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92870B - 一种注液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92870B
CN114792870B CN202210732328.7A CN202210732328A CN114792870B CN 114792870 B CN114792870 B CN 114792870B CN 202210732328 A CN202210732328 A CN 202210732328A CN 114792870 B CN114792870 B CN 1147928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jection
clamp
battery
mounting plat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323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92870A (zh
Inventor
段徽庆
袁小东
余其祥
刘子雄
袁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Keri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Keri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Keri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Keri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3232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928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92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2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92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28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09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with liquid, e.g. electroly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注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注液机,注液机包括运料线、注液夹具、分合模装置、注液装置、钟罩装置和搬运装置,运料线包括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注液夹具包括第一注液夹具和第二注液夹具,当第一注液夹具与第二注液夹具对合时,注液杯与电池连通,分合模装置能将第一注液夹具和第二注液夹具对合或分离。本发明提供的注液机,第一注液夹具和第二注液夹具合模并通过注液装置注液,注液完成后通过搬运装置将注液夹具转移至钟罩装置静置,电解液吸收到电池内部的过程中,注液杯内的电解液会补充至电池内,电池不需要二次注液,且能有效简化注液过程,缩减电池制造的周期,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注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注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液机。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平均输出电压高、自放电小、循环性能优越、可快速充放电、输出功率大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锂离子电池的注液一直是电池生产的核心技术环节,现有技术中,注液设备为锂离子电池注液的工序多且过程复杂,注液完成后锂离子电池需要静置以使电解液吸收到电池内部,部分锂离子电池因电解液不足需要二次注液,延长了锂离子电池制造的周期,极大的拉升了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液机,能简化注液过程,缩减电池制造的周期,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液机,包括:
运料线,包括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沿第一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位、合模位、注液位和转出位,沿第二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接收位、分模位和下料位;
注液夹具,包括第一注液夹具和第二注液夹具,第一注液夹具能于第一传送机构或第二传送机构上流转至各个工位;其中,
第一注液夹具用于承装电池,第二注液夹具上安装有注液杯,当第一注液夹具与第二注液夹具对合时,注液杯与电池连通;以及
分合模装置,横跨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分合模装置能于合模位处将第一注液夹具和第二注液夹具对合,且分合模装置能于分模位处将第一注液夹具和第二注液夹具分离;
注液装置,设置于注液位处,注液装置能通过注液杯向电池注液;
钟罩装置,设置有多个且设置于转出位与接收位之间;
搬运装置,设置于转出位与接收位之间,注液夹具能通过搬运装置于转出位、接收位和钟罩装置之间转移。
可选地,第一注液夹具包括:
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多个夹具腔,每个夹具腔内均能安装电池,箱体能置于第一传送机构或第二传送机构上;
导向柱,设置有多个且设置于箱体相对的两侧,箱体能通过导向柱与第二注液夹具定位连接;
定位件,设置有多个且设置于箱体相对的两侧,箱体能通过定位件与第二注液夹具固定连接。
可选地,第二注液夹具还包括:
安装板座,安装板座上设置有多个注液杯,注液杯与夹具腔一一对应设置,当第一注液夹具与第二注液夹具对合时,注液杯与箱体内的电池一一对应连通,安装板座上还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定位孔与导向柱一一对应设置,当第一注液夹具与第二注液夹具对合时,导向柱插接于定位孔内;
定位座,设置于安装板座上且与定位件一一对应设置,定位座与定位件可拆卸连接以实现第一注液夹具与第二注液夹具的连接或断开。
可选地,搬运装置包括:
第三传送机构,设置于转出位与接收位之间;
运输小车,运输小车设置于第三传送机构上,且第三传送机构能带动运输小车移动;
推拉夹具机构,设置于运输小车内,推拉夹具机构能与注液夹具连接,且注液夹具能通过推拉夹具机构于转出位、接收位、运输小车和钟罩装置之间转移。
可选地,推拉夹具机构包括:
行程补偿机构,设置于运输小车内且对称设置于运输小车相对的两侧;
