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77A - 记录介质重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介质重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77A
CN1147877A CN96190137A CN96190137A CN1147877A CN 1147877 A CN1147877 A CN 1147877A CN 96190137 A CN96190137 A CN 96190137A CN 96190137 A CN96190137 A CN 96190137A CN 1147877 A CN1147877 A CN 1147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mentioned
accommodation section
transfer device
pan ar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0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90C (zh
Inventor
吉村正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nwood KK
Original Assignee
Kenwood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nwood KK filed Critical Kenwood KK
Publication of CN1147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9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1/00Arrangements for the associated working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with related apparatu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22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22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 G11B17/221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with movable magazine
    • G11B17/223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with movable magazine in a vertical direc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22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 G11B17/3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wherein the playing unit is moved according to the location of the selected recor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 plurality of record carriers or indexed parts, e.g. tracks, thereof, e.g. for edi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02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 G11B33/08Insulation or absorption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or sounds

Abstract

储盘箱21可以容纳记录介质,重放装置重放记录介质。第一移送装置31在储盘箱内与装置外之间移送记录介质,第二移送装置在储盘箱内与重放位置之间移送记录介质,具有使上述记录介质与上述第一或第二移送装置的高度进行相对定位的定位装置和用于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退出/装入的打开/关闭键,当操作打开/关闭键时,在记录介质正做相对装置退出时,把该记录介质装入储盘箱内,在记录介质已被装上述储盘箱内时,使该记录介质向壳体外退出,与此同时,如果记录介质在重放中就停止重放,然后使该记录介质做相对于装置的退出。

Description

记录介质重放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记录介质更换装置的记录介质重放装置,尤其是涉及在重放中能够进行记录介质更换的记录介质重放装置。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包括记录介质更换装置的记录介质重放装置,如图13所示的那样,是这样的盘重放装置:盘所插入的盘盒从外部装入到装置内,选择盘盒内的盘而进行重放。
当在这种盘重放装置中更换盘盒内的盘时,就要从装置中取出盘盒来更换盘,而当处于盘盒内的盘在重放中把其它的盘插入到重放中的盘所在的位置时,则在使重放中的盘返回盘盒时就会引起盘相互间发生干扰的不好情况,因此,就禁止在重放中取出盘盒,而不能进行盘盒内的盘的更换。
而且,由于需要昂贵的盘盒,而存在装置整体的成本变高的问题。当仅更换装置内的一张盘时也必须取出盘盒,而存在盘更换动作麻烦的问题。
作为在具有盘转换装置的盘重放装置中不使用盘盒的方案,在图14中表示出了由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4-38673号所披露的盘重放装置的例子。图中所示的储盘箱容纳了多个可放置盘的盘托,通过储盘箱移动装置的升降使任意的盘托与引到拖架上的高度相合。
拖架在图14(a)和(b)所示的装载位置与图14(c)所示的退出位置之间移动。如图14(a)所示,放置了任意盘的盘托被引出到位于装载位置的拖架上,然后,如图14(b)所示那样,重放装置夹住盘而进行重放。
当安置着盘托的拖架从图14(a)所示的状态移动到图14(c)所示的位置时,拖架上的盘托露出壳体外,就能更换盘托上的盘,或把新的盘放置到盘托上。通过使安置着盘托的拖架从图14(c)所示的状态移动到图14(a)所示的位置,进而使拖架上的盘托返回到储盘箱中,来进行盘的更换和把盘插入装置内。
但是,在这种盘重放装置中,由在一个方向上移送盘托的移送装置来把盘移送到重放位置或外部。由于安放盘的盘托从储盘箱通过重放位置被移送到外部,就存在在盘重放中不能进行盘更换的问题。
另一方面,大多使用者会在盘的重放中就考虑下一个重放的盘,在下一个重放的盘不在装置内的情况下,其强烈要求就是打算进行重放中的盘的更换或盘的追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介质重放装置,不使用盘盒,就能在重放中进行重放中之外的记录介质的更换或记录介质的追加,而且能够简化用于记录介质更换和记录介质装载的驱动机构。
本发明的记录介质重放装置,包括:可容纳记录介质的储盘箱;重放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在上述储盘箱内与装置外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一移送装置;在上述储盘箱内与重放位置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二移送装置;上述记录介质与上述第一或第二移送装置的高度进行相对定位的定位装置;用于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退出/装入的打开/关闭键,在操作该打开/关闭键的情况下,当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是退出时则把该记录介质装入储盘箱内,而当记录介质装在上述储盘箱中时就使该记录介质退出壳体,与此同时,如果记录介质正在重放中则停止重放,然后使该记录介质退出装置。
