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94032B - 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94032B
CN114794032B CN202210732108.4A CN202210732108A CN114794032B CN 114794032 B CN114794032 B CN 114794032B CN 202210732108 A CN202210732108 A CN 202210732108A CN 114794032 B CN114794032 B CN 1147940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t
fishing
winch
fixedly connected
b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321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94032A (zh
Inventor
李帅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Ocean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Ocean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Ocean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Weihai Ocean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21073210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940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94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4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94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40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73/00Drawn nets
    • A01K73/02Trawling n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73/00Drawn nets
    • A01K73/02Trawling nets
    • A01K73/04Devices for spreading or positioning, e.g. control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75/00Accessories for fishing nets; Details of fishing nets, e.g. 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Mechanical Means For Catching 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捕鱼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内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船体甲板上固连有凸台;所述凸台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桅杆;所述第一桅杆顶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卷扬机,且第一卷扬机数量为二;还包括,捕鱼单元,所述捕鱼单元用于捕鱼;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利用单拖的方式进行捕鱼时,由于是通过一个渔船进行拖动的,从而会导致渔网的捕鱼范围小,捕获的鱼量少,利用双拖的方式进行捕鱼时,其所需要的必要条件为两艘大马力渔船,单个渔船并不能采用双拖的方式进行捕鱼,且利用双拖的方式进行捕鱼时,需要控制两艘渔船的行驶速度和渔船之间的距离的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捕鱼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
背景技术
捕鱼是人类开发海洋的最古老的方式。可是要经济地使用现代化的捕鱼船,必须在捕鱼工具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找到大量的鱼群。现在人们正在设计有多种用途的声纳系统,能用以发现鱼群、估计鱼群和追踪海面的大鱼群。
目前国内渔船的作业主要是:拖网、围网、流网、张网、延绳钓、鱿钓等作业方式;拖网以底拖网为主,围网以中小型围网为主,流网和张网以群众性渔船为主;延绳钓以金枪鱼延绳钓和延绳笼为主;鱿钓主要以远洋作业为主。
然而捕鱼的方式也分为多种,如海里的打桩固定渔网的方式和利用渔船进行流网捕捞的方式,以及渔船拖网捕捞的方式。
拖网捕捞,拖网分为单船拖网和双船拖网两种,这种捕捞方式都是通过渔船向前航行,带动着船尾后的渔网在海水里面向前走,渔网在水里经过的地方一些鱼虾蟹之类的就会被吞噬到渔网里去。单拖都是在海底网口部位的铅坠就会沉入到泥里,然后在船的带动下前行进行捕鱼。双拖就是两条大马力的渔船,拖着一条的渔网向前航行,这种双拖渔网都是在水面以下拖上层鱼的,需要两个大马力渔船以速度带动着拖网把鱼群吸到网里面去。
然而,利用单拖的方式进行捕鱼时,由于是通过一个渔船进行拖动的,从而会导致渔网的捕鱼范围小,捕获的鱼量少,利用双拖的方式进行捕鱼时,其所需要的必要条件为两艘大马力渔船,单个渔船并不能采用双拖的方式进行捕鱼,且利用双拖的方式进行捕鱼时,需要控制两艘渔船的行驶速度和渔船之间的距离的问题。
鉴于此,为了缓解上述缺陷带来的问题,本发明设计研发了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包括:
