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31191B -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及茶叶加工工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及茶叶加工工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31191B
CN114831191B CN202210439833.2A CN202210439833A CN114831191B CN 114831191 B CN114831191 B CN 114831191B CN 202210439833 A CN202210439833 A CN 202210439833A CN 114831191 B CN114831191 B CN 1148311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tea
turning
main body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398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31191A (zh
Inventor
刘良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Youyang Sangzhu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Youyang Sangzhu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Youyang Sangzhu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Youyang Sangzhu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398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311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31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1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31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11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B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BY 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BY USING GAS CURRENTS; SEPARATING BY OTHER DRY METHODS APPLICABLE TO BULK MATERIAL, e.g. LOOSE ARTICLES FIT TO BE HANDLED LIKE BULK MATERIAL
    • B07B1/00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sorting solid materials using networks, gratings, grids, or the like
    • B07B1/18Drum screens
    • B07B1/22Revolving drums
    • B07B1/24Revolving drums with fixed or moving interior agit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B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BY 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BY USING GAS CURRENTS; SEPARATING BY OTHER DRY METHODS APPLICABLE TO BULK MATERIAL, e.g. LOOSE ARTICLES FIT TO BE HANDLED LIKE BULK MATERIAL
    • B07B1/00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sorting solid materials using networks, gratings, grids, or the like
    • B07B1/42Drive mechanisms,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devices, or balanc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B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BY 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BY USING GAS CURRENTS; SEPARATING BY OTHER DRY METHODS APPLICABLE TO BULK MATERIAL, e.g. LOOSE ARTICLES FIT TO BE HANDLED LIKE BULK MATERIAL
    • B07B1/00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sorting solid materials using networks, gratings, grids, or the like
