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29235A - 用于使发动机支架的纵向梁的后端部固定在机动车辆的底盘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发动机支架接收所述车辆的电动推进动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使发动机支架的纵向梁的后端部固定在机动车辆的底盘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发动机支架接收所述车辆的电动推进动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29235A
CN114829235A CN202080085468.9A CN202080085468A CN114829235A CN 114829235 A CN114829235 A CN 114829235A CN 202080085468 A CN202080085468 A CN 202080085468A CN 114829235 A CN114829235 A CN 114829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member
chassis
rear end
fixing
longitudinal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54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布雷亚尔
C·罗贝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SA Automobiles SA
Original Assignee
PSA Automobiles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SA Automobiles SA filed Critical PSA Automobiles SA
Publication of CN114829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92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62D21/155Sub-frames or undergu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发动机支架的纵向梁的后端部固定在机动车辆的底盘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发动机支架接收所述车辆的电动推进动力系统。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对于所述纵向梁(3a,3b)中的每个,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接合件(5a,5b),所述连接接合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构件(7a,7b)。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构件(7a,7b)一方面经由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7b)的前端部(8a)与所述纵向梁(3a,3b)的后端部(4)纵向地(L1)固定,以及另一方面经由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的后端部(8b)与用于构成所述底盘(1)的侧向纵梁(1a,1b)横向地(T1)固定。

Description

用于使发动机支架的纵向梁的后端部固定在机动车辆的底盘 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发动机支架接收所述车辆的电动推进动 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要求于2019年12月9日提交的法国申请1913962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文本、附图和权利要求)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发明在机动车辆(其推进能量全部地或部分地是电力的,同时基于装备于所述车辆上的电能储备器提供)的背景下涉及机动车辆所包括的底盘的领域。
在与这种背景相关的约束范围中,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在由车辆承受正面冲击的情况下保护底盘免受其变形影响的方式。
背景技术
目前指定了通常用于限定机动车辆及该车辆的组成部件和/或该车辆的组成部件相对于彼此的相对位置的相对概念。在下文中,这些相对概念经使用用于展示本发明的背景和讨论由此产生的问题,以及用于描述本发明。
为此,除非另有说明,参考传统上识别所述车辆的延伸方向的正交坐标系,该正交坐标系的纵向方向在所述车辆的前部与后部之间延伸,横向方向在所述车辆的相对于在车辆驾驶室处的驾驶员识别的右侧与左侧之间延伸,并且竖直方向识别所述车辆的从自身在地面上的行驶平面从底部向顶部的呈上升的延伸。由此,纵梁主要纵向地延伸。例如底部和顶部的概念或相关的其它相对概念(例如上部和下部,或例如下方和上方,又或例如悬伸和下垂)都沿着所述车辆相对于自身在地面上的行驶平面呈上升的竖直延伸进行限定。
机动车辆包括底盘,该底盘用于构成所述车辆的刚性化骨架。该底盘尤其是设置了所述车辆的构造成车架的底座,该车架通常由间隔着横梁的纵梁组成。平台通常安装在所述车架上,同时竖直地内置在所述车辆的底座与乘客舱之间。
传统上,所述纵梁至少包括右侧向纵梁和左侧向纵梁以及至少一个中央纵梁,所述至少一个中央纵梁在所述平台下方横向地夹置在所述侧向纵梁之间。通常地,所述底盘包括多个所谓的中央纵梁,这些中央纵梁中的至少一个可能地配置成通道件(tunnel)。