第一伸缩杆,每个行程补偿机构上均设置有两个第一伸缩杆,且位于同一行程补偿机构上的两个第一伸缩杆的指向方向相反,行程补偿机构能带动第一伸缩杆移动;
第二伸缩杆,每个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设置有推拉头,推拉头能与注液夹具连接。
可选地,分合模装置包括:
固定架,横跨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固定架上设置有分合模移动机构;
上安装板,设置于分合模移动机构上,上安装板能通过分合模移动机构于合模位处和分模位处之间转移;
下安装板,与上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分合模升降装置,下安装板能通过分合模升降装置相对于上安装板移动;
夹持机构,设置于下安装板上,夹持机构用于夹持第二注液夹具;
解锁机构,设置于下安装板上,用于断开第一注液夹具与第二注液夹具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分合模装置还包括活动板,活动板活动设置于下安装板上,活动板上设置有多个吹气嘴,当夹持机构夹持第二注液夹具时,活动板能朝第二注液夹具移动并使多个吹气嘴与多个注液杯一一对应连通,且吹气嘴能将注液杯中的残液排出。
可选地,钟罩装置包括:
钟罩底座,设置于转出位与接收位之间,钟罩底座上安装有下罩;
上罩,与钟罩底座之间设置有托举装置,上罩通过托举装置能与下罩对接或分离;
定心环,套设于下罩上且与下罩转动连接,定心环与钟罩底座之间设置有钟罩驱动装置,钟罩驱动装置能驱动定心环转动以实现上罩与下罩的连接或断开。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扫码称重机构,设置于第一传送机构的上料位的一侧,用于称重测量注液前的电池;
第一移栽机器人,设置于第一扫码称重机构与上料位之间,第一移栽机器人能将电池从第一扫码称重机构转移至上料位处的第一注液夹具上。
可选地,还包括:
第二扫码称重机构,设置于第二传送机构的下料位的一侧,用于称重测量注液后的电池;
第二移栽机器人,设置于第二扫码称重机构与下料位之间,第二移栽机器人能将电池从下料位处的第一注液夹具转移至第二扫码称重机构。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注液机,将第一注液夹具置于第一传送机构的上料位并将电池安放在第一注液夹具上,第一传送机构将第一注液夹具转移至合模位,分合模装置将第一注液夹具和第二注液夹具对合;第一注液夹具和第二注液夹具合模后,第一传送机构将注液夹具转移至注液位,注液装置通过注液杯向电池注液,电解液从注液杯流至电池内;注液完成后,第一传送机构将注液夹具转移至转出位,并通过搬运装置转移至钟罩装置静置,电解液吸收到电池内部的过程中,注液杯内的电解液会补充至电池内,电池不需要二次注液;待静置完成后,搬运装置将注液夹具转移至第二传送机构的接收位,注液夹具通过第二传送机构转移至分模位,分合模装置将第一注液夹具和第二注液夹具分离,第二传送机构将第一注液夹具转移至下料位,将电池从第一注液夹具上取下,完成电池的注液。使用该注液机为电池注液,能有效简化注液过程,缩减电池制造的周期,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注液机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注液机的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注液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四轴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夹爪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注液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注液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分合模装置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分合模装置的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钟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0、第一传送机构;120、第二传送机构;130、中间传送机构;140、接残液机构;
200、注液夹具;210、第一注液夹具;211、箱体;2111、第二插孔;212、导向柱;213、定位件;220、第二注液夹具;221、注液杯;222、安装板座;2221、定位孔;2222、第一插孔;223、定位座;
300、电池;
400、分合模装置;410、固定架;420、分合模移动机构;421、分合模驱动电机;422、分合模滑轨;430、上安装板;440、下安装板;441、导向杆;450、分合模升降装置;460、夹持机构;461、夹紧伸缩杆;462、夹板;4621、第一插销;470、解锁机构;471、解锁伸缩杆;472、推杆;480、活动板;481、吹气嘴;490、分合模伸缩杆;
500、注液装置;
600、钟罩装置;610、钟罩底座;620、下罩;630、上罩;631、定位块;640、托举装置;650、定心环;651、定位槽;660、钟罩驱动装置;670、流线组件;
700、搬运装置;710、第三传送机构;711、地轨;712、伺服电机;713、斜齿条;720、运输小车;730、推拉夹具机构;731、行程补偿机构;732、第一伸缩杆;733、第二伸缩杆;734、推拉头;7341、第二插销;741、滚筒升降装置;7411、双输出电机;7412、减速机;7413、丝杆组件;742、滚筒架;743、滚筒;
810、第一扫码称重机构;820、第一移栽机器人;830、输送线装置;831、上流线组件;832、下流线组件;833、升降流线组件;840、上料移栽机器人;
910、第二扫码称重机构;920、第二移栽机器人;930、下料移栽机器人;940、电池流转拉带;950、注液孔清洗机构;960、插钉机构;970、第三移栽机器人;980、来料托盘输送线;
1100、机器人底座;1200、机械臂组件;1300、柔性夹爪器;1310、连接头;1320、双向气缸;1330、夹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液机,包括运料线、注液夹具200、分合模装置400、注液装置500、钟罩装置600和搬运装置700,其中,运料线包括第一传送机构110和第二传送机构120,沿第一传送机构110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位、合模位、注液位和转出位,沿第二传送机构120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接收位、分模位和下料位;注液夹具200包括第一注液夹具210和第二注液夹具220,第一注液夹具210能于第一传送机构110或第二传送机构120上流转至各个工位;其中,第一注液夹具210用于承装电池300,第二注液夹具220上安装有注液杯221,当第一注液夹具210与第二注液夹具220对合时,注液杯221与电池300连通;分合模装置400横跨第一传送机构110和第二传送机构120,分合模装置400能于合模位处将第一注液夹具210和第二注液夹具220对合,且分合模装置400能于分模位处将第一注液夹具210和第二注液夹具220分离;注液装置500设置于注液位处,注液装置500能通过注液杯221向电池300注液;钟罩装置600设置有多个且设置于转出位与接收位之间;搬运装置700设置于转出位与接收位之间,注液夹具200能通过搬运装置700于转出位、接收位和钟罩装置600之间转移。