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1345A - 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以及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以及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61345A CN114761345A CN201980102431.XA CN201980102431A CN114761345A CN 114761345 A CN114761345 A CN 114761345A CN 201980102431 A CN201980102431 A CN 201980102431A CN 114761345 A CN114761345 A CN 1147613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lt
- guide rail
- rail bracket
- bracket
-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2—Guideways; Guid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了电梯平时运行时的重复负载以外还提高相对于地震水平负载等的异常时的剪切负载的耐久性的托架的固定结构。本发明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具备固定于升降路径(1)的壁面(1A)侧的壁侧导轨托架(11A)、相对于壁侧导轨托架(11A)设置于导轨(7、8)侧的导轨侧导轨托架(11B)、固定壁侧导轨托架(11A)和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第一螺栓(15A)、安装于壁侧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之间的第二螺栓(19A)。第二螺栓(19A)以相对于壁侧导轨托架(11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紧固力比由第一螺栓(15A)产生的紧固力小的方式安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以及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已知国际公开第2015/029182号场刊(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
专利文献1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具备一端部固定于升降路径壁的壁用托架、与该壁用托架的另一端部的一面抵接并固定轿厢导轨的轿厢导轨用托架、与壁用托架的另一端部的另一面抵接且固定配重导轨的配重导轨用托架、夹着壁用托架接合轿厢用托架以及配重用托架的贯通螺栓(参照说明书摘要)。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还记载了在贯通螺栓的附近设置弹簧销、铆钉等的支压材料。该支压材料在轿厢用托架、壁用托架以及配重用托架中不进行贯通孔加工,压入该贯通孔而被固定(参照第0024段)。通过设置支压材料,在贯通螺栓的剪切强度不足的情况下能够简单地加强贯通螺栓7,相对于轿厢质量变大、地震水平负载增加的情况也能够避免轿厢用托架、壁用托架以及配重用托架的再设计(参照第0025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029182号场刊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中,在托架上不进行贯通孔加工,在该贯通孔中压入支压材料。因此,支压材料总是接触于轿厢导轨用托架、壁用托架以及配重导轨用托架,在电梯的平时运行时会从轿厢导轨用托架、壁用托架以及配重导轨用托架中承受负载(重复负载)。支压材料由于承受重复负载而疲劳,其耐久性成为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了电梯的平时运行时的重复负载以外还提高相对于地震水平负载等的异常时的剪切负载的耐久性的托架的固定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具备固定于升降路径的壁面侧的壁侧导轨托架、相对于上述壁侧导轨托架设置于导轨侧的导轨侧导轨托架、固定上述壁侧导轨托架和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的第一螺栓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中,
具备安装于上述壁侧导轨托架与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之间的第二螺栓,
上述第二螺栓以相对于上述壁侧导轨托架以及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的紧固力比由上述第一螺栓产生的紧固力小的方式安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除了电梯平时运行时的重复负载以外还提高相对于地震水平负载等的异常时的剪切负载的耐久性的托架的固定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剖视图)。
图2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结构的水平剖视图。
图3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共用导轨托架的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使用于共用导轨托架的壁侧托架的俯视图。