本发明的记录介质重放装置,包括:可容纳记录介质的储盘箱;重放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在上述储盘箱内与装置外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一移送装置;在上述储盘箱内与重放位置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二移送装置;上述记录介质与上述第一或第二移送装置的高度进行相对定位的定位装置;用于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退出/装入的打开/关闭键,在操作该打开/关闭键的情况下,当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是退出时则由上述第一移送装置把该记录介质装入储盘箱内,而当记录介质装在上述储盘箱中时就由上述第一移送装置使该记录介质退出壳体,与此同时,如果记录介质正在重放中则停止重放,由第二移送装置把该记录介质装入储盘箱内,然后由上述第一移送装置使该记录介质从储盘箱中退出装置。
本发明的记录介质重放装置,包括:可容纳多个记录介质的储盘箱;重放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在上述储盘箱内与装置外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一移送装置;在上述储盘箱内与重放位置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二移送装置;上述记录介质与上述第一或第二移送装置的高度进行相对定位的定位装置;用于通过选择上述多个记录介质中的一个而使该选择的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退出/装入的打开/关闭键,在一个记录介质退出到装置外的状态下,来操作指定容纳在上述储盘箱中的另一个记录介质的打开/关闭键时,使上述装置外的一个记录介质装入储盘箱内,同时使上述所选择的另一个记录介质向壳体外退出。
本发明的记录介质重放装置,包括:可容纳多个记录介质的储盘箱;重放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在上述储盘箱内与装置外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一移送装置;在上述储盘箱内与重放位置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二移送装置;上述记录介质与上述第一或第二移送装置的高度进行相对定位的定位装置;用于通过选择上述多个记录介质中的一个而使该选择的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退出/装入的打开/关闭键,在一个记录介质正向装置外退出的状态下,来操作指定重放中的另一个记录介质的打开/关闭键时,使上述装置外的一个记录介质装入储盘箱内,并停止上述另一个记录介质的重放状态,同时使该另一个记录介质向壳体外退出。
本发明的记录介质重放装置,包括:可容纳多个记录介质的储盘箱;重放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在上述储盘箱内与装置外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一移送装置;在上述储盘箱内与重放位置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二移送装置;上述记录介质与上述第一或第二移送装置的高度进行相对定位的定位装置;用于通过选择上述多个记录介质中的一个而使该选择的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退出/装入的打开/关闭键,在一个记录介质正在重放的状态下,来操作指定除该重放中之外的另一个记录介质的打开/关闭键时,使该另一个记录介质退出或装入装置,同时使上述储盘箱中的重放中的记录介质所应装入的位置向应容纳该重放中的记录介质的位置移动。
在上述各个记录介质重放装置中,具有构成放置上述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放置部的盘托,上述储盘箱可容纳该盘托,上述第一移送装置在上述储盘箱内与装置外之间移送该盘托,上述第二移送装置在上述储盘箱内与重放位置之间移送该盘托,上述定位装置相对于该盘托与上述第一或第二移送装置的高度进行定位,上述打开/关闭键使该盘托相对于装置退出或装入。
本发明的记录介质重放装置,包括:可容纳记录介质的储盘箱;重放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在上述储盘箱内与装置外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一移送装置;在上述储盘箱内与重放位置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二移送装置;上述记录介质与上述第一或第二移送装置的高度进行相对定位的定位装置;用于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退出/装入的打开/关闭键。
在这种记录介质重放装置中,使用者仅通过操作选择任意的记录介质的打开/关闭键,就能完成复杂的动作。即,在操作前述打开/关闭键的情况下,当记录介质做相对于装置的退出时则把该记录介质装入储盘箱内,而当记录介质装在上述储盘箱中时就使该记录介质退出壳体,与此同时,如果记录介质处于重放中则停止重放,然后可使该记录介质退出装置。
在一个记录介质正向装置外退出的状态下,操作指定容纳在上述储盘箱中的另一个记录介质的打开/关闭键时,使上述装置外的一个记录介质装入储盘箱内,同时可使上述被选定的另一个记录介质向壳体外退出。
在一个记录介质正向装置外退出的状态下,操作指定重放中的另一个记录介质的打开/关闭键时,使上述装置外的一个记录介质装入储盘箱内,并停止上述另一个记录介质的重放状态,同时可使该另一个记录介质向壳体外退出。
在一个记录介质处于重放的状态下,操作指定除该重放中之外的另一个记录介质的打开/关闭键时,使该另一个记录介质退出或装入装置,同时可使上述储盘箱中的重放中的记录介质所应装入的位置向应容纳该重放中的记录介质的位置移动。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盘重放装置的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盘重放装置的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盘重放装置的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盘重放装置的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盘重放装置的部分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盘重放装置的部分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盘重放装置的部分的简要侧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盘重放装置的部分的侧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盘重放装置的作用的时序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盘重放装置的概况的结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盘重放装置的控制部的方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盘重放装置的作用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现有的例子的简图;
图14是表示现有的另一个例子的简图。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盘重放装置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0来说明实施例的盘重放装置的概况。在配置在壳体内的储盘箱21的各段的货架上放置可安放盘的盘托(在图10中未图示),为了与引出高度对齐而使任意盘托升降。
构成第一移送装置的滑块拖架31在壳体内与图中所示的壳体外的位置之间移动,使储盘箱21露出到壳体外,而能够更换该盘托上的盘,或者,把追加的盘安放在该盘托上。当更换盘托上的盘或追加盘时,滑块拖架31把该盘收容到储盘箱21内。
第二移送装置(在图10中未图示),从储盘箱21在与滑块拖架31不同的高度上引出储盘箱21内的盘托,而移送到盘重放装置的位置上。安放在该盘托上的盘由盘重放装置夹住而进行重放。
