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94483B - 合生元组合物及木豆属组合物用于调整肠胃道菌相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合生元组合物及木豆属组合物用于调整肠胃道菌相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94483B
CN114794483B CN202210059921.XA CN202210059921A CN114794483B CN 114794483 B CN114794483 B CN 114794483B CN 202210059921 A CN202210059921 A CN 202210059921A CN 114794483 B CN114794483 B CN 1147944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pigeonpea
cajanus
probiotics
lactobacil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599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94483A (zh
Inventor
林咏翔
吴佩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94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44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94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44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35Bacteria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probio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20Reducing nutritive value; Dietetic products with reduced nutritive value
    • A23L33/21Addition of substantially indigestible substances, e.g. dietary fib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13Acidophil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65Paracasei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73Reuteri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75Rhamnos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51Bifidobacteriu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木豆属组合物用于制备调整肠胃道菌相的组合物的用途,其中木豆属组合物包括树豆益生质。以及一种调整肠胃道菌相的合生元组合物,包括木豆属组合物及益生菌。

Description

合生元组合物及木豆属组合物用于调整肠胃道菌相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豆属组合物的用途,将木豆属组合物用于制备调整肠胃道菌相的组合物,或制备减肥的组合物,以及将木豆属组合物用于调整肠胃道菌相的合生元组合物。
背景技术
树豆,学名为Cajanus cajan。水稻是豆科,蝶形花亚科,木豆属,其果实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榨油。
益生质也被称为益生元或益菌生。益生质是指的是不容易被体内上消化道所分解,来到肠道时却更容易被微生物所利用的物质。益生质提供给益生菌较佳的营养来源,借以达到好菌增生,坏菌减少的效能。
合生元是指益生菌和益生质的组合制剂。合生元可以借由搭配彼此合适的益生菌和益生质,可同时发挥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生理功能,使益生菌和益生元协调作用达到最佳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木豆属组合物用于制备调整肠胃道菌相的组合物的用途,其中木豆属组合物包括树豆益生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提升益生菌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益生菌为嗜酸乳杆菌、罗伊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比菲德氏龙根菌、柔嫩梭菌、双歧杆菌、克里斯滕氏菌或毛螺菌。
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提升肠胃道内克里斯滕氏菌或毛螺菌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降低人体BMI指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提升短链脂肪酸含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调解免疫系统以改善发炎。
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增加食欲、肠胃蠕动频率、排便频率、减少排便所需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改善肠道不适症状。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改善肠道不适症状包含排便不干净、粪便坚硬、便秘、腹部胀气以及排便次数减少。
