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6557B - 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及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及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6557B
CN114766557B CN202210440113.8A CN202210440113A CN114766557B CN 114766557 B CN114766557 B CN 114766557B CN 202210440113 A CN202210440113 A CN 202210440113A CN 114766557 B CN114766557 B CN 1147665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fixedly connected
wall
main body
tea lea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401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66557A (zh
Inventor
刘良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an Me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an Me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an Me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shan Me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401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665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66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65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665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65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2Rolling or shredding tea leav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及加工方法,包括主炒茶组件;回潮机,回潮机用于对主炒茶组件炒过的茶叶进行回潮;理条机,理条机用于对茶叶的组织进行软化,并且挥发青草气味;炒干机,炒干机用于对理条后的茶叶进行炒干,通过设置主炒茶组件,对茶叶进行初步翻炒的同时可以将细碎的茶叶滤下,落下的细碎茶叶通过茶渣处理组件可以进行收集,以便于进行单独处理使用,设置的进料组件可以保证茶叶投入时的入料稳定,避免堵塞等情况发生,通过设置副电机,带动下料轴转动,扇叶转动的时候拨动入料斗内部的茶叶将其向导入管推动,使得物料不会发生堵塞,可以顺畅的进入内滚筒中。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及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植物学名:Camellia sinensis(L.)O.Ktze.,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中国的茶叶种类很多,分类也自然很多,但被大家熟知和广泛认同的就是按照茶的色泽与加工方法分类,即是六大茶类分类法:红茶、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茶类。但不管哪一种茶叶在生产加工中都需要经过炒制等加工方法,使其适宜保存并且使其口感茶香更好,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流水线批量对茶叶进行加工,降低了对于人工的需求。
如中国专利号CN202111551541.X公开了一种茶叶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采用一种茶叶生产设备配合完成,该茶叶生产设备包括加工箱,加工箱内部上端设有除杂部件对茶叶进行多次除杂排出,除杂部件下方设有分筛部件对茶叶按照大小进行分类筛选下落和进行防堵,分筛部件下方设有控制下料部件控制茶叶下落的量和下落的速度,控制下料部件下方设有翻炒部件对茶叶进行均匀加热翻炒、转动翻炒,加工箱内部上端固设有进料漏斗,进料漏斗下端两侧转动设有两个进料转动板。本发明按照茶叶的大小进行筛选分类,有利于根据茶叶的大小进行统一翻转制造,提高茶叶的纯度;控制茶叶均匀下落然后进行均匀加热翻炒,使茶叶受热均匀,减少茶叶的损坏。
在对茶叶进行加工的时候可以用到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现有的对于茶叶的流水生产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但由于在炒茶过程中茶叶较干,而且茶叶的尺寸不固定,容易产生茶叶的碎渣等,细碎的茶渣容易产生焦黑,影响口感和观感,剔除的话不仅麻烦,还造成了浪费,使用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现有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包括主炒茶组件;
回潮机,所述回潮机用于对所述主炒茶组件炒过的茶叶进行回潮;
理条机,所述理条机用于对茶叶的组织进行软化,并且挥发青草气味;
炒干机,所述炒干机用于对理条后的茶叶进行炒干;