船体,所述船体内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船体甲板上固连有凸台;所述凸台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桅杆;所述第一桅杆顶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卷扬机,且第一卷扬机数量为二;
还包括,捕鱼单元,所述捕鱼单元用于捕鱼;所述捕鱼单元包括:
第二桅杆,所述第二桅杆数量为二分别设置第一桅杆左右两侧的凸台上;所述第二桅杆与凸台铰接,且第二桅杆向第一桅杆方向的最大转动角度为与第一桅杆相互平行;
第一半圆环,所述第二桅杆靠近第一桅杆的一侧端面固连有第一半圆环;所述第一卷扬机上的钢索固定安装在相互对应的第一半圆环上;
第二卷扬机,所述第二卷扬机固定安装第二桅杆前方,位于凸台上;
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二半圆环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半圆环固定安装在第二桅杆远离第一桅杆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卷扬机上的钢索依次从第二桅杆下方的第二半圆环向上方的第二半圆环中依次穿过;
固定块,所述第二卷扬机上的钢索穿过最上方第二半圆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壁中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固定缩进渔网两侧的拉绳;
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为弧形;所述放置板通过杠杆原理铰接在船尾位置;所述放置板后重前轻;
所述第二桅杆中心位置,位于第二桅杆内壁中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底部固连有电机;所述电机上方位于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伸长杆;所述电机输出轴上固连有丝杠;所述丝杠穿入伸长杆内并与伸长杆通过螺纹啮合;
所述伸长杆上表面固连有冂形板;所述冂形板内壁中转动连接有转辊;所述第二卷扬机上的钢索在穿过第二半圆环后,穿入冂形板内并绕过转辊;
所述伸长杆的横截面为菱形;
所述冂形板上表面固连有浮块;
所述浮块可为流线型设计;
所述第二桅杆相背一侧,位于凸台内壁中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所述限位槽两侧内壁固连有硅胶层;
所述放置板表面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滚柱;
所述第一桅杆与第二桅杆相对一侧端面,位于第一桅杆和第二桅杆内壁中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相互对应的一侧端面共同铰接有伸缩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本发明通过采用桅杆伸长的方式实现拖网捕捞的捕鱼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利用单拖的方式进行捕鱼时,可以增大采用单拖的方式进行捕鱼时渔网张开的范围,从而提高捕鱼的范围和捕获鱼的含量,同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利用双拖的方式进行捕鱼时,虽然说采用本发明的方式进行捕鱼时,捕鱼范围不及采用双拖的方式捕鱼时的捕鱼范围,但是采用本发明这种方式捕鱼时并不需要利用两艘渔船并驾齐驱,同时并不需要控制两艘船之间的距离和行驶速度。
2.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当打捞后的渔网与放置板接触后,在第二卷扬机收卷的牵引力下,会使渔网在放置板上滑动,直至将渔网拉至甲板内,由于放置板内壁中设有均匀布置的滚柱,从而可以减小打捞后的渔网与放置板之间的摩擦力,当打捞后的渔网被牵引至放置板铰接处的前段时,在打捞后渔网的重力作用下会下压放置板,从而使打捞后的渔网落入甲板内,在此过程中可以避免将打捞后的渔网直接吊起,当渔网直接被吊起时,第二桅杆所承受的重力太大,从而导致第二桅杆的使用寿命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方向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图2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中第二桅杆和伸长杆的剖视图;
图中:
1、船体;11、凸台;12、第一桅杆;13、第一卷扬机;2、第二桅杆;21、第一半圆环;22、第二卷扬机;23、第二半圆环;24、固定块;25、固定孔;26、滑动槽;27、滑动块;28、伸缩杆;3、滑槽;31、电机;32、伸长杆;33、丝杠;34、冂形板;35、转辊;36、浮块;37、限位槽;4、放置板;41、滚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
包括:
船体1,所述船体1内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船体1甲板上固连有凸台11;所述凸台11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桅杆12;所述第一桅杆12顶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卷扬机13,且第一卷扬机13数量为二;
还包括,捕鱼单元,所述捕鱼单元用于捕鱼;所述捕鱼单元包括:
第二桅杆2,所述第二桅杆2数量为二分别设置第一桅杆12左右两侧的凸台11上;所述第二桅杆2与凸台11铰接,且第二桅杆2向第一桅杆12方向的最大转动角度为与第一桅杆12相互平行;
第一半圆环21,所述第二桅杆2靠近第一桅杆12的一侧端面固连有第一半圆环21;所述第一卷扬机13上的钢索固定安装在相互对应的第一半圆环21上;
第二卷扬机22,所述第二卷扬机22固定安装第二桅杆2前方,位于凸台11上;
第二半圆环23,所述第二半圆环23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半圆环23固定安装在第二桅杆2远离第一桅杆12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卷扬机22上的钢索依次从第二桅杆2下方的第二半圆环23向上方的第二半圆环23中依次穿过;