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为减肥用途的食品、饮品或营养补充剂。在一些实施例中,树豆益生质的有效剂量为550mg。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更提供一种调整肠胃道菌相的合生元组合物,合生元组合物包括木豆属组合物及益生菌,所述益生菌包括嗜酸乳杆菌、罗伊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比菲德氏龙根菌、柔嫩梭菌、双歧杆菌、克里斯滕氏菌或毛螺菌其中至一种或其组合。
综上,任一实施例的木豆属组合物用于制备调整肠胃道菌相的组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提升益生菌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降低人体BMI指数。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提升短链脂肪酸含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增加食欲、肠胃蠕动频率、排便频率、减少排便所需时间。木豆属组合物用于改善肠道不适症状,包含排便不干净、粪便坚硬、便秘、腹部胀气以及排便次数减少。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原料益生质对于促进益生菌生长的效用评估结果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木豆属组合物促进肠胃道内柔嫩梭菌数量的效用评估结果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木豆属组合物促进肠胃道内双歧杆菌数量的效用评估结果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木豆属组合物促进肠胃道内克里斯滕氏菌数量的效用评估结果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木豆属组合物促进肠胃道内毛螺菌数量的效用评估结果图。
图6为人体实验改善排便所需时间的前后变化比对图。
图7为人体实验改善平均排便天数的前后变化比对图。
图8为人体实验改善肠胃蠕动频率的前后变化比对图。
图9为人体实验改善肠道不适症状前后变化比对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木豆属组合物用于制备调整肠胃道菌相的组合物的用途,其中木豆属组合物包括树豆益生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树豆益生质由树豆的果实所制成,树豆学名为Cajanus cajan。树豆也被称为木豆、米豆、树荳、柳豆、白树豆、花螺树豆、观音豆、番仔豆、山豆根。在一些实施例中,树豆益生质由树豆的成熟果实所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树豆益生质是指树豆果实的粉末。在一些实施例中,树豆益生质是指树豆果实经过干燥之后研磨成的粉末。在一些实施例中,树豆益生质是指树豆果实经过干燥之后研磨并以120mesh孔径过筛所得的粉末。在一些实施例中,干燥可以日晒、烘干或低温焙炒来实现。举例而言,采用小于等于70℃的温度下焙炒30至60分钟。
在一些实施例中,树豆益生质的水分含量小于等于7%。在一些实施例中,树豆益生质的颜色介于专业色表中色阶位于466U~468U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树豆益生质的粒径约为40mesh。
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提升益生菌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益生菌包括嗜酸乳杆菌、罗伊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比菲德氏龙根菌、柔嫩梭菌、双歧杆菌、克里斯滕氏菌或毛螺菌。
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提升肠胃道内柔嫩梭菌(Faecalibacterium)的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提升肠胃道内柔嫩梭菌的数量达33.4%。于此,柔嫩梭菌是一种能够促使丁酸(短链脂肪酸的一种)生成的肠内益生菌,丁酸的生成可促进肠道健康。
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提升肠胃道内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的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提升肠胃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达20.2%。于此,双歧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内益生菌种,可以促进消化效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提升肠胃道内克里斯滕氏菌(Christensenella)的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提升肠胃道内克里斯滕氏菌的数量达5.1倍。于此,克里斯滕氏菌亦有另一俗称为瘦子菌,统计中发现肠道内克里斯滕氏菌数量与人体BMI指数成反比,意即体内瘦子菌数量较多的人,通常比较瘦。
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降低人体BMI指数。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经由提升肠胃道内克里斯滕氏菌的数量以达到降低人体BMI指数的用途。
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提升肠胃道内毛螺菌(Lachnospiraceae)的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提升肠胃道内毛螺菌的数量达17.3%。