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注液夹具210置于第一传送机构110的上料位并将电池300安放在第一注液夹具210上,第一传送机构110将第一注液夹具210转移至合模位,分合模装置400将第一注液夹具210和第二注液夹具220对合;第一注液夹具210和第二注液夹具220合模后,第一传送机构110将注液夹具200转移至注液位,注液装置500通过注液杯221向电池300注液,电解液从注液杯221流至电池300内;注液完成后,第一传送机构110将注液夹具200转移至转出位,并通过搬运装置700转移至钟罩装置600静置,电解液吸收到电池300内部的过程中,注液杯221内的电解液会补充至电池300内,电池300不需要二次注液;待静置完成后,搬运装置700将注液夹具200转移至第二传送机构120的接收位,注液夹具200通过第二传送机构120转移至分模位,分合模装置400将第一注液夹具210和第二注液夹具220分离,第二传送机构120将第一注液夹具210转移至下料位,将电池300从第一注液夹具210上取下,完成电池300的注液。使用该注液机为电池300注液,能有效简化注液过程,缩减电池300制造的周期,降低电池300的生产成本。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机构110和第二传送机构120平行设置,转出位和接收位对应设置,合模位和分模位对应设置,上料位和下料位对应设置。进一步地,上料位和下料位之间设置有中间传送机构130,通过中间传送机构130能将下料位的第一注液夹具210转移至上料位处,进而使该注液机的作业方向呈环形,实现完全的自动化作业,使其结构紧凑,减小占用面积。
进一步地,第一传送机构110、第二传送机构120以及中间传送机构130均可以采用滚筒流线,滚筒流线的结构与传送过程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于本实施例中,注液装置500可以采用等压注液装置,以实现电池300对电解液的快速吸收,当然也可以根据生产需求采用其他注液装置,且注液装置500具体的结构和注液过程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于本实施例中,该注液机还包括第一扫码称重机构810和第一移栽机器人820,第一扫码称重机构810设置于第一传送机构110的上料位的一侧,用于称重测量注液前的电池300;第一移栽机器人820设置于第一扫码称重机构810与上料位之间,第一移栽机器人820能将电池300从第一扫码称重机构810转移至上料位处的第一注液夹具21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栽机器人820能将第一扫码称重机构810称重检测合格的电池300从第一扫码称重机构810转移至上料位处的第一注液夹具210上,也可以将第一扫码称重机构810称重检测不合格的电池300转移至运料线旁的第一残次位处。
进一步地,该注液机还包括输送线装置830和上料移栽机器人840,输送线装置830为双层回流式流线装置,包括上流线组件831、设置于上流线组件831下方的下流线组件832以及设置于上流线组件831和下流线组件832一侧的升降流线组件833,上流线组件831和下流线组件832均可以采用皮带式输送线,但两条流线输送方向相反,升降流线组件833可进行上下升降,并择一与上流线组件831和下流线组件832相衔接,当升降流线组件833上升与上流线组件831衔接时,上流线组件831的托盘转移至升降流线组件833上,上料移栽机器人840能将升降流线组件833托盘内的电池300放置于第一扫码称重机构810上进行承重检测;当托盘内没有电池300时,升降流线组件833下降与下流线组件832衔接,进而实现将空载的托盘移送至下流线组件832上。具体地,升降流线组件833可以通过电机丝杆组件实现上下升降。
进一步地,升降流线组件833上设置有二次定位机构(图中未示出二次定位机构),二次定位机构可采用顶升组件与侧向夹紧组件的组合机构,具体的,顶升组件包括设置于升降流线组件833上的顶升气缸和与顶升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的顶板,侧向夹紧组件包括设置于升降流线组件833两侧的侧向气缸和与侧向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的侧板,当承载电池300的托盘置于升降流线组件833上时通过顶升气缸带动顶板将托盘顶起的同时,并通过侧向气缸带动侧板夹住托盘,以实现托盘的定位,进而便于上料移栽机器人840对电池300定位拾取。
于本实施例中,该注液机还包括第二扫码称重机构910和第二移栽机器人920,第二扫码称重机构910设置于第二传送机构120的下料位的一侧,用于称重测量注液后的电池300;第二移栽机器人920设置于第二扫码称重机构910与下料位之间,第二移栽机器人920能将电池300从下料位处的第一注液夹具210转移至第二扫码称重机构910。
进一步地,该注液机还包括下料移栽机器人930,下料移栽机器人930能将第二扫码称重机构910称重检测合格的电池300从第二扫码称重机构910转移至下个工位处,也可以将第二扫码称重机构910称重检测不合格的电池300转移至运料线旁的第二残次位处。
于本实施例中,该注液机还包括有电池流转拉带940、注液孔清洗机构950、插钉机构960、第三移栽机器人970和来料托盘输送线980,下料移栽机器人930将第二扫码称重机构910称重检测合格的电池300从第二扫码称重机构910转移至电池流转拉带940,电池300通过电池流转拉带940转移至注液孔清洗机构950处进行注液孔的清洗后,再通过电池流转拉带940转移至插钉机构960处进行电池300的封装,最后通过第三移栽机器人970将电池300转移至来料托盘输送线980的托盘上,通过来料托盘输送线980移动至下一工位处。其中,电池流转拉带940、注液孔清洗机构950、插钉机构960和来料托盘输送线980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进一步地,第一移栽机器人820、上料移栽机器人840、第二移栽机器人920、下料移栽机器人930和第三移栽机器人970均为多轴机器人。具体地,参照图4至图5所示,多轴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底座1100,设置于机器人底座1100上的机械臂组件1200和设置于机械臂组件1200末端的柔性夹爪器1300,通过柔性夹爪器1300可实现柔性取放电池300。具体地,柔性夹爪器1300包括与机械臂组件1200末端连接的连接头1310、设置于连接头1310的双向气缸1320,和与双向气缸1320的两个伸缩端分别连接的夹爪1330,夹爪1330上可以安装用以检测夹紧力的感应器,在意外情况下柔性夹爪器1300对电池300造成过压时,机器人可自动识别并反向运动,避免损坏电池300。其中,机械臂组件1200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优选地,多轴机器人为四轴机器人。