茶渣处理组件,所述茶渣处理组件设置在所述主炒茶组件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主炒茶组件包括主体外壳、内滚筒、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隔离壳、底斗、加热器、漏孔、支撑组件和进料组件,所述内滚筒活动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内壁,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的表面,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内滚筒的表面,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隔离壳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内壁,所述底斗固定连接在所述隔离壳的底部,所述加热器固定连接在所述隔离壳的内壁,所述漏孔开设在所述内滚筒的表面,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底部,所述进料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的表面。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主体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与内滚筒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板、伸缩缸、抬升块、转轴和支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底部,所述抬升块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底部,所述伸缩缸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伸缩缸的顶部与所述抬升块接触,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底部,所述转轴的内壁与所述支腿转动连接,所述支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料组件包括入料斗、导入管、副电机、下料轴和扇叶,所述入料斗与所述主体外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入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入料斗的底部,所述副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入料斗的表面,所述下料轴活动连接在所述入料斗的内壁,所述下料轴与所述副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扇叶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料轴的表面。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茶渣处理组件包括接取盒、箱体、吸料风机、抽拉架和连接管,所述接取盒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吸料风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抽拉架活动连接在所述箱体内壁的前侧,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吸料风机的入风口,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吸料风机的一侧与所述接取盒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接取盒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顶部与抽拉架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接取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架,所述隔板架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临时隔板。
一种如上所述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将茶叶适量倾倒到入料斗中,副电机带动下料轴转动,使得扇叶压动茶叶从导入管进入内滚筒中,驱动电机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啮合带动内滚筒转动,翻动茶叶的同时加热器对内滚筒内部进行加热,同时,茶叶中细小的茶渣等在翻炒过程中从漏孔中掉出;
S2:茶叶在翻炒完成后,伸缩缸抬起主体外壳的一端,使得主体外壳和内滚筒沿着转轴的位置倾斜,茶叶从主体外壳水平高度较低的一侧排出装置,随后进入回潮机中进行回潮作业,再通过理条机对茶叶组织进行软化,最后通过炒干机对茶叶进行炒干;
S3:从漏孔中掉出茶渣等落到隔离壳中,并且从底部斗落下,被接取盒所收集,吸料风机通过连接管抽取接取盒中的物料,并且输送到箱体中,通过抽拉架将其取出进行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主炒茶组件,对茶叶进行初步翻炒的同时可以将细碎的茶叶滤下,落下的细碎茶叶通过茶渣处理组件可以进行收集,以便于进行单独处理使用,设置的进料组件可以保证茶叶投入时的入料稳定,避免堵塞等情况发生。
2、通过设置副电机,带动下料轴转动,扇叶转动的时候拨动入料斗内部的茶叶将其向导入管推动,使得物料不会发生堵塞,可以顺畅的进入内滚筒中,主体外壳外侧的驱动电机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带动内滚筒在主体外壳的内部转动,同时,隔离壳内侧的加热器对内滚筒进行加热,对茶叶起到翻炒的效果,翻炒的同时,细小的茶渣会从漏孔中漏下到隔离壳内,最后落到底斗中,起到了对茶叶和茶渣进行分离以及杀青翻炒的效果。