所述横梁包括布置在所述车辆的前部处的至少一个正前横梁以及接合在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舱与乘客舱之间的前横梁。一般地,多个中央横梁纵向地分布在所述底盘的前横梁与后横梁之间。所述正前横梁和所述前横梁在彼此之间限界出用于接收所述车辆的动力系统的发动机舱,竖直且横向延伸的挡板用于使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舱与乘客舱分隔开。
另外,在机动车辆之中,其动力系统的演变促使设计人员开发其中推进能量至少部分地是电能的车辆。所述车辆的动力系统容置在发动机舱内部,同时通常地安装在发动机支架上。所述发动机支架一方面在自身的前端部处与所述正前横梁固定以及另一方面经由纵向延伸的纵向梁的后端部与所述前横梁固定。
为了提供用于推进所述车辆的推进电能,所述车辆装备有电能储备器,该电能储备器通常由电池模块组成,这些电池模块可有利地安装于在所述车辆的乘客舱下方延伸的平台下方。
所述电能储备器的能量存储能力可因此得到优化,这最终地能够增加所述车辆在推进电能方面的续航能力。
然而,对于所述电能储备器的能量存储能力优化的追求导致了所述电能储备器的总体积的增加。自此应使所述电能储备器尽可能在所述平台下方沿着该平台的纵向和横向延伸的平面延伸。
这由此造成了难以在所述平台下方安装具有相当大体积的电能储备器。正因如此,已知地,尽可能地把在所述平台下方的可用空间从任何杂乱中释放出来,以允许和/或便利化在所述平台下方安装具有相当大体积的电能储备器。为此,期望存在在所述平台下方延伸的纵梁和/或横梁,例如从文件EP2468609-B1(TESLA MOTORS Inc)中得出。
根据文件EP2468609-B1,所述底盘在所述平台下方不具有中央纵梁和中央横梁。在所述平台下方的可用空间由此经优化用于可能具有相当大体积的模块化电能储备器的安装。所述电能储备器装配在框架内部,所述能量储备器经由该框架安装在所述平台下方。所述框架并入有横向刚性化元件,这些横向刚性化元件纵向地分布在所述框架内部,并且,在这些横向刚性化元件之间安装有用于组成所述电能储备器的模块。经横向刚性化的框架由此贴靠所述底盘的侧向纵梁,以弥补一般在所述平台下方延伸的中央纵梁和中央横梁的移除。
然而,所述底盘由此经发现沿着自身的纵向延伸经弱化。自此观察到,所述底盘的这种纵向弱化影响所述底盘在由车辆承受正面冲击的情况下的抵抗性,这损害了对于车辆乘客的令人满意的保护。由此得出,由于为了优化所述电能储备器的体积而不存在在所述平台下方延伸的所谓的中央纵梁,追求一种解决方案来针对于由所述车辆承受的正面冲击加强所述底盘由此是有用的。
发明内容
在该背景下,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使经装配在所述底盘上的发动机支架所包括的右纵向梁和左纵向梁的后端部固定在机动车辆的底盘上的固定装置。本发明还旨在提供一种机动车辆的底盘,所述底盘装备有所谓的发动机支架,所述发动机支架所包括的纵向梁的后端部经由符合本发明的固定装置与所述底盘固定。本发明还旨在提供一种机动车辆,所述机动车辆包括符合本发明的底盘,所述底盘的动力系统至少部分地是使用电能的。此处理解到,本发明的车辆很可能是通常定性成电动的车辆(其推进能量完全是电力的)或是通常定性成混动的车辆(其推进能量由电动动力系统和/或由内燃式动力系统提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涉及用于使纵向梁的后端部固定在底盘上的固定方式,并且能够在由所述车辆承受正面冲击的情况下足够有效地遏制所述底盘的变形,以保护所述车辆的一个或多个乘客。
本发明还旨在提供这种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弥补了所述底盘的底座(尤其是所述底盘的纵向刚性化元件)在平台下方的部分或完全的缺失。如前所述,刚性化元件的这种缺失对于优化在所述平台下方的可接收电能储备器(其用于至少提供所述车辆的推进电能)的可用空间来说是所期望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这种解决方案,以限制由用于使所述纵向梁的后端部固定在所述底盘上的固定方式所导致的车辆质量的增加,以尽可能地保存资源和因此保存所述车辆在推进能量方面的续航能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这种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可实施在现有底盘结构的布局约束下。该解决方案尤其旨在尽可能地限制这种布局在所述现有底盘结构的制造流程上的影响,以便能够使用同一用于制造所述现有底盘结构的组装线,所述现有底盘结构选择性地具有或不具有实施本发明所需的布局。这种目的尤其属于在机动车领域中的激烈经济竞争背景下追求降低与所追求的解决方案有关的成本这一约束,所述追求可能由于所产生的成本的原因而使得所述解决方案令人望而却步。
根据本发明,对于所述纵向梁中的每个,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接合件,所述连接接合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构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构件一方面经由所述第一连接构件所包括的前端部与所述纵向梁的后端部纵向地固定,以及另一方面经由所述第一连接构件所包括的后端部与用于构成所述底盘的侧向纵梁横向地固定。理解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左右两个连接接合件,这两个连接接合件经分别地分配至所述纵向梁的后端部,所述纵向梁通常包括右纵向梁和左纵向梁。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中的每个更具体地由单件式主体形成,所述单件式主体可能地由彼此之间连成一体的多个元件组成。
所述单件式主体的横向和纵向的延伸更确切地经限制边界在所述纵向梁的后端部与用于使所谓的单件式主体抵靠着所述侧向纵梁对接(accostage)的对接区域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例如由通过冲压和/或其它成型方式成型的金属板形成,所述金属板在所述连接构件的前端部与后端部之间延伸。优选地,如更下文中所述,所述金属板由一个或多个加强部加强,所述一个或多个加强部彼此之间组装,由此组成了第一加强构件,该第一加强构件与所述金属板连成一体,同时参与用于构成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单件式主体。