    • B07B1/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creens in general; Cleaning or heating of scree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及茶叶加工工艺方法,包括主体外壳、内滚筒、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隔离壳、底斗、加热器、漏孔、支撑组件和进料组件,所述内滚筒活动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内壁,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的表面,通过内滚筒的旋转配合刮叶片对内滚筒内壁上贴附的茶叶进行翻搅,并通过刮叶片以及左侧刮叶板对贴附在内滚筒内壁上的茶叶进行铲翻,使贴附在内滚筒内壁上的茶叶被铲翻过来,刮叶片铲翻过程中通过刮叶片上开设的透气孔对内滚筒内壁上的茶叶进行透气,使内滚筒内的热气流进入茶叶夹缝中,提高茶叶的翻搅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及茶叶加工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及茶叶加工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等,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在生产加工中需要经过炒制等加工方法,使其适宜保存并且使其口感茶香更好,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流水线批量对茶叶进行加工,降低了对于人工的需求。
如中国专利号CN201820450286.7公开了一种茶叶翻炒装置,包括底座与电源线,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风扇外壳,所述电风扇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电风扇转轴,且电风扇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风扇扇叶,所述底座的一侧外表面镶嵌有抽屉,且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圆弧外壳,所述圆弧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层,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机,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开关按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茶叶翻炒装置,设有加温套筒、电风扇、橡胶圆弧外壳,能够提高茶叶翻炒效率,还能够加快加温套筒的温度下降速度,并且可以有效隔离噪音的传递,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上述专利公开的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在实际生产中还存在一些技术缺陷,具体如下:
一、在对茶叶进行加工的时候由于在炒茶过程中茶叶较干,而且茶叶的尺寸不固定,容易容易对茶叶造成损伤,使茶叶破碎,茶叶变成茶叶的碎渣,影响茶叶美观,且细碎的茶渣容易产生焦黑,不及时从完成的茶叶中剔除,容易影响翻炒后的茶叶口感和观感。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现有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包括主体外壳、内滚筒、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隔离壳、底斗、加热器、漏孔、支撑组件和进料组件,所述内滚筒活动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内壁,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的表面,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内滚筒的表面,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隔离壳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内壁,所述底斗固定连接在所述隔离壳的底部,所述加热器固定连接在所述隔离壳的内壁,所述漏孔开设在所述内滚筒的表面,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底部,所述进料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的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板、伸缩缸、抬升块、转轴和支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底部,所述抬升块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底部,所述伸缩缸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伸缩缸的顶部与所述抬升块接触,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底部,所述转轴的内壁与所述支腿转动连接,所述支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滚筒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架,所述固定轴架内壁左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固定轴架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于主体外壳的一侧边上,所述固定轴架的外壁依次设置有左侧刮叶板、翻叶组件、刮叶片、右侧刮叶板;