图5是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使用于共用导轨托架的导轨侧托架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剪切用螺栓的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共用导轨托架中的壁侧导轨托架与导轨侧导轨托架的固定方法的概略图。
图8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轿厢用导轨托架以及配重用导轨托架的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图9涉及作为剪切用螺栓使用自钻螺钉的本发明的变更例,是表示自钻螺钉的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在共用导轨托架中不能进行用于安装剪切用螺栓的钻孔的区域的俯视图。
图11是与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比较例,是表示用焊接加强的共用导轨托架的固定结构的一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方式参照图1~图10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与本发明的比较例参照图11进行说明。并且,在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方向与轿厢4的升降方向一致。
参照图1以及图2,关于电梯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00的结构的侧视图(剖视图)。图2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00的结构的水平剖视图。
电梯装置100具备在升降路径1内进行升降的轿厢4以及配重5、卷绕未图示的主绳索的卷扬机3、竖直设置于升降路径1内并引导轿厢4的升降的轿厢用导轨6、7、竖直设置于升降路径1内并引导配重5的升降的配重用导轨8、9。
轿厢4以及配重5设置于建筑物所设置的升降路径1的内部,通过未图示的主绳索吊挂式地悬挂。在本实施例中,表示卷扬机3配置于升降路径1的顶部的示例,但卷扬机3的位置并不限定于升降路径1的顶部。轿厢用导轨6、7以及配重用导轨8、9沿升降路径1的内壁1A在上下方向上竖直设置。
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00是牵引方式的装置,利用卷扬机3摩擦驱动主绳索,使轿厢4沿轿厢用导轨6、7在上下方向上升降且使配重5沿配重用导轨8、9在上下方向上升降。
升降路径1形成于建筑物,是轿厢4以及配重5升降的升降空间。轿厢4在前面4A设置有乘客的乘降用的开闭门。因此,在升降路径1的前侧的壁面1Aa上形成开口。另外,在升降路径1内配置控制包括轿厢4的升降的电梯装置100的动作的控制盘2。
轿厢用导轨6被轿厢用导轨托架12固定于升降路径1的内壁1A。轿厢用导轨7以及配重用导轨8通过共用导轨托架11被固定于升降路径1的内壁1A。配重用导轨9通过配重用导轨托架10被固定于升降路径1的内壁1A。
轿厢用导轨托架12是专门使用于轿厢用导轨6的导轨托架,具备壁侧轿厢用导轨托架12A与导轨侧轿厢用导轨托架12B而构成。共用导轨托架11是轿厢用导轨7以及配重用导轨8两者共用的导轨托架,具备壁侧共用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共用导轨托架11B而构成。配重用导轨托架10是专门使用于配重用导轨9的导轨托架,具备壁侧配重用导轨托架10A与导轨侧配重用导轨托架10B而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配重用导轨托架10以及共用导轨托架11相对于轿厢4配置于升降路径1的一侧壁面1Ab侧,轿厢用导轨托架12配置于升降路径1的另一侧壁面1Ac侧。另外,共用导轨托架11以及轿厢用导轨托架12配置于升降路径1前侧的壁面1Aa侧,配重用导轨托架10配置于升降路径1后侧的壁面1Ad。
配重用导轨托架10将配重用导轨9固定于升降路径1后侧的壁面1Ad。共用导轨托架11将轿厢用导轨7以及配重用导轨8固定于升降路径1的侧壁面1Ab。轿厢用导轨托架12将轿厢用导轨6固定于升降路径1的侧壁面1Ac。
以下,在壁侧轿厢用托架12A以及导轨侧轿厢用导轨托架12B、壁侧共用导轨托架11A以及导轨侧共用导轨托架11B、壁侧配重用导轨托架10A以及导轨侧配重用导轨托架10B中,在没有必要区分“轿厢用”、“共用”以及“配重用”的情况下,存在称为壁侧导轨托架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或仅称为壁侧托架以及导轨侧托架进行说明的情况。
其次,关于本实施例中的壁侧导轨托架与导轨侧导轨托架的固定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1,关于与本实施例的比较例进行说明。图11是与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比较例,是表示用焊接增强的共用导轨托架11的固定结构的一例的俯视图。
在图11的比较例中,也与本实施例相同,共用导轨托架11由壁侧导轨托架11A和导轨侧导轨托架11B构成。壁侧导轨托架11A如图1以及图2中说明,通过未图示的锚柱固定于升降路径1的内壁1A。导轨侧导轨托架11B是共用导轨托架,轿厢用导轨7以及配重用导轨8通过连结部件14固定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连结部件14由螺栓14A以及螺母14B构成。
在壁侧导轨托架11A上形成有多个腰形孔11Aa。在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上形成多个腰形孔11Ba。腰形孔11Aa与腰形孔11Ba以各自的轴向(较长方向)垂直的方式形成。