3、通过设置的接取盒,对底斗中落下的茶渣进行收集,吸料风机通过连接管抽取接取盒中的茶渣并且排放到箱体的内部,落到抽拉架中,在需要将抽拉架取出时,将临时隔板插入隔板架中,避免茶渣继续下落,将抽拉架放入箱体后可以将隔板架取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中主炒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中茶渣处理组件的结构示意提;
图4是本发明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中主炒茶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中进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的加工方法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说明书附图4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翻叶头与升降底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连接凹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种翻叶组件、刮叶片在内滚筒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主炒茶组件;101、主体外壳;102、内滚筒;103、驱动电机;104、主动齿轮;105、从动齿轮;106、隔离壳;107、底斗;108、加热器;109、漏孔;110、支撑组件;111、进料组件;112、底板;113、伸缩缸;114、抬升块;115、转轴;116、支腿;117、入料斗;118、导入管;119、副电机;120、下料轴;121、扇叶;130、固定轴架;131、支撑架;132、左侧刮叶板;133、翻叶组件;134、刮叶片;1341、透气孔;1342、圆弧面;135、右侧刮叶板;136、固定轴杆;137、升降孔;138、升降轴杆;139、按压弹簧;140、橡胶套;141、升降底座;142、翻叶头;143、翻叶拨杆;144、拨杆球头;145、连接凹槽;146、伺服电动机;147、密封伸展布;148、拨销;149、销孔;150、曲柄;151、长槽;2、回潮机;3、理条机;4、炒干机;5、茶渣处理组件;501、接取盒;502、箱体;503、吸料风机;504、抽拉架;505、连接管;6、固定架;7、轴承;8、振动电机;9、隔板架;10、临时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实施例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8所示,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及茶叶加工工艺方法,包括主炒茶组件1;
回潮机2,回潮机2用于对主炒茶组件1炒过的茶叶进行回潮;
理条机3,理条机3用于对茶叶的组织进行软化,并且挥发青草气味;
炒干机4,炒干机4用于对理条后的茶叶进行炒干;
茶渣处理组件5,茶渣处理组件5设置在主炒茶组件1的底部。
在本实例中,主炒茶组件1包括主体外壳101、内滚筒102、驱动电机103、主动齿轮104、从动齿轮105、隔离壳106、底斗107、加热器108、漏孔109、支撑组件110和进料组件111,内滚筒102活动连接在主体外壳101的内壁,驱动电机103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101的表面,主动齿轮104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103的输出轴端部,从动齿轮105固定连接在内滚筒102的表面,从动齿轮105和主动齿轮104啮合连接,隔离壳106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101的内壁,底斗107固定连接在隔离壳106的底部,加热器108固定连接在隔离壳106的内壁,漏孔109开设在内滚筒102的表面,支撑组件110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101的底部,进料组件111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101的表面,通过主体外壳101外侧的驱动电机103通过主动齿轮104和从动齿轮105带动内滚筒102在主体外壳101的内部转动,隔离壳106内侧的加热器108对内滚筒102进行加热,对茶叶起到翻炒的效果,翻炒的同时,细小的茶渣会从漏孔109中漏下到隔离壳106内,最后落到底斗107中。
在本实例中,主体外壳1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6,固定架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轴承7,轴承7的内壁与内滚筒102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架6,对内滚筒102和轴承7进行支撑,使得内滚筒102可以顺畅的进行转动,使得结构更加合理。
在本实例中,支撑组件110包括底板112、伸缩缸113、抬升块114、转轴115和支腿116,底板112设置在主体外壳101的底部,抬升块114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101的底部,伸缩缸113固定连接在底板112的顶部,伸缩缸113的顶部与抬升块114接触,转轴115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101的底部,转轴115的内壁与支腿116转动连接,支腿116的底部与底板112固定连接,通过伸缩缸113对抬升块114进行抵压,抬起主体外壳101的一端,使得主体外壳101和内滚筒102沿着转轴115的位置倾斜,便于将茶叶排出。
