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1608A - 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1608A
CN114801608A CN202210221324.2A CN202210221324A CN114801608A CN 114801608 A CN114801608 A CN 114801608A CN 202210221324 A CN202210221324 A CN 202210221324A CN 114801608 A CN114801608 A CN 114801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t
base frame
winch
towing
oi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213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斌
杜智强
吴溪
蔡伟锋
胡晓工
贾晓亮
裴长江
贾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CITI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CITI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CITI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c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CITI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2213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16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1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16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1/00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 B60D1/14Draw-gear or tow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type
    • B60D1/18Tow ropes, chain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1/00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 B60D1/58Auxiliary devices
    • B60D1/583Holding down means, e.g. holding down re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基架通过鞍座安装在拖救车辆尾部两个后桥车轮之间的车架上方,副绞盘安装在基架上,翻转油缸安装在基架上,桅杆与基架滑动连接,桅杆的上端绞接于翻转油缸的伸缩杆,通过翻转油缸的伸缩控制桅杆沿基架上、下移动及翻转,支撑臂绞接于桅杆的下端,提升油缸的伸缩杆与支撑臂绞接,通过提升油缸的伸、缩控制支撑臂的翻转,在支撑臂的前端安装有一个可拆卸的驻铲,主绞盘安装在基架前方的车体上,在拖救作业时,可根据不同情况提供副绞盘单绳牵引、主绞盘单绳牵引或主、副绞盘双绳牵引的模式。本发明能够可靠地支撑拖救车辆,并提供充足的牵引力,可对淤陷、沙陷、掉沟等复杂环境中的重型轮式车辆进行安全的拖拽抢救作业。

Description

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
背景技术
轮式车辆因出现故障或发生事故而导致车辆不能正常行驶时,为疏通道路或及时送厂维修,通常需要使用拖救车将故障车辆拖离行车道或送回修理厂。目前,现有的拖救车辆只能对小型和轻型轮式车辆进行拖救。如果故障车辆是重型车辆,以及重型车辆在例如在淤陷、沙陷或掉沟的复杂环境下,现有的拖救车往往由于其牵引力不足,且没有支反力,不能可靠地支撑拖救车辆,在拖救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生由于被救车辆太重而导致拖救车辆拽翻的现象,给拖救车辆造成安全隐患,且不能很好地完成拖救作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能够可靠地支撑拖救车辆,并提供充足的牵引力,可对淤陷、沙陷、掉沟等复杂环境中的重型轮式车辆进行安全的拖拽抢救作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包括基架、桅杆、支撑臂、主绞盘、副绞盘、提升油缸、翻转油缸。
所述基架通过鞍座安装在拖救车辆尾部两个后桥车轮之间的车架上方,所述副绞盘安装在基架前部的上方,所述翻转油缸安装在基架的后部,在基架后部的一侧面安装有一个拖绳绞盘。
所述桅杆的下端与基架的后端滑动连接,桅杆的上端绞接于翻转油缸的伸缩杆,通过翻转油缸的伸缩控制桅杆沿基架上、下移动及翻转,所述提升油缸安装在桅杆的上部,在桅杆的顶部安装有一个定滑轮。
所述支撑臂绞接于所述桅杆的下端,所述提升油缸的伸缩杆与支撑臂绞接,通过提升油缸的伸缩控制支撑臂的翻转,在支撑臂的前端安装有一个可拆卸的驻铲,在支撑臂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动滑轮。
所述主绞盘安装在所述基架前方的车体上。