壁侧导轨托架11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1B通过连结部件15固定。连结部件15由螺栓15A以及螺母15B构成,通过在插通腰形孔11Aa与腰形孔11Ba的螺栓15A中螺纹结合螺母,壁侧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通过螺栓15A以及螺母15B连结。
在本变更例中,腰形孔11Ba仅设置与连结壁侧导轨托架11A和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连结部件15的数量相同的数量(2个)。另一方面,腰形孔11Aa比连结部件15的数量多地设置。这是为了,在腰形孔11Ba的轴向的范围内不能够调整壁侧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能够使用不同的腰形孔11Aa调整壁侧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相对的位置关系。
而且,导轨侧导轨托架11B在与壁侧导轨托架11A的板面对置的位置上形成腰形孔11Bb,在腰形孔11Bb的周缘部上设置与壁侧导轨托架11A的焊接部16。另外,导轨侧导轨托架11B在侧缘部11B-S上设置与壁侧导轨托架11A的焊接部17。
连结部件15使摩擦力作用于壁侧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之间,利用该摩擦力固定壁侧导轨托架11A和导轨侧导轨托架11B。可是,在作用由地震引起的大的剪切力(地震负载、水平负载)的情况下,该摩擦力无法承受地震的负载,会在壁侧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之间产生相对的位置偏离的可能性。因此,通过设置2个焊接部16、17能加强壁侧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固定强度。即,2个焊接部16、17相对于因地震引起的剪切负载加强壁侧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固定强度。
在图11的比较例中,通过焊接部16、17加强壁侧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固定强度,相对于此,在专利文献1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具有导轨托架的固定装置)中,没必要通过使用弹簧销或铆钉等的支压部件进行焊接。如专利文献1的导轨托架不需要焊接的导轨托架被称为无焊接调整式导轨托架等。
具有本实施例的导轨托架的固定装置(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属于无焊接调整式导轨托架。
关于本实施例的导轨托架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参照图3至图7,作为本实施例的导轨托架的一例关于共用导轨托架11进行说明。该情况下,本实施例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具备固定于升降路径1的壁面1A侧的壁侧导轨托架11A、相对于壁侧导轨托架11A设置于导轨7、8侧的导轨侧导轨托架11B、固定壁侧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摩擦固定螺栓15A、安装于壁侧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之间的剪切用螺栓19A。
在以下的说明中,存在摩擦固定螺栓15A称为第一螺栓、剪切用螺栓19A称为第二螺栓进行说明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螺栓是形成有螺纹的棒状部件,是防止或抑制壁侧导轨托架11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位置偏离的部件。
参照图3至图5关于共用导轨托架1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共用导轨托架11的固定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使用于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共用导轨托架11的壁侧托架11A的俯视图。图5是使用于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共用导轨托架11的导轨侧托架11B的俯视图。
共用导轨托架11具备壁侧导轨托架11A和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由两个部件构成。壁侧导轨托架11A具有主体部11A-1、从主体部11A-1向下方垂直地折弯的折弯部11A-2。壁侧导轨托架11A的折弯部11A-2通过锚柱18A与螺母18B被固定于升降路径1的侧壁面(内壁)1Ab(参照图2)。锚柱18A以及螺母18B构成在升降路径1中连结壁侧导轨托架11A的连结工具18。折弯部11A-2具有锚柱18A贯通的贯通孔11Ab。
锚柱18A以及螺母18B构成在升降路径1的侧壁面1Ab上固定共用导轨托架11的固定部件。在壁侧导轨托架11A被固定于升降路径1的内壁(侧壁面)1Ab的状态下,主体部11A-1形成平行于水平方向的水平面,折弯部11A-2形成平行于铅垂方向的垂直部。
