作外槽373移动,进而制动转板401内表面上的转动插板402则向第一驱动块382靠近,当制动转板401扣合到操作外槽373上时,内插杆403也同时进入到内插孔374中,使得制动转板401固定到操作外槽373内,同时转动插板402则进入到驱动槽384内,将第一驱动块382固定住启动了防止第一驱动块382发生移动,进而也防止了内驱动部38发生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组件35包括转向座板351、转向筒352、内固定柱353以及制动部,所述转向座板351的上端设置有转向槽354,所述内固定柱353设置在所述转向槽354内,所述转向筒352转动地套在所述内固定柱353上,所述转向筒352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制动块361,所述转向筒352的上端设置有上顶板355,所述加热组件36设置在所述上顶板355,所述转向座板351上设置有两个制动槽356,所述制动槽356内设置有制动部,所述制动部包括丝杠357、制动内块358、制动外块359以及制动扶手板360,所述制动内块358设置在所述制动槽356内,所述制动内块358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制动块361对应的第二制动块362,所述丝杠357螺接所述制动槽356的内延孔363中,所述制动外块359设置在所述丝杠357的外端,所述制动扶手板360设置在所述制动外块359的外表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转向组件35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转向组件35包括转向座板351、转向筒352、内固定柱353以及制动部,具体地,在转向座板351的上端开设了转向槽354,一般而言,转向槽354位于转向座板351的中部较好;内固定柱353安装在转向槽354内,而转向筒352转动地套在内固定柱353上,所以操作人员可以通过首选转动加热组件36,进而加热组件36则带动上顶板355转动,进而上顶板355带动转向筒352在转向槽354内转动,当转动到合适的位置后,操作人员再操作制动部将转向筒352固定住,以此使得转向组件35将加热组件36保持在合适的位置上;具体地,该制动部包括丝杠357、制动内块358、制动外块359以及制动扶手板360,所以操作人员可以扳手等工具卡到制动外块359上的制动扶手板360处,进而可以带动制动外块359转动,则带动丝杠357在制动槽356的内延孔363的转动,使得丝杠357带动制动内块358向转向筒352靠近,进而使得制动内块358上的第二制动块362交错对应到转向筒352上的第一制动块361内,以此使得制动部将转向筒352固定住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腿组件34包括立柱本体341、外柱套342以及下承载板343,所述立柱本体341的上端设置在所述转向组件35的底部,所述立柱本体341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外柱套342内,所述外柱套342上设置有定位杆344,所述立柱本体341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槽345,所述定位杆344与任一所述定位槽345对应,所述外柱套342设置在所述下承载板343上,并且所述下承载板343上设置有多个加强侧板346,所述加强侧板346与所述外柱套342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立柱腿组件34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立柱腿组件34包括立柱本体341、外柱套342以及下承载板343,具体地,立柱本体341的上端安装在转向组件35的底部,而立柱本体341的下端位于外柱套342内,同时在外柱套342上设计定位杆344,这里定位杆344通过定位弹簧安装在外柱套342上的,所以操作人员可以向外拉动定位杆344,进而定位杆344则向外移动,而后可以将立柱本体341在外柱套342内移动,由于外柱套342上具有多个定位槽345,所以当放开定位杆344后,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定位杆344向外柱套342移动,进而定位杆344的内端进入到对应的一个定位槽345内,这样就将立柱本体341固定在外柱套342内了,同时外柱套342的底部安装了下承载板343,这里下承载板343具有较大的面积,增加了该立柱腿组件34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同时下承载板343上设置有多个加强侧板346,加强侧板346与外柱套342连接,这样增加了外柱套342的结构强度,使得整个立柱腿组件34也更加牢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油树本体(1)、安全座(2)以及保温模块(3),所述安全座(2)设置在所述采油树本体(1)的底部,所述保温模块(3)设置在所述安全座(2)的外部,用于对安全座(2)进行加热保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热源,所述供热源通过输入供热线路(4)、回流供热线路与所述保温模块(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保温模块(3)包括外保温套(31)、内保温螺旋导套(32)、以及末端加热机构(33),所述外保温套(31)设置在所述安全座(2)的外部,所述外保温套(31)内设置有保温腔(311),所述内保温螺旋导套(32)设置在所述保温腔(311)内,所述末端加热机构(33)设置在所述外保温套(31)的一侧,所述输入供热线路(4)穿设在所述末端加热机构(33)内与所述内保温螺旋导套(32)的一端连接,所述回流供热线路与所述内保温螺旋导套(32)的另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加热机构(33)包括多个立柱腿组件(34)、转向组件(35)以及加热组件(36),所述加热组件(36)设置在所述转向组件(35)上,多个所述立柱腿组件(34)均设在所述转向组件(35)的底部,所述输入供热线路(4)穿设在所述加热组件(36)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36)包括六边固定套(37)、内驱动部(38)、多个加热部(39),所述六边固定套(37)设置在所述转向组件(35)上,所述六边固定套(37)的内部设置有内驱动环腔(371)、多个内动腔(372),多个所述内动腔(372)均设在所述内驱动环腔(371)的两侧,所述内动腔(372)与所述内驱动环腔(371)连通,所述内驱动部(38)包括内驱动套(381)、多个第一驱动块(382)、多个第二驱动块(383),所述内驱动套(381)设置在所述内驱动环腔(371)内,多个所述第一驱动块(382)均设在所述内驱动套(381)的外壁上,多个所述第二驱动块(383)均设在所述内驱动套(381)的侧壁上,所述加热部(39)设置在所述内动腔(372)内