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提升短链脂肪酸含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经由提升肠胃道内毛螺菌的数量以达到提升短链脂肪酸含量的用途。于此,毛螺菌会将肠道内的碳水化合物或膳食纤维转化为短链脂肪酸。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经由提升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以用于调解免疫系统以改善发炎。
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增加食欲、肠胃蠕动频率、排便频率、减少排便所需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用于改善肠道不适症状。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改善肠道不适症状包含排便不干净、粪便坚硬、便秘、腹部胀气以及排便次数减少。
在一些实施例中,木豆属组合物为减肥用途的食品、饮品或营养补充剂。在一些实施例中,树豆益生质的有效剂量为550mg。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更提供一种调整肠胃道菌相的合生元组合物,合生元组合物包括木豆属组合物及益生菌,所述益生菌包括嗜酸乳杆菌、罗伊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比菲德氏龙根菌、柔嫩梭菌、双歧杆菌、克里斯滕氏菌或毛螺菌其中至少一种或其组合。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组合物可以为食品、饮品或营养补充剂。在一实施例中,组合物内的木豆属组合物的有效剂量为500mg。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任一组合物可为食用产品(即食品组合物)。换言之,食用产品包含特定含量的木豆属组合物或合生元组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食用产品可为一般食品、保健食品、膳食补充品或食品添加物(food additive)。
上述保健食品(food for special health use,FoSHU)也可称为功能(性)食品(functional food),是指加工成使得供给营养之外而且有效地表现出生物体调节功能的高效果的食品。在此“功能(性)”是指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调节营养素或者对生理学作用等保健用途获得有用的效果。本发明的食品可以通过本领域常用的方法制备,在上述制备时,可以通过添加本领域通常添加的原料和成分来制备。另外,上述食品的剂型只要被认为是食品的剂型就可以不受限制地制备。本发明的食品用组合物可以以多种形式的剂型制备,并且与一般药品不同,以食品为原料,因而具有没有因长期服用药品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等的优点,具有优异的可携带性使得本发明的食品可以作为用于增强免疫增强效果的辅助剂来摄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食用产品可利用熟习此技艺者所详知的技术而被制造成适合于口服的剂型。在一些实施例中,一般食品可为但不限于:饮料(beverages)、发酵食品(fermented foods)、烘培产品(bakery products)或调味料。
上述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含生理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并且载体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使用本技术领域中常用的任何载体。
另外,上述组合物可以包含通常用于食品组合物中而可提高气味、味道、视觉等的附加成分。例如,可以包含0.1-5重量%的维生素A、C、D、E、B1、B2、B6、B12、烟碱酸(niacin)、生物素(biotin)、叶酸(folate)、泛酸(panthotenic acid)等。另外,可以包含锌(Zn)、铁(Fe)、钙(Ca)、铬(Cr)、镁(Mg)、锰(Mn)、铜(Cu)、铬(Cr)等的矿物质。另外,可以包含赖氨酸、色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等的氨基酸。
另外,上述组合物可以包含氧化防止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丁基羟基甲苯(BHT)等)、着色剂(焦油色素等)、香料(香兰素、内酯类等)、成色剂(亚硝酸钠、亚硝酸钠等)、防腐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水杨酸、脱氢乙酸钠等)、漂白剂(亚硫酸钠)、调味料(MSG谷氨酸钠等)、甜味料(甘素(dulcin)、甜蜜素(cyclamate)、糖精(saccharin)、钠等)、膨胀剂(明矾、D-酒石酸氢钾等)、强化剂、乳化剂、增稠剂(糊料)、皮膜剂、胶基础剂、泡沫抑制剂、溶剂、改良剂等的食品添加物(food additives)。上述添加物可以根据食品的种类择一或多进行添加以适当的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借由现有方法于原料制备时添加任一实施例的木豆属组合物或合生元组合物(即作为食品添加物),或是于食品的制作过程中添加任一实施例的木豆属组合物或合生元组合物(即作为食品添加物),而与任一种可食性材料配制成供人类与非人类动物摄食的食用产品。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组合物可为医药品。换言之,此医药品包含有有效含量的木豆属组合物或合生元组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医药品可利用熟习此技艺者所详知的技术而被制造成一适合于经肠道或口服的投药剂型。