具体的,通过对茶叶进行初步翻炒的同时可以将细碎的茶叶滤下,落下的细碎茶叶再进行收集,并单独处理使用,实现茶叶渣的回收再利用,提高处理效果,本发明通过在内滚筒102的主体外壳101一端设置进料组件,便于向内滚筒102里面投料,主体外壳101外侧的驱动电机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带动内滚筒102在主体外壳101的内部转动,同时,隔离壳内侧的加热器对内滚筒102进行加热,对茶叶起到翻炒的效果,翻炒的同时,细小的茶渣会从漏孔中漏下到隔离壳内,便于进行收集,起到对茶叶和茶渣进行分离以及杀青翻炒的效果。
请参阅图9-12以及图4所示,内滚筒102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架130,固定轴架130内壁左侧设置有支撑架131,固定轴架130通过支撑架131固定安装于主体外壳101的一侧边上,固定轴架130的外壁依次设置有左侧刮叶板132、翻叶组件133、刮叶片134、右侧刮叶板135,
翻叶组件133在固定轴架130外壁设置有多列,且每一列翻叶组件133在固定轴架130外壁按圆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相邻的两列翻叶组件133之间设置有刮叶片134,位于翻叶组件133最左侧设置有左侧刮叶板132,位于翻叶组件133最右侧设置有右侧刮叶板135,其中,右侧刮叶板135、左侧刮叶板132、翻叶组件133以及刮叶片134均具有固定轴杆136、升降孔137、升降轴杆138、按压弹簧139、橡胶套140,且结构的设置方式均与翻叶组件133相同,只是右侧刮叶板135以及左侧刮叶板132为单向的刮叶,而刮叶片134则为双向刮叶。
请参阅图9-12以及图4所示,翻叶组件133包括按圆周等间距设置于固定轴架130外壁的固定轴杆136,固定轴杆136顶端开设有升降孔137,固定轴杆136顶端安装有升降底座141,升降底座141底端设置有升降轴杆138,升降底座141底端的升降轴杆138通过滑动连接于升降孔137内,且固定轴杆136顶端与升降底座141底端之间安装有按压弹簧139,升降底座141的底端安装有翻叶头142。
具体的,刮叶片134以及翻叶组件133在内滚筒102内进行翻搅的过程中,通过刮叶片134以及翻叶组件133中各设置有按压弹簧139使得对应的翻叶头142与刮叶片134在内滚筒102内壁均可弹性让位,避免对茶叶进行硬接触,而对翻搅的茶叶挤压粉碎,减少茶叶翻炒的破损率。
请参阅图9-12以及图4所示,升降底座141底端与固定轴杆136顶端之间设置有橡胶套140,橡胶套140包裹在按压弹簧139的外部。且橡胶套140可以折叠。
具体的,通过在按压弹簧139外部设置有橡胶套140包裹,通过橡胶套140包裹可以有效地避免翻炒的茶叶渗入在按压弹簧139中部,避免茶叶被按压弹簧139挤压破碎,使得本发明既保持了良好的翻炒效果,又能够有效地减少对茶叶翻炒过程中的破损率。
请参阅图9-12以及图4所示,翻叶头142顶部为半圆球的圆柱头,翻叶头142为橡胶软材质制得,结构比较软,翻叶头142的外壁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直立于翻叶头142外壁的翻叶拨杆143,每一个翻叶拨杆143顶端均设置有圆球结构的拨杆球头144。翻叶拨杆143用高粱头编制的炊帚、竹子末枝部位的细竹枝杆以及塑料材质。
具体的,本发明翻叶头142外壁设置有翻叶拨杆143以及圆球结构的拨杆球头144,更真实地模拟手工翻炒的动作要领,通过翻叶头142外壁的多个翻叶拨杆143与茶叶表面同时接触,配合每一个圆球结构的拨杆球头144与茶叶表面接触,可以有效地避免尖锐物体扎向于茶叶表面,有效地避免茶叶翻炒过程中,对茶叶造成的撕碎,有效地避免在按压弹簧139进行弹性支撑使翻叶头142与茶叶表面接触并形成按压的同时,避免翻叶头142对茶叶表面进行弹性挤压时造成的茶叶破损。
请参阅图9-12以及图4所示,升降底座14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动机146,翻叶头142顶端开设有连接凹槽145,连接凹槽145内壁底面开设有长槽151,连接凹槽145通过卡接连接于升降底座141的顶端,且连接凹槽145在升降底座141的顶端通过卡接使连接凹槽145在升降底座141顶端可以左右往复移动,伺服电动机146的输出轴安装有曲柄150,曲柄150的顶端安装有拨销148,拨销148通过滑动连接方式嵌入于长槽151内。
具体的,本发明通过在翻叶头142与升降底座141之间设置有伺服电动机146、密封伸展布147、拨销148、销孔149、曲柄150、长槽151等结构,使得翻叶头142在翻动茶叶的同时,还具有在升降底座141顶端往复移动的动作,模拟手工往复翻炒,配合内滚筒102的旋转,使茶叶在内滚筒102翻搅的同时,翻叶头142通过按压弹簧139的弹性按压使翻叶头142按压贴附在内滚筒102表面的茶叶,并通过翻叶头142的往复移动,使茶叶在内滚筒102的内壁进行揉搓,从而使茶叶贴附在内滚筒102表面并更加均匀翻搅,使茶叶受热更快,且茶叶在内滚筒102内受热更加均匀。
请参阅图9-12以及图4所示,刮叶片134设置为与翻叶组件133相同的结构,只是刮叶片134与翻叶头142结构不同,刮叶片134为贴紧于内滚筒102的内壁,且刮叶片134在内滚筒102内壁均与翻叶头142相对应,且相邻的两个翻叶头142中间的刮叶片134与相邻两的两个翻叶头142之间距离相等,每一个刮叶片134两侧均为光滑的圆弧面1342,且圆弧面1342的表面开设有贯通的透气孔1341。
具体的,固定轴架130固定在主体外壳101上,通过固定在固定轴架130上的左侧刮叶板132、翻叶组件133、刮叶片134对内滚筒102内壁上的茶叶进行翻搅茶叶,使茶叶在内滚筒102内翻搅受热均匀,有利于提高对茶叶的杀青效果,通过内滚筒102的旋转配合刮叶片134对内滚筒102内壁上贴附的茶叶进行翻搅,并通过刮叶片134以及左侧刮叶板132对贴附在内滚筒102内壁上的茶叶进行铲翻,使贴附在内滚筒102内壁上的茶叶被铲翻过来,刮叶片134铲翻过程中通过刮叶片134上开设的透气孔1341对内滚筒102内壁上的茶叶进行透气,使内滚筒102内的热气流进入茶叶夹缝中,提高茶叶的翻搅效果。