导轨侧导轨托架11B具有主体部11B-1、从主体部11B-1向上方垂直地折弯的第一折弯部11B-2以及第二折弯部11B-3。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与壁侧导轨托架11A的上面侧重合而被固定于壁侧导轨托架11A。即,层叠壁侧导轨托架11A的主体部11A-1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主体部11B-1而固定。在共用导轨托架11被固定于升降路径1的内壁(侧壁面)1Ab(参照图2)的状态下,主体部11B-1形成平行于水平方向的水平面,第一折弯部11B-2以及第二折弯部11B-3形成平行于铅垂方向的垂直部。
在第一折弯部11B-2上固定轿厢用导轨7。在第二折弯部11B-3上固定配重用导轨8。轿厢用导轨7通过轨夹13被导轨固定螺栓14A以及导轨固定螺母14B固定于第一折弯部11B-2。配重用导轨8通过轨夹13被导轨固定螺栓14A以及导轨固定螺母14B固定于第二折弯部11B-3。
导轨固定螺栓14A以及导轨固定螺母14B构成在导轨托架上连结导轨的导轨连结部件。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第一折弯部11B-2以及第二折弯部11B-3具有导轨固定螺栓14A插通的贯通孔11Bb。
壁侧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被连结部件15固定。连结部件15由螺栓15A以及螺母15B构成。在壁侧导轨托架11A上形成腰形孔(第一腰形孔)11Aa,在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上形成腰形孔(第二腰形孔)11Ba。壁侧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通过在插通于腰形孔11Aa与腰形孔11Ba的螺栓15A上螺纹结合螺母15B而连结。
连结部件15推压壁侧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互相对置的板面彼此,在两板面之间作用摩擦力。壁侧导轨托架11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1B通过该摩擦力抑制由剪切力而导致的位置偏离。因此,也存在连结部件15称为摩擦固定部件、螺栓15A称为摩擦固定螺栓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连结部件15承受在电梯装置100的平常运行时作用于导轨托架的重复负载(剪切负载)。以下,将电梯装置100的平常运行时连结部件15所承受的剪切负载称为重复负载。
连结部件15作为建筑物误差的调整用而兼顾使用。壁侧导轨托架11A的腰形孔11A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腰形孔11Ba以各自的轴向(较长方向)垂直的方式配置,能够根据建筑物误差在腰形孔11Aa以及腰形孔11Ba的各轴向长度的范围中调整壁侧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位置关系。即,腰形孔11Aa以及腰形孔11Ba构成调整壁侧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调整用腰形孔。
在本实施例中,壁侧导轨托架11A的腰形孔11Aa以其轴向相对于固定壁侧导轨托架11A的升降路径1的侧壁面1Ab平行的方式形成。另一方面,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腰形孔11Ba以其轴向相对于固定壁侧导轨托架11A的升降路径1的侧壁面1Ab垂直的方式形成。
腰形孔11Aa的数量相对于连结壁侧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连结部件15的数量较多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4个连结部件15设置8个腰形孔11Aa。这是为了,通过在从升降路径1的侧壁面1Ab离开的方向设置多列腰形孔11Aa而扩大相对于建筑物误差的调整范围。
除了连结部件15以外,在壁侧导轨托架11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上设置防止剪切方向的位置偏离的剪切用螺栓19A。在壁侧导轨托架11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上因地震引起的大的剪切力(地震负载)起作用的情况下,存在壁侧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之间的摩擦力不足而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相对于壁侧导轨托架11A产生滑动的可能性。剪切用螺栓19A是在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相对于壁侧导轨托架11A产生滑动的情况下用于与壁侧导轨托架11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1B接触而承受剪切力的部件。即,剪切用螺栓19A在由连结部件15的连结而产生的摩擦力无法承受地震等的异常时而在托架11A、11B之间产生滑动的情况下,代替摩擦固定螺栓15A承受摩擦固定螺栓15A所承受的剪切力。由此,剪切用螺栓19A减小摩擦固定螺栓15A所承受的剪切力,防止摩擦固定螺栓15A的断裂。
连结部件15的螺栓(以下,称为摩擦固定螺栓)15A由于用摩擦力固定壁侧导轨托架11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1B而承受大的轴向力,在摩擦固定螺栓15A上产生轴向的应力。由此,摩擦固定螺栓15A以承受重复负载的方式构成。
另一方面,剪切用螺栓19A减小从壁侧导轨托架11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两者承受的轴向力、或不承受轴向力而减小在剪切用螺栓19A上产生的轴向应力、或使其为零。