所述翻叶组件在固定轴架外壁设置有多列,且每一列翻叶组件在固定轴架外壁按圆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相邻的两列翻叶组件之间设置有刮叶片,位于翻叶组件最左侧设置有左侧刮叶板,位于翻叶组件最右侧设置有右侧刮叶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翻叶组件包括按圆周等间距设置于固定轴架外壁的固定轴杆,所述固定轴杆顶端开设有升降孔,所述固定轴杆顶端安装有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底端设置有升降轴杆,所述升降底座底端的升降轴杆通过滑动连接于升降孔内,且所述固定轴杆顶端与升降底座底端之间安装有按压弹簧,所述升降底座的底端安装有翻叶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底座底端与固定轴杆顶端之间设置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包裹在按压弹簧的外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翻叶头顶部为半圆球的圆柱头,所述翻叶头的外壁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直立于翻叶头外壁的翻叶拨杆,每一个所述翻叶拨杆顶端均设置有圆球结构的拨杆球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动机,所述翻叶头顶端开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内壁底面开设有长槽,所述连接凹槽通过卡接连接于升降底座的顶端,所述伺服电动机的输出轴安装有曲柄,所述曲柄的顶端安装有拨销,所述拨销通过滑动连接方式嵌入于长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刮叶片设置为与翻叶组件相同的结构,只是刮叶片与翻叶头结构不同,所述刮叶片为贴紧于内滚筒的内壁,且刮叶片在内滚筒内壁均与翻叶头相对应,且相邻的两个翻叶头中间的刮叶片与相邻两的两个翻叶头之间距离相等,每一个所述刮叶片两侧均为光滑的圆弧面,且所述圆弧面的表面开设有贯通的透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对茶叶进行初步翻炒的同时可以将细碎的茶叶滤下,落下的细碎茶叶再进行收集,并单独处理使用,实现茶叶渣的回收再利用,提高处理效果,本发明通过在内滚筒的主体外壳一端设置进料组件,便于向内滚筒里面投料,主体外壳外侧的驱动电机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带动内滚筒在主体外壳的内部转动,同时,隔离壳内侧的加热器对内滚筒进行加热,对茶叶起到翻炒的效果,翻炒的同时,细小的茶渣会从漏孔中漏下到隔离壳内,便于进行收集,起到对茶叶和茶渣进行分离以及杀青翻炒的效果。
2、其中,固定轴架固定在主体外壳上,通过固定在固定轴架上的左侧刮叶板、翻叶组件、刮叶片对内滚筒内壁上的茶叶进行翻搅茶叶,使茶叶在内滚筒内翻搅受热均匀,有利于提高对茶叶的杀青效果,通过内滚筒的旋转配合刮叶片对内滚筒内壁上贴附的茶叶进行翻搅,并通过刮叶片以及左侧刮叶板对贴附在内滚筒内壁上的茶叶进行铲翻,使贴附在内滚筒内壁上的茶叶被铲翻过来,刮叶片铲翻过程中通过刮叶片上开设的透气孔对内滚筒内壁上的茶叶进行透气,使内滚筒内的热气流进入茶叶夹缝中,提高茶叶的翻搅效果。
3、其中,刮叶片以及翻叶组件在内滚筒内进行翻搅的过程中,通过刮叶片以及翻叶组件中各设置有按压弹簧使得对应的翻叶头与刮叶片在内滚筒内壁均可弹性让位,避免对茶叶进行硬接触,而对翻搅的茶叶挤压粉碎,减少茶叶翻炒的破损率。
4、翻叶头通过在按压弹簧外部设置有橡胶套包裹,通过橡胶套包裹可以有效地避免翻炒的茶叶渗入在按压弹簧中部,避免茶叶被按压弹簧挤压破碎,使得本发明既保持了良好的翻炒效果,又能够有效地减少对茶叶翻炒过程中的破损率。
5、本发明设置有翻叶头外壁设置有翻叶拨杆以及圆球结构的拨杆球头,更真实地模拟手工翻炒的动作要领,通过翻叶头外壁的多个翻叶拨杆与茶叶表面同时接触,配合每一个圆球结构的拨杆球头与茶叶表面接触,可以有效地避免尖锐物体扎向于茶叶表面,有效地避免茶叶翻炒过程中,对茶叶造成的撕碎,有效地避免在按压弹簧进行弹性支撑使翻叶头与茶叶表面接触并形成按压的同时,避免翻叶头对茶叶表面进行弹性挤压时造成的茶叶破损。
6、本发明通过在翻叶头与升降底座之间设置有伺服电动机、密封伸展布、拨销、销孔、曲柄、长槽等结构,使得翻叶头在翻动茶叶的同时,还具有在升降底座顶端往复移动的动作,模拟手工往复翻炒,配合内滚筒的旋转,使茶叶在内滚筒翻搅的同时,翻叶头通过按压弹簧的弹性按压使翻叶头按压贴附在内滚筒表面的茶叶,并通过翻叶头的往复移动,使茶叶在内滚筒的内壁进行揉搓,从而使茶叶贴附在内滚筒表面并更加均匀翻搅,使茶叶受热更快,且茶叶在内滚筒内受热更加均匀。
7、本发明通过在相邻的两个翻叶头之间设置有刮叶片,刮叶片上设置有圆弧面,通过刮叶片刮起贴附在内滚筒表面的茶叶,使刮起的茶叶并通过圆弧面向翻叶头周围靠近,翻炒效率,且通过刮叶片刮起贴附在内滚筒表面的茶叶使得茶叶翻搅过程中夹杂在茶叶的茶渣被抖擞出来,并通过刮叶片刮起贴附在内滚筒表面的茶叶减少对漏孔的堵塞,提高对茶渣的排出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中主炒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中茶渣处理组件的结构示意提;