在本实例中,进料组件111包括入料斗117、导入管118、副电机119、下料轴120和扇叶121,入料斗117与主体外壳101的表面固定连接,导入管118固定连接在入料斗117的底部,副电机119固定连接在入料斗117的表面,下料轴120活动连接在入料斗117的内壁,下料轴120与副电机119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扇叶121固定连接在下料轴120的表面,通过副电机119,带动下料轴120转动,扇叶121转动的时候拨动入料斗117内部的茶叶将其向导入管118推动,使得物料不会发生堵塞,可以顺畅的进入内滚筒102中。在本实例中,茶渣处理组件5包括接取盒501、箱体502、吸料风机503、抽拉架504和连接管505,接取盒501固定连接在底板112的顶部,吸料风机503固定连接在箱体502的顶部,抽拉架504活动连接在箱体502内壁的前侧,连接管505固定连接在吸料风机503的入风口,连接管505远离吸料风机503的一侧与接取盒501固定连接,通过接取盒501,对底斗107中落下的茶渣进行收集,吸料风机503通过连接管505抽取接取盒501中的茶渣并且排放到箱体502的内部,落到抽拉架504中。
在本实例中,接取盒50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8,振动电机8的顶部与抽拉架504活动连接,通过设置振动电机8,带动抽拉架504振动,使得茶渣在抽拉架504的内侧可以铺平。
在本实例中,接取盒5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架9,隔板架9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临时隔板10,通过设置临时隔板10,在需要将抽拉架504取出时,将临时隔板10插入隔板架9中,避免茶渣继续下落。
在本实例中,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翻炒滤渣:将茶叶适量倾倒到入料斗117中,副电机119带动下料轴120转动,使得扇叶121压动茶叶从导入管118进入内滚筒102中,驱动电机103通过主动齿轮104和从动齿轮105的啮合带动内滚筒102转动,翻动茶叶的同时加热器108对内滚筒102内部进行加热,同时,茶叶中细小的茶渣等在翻炒过程中从漏孔109中掉出;
S2、对过滤茶叶渣的茶叶进行先回潮、软化再炒干处理:茶叶在翻炒完成后,伸缩缸113抬起主体外壳101的一端,使得主体外壳101和内滚筒102沿着转轴115的位置倾斜,茶叶从主体外壳101水平高度较低的一侧排出装置,随后进入回潮机2中进行回潮作业,再通过理条机3对茶叶组织进行软化,最后通过炒干机4对茶叶进行炒干;
S3、茶叶渣回收处理:从漏孔109中掉出茶渣等落到隔离壳106中,并且从底部斗落下,被接取盒501所收集,吸料风机503通过连接管505抽取接取盒501中的物料,并且输送到箱体502中,通过抽拉架504将其取出进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及茶叶加工工艺方法,首先,将茶叶物料投入入料斗117中,副电机119带动下料轴120转动,在扇叶121转动的时候会推动入料斗117内部的茶叶并且将其向导入管118推动,避免物料发生堵塞,可以顺畅的进入内滚筒102中,主体外壳101外侧的驱动电机103通过主动齿轮104和从动齿轮105带动内滚筒102在主体外壳101的内部转动,隔离壳106内侧的加热器108对内滚筒102进行加热,对茶叶进行翻炒,翻炒的同时,细小的茶渣会从漏孔109中漏下到隔离壳106内,最后通过底斗107落入接取盒501中,吸料风机503通过连接管505抽取接取盒501中的茶渣并且排放到箱体502的内部,落到抽拉架504中,在需要将抽拉架504取出时,将临时隔板10插入隔板架9中,避免茶渣继续下落,将抽拉架504放入箱体502后可以将隔板架9取出,在翻炒完成后,伸缩缸113抬起主体外壳101的一端,主体外壳101和内滚筒102沿着转轴115的位置倾斜,将主体外壳101的较低的一侧打开,茶叶从主体外壳101水平高度较低的一侧排出装置,随后进入回潮机2中进行回潮,再通过理条机3对茶叶组织进行软化,最后通过炒干机4对茶叶进行炒干。
本发明茶叶加工工艺的技术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主炒茶组件,对茶叶进行初步翻炒的同时可以将细碎的茶叶滤下,落下的细碎茶叶通过茶渣处理组件可以进行收集,以便于进行单独处理使用,设置的进料组件可以保证茶叶投入时的入料稳定,避免堵塞等情况发生。
2、通过设置副电机,带动下料轴转动,扇叶转动的时候拨动入料斗内部的茶叶将其向导入管推动,使得物料不会发生堵塞,可以顺畅的进入内滚筒中,主体外壳外侧的驱动电机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带动内滚筒在主体外壳的内部转动,同时,隔离壳内侧的加热器对内滚筒进行加热,对茶叶起到翻炒的效果,翻炒的同时,细小的茶渣会从漏孔中漏下到隔离壳内,最后落到底斗中,起到了对茶叶和茶渣进行分离以及杀青翻炒的效果。
3、通过设置的接取盒,对底斗中落下的茶渣进行收集,吸料风机通过连接管抽取接取盒中的茶渣并且排放到箱体的内部,落到抽拉架中,在需要将抽拉架取出时,将临时隔板插入隔板架中,避免茶渣继续下落,将抽拉架放入箱体后可以将隔板架取出。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发明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7)

1.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炒茶组件(1);
回潮机(2),所述回潮机(2)用于对所述主炒茶组件(1)炒过的茶叶进行回潮;
理条机(3),所述理条机(3)用于对茶叶的组织进行软化,并且挥发青草气味;
炒干机(4),所述炒干机(4)用于对理条后的茶叶进行炒干;
茶渣处理组件(5),所述茶渣处理组件(5)设置在所述主炒茶组件(1)的底部;
所述主炒茶组件(1)包括主体外壳(101)、内滚筒(102)、驱动电机(103)、主动齿轮(104)、从动齿轮(105)、隔离壳(106)、底斗(107)、加热器(108)、漏孔(109)、支撑组件(110)和进料组件(111),所述内滚筒(102)活动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101)的内壁,所述驱动电机(103)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101)的表面,所述主动齿轮(104)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103)的输出轴端部,所述从动齿轮(105)固定连接在所述内滚筒(102)的表面,所述从动齿轮(105)和所述主动齿轮(104)啮合连接,所述隔离壳(106)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101)的内壁,所述底斗(107)固定连接在所述隔离壳(106)的底部,所述加热器(108)固定连接在所述隔离壳(106)的内壁,所述漏孔(109)开设在所述内滚筒(102)的表面,所述支撑组件(110)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101)的底部,所述进料组件(111)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101)的表面;