这些投药剂型包括,但不限于:锭剂(tablet)、片剂(troche)、口含锭(lozenge)、丸剂(pill)、胶囊(capsule)、分散性粉末(dispersiblepowder)或细颗粒(granule)、溶液、悬浮液(suspension)、乳剂(emulsion)、糖浆(syrup)、酏剂(elixir)、浓浆(slurry)以及类似之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医药品可利用熟习此技艺者所详知的技术而被制造成一适合于非经肠地道(parenterally)或局部地(topically)投药的剂型,这些投药剂型包括,但不限于:注射品(injection)、无菌的粉末(sterile powder)、外部制剂(externalpreparation)以及类似之物。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医药品可以一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中的非经肠道途径(parenteral routes)来投药: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injection)、表皮内注射(intraepidermal injection)、皮内注射(intradermal injection)以及病灶内注射(intralesional injection)。
在一些实施例中,医药品可进一步包含有被广泛地使用于药物制造技术的医药上可接受的载剂(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carrier)。例如,医药上可接受的载剂可包含下列的试剂中一种或多种:溶剂(solvent)、缓冲液(buffer)、乳化剂(emulsifier)、悬浮剂(suspending agent)、分解剂(decomposer)、崩解剂(disintegrating agent)、分散剂(dispersing agent)、黏结剂(binding agent)、赋形剂(excipient)、安定剂(stabilizingagent)、螯合剂(chelating agent)、稀释剂(diluent)、胶凝剂(gelling agent)、防腐剂(preservative)、润湿剂(wetting agent)、润滑剂(lubricant)、吸收延迟剂(absorptiondelaying agent)、脂质体(liposome)以及类似之物。有关这些试剂的选用与数量是落在熟习此项技术的人士的专业素养与例行技术范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医药上可接受的载剂包含有一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中的溶剂:水、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含有醇的水性溶液(aqueous solution containing alcohol)。
范例一:木豆属组合物的制备
原料:采用市售树豆全熟果实,含树豆皮及树豆仁(采购自中国台湾地区农家,种植者:林建中)。
制程:将低温(约70℃)焙炒后的树豆果实进行粉碎至粉末状。并分别量测其粒径是否小于等于40mesh,色阶位于466U~468U之间,并且水分含量小于等于7%等标准。
于此,这些符合上述标准的粉末状的树豆干燥果实为树豆益生质,并以100%树豆益生质为木豆属组合物。
范例二:不同原料益生质对于促进益生菌生长的效用评估
为评估不同原料对于促进益生菌生长的效用,本评估中基于果寡糖促进益生菌生长量为1的基础下,换算各实验组促进益生菌生长量的相对表现量来表达。
各组采用的样本如下:
(1)空白组:果寡糖采购自MEIJI CO.,Ltd.。
(2)实验组:范例一制得木豆属组合物。
(3)对照组A:芹菜,并依据本案范例一木豆属组合物的制程步骤所制得。
(4)对照组B:牛蒡,并依据本案范例一木豆属组合物的制程步骤所制得。
本评估中,采用嗜酸乳杆菌、罗伊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比菲德氏龙根菌进行后续评估。
其中,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是采购自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ATCC 4356)。
其中,罗伊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是采购自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ATCC PTA-6475)。
其中,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TCI366菌株寄存于中国台湾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寄存编号为BCRC910942)及德国微生物保藏中心(寄存编号为DSM33290)。
其中,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TCI058菌株寄存于中国台湾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寄存编号为BCRC910882)及德国微生物保藏中心(寄存编号为DSM33286)。
其中,比菲德氏龙根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是采购自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寄存编号为ATCC BAA-999)。
将预培养活化的上述的嗜酸乳杆菌株、罗伊式乳杆菌株、鼠李糖乳杆菌株、副干酪乳杆菌株或比菲德氏龙根菌株依3%(约1x104 CFU/mL)的接种量加入含1%(w/w)上述各组样本于培养基内(体积5mL),于37℃下培养48小时,之后使用分光亮度计测量OD值,即测定培养基的混浊度再换算为相对菌数,其中波长选用600nm以测量各组的活菌浓度。本评估中基于空白组中果寡糖促进益生菌生长量为1%的基础下,换算对应的各实验组促进益生菌生长量的相对表现量来表达。
图1是不同原料益生质对于促进益生菌生长的效用评估结果图。于图1中,嗜酸乳杆菌以菌株01表示、罗伊式乳杆菌以菌株02表示、鼠李糖乳杆菌以菌株03表示、副干酪乳杆菌以菌株04表示、比菲德氏龙根菌以菌株05表示。
由图1可见,与空白组相较之下,实验组的木豆属组合物对嗜酸乳杆菌(菌株01)具有比果寡糖更佳的促进生长作用(提升54.56倍),对照组A的芹菜及对照组B的牛蒡对于嗜酸乳杆菌则不具备促进生长的功效。