,所述加热部(39)与所述第二驱动块(383)转动连接,所述六边固定套(37)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驱动环腔(371)连通的操作外槽(373),并且所述操作外槽(373)内设置有制动组件(40),所述制动组件(40)与所述第一驱动块(382)对应,所述输入供热线路(4)穿设在多个所述加热部(39)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39)包括伞状块(391)、导向内杆(392)、移动外套(393)、外移动板(394)、外固定板(395)以及加热外贴层(396),所述导向内杆(392)、伞状块(391)设置在所述内动腔(372)中,所述移动外套(393)螺接地穿设在所述伞状块(391)内,所述导向内杆(392)的一端插接至所述移动外套(393)的内端中,并且所述移动外套(393)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直线槽(397),所述导向内杆(392)上设置有与所述直线槽(397)对应的导向块(398),所述移动外套(393)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内动腔(372)的外部,所述移动外套(393)的外端与所述外移动板(394)连接,所述外固定板(395)通过两个伸缩杆(399)与所述外移动板(394)连接,所述伸缩杆(399)上设置有伸缩弹簧(400),所述加热外贴层(396)设置在所述外固定板(395)的内表面上,所述输入供热线路(4)穿设在多个所述外固定板(395)内,所述加热外贴层(396)贴合在所述输入供热线路(4)上,所述加热外贴层(396)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40)包括制动转板(401)、转动插板(402)以及内插杆(403),所述操作外槽(373)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内插孔(374),所述制动转板(401)的一端与所述操作外槽(373)的一侧外壁铰接,所述转动插板(402)设置在所述制动转板(401)的内表面上,所述内插杆(403)设置在所述制动转板(401)的内表面并靠近其另一端,所述操作外槽(373)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插杆(403)对应的内插孔(374),所述第一驱动块(382)上设置有与所述转动插板(402)对应的驱动槽(384)。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35)包括转向座板(351)、转向筒(352)、内固定柱(353)以及制动部,所述转向座板(351)的上端设置有转向槽(354),所述内固定柱(353)设置在所述转向槽(354)内,所述转向筒(352)转动地套在所述内固定柱(353)上,所述转向筒(352)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制动块(361),所述转向筒(352)的上端设置有上顶板(355),所述加热组件(36)设置在所述上顶板(355),所述转向座板(351)上设置有两个制动槽(356),所述制动槽(356)内设置有制动部,所述制动部包括丝杠(357)、制动内块(358)、制动外块(359)以及制动扶手板(360),所述制动内块(358)设置在所述制动槽(356)内,所述制动内块(358)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制动块(361)对应的第二制动块(362),所述丝杠(357)螺接所述制动槽(356)的内延孔(363)中,所述制动外块(359)设置在所述丝杠(357)的外端,所述制动扶手板(360)设置在所述制动外块(359)的外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腿组件(34)包括立柱本体(341)、外柱套(342)以及下承载板(343),所述立柱本体(341)的上端设置在所述转向组件(35)的底部,所述立柱本体(341)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外柱套(342)内,所述外柱套(342)上设置有定位杆(344),所述立柱本体(341)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槽(345),所述定位杆(344)与任一所述定位槽(345)对应,所述外柱套(342)设置在所述下承载板(343)上,并且所述下承载板(343)上设置有多个加强侧板(346),所述加强侧板(346)与所述外柱套(342)连接。
CN202210487572.1A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流体配套井口装置 Active CN1148376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87572.1A CN114837615B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流体配套井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87572.1A CN114837615B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流体配套井口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7615A true CN114837615A (zh) 2022-08-02
CN114837615B CN114837615B (zh) 2023-03-28

Family

ID=82567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87572.1A Active CN114837615B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流体配套井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3761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23679A (zh) * 2022-10-19 2022-12-27 湖南东尤水汽能节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油气井水汽能热泵系统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638646U (zh) * 2019-02-18 2019-11-15 王晓丛 一种采油管道保温设备
CN110653809A (zh) * 2019-10-29 2020-01-07 宋美玉 一种汽车紧固件自动机械手装配装置
CN111390854A (zh) * 2020-06-04 2020-07-10 山东镁卡车轮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轮毂定位夹具