所述主体外壳(1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轴承(7),所述轴承(7)的内壁与内滚筒(102)固定连接;
所述内滚筒(102)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架(130),所述固定轴架(130)内壁左侧设置有支撑架(131),所述固定轴架(130)通过支撑架(131)固定安装于主体外壳(101)的一侧边上,所述固定轴架(130)的外壁依次设置有左侧刮叶板(132)、翻叶组件(133)、刮叶片(134)、右侧刮叶板(135);
所述翻叶组件(133)在固定轴架(130)外壁设置有多列,且每一列翻叶组件(133)在固定轴架(130)外壁按圆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相邻的两列翻叶组件(133)之间设置有刮叶片(134),位于翻叶组件(133)最左侧设置有左侧刮叶板(132),位于翻叶组件(133)最右侧设置有右侧刮叶板(135);
所述翻叶组件(133)包括按圆周等间距设置于固定轴架(130)外壁的固定轴杆(136),所述固定轴杆(136)顶端开设有升降孔(137),所述固定轴杆(136)顶端安装有升降底座(141),所述升降底座(141)底端设置有升降轴杆(138),所述升降底座(141)底端的升降轴杆(138)通过滑动连接于升降孔(137)内,且所述固定轴杆(136)顶端与升降底座(141)底端之间安装有按压弹簧(139),所述升降底座(141)的底端安装有翻叶头(142);
所述升降底座(141)底端与固定轴杆(136)顶端之间设置有橡胶套(140),所述橡胶套(140)包裹在按压弹簧(139)的外部;
所述翻叶头(142)顶部为半圆球的圆柱头,所述翻叶头(142)的外壁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直立于翻叶头(142)外壁的翻叶拨杆(143),每一个所述翻叶拨杆(143)顶端均设置有圆球结构的拨杆球头(144);
所述升降底座(14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动机(146),所述翻叶头(142)顶端开设有连接凹槽(145),所述连接凹槽(145)内壁底面开设有长槽(151),所述连接凹槽(145)通过卡接连接于升降底座(141)的顶端,所述伺服电动机(146)的输出轴安装有曲柄(150),所述曲柄(150)的顶端安装有拨销(148),所述拨销(148)通过滑动连接方式嵌入于长槽(151)内;
所述刮叶片(134)设置为与翻叶组件(133)相同的结构,刮叶片(134)为贴紧于内滚筒(102)的内壁,且刮叶片(134)在内滚筒(102)内壁均与翻叶头(142)相对应,且相邻的两个翻叶头(142)中间的刮叶片(134)与相邻两的两个翻叶头(142)之间距离相等,每一个刮叶片(134)两侧均为光滑的圆弧面(1342),且圆弧面(1342)的表面开设有贯通的透气孔(13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10)包括底板(112)、伸缩缸(113)、抬升块(114)、转轴(115)和支腿(116),所述底板(112)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101)的底部,所述抬升块(114)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101)的底部,所述伸缩缸(113)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12)的顶部,所述伸缩缸(113)的顶部与所述抬升块(114)接触,所述转轴(115)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101)的底部,所述转轴(115)的内壁与所述支腿(116)转动连接,所述支腿(116)的底部与所述底板(11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111)包括入料斗(117)、导入管(118)、副电机(119)、下料轴(120)和扇叶(121),所述入料斗(117)与所述主体外壳(10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入管(118)固定连接在所述入料斗(117)的底部,所述副电机(119)固定连接在所述入料斗(117)的表面,所述下料轴(120)活动连接在所述入料斗(117)的内壁,所述下料轴(120)与所述副电机(119)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扇叶(121)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料轴(120)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渣处理组件(5)包括接取盒(501)、箱体(502)、吸料风机(503)、抽拉架(504)和连接管(505),所述接取盒(501)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12)的顶部,所述吸料风机(503)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502)的顶部,所述抽拉架(504)活动连接在所述箱体(502)内壁的前侧,所述连接管(505)固定连接在所述吸料风机(503)的入风口,所述连接管(505)远离所述吸料风机(503)的一侧与所述接取盒(50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取盒(50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8),所述振动电机(8)的顶部与抽拉架(504)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取盒(5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架(9),所述隔板架(9)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临时隔板(10)。