所述纵向梁横向地布置在所述底盘的右侧与左侧之间,同时相对于所述底盘的侧向纵梁横向地偏移。
所述两个连接接合件中的每个符合本发明所设置的布局,但不排除根据本发明的应用案例彼此不同的可能性。
在由所述底盘承受正面冲击的情况下,由所述冲击生成的纵向推力经由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从所述纵向梁朝向经分别地分配至自身的侧向纵梁传输。通过经由纵向梁(其通过经分配至自身的第一连接构件与所述侧向纵梁联接)使由发动机支架承受的纵向推力传输至所述侧向纵梁,这增强了所述底盘在发生正面冲击的情况下抵御自身变形的抵抗性。
由此能够避免在所述底盘的底座的平台下方(该平台尤其是在所述车辆的乘客舱下方且所述发动机舱后方延伸)安装纵向加强构件,所述发动机舱容置了所述发动机支架并且设置在所述底盘前方。这最终地能够优化在所述平台下方的(用于接收至少所述车辆的推进电能的储备器的)可用空间。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尤其是在比所述纵向梁更低处(en contrebas du)延伸并且具有中央部分,所述中央部分夹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前端部与后端部之间。所述中央部分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前端部与后端部之间设置了横向偏移。
“在比……更低处”这一概念理解成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在经分配至自身的纵向梁的更下面高度处延伸,而不是指在所述纵向梁下方延伸。事实上,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在比所述纵向梁更低处延伸且从自身的与纵向梁的后端部固定的前端部朝向自身的与侧向纵梁固定的后端部延伸。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从自身的前端部朝向自身的后端部可能地或多或少竖直倾斜。表达“或多或少”理解成所述倾斜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应用情形而取决于在所述纵向梁的后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所固定至的侧向纵梁之间的竖直偏差。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中的每个具有纵向延伸,并且彼此通过所述中央部分联接。所述中央部分纵向地且横向地延伸,同时包括双重弯曲部,所述双重弯曲部在自身的后端部与前端部之间安置了横向偏移。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中央部分的配置使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前端部与后端部彼此之间联接,以便使得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前端部与后端部彼此之间设置了所述横向偏移。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前端部与后端部之间的横向偏移经由该第一连接构件的中央部分实施,该横向偏移能够补偿在经固定至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纵向梁与侧向纵梁之间的横向偏差,同时能够从所述纵向梁朝向所述侧向纵梁传输所述纵向推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容置了至少一个第一加强构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加强构件使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前端部与后端部彼此之间联接。所述第一加强构件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前端部与后端部之间沿着横向-纵向平面横向地延伸同时呈弓形。
所述第一加强构件增强了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在由所述底盘承受正面冲击的情况下抵御自身变形的内在坚固性。所述第一加强构件还有利于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前端部朝向后端部转移在由所述底盘承受正面冲击的情况下生成的纵向推力。
根据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有利于自身效率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加强构件包括:
-)竖直延伸的第一型材,所述第一型材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固定,同时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前端部与后端部之间延伸,
-)竖直延伸的且具有经翻折上边缘的加强翼板,所述加强翼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一体成型。所述加强翼板与所述第一型材隔有横向距离地以自身边缘(该边缘在所述底盘的内侧横向地定向)沿着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边沿延伸。如在机动车领域中通常定义地,相对于所述底盘的内部定向和外部定向的相对概念尤其是应用于在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例如尤其是在所述第一型材与所述加强翼板之间的案例中。