升降自如地设置盘位置检测部件26以穿过安放在储盘箱21内的盘托上的盘的中心孔,使第一移送装置或第二移送装置在使盘托从储盘箱21出入的时刻位于这些盘托的出入位置之下。
由于第一移送装置把盘托从储盘箱21引出到与盘重放装置相对之处,使盘重放装置在盘重放装置保持盘的状态下和未保持盘的状态下都能进行储盘箱21内的盘更换或向储盘箱21内追加盘。
第二电动机驱动第二移送装置和储盘箱移动装置,第一电动机驱动第一移送装置和盘重放装置的盘夹紧装置,而且,在第二移送装置与储盘箱移动装置之间切换第二电动机的动力。
下面,参照图1~图9来说明实施例的细节。图1~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盘重放装置的各个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分别把图1中的X轴的正方向、Y轴的正方向及Z轴的正方向称为后方向、右方向和上方向。图2~图4中的各部件的姿势在与图1的关系下不变。
图1所示的1是主机架,支撑图1~图4所示的全部部件。右侧机架2固定在主机架1的右侧面上,齿轮组支撑部件3和导向板4固定在右侧机架2上。固定在齿轮组支撑部件3上的第一电动机7的转动通过皮带及空转齿轮传递给传动机构8。这些驱动机构由齿轮组支撑部件3支撑。
装载滑块9在前后方向上旋转自如地支撑在导向板4上,在其下部左侧面上设有图4所示的同内齿齿轮52的外齿52a相啮合的齿条9a,通过内齿齿轮52在前后方向进行驱动。箝位器支撑部件5被固定在主机架1的后侧上表面上,以保持箝位器10。
储盘箱盖6固定在主机架1的前侧上表面上以盖住图2所示的储盘箱21的上部,开关操作杆11上下活动自如地支撑在储盘箱盖6的中心向下延伸到圆筒形状部上。开关SW10通过基板同开关操作杆11相对而固定在储盘箱盖6上。虽然没有图示出来,但在储盘箱盖的里面,在与图2所示的储盘箱21的孔21c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扣锁杆。该扣锁杆的长度做成与开关操作杆大致相同。
在开关基板12上安装开关SW2和SW4~SW9并固定在主机架1的底面上。开关操作滑块13在左右方向上移动自如地支撑在主机架1上,设在其上的凸部13a同装载滑块9的突起9b和突起9c相接触。当装载滑块9移动到后方即装载位置上时,装载滑块9的突起9c通过凸部13a向右方向压住开关操作滑块13以使开关SW7动作,当装载滑块9移动到前方即盘托安放位置上时,装载滑块9的突起9b通过凸部13a向左方向压住开关操作滑块13以使开关SW8动作。
图2所示的盘托20通过大直径盘用的凹部20e或小直径盘用的凹部20f来使盘被定位而能进行放置。并支撑在设在储盘箱21的内壁上的槽21a、21a…上,而在储盘箱21内放置6张盘。固定在储盘箱21上的板簧24同盘托20的凹坑20g相扣合,以使盘托20容易地定位。盘托20的钩扣合缺口20b同图3所示的盘托引出部件36的钩36a相扣合。由此,盘托20就能通过盘托引出部件36而在储盘箱21和壳体外之间移动。
盘托20的钩扣合缺口20a同图3所示的装载钩40的钩40a相扣合。由此,盘托20就能通过装载钩40而在储盘箱21和重放位置之间移动。盘托引出部件36及其驱动机构构成第一移送装置,装载钩40及其驱动机构构成第二移送装置。
储盘箱21的轴21b、21b同设在主机架1上的纵方向的槽1a、1a相扣合。分别立设在固定在储盘箱21下侧的前平板22和后平板23上的轴22a、22a和23a同储盘箱升降滑块25的台阶状槽25c、25c相扣合。
储盘箱升降滑块25的长孔25e穿过主机架1的导向杆1c,槽25b、25b穿过主机架上的轴(未图示)。由此,储盘箱升降滑块25沿左右方向滑动自如地支撑在主机架1上。由同齿条25a相啮合的传动机构56(如图4所示)来驱动该储盘箱升降滑块25。通过储盘箱升降滑块25的移动,使储盘箱21升降。由储盘箱升降滑块25及其驱动机构构成储盘箱移动装置。
盘位置检测部件26,通过设在棒状突起26a和26b的部分上的中空部同图1所示的主机架1的导向杆1c和1d相扣合,而上下活动自如。夹在主机架1和盘位置检测部件26之间的压缩圈簧27给盘位置检测部件26赋以向上方向的势能,形成在图4所示的杆58的末端的凹部扣锁住盘位置检测部件26的棒状突起26a的基端部。虽然杆58使盘位置检测部件26上下移动,但当盘位置检测部件26上升时,通过开关操作杆11而使开关SW10动作。棒状突起26a穿过储盘箱21内的盘的中心孔,棒状突起26b穿过储盘箱21内的盘托20的孔20c。该子20c形成在盘托20上的大直径盘用的凹部20e的外侧。在储盘箱21上,在与储盘箱21内的盘托20的孔20c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孔21c。
开关操作杆28通过孔28a而转动自如地支撑在主机架1的轴1g上,其右侧端部同开关SW6相接触。突起28b插入储盘箱升降滑块25的孔25d、25d…,每当通过孔25d时,开关操作杆28就摆动。每当通过孔25d时,开关SW6进行开关。孔25d同孔25d之间的间距与使盘托20升降1段的移动距离相一致。
开关操作杆29通过轴29a转动自如地支撑在主机架1的底面中央部稍稍靠右的轮毂1h上,其后方下端部同开关SW9相接触。该突起29b同由盘托引出部件36引出的段相对应,同位于该位置的盘托20的后端部相接触。这样,当开关操作杆29在盘托20从储盘箱引出时或返回时转动。开关SW9检测是否借助于盘托引出部件36使盘托20返回储盘箱21中。或者,检测借助于盘托引出部件36所引出的段是否有盘托。当储盘箱21移动到最下位置时,后平板23的舌片23b使开关SW2动作。储盘箱21移动到最下位置时的储盘箱位置为0,当使储盘箱21上升时,在开关SW6每次开关时递增计数储盘箱位置,当使储盘箱21下降时,在开关SW6每次开关时递减计数储盘箱位置,由此,控制电路就能记住储盘箱21的位置。
图3所示的开关保持部件38,使形成在其下表面上的コ字形的凸部38b嵌入到图1所示的右侧机架2前方的コ字形的凹部2d中而固定在右侧机架2上。滑块拖架31通过主机架1和开关保持部件38而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地支撑着。即,开关保持部件38的凸部38a同设在滑块拖架31的右侧面上的槽(在图3中隐藏而未示出)相扣合,主机架1的左侧面的凸部1j同设在滑块拖架31的左侧面的槽(在图3中隐藏而未示出)相扣合。
在图5和图6中表示出了滑块拖架31和储盘箱21的位置关系。图5表示滑块拖架31使盘托20返回到储盘箱21中的状态,图6表示把盘托20引出到壳体外的状态。如图所示,由于滑块拖架31形成并配置为从左右夹住储盘箱21形式,则滑块拖架31在左右形成长的支持部,而能在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稳定支撑,并且,如后述那样,能够稳定支撑主滑块34和盘托引出部件36。但是,当滑块拖架31安放在壳体内时,滑块拖架31构成为围住储盘箱21,因此,就能在狭窄的空间内增大滑块拖架31的行程,就能长距离地引出盘托20。
固定在开关保持部件38上的开关SW3的动作片,在滑块拖架31收在壳体内时或在向壳体外的移动行程(向前方向的移动行程)过程中,压在滑块拖架31的右侧面上,而在滑块拖架31的向壳体外的移动行程的终端时,则解除动作片的紧压变为使滑块拖架31的后端倾斜部31c同开关SW3的动作片相对。即,开关SW3在滑块拖架31的打开位置下动作,检测出滑块拖架31的打开位置。
导向板33固定在滑块拖架31的下表面上。导向板33和滑块拖架31固在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地支撑这些部件,以夹住主滑块34和盘托引出部件36。
设在主滑块34的下面前后方向上的齿条34a同图1所示的传动机构8相啮合,主滑块34通过第一电动机7正反方向旋转而沿前后方向移动。主滑块34使滑块拖架31和盘托引出部件36移动,并且如图4、图5和图6所示那样,使传动机构62旋转。
即,旋转自如地支撑在盘托引出部件36上的转动部件37的轴37a同滑块拖架31的J形槽31a相扣合,并能同主滑块34的凹坑34c相扣合。当主滑块34向后方移动时,由于轴37a同J形槽31a的右方突出部相扣合,而没有同凹坑34c相扣合,因此,主滑块34不驱动盘托引出部件36。
另一方面,当主滑块34向前方移动,在凹坑34c引入轴37a时,而变成轴37a同J形槽31a的直线部相扣合,使盘托引出部件36被驱动。
旋转自如地支撑在滑块拖架31上的转动部件35的轴35a同如图1所示的右侧机架2的J形槽2a相扣合,而成为能同主滑块34的凹坑34d相扣合。当主滑块34向后方移动时,轴35a同J形槽2a的右方突出部相扣合,而不同凹坑34d相扣合,因此,主滑块34不驱动滑块拖架31。
另一方面,当主滑块34向前方移动,在凹坑34d引入轴35a时,而变成轴35a同J形槽2a的直线部相扣合,使滑块拖架31被驱动。
