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1707B - 驱动传递装置及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传递装置及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1707B
CN114761707B CN202080083646.4A CN202080083646A CN114761707B CN 114761707 B CN114761707 B CN 114761707B CN 202080083646 A CN202080083646 A CN 202080083646A CN 114761707 B CN114761707 B CN 1147617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rotating body
side rotating
driving
dri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36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61707A (zh
Inventor
河田真治
中岛登志久
洗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416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9622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761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1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61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17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9/00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 H02K49/10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of the permanent-magnet type
    • H02K49/102Magnetic gearings, i.e. assembly of gears, linear or rotary, by which motion is magnetically transferred without physical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9/00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 H02K49/10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of the permanent-magnet type
    • H02K49/104Magnetic couplings consisting of only two coaxial rotary elements, i.e. the driving element and the driven element
    • H02K49/108Magnetic couplings consisting of only two coaxial rotary elements, i.e. the driving element and the driven element with an axial air ga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9/00Other gear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dynamo-electric clutch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elements which are subject to variation, e.g. adjustable bearings, reconfigurable windings, variable pitch ventil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AREA)

Abstract

磁传递装置(41)包括驱动侧旋转体(45)、多个磁传递部(46、46x)以及从动侧旋转体(47)。驱动侧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45n、45s)。多个磁传递部能够由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励磁且在旋转方向上彼此磁分离地配置。从动侧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47n、47s),响应于经由了磁传递部的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的旋转动作而进行旋转。驱动传递装置还具有作为磁变速部的功能,该吃变数部通过使驱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磁传递部的数量及从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不同而在驱动侧旋转体与从动侧旋转体之间进行旋转变速。磁传递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一体地装入于隔壁部件。

Description

驱动传递装置及驱动装置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9年12月6日申请的日本申请号2019-221191号和2020年8月25日申请的日本申请号2020-141639号,并且将其记载内容援用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磁接头的驱动传递装置及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隔着隔壁部件进行驱动传递的驱动传递装置,众所周知有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旋转驱动力的传递的磁接头。磁接头是以下这样的结构:隔着隔壁部件配置的驱动侧旋转体和从动侧旋转体被磁连结,伴随着驱动侧旋转体的旋转从动侧旋转体被带动而旋转,从而向被驱动对象传递旋转驱动力。
另外,还存在以下这样的结构:在需要使向被驱动对象传递的旋转减速的情况下,在从动侧旋转体的后段设置使该从动侧旋转体的旋转减速的齿轮减速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72449号公报
本发明人对于在具有上述磁接头和减速部等的两个功能的驱动传递装置中是否能够实现传递效率、静音性、长寿命等性能面的提高、结构零件的共用化等进行了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性能化和零件共用化的驱动传递装置及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驱动传递装置,具有作为磁接头的功能和作为变速部的功能,所述磁接头使驱动侧旋转体和从动侧旋转体经由隔壁部件以非接触的方式磁连结以从驱动侧向从动侧传递旋转驱动力,所述变速部对向被驱动对象传递的旋转进行变速,所述驱动传递装置具备:所述驱动侧旋转体,该驱动侧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多个磁传递部,该多个磁传递部能够由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励磁,并且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彼此磁分离地配置;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该从动侧旋转体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并且响应于经由了所述磁传递部的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的旋转动作而进行旋转,所述驱动传递装置还具有作为磁变速部的功能,该磁变速部通过使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所述磁传递部的数量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不同而在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与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之间进行旋转变速,所述磁传递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一体地装入于所述隔壁部件。