在本实施例中,剪切用螺栓(第二螺栓)19A以其相对于壁侧导轨托架11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紧固力比由摩擦固定螺栓(第一螺栓)15A产生的紧固力小的方式安装。
由此,剪切用螺栓19A以尽量不承受重复负载的方式构成。该情况下,剪切用螺栓19A在容许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与壁侧导轨托架11A的水平方向的位置偏离的状态下安装。以下,将剪切用螺栓19A的这样的安装状态称为“重复负载不作用的程度的安装状态”进行说明。
即,剪切用螺栓19A相对于摩擦固定螺栓15A从壁侧导轨托架11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两者承受的轴向力小,在内部产生的轴向应力小。另外,剪切用螺栓19A相对于摩擦固定螺栓15A在电梯装置100的平时运行时所承受的重复负载小。这里,“小”包含零。
剪切用螺栓19A为了防止从共用导轨托架11的脱落而螺纹结合螺母19B。可是,以由剪切用螺栓19A产生的壁侧导轨托架11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连结力尽量小、优选为零的方式螺纹结合螺母19B。剪切用螺栓19A以及螺母19B构成限制壁侧导轨托架11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剪切方向(水平方向)中的位置偏离的剪切方向位置限制部件(水平方向位置限制部件)19。
在本实施例的共用导轨托架11中,平常运行时所受到的重复负载由摩擦固定螺栓15A承担,剪切用螺栓19A为了限制剪切方向(水平方向)上的大的位置偏离而设置。换而言之,剪切用螺栓19A承受地震等的异常时的剪切负载。如此,通过将摩擦固定螺栓15A的功能与剪切用螺栓19A的功能分离,便于进行用于设计的计算,并且,由于通过摩擦固定螺栓15A实现的摩擦力与在剪切用螺栓19A中承受的异常时的剪切负载变得明确,因此也容易进行应用设计。
另外,摩擦固定螺栓15A通过以从导轨7、8至连结位置的尺寸尽量变小的方式配置,能够减小弯曲力矩,能够以小的摩擦力有效地维持壁侧导轨托架11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连结状态。因此,摩擦固定螺栓15A优选配置于导轨7、8的背面附近。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4根摩擦固定螺栓15A与2根剪切用螺栓19A。4根摩擦固定螺栓15A中的3根摩擦固定螺栓15A相比于2根剪切用螺栓19A配置于导轨7或导轨8的附近。
接着,参照图6以及图7,关于剪切用螺栓19A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剪切用螺栓19A的安装结构的剖视图。图7是用于说明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共用导轨托架11中的壁侧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固定方法的概略图。
在图6中,以剪切用螺栓19A的头部位于壁侧导轨托架11A侧、螺母19B位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方式描述,但该位置也可以相反。
剪切用螺栓19A为了不承受电梯装置100平常运行时的重复负载,预先在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上设置孔11Bc,在壁侧导轨托架11A上现场与实际的升降路径1相应地进行孔11Ac的孔加工。在图6中,在壁侧导轨托架11A上形成供剪切用螺栓19A插通的孔11Ac,图4以及图7中在壁侧导轨托架11A上未形成孔11Ac正是因为此。
孔11Ac以及孔11Bc构成剪切用螺栓(第二螺栓)19A贯通的螺栓贯通孔。并且,存在将孔11Ac称为第一螺栓贯通孔、将孔11Bc称为第一螺栓贯通孔进行说明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将孔11Bc形成为圆孔,在剪切用螺栓19A的外周与至少孔11Bc的内周面之间设置径向的间隙11Bd。即,剪切用螺栓19A在松动嵌合状态下插入孔11Bc中。该间隙11Bd遍及剪切用螺栓19A的圆周方向整周设置。由此,剪切用螺栓19A为不承受电梯装置100平常运行时的重复负载的结构。可是,剪切用螺栓19A可以剪切用螺栓19A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孔11Bc的内周面以重复负载不作用的程度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壁侧导轨托架11A的孔11Ac由于供剪切用螺栓19A插通,因此作为具有比剪切用螺栓19A的螺纹部(轴部)的外径大的直径的圆孔而形成。因此,在剪切用螺栓19A螺纹部的最外周与孔11Ac的内周面之间也形成径向间隙,剪切用螺栓19A在松动嵌合状态下插入孔11Ac。可是,该间隙只要是剪切用螺栓19A能插通的大小即可,也可以是比间隙11Bd小的间隙。
图6(A)表示剪切用螺栓19A的头部、螺母19B以及垫片19C完全向壁侧导轨托架11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外侧露出的形式。即,剪切用螺栓19A的头部、螺母19B以及垫片19C配置于孔11Bc以及孔11Ac的外侧。该情况下,在剪切用螺栓19A的螺纹部的外周与孔11Bc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11Bd。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剪切用螺栓19A不需要连结壁侧导轨托架11A和导轨侧导轨托架11B,如图6所示,可以在剪切用螺栓19A的头部与壁侧导轨托架11A之间存在间隙。剪切用螺栓19A的头部与壁侧导轨托架11A之间的间隙未必需要,剪切用螺栓19A的头部可以以重复负载不作用于剪切用螺栓19A的程度抵接于壁侧导轨托架11A。