当主滑块34向前方移动时,首先使盘托引出部件36向前方移动,接着使滑块拖架31与盘托引出部件36一起向前方移动。当盘托引出部件36向前方移动时,把储盘箱21内的盘托20向前方引出,把其顶端安放在固定在滑块拖架31上的下平板32的舌片32a、32a上。
舌片32a、32a,在滑块拖架31收进壳体内的状态下,嵌入设在主机架1的框架上表面1e的凹坑1f、1f中,而接近储盘箱21内的盘托20。由此,当盘托20被引出时,盘托20的顶端的凹坑20d、20d同滑块拖架31的突起31b、31b相扣合,而使盘托20的顶端的左右方向位置被确定。盘托20的后方由主机架1的框架上表面1e支撑,而在框架上表面1e的左右两侧的垂直面上使盘托20的左右方向位置被定位。
主滑块34在按上述那样把滑块拖架31引入到壳体内后,能进一步向后方移动。接着,在此情况下,进一步向后方移动的主滑块34使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的传动机构62旋转。图5表示主滑块34使传动机构62开始旋转的状态。当主滑块34移动到后方时,其后端压住传动机构62的突起62a,传动机构62旋转。接着,传动机构62成为同主滑块34的齿条34b相啮合,而传动机构62和主滑块34的位置关系保持恒定,平滑地成为啮合状态。
装载钩支撑部件39固定在装载钩支撑部件39的后部上表面上,以便于使其孔39c和39d同右侧机架2的轴2b和2c相嵌合。旋转部件41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装载钩40上,其轴41a同装载钩支撑部件39的L形槽39a相扣合,轴41b同如图1所示的装载滑块9的斜槽9d相扣合。这样,装载钩40通过装载钩支撑部件39和装载滑块9而被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地支撑着。
在图8中表示出了装载滑块9驱动装载钩40的状态。图8(a)表示装载钩40的驱动过程中,此时,轴41a(位于隐藏在轴41b后的部分)同L形槽39a的水平部相扣合,旋转部件41不旋转,装载钩40与装载滑块9成为一体而移动。图8(b)表示轴41a同L形槽39a的水平部相扣合的状态,图8(c)表示装载滑块9移动到移动行程终端的状态。在装载滑块9从图8(b)所示的位置移动到图8(c)所示的位置的过程中,旋转部件41旋转,而装载钩40几乎不移动了,装载滑块9跳起,即便在移动位置出现偏差的情况下,也能使装载钩40的停止位置稳定。
当装载钩40移动到后方时,储盘箱21内的盘托20由装载钩40引出,由图1所示的箝位器支撑部件5的导向槽5a和图3所示的装载钩支撑部件39的导向槽39b所引导,移送到图4~图6所示的转盘70a的正上方即装载位置上。这样,盘托20由于被固定在主机架1上的部件所引导而不会在移送中发生振动,并能确实地被导向部引导。
盘托引出部件36和装载钩40同时从储盘箱21引出盘托20,他们如图7所示的那样,高度错开盘托的一段,就不会相互拉伸盘托20。
图4所示的主动齿轮51、内齿齿轮52和盘托齿轮54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轴1h上。轴1h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支撑在图1所示的主机架1的孔1k和固定在主机架1上的保持部件55的孔55a中。并且,保持部件55被固定成使其孔55a同主机架1的孔1k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撑在盘托齿轮54的轴上的行星齿轮53、53同形成在内齿齿轮52的内齿52b和主动齿轮51上的太阳齿轮51b相啮合。这些齿轮构成行星齿轮机构。
固定在图1所示的主机架1的轮毂1m上的第二电动机50驱动的减速机构同主动齿轮51的大齿轮51a相啮合,第二电动机50旋转驱动主动齿轮51。主动齿轮51的旋转在内齿齿轮52停止时传递给盘托齿轮54,在盘托齿轮54停止时传递给内齿齿轮52。
内齿齿轮52的外齿52a象以前所述的那样同装载滑块9的齿条9a相啮合,驱动装载滑块9。盘托齿轮54通过旋转自如地支撑的传动机构56和57而同储盘箱升降滑块25的齿条25a相联结以夹住主机架1和保持部件55,来驱动储盘箱升降滑块25。
轴61插入支撑在设在图1所示的主机架1的底面上的孔1p和设在图3所示的装载钩支撑部件39的稍稍后部左侧下表面上的孔中。轴61旋转自如地支撑着凸轮传动机构63和传动机构62。凸轮传动机构63的突起63a同传动机构62的凹坑62b相嵌合,凸轮传动机构63和传动机构62一起旋转。传动机构62象上述那样由主滑块34驱动旋转。
盘位置检测部件操作滑块59通过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长孔而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支撑在保持部件55的上侧,由拉伸圈簧72赋以向前方向的势能。设在盘位置检测部件操作滑块59上的凸轮从动件59b同凸轮传动机构63的突起63a相扣合,由凸轮传动机构63沿前后方向上驱动盘位置检测部件操作滑块59。设在其下表面的凸轮形状的突起59a同旋转自如地支撑在保持部件55上的杆58的边缘相扣合,来转动杆58。
即,主滑块34使图2所示的盘位置检测部件26升降,当盘托20不在出入储盘箱21的过程中时,使盘位置检测部件26上升。例如,在8cm盘偏移的状态下,盘托20被收入储盘箱21中时,盘位置检测部件26的上升受到偏移的盘的阻挡,开关SW10不动作,因此就能检测出盘的偏移和盘托的偏移。
盘位置检测部件26形成为:具有同分别扣锁在盘托引出部件36和装载钩40上的盘托20相对应的升降行程。即,盘位置检测部件26的升降行程与盘托的两段相当。
当盘位置检测部件26正在上升时,棒状突起26a和26b分别穿过储盘箱内的盘的中心孔和盘托20的孔20c。此时,棒状突起26a同开关操作杆11相接触,使开关SW10动作,棒状突起26b同储盘箱盖里面的扣锁杆相接触。
另一方面,存在下述状况:使储盘箱21上升,在装载钩40的上侧的位置上存在盘托。在此情况下,在盘位置检测部件26的升降行程的关系上,棒状突起26a不会穿过装载钩40上侧的盘的中心孔,棒状突起26b不会穿过盘托20的孔20c。但是,在此状况下,开关操作杆11穿过该装载钩上侧的盘的中心孔,而储盘箱盖里面的扣锁杆穿过盘托20的孔20c。因此,不论是在储盘箱21的位置上,还是在盘位置检测部件26上升时即便施加振动,盘托20和安放在盘托上的盘都不会偏移。
在盘位置检测部件26下降时,就能通过盘托引出部件36和装载钩40从各自方向上引出储盘箱21内的盘托20。而且,在盘位置检测部件26下降时,即使在装置上施加了振动等,由于盘托引出部件36和装载钩40分别扣锁在不存在棒状突起26b的位置的盘托20上,这些盘托20就不会偏移。
如果在盘位置检测部件26的棒状突起26a和26b的顶端上设置锥形,在盘位置检测部件26上升时,就能校正盘或盘托的小的位置偏移。在使储盘箱升降时就能防止装载钩40或盘托引出部件36同盘托发生接触的不好情况。
制动部件60被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支撑以夹在主机架1和保持部件55中间,设在其上的凸轮从动件部60a同凸轮传动机构63的凸轮63b相扣合,由凸轮传动机构63在前后方向进行驱动。设在其上的突起60b扣锁住盘托齿轮54,突起60c扣锁住内齿齿轮52。如上述那样,当盘托齿轮54被扣锁住时,来旋转驱动内齿齿轮52,当内齿齿轮52被扣锁住时来旋转驱动盘托齿轮54,因此,通过主滑块34的移动,就能切换第二电动机50的传动对象。由制动部件60及其驱动机构和行星齿轮机构构成动力切换装置。
凸轮传动机构63同旋转自如地支撑在主机架1的稍稍后部右侧的传动机构64相啮合,传动机构64进而同设在旋转自如地支撑在主机架1的轴1n上的转动部件65上的齿65a相啮合。转动部件65的轴65c同滑动自如地支撑在主机架1的后部的滑块71的J形槽71a相扣合。J形槽71a的圆弧部的半径与轴65c的旋转半径相一致,在转动部件65的旋转过程中,滑块71移动或停止。
升降部件69的轴69a、69a…同主机架1的纵向导向槽1b、1b…和滑块71的倾斜升降导向槽71b、1b…相扣合。这样,由主滑块34通过传动机构62~滑块71而使升降部件69升降。机械机架70通过弹簧和减振器而安装在升降部件69上。
盘电动机固定在机械机架70上,转盘70a固定在盘电动机的转轴上。光拾取头70b安装在机械机架70上,以沿保持在转盘70a上的盘的半径方向上进退。当光拾取头70b在离转盘70a最远的原来位置上时,未图示的开关SW1动作,检测出光拾取头的原来位置。
当机械机架70上升及转盘70a上升时,盘托20上的盘被转盘70a和箝位器10夹住,由盘电动机驱动旋转。在盘旋转的过程中,光拾取头70b在盘的半径方向进退来重放记录在盘上的信号。由安装在机械机架70上的部件、箝位器10和机械机架70的驱动机构构成重放装置。