所述拖救装置在拖救作业时,可根据不同情况提供副绞盘单绳牵引、主绞盘单绳牵引或主、副绞盘双绳牵引的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基架、桅杆、支撑臂均为矩形截面型材或C型槽钢组焊而成的矩形框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驻铲是两端具有铲刃、中间内凹且具有弧度的驻铲,行车状态下,驻铲放置于支撑臂中部的空档内,拖救作业时,驻铲通过双螺栓拉杆可拆卸地连接在支撑臂的前端,对拖救装置提供可靠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驻铲采用高强度结构钢焊接而成,重量小于70kg,可承受不小于548.8千牛的外力。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滑轮,第一滑轮安装在支撑臂前端的外侧,主、副绞盘的钢丝绳绕过第一滑轮与被救车辆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基架的后端设有一个转块轴,所述转块轴上安装有一个转块,所述转块可沿转块轴滑动,在转块上设有转块轴孔。
进一步地,桅杆的一侧安装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两侧设有滑道孔,安装在基架上的转块滑动装配在桅杆上的滑道内,通过翻转油缸的伸缩可带动桅杆实现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当所述转块沿滑道移动至转块轴孔与滑道孔同心时,插入桅杆销将其固定,通过翻转油缸的伸缩带动桅杆实现翻转。
进一步地,所述基架上设有行驶支撑,所述行驶支撑通过销轴、螺母安装在所述基架的左、右外侧,提供折叠或支撑两种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链条和第二滑轮,所述链条的一端连接在支撑臂两侧,链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滑轮,副绞盘的钢丝绳绕过定滑轮、第二滑轮与被救车辆连接,拖救时,第二滑轮的位置与副绞盘的中心线基本平行。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主、副绞盘同时作业,为其提供充足的牵引力,通过在支撑臂的前端安装可拆卸的驻铲,拖救时在绞盘拉力作用下驻铲深入泥土提供足够的支反力,对拖救装置形成可靠的支撑,以保证作业力的平衡,可对淤陷、沙陷、掉沟等复杂环境中的重型轮式车辆进行安全的拖拽抢救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本发明装置在重型轮式车辆中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驻铲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驻铲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第一种拖救状态图;
图7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中拖绳绞盘的使用状态图;
图8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第二种拖救状态图;
图9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第三种拖救状态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第四种拖救状态图;
图11是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第一种拖救状态图;
图12是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第二种拖救状态图;
图13是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第三种拖救状态图;
图14是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第四种拖救状态图;
图15是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第五种拖救状态图;
图16是本发明中实施例3的拖救状态图。
图中:1-基架,2-桅杆,3-支撑臂,4-主绞盘,5-副绞盘,6-行驶支撑,7-提升油缸,8-翻转油缸,9-拖绳绞盘,10-定滑轮,11-动滑轮,12-驻铲,13-桅杆销,14-转块轴,15-转块,16-滑道,17-双螺栓拉杆,18-鞍座,19-第一滑轮,20-链条,21-第二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这里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零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安装”、“固定”、“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的示意性实施例,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包括基架1、桅杆2、支撑臂3、主绞盘4、副绞盘5、提升油缸7、翻转油缸8。
基架1通过鞍座18安装在拖救车辆尾部两个后桥车轮之间的车架上方,所副绞盘5安装在基架1前部的上方,可对拖救车辆提供176千牛的牵引力,翻转油缸8安装在基架1的后部,在基架1后部的一侧面安装有一个拖绳绞盘9,拖绳绞盘用于辅助主绞盘4、副绞盘放出钢丝绳。在基架1的后端焊接有一个转块轴14,转块轴14上套装有一个转块15,转块15可沿转块轴14滑动,在转块15上设有转块轴孔。基架1上还安装有行驶支撑6,行驶支撑6通过销轴、螺母安装在基架1的左、右外侧,可以提供折叠或支撑两种状态,当行车时,将行驶支撑6打开,其支撑在车体上,有减轻基架1的振荡,当拖救作业时,将行驶支撑6折叠收起。
桅杆2的一侧焊接有滑道16,滑道16的两侧布设有滑道孔,安装在基架1上的转块15滑动装配在桅杆2上的滑道16内,这样,基架1与桅杆2滑动连接,桅杆2的上端绞接于翻转油缸8的伸缩杆,通过翻转油缸8的伸缩控制桅杆2沿基架1上、下移动,当转块15沿滑道16移动至转块轴孔与滑道孔同心时,插入桅杆销13将其固定,通过翻转油缸8的伸缩带动桅杆2实现翻转,桅杆2翻转至垂直状态时,再将桅杆销13拨出,桅杆2在自重情况下自然下滑,下滑至合适的位置再插入桅入销13将其固定,提升油缸7安装在桅杆2的上部,在桅杆2的顶部安装有一个定滑轮10。