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示,第一注液夹具210包括箱体211、导向柱212和定位件213,箱体211内设置有多个夹具腔,每个夹具腔内均能安装电池300,箱体211能置于第一传送机构110或第二传送机构120上;导向柱212设置有多个且设置于箱体211相对的两侧,箱体211能通过导向柱212与第二注液夹具220定位连接;定位件213设置有多个且设置于箱体211相对的两侧,箱体211能通过定位件213与第二注液夹具220固定连接。具体地,导向柱212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对称设置于箱体211相对的两侧。优选地,箱体211的横截面可以但不限于为矩形。
进一步地,参照图7所示,第二注液夹具220还包括安装板座222、注液杯221和定位座223,安装板座222上设置有多个注液杯221,注液杯221与夹具腔一一对应设置,当第一注液夹具210与第二注液夹具220对合时,注液杯221与箱体211内的电池300一一对应连通;安装板座222上还设置有多个定位孔2221,定位孔2221与导向柱212一一对应设置,当第一注液夹具210与第二注液夹具220对合时,导向柱212插接于定位孔2221;定位座223设置于安装板座222上且与定位件213一一对应设置,定位座223与定位件213可拆卸连接以实现第一注液夹具210与第二注液夹具220的连接或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柱212插接于定位孔2221内以实现第一注液夹具210与第二注液夹具220沿水平方向的定位固定,定位座223与定位件213连接以实现第一注液夹具210与第二注液夹具220沿竖直方向的定位固定。
具体地,定位件213背向箱体211的端部可以是挂钩,定位座223设置有能与挂钩卡接的卡槽,定位件213与箱体211转动连接,且定位件213与箱体211之间设置有弹性体,定位件213能通过弹性体相对于箱体211发生弹性偏转以给定位座223让位后与定位座223卡接。当然定位件213和定位座223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结构,在此不再做过多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8至图9所示,分合模装置400包括固定架410、分合模移动机构420、上安装板430、下安装板440和分合模升降装置450,固定架410横跨第一传送机构110和第二传送机构120,固定架410上设置有分合模移动机构420;上安装板430设置于分合模移动机构420上,上安装板430能通过分合模移动机构420于合模位处和分模位处之间转移;下安装板440与上安装板430之间设置有分合模升降装置450,下安装板440通过分合模升降装置450相对于上安装板430移动;夹持机构460和解锁机构470均设置于下安装板440上,夹持机构460用于夹持第二注液夹具220,解锁机构470用于断开第一注液夹具210与第二注液夹具220之间的连接。具体地,固定架410位于合模位和分模位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注液夹具210转移至合模位时,分合模移动机构420带动上安装板430置于合模位的上方,分合模升降装置450带动下安装板440朝第一注液夹具210移动,被夹持机构460夹持的第二注液夹具220与第一注液夹具210对合;当注液夹具200转移至分模位时,分合模移动机构420带动上安装板430置于分模位的上方,分合模升降装置450带动下安装板440朝注液夹具200移动,夹持机构460夹持第二注液夹具220的同时,解锁机构470断开第一注液夹具210与第二注液夹具220之间的连接,分合模升降装置450带动下安装板440背向第一注液夹具210移动,使第二注液夹具220脱离第一注液夹具210。
优选地,分合模移动机构420可以选用电机丝杆组件以及滑轨滑块的组合机构。具体地,分合模移动机构420包括设置于固定架410上的分合模驱动电机421、分合模滑轨422和分合模丝杆组件(图中未示出分合模丝杆组件),分合模滑轨422朝水平方向延伸,分合模驱动电机421的输出端与分合模丝杆组件的丝杆传动连接,分合模丝杆组件的螺母座与分合模滑轨422滑动连接,且分合模丝杆组件的螺母座与上安装板430固定连接,分合模驱动电机421驱动分合模丝杆组件的丝杆转动,使分合模丝杆组件的螺母座沿分合模滑轨422的延伸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上安装板430移动。
进一步地,分合模移动机构420还可以选用电机、同步轮、同步皮带以及滑轨滑块的组合机构或其他形式的组合机构,分合模移动机构420的安装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优选地,分合模升降装置450可以为气缸,也可以为其他升降装置,在此不再做过多限定。具体地,分合模升降装置450的固定座与上安装板430连接,分合模升降装置450的输出端与下安装板440连接。
进一步地,下安装板440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杆441,导向杆441朝竖直方向延伸,上安装板430设置有多个导向孔,导向杆441与导向孔一一对应,导向杆441插接于导向孔内且与导向孔滑动连接,进而使下安装板440相对于上安装板430的移动稳定可靠。
具体地,夹持机构460包括设置于下安装板440上的夹紧伸缩杆461、与夹紧伸缩杆461的伸缩端连接的夹板462、设置于夹板462与下安装板440之间的夹紧滑轨滑块组件,夹紧伸缩杆461能带动夹板462水平移动,夹紧滑轨滑块组件使夹板462的移动稳定可靠。具体地,夹紧滑轨滑块组件的滑轨设置于下安装板440上,夹紧滑轨滑块组件的滑块与夹板462连接。
进一步地,夹持机构460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下安装板440相对的两侧,夹板462内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插销4621,第二注液夹具220的安装板座222上设置有与第一插销4621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插孔2222。在本实施例中,夹紧伸缩杆461带动夹板462朝内侧移动,使第一插销4621插入至第一插孔2222内,进而使夹持机构460能牢牢的夹住第二注液夹具220。
优选地,夹紧伸缩杆461可以为气缸,也可以为其他横向伸缩装置,在此不再做过多限定。
具体地,解锁机构470包括设置于下安装板440的解锁伸缩杆471和与解锁伸缩杆471的伸缩端连接的推杆472,推杆472朝竖直方向延伸,解锁伸缩杆471带动推杆472朝定位件213移动,使推杆472推动定位件213,使定位件213朝外翻转,进而使定位件213的挂钩脱离定位座223的卡槽。具体地,挂钩的外端面朝内侧倾斜,方便推杆472推动定位件213。
优选地,解锁伸缩杆471可以为气缸,也可以为其他伸缩装置,在此不再做过多限定。
进一步地,分合模装置400还包括活动板480,活动板480活动设置于下安装板440上,活动板480上设置有多个吹气嘴481,当夹持机构460夹持第二注液夹具220时,活动板480能朝第二注液夹具220移动并使多个吹气嘴481与多个注液杯221一一对应连通,且吹气嘴481能将注液杯221中的残液排出,此外,吹气嘴481能将注液杯221抽成负压,以配合注液装置500注液。