在杠杆66接近转动部件65的位置上,各个孔66a和67a同主机架1的轴(未图示)相嵌合,而旋转自如地支撑在主机架1上,给拉伸圈簧68赋以势能,其后端压在转动部件65的凸轮65b上。杠杆66和67的顶端分别同开关SW4和开关SW5相接触。
杠杆66和67随着转动部件65的旋转而在同孔66a和67a相嵌合的轴周围摆动。这样,杠杆66和67分别使开关SW4和开关SW5动作。开关SW4在机械机架70上升时或刚开始下降之前接通,开关SW5在机械机架70下降时或刚开始上升之前接通。
图9的时序图表示上述各个部件的动作定时。图中的(a)~(h)的横轴是主滑块行程,具有相同的刻度。主滑块移动始点A表示主滑块位于再次前进的位置,主滑块移动终点B表示主滑块位于最终的后退位置。
图(b)和(c)分别表示滑块拖架31和盘托20的移动期间。滑块拖架31的移动终点C先于盘托20的移动终点D。图(d)表示盘位置检测部件26的升降状态。图(e)表示转盘的升降状态。转盘的上升位置G点象上述那样由开关SW4进行检测。图(f)表示凸轮传动机构63的旋转状态。图(g)表示行星齿轮机构的部件的可旋转状态。在H点以前,盘托可旋转,在J点以后,内齿齿轮变为可旋转。
图(h)表示储盘箱升降和装载滑块的移动状态。在盘托旋转界限H点以前使储盘箱升降。在盘位置检测部件26下降的F点以后,驱动装载滑块。
下面说明上述结构的盘重放装置的作用。图11所示的控制电路包括微型计算机、存储器、输出输入接口、驱动器电路等,输入来自操作键和开关SW1~开关SW10的信号及来自重放部的信号,驱动第一电动机7(M1)和第二电动机50(M2),进而给重放部输出重放信号,驱动重放部的盘电动机和拾取头输送电动机。
根据上述各开关SW1~SW10的动作及设在壳体的前面板上的未图示的键的操作,由控制电路来控制上述装置。在初始状态下,如图5所示的那样,盘托引出部件36和装载钩40成为同储盘箱21内的盘托20、20相扣锁的状态。另外,主滑块34位于刚离开传动机构62之前的位置,传动机构62以从上看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接着,转盘70a成为上升的状态。储盘箱21处于最下方位置。制动部件60向后移动,突起60c同内齿齿轮52相啮合而使其停止。(此时,开关SW2、SW4及SW8为接通,而开关SW5和SW7为断开。)这样,第二电动机50就能仅使盘托齿轮54旋转。从而,由第二电动机使储盘箱升降滑块25移动,使图2所示的储盘箱21升降。
在此状态下,通过使储盘箱21升降而使重放的盘的盘托的高度同装载钩40相一致,就能选择重放的盘。即,由第二电动机使储盘箱21上升,由开关SW6的通断来对存储储盘箱位置的控制电路的计数从0开始向上计数,由此,就能使重放的盘的盘托的高度同装载钩40相一致。并且,可以使进行盘更换的盘托20的高度同盘托引出部件36相一致。
首先,对盘更换进行说明。可在上述的初期状态下进行盘的更换,即使在装载钩40使盘托20移动到转盘70a上的重放状态下,也能进行盘更换。(此时,开关SW7变为接通,而开关SW8也为接通。)即,按照上述那样,当主滑块34处于图5所示的的位置时,转盘70a为上升状态,在转盘70a上升之前,如果任一个盘托20由装载钩40移送到转盘70a上,该盘托20上的盘由转盘70a和箝位器10夹持而成为重放状态。即使主滑块34从图5所示的位置向前方(图示的下方)移动,制动部件60的状态不变,而不会使传动机构52转动,因而重放状态不会变化。
在由第二电动机50来移动储盘箱升降滑块25以使储盘箱21升降而使进行盘更换的盘托20的高度同盘托引出部件36相一致之后,主滑块34由第一电动机7向前方输送。
在主滑块34移动行程的初期阶段,图3所示的转动部件35从上方看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其轴35a同图1所示的右侧机架2的J形槽2a的滑块拖架31的移动方向成直角方向的部分相扣合,就能阻止转动部件35的轴35a的前后方向的移动,使支撑转动部件35的滑块拖架31不动。
盘托引出部件36在主滑块34的前进行程的初期同样不动。在主滑块34的前进行程当中,图3所示的转动部件37被主滑块34的凹坑34c引导而旋转,转动部件37的轴37a进入J形槽31a的直线部,向前方驱动盘托引出部件36。输送盘托20,把前端部分置于下平板31的舌片32a、32a上,而支撑在滑块拖架31上。
当主滑块34进一步移动时,主滑块34的凹坑34d与轴35a相扣合,使转动部件35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样一来,轴35a同在J形槽2a的滑块拖架31的移动方向延伸的部分相扣合,-滑块拖架31成为可移动,同时,由凹坑34d压住轴35a,滑块拖架31向前方即从壳体向退出方向移动。
即,滑块拖架31从图5所示的位置向图6所示的位置移动。此时的开关SW3为断开。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滑块拖架31退出到壳体外,盘托20同滑块拖架31成为一体地被盘托引出部件36引出。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就能更换盘托20上的盘,或者在盘托20上放置盘。
向盘托20的储盘箱21的存放靠电动机7的反转来完成。此时,轴35a被J形槽2a引导,转动部件3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这样,在使滑块拖架31后退(通过开关SW4为接通而进行检测)之后,主滑块34能进一步后退。使储盘箱升降来选择盘托,使所选择的盘托退出到壳体外,而更换盘,若反复进行上述过程,就能更换所有盘托的盘。
下面对在初期状态以后重放任意盘托的盘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5所示的初期状态下,使储盘箱升降而使重放盘的盘托20同装载钩40相一致,之后,当由第一电动机7使主滑块34后退时,传动机构62的齿同齿条34b相啮合,传动机构62和凸轮传动机构6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这样一来,转盘71a从上升位置下降,制动部件60前进,使盘托齿轮54停止。(该过程是通过开关SW5变为接通来检测。)在凸轮传动机构63从图9(f)的D点旋转到B点的过程中,如图9(d)所示的那样,盘位置检测部件26在一度上升而后下降。
接着,由第二电动机50使内齿齿轮52旋转,装载滑块9被向后方向输送。由装载滑块9通过装载钩40把盘托20移送到转盘70a上。(此状态是通过开关SW7变为接通来检测。)
此后,主滑块34通过第一电动机7与前次相反方向的旋转而被输送到即将离开传动机构62之前的前方(图5所示的位置),转盘70a上升,夹住盘而成为重放状态。(此状态是通过开关SW4变为接通来检测。)在此状态下,成为第一电动机7使主滑块34移动的状态,象上述那样,就能进行盘的更换。即,在此装置中,可在重放中更换盘。
在盘重放结束后,使盘返回到储盘箱21的动作是通过使第一电动机7和第二电动机50沿与装盘时相反的方向旋转进行的。即,首先,由电动机50把主滑块34从图9所示的D点移动到B点,(主滑块34从图5所示的位置后退。此状态通过开关SW5变为接通来检测。)然后,由第二电动机50使装载滑块9从重放位置前进到图5所示的位置,而把盘托20安放到储盘箱21内。在此状态下,成为图5所示的初期状态。(此状态是通过开关SW8变为接通来检测。)并且,重放中的盘的盘托位置由控制电路进行存储,控制重放后的盘以返回到原始位置。
如上述那样,进行盘的重放或者盘托内的盘的更换,是在把滑块拖架31从壳体外移动到壳体内时,即,在盘托20从壳体外安放到储盘箱21上之后,主滑块34移动到图9所示的G点。(此状态是通过开关SW4变为接通来检测。)这样,通过使主滑块34移动,盘位置检测部件26上升,在由于盘或盘托20的位置偏移,由这些部件阻止盘位置检测部件26上升的情况下,开关SW10不动作。此时,把滑块拖架31移动到壳体外。就能在校正了盘的位置偏移之后,把滑块拖架31移动到壳体内。
当把盘托20从重放位置返回到储盘箱21内时,同样使盘位置检测部件26上升,在盘或盘托20发生位置偏移时,把返回的盘托20排出壳体外。在此情况下,使储盘箱21下降盘托的一段,使排出的盘托的高度同盘托引出部件36的高度相一致,然后,把主滑块33移出壳体外。
当盘重放和盘更换结束而使装置停止时,使盘位置检测部件26上升,并使储盘箱21下降,使盘位置检测部件26穿过储盘箱内全部盘和盘托。由此,与移动装置等同在储盘箱21内的盘和盘托上施加了力时,也不会发生盘托和盘的位置偏移。
下面说明把盘放入装置内和从装置内取出盘时的处理。在图11所示的操作键上除重放键和重放停止键外设有分别与6个盘托相对应的6个拖架打开/关闭键。这些拖架打开/关闭键具有把对应的盘托打开或关闭的功能。即,当按下拖架打开/关闭键时,如果所对应的盘托排出到壳体外,则使该盘托安置到储盘箱中,如果不排出,则被排出到壳体外。再有,打开/关闭键由指定盘托的键、使被该键指定的盘托退出·装入的键所构成。
