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7671U - 一种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7671U
CN219267671U CN202320193474.7U CN202320193474U CN219267671U CN 219267671 U CN219267671 U CN 219267671U CN 202320193474 U CN202320193474 U CN 202320193474U CN 219267671 U CN219267671 U CN 2192676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transmission
module
buffer
belt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9347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祥
徐贵阳
胡英
周一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DR Llaser Technolog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DR Llaser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DR Llaser Technolog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DR Llaser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9347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76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76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76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其通过在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上对应集成缓存机构,利用缓存机构中顶升接驳传输装置、带式转向传输线以及带式缓存传输线等的集成设置,准确实现了空花篮的传输以及空花篮和承载有硅片的花篮的准确缓存,保证炉体前端、后端设备出现故障时对花篮的准确缓存。本实用新型的烘干固化炉装置,其结构紧凑,控制便捷,通过缓存机构的对应设置,可以实现完成硅片下料后空花篮以及承载有硅片花篮的准确缓存,避免硅片过烘的同时,有效避免花篮在烘干流水线上的拥堵,保证硅片烘干流水线的连续、可靠运行,提升硅片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光伏电池制备时,通常需要进行硅片表面印刷导电浆的作业,并需要在在导电浆印刷后利用烘干固化炉装置对其进行烘干固化。
目前,为了提升烘干固化效率,大多采用隧道式烘干固化炉来完成导电浆的烘干作业,其通常需要将印刷完成后的硅片放入硅片花篮中,再利用传送装置将花篮水平地从烘干固化炉的一侧传送至另一侧,传送过程中通过烘干固化炉的加热装置对花篮内的硅片进行烘干;待烘干完成后,再将花篮中的硅片通过传送带一一传送至下一工段,例如另一面印刷或者其他工序。
对于前述烘干固化炉而言,其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现有硅片的烘干固化需求。不过,由于烘干固化炉为隧道式烘干固化炉,其内通常可容置多个花篮,一旦烘干固化炉故障,或者是上下游设备发生故障,或者其他可能存在的问题导致堵料时,会导致生产中断,需要人工将其中的花篮及花篮承载的硅片脱离炉体,否则就会出现过烘现象,进而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能够有效实现烘干固化炉中花篮以及承载于花篮中硅片的缓存,为硅片的回传或者传输提供缓存保证,有效保证硅片烘干固化的可靠性,避免过烘现象的出现,保证光伏电池的生产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包括上料机构、炉体和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对应所述炉体的进料端设置,用于将待烘干固化的硅片上料至花篮并将所述花篮传输至炉体;承载所述硅片的花篮可由花篮传送模组带动并从所述炉体的进料端传输至出料端,并在传输过程中进行硅片的烘干固化;所述下料机构对应所述炉体的出料端设置,用于将烘干固化后的硅片从花篮中下料并输出;其还包括缓存机构;
所述缓存机构包括顶升接驳传输装置、带式转向传输线和带式缓存传输线;
所述顶升接驳传输装置包括升降模组和设置在该升降模组上面的同步传输带模组;所述同步传输带模组的传输方向与所述花篮传送模组的传送方向平行,用于承载并传输来自所述炉体的花篮;
所述顶升接驳传输装置设置在带式转向传输线的端部,带式转向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带式缓存传输线;