固定块24,所述第二卷扬机22上的钢索穿过最上方第二半圆环2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4;所述固定块24内壁中开设有固定孔25;所述固定孔25用于固定缩进渔网两侧的拉绳;
放置板4,所述放置板4为弧形;所述放置板4通过杠杆原理铰接在船尾位置;所述放置板4后重前轻;
所述第二桅杆2中心位置,位于第二桅杆2内壁中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底部固连有电机31;所述电机31上方位于滑槽3内滑动连接有伸长杆32;所述电机31输出轴上固连有丝杠33;所述丝杠33穿入伸长杆32内并与伸长杆32通过螺纹啮合;
所述伸长杆32上表面固连有冂形板34;所述冂形板34内壁中转动连接有转辊35;所述第二卷扬机22上的钢索在穿过第二半圆环23后,穿入冂形板34内并绕过转辊35;
所述伸长杆32的横截面为菱形;
所述冂形板34上表面固连有浮块36;
所述浮块36可为流线型设计;
所述第二桅杆2相背一侧,位于凸台11内壁中开设有限位槽37;所述限位槽37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所述限位槽37两侧内壁固连有硅胶层;
所述放置板4表面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滚柱41;
所述第一桅杆12与第二桅杆2相对一侧端面,位于第一桅杆12和第二桅杆2内壁中均开设有滑动槽26;所述滑动槽26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7;所述滑动块27相互对应的一侧端面共同铰接有伸缩杆28。
具体实施时,当在进行捕鱼前,工作人员在驾驶舱内操控船体1内的控制系统,在工作人员操控控制系统的过程中,会先控制两个第二卷扬机22释放钢索,当第二卷扬机22上的钢索被释放后,工作人员利用工具拉住固定块24向下移动,在固定块24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二卷扬机22上的钢索依次在第二半圆环23和冂形板34以及冂形板34内的转辊35上滑动并向下移动,同时转辊35在第二卷扬机22上钢索的摩擦力下发生转动,当固定块24带动第二卷扬机22上的钢索下移至甲板上时,随后工作人员将渔网两侧的拉绳固定在固定块24的固定孔25内,随后工作人员将渔网投放至海水内;
具体的,在投放渔网时,工作人员先将渔网放在放置板4上,由于放置板4为弧形,当渔网放在放置板4上后,渔网会在放置板4上向海内滑动,且由于放置板4为后重前轻的杠杆机构,从而可以使放置板4后侧指向海面位置,又由于放置板4上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滚柱41,当将渔网放在放置板4上时,可以使渔网更轻松的滑落至海水内,在此过程中可以减轻工作人员在下网时所需要的劳动力,当渔网沉入海中时,此时第二卷扬机22继续释放钢索,从而使渔网逐渐远离渔船,当渔网与船体1达到合适距离后,即停止第二卷扬机22释放钢索的过程,随后可驱动船体1进行捕鱼;
同时,放置板4可根据船体1的实际构造情况,进行选择性安装;
具体的,在进行捕鱼时,当渔网投放完成后,此时工作人员利用船体1内的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桅杆12上的第一卷扬机13释放钢索,在钢索释放的过程中,第一桅杆12两侧的第二桅杆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船体1两侧逐渐转动,在此过程中可以扩大渔网两个拉绳之间的距离,从而扩大渔网张开的范围,提高捕鱼的范围,在第一卷扬机13逐渐释放钢索的过程中,第二桅杆2逐渐向限位槽37位置靠近,直至第二桅杆2完全落入限位槽37内,随后工作人员利用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卷扬机13停止释放钢索,同时工作人员利用控制系统控制滑槽3内的电机31转动,从而带动丝杠33转动,由于丝杠33与伸长杆32与丝杠33螺纹啮合,在丝杠33转动的过程中,可以推动伸长杆32在滑槽3内向外伸出,在伸长杆32伸长的过程中同样会带动冂形板34和冂形板34上的转辊35伸长,同时冂形板34上的转辊35会拖动第二卷扬机22上的钢索向船体1两侧伸长,从而带动与固定块24固连的渔网上的拉绳向船体1两侧扩张,在此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渔网张开的范围,增大渔网的捕鱼范围,当伸长杆32伸长至极限位置后,控制系统控制电机31停止转动,随后控制船体1提高行驶速度进行捕鱼;
采用上述方式在进行捕鱼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利用单拖的方式进行捕鱼时,可以增大采用单拖的方式进行捕鱼时渔网张开的范围,从而提高捕鱼的范围和捕获鱼的含量,同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利用双拖的方式进行捕鱼时,虽然说采用本发明的方式进行捕鱼时,捕鱼范围不及采用双拖的方式捕鱼时的捕鱼范围,但是采用本发明这种方式捕鱼时并不需要利用两艘渔船并驾齐驱,同时并不需要控制两艘船之间的距离和行驶速度;
进一步的,由于第一桅杆12和第二桅杆2上开设的滑动槽26内通过滑动块27共同铰接有伸缩杆28,当第二桅杆2向船体1两侧转动的过程中,伸缩杆28受到第二桅杆2转动时的影响发生转动,同时并逐渐伸长,直至使第二桅杆2落入限位槽37内,在船体1带动第二桅杆2拉动渔网移动的过程中,伸缩杆28可以对第二桅杆2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可以分担部分第二桅杆2受到的力;
同时,由于第二桅杆2转动完成后是限位在限位槽37内的,当船体1带动凸台11移动时,限位槽37通过对第二桅杆2的限位,从而可以带动第二桅杆2移动,在此过程中可以将第二桅杆2受到的阻力转移至限位槽37内,从而防止第二桅杆2与凸台11铰接处承受阻力,长时间使用时导致第二桅杆2与凸台11铰接处发生损坏;
同时,由于限位槽37内壁中固连有硅胶层,当第二桅杆2受到阻力想要发生移动的趋势时,可以使第二桅杆2作用在硅胶层上,从而可以对第二桅杆2受到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减少第二桅杆2对限位槽37的冲击;
更进一步的,在船体1拖动渔网行驶进行捕鱼时,由于伸长杆32的横截面为菱形,当伸长杆32拉动渔网移动时,难免会与海水接触,通过将伸长杆32设为菱形,可以在船体1移动的过程中,使菱形边与海水接触,在此过程中可以减小海水对伸长杆32产生的阻力,从而减小伸长杆32的受力程度,同时降低船体1航行时的阻力;