图12表示按下拖架打开/关闭键时的程序。步骤S1表示在主滑块34位于壳体内的状态下按下拖架打开/关闭键时的动作,步骤S8表示在主滑块34退出到壳体外的状态下按下拖架打开/关闭键时的动作。
在步骤S1中,当判断为按下拖架打开/关闭键时,接着进入步骤S2,判断是否正在输出重放信号。即,判断是否在盘重放的过程中,如果在重放的过程中,就进入到步骤S3,如果不在重放的过程中,就进入到步骤S6。在步骤S3中,判断对应于所按下的拖架打开/关闭键的盘托的盘是否在重放的过程中,如果在,就进入到步骤S4,如果不在,就进入到步骤S6。
在步骤S4中,停止重放而使转盘下降,接着,在步骤S5中,把位于重放位置的盘托放到储盘箱内的原来位置上,并进入到步骤S6。在步骤S6中,使储盘箱21升降以使对应于所按下的拖架打开/关闭键的盘托与盘托引出部件36的高度相一致。然后,在步骤S7中,使滑块拖架34退出到壳体外,使对应于所按下的拖架打开/关闭键的盘托露出到壳体外,而结束该程序。
在步骤S8中,当判断为按下了拖架打开/关闭键时,接着进入到步骤S9,使滑块拖架34从壳体外移动到壳体内。然后,在步骤S10中,判断对应于所按下的拖架打开/关闭键的盘托的盘是否为露出到壳体外的盘,如果是,就进入到步骤S11,如果不是,就进入到步骤S14。
在步骤S14中,判断对应于所按下的拖架打开/关闭键的盘托是否处于重放位置,如果是就进行步骤S4以下的步骤,如果不是,就进行步骤S6以下的步骤。
在步骤S11中,判断盘托是否处于重放位置上,如果在重放位置上就进入步骤S12,在盘托不是处于重放位置上时就结束该程序。在步骤S12中,通过升降储盘箱21来使位于重放位置的盘托的储盘箱21内的存放位置同由装载钩440使盘托返回的高度相一致,而结束该程序。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有上述那样的构成,就能应付机器的各种状态。下面对使上述程序应付机器的状态进行具体说明。
首先,说明滑块拖架31安置在装置内时的装置的状态。即,在此状态下,具有:①全部的盘托20都安置在储盘箱内时,②在重放盘的同时其他的盘托20置于储盘箱内时的两种状况。
其中,在上述①的状况下,当任意的盘托20从储盘箱21退出到装置外时,通过操作对应于该任意盘托20的打开/关闭键,经过S1、S2、S6、S7的步骤,而把该任意的盘托移送到装置外。
在上述②的状况下,当使储盘箱21内的盘托20退出到装置外时,通过操作对应于该任意盘托20的打开/关闭键,经过S1、S2、S3、S6、S7的步骤,而使储盘箱21内的任意盘托20退出到壳体外。即,使用者能够一边听处于重放状态的盘的音乐,一边更换应放入储盘箱21的其他盘。
在上述②的状况下,当把正被重放的盘移送到装置外时,通过操作对应于安放该重放中的盘的盘托20的打开/关闭键,经过S1、S2、S3、S4、S5、S6、S7的步骤,就能把该重放中的盘移送到装置外。这样,使用者只要操作打开/关闭键一次,就能在停止重放中的盘的同时移送到装置外。
接着,说明盘托20正向装置外退出时的装置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具有:③在盘托20正向装置外退出的同时其他所有盘托20置于储盘箱内时,④在盘托退出到装置外,盘被重放的同时其他盘托20置于储盘箱内时的两种状况。
在上述③的状况下,当仅把正向装置外退出的盘托20安放到储盘箱21内时,通过操作对应于该装置外的盘托20的打开/关闭键,经过S8、S9、S10、S11的步骤,就能把该装置外的盘托20安放到储盘箱21内。
上述所谓③和④状况就是按上述那样盘托20退出到装置外的状态。即,使用者能够适当地把所希望的盘放置到该装置外的盘托20上。此时,把所希望的盘放置到该装置外的盘托20上的使用者还进一步需要更换储盘箱21内的盘。
在使用者有上述需要的情况下,如果在上述③的状况下,通过操作对应于储盘箱21内的任意盘托的打开/关闭键,就变成经过S8、S9、S10、S14、S6、S7的步骤。即,仅操作一次作对应于储盘箱21内的盘托的打开/关闭键,就能在把退出装置外的一个盘托放到储盘箱内的同时把处于储盘箱21内的其他盘托20退出到装置外。
在上述④的状况下,在仅把退出装置外的盘托20放置到储盘箱内时,通过操作对应于该退出装置外的盘托20的打开/关闭键,经过S8、S9、S10、S11、S12的步骤,就能把该装置外的盘托20安放到储盘箱21内。
下面说明S12的意义。首先,在S8的状态下,是在储盘箱21未放置两个盘托20的状态。即,这两个盘托20是退出装置外的盘托20和放置着重放状态的盘的盘托20。其中,在步骤S9中,装置外的盘托20被放置到储盘箱21中。这样,只有储盘箱21收容了放置重放状态的盘的盘托20的位置,成为空栏。其中,在S12中,驱动储盘箱21以使该储盘箱21的空栏对应于应收容放置重放状态的盘的盘托20的位置。这样,使用者就能在希望重放新盘等而必须使位于重放位置的盘返回到储盘箱21中的情况下,迅速地使位于重放位置的盘置于储盘箱21内。
另一方面,在上述④的状况下,在储盘箱21内放置退出装置外的一个盘托20的同时,把收进储盘箱内的其他盘托20退出到装置外的情况下,通过操作对应于该储盘箱21内的盘托20的打开/关闭键,而经过S8、S9、S10、S14、S6、S7的步骤。
这样,使用者,即使盘正由重放装置重放的情况下,不使该重放状态进行任何变化,仅操作对应于任意盘托20的打开/关闭键,就能完成复杂的动作。
在上述④的状况下,在把重放的盘退出到装置外的情况下,通过操作对应于应该放置该重放的盘的盘托20的打开/关闭键,而经过S8、S9、S10、S14、S4、S5、S6、S7的步骤。这样,仅通过操作对应于应放置该被重放的盘的盘托的打开/关闭键,就能完成下述复杂的动作:把装置外的盘托20放入储盘箱21,停止处于重放位置的盘的重放状态,同时使该盘退出到装置外。
这样一来,使由拖架打开/关闭键所选择的盘托露出到壳体外,就能进行盘的追加和更换,并且,用同一个拖架打开/关闭键就能把位于壳体外的盘托放置到壳体内。由于即使除了露出在壳体外的盘托的盘之外的盘处于重放过程中,也不必使重放停止,就能把由拖架打开/关闭键所选择的盘托露出到壳体外,因此,在重放过程中就能更换位于储盘箱21内的盘,也能在储盘箱21内追加盘。
根据本发明,记录介质重放装置包括:可容纳记录介质的储盘箱;重放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在上述储盘箱内与装置外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一移送装置;在上述储盘箱内与重放位置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二移送装置;上述记录介质与上述第一或第二移送装置的高度进行相对定位的定位装置,在具有上述复杂结构的记录介质重放装置中,仅通过操作打开/关闭键就能完成所需的动作。从而就能提供操作性高的记录介质重放装置。
即,在操作上述打开/关闭键时,在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处于退出状态下时,能把该记录介质装入储盘箱中,而在记录介质被装在上述储盘箱中时,能够使该记录介质相对于壳体退出,与此同时,如果记录介质正在重放过程中,则停止重放后可使该记录介质退出装置。
在一个记录介质正向装置外退出的状态下,当操作指定在上述储盘箱内放置的其他的记录介质的打开/关闭键时,就能在把上述装置外的一个记录介质装入到储盘箱内的同时,使上述所选择的另一个记录介质退出到壳体外。
在一个记录介质正向装置外退出的状态下,当操作指定重放过程中的其他的记录介质的打开/关闭键时,就能把上述装置外的一个记录介质装入到储盘箱内,并使上述另一个记录介质的重放状态停止,同时可使该另一个记录介质退出到壳体外。
另外,在一个记录介质正处于重放的状态下,当操作指定除该重放中的记录介质之外的其他的记录介质的打开/关闭键时,就能把使其他的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进行退出/装入,同时,能使上述储盘箱中的应放置重放中的记录介质的位置向应安置该重放中的记录介质的位置移动。
在此情况下,在记录介质的重放结束时,能够迅速地使该重放的记录介质移动到储盘箱内,因而,对使用者来说,就能更为方便。

Claims (9)

1.一种记录介质重放装置,包括:可容纳多个记录介质的容纳部;重放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在装置内与装置外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移送装置;使上述记录介质与上述移送装置的高度进行相对定位的定位装置;用于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退出/装入的打开/关闭键,其特征在于,
在操作该打开/关闭键的情况下,
当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是退出时则把该记录介质装入容纳部内,
而当记录介质被装在上述容纳部中时就使该记录介质退出壳体,与此同时,