-)第二型材,所述第二型材至少部分地在经限界在所述第一型材与所述加强翼板之间的体积内部纵向地延伸,所述第二型材固定成横向对抗地支承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加强翼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竖直延伸的边沿壁的经提高的底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经限界在第一边沿壁与第二边沿壁之间。更确切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经限界在所述边沿壁之间,以便使得所述壳体的内部体积设置了用于至少接收所述第一加强构件的接收空间。所述第一壳体优选地通过所述第一加强构件的组成部件在彼此之间的组装以及其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组装形成单件式主体。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的边缘经限界在所述第一边沿壁与所谓的第二边沿壁之间。(尤其是纵向延伸的)第一壳体的底部的边缘横向地贴靠着所述侧向纵梁,同时纵向地沿着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固定翼板的边缘,所述固定翼板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竖直地固定在侧向纵梁下方。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与所述纵向梁的后端部固定的第一固定凸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前端部处且在所述第一边沿壁与所述第二边沿壁之间。所述第二边沿壁配备有第二固定凸片,所述第二固定凸片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在自身的后端部处横向地抵靠着所述侧向纵梁的侧向面固定。
更确切地,所述加强翼板由所述第一壳体所包括的第二边沿壁构成。用于构成所述第一加强构件的第一型材在自身的后端部处抵靠着所述加强翼板对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凸片前方。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经分别地分配至所述纵向梁的连接接合件中的每个还包括第二连接构件,所述第二连接构件横向地接合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与经装备在所述底盘上的且横向地处在中央的靴部(sabot)之间。所述连接接合件的各自的第二连接构件分别地横向地对接在所述靴部两侧。
在该情况下,在其它可能功能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形成了用于缓和横向推力的缓和构件。这种横向推力可由在发生底盘所遭受正面冲击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发生经施加在所述车辆的前部处的正面-侧向冲击的情况下)经施加在所述底盘前部处的推力的任选横向推力分量造成。
优选地,对于所述连接接合件中的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彼此横向地端头相接(aboutés),以共同地形成单件式主体。由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形成的单件式主体优选地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彼此之间的组装制成。例如,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经由自身所分别包括的嵌合梳(peignes d’
Figure BDA0003685600750000071
)彼此横向地对接和固定。
更具体地,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构件配置成纵向和横向延伸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优选地容置了至少一个第二加强构件。所述加强翼板有利地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体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体积之间设置了分隔隔板,所述加强翼板参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刚性化。
本发明还旨在提供一种包括底盘的机动车辆,在所述底盘上固定有经装配在所述底盘上的发动机支架所包括的右纵向梁和左纵向梁的各自的后端部。本发明的车辆的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梁的后端部经由符合本发明的固定装置与所述底盘固定。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本发明下文中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所述附图中:
-图1是机动车辆的底盘的底座的局部仰视透视图。图1更具体地示出了用于使经装配在所述底盘上的发动机支架所包括的分别地右纵向梁和左纵向梁的后端部经由右连接接合件和左连接接合件固定在所述底盘上的固定装置。
-图2是图1上所示的纵向梁的俯视透视图。在图2上,图1上所示的固定装置所包括的右连接接合件和左连接接合件分别地与右纵向梁和左纵向梁的后端部固定。
-图3是图1和图2上所示的左连接接合件的局部俯视透视图。在图3上,所述左连接接合件接合在图1和图2上所示的左纵向梁的后端部与所述底盘所包括的左侧向纵梁之间。
-图4是图1至图3上所示的左连接接合件的俯视透视图,所述左连接接合件由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彼此横向地端头相接和固定。