具体地,活动板480与下安装板440之间并排设置有多个分合模伸缩杆490,分合模伸缩杆490的固定座固定于下安装板440上,分合模伸缩杆490的伸缩端与活动板480连接,分合模伸缩杆490能带动活动板480上下移动,进而完成吹气嘴481与注液杯221的连通与分离。
优选地,分合模伸缩杆490可以为气缸,也可以为其他升降装置,在此不再做过多限定。
具体地,合模位和分模位之间设置有接残液机构140,当第一注液夹具210和第二注液夹具220分模后,夹持机构460夹持第二注液夹具220且吹气嘴481与多个注液杯221一一对应连通,分合模移动机构420将上安装板430带动至接残液机构140处并与接残液机构140对接,吹气嘴481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连通吹气以将残液排入至接残液机构140内。接残液机构140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0所示,搬运装置700包括第三传送机构710、运输小车720和推拉夹具机构730,第三传送机构710设置于转出位与接收位之间,运输小车720设置于第三传送机构710上,且第三传送机构710能带动运输小车720移动;推拉夹具机构730设置于运输小车720内,推拉夹具机构730能与注液夹具200连接,且注液夹具200能通过推拉夹具机构730于转出位、接收位、运输小车720和钟罩装置600之间转移。
具体地,多个钟罩装置600对称设置于第三传送机构710相对的两侧且沿第三传送机构710的传送方向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当注液完成后且注液夹具200转移至转出位处时,推拉夹具机构730连接注液夹具200并将注液夹具200拉入至运输小车720内,第三传送机构710将运输小车720移动至空放的钟罩装置600处,并通过推拉夹具机构730将运输小车720内的注液夹具200推入至该钟罩装置600内。同样,待静置完成后,通过推拉夹具机构730将钟罩装置600内的注液夹具200重新拉入运输小车720内,第三传送机构710将运输小车720移动至接收位处,并通过推拉夹具机构730将运输小车720内的注液夹具200推入至第二传送机构120的接收位。
于本实施例中,推拉夹具机构730包括行程补偿机构731、第一伸缩杆732、第二伸缩杆733和推拉头734,行程补偿机构731设置于运输小车720内且对称设置于运输小车720相对的两侧,每个行程补偿机构731上均设置有两个第一伸缩杆732,且位于同一行程补偿机构731上的两个第一伸缩杆732的指向方向相反,行程补偿机构731能带动第一伸缩杆732移动,每个第一伸缩杆732的伸缩端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杆733,第二伸缩杆733的伸缩端设置有推拉头734,推拉头734能与注液夹具200连接。
优选地,第一伸缩杆732和第二伸缩杆733均为气缸。当然,第一伸缩杆732和第二伸缩杆733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伸缩杆,在此不再做过多限定。
具体地,行程补偿机构731包括至少两个同步轮、设置于同步轮之间的同步带和驱动同步轮转动的电机,第一伸缩杆732与同步带连接,电机带动同步轮转动以使同步带移动,进而带动第一伸缩杆732移动,同步带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伸缩杆732的指向方向一致。进一步地,第一伸缩杆732的固定座和同步带之间设置有第一补偿滑轨滑块机构,第一补偿滑轨滑块机构包括与运输小车720连接的第一补偿滑轨和与第一补偿滑轨滑动连接的第一补偿滑块,第一伸缩杆732的固定座和同步带均与第一补偿滑块连接,第一补偿滑轨滑块机构能使同步带带动第一伸缩杆732的运动过程更加稳定。
具体地,同方向设置的第一伸缩杆732对称设置,同方向设置的第一伸缩杆732上的第二伸缩杆733对称设置,且第二伸缩杆733垂直于第一伸缩杆732设置,第一伸缩杆732的伸缩端与第二伸缩杆733的固定座之间设置有第二补偿滑轨滑块机构,第二补偿滑轨滑块机构包括与第一补偿滑块连接的第二补偿滑轨和与第二补偿滑轨滑动连接的第二补偿滑块,第二伸缩杆733的固定座与第二补偿滑块连接,第二补偿滑轨滑块机构能使第一伸缩杆732的伸缩端带动第二伸缩杆733的运动过程更加稳定。
具体地,第二伸缩杆733的伸缩端与推拉头734之间设置有第三补偿滑轨滑块机构,第三补偿滑轨滑块机构包括与第二补偿滑块连接的第三补偿滑轨和与第三补偿滑轨滑动连接的第三补偿滑块,推拉头734与第二补偿滑块连接,第三补偿滑轨滑块机构能使第二伸缩杆733的伸缩端带动推拉头734的运动过程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推拉头734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插销7341,箱体211上设置有与第二插销7341对应的第二插孔2111。具体地,第二插孔2111设置有四个且设置于箱体211的边角处。在本实施例中,注液夹具200通过搬运装置700于转出位和钟罩装置600的转移过程具体为:行程补偿机构731带动第一伸缩杆732朝注液夹具200移动,且朝向注液夹具200的第一伸缩杆732的伸缩端同样朝注液夹具200移动,当第二插销7341与第二插孔2111对应时,第二伸缩杆733的伸缩端朝第二插孔2111移动,使第二插销7341插接于第二插孔2111内,行程补偿机构731和第一伸缩杆732同时作用将注液夹具200拉入至运输小车720内,第三传送机构710将运输小车720移动至空放的钟罩装置600处,再次通过推拉夹具机构730将运输小车720内的注液夹具200推入至该钟罩装置600内。注液夹具200通过搬运装置700于接收位和钟罩装置600之间的转移过程与上述过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具体地,设置于同一行程补偿机构731上的第一伸缩杆732上下交错设置以使搬运装置700结构紧凑。进一步地,运输小车720上设置有滚筒组件,滚筒组件包括设置于运输小车720顶部的滚筒升降装置741、设置于运输小车720内的滚筒架742和多个并排设置于滚筒架742上的滚筒743,滚筒架742能通过滚筒升降装置741于运输小车720内升降。在本实施例中,当位于上方的第一伸缩杆732工作时,滚筒架742升至高位;当位于下方的第一伸缩杆732工作时,滚筒架742降至低位。具体地,滚筒升降装置741包括设置于运输小车720顶部的双输出电机7411、与双输出电机7411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传动连接的两个减速机7412以及与减速器连接的丝杆组件7413,每个减速器均与丝杆组件7413的丝杆连接,丝杆组件7413的丝杆沿竖直方向延伸,丝杆组件7413的螺母座与滚筒架742连接,双输出电机7411通过减速器带动丝杆组件7413的丝杆转动以使螺母座沿丝杆移动,进而带动滚筒架742移动。滚筒升降装置741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具体地,第三传送机构710包括设置于转出位与接收位之间的地轨711和设置于运输小车720上的伺服电机712,运输小车720与地轨711滑动连接,地轨711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斜齿条713,伺服电机712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斜齿条713匹配连接的斜齿轮,伺服电机712驱动斜齿轮转动,通过啮合运动以使斜齿轮沿地轨711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带动运输小车720于地轨711上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搬运装置700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搬运结构,在此不再做过多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1所示,钟罩装置600包括钟罩底座610、上罩630和定心环650,钟罩底座610设置于转出位与接收位之间,钟罩底座610上安装有下罩620;上罩630与钟罩底座610之间设置有托举装置640,上罩630能通过托举装置640与下罩620对接或分离;定心环650套设于下罩620上且与下罩620转动连接,定心环650与钟罩底座610之间设置有钟罩驱动装置660,钟罩驱动装置660能驱动定心环650转动以实现上罩630与下罩620的连接或断开。