所述同步传输带模组的传输方向与所述带式转向传输线的传输方向垂直,且该同步传输带模组可在升降模组的带动下降至所述带式转向传输线的承载面以下,使得所述同步传输带模组上的花篮可在升降模组的带动下转运至所述带式转向传输线上并继而输送至所述带式缓存传输线上进行缓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炉体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上料升降机构,并在所述下料机构与所述炉体的出料端之间设置有下料升降机构;
两个升降机构分别包括升降直线模组和带式传动模组;所述带式传动模组设置于所述升降直线模组上,并可在所述升降直线模组的带动下进行竖向往复升降;
且所述带式传动模组用于承载所述花篮并带动其水平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上料升降机构与所述下料升降机构之间设置有带式回传机构,用于将完成硅片下料后的花篮回传至所述上料升降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式回传机构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下方,其传送方向和花篮传送模组的传送方向相反,两端分别正对两个升降机构的底部,使得两个升降机构的带式传动模组可在降至底部时分别与所述带式回传机构的端部对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升接驳传输装置设置于所述带式回传机构的端部与所述下料升降机构的底部之间,其传输方向分别与所述带式回传机构的传送方向以及所述带式传动模组的传动方向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结构与所述顶升接驳传输装置相同的缓存接驳装置;
所述缓存接驳装置设置在带式转向传输线背离顶升接驳传输装置的端部,其设置于升降模组上的同步传输带模组的传输方向与所述带式缓存传输线的输送方向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同步传输带模组包括驱动组件和对应该驱动组件设置的一对同步带,两个所述同步带的带轮以主动轴连接,使得两个同步带可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同步运动;
所述带式转向传输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上分别设置有同步带,两个安装板上分别对应顶升接驳传输装置的同步带开设有避空槽,避空槽两侧及避空槽下设置有惰轮,供传输皮带绕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分别为伸缩皮带流水线;
两个伸缩皮带流水线的伸缩端分别对应上料升降机构和下料升降机构设置,用于将电池片送入花篮或者将花篮中的物料取出并传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带式转向传输线靠近所述带式回传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阻挡机构;
所述阻挡机构包括伸缩构件和设置在该伸缩构件伸缩端上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可在顶升接驳传输装置上的花篮需要缓存时由所述伸缩构件带动以突出于所述述带式转向传输线的承载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带式缓存传输线靠近所述带式转向传输线的一端设置有分离阻挡机构,其包括伸缩模组和设置在伸缩模组伸缩端上的分离构件,所述分离构件可在所述伸缩模组的带动下高出或者低于所述带式缓存传输线的承载面;
和/或
在所述带式缓存传输线背离所述带式转向传输线的一端设置有硬阻挡,其高出所述带式缓存传输线的承载面设置。。
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其通过在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上对应集成缓存机构,利用缓存机构中顶升接驳传输装置、带式转向传输线以及带式缓存传输线等的集成设置,实现了空花篮的传输以及空花篮和承载有硅片的花篮的缓存,保证炉体前端、后端设备出现故障时对花篮的缓存,避免花篮中硅片的过烘以及空花篮在对应传输线路中的拥堵,保证整个烘干设备的可靠运行,提升烘干设备的功能性和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其通过上料升降机构、下料升降机构与带式回传机构的组合设置,可以实现带式回传机构在炉体上方或者下方的对应设置,使得花篮可以得到循环利用,并在花篮上升或者下降过程中由上料机构、下料机构分别完成硅片在花篮中的上料或者下料,简化硅片上下料的过程,提升硅片烘干固化工序的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其利用顶升接驳传输装置、带式转向传输线、缓存接驳装置与带式缓存传输线的集成设置,准确实现了花篮在缓存机构上的转向运输和缓存,保证了机构控制的准确性;同时,通过阻挡机构、分离阻挡机构、硬阻挡的分别设置,有效保证了花篮向缓存机构转运过程中的可靠性,确保了花篮从缓存机构上输出时的准确分离,进一步提升了缓存机构设置与使用的可靠性。