-图5是图1至图4上所示的左连接接合件的俯视图。
-图6是图1至图5上所示的左连接接合件的俯视透视图。在图6上,所述连接接合件经示出成在自身的后端部处横向地截断,以更准确地示出配备有该连接接合件的加强构件。
-图7是图1至图3上所示的右连接接合件的仰视透视图。所述连接接合件是同样的且对称地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右连接接合件的下部示图与所述左连接接合件的上部示图一致。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及其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根据不限制本发明范围的特别方式阐述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及其详细说明可用于更好地限定本发明,当需要时可结合刚刚给出的一般描述。另外,为了避免附图过载以及为了便于阅读,经分配至经使用用于描述本发明的且在其中任一附图上经指示出的术语和/或概念的附图标记可能地在任何其它附图的描述中经再采用,而不暗示其在所有附图上的存在。
在附图上,参考通常经使用在机动车领域中的正交坐标系来限定车辆、该车辆的组成部件和/或该车辆的组成部件相对于彼此的相对位置。
根据该正交坐标系,所述车辆在前部AV1与后部AR1之间纵向地L1、在右侧DR1与左侧G1之间横向地T1以及相对于所述车辆的行驶平面从所述车辆的底部B1朝向顶部H1呈上升地竖直V1延伸。
在图1上,示出了从下方观察的机动车辆的底盘1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分别地右侧向纵梁和左侧向纵梁1a、1b,在所述右侧向纵梁与所述左侧向纵梁之间延伸有平台2。空余空间设置在平台2下方以安装电能储备器,该电能储备器用于尤其是提供所述车辆的推进电能。所述车辆的推进动力系统安装在所述车辆的前部发动机舱内部,同时由发动机支架支撑,该发动机支架在自身的前端部处和后端部处与底盘1固定。
还参见图2,所述发动机支架包括右纵向梁3a和左纵向梁3b,所述右纵向梁和所述左纵向梁经由自身的后端部4与底盘1固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使纵向梁3a、3b的后端部4经由连接接合件5a、5b固定在底盘1上的固定装置。更确切地,左连接接合件5b促使左纵向梁3b的后端部4与底盘1的左侧向纵梁1b固定,如图3上所示,并且,右连接接合件5a类似地促使右纵向梁3a的后端部4与底盘1的右侧向纵梁1a固定。
根据所示的示例,左连接接合件5b和右连接接合件5a是同样的同时相对于底盘1的横向地处在中央的纵向延伸轴线A1对称地安装在底盘1上。固定接口5a、5b的配置不妨碍自身的用于接收包铁构件(例如用于操控这些固定接口的参照部件6)的加工,在底盘1的组成部件在现有车辆的生产链上进行组装时使用所述参照部件。符合本发明布置的底盘1可由此在不同车辆的组装链上得到操纵,不过所述不同车辆具有同样的行驶基座。
如图1至图7上更可见地,连接接合件5a、5b中的每个包括第一连接构件7a和第二连接构件7b,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彼此横向地端头相接和固定。
更具体地在图2上可见,右连接接合件5a和左连接接合件5b和因此其所分别包括的第一连接构件7a和第二连接构件7b分别地在比纵向梁3a、3b更低处延伸。连接接合件5a、5b尤其是在处在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舱与乘客舱之间的分隔挡板后方从纵向梁3a、3b的后端部4朝向经分别地分配至连接接合件5a、5b的侧向纵梁1a、1b延伸。
根据底盘1的构造,尤其是根据在纵向梁3a、3b的后端部4与用于使连接接合件5a、5b与经分别地分配至所述连接接合件的侧向纵梁1a、1b固定的固定区域之间的纵向分隔偏差和/或横向分隔偏差,连接接合件5a、5b相对于所述车辆的行驶平面或多或少地倾斜。
在图2和图3上,对于连接接合件5a、5b中的每个,连接接合件5a、5b经由第一连接构件7a使纵向梁3a、3b的后端部4与侧向纵梁1a、1b联接。第一连接构件7a的纵向延伸的前端部8a经由第一连接构件7a所包括的第一固定凸片9a与纵向梁3a、3b的后端部4纵向地固定。第一连接构件7a的纵向延伸的后端部8b经由第一连接构件7a所包括的第二固定凸片9b与侧向纵梁1a、1b横向地固定。
更具体地,在图4、图5和图7上可见地,第一连接构件7a还经由第一连接构件7a所包括的固定翼板10竖直地固定在侧向纵梁1a、1b下方。固定翼板10具有横向延伸并且纵向地沿着第一连接构件7a的对接边缘11延伸,所述对接边缘横向地贴靠着侧向纵梁1a、1b,如图1和图3上所示。
更具体地,在图4至图7上可见地,第一连接构件7a具有中央部分8c,该中央部分夹置在第一连接构件7a的前端部8a与后端部8b之间。所述中央部分8c具有经形成在第一连接构件7a的前端部8a与后端部8b之间的双重弯曲部,该双重弯曲部在第一连接构件7a的前端部8a与后端部8b之间设置了横向偏移。这种横向偏移经由第一连接构件7a促使纵向梁3a、3b的后端部4与侧向纵梁1a、1b之间横向联结。
第一连接构件7a包括第一壳体12a,该第一壳体纵向地且横向地延伸。第一壳体12a设置了边沿壁14a、14b的经提高的底部13a,该底部从第一壳体12a的底部13a朝向底盘1(该底盘的第一边沿壁14a和第二边沿壁14b)的顶部竖直地延伸。
所述对接边缘11由第一壳体12a的底部13a设置出,同时在第一边沿壁14a和第二边沿壁14b的朝向侧向纵梁1a、1b定向的外部横向端部E1之间延伸。第一固定凸片9a在第一边沿壁14a和第二边沿壁14b的前端部之间横向地且呈上升地延伸。第二固定凸片9b由第二边沿壁14b在其后端部处的纵向延伸设置出。
第一连接构件7a集成了第一加强构件15a,该第一加强构件容置在第一壳体12a内部,以在发生由底盘1承受的正面冲击的情况下加强对于该第一壳体的变形的抵御。第一加强构件15a通过纵向地且横向地延伸使第一连接构件7a的前端部8a与后端部8b彼此之间联接。第一加强构件15a部分地占据第一壳体12a的内部体积,同时在第一连接构件7a的前端部8a与后端部8b之间沿着横向-纵向平面具有弓形纺锤状(fuseau)构型。