如果记录介质正处于重放中则停止重放,然后使该记录介质做相对装置的退出。
2.一种记录介质重放装置,包括:可容纳多个记录介质的容纳部;重放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在装置内与装置外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移送装置;上述记录介质与上述移送装置的高度进行相对定位的定位装置;用于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退出/装入的打开/关闭键,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记录介质正向装置外退出的状态下,当操作指定放置在上述容纳部内的其他的记录介质的打开/关闭键时,把上述装置外的那一个记录介质装入到容纳部内,同时使该另一个记录介质向壳体外退出。
3.一种记录介质重放装置,包括:可容纳多个记录介质的容纳部;重放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在装置内与装置外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移送装置;上述记录介质与上述移送装置的高度进行相对定位的定位装置;用于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退出/装入的打开/关闭键,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记录介质正向装置外退出的状态下,来操作指定重放中的另一个记录介质的打开/关闭键时,使上述装置外的一个记录介质装入容纳部内,并使上述另一个记录介质的重放状态停止,同时使该另一个记录介质向壳体外退出。
4.一种记录介质重放装置,包括:可容纳多个记录介质的容纳部;重放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在装置内与装置外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移送装置;上述记录介质与上述移送装置的高度进行相对定位的定位装置;用于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退出/装入的打开/关闭键,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记录介质正在进行重放的状态下,当操作指定除该重放中的记录介质之外的其他的记录介质的打开/关闭键时,使其他的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进行退出/装入,同时,使上述容纳部中的应放置重放中的记录介质的位置向应安置该重放中的记录介质的位置移动。
5.一种记录介质重放装置,包括:可容纳记录介质的容纳部;重放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在上述容纳部内与装置外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一移送装置;在上述容纳部内与重放位置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二移送装置;上述记录介质与上述第一或第二移送装置的高度进行相对定位的定位装置;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做退出/装入的打开/关闭键,其特征在于,
在操作该打开/关闭键时,当记录介质正相对于装置做退出时,由上述第一移送装置把该记录介质装入容纳部内,
当记录介质已被收进上述容纳部内时,由上述第一移送装置使该记录介质做相对于壳体的退出,与此同时,
如果记录介质在重放中,则停止重放,由第二移送装置把该记录介质装入容纳部内,然后,由上述第一移送装置使该记录介质从容纳部内退出到装置外。
6.一种记录介质重放装置,包括:可容纳多个记录介质的容纳部;重放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在上述容纳部内与装置外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一移送装置;在上述容纳部内与重放位置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二移送装置;上述记录介质与上述第一或第二移送装置的高度进行相对定位的定位装置;用于通过选择上述多个记录介质中的一个而使该选择的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退出/装入的打开/关闭键,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记录介质正向装置外退出的状态下,当操作指定放置在上述容纳部内的其他记录介质的打开/关闭键时,由第一移送装置把上述装置外的那一个记录介质放置到容纳部内,同时,由第一移送装置使上述所选择的其他记录介质向壳体外退出。
7.一种记录介质重放装置,包括:可容纳多个记录介质的容纳部;重放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在上述容纳部内与装置外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一移送装置;在上述容纳部内与重放位置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二移送装置;上述记录介质与上述第一或第二移送装置的高度进行相对定位的定位装置;用于通过选择上述多个记录介质中的一个而使该选择的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退出/装入的打开/关闭键,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记录介质正向装置外退出的状态下,当操作指定重放中的其他记录介质的打开/关闭键时,由第一移送装置把上述装置外的那一个记录介质放置到容纳部内,使上述其它的记录介质的重放状态停止,由第二移送装置装入到上述容纳部内,然后,由第一移送装置使该其他记录介质向壳体外退出。
8.一种记录介质重放装置,包括:可容纳多个记录介质的容纳部;重放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在上述容纳部内与装置外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一移送装置;在上述容纳部内与重放位置之间移送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二移送装置;上述记录介质与上述第一或第二移送装置的高度进行相对定位的定位装置;用于通过选择上述多个记录介质中的一个而使该选择的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退出/装入的打开/关闭键,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记录介质正在重放的状态下,当操作指定除该重放中的记录介质之外的其他记录介质的打开/关闭键时,由第一移送装置使该其它的记录介质相对于装置进行退出/装入,与此同时,
由上述定位装置,使应放置上述容纳部中的重放中的记录介质的位置向应安放该重放中的记录介质的位置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所述的记录介质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由安放上述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安放部所构成的盘托,上述容纳部可以容纳该盘托,上述第一移送装置在上述容纳部内与装置外之间移送该盘托,上述第二移送装置在上述容纳部内与重放位置之间移送该盘托,上述定位装置对上述记录介质与上述第一或第二移送装置的高度进行相对定位,上述打开/关闭键使该盘托相对于装置进行退出/装入。
CN96190137A 1995-02-27 1996-02-27 记录介质重放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89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61578/95 1995-02-27
JP7061578A JP2901512B2 (ja) 1995-02-27 1995-02-27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77A true CN1147877A (zh) 1997-04-16