(4)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其结构紧凑,控制便捷,通过缓存机构的对应设置,可以实现完成硅片下料后空花篮以及承载有硅片花篮的缓存,避免硅片过烘的同时,有效避免花篮在烘干流水线上的拥堵,保证硅片烘干流水线的连续、可靠运行,提升硅片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烘干固化炉装置的局部拆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烘干固化炉装置的缓存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缓存机构的顶升接驳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缓存机构的带式转向传输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缓存机构的带式缓存传输线的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
100、上料机构;200、上料升降机构;300、炉体;400、下料升降机构;500、下料机构;600、带式回传机构;700、缓存机构;
210、升降直线模组;220、压紧模组;230、带式传动模组;
1000、顶升接驳传输装置;2000、带式转向传输线;3000、缓存接驳装置;4000、带式缓存传输线;
1100、固定底座;1200、顶升气缸;1300、驱动组件;1400、导向机构;1500、第一同步带;1600、第二同步带;1700、第一主动轴;1800、第一安装板;
2100、阻挡机构;2200、第二安装板;2300、驱动模组;2400、传输皮带;2500、第二主动轴;2600、第三同步带;2700、导向板;
4100、分离阻挡机构;4200、固定座;4300、导向件;4400、驱动传输组件;4500、硬阻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接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包括炉体300,该炉体300形成有一定长度的加热通道,并在加热通道中(例如通道底部)设置有花篮传送模组,由其进行承载有硅片的花篮的传送,使得花篮从加热通道的一端(进料端)进入,并从加热通道的另一端(出料端)送出。同时,在加热通道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热风腔,例如图2中所示的多个,通常为加热通道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的5~13个。继而,通过设置于炉体300外的热风供应模组将热风送入热风腔中,便可实现经由加热通道进行传送的花篮中硅片的烘干固化,完成硅片的烘干固化作业过程。相应地,烘干后的废气优选从热风腔排出。
在实际设置时,为了实现硅片烘干固化过程的连续进行,在加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料机构100和下料机构500,前者用于与前序工位接驳,用于将待烘干的硅片上料至花篮中,后者与后续工位接驳,用于将完成烘干后的硅片从花篮中下料并传输至后续工位。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料机构100优选为带式输送机,进一步具体为伸缩带式输送机,其伸缩端可伸入花篮中并将硅片传送至花篮。相应地,花篮优选为现有技术的花篮,其在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容置槽,通过伸缩带式输送机伸缩端的往复伸缩以及花篮的竖向升降,可实现硅片在各容置槽中的上料,直至所有容置槽中均填满有硅片。此外,在实际设置时,下料机构500的设置形式优选与上料机构100相同,其进行花篮中硅片的下料过程为硅片在花篮中上料过程的逆过程,故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的上料机构100与下料机构500分别与炉体300存在一定的高度差。进一步优选地,上料机构100与下料机构500的设置高度分别低于炉体300的高度。正因如此,在优选实施例中,在上料机构100与炉体300之间还设置有上料升降机构200、在下料机构500与炉体300之间还设置有下料升降机构500。
在实际设置时,上料升降机构200的设置形式优选与下料升降机构400的设置形式相同,故此处优选以上料升降机构200的结构形式为例进行介绍。
具体地,如图2中所示,优选实施例中的上料升降机构200包括沿竖向设置的升降直线模组210和装配连接于该升降直线模组210上的带式传动模组230,并在升降直线模组210上对应带式传动模组230设置有压紧模组220。其中,压紧模组220与带式传动模组230在竖向上相对设置,使得花篮承载于带式传动模组230上时可由压紧模组220压紧,以此保证花篮竖向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花篮出现倾覆问题。