更具体地,在图6上可见地,第一加强构件15a包括与第一壳体12a一体成型的且/或与用于构成第一连接构件7a的第一壳体12a固定的各种组成部件。第一组成部件由第一型材16a形成,第二组成部件由第一壳体12a所包括的加强翼板14b形成,该加强翼板由所述第二边沿壁14b构成,并且,第三组成部件由第二型材16b形成,该第二型材在第一型材16a与所述加强翼板14b之间横向地且纵向地延伸。
第一型材16a具有呈S形轮廓,该呈S形轮廓从该第一型材所固定至的第一壳体12a的底部13a竖直地延伸。第一型材16a相对于底盘1的外侧E1横向地(换句话说,朝该第一型材所固定至的侧向纵梁1a、1b方向)定向。第一型材16a从第一连接构件7a的前端部8a纵向地且横向地延伸,并且在自身的后端部处抵靠着加强翼板14b对接在第二固定凸片9b前方。
加强翼板14b具有竖直延伸并且具有经翻折上边缘,同时与用于构成第一壳体12a的材料一体成型。加强翼板14b与第一型材16a隔有可变横向距离地延伸,同时该第一壳体在自身的朝向第二连接构件7b横向地定向的侧面处(换句话说,在自身的从底盘1的内侧II横向地定向的侧面处,再换句话说,在自身的背离连接接合件5a、5b所固定至的侧向纵梁1a、1b横向地定向的侧面处)沿着第一壳体12a的边缘。加强翼板14b和第一型材16a在彼此之间限界出第一加强构件15a的弓形纺锤状构型。
第二型材16b横向地接合在第一型材16a与加强翼板14b之间。第二型材16b具有呈U形轮廓,同时经由第二型材16b的呈U形轮廓的分支与第一型材16a和与加强翼板14b固定。第二型材16b至少部分地在经限界在第一型材16a与加强翼板14b之间的体积内部纵向地延伸,同时横向对抗地支承第一型材16a和加强翼板14b。
第二连接构件7b由第二壳体12b形成,该第二壳体由自身所容置的第二加强构件15b加强。第二壳体12b在所述底盘的内侧II纵向地且横向地延伸出第一壳体12a的延长部。第二壳体12b包括边沿壁的经提高的底部13b,这些边沿壁从第二壳体12b的底部13b朝向底盘1的顶部竖直地延伸。
第二壳体12b的边沿壁在自身朝向第一连接构件7a定向的面处由第一连接构件7a所包括的加强翼板14b设置出,换句话说,由第一壳体12a所包括的第二边沿壁14b设置出。
加强翼板14b由此在第一壳体12a的内部体积与第二壳体12b的内部体积之间形成了分隔隔板。加强翼板14b还在发生由所述车辆承受的正面冲击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发生经施加在所述车辆的前部处的正面-侧向冲击的情况下)参与对于第二壳体12b的加强。经容置在第二壳体12b内部的第二加强构件15b具有沿着第二壳体12b的竖直延伸的阶梯状构型,所述阶梯中的每个单独地与第二壳体12b所包括的底部13b固定。
第一连接构件7a和第二连接构件7b中的每个配备有基底板17a、17b,所述基底板用于使所述连接构件贴合和/或固定在平台2下方,如图1上所示。所述基底板17a、17b至少部分地由弯折部形成,所述弯折部由第一壳体12a和第二壳体12b的至少其中一个边沿壁14a、14b所包括。第一连接构件7a的基底板17a至少由加强翼板14b的上边缘的翻边以及第一型材16a的由自身的呈S形轮廓构型设置出的翼板设置出。第二连接构件7b的基底板17b设置在用于构成第二连接构件7b的第二壳体的边沿壁的上周边上且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边沿壁。
在图1上,所述车辆的底座配备有纵向加强通道件18,该纵向加强通道件沿着横向地处在中央的纵向轴线A1延伸,并且竖直地延伸成朝向底盘1的顶部突出。通道件18设置了靴部19,连接接合件5a、5b经由自身所包括的第二连接构件7b横向地且沿着自身的横向延伸分别地在靴部19两侧对接至该靴部。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使经装配在所述底盘(1)上的发动机支架所包括的右纵向梁和左纵向梁(3a,3b)的后端部(4)固定在机动车辆的底盘(1)上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纵向梁(3a,3b)中的每个,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接合件(5a,5b),所述连接接合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构件(7a),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构件一方面经由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所包括的前端部(8a)与所述纵向梁(3a,3b)的后端部(4)纵向地(L1)固定,以及另一方面经由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所包括的后端部(8b)与用于构成所述底盘(1)的侧向纵梁(1a,1b)横向地(T1)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在比所述纵向梁(3a,3b)更低处延伸并且具有中央部分(8c),所述中央部分夹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的前端部(8a)与后端部(8b)之间,所述中央部分(8c)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的前端部(8a)与后端部(8b)之间设置了横向(T1)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容置了至少一个第一加强构件(15a),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加强构件使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的前端部(8a)和后端部(8b)彼此之间联接,所述第一加强构件(15a)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的前端部(8a)与后端部(8b)之间沿着横向-纵向(T1-L1)平面横向地(T1)延伸同时呈弓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构件(15a)包括:
-)竖直(V1)延伸的第一型材(16a),所述第一型材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固定,同时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的前端部(8a)与后端部(8b)之间延伸,
-)竖直(V1)延伸的且具有经翻折上边缘的加强翼板(14b),所述加强翼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一体成型,所述加强翼板(14b)与所述第一型材(16a)隔有横向(T1)距离地且在自身的边缘处沿着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的边沿延伸,所述边缘在所述底盘(1)的内侧(I1)横向地(T1)定向。
-)第二型材(16b),所述第二型材至少部分地在经限界在所述第一型材(16a)与所述加强翼板(14b)之间的体积内部纵向地(L1)延伸,所述第二型材(16b)固定成横向(T1)对抗地支承所述第一型材(16a)和所述加强翼板(14b)。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包括第一壳体(12a),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竖直(V1)延伸的边沿壁的经提高的底部(13a),所述第一壳体(12a)的底部(13a)经限界在第一边沿壁(14a)与第二边沿壁(14b)之间,
所述第一壳体(12a)的底部(13a)的边缘(11)经限界在所述第一边沿壁(14a)与所述第二边沿壁(14b)之间,横向地(T1)贴靠着所述侧向纵梁(1a,1b)且纵向地(L1)沿着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的固定翼板(10)的边缘,所述固定翼板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竖直地(V1)固定在所述侧向纵梁(1a,1b)下方,
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与所述纵向梁(3a,3b)的后端部(4)固定的第一固定凸片(9a)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的前端部(8a)处且在所述第一边沿壁(14a)与所述第二边沿壁(14b)之间,并且
所述第二边沿壁(14b)配备有第二固定凸片(9b),所述第二固定凸片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在自身的后端部(8b)处横向地(T1)抵靠着所述侧向纵梁(1a,1b)的侧向面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和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翼板(14b)由所述第一壳体(12a)所包括的第二边沿壁构成,并且
用于构成所述第一加强构件(15a)的第一型材(16a)在自身的后端部处抵靠着所述加强翼板(14b)对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凸片(9b)前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经分别地分配至所述纵向梁(3a,3b)的连接接合件(5a,5b)中的每个还包括第二连接构件(7b),所述第二连接构件横向地(T1)接合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与经装备在所述底盘(1)上的且横向地(T1)处在中央的靴部(19)之间,所述连接接合件(5a,5b)的各自的第二连接构件(7b)分别地横向地(T1)对接在所述靴部(19)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连接接合件(5a,5b)中的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7b)彼此横向地(T1)端头相接,以共同地形成单件式主体。
9.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且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7b)配置成纵向(L1)和横向(T1)延伸的第二壳体(12b),所述第二壳体容置了第二加强构件(15b),所述加强翼板(14b)在所述第一壳体(12a)的内部体积与所述第二壳体(12b)的内部体积之间设置了分隔隔板。
10.一种包括底盘(1)的机动车辆,在所述底盘上固定有经装配在所述底盘(1)上的发动机支架所包括的右纵向梁和左纵向梁(3a,3b)的各自的后端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梁(3a,3b)的后端部(4)经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与所述底盘(1)固定。
CN202080085468.9A 2019-12-09 2020-11-06 用于使发动机支架的纵向梁的后端部固定在机动车辆的底盘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发动机支架接收所述车辆的电动推进动力系统 Pending CN1148292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913962A FR3104120B1 (fr) 2019-12-09 2019-12-09 Dispositif de fixation sur un châssis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de l'extrémité arrière de brancards d'un berceau moteur recevant une motorisation électrique de propulsion du véhicule.