续由图1可见,与空白组相较之下,实验组的木豆属组合物对罗伊氏乳杆菌(菌株02)具有比果寡糖更佳的促进生长作用(提升34.92倍),对照组A的芹菜及对照组B的牛蒡对于罗伊氏乳杆菌则不具备促进生长的功效。
续由图1可见,与空白组相较之下,实验组的木豆属组合物对鼠李糖乳杆菌(菌株03)具有比果寡糖更佳的促进生长作用(提升30.13倍),对照组A的芹菜及对照组B的牛蒡对于鼠李糖乳杆菌则不具备促进生长的功效。
续由图1可见,与空白组相较之下,实验组的木豆属组合物对副干酪乳杆菌(菌株04)具有比果寡糖更佳的促进生长作用(提升32.82倍),对照组A的芹菜及对照组B的牛蒡对于副干酪乳杆菌则不具备促进生长的功效。
续由图1可见,与空白组相较之下,实验组的木豆属组合物对比菲德氏龙根菌(菌株05)具有比果寡糖更佳的促进生长作用(提升55.85倍),对照组A的芹菜及对照组B的牛蒡对于比菲德氏龙根菌则不具备促进生长的功效。
本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发明木豆属组合物可有效促进多种不同种的益生菌生长,尤其对于嗜酸乳杆菌和比菲德氏龙根菌更具有提升50倍以上的效果。
范例三:人体实验一
受试者:共8位,选择的受试者在受试前系自述具有排便不顺或胃部易发炎不适者。
受试项目:肠胃道内四种指标性益生菌的数量变化。于此,指标性益生菌包括柔嫩梭菌、双歧杆菌、克里斯滕氏菌以及毛螺菌。
实验流程:
于实验开始前,意即第0周(Week 0),搜集受试者的初始粪便样本,并确认初始粪便样品内的柔嫩梭菌、双歧杆菌、克里斯滕氏菌以及毛螺菌的数量。
接着,请受试者连续每天吞服本发明木豆属组合物胶囊共四周。于此,每颗胶囊含有550mg的树豆益生质。
4周后(Week 4),再次搜集各受试者第4周的最终粪便样本,并确认最终粪便样品内的柔嫩梭菌、双歧杆菌、克里斯滕氏菌以及毛螺菌的数量。
实验结果:
与第0周相较之下,8位受试者连续服用4周的木豆属组合物后,确认最终粪便样品内的柔嫩梭菌的数量有7位呈现数量增加的状态。意即,受试者中有87.5%的人都有肠胃道内菌相的改善。
参考图2,以第0周全部受试者的平均柔嫩梭菌数量为100%的基础下,将第4周全部受试者的平均柔嫩梭菌数量换算为对应的相对表现量来表达。由图2可知,连续服用木豆属组合物4周可以对柔嫩梭菌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相较于未服用前提升33.4%。
与第0周相较之下,8位受试者连续服用4周的木豆属组合物后,确认最终粪便样品内的双歧杆菌的数量有6位呈现数量增加的状态。意即,受试者中有75%的人都有肠胃道内菌相的改善。
参考图3,以第0周全部受试者的平均双歧杆菌数量为100%的基础下,将第4周全部受试者的平均双歧杆菌数量换算为对应的相对表现量来表达。由图3可知,连续服用木豆属组合物4周可以对双歧杆菌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相较于未服用前提升20.2%。
与第0周相较之下,8位受试者连续服用4周的木豆属组合物后,确认最终粪便样品内的克里斯滕氏菌的数量有6位呈现数量增加的状态。意即,受试者中有75%的人都有肠胃道内菌相的改善。
参考图4,以第0周全部受试者的平均克里斯滕氏菌数量为100%的基础下,将第4周全部受试者的平均克里斯滕氏菌数量换算为对应的相对表现量来表达。由图4可知,连续服用木豆属组合物4周可以对克里斯滕氏菌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生长作用,相较于未服用前提升5倍以上。
与第0周相较之下,8位受试者连续服用4周的木豆属组合物后,确认最终粪便样品内的毛螺菌的数量有6位呈现数量增加的状态。意即,受试者中有75%的人都有肠胃道内菌相的改善。
参考图5,以第0周全部受试者的平均毛螺菌数量为100%的基础下,将第4周全部受试者的平均毛螺菌数量换算为对应的相对表现量来表达。由图5可知,连续服用木豆属组合物4周可以对毛螺菌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相较于未服用前提升17.3%。
其中,大幅提升数量的克里斯滕氏菌也是俗称的瘦子菌,毛螺菌和柔嫩梭菌都具有将肠道内的碳水化合物或膳食纤维转化为短链脂肪酸的效能,并且搭配双歧杆菌促进消化的效能,进而产生辅助减肥的功效。
范例四:人体实验二
受试者:共8位,选择的受试者在受试前系自述具有排便不顺或胃部易发炎不适者。
受试项目:消化系统状况问卷调查。
实验流程:于实验开始前,意即第0周,先请各受试者填写的消化系统状况问卷,以了解各受试者在第0周的平均排便天数、肠胃蠕动频率、排便所需时间、具有排便不干净感受、粪质坚硬或松散、便秘、胀气、胃口、腹胀等状态。接着,请受试者连续每天吞服本发明木豆属组合物胶囊共2周。于此,每颗胶囊含有550mg的树豆益生质。
2周后,再次请各受试者填写消化系统状况问卷,其问卷内容同第0周消化系统状况问卷。
针对排便所需时间,8位受者的统计状况如下表一。
表一
第0周 第2周
少于5分钟 3人 6人
5到10分钟 1人 1人
10到20分钟 2人 0人
20到30分钟 2人 1人
30分钟以上 0人 0人
参考图6,对于排便时间的改变影响,受试者在服用木豆属组合物之前有50%以上的受试者需要较长的排便时间,而服用木豆属组合物之后,有75%的受试者可以达到在短时间内就完成排便。意即各受试者平均而言,对于排便状态有明显的改善,整体改善了消化道的消化情况。
针对平均排便天数,8位受者的统计状况如下表二。
表二
第0周 第2周
一天二次 0人 1人
一天一次 2人 3人
二天一次 3人 2人
三天一次 2人 2人
四天以上 1人 0人
参考图7,对于排便天数的改变影响,受试者在服用木豆属组合物之前有75%以上的受试者二天以上才能排便一次,只有25%的受试者可以每天排便。而服用木豆属组合物之后,有50%的受试者可以每天排便。意即各受试者平均而言,对于排便状态有明显的改善,整体改善了消化道的消化情况。
针对感到肠胃蠕动频率,8位受者的统计状况如下表三。
表三
参考图8,对于感到肠胃蠕动频率的改变影响,受试者在服用木豆属组合物之前有38%左右的受试者不太感受到肠胃道的蠕动。而服用木豆属组合物之后,有75%的受试者可以感受到肠胃道的蠕动。意即各受试者平均而言,对于肠胃道的蠕动状态有明显的改善,整体改善了消化道的消化情况。
下述为消化系统状况问卷内容,其调查及计分方式如下表四。其中,第一部分的各分数代表各种症状的严重程度,0分为正常,1分为稍有一点,2分为有一点,3分为中等,4分为稍严重,5分为严重,6分为非常严重。
表四
第一部分:症状/分数 0 1 2 3 4 5 6
1.排便不干净感受
2.粪质坚硬或松散(过坚硬)