图4是本发明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中主炒茶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中进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的加工方法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说明书附图4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翻叶头与升降底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连接凹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种翻叶组件、刮叶片在内滚筒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主炒茶组件;101、主体外壳;102、内滚筒;103、驱动电机;104、主动齿轮;105、从动齿轮;106、隔离壳;107、底斗;108、加热器;109、漏孔;110、支撑组件;111、进料组件;112、底板;113、伸缩缸;114、抬升块;115、转轴;116、支腿;117、入料斗;118、导入管;119、副电机;120、下料轴;121、扇叶;130、固定轴架;131、支撑架;132、左侧刮叶板;133、翻叶组件;134、刮叶片;1341、透气孔;1342、圆弧面;135、右侧刮叶板;136、固定轴杆;137、升降孔;138、升降轴杆;139、按压弹簧;140、橡胶套;141、升降底座;142、翻叶头;143、翻叶拨杆;144、拨杆球头;145、连接凹槽;146、伺服电动机;147、密封伸展布;148、拨销;149、销孔;150、曲柄;151、长槽;2、回潮机;3、理条机;4、炒干机;5、茶渣处理组件;501、接取盒;502、箱体;503、吸料风机;504、抽拉架;505、连接管;6、固定架;7、轴承;8、振动电机;9、隔板架;10、临时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实施例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8所示,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及茶叶加工工艺方法,包括主炒茶组件1;
回潮机2,回潮机2用于对主炒茶组件1炒过的茶叶进行回潮;
理条机3,理条机3用于对茶叶的组织进行软化,并且挥发青草气味;
炒干机4,炒干机4用于对理条后的茶叶进行炒干;
茶渣处理组件5,茶渣处理组件5设置在主炒茶组件1的底部。
在本实例中,主炒茶组件1包括主体外壳101、内滚筒102、驱动电机103、主动齿轮104、从动齿轮105、隔离壳106、底斗107、加热器108、漏孔109、支撑组件110和进料组件111,内滚筒102活动连接在主体外壳101的内壁,驱动电机103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101的表面,主动齿轮104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103的输出轴端部,从动齿轮105固定连接在内滚筒102的表面,从动齿轮105和主动齿轮104啮合连接,隔离壳106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101的内壁,底斗107固定连接在隔离壳106的底部,加热器108固定连接在隔离壳106的内壁,漏孔109开设在内滚筒102的表面,支撑组件110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101的底部,进料组件111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101的表面,通过主体外壳101外侧的驱动电机103通过主动齿轮104和从动齿轮105带动内滚筒102在主体外壳101的内部转动,隔离壳106内侧的加热器108对内滚筒102进行加热,对茶叶起到翻炒的效果,翻炒的同时,细小的茶渣会从漏孔109中漏下到隔离壳106内,最后落到底斗107中。
在本实例中,主体外壳1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6,固定架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轴承7,轴承7的内壁与内滚筒102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架6,对内滚筒102和轴承7进行支撑,使得内滚筒102可以顺畅的进行转动,使得结构更加合理。
在本实例中,支撑组件110包括底板112、伸缩缸113、抬升块114、转轴115和支腿116,底板112设置在主体外壳101的底部,抬升块114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101的底部,伸缩缸113固定连接在底板112的顶部,伸缩缸113的顶部与抬升块114接触,转轴115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壳101的底部,转轴115的内壁与支腿116转动连接,支腿116的底部与底板112固定连接,通过伸缩缸113对抬升块114进行抵压,抬起主体外壳101的一端,使得主体外壳101和内滚筒102沿着转轴115的位置倾斜,便于将茶叶排出。
具体的,通过对茶叶进行初步翻炒的同时可以将细碎的茶叶滤下,落下的细碎茶叶再进行收集,并单独处理使用,实现茶叶渣的回收再利用,提高处理效果,本发明通过在内滚筒102的主体外壳101一端设置进料组件,便于向内滚筒102里面投料,主体外壳101外侧的驱动电机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带动内滚筒102在主体外壳101的内部转动,同时,隔离壳内侧的加热器对内滚筒102进行加热,对茶叶起到翻炒的效果,翻炒的同时,细小的茶渣会从漏孔中漏下到隔离壳内,便于进行收集,起到对茶叶和茶渣进行分离以及杀青翻炒的效果。
请参阅图9-12以及图4所示,内滚筒102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架130,固定轴架130内壁左侧设置有支撑架131,固定轴架130通过支撑架131固定安装于主体外壳101的一侧边上,固定轴架130的外壁依次设置有左侧刮叶板132、翻叶组件133、刮叶片134、右侧刮叶板135,