具体地,上罩630和下罩620呈上下分布,上罩630朝向下罩620的端面外边缘环列设置有多个定位块631,定心环650上还环列设置有多个定位槽651,定位块631与定位槽651一一对应设置,当上罩630与下罩620对接时,定位块631穿设于定位槽651内,且钟罩驱动装置660驱动定心环650转动,以使定位槽651内侧的端面与定位块631抵接,进而固定上罩630与下罩620。
具体地,钟罩驱动装置660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环列于钟罩底座610与定心环650之间的气缸组成,也可以为其他驱动装置,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具体地,托举装置640可以由多个环列于钟罩底座610与上罩630之间的气缸组成,也可以为其他驱动装置,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具体地,下罩620内设置有流线组件670,流线组件670配合搬运装置700以完成注液夹具200于钟罩装置600与搬运装置700之间的流转,且流线组件670能实现注液夹具200于钟罩装置600的定位,流线组件670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做详细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流线组件670高于定心环650,避免定心环650过高对注液夹具200的流转造成影响。
示例性地,该注液机的具体工作流程为:
S100、上料移栽机器人840将输送线装置830上的电池300转移至第一扫码称重机构810进行承重检测。
S200、第一移栽机器人820将第一扫码称重机构810称重检测合格的电池300从第一扫码称重机构810转移至上料位处的第一注液夹具210上,并将第一扫码称重机构810称重检测不合格的电池300转移至第一残次位处。
S300、第一传送机构110将第一注液夹具210转移至合模位,分合模装置400将第一注液夹具210和第二注液夹具220对合。
具体地,分合模移动机构420带动上安装板430置于合模位的上方,分合模升降装置450带动下安装板440朝第一注液夹具210移动,被夹持机构460夹持的第二注液夹具220与第一注液夹具210对合。
S400、第一传送机构110将注液夹具200转移至注液位,注液装置500通过注液杯221向电池300注液。
S500、第一传送机构110将注液夹具200转移至转出位,并通过搬运装置700转移至钟罩装置600静置。
具体地,行程补偿机构731带动第一伸缩杆732朝注液夹具200移动,且朝向注液夹具200的第一伸缩杆732的伸缩端同样朝注液夹具200移动,当第二插销7341与第二插孔2111对应时,第二伸缩杆733的伸缩端朝第二插孔2111移动,使第二插销7341插接于第二插孔2111内,行程补偿机构731和第一伸缩杆732同时作用将注液夹具200拉入至运输小车720内,第三传送机构710将运输小车720移动至空放的钟罩装置600处,再次通过推拉夹具机构730将运输小车720内的注液夹具200推入至下罩620内的流线组件670上。
进一步地,托举装置640带动上罩630朝下罩620移动并与下罩620对接,钟罩驱动装置660驱动定心环650转动以实现上罩630与下罩620的固定连接。
S600、搬运装置700将注液夹具200从钟罩装置600转移至第二传送机构120的接收位。
具体地,上罩630与下罩620分离,推拉夹具机构730将流线组件670上的注液夹具200拉入至运输小车720内,第三传送机构710将运输小车720移动至接收位处,再次通过推拉夹具机构730将运输小车720内的注液夹具200推入至接收位。
S700、第二传送机构120将注液夹具200转移至分模位,分合模装置400将第一注液夹具210和第二注液夹具220分离。
具体地,分合模移动机构420带动上安装板430置于分模位的上方,分合模升降装置450带动下安装板440朝第一注液夹具210移动,并通过夹持机构460夹持第二注液夹具220的同时,通过解锁机构470断开第一注液夹具210与第二注液夹具220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活动板480朝第二注液夹具220移动并使多个吹气嘴481与多个注液杯221一一对应连通,分合模移动机构420将上安装板430带动至接残液机构140处并与接残液机构140对接,吹气嘴481与外部压缩空气设备连通吹气以将残液排入至接残液机构140内,残液排放完后,分合模移动机构420将上安装板430带动至合模位处,等待下一轮次的注液夹具200合模。
S800、第二传送机构120将第一注液夹具210转移至下料位,进行后续工序。
具体地,第二移栽机器人920将电池300从下料位处的第一注液夹具210转移至第二扫码称重机构910,下料移栽机器人930将第二扫码称重机构910称重检测合格的电池300从第二扫码称重机构910转移至电池流转拉带940上,将第二扫码称重机构910称重检测不合格的电池300转移至第二残次位处。当清空下料位处第一注液夹具210的电池300后,第一注液夹具210通过中间传送机构130转移至上料位处,进行下一轮次的装载。
进一步地,电池300通过电池流转拉带940转移至注液孔清洗机构950处进行注液孔的清洗后,再通过电池流转拉带940转移至插钉机构960处进行封装,最后通过第三移栽机器人970转移至来料托盘输送线980的托盘上,通过来料托盘输送线980移动至下一工位处。
该注液机有效简化注液过程,缩减电池300制造的周期,降低电池300的生产成本,且符合工艺需求、流转顺畅,又节省空间,模块化的设计可快速实现设备的升级。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注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料线,包括第一传送机构(110)和第二传送机构(120),沿所述第一传送机构(110)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位、合模位、注液位和转出位,沿所述第二传送机构(120)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接收位、分模位和下料位;
注液夹具(200),包括第一注液夹具(210)和第二注液夹具(220),所述第一注液夹具(210)能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110)或所述第二传送机构(120)上流转至各个工位;其中,