支撑臂3绞接于桅杆2的下端,提升油缸7的伸缩杆与支撑臂3绞接,通过提升油缸7的伸缩控制支撑臂3的翻转。在支撑臂3的前端安装有一个可拆卸的驻铲12,驻铲12采用高强度结构钢焊接而成,重量小于70kg,可承受不小于548.8千牛的外力。驻铲12是两端具有铲刃、中间内凹的具有弧度的驻铲,行车状态下,驻铲12放置于支撑臂3中部的空档内,拖救作业时,驻铲12通过双螺栓拉杆17可拆卸地连接在支撑臂3的前端,对拖救装置提供可靠支撑。
在支撑臂3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动滑轮11。
主绞盘4安装在基架1前方的车体上,可对拖救车辆提供的牵引力为196千牛。
上述基架1、桅杆2、支撑臂3均为矩形截面型材或C型槽钢组焊而成的矩形框架结构。
本实施例拖救装置在拖救作业时,可根据不同情况提供副绞盘5单绳牵引、主绞盘4单绳牵引或主绞盘4和副绞盘5同时双绳牵引的模式。
现以正后方拖救作业为例说明其操作过程:
拖救作业时,将抢救车与被救车辆对中,并留出被救车辆脱离困境后的空间,再将拖救车可靠制动。
为使抢救车处于稳定的拖拽作业姿态,需操作副绞盘4缓慢收绳,使驻铲12缓缓扎入土中,入土到一定深度后形成可靠支撑,产生686千牛支撑力,可根据土质情况调整桅杆2高度及支撑臂3倾斜角度,支撑臂与桅杆夹角在100°~108°之间。反复调整几次直至拖救装置姿态接近图6所示位置。
当被救车辆距离抢救车较远时,可将动滑轮11挂接在被救车上,再将拖绳绞盘9的钢丝绳绕过动滑轮11与主绞盘4、副绞盘5的钢丝绳连接,将主绞盘4、副绞盘5的钢丝绳拖拽到连接处,以节省人力,如图7所示。
根据被救车辆的吨位,可合理选用以下几种不同的主、副绞盘组合进行。
a.拖拽18吨以下车辆时,可采用副绞盘5单绳拖拽,拖救作业稳定姿态如图6所示。
b.拖拽32吨以下车辆时,可采用副绞盘5双绳拖拽,拖救作业稳定姿态如图8所示。
c.拖拽36吨以下车辆时,采用主绞盘4、副绞盘5单绳拖拽,拖救作业稳定姿态如图9所示。
d.拖拽55吨以下车辆时,采用主绞盘4单绳、副绞盘5双绳拖拽,拖救作业稳定姿态如图10所示。
实施例2
一种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其结构设置及布局与实施例1相同,具体的是还包括第一滑轮19,第一滑轮19安装在支撑臂3前端的外侧,主、副绞盘的钢丝绳绕过第一滑轮19与被救车辆连接。
下面以侧方拖救作业为例说明书其操作过程:
当施救现场空间不足,无法展开正后方拖拽时,可采用侧面拖拽。
侧面拖救作业步骤如下:
1)将拖救车停放在被救车辆前,车架中心线与被救车车辆中心线垂直,并将拖救装置展开,如图11所示。
2)将第滑轮19安装在支撑臂3的前端的外侧,然后将副绞盘5钢丝绳绕过第一滑轮19连接到被救车辆上,如图12所示。
3)副绞盘5缓慢收绳,直到托救装置旋转45°左右,如图13所示。
4)拖救车倒车,同时副绞盘5收绳,直至将拖救车与拖救装置调整到垂直状态,如图14所示。
5)调整拖救装置姿态,使支撑臂3和驻铲12形成可靠的支撑,侧面拖拽只能使用副绞盘5进行作业,副绞盘5作业可提供有单绳18吨和双绳32吨)两种工况,侧面单绳拖救作业稳定姿态如图15所示。
实施例3
一种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其结构设置及布局与实施例1相同,具体的是还包括链条20和第二滑轮21,所述链条20的一端连接在支撑臂3两侧,链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滑轮21,副绞盘4的钢丝绳绕过定滑轮10、第二滑轮21与被救车辆连接,拖救时,通过调整链条20的长度使第二滑轮21的位置与副绞盘的中心线基本平行,如图16所示,这样,拖救作业时可有效改善被救车辆的受力情况。
操作方法及过程同实施例1相同,在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拖救装置通过主、副绞盘同时作业,为其提供充足的牵引力,通过在支撑臂的前端安装可拆卸的驻铲,拖救时在绞盘拉力作用下驻铲深入泥土提供足够的支反力,对拖救装置形成可靠的支撑,以保证作业力的平衡,可对淤陷、沙陷、掉沟等复杂环境中的重型轮式车辆进行安全的拖拽抢救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包括基架、桅杆、支撑臂、主绞盘、副绞盘、提升油缸、翻转油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架通过鞍座安装在拖救车辆尾部两个后桥车轮之间的车架上方,所述副绞盘安装在基架前部的上方,所述翻转油缸安装在基架的后部,在基架后部的一侧面安装有一个拖绳绞盘;
所述桅杆的下端与基架的后端滑动连接,桅杆的上端绞接于翻转油缸的伸缩杆,通过翻转油缸的伸缩控制桅杆沿基架上、下移动及翻转,所述提升油缸安装在桅杆的上部,在桅杆的顶部安装有一个定滑轮;
所述支撑臂绞接于所述桅杆的下端,所述提升油缸的伸缩杆与支撑臂绞接,通过提升油缸的伸缩控制支撑臂的翻转,在支撑臂的前端安装有一个可拆卸的驻铲,在支撑臂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动滑轮;
所述主绞盘安装在所述基架前方的车体上;
所述拖救装置在拖救作业时,可根据不同情况提供副绞盘单绳牵引、主绞盘单绳牵引或主、副绞盘双绳牵引的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桅杆、支撑臂均为矩形截面型材或C型槽钢组焊而成的矩形框架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驻铲是两端具有铲刃、中间内凹且具有弧度的驻铲,行车状态下,驻铲放置于支撑臂中部的空档内,拖救作业时,驻铲通过双螺栓拉杆可拆卸地连接在支撑臂的前端,对拖救装置提供可靠支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驻铲采用高强度结构钢焊接而成,重量小于70kg,可承受不小于548.8千牛的外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滑轮,第一滑轮安装在支撑臂前端的外侧,主、副