CN211574418U (zh) * 2020-02-17 2020-09-25 金广军 一种集输管道加热装置
US20200386139A1 (en) * 2017-08-22 2020-12-10 Hutchinson S.R.L. Connector for a heatable fluid duct, in particular of an scr system or a water injection system
CN113063048A (zh) * 2021-04-21 2021-07-02 刘园园 一种自摩擦生热式石油管道防冻装置
CN113175580A (zh) * 2021-06-09 2021-07-27 成都正升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在输油管道外的加热装置
CN113294112A (zh) * 2021-07-14 2021-08-24 李宝娟 采油井井口单管流程装置
CN215060379U (zh) * 2021-04-07 2021-12-07 江苏奥光波纹管有限公司 补偿器外保温结构
CN215485959U (zh) * 2021-09-02 2022-01-11 李云泉 一种节能环保的采油井口管道加热辅助装置
CN114198054A (zh) * 2021-12-31 2022-03-18 西派集团有限公司 新型流体阀门配套井口装置
CN216157640U (zh) * 2021-09-07 2022-04-01 大庆市嘉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井口流程组合装置
CN216307072U (zh) * 2021-11-18 2022-04-15 盐城杰亚达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原油加热的电加热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386139A1 (en) * 2017-08-22 2020-12-10 Hutchinson S.R.L. Connector for a heatable fluid duct, in particular of an scr system or a water injection system
CN209638646U (zh) * 2019-02-18 2019-11-15 王晓丛 一种采油管道保温设备
CN110653809A (zh) * 2019-10-29 2020-01-07 宋美玉 一种汽车紧固件自动机械手装配装置
CN211574418U (zh) * 2020-02-17 2020-09-25 金广军 一种集输管道加热装置
CN111390854A (zh) * 2020-06-04 2020-07-10 山东镁卡车轮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轮毂定位夹具
CN215060379U (zh) * 2021-04-07 2021-12-07 江苏奥光波纹管有限公司 补偿器外保温结构
CN113063048A (zh) * 2021-04-21 2021-07-02 刘园园 一种自摩擦生热式石油管道防冻装置
CN113175580A (zh) * 2021-06-09 2021-07-27 成都正升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在输油管道外的加热装置
CN113294112A (zh) * 2021-07-14 2021-08-24 李宝娟 采油井井口单管流程装置
CN215485959U (zh) * 2021-09-02 2022-01-11 李云泉 一种节能环保的采油井口管道加热辅助装置
CN216157640U (zh) * 2021-09-07 2022-04-01 大庆市嘉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井口流程组合装置
CN216307072U (zh) * 2021-11-18 2022-04-15 盐城杰亚达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原油加热的电加热设备
CN114198054A (zh) * 2021-12-31 2022-03-18 西派集团有限公司 新型流体阀门配套井口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23679A (zh) * 2022-10-19 2022-12-27 湖南东尤水汽能节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油气井水汽能热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7615B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37615A (zh) 一种新型流体配套井口装置
CN109275657B (zh) 一种螺旋升降式低温存储装置
US9982896B2 (en) Water supply structure of liquid cooling device, pump having water supply structure and liquid cooling device having water supply structure
CN108561438A (zh) 轴承及其安装方法
CN116142515B (zh) 一种稳定支撑的无人机起落架
CN217723358U (zh) 驱动装置、马桶盖及智能马桶
CN116498676A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汽车制动器
CN213727179U (zh) 一种生物制药用超微因子分离设备
CN212621703U (zh) 一种环境监测用地表水质取样装置
CN212813454U (zh) 一种生态发酵床养猪场猪舍
CN209340409U (zh) 一种泥浆泵减震用装置
CN207839007U (zh) 一种便于控温的化学合成装置
CN210371205U (zh) 一种防冻型泥浆泵
CN104501415B (zh) 一种水温均匀的保温水箱
CN111121396B (zh) 一种免疫球蛋白口服冻干制剂生产用冻干设备
CN109869795A (zh) 一种用于家居的安全舒适的供暖设备
CN212537472U (zh) 一种高效油冷却器
CN220757264U (zh) 一种一体化装配式卫生间防水底盘
CN109630426A (zh) 一种具有内循环冷却回路的电子水泵
CN205135519U (zh) 一种高强度新型顶驱装置内防喷器
CN210623077U (zh) 一种甲醇联合压缩机
CN213175595U (zh) 一种稠油热采井用水泥石高温养护装置
CN215030094U (zh) 一种脂肪干细胞的预处理装置
CN117029533B (zh) 一种成型机水蒸汽余热利用设备
CN219965874U (zh) 一种管道清洗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