翻叶组件133在固定轴架130外壁设置有多列,且每一列翻叶组件133在固定轴架130外壁按圆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相邻的两列翻叶组件133之间设置有刮叶片134,位于翻叶组件133最左侧设置有左侧刮叶板132,位于翻叶组件133最右侧设置有右侧刮叶板135,其中,右侧刮叶板135、左侧刮叶板132、翻叶组件133以及刮叶片134均具有固定轴杆136、升降孔137、升降轴杆138、按压弹簧139、橡胶套140,且结构的设置方式均与翻叶组件133相同,只是右侧刮叶板135以及左侧刮叶板132为单向的刮叶,而刮叶片134则为双向刮叶。
请参阅图9-12以及图4所示,翻叶组件133包括按圆周等间距设置于固定轴架130外壁的固定轴杆136,固定轴杆136顶端开设有升降孔137,固定轴杆136顶端安装有升降底座141,升降底座141底端设置有升降轴杆138,升降底座141底端的升降轴杆138通过滑动连接于升降孔137内,且固定轴杆136顶端与升降底座141底端之间安装有按压弹簧139,升降底座141的底端安装有翻叶头142。
具体的,刮叶片134以及翻叶组件133在内滚筒102内进行翻搅的过程中,通过刮叶片134以及翻叶组件133中各设置有按压弹簧139使得对应的翻叶头142与刮叶片134在内滚筒102内壁均可弹性让位,避免对茶叶进行硬接触,而对翻搅的茶叶挤压粉碎,减少茶叶翻炒的破损率。
请参阅图9-12以及图4所示,升降底座141底端与固定轴杆136顶端之间设置有橡胶套140,橡胶套140包裹在按压弹簧139的外部。且橡胶套140可以折叠。
具体的,通过在按压弹簧139外部设置有橡胶套140包裹,通过橡胶套140包裹可以有效地避免翻炒的茶叶渗入在按压弹簧139中部,避免茶叶被按压弹簧139挤压破碎,使得本发明既保持了良好的翻炒效果,又能够有效地减少对茶叶翻炒过程中的破损率。
请参阅图9-12以及图4所示,翻叶头142顶部为半圆球的圆柱头,翻叶头142为橡胶软材质制得,结构比较软,翻叶头142的外壁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直立于翻叶头142外壁的翻叶拨杆143,每一个翻叶拨杆143顶端均设置有圆球结构的拨杆球头144。翻叶拨杆143用高粱头编制的炊帚、竹子末枝部位的细竹枝杆以及塑料材质。
具体的,本发明翻叶头142外壁设置有翻叶拨杆143以及圆球结构的拨杆球头144,更真实地模拟手工翻炒的动作要领,通过翻叶头142外壁的多个翻叶拨杆143与茶叶表面同时接触,配合每一个圆球结构的拨杆球头144与茶叶表面接触,可以有效地避免尖锐物体扎向于茶叶表面,有效地避免茶叶翻炒过程中,对茶叶造成的撕碎,有效地避免在按压弹簧139进行弹性支撑使翻叶头142与茶叶表面接触并形成按压的同时,避免翻叶头142对茶叶表面进行弹性挤压时造成的茶叶破损。
请参阅图9-12以及图4所示,升降底座14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动机146,翻叶头142顶端开设有连接凹槽145,连接凹槽145内壁底面开设有长槽151,连接凹槽145通过卡接连接于升降底座141的顶端,且连接凹槽145在升降底座141的顶端通过卡接使连接凹槽145在升降底座141顶端可以左右往复移动,伺服电动机146的输出轴安装有曲柄150,曲柄150的顶端安装有拨销148,拨销148通过滑动连接方式嵌入于长槽151内。
具体的,本发明通过在翻叶头142与升降底座141之间设置有伺服电动机146、密封伸展布147、拨销148、销孔149、曲柄150、长槽151等结构,使得翻叶头142在翻动茶叶的同时,还具有在升降底座141顶端往复移动的动作,模拟手工往复翻炒,配合内滚筒102的旋转,使茶叶在内滚筒102翻搅的同时,翻叶头142通过按压弹簧139的弹性按压使翻叶头142按压贴附在内滚筒102表面的茶叶,并通过翻叶头142的往复移动,使茶叶在内滚筒102的内壁进行揉搓,从而使茶叶贴附在内滚筒102表面并更加均匀翻搅,使茶叶受热更快,且茶叶在内滚筒102内受热更加均匀。
请参阅图9-12以及图4所示,刮叶片134设置为与翻叶组件133相同的结构,只是刮叶片134与翻叶头142结构不同,刮叶片134为贴紧于内滚筒102的内壁,且刮叶片134在内滚筒102内壁均与翻叶头142相对应,且相邻的两个翻叶头142中间的刮叶片134与相邻两的两个翻叶头142之间距离相等,每一个刮叶片134两侧均为光滑的圆弧面1342,且圆弧面1342的表面开设有贯通的透气孔1341。
具体的,固定轴架130固定在主体外壳101上,通过固定在固定轴架130上的左侧刮叶板132、翻叶组件133、刮叶片134对内滚筒102内壁上的茶叶进行翻搅茶叶,使茶叶在内滚筒102内翻搅受热均匀,有利于提高对茶叶的杀青效果,通过内滚筒102的旋转配合刮叶片134对内滚筒102内壁上贴附的茶叶进行翻搅,并通过刮叶片134以及左侧刮叶板132对贴附在内滚筒102内壁上的茶叶进行铲翻,使贴附在内滚筒102内壁上的茶叶被铲翻过来,刮叶片134铲翻过程中通过刮叶片134上开设的透气孔1341对内滚筒102内壁上的茶叶进行透气,使内滚筒102内的热气流进入茶叶夹缝中,提高茶叶的翻搅效果。
在本实例中,进料组件111包括入料斗117、导入管118、副电机119、下料轴120和扇叶121,入料斗117与主体外壳101的表面固定连接,导入管118固定连接在入料斗117的底部,副电机119固定连接在入料斗117的表面,下料轴120活动连接在入料斗117的内壁,下料轴120与副电机119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扇叶121固定连接在下料轴120的表面,通过副电机119,带动下料轴120转动,扇叶121转动的时候拨动入料斗117内部的茶叶将其向导入管118推动,使得物料不会发生堵塞,可以顺畅的进入内滚筒102中。
在本实例中,茶渣处理组件5包括接取盒501、箱体502、吸料风机503、抽拉架504和连接管505,接取盒501固定连接在底板112的顶部,吸料风机503固定连接在箱体502的顶部,抽拉架504活动连接在箱体502内壁的前侧,连接管505固定连接在吸料风机503的入风口,连接管505远离吸料风机503的一侧与接取盒501固定连接,通过接取盒501,对底斗107中落下的茶渣进行收集,吸料风机503通过连接管505抽取接取盒501中的茶渣并且排放到箱体502的内部,落到抽拉架504中。