7.一种使用上述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将茶叶适量倾倒到入料斗(117)中,副电机(119)带动下料轴(120)转动,使得扇叶(121)压动茶叶从导入管(118)进入内滚筒(102)中,驱动电机(103)通过主动齿轮(104)和从动齿轮(105)的啮合带动内滚筒(102)转动,翻动茶叶的同时加热器(108)对内滚筒(102)内部进行加热,同时,茶叶中细小的茶渣在翻炒过程中从漏孔(109)中掉出;
S2:茶叶在翻炒完成后,伸缩缸(113)抬起主体外壳(101)的一端,使得主体外壳(101)和内滚筒(102)沿着转轴(115)的位置倾斜,茶叶从主体外壳(101)水平高度较低的一侧排出装置,随后进入回潮机(2)中进行回潮作业,再通过理条机(3)对茶叶组织进行软化,最后通过炒干机(4)对茶叶进行炒干;
S3:从漏孔(109)中掉出茶渣落到隔离壳(106)中,并且从底部斗落下,被接取盒(501)所收集,吸料风机(503)通过连接管(505)抽取接取盒(501)中的物料,并且输送到箱体(502)中,通过抽拉架(504)将其取出进行处理。
CN202210440113.8A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及加工方法 Active CN1147665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0113.8A CN114766557B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及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0113.8A CN114766557B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及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6557A CN114766557A (zh) 2022-07-22
CN114766557B true CN114766557B (zh) 2024-05-14

Family

ID=82433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40113.8A Active CN114766557B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及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66557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56575A (ja) * 1994-08-19 1996-03-05 Kawasaki Kiko Co Ltd 製茶装置の管理構造
JP2004357565A (ja) * 2003-06-04 2004-12-24 Tatsuji Muramatsu 製茶揉乾機の揉み手配列構造
CN204523541U (zh) * 2015-04-17 2015-08-05 吕文强 旋转式扬谷扇车
CN205471644U (zh) * 2016-04-07 2016-08-17 朗锐包装技术(沧州)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吸料装置
CN105994721A (zh) * 2016-07-27 2016-10-12 浙江上河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茶叶加工生产线
CN106212745A (zh) * 2016-07-27 2016-12-14 浙江上河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茶叶自动加工工艺及生产线
CN205889350U (zh) * 2016-07-20 2017-01-18 诚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袋圆孔废料回收装置
WO2017092649A1 (zh) * 2015-12-04 2017-06-08 长沙湘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茶叶生产系统、多功能茶叶生产工艺和控制系统
WO2017161924A1 (zh) * 2016-03-21 2017-09-28 江苏大学 一种等直径滚筒式茶鲜叶分级装置及方法
CN208681862U (zh) * 2018-03-01 2019-04-02 江西博莱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油壶制品切割屑收集装置
CN209201482U (zh) * 2018-10-23 2019-08-06 红河学院 断节参的成熟种子去毛装置
CN111789169A (zh) * 2020-08-16 2020-10-20 沙树云 一种均匀翻炒全自动炒茶机
CN111789170A (zh) * 2020-08-16 2020-10-20 沙树云 一种全自动均匀翻炒茶叶炒青工艺
CN212697504U (zh) * 2020-07-28 2021-03-16 四川省广通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炒茶机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56575A (ja) * 1994-08-19 1996-03-05 Kawasaki Kiko Co Ltd 製茶装置の管理構造