FRFR1913962 2019-12-09
PCT/FR2020/052030 WO2021116547A1 (fr) 2019-12-09 2020-11-06 Dispositif de fixation sur un châssis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de l'extrémité arrière de brancards d'un berceau moteur recevant une motorisation électrique de propulsion du véhicu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9235A true CN114829235A (zh) 2022-07-29

Family

ID=69811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5468.9A Pending CN114829235A (zh) 2019-12-09 2020-11-06 用于使发动机支架的纵向梁的后端部固定在机动车辆的底盘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发动机支架接收所述车辆的电动推进动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26082A1 (zh)
EP (1) EP4072926A1 (zh)
CN (1) CN114829235A (zh)
BR (1) BR112022011289A2 (zh)
FR (1) FR3104120B1 (zh)
WO (1) WO20211165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32691A1 (fr) * 2022-02-14 2023-08-18 Psa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interconnexion pour la transmission d’un effort dans une structure d’un véhicule terrest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35197A1 (de) * 2001-07-19 2003-02-1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Vorderwagenstruktur
JP3606250B2 (ja) * 2001-10-29 2005-01-0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DE10157837A1 (de) * 2001-11-24 2003-06-05 Opel Adam Ag Karosserie mit rahmenartigem Achsträger
JP2005231477A (ja) * 2004-02-19 2005-09-02 Toyota Motor Corp 車体後部構造
JP4875558B2 (ja) * 2007-07-12 2012-02-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CA2779192C (en) * 2009-11-05 2013-07-02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20120161472A1 (en) 2010-12-22 2012-06-28 Tesla Motors, Inc. System for Absorbing and Distributing Side Impact Energy Utilizing an Integrated Battery Pac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22011289A2 (pt) 2022-09-06
US20230026082A1 (en) 2023-01-26
WO2021116547A1 (fr) 2021-06-17
FR3104120B1 (fr) 2023-06-16
EP4072926A1 (fr) 2022-10-19
FR3104120A1 (fr)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83257B (zh) 车辆侧部构造
CN110239627B (zh) 车辆后部构造
CN106864602B (zh) 前车体结构
US8851520B2 (en) Front subframe for a narrow offset collision
US20190359265A1 (en) Vehicle body lower structure
CN105383570A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05774917A (zh) 车辆下部结构
CN114144350A (zh) 防撞装置
CN103813955B (zh) 车辆的车身下部结构
CN110901362B (zh) 车辆下部结构
CN109415096B (zh) 机动车
CN110304152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12977636A (zh) 车辆地板结构
CN110304151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12550479B (zh) 电动车辆的车身
CN110304149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12550478B (zh) 电动车辆的车身
EP3984726A1 (en) Motorcycle seat rail structure
CN114537116A (zh) 电池组搭载车辆
US10518727B1 (en) Step assembly for energy absorption
CN114829235A (zh) 用于使发动机支架的纵向梁的后端部固定在机动车辆的底盘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发动机支架接收所述车辆的电动推进动力系统
US20230311793A1 (en) Vehicle structure with battery
KR20180059291A (ko) 후방 차체구조
KR102446656B1 (ko) 측방 차체 보강구조
CN110774877A (zh) 车辆下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