更具体地,在实际设置时,带式传动模组230的传动方向优选与炉体300中的花篮传送模组的传送方向相同,使得该带式传动模组230上承载的花篮可在解除压紧模组220的压持后由带式传动模组230传送到花篮传送模组上。相应地,带式传动模组230的传动方向也进一步优选与上料机构100和下料机构500的送料方向相同。
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升降直线模组210带动带式传动模组230以及承载于该带式传动模组230上的花篮竖向运动,此时,花篮由压紧模组220压紧在带式传动模组230上。随着花篮的不断竖向升降,花篮中的各层容置槽分别与上料机构100的端部对正,并依次完成各层硅片的上料。相应地,待带式传动模组230竖向运动至与炉体300的花篮传送模组对正时,通过解除压紧模组220的压持,再经由带式传动模组230的传动控制,可将花篮传送至花篮传送模组上,进而进行花篮中硅片的烘干固化过程。
进一步地,对应炉体300还设置有带式回传机构600,用于将炉体300尾端经由下料机构500下料后的花篮传输回炉体300的首端,进而循环进行待烘干固化硅片的上料、传输、烘干固化、下料过程。
在优选实施例中,带式回传机构600优选设置在炉体300的下方,其传输方向与花篮传送模组的传送方向平行,并具体与之相反。在实际设置时,带式回传机构600的两端分别与上料升降机构200、下料升降机构400的底端接驳,使得对应升降机构上的带式传动模组230可在升降直线模组210的带动下与带式回传机构600的端部平齐,进而将带式传动模组230上的花篮传送到带式回传机构600上,或者将带式回传机构600上的花篮传送到带式传动模组230上。
更详细地,优选实施例中的带式回传机构600优选为带式输送机,其平行于炉体300设置,并设置在炉体300的下方,其输送方向与炉体300的花篮带式传动模组传送方向相反。通过带式回传机构600的设置,可以实现花篮的循环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场使用时,若炉体300的后端工序出现问题时,在炉体300内的硅片花篮,是不能够停止其在加热通道内的,否则会过烘影响电池品质。同时,实际设置时,满载花篮和空花篮分别在花篮传送模组和带式回传机构600上传送,为了实现承载在花篮中的硅片完成烘干并最大化利用炉体热能,通常情况下,花篮传送模组上的花篮会以一个较小的间距(通常不超过花篮宽度)进行设置,而带式回传机构600上空花篮之间的间距优选和花篮传送模组上的满载花篮之间的间距大致相等。也就是说,当炉体300的前端或者后端工序出现故障时,带式回传机构600上也很难承载更多的花篮,这就使得满载花篮存在滞留炉体300内的可能。
因此,对于优选实施例中的烘干固化炉装置而言,对应其还设置有缓存机构700,用于将来自炉体300的花篮进行缓存,使得当下料机构500或者其后端的设备发生故障时,完成烘干固化的硅片可在花篮的承载下运动至缓存机构700上,在此完成缓存,避免硅片的过烘。
当然,当上料机构100或者炉体300或者上料机构100前端的相关设备发生故障时,缓存机构700也能用于带有未烘干硅片花篮或者空花篮的缓存,待故障排除后,缓存的花篮可通过带式回传机构600进行回传,以此保证花篮使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具体地,优选实施例中的缓存机构700如图3~图6中所示,其包括顶升接驳传输装置1000、带式转向传输线2000、缓存接驳装置3000和带式缓存传输线4000。
其中,顶升接驳传输装置1000设置在带式回传机构600与下料升降机构400的端部之间,并与带式转向传输线2000集成设置,其包括升降模组和设置在该升降模组上的同步传输带模组,利用升降模组的升降控制,可以实现同步传输带模组在竖向上的往复运动,以此实现同步传输带模组上花篮的输送或者将花篮放置于带式转向传输线2000上。
具体地,优选实施例中同步传输带模组的传输方向与带式回传机构600的传输方向平行,并可在升降模组的升降控制下调整到与带式回传机构600端部对接的位置,以此将同步传输带模组上的花篮传输到带式回传机构600上。相应地,同步传输带模组的传输方向与带式转向传输线2000的传输方向垂直。在实际设置时,同步传输带模组和带式转向传输线2000分别为传送带模组,如图4、图5中所示,升降模组设置在同步传输带模组的下方,用于带动同步传输带模组进行竖向升降运动。
在优选实施例中,升降模组包括固定底座1100、顶升气缸1200和导向机构1400。其中,顶升气缸1200安装在固定底座1100上,其输出端与同步传输带模组的第一安装板1800连接,通过顶升气缸1200的工作,便可实现第一安装板1800的竖向升降驱动。
同时,对应升降模组的工作在固定底座1100与第一安装板1800之间设置有多个导向机构1400,以之进行第一安装板1800竖向升降过程中的导向。在优选实施例中,导向机构1400优选为导杆与套筒的组合,如图4中所示,套筒开口向上并连接在固定底座1100上,导杆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安装板1800的底部,另一端滑动匹配在套筒中,通过多个导向机构1400的设置,便可实现第一安装板1800竖向运动过程中的准确导向。