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驱动装置,具备:进行旋转驱动的电机;以及驱动传递装置,该驱动传递装置具有作为磁接头的功能和作为变速部的功能,所述磁接头使驱动侧旋转体和从动侧旋转体经由隔壁部件以非接触的方式磁连结以从作为驱动侧的所述电机向从动侧传递旋转驱动力,所述变速部对向被驱动对象传递的旋转进行变速,所述驱动传递装置具备:所述驱动侧旋转体,该驱动侧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多个磁传递部,该多个磁传递部能够由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励磁,并且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彼此磁分离地配置;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该从动侧旋转体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并且响应于经由了所述磁传递部的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的旋转动作而进行旋转,所述驱动传递装置还具有作为磁变速部的功能,该磁变速部通过使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所述磁传递部的数量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不同而在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与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之间进行旋转变速,所述磁传递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一体地装入于所述隔壁部件。
根据上述各结构,驱动传递装置具有作为磁接头的功能和作为磁变速部的功能,该磁接头通过经由了磁传递部的驱动侧旋转体与从动侧旋转体的磁连结而进行旋转传递,该磁变速部在从驱动侧旋转体经由了磁传递部的向从动侧旋转体的旋转传递时还进行变速,并且能够通过驱动侧旋转体及从动侧旋转体与磁传递部的通用零件来实现这两个功能。另外,由于磁变速部是非接触的,因此除了高静音性、长寿命以外,通过在位于驱动侧旋转体与从动侧旋转体之间的隔壁部件装入磁传递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驱动侧旋转体与从动侧旋转体之间的磁连结,能够期待高的传递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添附的附图并且根据下述详细的描述而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更明确。这些附图如下:
图1是具备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具备驱动传递装置的驱动装置的结构图。
图3的(a)~(c)是驱动传递装置的结构图。
图4的(a)~(c)是驱动传递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5的(a)、(b)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图6的(a)、(b)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图7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图8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图9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图10的(a)、(b)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图11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图12的(a)、(b)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图13的(a)~(c)是变更例中的磁传递体的结构图。
图14是变更例中的转子和驱动侧旋转体的结构图。
图15是变更例中的转子和驱动侧旋转体的结构图。
图16是变更例中的从动侧旋转体的结构图。
图17是变更例中的从动侧旋转体的结构图。
图18是变更例中的驱动装置的结构图。
图19是变更例中的驱动装置的结构图。
图20的(a)、(b)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图21的(a)、(b)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图22的(a)、(b)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图23的(a)、(b)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图24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图25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图26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图27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图28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图29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图30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图31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图32是变更例中的具有磁传递体的封闭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驱动传递装置及驱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附图中,为了方便进行说明,有夸大或简略化地表示结构的一部分的情况。另外,各部分的尺寸比例也有与实际不同的情况。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被用于混合动力车、EV车等电动车辆的空调用的制冷循环装置D。制冷循环装置D是热泵循环装置。具备制冷循环装置D的车辆空调装置构成为能够切换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该制冷模式是向车室内吹送通过蒸发器14冷却后的空气的模式,该制热模式是向车室内吹送通过加热器芯15加热后的空气的模式。即,制冷循环装置D的制冷剂循环回路Da构成为能够切换作为与制冷模式对应的循环回路的制冷循环路径β和作为与制热模式对应的循环回路的制热循环路径α。此外,作为在制冷循环装置D的制冷剂循环回路Da流通的制冷剂,例如能够使用HFC系制冷剂、HFO系制冷剂。另外,优选的是,在制冷剂中包含用于润滑压缩机11的油。
制冷循环装置D在制冷剂循环回路Da中具备压缩机11、水冷冷凝器12、热交换器10、膨胀阀13以及蒸发器14。
压缩机11是配置于车室外的发动机室的电动式压缩机,该压缩机11吸引并压缩气相制冷剂,并将由此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朝向水冷冷凝器12排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流入水冷冷凝器12内。此外,作为压缩机11的压缩机构,能够使用涡旋型压缩机构、叶片型压缩机构等各种压缩机构。另外,压缩机11控制制冷剂排出能力。
水冷冷凝器12是众所周知的热交换器,并且具备设置于制冷剂循环回路Da上的第一热交换部12a和设置于冷却水循环装置中的冷却水的循环回路C上的第二热交换部12b。此外,在循环回路C上设置有上述加热器芯15。水冷冷凝器12使在第一热交换部12a内流动的气相制冷剂与在第二热交换部12b内流动的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即,在水冷冷凝器12中,通过第一热交换部12a内的气相制冷剂的热量而使第二热交换部12b内的冷却水被加热,并且第一热交换部12a内的气相制冷剂被冷却。因此,水冷冷凝器12作为使从压缩机11排出并流入第一热交换部12a的制冷剂所具备的热量经由冷却水和加热器芯15而向车辆空调装置的送风空气散热的散热器而发挥功能。
通过了水冷冷凝器12的第一热交换部12a的气相制冷剂经由后述的集成阀装置24而流入热交换器10。热交换器10是配置于车室外的发动机室内的车辆前方侧的室外热交换器,并且是使在热交换器10的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外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结构。