在本实例中,接取盒50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8,振动电机8的顶部与抽拉架504活动连接,通过设置振动电机8,带动抽拉架504振动,使得茶渣在抽拉架504的内侧可以铺平。
在本实例中,接取盒5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架9,隔板架9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临时隔板10,通过设置临时隔板10,在需要将抽拉架504取出时,将临时隔板10插入隔板架9中,避免茶渣继续下落。
在本实例中,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将茶叶适量倾倒到入料斗117中,副电机119带动下料轴120转动,使得扇叶121压动茶叶从导入管118进入内滚筒102中,驱动电机103通过主动齿轮104和从动齿轮105的啮合带动内滚筒102转动,翻动茶叶的同时加热器108对内滚筒102内部进行加热,同时,茶叶中细小的茶渣等在翻炒过程中从漏孔109中掉出;
S2:茶叶在翻炒完成后,伸缩缸113抬起主体外壳101的一端,使得主体外壳101和内滚筒102沿着转轴115的位置倾斜,茶叶从主体外壳101水平高度较低的一侧排出装置,随后进入回潮机2中进行回潮作业,再通过理条机3对茶叶组织进行软化,最后通过炒干机4对茶叶进行炒干;
S3:从漏孔109中掉出茶渣等落到隔离壳106中,并且从底部斗落下,被接取盒501所收集,吸料风机503通过连接管505抽取接取盒501中的物料,并且输送到箱体502中,通过抽拉架504将其取出进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及茶叶加工工艺方法,首先,将茶叶物料投入入料斗117中,副电机119带动下料轴120转动,在扇叶121转动的时候会推动入料斗117内部的茶叶并且将其向导入管118推动,避免物料发生堵塞,可以顺畅的进入内滚筒102中,主体外壳101外侧的驱动电机103通过主动齿轮104和从动齿轮105带动内滚筒102在主体外壳101的内部转动,隔离壳106内侧的加热器108对内滚筒102进行加热,对茶叶进行翻炒,翻炒的同时,细小的茶渣会从漏孔109中漏下到隔离壳106内,最后通过底斗107落入接取盒501中,吸料风机503通过连接管505抽取接取盒501中的茶渣并且排放到箱体502的内部,落到抽拉架504中,在需要将抽拉架504取出时,将临时隔板10插入隔板架9中,避免茶渣继续下落,将抽拉架504放入箱体502后可以将隔板架9取出,在翻炒完成后,伸缩缸113抬起主体外壳101的一端,主体外壳101和内滚筒102沿着转轴115的位置倾斜,将主体外壳101的较低的一侧打开,茶叶从主体外壳101水平高度较低的一侧排出装置,随后进入回潮机2中进行回潮,再通过理条机3对茶叶组织进行软化,最后通过炒干机4对茶叶进行炒干。
本发明茶叶加工工艺的技术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主炒茶组件,对茶叶进行初步翻炒的同时可以将细碎的茶叶滤下,落下的细碎茶叶通过茶渣处理组件可以进行收集,以便于进行单独处理使用,设置的进料组件可以保证茶叶投入时的入料稳定,避免堵塞等情况发生。
2、通过设置副电机,带动下料轴转动,扇叶转动的时候拨动入料斗内部的茶叶将其向导入管推动,使得物料不会发生堵塞,可以顺畅的进入内滚筒中,主体外壳外侧的驱动电机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带动内滚筒在主体外壳的内部转动,同时,隔离壳内侧的加热器对内滚筒进行加热,对茶叶起到翻炒的效果,翻炒的同时,细小的茶渣会从漏孔中漏下到隔离壳内,最后落到底斗中,起到了对茶叶和茶渣进行分离以及杀青翻炒的效果。
3、通过设置的接取盒,对底斗中落下的茶渣进行收集,吸料风机通过连接管抽取接取盒中的茶渣并且排放到箱体的内部,落到抽拉架中,在需要将抽拉架取出时,将临时隔板插入隔板架中,避免茶渣继续下落,将抽拉架放入箱体后可以将隔板架取出。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发明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2)

1.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外壳(101)、内滚筒(102)、驱动电机(103)、主动齿轮(104)、从动齿轮(105)、隔离壳(106)、底斗(107)、加热器(108)、漏孔(109)、支撑组件(110)和进料组件(111),所述内滚筒(102)活动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101)的内壁,所述驱动电机(103)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101)的表面,所述主动齿轮(104)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103)的输出轴端部,所述从动齿轮(105)固定连接在所述内滚筒(102)的表面,所述从动齿轮(105)和所述主动齿轮(104)啮合连接,所述隔离壳(106)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101)的内壁,所述底斗(107)固定连接在所述隔离壳(106)的底部,所述加热器(108)固定连接在所述隔离壳(106)的内壁,所述漏孔(109)开设在所述内滚筒(102)的表面,所述支撑组件(110)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101)的底部,所述进料组件(111)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101)的表面;