同时,由于冂形板34上设置有浮块36,当伸长杆32在伸长后可以使浮块36漂浮在海面上,从而对伸长杆32进行支撑,防止过多的水冲击在伸长杆32上,使伸长杆32受到的阻力增大,同时由于浮块36可为流线型设计,当浮块36跟随伸长杆32移动时,流线型设计的浮块36可以减少海水对浮块36的阻力;
更具体的,当捕鱼结束需要进行收网时,工作人员逐渐降低船体1行驶的速度,随后控制第一卷扬机13收卷钢索,在第一卷扬机13收卷钢索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二桅杆2逐渐向第一桅杆12靠近直至与第一桅杆12平行,当第二桅杆2与第一桅杆12平行后,第一卷扬机13停止工作,同时在第二桅杆2向第一桅杆12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桅杆2会先挤压伸缩杆28,使伸缩杆28收缩,当伸缩杆28收缩完成后,此时第二桅杆2上的滑动块27会在第二桅杆2上的滑动槽26内滑动,从而调节伸缩杆28与第一桅杆12和第二桅杆2之间的夹角,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伸缩杆28阻碍第二桅杆2的回复过程,同时控制第二卷扬机22收卷钢索,在第二卷扬机22收卷钢索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固定块24拉动渔网向船体1一侧靠近;
当渔网逐渐靠近船体1时,此时船体1处于相对停止状态,随后打捞后的渔网在浮力以及牵引力的作用下会逐渐靠近放置板4位置,直至与放置板4接触,当打捞后的渔网与放置板4接触后,在第二卷扬机22收卷的牵引力下,会使渔网在放置板4上滑动,直至将渔网拉至甲板内,由于放置板4内壁中设有均匀布置的滚柱41,从而可以减小打捞后的渔网与放置板4之间的摩擦力,当打捞后的渔网被牵引至放置板4铰接处的前段时,在打捞后渔网的重力作用下会下压放置板4,从而使打捞后的渔网落入甲板内,在此过程中可以避免将打捞后的渔网直接吊起,当渔网直接被吊起时,第二桅杆2所承受的重力太大,从而导致第二桅杆2的使用寿命降低,当打捞后的渔网被牵引至甲板上时,此时控制系统控制电机31转动,控制伸长杆32收缩至初始位置,同时控制第二卷扬机22停止工作,即完成捕鱼过程;
作为本发明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当在捕鱼的过程中出现意外落水时,往往会向落水人员抛投救生圈,然而在抛投救生圈时无法准确的将救生圈抛投至落水人员位置,此时可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卷扬机13释放钢索,使第二桅杆2伸入海面上,随后控制伸长杆32伸长,并调整船体1的位置,使伸长杆32上的浮块36靠近落水人员,从而对落水人员进行施救。
上述实施例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包括:
船体,所述船体内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船体甲板上固连有凸台;所述凸台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桅杆;所述第一桅杆顶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卷扬机,且第一卷扬机数量为二;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捕鱼单元,所述捕鱼单元用于捕鱼;所述捕鱼单元包括:
第二桅杆,所述第二桅杆数量为二分别设置第一桅杆左右两侧的凸台上;所述第二桅杆与凸台铰接,且第二桅杆向第一桅杆方向的最大转动角度为与第一桅杆相互平行;
第一半圆环,所述第二桅杆靠近第一桅杆的一侧端面固连有第一半圆环;所述第一卷扬机上的钢索固定安装在相互对应的第一半圆环上;
第二卷扬机,所述第二卷扬机固定安装第二桅杆前方,位于凸台上;
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二半圆环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半圆环固定安装在第二桅杆远离第一桅杆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卷扬机上的钢索依次从第二桅杆下方的第二半圆环向上方的第二半圆环中依次穿过;
固定块,所述第二卷扬机上的钢索穿过最上方第二半圆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壁中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固定缩进渔网两侧的拉绳;
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为弧形;所述放置板通过杠杆原理铰接在船尾位置;所述放置板后重前轻;
所述第二桅杆中心位置,位于第二桅杆内壁中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底部固连有电机;所述电机上方位于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伸长杆;所述电机输出轴上固连有丝杠;所述丝杠穿入伸长杆内并与伸长杆通过螺纹啮合;
所述伸长杆上表面固连有冂形板;所述冂形板内壁中转动连接有转辊;所述第二卷扬机上的钢索在穿过第二半圆环后,穿入冂形板内并绕过转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长杆的横截面为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冂形板上表面固连有浮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可为流线型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桅杆相背一侧,位于凸台内壁中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两侧内壁固连有硅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表面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滚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桅杆与第二桅杆相对一侧端面,位于第一桅杆和第二桅杆内壁中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相互对应的一侧端面共同铰接有伸缩杆。