具体而言,热交换器10具备第一热交换部21和作为过冷却器而发挥功能的第二热交换部22。进一步,热交换器10与储液器23和设置于储液器23的集成阀装置24一体地构成,该储液器23与第一热交换器21和第二热交换器22连结。第一热交换部21的流入路21a和流出路21b与集成阀装置24连通。另外,第二热交换部22的流入路22a与储液器23及集成阀装置24连通。
第一热交换部21根据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的温度而发挥冷凝器或者蒸发器的功能。储液器23构成为将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分离,并且将该分离后的液相制冷剂储存于储液器23内。第二热交换部22通过使从储液器23流入的液相制冷剂与外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进一步冷却液相制冷剂,从而提高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并且使该热交换后的制冷剂向膨胀阀13流动。此外,第一热交换部21、第二热交换部22以及储液器23例如通过螺栓紧固而彼此连结,从而一体地构成。
集成阀装置24是具备配置于储液器23内的阀主体部25和用于驱动阀主体部25的电机26的电动式的阀装置。电机26的一例是步进电机。集成阀装置24在制热模式时确立制热循环路径α,该制热循环路径α将水冷冷凝器12的第一热交换部12a和第一热交换部21的流入路21a连通,并且使第一热交换部21的流出路21b与压缩机11直接连通。另外,集成阀装置24在制冷模式时确立制冷循环路径β,该制冷循环路径β将水冷冷凝器12的第一热交换部12a和第一热交换部21的流入路21a连通,并且使第一热交换部21的流出路21b经由第二热交换部22、膨胀阀13以及蒸发器14而与压缩机11连通。停止时的集成阀装置24的所有流路均为闭阀状态。即,集成阀装置24通过电机26的驱动使阀主体部25动作,从而进行与停止、制热模式以及制冷模式的各状态匹配的动作切换。
膨胀阀13是使从热交换器10供给的液相制冷剂减压膨胀的阀。膨胀阀13作为能够通过后述的电机40进行动作的电动式的膨胀阀装置30而一体地构成。电机40的一例是无刷电机。膨胀阀13对低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减压并向蒸发器14供给。
蒸发器14是作为在制冷模式时冷却送风空气的蒸发器而发挥功能的冷却用热交换器。从膨胀阀13向蒸发器14供给的液相制冷剂与车辆空调装置的管道内的蒸发器14周边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通过该热交换,液相制冷剂气化,并且蒸发器14周边的空气被冷却。随后,蒸发器14内的制冷剂朝向压缩机11流出并在压缩机11再次被压缩。
如图2所示,膨胀阀装置30具备构成于基台块31内的膨胀阀13和相对于基台块31一体地固定并驱动膨胀阀13的驱动装置32。
在膨胀阀装置30的基台块31设置有使制冷剂从第二热交换部22流入蒸发器14的流入路31a。流入路31a呈剖面圆形的通路形状。在此,基台块31呈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将固定有驱动装置32的一面作为上表面31x的情况下(以下,将基台块31作为下侧,并且将驱动装置32作为上侧而进行说明),流入路31a形成为从一侧的侧面31y1朝向其相反侧的侧面31y2贯通。
在基台块31中的流入路31a的中途设置有在与流入路31a自身的延伸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纵通路31b,并且在与纵通路31b的上侧连通的剖面圆形状的阀收容孔31d内收容有阀芯33。阀芯33是朝向下方的顶端部33a变尖的针状的阀芯。即,由针型阀构成的膨胀阀13通过阀芯33沿着自身的轴向(在图2中,为上下方向)进退,从而顶端部33a对纵通路31b的开口部31c进行开闭,容许、阻断流入路31a中的制冷剂的流通,进而调节流通量。
除了上述顶端部33a以外,阀芯33还在中间部具备外螺纹部33b,在基端部具备连结部33c,该连结部33c用于与构成后述的驱动传递部41的从动侧旋转体47连结。外螺纹部33b与形成于阀收容孔31d的内周面的内螺纹部31e螺合,从而将阀芯33自身的旋转变换为向阀芯33的轴向即上下方向的直线动作。连结部33c以向阀芯33传递来自从动侧旋转体47的旋转动作且容许阀芯33的直线动作的方式与从动侧旋转体47连结。阀芯33的直线动作是膨胀阀13的开闭动作。此外,从动侧旋转体47收容于与阀收容孔31d的上端连通的旋转体收容凹部31f。
封闭板34通过固定螺钉(省略图示)固定于基台块31的上表面31x,该封闭板34封堵并封闭收容了从动侧旋转体47的状态下的旋转体收容凹部31f的开口部31g。封闭板34通过非磁性金属材料(例如,非磁性SUS材料)的板材的冲压加工、相同材料的板状块材料的切削加工等而制作。封闭板34具有凹状部34b,该凹状部34b的中央部从配置于基台块31的上表面31x的周缘板部34a凹陷成大致圆形状。封闭板34的凹状部34b在从与呈凹状的一侧的相反侧观察时为隆起部。基台块31的开口部31g和旋转体收容凹部31f呈圆形状,封闭板34的凹状部34b从开口部31g插入旋转体收容凹部31f内。在封闭板34的凹状部34b内,以收容的状态配置有构成驱动传递部41的驱动侧旋转体45。即,由于驱动侧旋转体45的配置位置偏向基台块31,因此有助于将包含驱动侧旋转体45的驱动装置32的从基台块31突出的突出量抑制为较小。
另外,封闭板34中的相当于凹状部34b的底面部分的圆形状的隔壁面部34c位于驱动侧旋转体45与从动侧旋转体47之间,该封闭板34作为隔开驱动侧旋转体45所处的驱动装置32和从动侧旋转体47所处的基台块31的隔壁而发挥功能。封闭板34作为隔壁而发挥功能,防止在基台块31处理的制冷剂浸入驱动装置32。进一步,在封闭板34的凹状部的外周面紧密贴合地装配有环状的密封部件35,该密封部件35与基台块31的开口部31g也紧密贴合。通过使用密封部件35,基台块31的开口部31g成为更可靠的封闭状态。
另外,在封闭板34的凹状部34b中的隔壁面部34c一体地组装有构成驱动传递部41的一部分的磁传递体46。磁传递体46使用磁性金属板材、磁性金属粉体等而制作。磁传递体46是在轴向观察时呈扇状,在轴正交方向观察时呈矩形形状的块状。使用多个磁传递体46(参照图3的(b)),并且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在该情况下,在封闭板34的隔壁面部34c设置有与磁传递体46相同数量且相同形状、位于相同位置的组装凹部34d。另外,组装凹部34d的靠近驱动侧旋转体45的部位开口,并且该组装凹部34d的靠近从动侧旋转体47的部分由薄壁部34e封堵。
并且,磁传递体46与封闭板34分开预先制作并与组装凹部34d嵌合而组装。磁传递体46通过与组装凹部34d嵌合而与隔壁面部34c的上表面位于同一面上。磁传递体46压入、焊接、粘接于组装凹部34d等而被固定。通过这样的磁传递体46的组装,封闭板34的隔壁面部34c构成为存在磁传递体46的磁性部分和不存在磁传递体46的非磁性部分在周向上交替。
驱动装置32具备由无刷电机等构成的电机40和将电机40的驱动力隔着封闭板34而向基台块31内的阀芯33传递的驱动传递部41。驱动装置32的在内侧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42通过安装螺钉(省略图示)等而固定于基台块31的上表面31x。在壳体42的内周面固定有电机40的定子43,并且同样构成电机40的转子4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于定子43的下侧。转子44自身的旋转轴(省略图示)使用轴承(省略图示)而相对于定子43或者壳体42被支承。
转子44具有具备N极磁极44n和S极磁极44s的多个磁铁磁极。另外,转子44与驱动传递部41的驱动侧旋转体45一体地构成。磁性板50位于转子44与驱动侧旋转体45之间。
驱动传递部41具备:与转子44的下表面侧一体地构成的驱动侧旋转体45、与封闭板34一体地组装的磁传递体46以及隔着封闭板34与驱动侧旋转体45配置于相反侧的从动侧旋转体47。包含转子44的电机40、驱动传递部41的驱动侧旋转体45、圆环状地配置的磁传递体46及从动侧旋转体47在膨胀阀13的阀芯33的轴线上排列配置。
驱动传递部41具有作为使用了驱动侧旋转体45、磁传递体46以及从动侧旋转体47的磁接头的功能,还具有作为磁减速部的功能。
如图3的(a)~(c)所示,驱动侧旋转体45在下表面侧的磁相对面45x中的外周侧环状区域中,N极磁极45n和S极磁极45s这两极(磁极数为“2”,极对数为“1”)的磁铁磁极每180°角度范围等角度间隔地设置。驱动侧旋转体45在下表面中央部具备与封闭板34的隔壁面部34c抵接的半球状的轴向承受部45a,但在除此以外的部分与隔壁面部34c具有规定的间隙。
具有磁传递体46的封闭板34的隔壁面部34c与驱动侧旋转体45的下表面在轴向上相对。磁传递体46在封闭板34的隔壁面部34c中的外周侧环状区域,即与驱动侧旋转体45的磁极45a、45s在轴向上相对的外周侧环状区域配置有六个。磁传递体46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彼此分隔且磁分离地配置。在该情况下,磁传递体46自身呈30°的角度范围的扇状,相邻的磁传递体46的间隔也分别具有30°间隔地配置。即,在具有该磁传递体46的封闭板34的隔壁面部34c中,存在磁传递体46的磁性部分和不存在磁传递体46的非磁性部分在周向上交替地每30°角度范围等角度间隔地构成。