JP2004357565A (ja) * 2003-06-04 2004-12-24 Tatsuji Muramatsu 製茶揉乾機の揉み手配列構造
CN204523541U (zh) * 2015-04-17 2015-08-05 吕文强 旋转式扬谷扇车
WO2017092649A1 (zh) * 2015-12-04 2017-06-08 长沙湘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茶叶生产系统、多功能茶叶生产工艺和控制系统
WO2017161924A1 (zh) * 2016-03-21 2017-09-28 江苏大学 一种等直径滚筒式茶鲜叶分级装置及方法
CN205471644U (zh) * 2016-04-07 2016-08-17 朗锐包装技术(沧州)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吸料装置
CN205889350U (zh) * 2016-07-20 2017-01-18 诚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袋圆孔废料回收装置
CN106212745A (zh) * 2016-07-27 2016-12-14 浙江上河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茶叶自动加工工艺及生产线
CN105994721A (zh) * 2016-07-27 2016-10-12 浙江上河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茶叶加工生产线
CN208681862U (zh) * 2018-03-01 2019-04-02 江西博莱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油壶制品切割屑收集装置
CN209201482U (zh) * 2018-10-23 2019-08-06 红河学院 断节参的成熟种子去毛装置
CN212697504U (zh) * 2020-07-28 2021-03-16 四川省广通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炒茶机
CN111789169A (zh) * 2020-08-16 2020-10-20 沙树云 一种均匀翻炒全自动炒茶机
CN111789170A (zh) * 2020-08-16 2020-10-20 沙树云 一种全自动均匀翻炒茶叶炒青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6557A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66557B (zh) 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16651597B (zh) 一种豆粉加工用研磨制粉设备
CN206371422U (zh) 一种筛分彻底的茶叶筛分装置
CN107624894A (zh) 一种高效茶叶烘干除尘装置
CN114831191B (zh)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及茶叶加工工艺方法
CN111778096A (zh) 一种高浓度芝麻油压榨提取装置及其方法
CN209531103U (zh) 一种保健速溶茶制备用研磨装置
CN217179010U (zh) 一种香油生产用原料快速冷却装置
CN212215694U (zh) 一种自助超细咖啡磨粉柜机
CN107716437A (zh) 一种茶叶加工设备
CN108499667A (zh) 用于自动分块的加工装置
CN211412168U (zh) 一种魔芋加工用碾压磨粉装置
CN107096718A (zh) 一种高粱粒筛选清灰装置
CN109022088B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原材料加工生产线及生物质燃料制作方法
CN220804233U (zh) 一种茶叶碎渣筛分装置
CN220803586U (zh) 一种药品用原料研磨装置
CN216368825U (zh) 一种茶叶生产用分级筛分装置
CN213172255U (zh) 一种用于米糠油提取加工的毛油脱蜡装置
CN216459069U (zh) 一种山茶籽破碎分选装置
CN219667582U (zh) 一种辅助上料的成型装置
CN219817034U (zh)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烘干筛选装置
CN218251363U (zh)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烘干筛选装置
CN212370325U (zh) 一种制取速溶超微原粉装置
CN219092698U (zh) 一种茶叶加工用分拣装置
CN218459626U (zh) 一种辣椒加工用种皮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1

Address after: No. 6, Xingye Road, Chengdong Industrial Park, Huizhou District, Mount Huang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245000 (in Kangda Electric Appliance Company)

Applicant after: Huangshan Me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27000 No. 976, Ziwu Road, Yongding District, Zhangjiajie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u Liangyu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