其次,优选实施例中的同步传输带模组优选包括分设于第一安装板1800两侧的第一同步带1500和第二同步带1600,两个同步带之间通过第一主动轴1700连接匹配,可实现同步传动控制。相应地,对应其中一个同步带(例如图4中的第一同步带1500)设置有驱动组件1300,由其对应驱动两个同步带同步传动。在实际设置时,该驱动组件1300进一步优选为伺服电机,其通过同步带轮和第一主动轴1700驱动两个同步带做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的带式转向传输线2000如图5中所示,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安装板2200,并在两个第二安装板2200上分别设置有传输皮带2400。在实际设置时,为了实现两个传输皮带2400的同步驱动,将两个传输皮带2400以第二主动轴2500装配;相应地,对应其中一个传输皮带2400设置有驱动模组2300,该驱动模组2300通过同步带轮驱动对应的传输皮带2400运动,其该同步带轮通过第三同步带2600与第二主动轴2500装配,使得两个传输皮带2400可在第二主动轴2500的带动下进行同步传输。
优选地,在两个第二安装板22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板2700,如图5中所示,使得传输皮带2400上的花篮可从两个导向板2700之间通过,以之实现花篮传输过程中的导向。实际设置时,在传输皮带2400的传输方向上,导向板2700优选设置为多对,且两个导向板2700相对的侧壁面优选设置为弧形,使得两个导向板2700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中部之间的距离,方便花篮可快速进入到到导向板2700之间并由其抵接导向。
更详细地,带式转向传输线2000的两端分别与顶升接驳传输装置1000和缓存接驳装置3000配合设置,为了实现顶升接驳传输装置1000与缓存接驳装置3000的正常工作,在两个第二安装板2200上分别开设有避空槽,以之实现顶升接驳传输装置1000与缓存接驳装置3000升降控制过程中的避位,使得两个装置上的花篮可准确承载于传输皮带2400上,从而由传输皮带2400按照带式转向传输线2000的方向进行传输。相应地,在实际设置时,在避空槽的两侧及避空槽下方设置有惰轮,以之供同步带绕设,从而实现同步传输带模组的避空容置。
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的缓存接驳装置3000的设置形式优选与顶升接驳传输装置1000的设置形式相同,故在此对其结构不做赘述。同时,缓存接驳装置3000的同步传输带模组的传输方向优选与顶升接驳传输装置1000的传输方向平行,并对应连接带式缓存传输线4000的一端,使得缓存接驳装置3000上的花篮可对应传输至带式缓存传输线4000上进行缓存,或者带式缓存传输线4000上的花篮可经由缓存接驳装置3000被传输到带式转向传输线2000上,进而通过顶升接驳传输装置1000将花篮传输至带式回传机构600或者下料机构500。
优选地,对应顶升接驳传输装置1000在带式转向传输线2000靠近带式回传机构600的一侧设置有阻挡机构2100,其优选包括挡板和对应其设置的伸缩模组。其中,伸缩模组优选安装在第二安装板2200上,其伸缩端与挡板的底部连接,使得挡板可在伸缩模组的带动下进行竖向升降。利用阻挡机构2100的设置,可以在花篮需要缓存时提前伸出,形成顶升接驳传输装置1000与带式回传机构600之间的阻挡,避免待缓存的花篮因为惯性或者其他原因运动到带式回传机构600上。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伸缩模组为向上设置的气缸,其自由端连接挡板。
进一步具体地,优选实施例中的带式缓存传输线4000优选为传送皮带,其通过固定座4200安装在整机机架上,并对应传送皮带的驱动设置有驱动传输组件4400,由其带动传送皮带正向传输(背离缓存接驳装置3000的方向)或者反向传输(指向缓存接驳装置3000的方向),完成花篮的缓存或者缓存花篮的送出。
优选地,在带式缓存传输线4000靠近缓存接驳装置3000的一端设置有分离阻挡机构4100,其包括分离阻隔件和伸缩构件,由伸缩构件的伸缩运动可进行分离阻隔件竖向往复运动的控制。利用分离阻挡机构4100的设置,使得当需要将缓存花篮传输出时,可通过分离阻挡机构4100将花篮分隔开来,实现花篮的顺序出料。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伸缩构件为朝上设置的气缸,其自由端连接分离阻隔件。
更优选地,在带式缓存传输线4000背离缓存接驳装置3000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设置的硬阻挡4500,由其对带式缓存传输线4000上的花篮提供硬性阻挡,防止花篮从带式缓存传输线4000上掉落。相应地,在带式缓存传输线4000的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有沿其传输方向延伸的导向件4300,如图6中所示,以之实现花篮在带式缓存传输线4000上传输时的导向。
在前述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带式回传机构600在上料升降机构200与下料升降机构400之间的对应设置,准确实现了完成硅片下料后的花篮的循环回收再利用,保证了硅片烘干固化过程的连续性,提升了硅片加工的效率。同时,通过缓存机构700与带式回传机构600、下料升降机构400的组合设置,使得当炉体300前端和/或后端的设备出现故障时,来自炉体300承载有硅片的花篮和完成下料后的空花篮都可以先后经过顶升接驳传输装置1000、带式转向传输线2000、缓存接驳装置3000传输至带式缓存传输线进行缓存,避免了硅片过烘的同时,保证了整个烘干固化流水线的正常运行。