绞盘的钢丝绳绕过第一滑轮与被救车辆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架的后端设有一个转块轴,所述转块轴上安装有一个转块,所述转块可沿转块轴滑动,在转块上设有转块轴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桅杆的一侧安装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两侧设有滑道孔,安装在基架上的转块滑动装配在桅杆上的滑道内,通过翻转油缸的伸缩可带动桅杆实现上、下移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转块沿滑道移动至转块轴孔与滑道孔同心时,插入桅杆销将其固定,通过翻转油缸的伸缩带动桅杆实现翻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上设有行驶支撑,所述行驶支撑通过销轴、螺母安装在所述基架的左、右外侧,提供折叠或支撑两种状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链条和第二滑轮,所述链条的一端连接在支撑臂两侧,链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滑轮,副绞盘的钢丝绳绕过定滑轮、第二滑轮与被救车辆连接,拖救时,第二滑轮的位置与副绞盘的中心线基本平行。
CN202210221324.2A 2022-03-09 2022-03-09 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 Pending CN1148016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1324.2A CN114801608A (zh) 2022-03-09 2022-03-09 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1324.2A CN114801608A (zh) 2022-03-09 2022-03-09 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1608A true CN114801608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28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21324.2A Pending CN114801608A (zh) 2022-03-09 2022-03-09 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16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9248B (zh) 陆上钻机
US4840534A (en) Automobile lift and tow hoist
CN212171845U (zh) 一种侧方拖拽救援装置
CN105691277B (zh) 隧道清障车
US4815915A (en) Under-vehicle towing apparatus
GB2061193A (en) Recovery vehicle
CN217073957U (zh) 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
US4290731A (en) Apparatus for picking up overturned vehicles
CN111675112A (zh) 一种高度可调式桥墩吊装机、施工方法及过天桥方法
CN114801608A (zh) 用于重型轮式车辆的拖救装置
CN110526137A (zh) 一种自移动快速架设塔式起重机
JPS58161632A (ja) トラツククレ−ン
KR100981376B1 (ko) 차량견인장치
CN207863857U (zh) 多簇射孔井架车装置
JP6569768B2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
CN219194289U (zh) 一种大起重量防爆柴油机履带式起重机
CN206437807U (zh) 一种拖式汽车起重机
CN211684836U (zh) 一种高速公路清障车吊臂机构
JP6428714B2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
CN215854814U (zh) 一种具有滑移功能的多绞盘拖救装置
CN212172047U (zh) 一种大吨位拖拽救援及驻车装置
JP6561574B2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および移動式クレーンにおけるアタッチメントを起立させる又は伏させる方法
CN217460220U (zh) 隧道施工用台阶栈桥
CN2401408Y (zh) 多功能一带二道路清障车
CN219948004U (zh) 一种电力通信保障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043000 No. 32 Shifu Road, Houma City, Linfen City, Shan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ITIC Electromechanical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Shanxi) Co.,Ltd.

Address before: 043000 No. 32 Shifu Road, Houma City, Linfen City, Shan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CIENTIFIC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OF CITI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