从动侧旋转体47与具有磁传递体46的封闭板34的隔壁面部34c的下表面在轴向上相对。从动侧旋转体47在上表面侧的磁相对面47x中的外周侧环状区域,即与磁传递体46在轴向上相对的外周侧环状区域交替地每36°角度范围等角度间隔地设置有五个N极磁极47n和五个S极磁极47s的共计十极(磁极数为“10”,极对数为“5”)的磁铁磁极。从动侧旋转体47在上表面中央部具有与封闭板34的隔壁面部34c抵接的半球状的轴向承受部47a,但除此以外的部分与隔壁面部34c具有规定的间隙。从动侧旋转体47被收容于封闭板34的下表面侧的基台块31的旋转体收容凹部31f内。
这样构成的驱动传递部41如图4的(a)~(c)所示的那样进行动作。以下,主要对驱动侧旋转体45的N极磁极45n进行说明。顺带一提,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驱动侧旋转体45、具有磁传递体46的封闭板34以及从动侧旋转体47的结构,驱动侧旋转体45的180°范围的N极磁极45n在具有磁传递体46的封闭板34中相当于包括包含三个存在磁传递体46的磁性部分和它们之间的三个非磁性部分的角度范围,并且在从动侧旋转体47中相当于包含三个S极磁极47s和两个N极磁极45n的角度范围。
在图4的(a)所示的状态下,与驱动侧旋转体45的N极磁极45n的范围相对的三个磁传递体46分别对N极励磁,三个排列的正中间的磁传递体46位于N极磁极45n的磁极中心,进一步,从动侧旋转体47的三个排列的正中间的S极磁极47s位于与正中间的磁传递体46相对的位置。该状态是从动侧旋转体47没有产生旋转力的稳定的状态。然后,当通过电机40的驱动而驱动侧旋转体45旋转了一个磁传递体46的量时(箭头R1),成为图4的(b)所示的状态。
图4的(b)所示的状态是在磁传递体46中向旋转方向侧偏移了一个磁传递体46的三个排列的正中间的磁传递体46成为驱动侧旋转体45的N极磁极45n的磁极中心的状态。然后,在从动侧旋转体47产生与驱动侧旋转体45的旋转方向为相反方向的旋转力,以使通过驱动侧旋转体45的N极磁极45n励磁后的三个排列的正中间的磁传递体46和从动侧旋转体47的三个排列的正中间的S极磁极47s正面相对。由此,如图4的(c)所示,从动侧旋转体47响应于驱动侧旋转体45的旋转动作而在与驱动侧旋转体45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以比驱动侧旋转体45小的旋转量进行旋转(箭头R2)。
并且,通过驱动侧旋转体45连续性地旋转,不仅是上述的N极磁极45n,S极磁极45s也重复相同的动作,从动侧旋转体47与该驱动侧旋转体45在相反方向上以较小的旋转量进行旋转。具体而言,当驱动侧旋转体45旋转作为磁传递体46的一个的量的60°时,从动侧旋转体47向相反方向旋转作为磁极47n、47s的一个的量的12°。即,驱动侧旋转体45与从动侧旋转体47的旋转比(减速比)为“5:1”,驱动侧旋转体45的旋转在经由磁传递体46向从动侧旋转体47传递的过程中被减速/高转矩化。
此外,作为磁减速部,当将驱动侧旋转体45的磁极的极对数设为“a”,将磁传递体46的个数设为“b”,将从动侧旋转体47的磁极的极对数设为“c”时,以使下式(I)成立的方式设定驱动侧旋转体45及从动侧旋转体47的极对数和磁传递体46的个数。
b=c+a···(I)
在作为磁减速部而发挥功能的本实施方式的驱动传递部41中,驱动侧旋转体45的磁极45n、45s的极对数“1”,磁传递体46的个数为“6”,并且从动侧旋转体47的磁极47n、47s的极对数为“5”,是使上述公式成立的设定。
此外,即使以下式(II)成立的方式设定驱动侧旋转体45及从动侧旋转体47的极对数和磁传递体46的个数,作为磁减速部也成立。
b=c-a···(II)
在以上的公式(I)成立的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从动侧旋转体47响应于驱动侧旋转体45的旋转动作而向相反方向旋转减速的方式,上述公式(II)是从动侧旋转体47响应于驱动侧旋转体45的旋转动作而向相同方向旋转减速的方式。
由于这样的驱动传递部41与通过多个齿轮的啮合而减速并传递驱动的众所周知的齿轮减速部不同,是能够通过磁减速而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驱动传递的构造,因此驱动传递时静音性极高。而且,由于作为磁接头,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驱动侧旋转体45与从动侧旋转体47之间的驱动传递,因此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封闭板34存在于驱动侧旋转体45与从动侧旋转体47之间是可能的。即,在封闭板34能够液密地封闭基台块31的开口部31g。即,通过封闭板34防止在基台块31的开口部31g内存在的制冷剂浸入包含电机40的驱动装置32的壳体42内。
此外,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驱动传递部41、进而作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32,构成为不仅包含位于封闭板34的上侧的电机40和驱动侧旋转体45,还包含具有磁传递体46的封闭板34自身和位于封闭板34的下侧的从动侧旋转体47。
并且,通过控制电机40的旋转驱动,经由驱动传递部41调节膨胀阀13的阀芯33的进退位置,从而进行向蒸发器14供给的制冷剂的供给量的调节。即,通过与车辆空调装置的集成阀装置24联动地进行基于膨胀阀装置30的膨胀阀13的开闭控制,从而进行车辆空调装置的空调控制。
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1)驱动传递部41具有作为磁接头的功能和作为磁减速部的功能,该磁接头通过经由了磁传递体46的驱动侧旋转体45与从动侧旋转体47的磁连结来进行旋转传递,该磁减速部在经由了磁传递体46的从驱动侧旋转体45向从动侧旋转体47的旋转传递时还进行减速,能够通过驱动侧旋转体45及从动侧旋转体47与磁传递体46的通用零件来实现这两个功能。另外,由于磁减速是非接触的,因此不仅具有高静音性、长寿命,而且通过在作为位于驱动侧旋转体45与从动侧旋转体47之间的隔壁部件的封闭板34的隔壁面部34c装入磁传递体46,能够有效地进行驱动侧旋转体45与从动侧旋转体47之间的磁连结,并且能够期待较高的传递效率。
(2)由于是相对于封闭板34的隔壁面部34c的组装凹部34d组装了预先制作的磁传递体46的结构,因此与磁传递体46的组装同时完成定位。能够在定位的同时容易地进行磁传递体46的组装。另外,由于组装凹部34d的与开口位于相反侧的部位由薄壁部34e封堵,因此不会损害封闭板34原有的封闭的功能。另外,虽然在磁传递体46与从动侧旋转体47之间存在薄壁部34e,但是由于薄壁部34e自身的厚度较薄,因此不会较大损害磁传递体46与从动侧旋转体47之间的磁连结。
(3)作为组装于封闭板34的隔壁面部34c的组装凹部34d的磁传递体46,能够通过磁性金属板材容易地制作。另外,能够将磁传递体46容易地构成为使用了磁性金属粉体的烧结部件、树脂部件,并且通过使用磁性金属粉体,能够降低涡流损耗。
(4)由于封闭板34具有凹状部34b,因此在形状上自身的刚性较高,能够抑制封闭板34的无用的变形等。另外,通过在设置于封闭板34的凹状部34b的外周面装配环状的密封部件35,密封部件35对于封闭板34和基台块31的每一个的紧密贴合主要在轴正交方向上。封闭板34的隔壁面部34c在轴向上承受来自在基台块31内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但是由于与密封部件35的紧密贴合方向正交,因此即使承受制冷剂压力,也能够良好地维持密封部件35的紧密贴合状态。
(5)由于是驱动侧旋转体45、磁传递体46以及从动侧旋转体47在轴向上相对的结构,因此能够有助于驱动传递部41的简单结构,并且能够有助于驱动传递部41、进而驱动装置32的轴正交方向上的小型化。
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如以下这样变更并实施。本实施方式及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彼此组合地实施。
上述实施方式的驱动传递部41的结构为一例,也可以适当进行变更。
首先,对具有磁传递体46的封闭板34的变更例进行记载。例如,磁传递体46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六个,也可以如图5的(a)、(b)所示的那样使用二十四个。在该情况下,将封闭板34的隔壁面部34c中的组装凹部34d的数量也设为二十四个。此外,通过将磁传递体46设为二十四个,根据用于使驱动传递部41作为磁减速部发挥功能的上述公式,例如将驱动侧旋转体45的磁极45n、45s的极对数设为“4”,并且将从动侧旋转体47的磁极47n、47s的极对数设为“20”。当然,磁传递体46的个数、驱动侧旋转体45的磁极45n、45s的极对数、从动侧旋转体47的磁极47n、47s的极对数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数量。
另外,并不限定于预先制作磁传递体46并组装于具有薄壁部34e的组装凹部34d的上述实施方式,如图6的(a)、(b)所示,也可以在作为贯通隔壁面部34c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贯通孔的组装孔34f组装磁传递体46。相比形成具有薄壁部34e的组装凹部34d,形成贯通形状的组装孔34f较为容易,并且能够容易地制作封闭板34。另外,也可以将磁传递体46在轴向上加厚省略了薄壁部34e的量的厚度,从而与封闭板34的隔壁面部34c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这样,由于不仅驱动侧旋转体45与磁传递体46之间,磁传递体46与从动侧旋转体47之间也能够彼此直接相对且进一步接近,因此能够使在其间的磁传递效率更良好。此外,在本方式的情况下,为了不损害封闭板34的封闭功能,优选的是液密地密封磁传递体46周围。