所述第一注液夹具(210)用于承装电池(300),所述第二注液夹具(220)上安装有注液杯(221),当所述第一注液夹具(210)与所述第二注液夹具(220)对合时,所述注液杯(221)与所述电池(300)连通;以及
分合模装置(400),横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110)和所述第二传送机构(120),所述分合模装置(400)能于所述合模位处将所述第一注液夹具(210)和所述第二注液夹具(220)对合,且所述分合模装置(400)能于所述分模位处将所述第一注液夹具(210)和所述第二注液夹具(220)分离;
注液装置(500),设置于所述注液位处,所述注液装置(500)能通过所述注液杯(221)向所述电池(300)注液;
钟罩装置(600),设置有多个且设置于所述转出位与所述接收位之间;
搬运装置(700),设置于所述转出位与所述接收位之间,所述注液夹具(200)能通过所述搬运装置(700)于所述转出位、所述接收位和所述钟罩装置(600)之间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液夹具(210)包括:
箱体(211),所述箱体(211)内设置有多个夹具腔,每个所述夹具腔内均能安装所述电池(300),所述箱体(211)能置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110)或所述第二传送机构(120)上;
导向柱(212),设置有多个且设置于所述箱体(211)相对的两侧,所述箱体(211)能通过所述导向柱(212)与所述第二注液夹具(220)定位连接;
定位件(213),设置有多个且设置于所述箱体(211)相对的两侧,所述箱体(211)能通过所述定位件(213)与所述第二注液夹具(22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注液夹具(220)还包括:
安装板座(222),所述安装板座(222)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注液杯(221),所述注液杯(221)与所述夹具腔一一对应设置,当所述第一注液夹具(210)与所述第二注液夹具(220)对合时,所述注液杯(221)与所述箱体(211)内的所述电池(300)一一对应连通,所述安装板座(222)上还设置有多个定位孔(2221),所述定位孔(2221)与所述导向柱(212)一一对应设置,当所述第一注液夹具(210)与所述第二注液夹具(220)对合时,所述导向柱(212)插接于所述定位孔(2221)内;
定位座(223),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座(222)上且与所述定位件(21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定位座(223)与所述定位件(213)可拆卸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注液夹具(210)与所述第二注液夹具(220)的连接或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装置(700)包括:
第三传送机构(710),设置于所述转出位与所述接收位之间;
运输小车(720),所述运输小车(720)设置于所述第三传送机构(710)上,且所述第三传送机构(710)能带动所述运输小车(720)移动;
推拉夹具机构(730),设置于所述运输小车(720)内,所述推拉夹具机构(730)能与所述注液夹具(200)连接,且所述注液夹具(200)能通过所述推拉夹具机构(730)于所述转出位、所述接收位、所述运输小车(720)和所述钟罩装置(600)之间转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夹具机构(730)包括:
行程补偿机构(731),设置于所述运输小车(720)内且对称设置于所述运输小车(720)相对的两侧;
第一伸缩杆(732),每个所述行程补偿机构(731)上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732),且位于同一所述行程补偿机构(731)上的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732)的指向方向相反,所述行程补偿机构(731)能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杆(732)移动;
第二伸缩杆(733),每个所述第一伸缩杆(732)的伸缩端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杆(733),所述第二伸缩杆(733)的伸缩端设置有推拉头(734),所述推拉头(734)能与所述注液夹具(20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合模装置(400)包括:
固定架(410),横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110)和所述第二传送机构(120),所述固定架(410)上设置有分合模移动机构(420);
上安装板(430),设置于所述分合模移动机构(420)上,所述上安装板(430)能通过所述分合模移动机构(420)于所述合模位处和所述分模位处之间转移;
下安装板(440),与所述上安装板(430)之间设置有分合模升降装置(450),所述下安装板(440)能通过所述分合模升降装置(450)相对于所述上安装板(430)移动;
夹持机构(460),设置于所述下安装板(440)上,所述夹持机构(460)用于夹持所述第二注液夹具(220);
解锁机构(470),设置于所述下安装板(440)上,用于断开所述第一注液夹具(210)与所述第二注液夹具(220)之间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合模装置(400)还包括活动板(480),所述活动板(480)活动设置于所述下安装板(440)上,所述活动板(480)上设置有多个吹气嘴(481),当所述夹持机构(460)夹持所述第二注液夹具(220)时,所述活动板(480)能朝所述第二注液夹具(220)移动并使多个所述吹气嘴(481)与多个所述注液杯(221)一一对应连通,且所述吹气嘴(481)能将所述注液杯(221)中的残液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钟罩装置(600)包括:
钟罩底座(610),设置于所述转出位与所述接收位之间,所述钟罩底座(610)上安装有下罩(620);
上罩(630),与所述钟罩底座(610)之间设置有托举装置(640),所述上罩(630)通过所述托举装置(640)能与所述下罩(620)对接或分离;
定心环(650),套设于所述下罩(620)上且与所述下罩(620)转动连接,所述定心环(650)与所述钟罩底座(610)之间设置有钟罩驱动装置(660),所述钟罩驱动装置(660)能驱动所述定心环(650)转动以实现所述上罩(630)与所述下罩(620)的连接或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注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扫码称重机构(810),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110)的所述上料位的一侧,用于称重测量注液前的所述电池(300);