CN202210732108.4A 2022-06-27 2022-06-27 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 Active CN1147940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2108.4A CN114794032B (zh) 2022-06-27 2022-06-27 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2108.4A CN114794032B (zh) 2022-06-27 2022-06-27 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94032A CN114794032A (zh) 2022-07-29
CN114794032B true CN114794032B (zh) 2022-09-02

Family

ID=82520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32108.4A Active CN114794032B (zh) 2022-06-27 2022-06-27 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9403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80032A (en) * 1958-11-13 1961-10-18 Mac Gregor Comarain Sa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ishing boats, trawlers and the like, equipped with rear fishing means, and methods of fitting out boats of this character
GB997672A (en) * 1962-05-21 1965-07-07 Ernest Charles Goldsworthy Improvements in apparatus for stern trawling
JPH05219862A (ja) * 1992-02-06 1993-08-31 Sumiyoshi Heavy Ind Co Ltd 揚網装置の運転操作装置
JP3480613B2 (ja) * 1994-12-28 2003-12-22 ニチモウ株式会社 かけまわし漁法用船
CN103548784B (zh) * 2013-11-04 2015-04-0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一种围网渔船的船艉落地式起网装置
CN204317313U (zh) * 2014-11-18 2015-05-13 沈福昌 船载捕鱼撒网装置
CN106741678A (zh) * 2017-03-07 2017-05-31 荣成船宝发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渔船用起吊装置
CN207022965U (zh) * 2017-06-12 2018-02-23 李丽倩 一种渔船用捕鱼装置
CN108639264B (zh) * 2018-06-26 2019-09-03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臂架式拖网渔船
CN111498029B (zh) * 2020-04-23 2022-01-14 山东大学 一种海底捕捞辅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94032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6526B (zh) 一种连续拖网捕捞方法
CN106926978B (zh) 基于浮力的滑道式浮标收放系统
CN111645810B (zh) 一种带有浮力调节搭载平台的多功能工作船及其作业方法
CN112918636A (zh) 一种用于无人艇快速收放的海况自适应的布放与回收装置
CN114794032B (zh) 基于船舶航行的自动化捕鱼装置
CN107697230A (zh) 一种船舶抛锚预拉系泊方法
RU237882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лова рыбы и морских беспозвоночных
CN111776152A (zh) 一种垃圾清理装置
CN114739482B (zh) 一种智能水利工程水深测量装置
CN217227844U (zh) 一种多用途浮体锚泊装置
CN108438153B (zh) 一种敷缆船行进装置
US3929087A (en) Method of retrieving anchors
CN214325328U (zh) 一种水面保洁子母船
CN210323400U (zh) 一种用于海洋物探船拖曳式水听器的快速收放装置
CN206157803U (zh) 一种桥式自动侧挖式抓斗挖泥船
RU2289242C1 (ru) Рыболовная снасть
CN208016734U (zh) 一种吞食式捕鱼装置
JP2749812B2 (ja) トロール網
US3113394A (en)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fish from a seine to the hold of a ship
RU214684U1 (ru)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для приема трала
CN108657394B (zh) 航标船海上作业水下机器人自动化作业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2027007A (zh) 一种具有海底沉船抓取拖曳的近海浮动船坞装置
US4995842A (en) Buoy with reduced drag
CN111792003B (zh) 一种智能冰水两栖打捞装置
CN217436019U (zh) 用于海上捞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