另外,如图7所示,也可以使组装于组装孔34f的磁传递体46分别从封闭板34的隔壁面部34c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向轴向突出。这样,能够使驱动侧旋转体45与磁传递体46之间、磁传递体46与从动侧旋转体47之间分别直接相对且进一步接近,从而能够使该两者间的磁传递效率进一步良好。此外,磁传递体46从封闭板34的隔壁面部34c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突出也可以是单侧。
另外,并不限定于将组装凹部34d的薄壁部34e设为存在从动侧旋转体47的下表面侧的上述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也可以将组装凹部34d的薄壁部34e设为存在驱动侧旋转体45的上表面。这样,能够使磁传递体46与从动侧旋转体47之间直接相对且接近,从而能够使其间的磁传递效率良好。
另外,磁传递体46并不限定于将使用磁性金属板材、磁性金属粉体等预先制作的结构组装于组装凹部34d、组装孔34f的方式,例如也可以将封闭板34的隔壁面部34c的组装凹部34d、组装孔34f作为模具,使包含磁性金属粉体的烧结粉末压缩成形,或者使包含磁性金属粉体的树脂材料流入。也可以像这样使磁传递体46相对于封闭板34直接成形。这样,除了降低涡流损耗之外,无需组装磁传递体46,也不存在组装部件间的零件干涉,进一步能够以使磁传递体46与其周围之间没有间隙的方式填充磁性部件。
另外,并不限定于例如通过非磁性SUS等非磁性金属板材的冲压加工、块材料的切削加工等来制作封闭板34的上述实施方式,如图9及图10的(a)、(b)所示,也可以通过非磁性的树脂材料来制作封闭板34。也可以通过使非磁性的树脂材料流入预先制作的磁传递体46周围的嵌件成形来制作封闭板34,在图9所示的方式中,是使磁传递体46完全地埋设于封闭板34的隔壁面部34c的结构,在图10的(a)、(b)所示的方式中,是使磁传递体46分别与封闭板34的隔壁面部34c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位于同一面上,并且分别使隔壁面部34c的轴向上的面露出的结构。这样,与上述同样,无需组装磁传递体46,也不存在组装部件间的零件干涉,进一步能够以使磁传递体46与其周围之间没有间隙的方式填充磁性部件。
另外,虽然以不同的材料制作了封闭板34和磁传递体46,但是如图11所示,也可以通过一个材料进行制作。例如,也可以是使用通过施加热量或者应力而性质能够在磁性相和非磁性相之间变化的SUS板材,使磁性SUS板材的除了磁传递部分46x以外的部分非磁性化,或者使非磁性SUS板材的磁传递部分46x局部地磁性化,从而制作一体地具有磁传递部分46x的封闭板34。这样,可以实现零件数量的降低。
另外,并不限定于在组装凹部34d设置薄壁部34e,并且使封闭板34单独构成为完整的封闭部件的上述实施方式,如图12的(a)、(b)所示,相对于使用去除了薄壁部34e的组装孔34f的封闭板34,也可以是例如使具有有底圆筒状的嵌合凹部36a的薄板的罩部件36装配于封闭板34的凹状部34b的外侧(在该情况下,靠近从动侧旋转体47的部位)的结构。这样,由于至少组装孔34f由罩部件36封堵,因此即使不对磁传递体46周围密封,也能够通过封闭板34和罩部件36而具备完整的封闭功能。
另外,并不限定于将预先制作的多个磁传递体46分别组装于封闭板34的上述实施方式,如图13的(a)~(c)所示,也可以是通过宽度狭窄的连结部46a、46b、46c将在周向上相邻的磁传递体46之间彼此连结,并且将多个磁传递体46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一个零件。此外,在图13的(a)中,表示使用通过内径侧端部连结磁传递体46的连结部46a的方式,在图13的(b)中,表示使用通过径向中间部连结磁传递体46的连结部46b的方式,在图13的(c)中,表示通过外径侧端部连结磁传递体46的连结部46c的方式。通过像这样将多个磁传递体46作为一体的零件,有利于向封闭板34进行组装的组装时间、零件管理等。此外,连结部46a~46c构成为自身的磁阻由于宽度狭窄等而增大。即,通过使相邻的磁传递体46之间实质上磁分离,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性能。
另外,在图20的(a)、(b)所示的封闭板34中,在周向上一体地组装有规定数量的横跨构成凹状部34b的底面部分的隔壁面部34c和构成周面部分的周面部34g相连而成的大致L字形的磁传递体46。磁传递体46具有位于隔壁面部34c且具有实质的磁传递功能的传递部位46d和从传递部位46d大致直角地折弯并位于周面部34g的周壁部位46e。传递部位46d和周壁部位46e呈在它们之间的折弯部位46f大致直角地折弯的形状。磁传递体46的折弯部位46f对应于封闭板34的凹状部34b的隔壁面部34c与周面部34g之间的折弯部34h。
在此,在封闭板34的凹状部34b的折弯部34h和磁传递体46的折弯部位46f中,对于各自的凹状内侧的折弯位置为应力集中部的情况进行研究。封闭板34由非磁性金属或者非磁性树脂构成,磁传递体46由磁性金属构成,磁传递体46相对于封闭板34强度(耐压性)相对地较高,换而言之,封闭板34相对于磁传递体46强度(耐压性)相对地较低。假设使封闭板34的折弯部34h和磁传递体46的折弯部位46f的各自的凹状内侧的折弯位置的曲率相同,并且凹状部34b的内周面在周向上位于同一面的情况下,能够在各折弯位置产生相同的应力集中。这样,由于对于相对强度较低的封闭板34的凹状部34b的不存在磁传递体46的非磁性部分的负担较大,从非磁性部分开始导致较早期的破损,因此可能会综合地降低承受制冷剂的压力的封闭板34的耐压强度。
因此,虽然在图20中略显夸张地表示,但是在本方式中,为非磁性材料且相对强度较低的封闭板34的折弯部34h的折弯位置的曲率设定为比为磁性材料且相对强度较高的磁传递体46的折弯部位46f的折弯位置的曲率大。即,使磁传递体46的折弯部位46f成为相比封闭板34的折弯部34h优先且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形状,并且以强度较高的部件承接应力。在具有这样的磁传递体46的封闭板34中,其耐压强度综合地提高。
另外,在图21的(a)、(b)所示的封闭板34中,是通过相对强度较低的自身的非磁性部分和相对强度较高的磁性部分的磁传递体46,成为在后者的磁传递体46容易优先产生应力集中的形状的其他例。在本方式中,对于封闭板34呈平板形状,磁传递体46呈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磁传递体46的径向内侧端部46g和封闭板34的附近部位为应力集中部的情况进行讨论。假设在将磁传递体46装入封闭板34的组装孔34i的结构中包含磁传递体46而使封闭板34位于同一面的情况下,当在磁传递体46的径向内侧端部46g和封闭板34的附近部位产生同样的应力集中时,对于相对强度较低的封闭板34的磁传递体46周围的部位的负担较大。
因此,虽然在图21中略显夸张地表示,但是在本方式中,在为非磁性材料且相对强度较低的封闭板34中,包含作为磁传递体46的径向内侧端部46g的附近部位的组装孔34i的一部分而设置有在封闭板34的周向上相连而成的凹陷部34j。凹陷部34j呈剖面圆弧状地凹陷的平滑的曲面形状,并且避免与磁传递体46的径向内侧端部46g的表面位于同一面。即,使磁传递体46的径向内侧端部46g成为相比封闭板34的附近部位优先且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形状,并且以强度较高的部件承接应力。即使是具有这样的磁传递体46的封闭板34,其耐压强度也全面地提高。
另外,在图22的(a)、(b)所示的封闭板34中,使用具有进行实质的磁传递的传递部位46d和从传递部位46d折弯的周壁部位46e的大致L字形的磁传递体46,传递部位46d位于凹状部34b的隔壁面部34c并一体地组装,周壁部位46e位于凹状部34b的周面部34g并一体地组装。此外,在本方式的封闭板34中,凹状部34b的内侧面包含磁传递体46地大致位于同一面。另外,虽然封闭板34的周缘板部34a由驱动装置32的壳体42与基台块31夹住而被固定,但是使从磁传递体46的周壁部位46e一体地设置的伸出片46h位于该周缘板部34a内。伸出片46h在周壁部位46e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于与传递部位46d相反侧的端部,进一步从周壁部位46e向与传递部位46d相反的方向延伸。伸出片46h相对于基台块31露出且与基台块31直接抵接,伸出片46h相对于壳体42由封闭板34的一部分覆盖且该覆盖的部分与壳体42抵接。
即,本发明的封闭板34是以下这样的构造:使相对强度较高的磁传递体46的一部分作为伸出片46h并使该伸出片46h位于封闭板34自身的固定部分,磁传递体46自身主要支承封闭板34,尤其是支承承受制冷剂的压力的凹状部34b。这样,本方式的封闭板34还使磁传递体46作为封闭板34自身的骨架而发挥功能,能够期待该封闭板34的耐压强度的提高等。
另外,在图23的(a)、(b)所示的封闭板34中,磁传递体46的伸出片46h相对于周缘板部34a的壳体42露出且与壳体42直接抵接。进一步,在伸出片46h一体地设置有插入片46i,并且相应地在壳体42的端面设置有嵌合孔42a。并且,在壳体42的装配时,成为作为凸部的封闭板34的插入片46i插嵌于作为凹部的壳体42的端面的嵌合孔42a的嵌合(凹凸嵌合),成为封闭板34与壳体42的结合更牢固的构造。由此,也能够期待封闭板34的耐压强度的提高等。此外,相对于封闭板34的周缘板部34a的基台块31,虽然也可以是磁传递体46的伸出片46h露出且与基台块31直接抵接,但是也可以是插装有其他部件等而伸出片46h不与基台块31直接抵接。