3.便秘
4.胀气(气体)
5.没胃口
6.腹胀(饱胀感)
参考图9。以第0周(Week 0)全部受试者的平均分数为100%的基础下,将第2周(Week 2)全部受试者的平均分数换算为对应的相对表现量来表达。
所得结果利用Excel软件进行student t-test以决定两个样本群体之间是否在统计上具有显著差异,如图9所示(图式中「*」代表p值小于0.05,「**」代表p值小于0.01,以及「***」代表p值小于0.001。当「*」越多时,代表统计上的差异越显著)。
由图9可见,受试者中有排便不干净感受的状态下降到31.1%,受试者中有粪便过于坚硬的状态下降到47.1%,受试者中有便秘的状态下降到55.6%,受试者中有胀气的状态下降到35.3%,受试者中有没胃口感受的状态下降到20%,受试者中有腹胀的感受下降到30%。意即各受试者平均而言,整体消化道情况都具有明显改善。
虽然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已经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所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皆应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生物材料寄存】
德国微生物保藏中心;2019年9月19日;寄存编号:DSM33290。
德国微生物保藏中心;2019年9月19日;寄存编号:DSM33286。

Claims (10)

1.一种木豆属组合物用于制备调整肠胃道菌相的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木豆属组合物包括树豆益生质,该树豆益生质是由树豆全熟果实经低温焙炒后粉碎所制得,该树豆全熟果实包含树豆皮与树豆仁,该树豆益生质的粒径小于等于40目,该树豆益生质的色阶位于466 U~ 468 U之间,并且该树豆益生质的水分含量小于等于7%,其中该木豆属组合物用于提升嗜酸乳杆菌、罗伊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比菲德氏龙根菌、柔嫩梭菌、双歧杆菌、克里斯滕氏菌或毛螺菌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肠胃道菌相的组合物用于降低人体BMI指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肠胃道菌相的组合物用于提升短链脂肪酸含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肠胃道菌相的组合物用于调解免疫系统以改善发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肠胃道菌相的组合物用于增加食欲、肠胃蠕动频率、排便频率、减少排便所需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肠胃道菌相的组合物用于改善肠道不适症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改善肠道不适症状包含排便不干净、粪便坚硬、便秘、腹部胀气以及排便次数减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肠胃道菌相的组合物为减肥用途的食品、饮品或营养补充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树豆益生质的有效剂量为550mg。
10.一种调整肠胃道菌相的合生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合生元组合物包括:木豆属组合物及益生菌,该益生菌为嗜酸乳杆菌、罗伊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比菲德氏龙根菌、柔嫩梭菌、双歧杆菌、克里斯滕氏菌或毛螺菌其中至少一种,该木豆属组合物包括树豆益生质,该树豆益生质是由树豆全熟果实经低温焙炒后粉碎所制得,该树豆全熟果实包含树豆皮与树豆仁,该树豆益生质的粒径小于等于40目,该树豆益生质的色阶位于466 U~ 468 U之间,并且该树豆益生质的水分含量小于等于7%。
CN202210059921.XA 2021-01-28 2022-01-19 合生元组合物及木豆属组合物用于调整肠胃道菌相的用途 Active CN1147944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42497P 2021-01-28 2021-01-28
US63/142,497 2021-0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94483A CN114794483A (zh) 2022-07-29
CN114794483B true CN114794483B (zh) 2023-09-22

Family

ID=82527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59921.XA Active CN114794483B (zh) 2021-01-28 2022-01-19 合生元组合物及木豆属组合物用于调整肠胃道菌相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94483B (zh)
TW (1) TWI81525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7020A (zh) * 2009-04-24 2009-09-23 东北制药集团公司沈阳第一制药厂 地衣芽孢杆菌与寡糖类益生元的合生元及其组合物和制剂
CN101569654A (zh) * 2009-06-09 2009-11-04 东北林业大学 木豆叶超临界提取物及木豆芪酸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02266107A (zh) * 2011-08-29 2011-12-07 胡跃安 一种复合益生元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7383A (zh) * 2012-11-27 2013-03-27 上海交通大学 平衡肠道菌群结构改善代谢综合症的全营养组合物及应用