第一移栽机器人(820),设置于所述第一扫码称重机构(810)与所述上料位之间,所述第一移栽机器人(820)能将所述电池(300)从第一扫码称重机构(810)转移至所述上料位处的所述第一注液夹具(21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注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扫码称重机构(910),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120)的所述下料位的一侧,用于称重测量注液后的所述电池(300);
第二移栽机器人(920),设置于所述第二扫码称重机构(910)与所述下料位之间,所述第二移栽机器人(920)能将所述电池(300)从所述下料位处的所述第一注液夹具(210)转移至所述第二扫码称重机构(910)。
CN202210732328.7A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注液机 Active CN1147928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2328.7A CN114792870B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注液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2328.7A CN114792870B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注液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92870A CN114792870A (zh) 2022-07-26
CN114792870B true CN114792870B (zh) 2022-08-30

Family

ID=82463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32328.7A Active CN114792870B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注液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928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3919A (zh) * 2022-08-25 2022-12-13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用注液杯的清洗装置
CN116190805B (zh) * 2023-04-24 2023-07-28 深圳市犇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自动周转夹紧夹具拆合机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1592A (zh) * 2014-07-25 2014-12-24 东莞市鸿宝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自动注液设备
CN108039448A (zh) * 2017-12-27 2018-05-15 深圳市誉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电池注液入钉系统
CN210778803U (zh) * 2019-10-08 2020-06-16 东莞市典名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电池正负压自动注液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1592A (zh) * 2014-07-25 2014-12-24 东莞市鸿宝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自动注液设备
CN108039448A (zh) * 2017-12-27 2018-05-15 深圳市誉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电池注液入钉系统
CN210778803U (zh) * 2019-10-08 2020-06-16 东莞市典名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电池正负压自动注液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92870A (zh) 2022-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92870B (zh) 一种注液机
CN107381082B (zh)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全自动装盘机
CN108288726B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电芯入壳及顶盖焊接的生产系统
EP4345961A1 (en) Battery cell inser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1477969A (zh) 一种软包装锂电池的上料方法及装置
CN115764197A (zh) 一种电池注液生产线
CN109216644B (zh) 一种自动化锂电池注液系统
CN113400995A (zh) 一种换电中转装置
CN116315514A (zh) 一种高效电池注液系统
CN109732242B (zh) 一种蓄电池极柱焊接自动紧固校准对接装置
CN109216643B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高效注液装置
CN218505719U (zh) 用于机加件的运输装置
CN218661761U (zh) 一种双仓换电站
CN116936905A (zh) 一种电池包自动检测组装生产线
CN215398265U (zh) 一种换电中转装置
CN215046576U (zh) 电池模组翻转装置及输送设备
CN212366041U (zh) 一种软包装锂电池的上料装置
CN220077807U (zh) 动力电池夹取转移对齐输送机构
CN110280946B (zh) 一种蓄电池极柱焊接的自锁校准对接装置
CN219044624U (zh) 转载盘拆盘配送机构
CN219078240U (zh) 隔离开关组装生产线
CN219267671U (zh) 一种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
CN220641633U (zh) 一种蓄电池铸焊用上下料装置
CN212075441U (zh) 一种石墨盒组件的水平输送装置
CN218860264U (zh) 一种限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