所述内滚筒(102)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架(130),所述固定轴架(130)内壁左侧设置有支撑架(131),所述固定轴架(130)通过支撑架(131)固定安装于主体外壳(101)的一侧边上,所述固定轴架(130)的外壁依次设置有左侧刮叶板(132)、翻叶组件(133)、刮叶片(134)、右侧刮叶板(135);
所述翻叶组件(133)在固定轴架(130)外壁设置有多列,且每一列翻叶组件(133)在固定轴架(130)外壁按圆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相邻的两列翻叶组件(133)之间设置有刮叶片(134),位于翻叶组件(133)最左侧设置有左侧刮叶板(132),位于翻叶组件(133)最右侧设置有右侧刮叶板(135);
所述翻叶组件(133)包括按圆周等间距设置于固定轴架(130)外壁的固定轴杆(136),所述固定轴杆(136)顶端开设有升降孔(137),所述固定轴杆(136)顶端安装有升降底座(141),所述升降底座(141)底端设置有升降轴杆(138),所述升降底座(141)底端的升降轴杆(138)通过滑动连接于升降孔(137)内,且所述固定轴杆(136)顶端与升降底座(141)底端之间安装有按压弹簧(139),所述升降底座(141)的底端安装有翻叶头(142);
所述升降底座(141)底端与固定轴杆(136)顶端之间设置有橡胶套(140),所述橡胶套(140)包裹在按压弹簧(139)的外部;
所述翻叶头(142)顶部为半圆球的圆柱头,所述翻叶头(142)的外壁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直立于翻叶头(142)外壁的翻叶拨杆(143),每一个所述翻叶拨杆(143)顶端均设置有圆球结构的拨杆球头(144);
所述升降底座(14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动机(146),所述翻叶头(142)顶端开设有连接凹槽(145),所述连接凹槽(145)内壁底面开设有长槽(151),所述连接凹槽(145)通过卡接连接于升降底座(141)的顶端,所述伺服电动机(146)的输出轴安装有曲柄(150),所述曲柄(150)的顶端安装有拨销(148),所述拨销(148)通过滑动连接方式嵌入于长槽(151)内;
所述刮叶片(134)设置为与翻叶组件(133)相同的结构,只是刮叶片(134)与翻叶头(142)结构不同,所述刮叶片(134)为贴紧于内滚筒(102)的内壁,且刮叶片(134)在内滚筒(102)内壁均与翻叶头(142)相对应,且相邻的两个翻叶头(142)中间的刮叶片(134)与相邻两的两个翻叶头(142)之间距离相等,每一个所述刮叶片(134)两侧均为光滑的圆弧面(1342),且所述圆弧面(1342)的表面开设有贯通的透气孔(13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10)包括底板(112)、伸缩缸(113)、抬升块(114)、转轴(115)和支腿(116),所述底板(112)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101)的底部,所述抬升块(114)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101)的底部,所述伸缩缸(113)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12)的顶部,所述伸缩缸(113)的顶部与所述抬升块(114)接触,所述转轴(115)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101)的底部,所述转轴(115)的内壁与所述支腿(116)转动连接,所述支腿(116)的底部与所述底板(112)固定连接。
CN202210439833.2A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及茶叶加工工艺方法 Active CN1148311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9833.2A CN114831191B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及茶叶加工工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9833.2A CN114831191B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及茶叶加工工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1191A CN114831191A (zh) 2022-08-02
CN114831191B true CN114831191B (zh) 2023-12-12

Family

ID=82566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39833.2A Active CN114831191B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及茶叶加工工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3119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4581A (ja) * 1994-12-07 1996-06-18 Hidekatsu Kawamoto 茶葉の処理装置
CN200969851Y (zh) * 2006-10-21 2007-11-07 董佰生 有限位增压部件的间隙与制茶压力自动调节机构
CN208475885U (zh) * 2018-06-01 2019-02-05 江西省遂川县狗牯脑茶厂 一种茶叶加工烘干滚筒
CN209623267U (zh) * 2019-02-22 2019-11-12 勐海濮人农业庄园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加工滚筒式温风机
CN112066672A (zh) * 2020-09-12 2020-12-11 方辉 一种多功能的茶叶烘干装置