另外,作为包含图24所示的封闭板34的构造,在封闭板34的中心部一体地树立设置有支承柱部34k,支承柱部34k的顶端部装配于在壳体42的上底面部分设置的装配凹部42b。即,通过设为以自身的支承柱部34k和壳体42支承尤其是承受制冷剂的压力的凹状部34b的隔壁面部34c而抑制变形的构造,能够期待封闭板34的耐压强度的提高等。
另外,在包含图25所示的封闭板34的构造中,在壳体42的上底面部分一体地树立设置有支承柱部42c,并且支承柱部42c的顶端部与封闭板34中的凹状部34b的隔壁面部34c的中心部抵接。即,通过设为壳体42的支承柱部42c支承凹状部34b的隔壁面部34c的构造是实现封闭板34的耐压强度的提高等的变更例。
另外,在包含图26所示的封闭板34的构造中,对于封闭板34和壳体42另外准备支承柱部件51,并且支承柱部件51装配于在壳体42的上底面部分设置的装配筒部42d。支承柱部件51相对于装配筒部42d能够通过规定的力以上插入并移动,在小于该规定的力的情况下被保持为不能移动。并且,支承柱部件51的顶端部与封闭板34中的凹状部34b的隔壁面部34c的中心部抵接,并且由支承柱部件51支承凹状部34b的隔壁面部34c。本方式是实现封闭板34的耐压强度的提高等的变更例,并且是能够调节支承柱部件51的插入位置的构造,因此能够容易地应对个别的尺寸误差等情况。
另外,在包含图27所示的封闭板34的构造中,是与上述同样地使用支承柱部件51,支承柱部件51的顶端部与平板形状的封闭板34的中心部抵接并支承,从而实现封闭板34的耐压强度的提高等的变更例。此外,为了防止附图变得复杂,省略了上述的图24~图27的方式中的壳体42的内部结构。
另外,在图28所示的平板形状的封闭板34中,设置有连结部分46j,该连结部分46j将在周向上排列设置的规定数量的磁传递体46中的电角具有360°的相位差的磁传递体46彼此,即将图28的方式中的机械角为90°的磁传递体46彼此在封闭板34的径向内侧彼此连结。连结部分46j呈十字状,其交叉位于封闭板34的中心部。连结部分46j不产生磁影响地提高封闭板34的强度,能够期待封闭板34的耐压强度的提高等。
另外,在图29所示的平板形状的封闭板34中,是作为磁传递体46的十字形的连结部分46j的交叉点的封闭板34的中心部与和上述的图25的方式的壳体42一体的支承柱部42c或者装配于图26及图27的方式的壳体42的支承柱部件51的顶端部抵接的构造。由此,能够期待封闭板34的耐压强度的进一步的提高等。
另外,在为了提高封闭板34的耐压强度而相应地增大自身的厚度的情况下,如图30、图31及图32所示,需要将磁传递体46构成为高度较高。另一方面,磁传递体46的周向上的配置位置由极数确定,磁传递体46的磁传递面46k需要具有最低限度的大小。这样,有在周向上相邻的磁传递体46之间的漏磁增加的担忧。考虑到这一点,图30所示的磁传递体46具有切口部46m,该切口部46m确保磁传递面46k的大小,并且将除了相邻的磁传递体46彼此相对的周向两侧面46l的两端部之外的一部分切割为圆弧状。图31所示的磁传递体46具有周壁部位46e和伸出片46h,并且具有同样地将周向两侧面46l局部切割为圆弧状的切口部46m。图32所示的磁传递体46具有将周向两侧面46l局部切割为矩形形状的切口部46n。通过这些切口部46m、46n,相邻的磁传递体46彼此的间隔被确保,从而实现漏磁的抑制。
接着,对驱动侧旋转体45和从动侧旋转体47的变更例进行记载。
虽然并未特别地提及驱动侧旋转体45的磁极45n、45s的磁化方式,但是也可以如图14所示的那样在轴向上磁化。此外,电机40中的转子44的磁极44n、44s的磁化方式也可以是同样地在轴向上磁化。在该情况下,即使在使驱动侧旋转体45的磁极45n、45s的磁极数与转子44的磁极44n、44s的磁极数相同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转子44与驱动侧旋转体45之间使用图2所示的磁性板50,或者也能够省略磁性板50。在省略了磁性板50的情况下,虽然也可以在转子44和驱动侧旋转体45使用其他的磁铁零件,但是也能够由一个磁铁零件构成。
另外,驱动侧旋转体45的磁极45n、45s的磁化方式也可以是如图15所示的那样磁极主要出现在需要面上的极各向异磁化。此外,转子44的磁极44n、44s的磁化方式也可以同样是极各向异性磁化。在该情况下,即使是极各向异性磁化的情况,也可以在转子44与驱动侧旋转体45之间使用图2所示的磁性板50,或者也能够省略磁性板50。在省略了磁性板50的情况下,与上述同样,虽然也可以在转子44和驱动侧旋转体45使用其他的磁铁零件,但是也能够由一个磁铁零件构成。
此外,在一体地构成驱动侧旋转体45的磁极45n、45s和转子44的磁极44n、44s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使驱动侧的磁极的磁力构成为比从动侧旋转体47的磁极47n、47s的磁力大。这是因为在作为转子44使用的部分和磁连结所使用的部分这双方都需要驱动侧的磁极的磁力。作为增大磁力的方法,在磁铁材料为相同材料的情况下,增加轴向上的厚度,或者在轴向上的厚度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强磁铁材料来应对。
虽然并未特别地提及从动侧旋转体47的磁极47n、47s的磁化方式,但是也可以是如图16所示的那样在轴向上磁化,也可以是如图17所示的那样磁极主要出现在需要面上的极各向异性磁化。
接着,作为除了上述以外的变更例,虽然是设为驱动侧旋转体45、磁传递体46以及从动侧旋转体47在轴向上相对的结构,但也可以使用分别在径向上相对的结构。在该情况下,需要相应地进行封闭板34的形状变更等的应对,例如使封闭板34的一部分位于在径向上相对的例如磁传递体46与从动侧旋转体47之间。
上述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32的结构为一例,也可以适当进行变更。
虽然并未特别地提及从动侧旋转体47的旋转支承,但是也可以如图2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等那样,相对于基台块31的径向相对部位直接地或者使用轴承(省略图示)来支承从动侧旋转体47。另外,如图18所示,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使从动侧旋转体47相对于基台块31的径向相对部位设置间隙31s,从而容许从动侧旋转体47向径向的偏移。由于从动侧旋转体47经由磁传递体46而与驱动侧旋转体45磁连结,因此能够没有大偏移地旋转。这样,能够容许从动侧旋转体47的轴偏移等。此外,构成为即使是从动侧旋转体47在径向上偏移的配置,也能够维持与阀芯33的连结。
虽然在壳体42内收容了作为电机40的结构零件的定子43和转子44等,但是如图19所示,也可以是在壳体42内收容完成品的电机40x,并且通过电机40x使驱动传递部41的驱动侧旋转体45旋转的结构。
除了上述以外,也可以适当进行变更。
虽然膨胀阀装置30以基台块31为下侧,以驱动装置32为上侧,但是配置构造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适当进行变更。
虽然驱动传递部41作为磁减速部而发挥功能,但是也可以还包含使输入输出力相反的磁增速部而作为磁变速部发挥功能。
虽然应用于车辆空调用的制冷循环装置D的膨胀阀装置30,但是也可以应用于除了车辆空调以外或者除了膨胀阀以外的阀装置的驱动装置、被驱动对象为阀芯以外即除了阀装置以外的驱动装置、不具有电机的驱动传递装置等。
本发明依据实施例进行了记述,但应理解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构造。本发明还包含各种变形例、等同范围内的变形。此外,各种组合、方式,进而包含这些中仅一要素,或包含一要素以上亦或是以下的其他的组合、方式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与思想范围内。
符号说明
31基台块(被固定部件);32驱动装置、33阀芯(被驱动对象);34封闭板(隔壁部件);34a周缘板部;34b凹状部;34c隔壁面部(底面部分);34d组装凹部(凹部);34f组装孔(贯通孔);34g周面部(周面部分);34h折弯部;34j凹陷部;34k支承柱部(支承部);36罩部件;40、40x电机;41驱动传递部(驱动传递装置);42壳体(被固定部件、周围部件);42c支承柱部(支承部);45驱动侧旋转体;45n、45s磁极;46磁传递体(磁传递部);46a、46b、46c连结部;46d传递部位;46e周壁部位;46f折弯部位;46g径向内侧端部(应力集中位置);46h伸出片(伸出部);46i插入片(嵌合部);46j连结部分;46l周向两侧面(相对面);46m、46n切口部;46x磁传递部分(磁传递部);47从动侧旋转体;47n、47s磁极;51支承柱部件(支承部)。

Claims (13)

1.一种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备:
进行旋转驱动的电机;以及
驱动传递装置,该驱动传递装置具有作为磁接头的功能和作为变速部的功能,所述磁接头使驱动侧旋转体和从动侧旋转体经由隔壁部件以非接触的方式磁连结以从作为驱动侧的所述电机向从动侧传递旋转驱动力,所述变速部对向被驱动对象传递的旋转进行变速,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传递装置具备:
所述驱动侧旋转体,该驱动侧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