CN110151796A (zh) * 2019-05-09 2019-08-23 中科宜康(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形成易瘦体质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组合物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900196A (zh) * 2017-05-16 2019-01-01 宋祖瑩 樹豆萃取方法及其應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7020A (zh) * 2009-04-24 2009-09-23 东北制药集团公司沈阳第一制药厂 地衣芽孢杆菌与寡糖类益生元的合生元及其组合物和制剂
CN101569654A (zh) * 2009-06-09 2009-11-04 东北林业大学 木豆叶超临界提取物及木豆芪酸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02266107A (zh) * 2011-08-29 2011-12-07 胡跃安 一种复合益生元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7383A (zh) * 2012-11-27 2013-03-27 上海交通大学 平衡肠道菌群结构改善代谢综合症的全营养组合物及应用
CN110151796A (zh) * 2019-05-09 2019-08-23 中科宜康(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形成易瘦体质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组合物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runa Talari et al.Role of pigeon pea (Cajanus cajan L.) in human nutrition and health: A review.《Asian J. Dairy & Food Res》.2018,第37卷(第3期),212-22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8751A (zh) 2022-08-01
TWI815258B (zh) 2023-09-11
CN114794483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ohanty et al. Prebiotics and synbiotics: Recent concepts in nutrition
RU2496505C2 (ru) ПРОБИОТИКИ ДЛЯ УВЕЛИЧЕНИЯ СЕКРЕЦИИ IgA У МЛАДЕНЦЕВ, РОЖДЕННЫХ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КЕСАРЕВА СЕЧЕНИЯ
CN106954847A (zh) 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酵素益生菌组合物、应用及加工制剂
CN111972670A (zh) 一种润肠通便的组合物、固体饮料及应用
CN110800904A (zh) 一种有效控制体重及减脂的固体饮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6911A (zh) 一种调节血糖水平的益生菌膳食组合物及功能食品
CN107530387B (zh) 含有双歧杆菌和十字花科蔬菜的经口组合物
US20180116268A1 (en) Synbiotic comprising miracle fruit and probiotics, tablet thereof,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WO2019045037A1 (ja) ヒアルロン酸産生促進用組成物
CN114376235B (zh) 一种有助于控制体内脂肪的减肥益生菌和益生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71132B (zh) 一种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4794483B (zh) 合生元组合物及木豆属组合物用于调整肠胃道菌相的用途
KR102000170B1 (ko) 체지방 감소 및 장관면역활성 증진을 위한 건강보조식품
CN104146312B (zh) 调理胃肠功能的保健品
KR101421284B1 (ko) 변비 개선용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2626001B (zh) 促进丁酸菌生长的益生质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8936265A (zh) 一种黑发亮发的营养代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8056284A1 (ja) 腸内菌叢改善用組成物
CN107950864A (zh) 一种合生元谷蔬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220058176A (ko) 장내 균총 개선용 프리바이오틱스 조성물
KR102531783B1 (ko) 노을찰 수수를 포함하는 장 기능 개선용 조성물
US10045553B2 (en) Legume/grain based food product with prebiotic/probiotic source
US20240139261A1 (en) Composition for improving gut microbiota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gut microbiota with the composition thereof
KR20220060197A (ko) 히드록시프로필메틸셀룰로스을 포함하는 장내 균총 개선용 조성물
WO2022045138A1 (ja) 腸内菌叢中の特定の細菌属の占有率を変化させるための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