在前述优选实施例中,硅片的向花篮的上料与下料分别通过上料机构100和下料机构500来完成,且上下料的过程优选与上料升降机构200、下料升降机构400的升降过程协同进行。显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作业时,根据作业需求的不同,硅片的上下料也可通过别的设备来实现,例如多轴机械臂,此时,可优选省略或者简化上料升降机构200、下料升降机构400的设置。
例如,在一个具体的优选实施例中,缓存机构700优选对应设置于炉体300出料端与下料机构400之间,此时,顶升接驳传输装置1000的同步传输带模组用于承载并传输来自炉体300的花篮;带式转向传输线2000与顶升接驳传输装置1000集成设置,可在同步传输带模组下降至带式转向传输线2000的承载面之下后承载花篮并将其传输至带式缓存传输线4000。
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的带式回传机构600设置于炉体300的下方,对此,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设计时,也可将带式回传机构600与炉体300的竖向位置调换,其将带式回传机构600设置于炉体300的上方,此时,炉体300可进一步优选集成设置在地面上,且带式回传机构600可进一步集成设置于炉体300的顶部。相应地,缓存机构700优选设置在带式回传机构600的同一高度位置,如此设置,可以更好地利用厂房的竖向空间。
此外,在优选实施例中,完成硅片下料后花篮的循环利用是通过带式回传机构600来实现,在实际设置时,也可优选采用别的方式进行,例如集中收集后统一搬运的方式。这种情况主要考虑到厂房空间有限无法设置带式回传机构600的情形,实际设计过程中应用较少,故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的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其结构紧凑,控制便捷,通过缓存机构的对应设置,可以实现完成硅片下料后空花篮以及承载有硅片花篮的准确缓存,避免硅片过烘的同时,有效避免花篮在烘干流水线上的拥堵,保证硅片烘干流水线的连续、可靠运行,提升硅片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包括上料机构、炉体和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对应所述炉体的进料端设置,用于将待烘干固化的硅片上料至花篮并将所述花篮传输至炉体;承载所述硅片的花篮可由花篮传送模组带动并从所述炉体的进料端传输至出料端,并在传输过程中进行硅片的烘干固化;所述下料机构对应所述炉体的出料端设置,用于将烘干固化后的硅片从花篮中下料并输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存机构;
所述缓存机构包括顶升接驳传输装置、带式转向传输线和带式缓存传输线;
所述顶升接驳传输装置包括升降模组和设置在该升降模组上面的同步传输带模组;所述同步传输带模组的传输方向与所述花篮传送模组的传送方向平行,用于承载并传输来自所述炉体的花篮;
所述顶升接驳传输装置设置在带式转向传输线的端部,带式转向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带式缓存传输线;
所述同步传输带模组的传输方向与所述带式转向传输线的传输方向垂直,且该同步传输带模组可在升降模组的带动下降至所述带式转向传输线的承载面以下,使得所述同步传输带模组上的花篮可在升降模组的带动下转运至所述带式转向传输线上并继而输送至所述带式缓存传输线上进行缓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炉体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上料升降机构,并在所述下料机构与所述炉体的出料端之间设置有下料升降机构;
两个升降机构分别包括升降直线模组和带式传动模组;所述带式传动模组设置于所述升降直线模组上,并可在所述升降直线模组的带动下进行竖向往复升降;
且所述带式传动模组用于承载所述花篮并带动其水平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料升降机构与所述下料升降机构之间设置有带式回传机构,用于将完成硅片下料后的花篮回传至所述上料升降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回传机构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下方,其传送方向和花篮传送模组的传送方向相反,两端分别正对两个升降机构的底部,使得两个升降机构的带式传动模组可在降至底部时分别与所述带式回传机构的端部对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接驳传输装置设置于所述带式回传机构的端部与所述下料升降机构的底部之间,其传输方向分别与所述带式回传机构的传送方向以及所述带式传动模组的传动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结构与所述顶升接驳传输装置相同的缓存接驳装置;