CN212813980U (zh) * 2020-07-03 2021-03-30 上犹县五指峰忠誉有机茶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烘炒提香装置
CN112791633A (zh) * 2019-11-14 2021-05-14 汪敏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搅拌装置
CN215695619U (zh) * 2021-07-27 2022-02-01 武汉市大家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生产用筛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4581A (ja) * 1994-12-07 1996-06-18 Hidekatsu Kawamoto 茶葉の処理装置
CN200969851Y (zh) * 2006-10-21 2007-11-07 董佰生 有限位增压部件的间隙与制茶压力自动调节机构
CN208475885U (zh) * 2018-06-01 2019-02-05 江西省遂川县狗牯脑茶厂 一种茶叶加工烘干滚筒
CN209623267U (zh) * 2019-02-22 2019-11-12 勐海濮人农业庄园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加工滚筒式温风机
CN112791633A (zh) * 2019-11-14 2021-05-14 汪敏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搅拌装置
CN212813980U (zh) * 2020-07-03 2021-03-30 上犹县五指峰忠誉有机茶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烘炒提香装置
CN112066672A (zh) * 2020-09-12 2020-12-11 方辉 一种多功能的茶叶烘干装置
CN215695619U (zh) * 2021-07-27 2022-02-01 武汉市大家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生产用筛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1191A (zh)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31191B (zh)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及茶叶加工工艺方法
CN105433398A (zh) 花生与红衣的分离装置
CN114766557B (zh) 一种茶叶智能化流水生产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07624894A (zh) 一种高效茶叶烘干除尘装置
CN112970958A (zh) 一种抗病猪饲料及其制作工艺
CN111778096A (zh) 一种高浓度芝麻油压榨提取装置及其方法
CN107716437A (zh) 一种茶叶加工设备
CN115216360A (zh) 一种用于香油生产的原料翻炒装置
CN212215694U (zh) 一种自助超细咖啡磨粉柜机
CN108617800A (zh) 一种自动集料功能的茶叶烘干机
CN107096718A (zh) 一种高粱粒筛选清灰装置
CN113826728A (zh) 一种嫩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
CN219817034U (zh)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烘干筛选装置
CN219593575U (zh) 一种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
CN212660981U (zh)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旋转式翻炒装置
CN220804233U (zh) 一种茶叶碎渣筛分装置
CN112791633A (zh)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搅拌装置
CN219741794U (zh) 一种咖啡烘焙机
CN218210466U (zh) 一种茶油制作用原料烘干装置
CN216368825U (zh) 一种茶叶生产用分级筛分装置
CN218774749U (zh) 一种花生油生产用原料混合搅拌装置
CN220611190U (zh) 一种菜籽加工用预处理装置
CN217663485U (zh) 一种环保型大米加工除壳处理装置
CN216459069U (zh) 一种山茶籽破碎分选装置
CN108554810A (zh) 茶叶加工筛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5

Address after: 409800, 14th Floor, Building 2, Taohuayuan North Road (Chengbei New Area), Taohuayuan Street, Youyang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County, Chongqing City

Applicant after: Chongqing Youyang Sangzhu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27000 No. 976, Ziwu Road, Yongding District, Zhangjiajie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u Liangyu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