CN1088890C CN1088890C (zh) 2002-08-07

Family

ID=13175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01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890C (zh) 1995-02-27 1996-02-27 记录介质重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6256270B1 (zh)
EP (1) EP0763823B1 (zh)
JP (1) JP2901512B2 (zh)
CN (1) CN1088890C (zh)
DE (2) DE763823T1 (zh)
WO (1) WO19960271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4956B2 (ja) * 1995-07-27 2002-04-15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JP3867419B2 (ja) * 1998-09-19 2007-01-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JP3667140B2 (ja) * 1999-03-04 2005-07-06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装置
DE19910661A1 (de) * 1999-03-11 2000-09-14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Detektionsvorrichtung zur Belegungserkennung eines Wechsler-Gerätes
JP2007048376A (ja) * 2005-08-09 2007-02-22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装置とディスク記録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94271A (ja) * 1983-10-31 1984-05-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セツトテ−プレコ−ダ
JPH0668877B2 (ja) * 1988-10-29 1994-08-31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ローディング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JP2673016B2 (ja) * 1989-11-02 1997-11-05 株式会社 ケンウッド マルチ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US5216645A (en) 1990-05-31 1993-06-01 Nakamichi Corporation Disc changer for inserting, ejecting and playing discs
JP3017266B2 (ja) * 1990-10-08 2000-03-06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KR920009778B1 (ko) * 1990-11-12 1992-10-2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연속 플레이장치
JP3298921B2 (ja) * 1992-03-31 2002-07-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
US5384760A (en) 1992-03-31 1995-01-24 Sony Corporation Disk changer player with stocker between loading/unloading position and reproducing unit
EP0612070B1 (en) 1993-02-16 1998-05-27 SANYO ELECTRIC Co., Ltd. Multi-disk player
EP0614178A3 (en) 1993-03-05 1994-10-12 Nakamichi Corp Disc player with compact disc transport device.
JP2506039B2 (ja) * 1993-04-22 1996-06-12 ナカミチ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保管用ケ―スの収納体
US5590047A (en) 1993-08-05 1996-12-31 Clarion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174411C (zh) 1994-04-14 2004-11-03 索尼公司 盘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以及盘记录介质的更换装置
JPH07302460A (ja) * 1994-05-02 1995-11-14 Yamaha Corp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3088248B2 (ja) * 1994-09-16 2000-09-18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605997D1 (de) 2000-02-10
EP0763823A1 (en) 1997-03-19
EP0763823B1 (en) 2000-01-05
JP2901512B2 (ja) 1999-06-07
WO1996027190A1 (fr) 1996-09-06
US6256270B1 (en) 2001-07-03
DE763823T1 (de) 1998-01-02
US6229770B1 (en) 2001-05-08
CN1088890C (zh) 2002-08-07
JPH08235747A (ja) 1996-09-13
DE69605997T2 (de) 2000-07-20
EP0763823A4 (zh) 1997-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89C (zh) 盘形记录载体的放/录设备、容纳设备以及放/录头机架
CN1126091C (zh) 记录载体重放/记录装置
CN1139065C (zh) 光盘驱动装置
CN1096126A (zh) 带小型光盘盒的光盘重放机
CN1536574A (zh) 盘盒
CN1141705C (zh) 碟片交换机
CN1095851A (zh) 带有紧致的光盘移送器的光盘重放机
CN1094178A (zh) 带有光盘盒及转换驱动源的光盘重放机
CN1088890C (zh) 记录介质重放装置
CN1221181A (zh) 盘设备
CN1091295C (zh) 记录媒体再生装置
CN1282196C (zh) 光盘驱动器
CN1256004A (zh) 记录媒体的装载装置和记录媒体的记录与/或再生装置
CN1138267C (zh) 记录媒体再生装置
CN1135548C (zh) 记录光盘的重放系统
CN1127728C (zh)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用于该装置的光盘托和光盘托的弹出方法
CN1395732A (zh) 盘形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084020C (zh) 记录媒体再生装置
CN1174411C (zh) 盘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以及盘记录介质的更换装置
CN1160721C (zh) 记录媒体再生装置
CN1551173A (zh) 光盘驱动器
CN1221964C (zh) 用于播放一张盘片的系统
CN1095850A (zh) 带有光盘盒的重放机
CN1096125A (zh) 带有光盘盒的重放机
CN1173363C (zh) 用于盘驱动设备的头进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0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