所述缓存接驳装置设置在带式转向传输线背离顶升接驳传输装置的端部,其设置于升降模组上的同步传输带模组的传输方向与所述带式缓存传输线的输送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传输带模组包括驱动组件和对应该驱动组件设置的一对同步带,两个所述同步带的带轮以主动轴连接,使得两个同步带可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同步运动;
所述带式转向传输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上分别设置有同步带,两个安装板上分别对应顶升接驳传输装置的同步带开设有避空槽,避空槽两侧及避空槽下设置有惰轮,供传输皮带绕设。
8.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分别为伸缩皮带流水线;
两个伸缩皮带流水线的伸缩端分别对应上料升降机构和下料升降机构设置,用于将电池片送入花篮或者将花篮中的物料取出并传送。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式转向传输线靠近所述带式回传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阻挡机构;
所述阻挡机构包括伸缩构件和设置在该伸缩构件伸缩端上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可在顶升接驳传输装置上的花篮需要缓存时由所述伸缩构件带动以突出于所述述带式转向传输线的承载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式缓存传输线靠近所述带式转向传输线的一端设置有分离阻挡机构,其包括伸缩模组和设置在伸缩模组伸缩端上的分离构件,所述分离构件可在所述伸缩模组的带动下高出或者低于所述带式缓存传输线的承载面;
和/或
在所述带式缓存传输线背离所述带式转向传输线的一端设置有硬阻挡,其高出所述带式缓存传输线的承载面设置。
CN202320193474.7U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 Active CN2192676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3474.7U CN219267671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3474.7U CN219267671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7671U true CN219267671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71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93474.7U Active CN219267671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76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65980A (zh) 一种石墨舟自动装卸片设备
CN211643799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设备
CN114792870B (zh) 一种注液机
CN115682639A (zh) 一种小软包电池烘烤生产线
CN217534285U (zh) 一种运输机构和生产流水线
CN210064502U (zh) 木材堆垛装置及木材堆垛机
CN219267671U (zh) 一种具有缓存机构的光伏电池用烘干固化炉装置
CN209507102U (zh) 多工位堆叠装置
CN113237309A (zh) 一种锂电池的烘烤冷却工艺线
CN108489199A (zh) 智能移载式干燥线
CN211034282U (zh) 一种圆柱电池输送装置
CN217357943U (zh) 一种全自动锂电池干燥线
CN209507093U (zh) 堆叠装置
CN214582316U (zh) 烘干固化炉装置
CN115573192A (zh) 一种瓦楞纸加工用烘干装置
CN209820089U (zh) 高速自动烘烤线
CN112964047A (zh) 烘干固化炉装置和烘干方法
CN115642117B (zh) 适用薄型小体积半导体框架的一体式固化炉
CN111515988A (zh) 可抓取多个石墨舟的机械手及机械手的抓取方法
CN213546283U (zh) 非接触式硅片运送装置
CN111238229B (zh) 锆芯烧结隧道窑连续出料系统
CN213546284U (zh) 平稳运行的硅片转运装置
CN214568561U (zh) 一种移载输送机构
CN216330019U (zh) 一种bipv光伏绿色建材一次成型机
CN220894161U (zh) 软包锂电池外观检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