多个磁传递部,该多个磁传递部能够由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励磁,并且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彼此磁分离地配置;以及
所述从动侧旋转体,该从动侧旋转体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并且响应于经由了所述磁传递部的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的旋转动作而进行旋转,
所述驱动传递装置还具有作为磁变速部的功能,该磁变速部通过使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所述磁传递部的数量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不同而在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与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之间进行旋转变速,
所述磁传递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一体地装入于所述隔壁部件,
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配置有多个的所述磁传递部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构成为在轴向上相对,
所述隔壁部件的一部分具有凹状部,
所述磁传递部构成于所述隔壁部件的凹状部的底面部分,
所述隔壁部件的所述凹状部具有所述底面部分和周面部分,
所述磁传递部包括:传递部位,该传递部位位于所述凹状部的底面部分且进行实质的磁传递;以及周壁部位,该周壁部位从所述传递部位大致直角地折弯并位于所述周面部分,
所述隔壁部件中的所述凹状部的所述底面部分与所述周面部分之间的折弯部的曲率比所述磁传递部的所述传递部位与所述周壁部位之间的折弯部位的曲率大。
2.一种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备:
进行旋转驱动的电机;以及
驱动传递装置,该驱动传递装置具有作为磁接头的功能和作为变速部的功能,所述磁接头使驱动侧旋转体和从动侧旋转体经由隔壁部件以非接触的方式磁连结以从作为驱动侧的所述电机向从动侧传递旋转驱动力,所述变速部对向被驱动对象传递的旋转进行变速,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传递装置具备:
所述驱动侧旋转体,该驱动侧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
多个磁传递部,该多个磁传递部能够由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励磁,并且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彼此磁分离地配置;以及
所述从动侧旋转体,该从动侧旋转体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并且响应于经由了所述磁传递部的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的旋转动作而进行旋转,
所述驱动传递装置还具有作为磁变速部的功能,该磁变速部通过使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所述磁传递部的数量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不同而在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与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之间进行旋转变速,
所述磁传递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一体地装入于所述隔壁部件,
所述隔壁部件在所述磁传递部的应力集中位置的周围具有曲面形状的凹陷部。
3.一种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备:
进行旋转驱动的电机;以及
驱动传递装置,该驱动传递装置具有作为磁接头的功能和作为变速部的功能,所述磁接头使驱动侧旋转体和从动侧旋转体经由隔壁部件以非接触的方式磁连结以从作为驱动侧的所述电机向从动侧传递旋转驱动力,所述变速部对向被驱动对象传递的旋转进行变速,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传递装置具备:
所述驱动侧旋转体,该驱动侧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
多个磁传递部,该多个磁传递部能够由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励磁,并且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彼此磁分离地配置;以及
所述从动侧旋转体,该从动侧旋转体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并且响应于经由了所述磁传递部的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铁磁极的旋转动作而进行旋转,
所述驱动传递装置还具有作为磁变速部的功能,该磁变速部通过使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所述磁传递部的数量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的磁极数不同而在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与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之间进行旋转变速,
所述磁传递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一体地装入于所述隔壁部件,
所述隔壁部件具有用于自身相对于被固定部件的固定的周缘板部,
所述磁传递部具有向所述周缘板部伸出的伸出部,
所述磁传递部在所述伸出部具有嵌合部,
所述隔壁部件使用所述磁传递部的所述嵌合部而相对于所述被固定部件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部件具有凹部或者贯通孔,
所述磁传递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是由磁性金属材料构成的磁传递体,
该磁传递体组装于所述凹部或者贯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部件具有凹部或者贯通孔,
所述磁传递部通过使用了磁性金属材料的磁传递体相对于所述凹部或者贯通孔的直接成形而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部件具有贯通孔,
所述磁传递体装入于所述贯通孔,
所述隔壁部件包含罩部件,该罩部件以至少封堵所述贯通孔的方式相对于所述隔壁部件进行装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传递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是由磁性金属材料构成的磁传递体,
所述隔壁部件通过非磁性的树脂材料相对于所述磁传递体的成形而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磁传递体彼此通过连结部连结而整体构成为一个零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磁传递部中的电角为360°的所述磁传递部彼此通过连结部分连结以提高所述隔壁部件的强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部件由设置于自身或者周围部件的支承部支承以抑制自身的变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部件构成为所述磁传递部的连结部分所处的部位由设置于所述周围部件的所述支承部支承。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多个所述磁传递部中彼此相邻的所述磁传递部具有彼此相对的面被局部切割的切口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部件使用通过施加热量或者应力而性质能够在磁性相和非磁性相之间变化的材料而构成,
所述磁传递部构成为使所述隔壁部件的一部分的性质变化的磁传递部分。
CN202080083646.4A 2019-12-06 2020-11-30 驱动传递装置及驱动装置 Active CN1147617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21191 2019-12-06
JP2019-221191 2019-12-06
JP2020141639A JP7396228B2 (ja) 2019-12-06 2020-08-25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駆動装置
JP2020-141639 2020-08-25
PCT/JP2020/044545 WO2021112045A1 (ja) 2019-12-06 2020-11-30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1707A CN114761707A (zh) 2022-07-15
CN114761707B true CN114761707B (zh) 2024-06-07

Family

ID=76221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3646.4A Active CN114761707B (zh) 2019-12-06 2020-11-30 驱动传递装置及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24419B2 (zh)
CN (1) CN114761707B (zh)
WO (1) WO20211120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5305A (zh) * 2021-09-26 2021-12-07 任峰 一种节能型加速磁力电动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2821A (ja) * 1995-05-15 1996-11-26 Yokohama Haidetsukusu Kk 密封式流量調整弁
JPH10304603A (ja) * 1997-04-21 1998-11-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気密分離型駆動装置
JP2009281497A (ja) * 2008-05-22 2009-12-03 Fec:Kk マグネット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回転動力伝達装置
JP2010106940A (ja) * 2008-10-29 2010-05-13 Osaka Univ 磁気波動歯車装置および磁気伝達減速機
CN102037257A (zh) * 2008-05-21 2011-04-27 株式会社松荣工机 磁耦合装置
CN106233038A (zh) * 2014-04-17 2016-12-14 株式会社电装 动力传递装置
DE102015223338A1 (de) * 2015-11-25 2017-06-01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Magnetische Kuppl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e Abwärmenutzungseinrichtung
JP2018078777A (ja) * 2016-11-11 2018-05-17 株式会社プロスパイン 回転増速部を有する発電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24967B1 (zh) 1964-11-27 1973-07-25
US4896754A (en) * 1988-08-25 1990-01-30 Lord Corporation Electrorheological fluid force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device
JPH08152075A (ja) 1994-11-28 1996-06-11 Yokohama Eirokuitsupu Kk 方向制御弁
JP3028191B2 (ja) 1995-08-31 2000-04-04 セントラルマシン株式会社 流体制御用バルブへの駆動力伝達装置
JP2001095227A (ja) * 1999-09-20 2001-04-06 Sanmei Electric Co Ltd ツインファン
JP3885606B2 (ja) * 2002-02-15 2007-02-21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永久磁石式渦電流減速装置
US6841910B2 (en) * 2002-10-02 2005-01-11 Quadrant Technology Corp. Magnetic coupling using halbach type magnet array
JP4824967B2 (ja) 2005-08-10 2011-11-30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電気かみそり用アタッチメント
JP4703550B2 (ja) * 2006-12-18 2011-06-15 有限会社マグネオ技研 磁気回転伝達装置及び密閉撹拌装置
JP6202354B2 (ja) * 2014-09-03 2017-09-27 インダストリー−アカデミック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ファウンデイション, チョソン ユニバーシティーIndustry−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Chosun University 磁束集中型ポールピースを有するマグネチックギア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2821A (ja) * 1995-05-15 1996-11-26 Yokohama Haidetsukusu Kk 密封式流量調整弁
JPH10304603A (ja) * 1997-04-21 1998-11-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気密分離型駆動装置
CN102037257A (zh) * 2008-05-21 2011-04-27 株式会社松荣工机 磁耦合装置
JP2009281497A (ja) * 2008-05-22 2009-12-03 Fec:Kk マグネット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回転動力伝達装置
JP2010106940A (ja) * 2008-10-29 2010-05-13 Osaka Univ 磁気波動歯車装置および磁気伝達減速機
CN106233038A (zh) * 2014-04-17 2016-12-14 株式会社电装 动力传递装置
DE102015223338A1 (de) * 2015-11-25 2017-06-01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Magnetische Kuppl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e Abwärmenutzungseinrichtung
JP2018078777A (ja) * 2016-11-11 2018-05-17 株式会社プロスパイン 回転増速部を有する発電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12045A1 (ja) 2021-06-10
US20220294328A1 (en) 2022-09-15
US11824419B2 (en) 2023-11-21
CN114761707A (zh) 2022-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96036B2 (en) Valve device
KR0147883B1 (ko) 유체압축장치 및 공기조화기
US7553134B2 (en) Switch valve structure of fluid machine
US20210086588A1 (en) Valve device
CN114761707B (zh) 驱动传递装置及驱动装置
JP2004263726A (ja) 電動式切換弁
JP7396228B2 (ja)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駆動装置
CN110073123B (zh) 动力传递装置
US20210102635A1 (en) Valve device
WO2019235502A1 (ja) 弁装置
WO2020100857A1 (ja) 駆動装置及び弁装置
JP3327670B2 (ja) 流体圧縮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109253533B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JP7192481B2 (ja) モータ装置、モータ制御装置及び弁装置
JP3312989B2 (ja) 流体圧縮機
KR0151510B1 (ko) 유체압축기
WO2023100345A1 (ja) 給油部品、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20153512A (ja) 駆動装置及び弁装置
JP3246700B2 (ja) 流体圧縮機
JP2000329250A (ja) 作動媒体の流路切換装置における駆動機構
CN103781994A (zh) 流体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