并且,在剪切用螺栓19A的头部与壁侧导轨托架11A之间、及螺母19B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之间分别设置有垫片19C。因此,剪切用螺栓19A的头部通过垫片19C抵接于壁侧导轨托架11A,螺母19B通过垫片19C抵接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
在图6(A)那样的结构中,由于剪切用螺栓19A的头部以及螺母19B完全向壁侧导轨托架11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外侧露出,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剪切用螺栓19A与螺母19B的螺纹结合。另外,能够简单地确认安装剪切用螺栓19A的情况。
图6(B)表示在孔11Bc的内侧配置螺母19B以及垫片19C的形式。该情况下,在剪切用螺栓19A的螺母19B以及垫片的外周与孔11Bc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11Bd。即,剪切用螺栓(第二螺栓)19A在螺栓贯通孔11Bc的内部配置螺母19B,剪切用螺栓(第二螺栓)19A以及螺母19B以在螺母19B与螺栓贯通孔11Bc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11Bd的方式安装。
在该方式中,剪切用螺栓19A以及螺母19B能够以紧固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上面以及下面的两面之间的方式螺纹结合。可是,剪切用螺栓19A以及螺母19B只向壁侧导轨托架11A施加紧固力,在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上不作用紧固力。因此,剪切用螺栓19A以相对于壁侧导轨托架11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两者的紧固力比由摩擦固定螺栓(第一螺栓)15A产生的紧固力小的方式安装。
在图6(B)那样的结构中,由于能够增大孔11Bc的直径,因此在孔11Bc中插入钻头进行孔11Ac的加工变得容易。另外,在剪切用螺栓19A的头部位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侧的情况下,由于剪切用螺栓19A的头部埋入孔11Bc,因此在其他作业中,剪切用螺栓19不会成为障碍。
图6(C)表示在图6(B)的结构中在螺母19B侧的垫片19C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之间设置垫圈19D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这样的垫圈19D。并且,图6(C)的垫圈19D的高度(厚度)是螺母19B不从孔11Bc突出的大小。其他结构与图6(B)相同,能得到与图6(B)相同的作用效果。
图6(D)是在图6(C)的结构中增大垫圈19D的高度(厚度)、成为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厚度相同尺寸的图。该情况下,由于为螺母19B以及垫片19C完全从孔11Bc中突出的结构,因此螺母19B的螺纹结合变得容易。并且,垫圈19D的高度(厚度)可以比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厚度大。
图6(E)是在图6(A)的结构中设置垫圈19D的图。如图6(E),可以在图6(A)那样的结构中设置垫圈19D。
如上述,剪切用螺栓(第二螺栓)19A以在与设置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孔(螺栓贯通孔)11Bc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11Bd的方式安装。该情况下,剪切用螺栓(第二螺栓)19A优选以在剪切用螺栓(第二螺栓)19A的整周上形成间隙11Bd的方式安装。
剪切用螺栓19A以及螺母19B在以上下关系相反的方式安装的情况下,剪切用螺栓19A的头部配置于螺栓贯通孔11Bc的内侧,以在头部与螺栓贯通孔11Bc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11Bd的方式安装。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如上述,壁侧导轨托架11B具有摩擦固定螺栓(第一螺栓)15A贯通的腰形孔(第一腰形孔)11Aa,导轨侧导轨托架11A具有摩擦固定螺栓(第一螺栓)15A贯通的腰形孔(第二腰形孔)11Ba。第一腰形孔11Aa与第二腰形孔11Ba以各自的轴向为垂直方向的方式形成。剪切用螺栓(第二螺栓)19A以在因地震导致的异常的水平负载起作用的情况下,在第一螺栓15A抵接于第一腰形孔11Aa以及第二腰形孔11Ba的轴向端部之前,与螺栓贯通孔(第一螺栓贯通孔11Ac以及第二螺栓贯通孔11Bc)的内周面抵接的方式构成。
如图7所示,是在导轨托架的组装开始时,在壁侧导轨托架11A上未钻孔11Ac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上钻孔11Bc。
首先,壁侧导轨托架11A通过锚柱18A以及螺母18B固定于升降路径1的侧壁面(内壁)1Ab(参照图2)。接着,导轨侧导轨托架11B配置于壁侧导轨托架11A,进行相对于壁侧导轨托架11A的位置调整。然后,壁侧导轨托架11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1B通过摩擦固定螺栓15A以及螺母15B连结。然后,通过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孔11Bc而在壁侧导轨托架11A上钻孔11Ac。以这样的作业顺序关系,孔11Ac的孔径比孔11Bc的孔径小,比剪切用螺栓19A的轴径大。然后,剪切用螺栓19A与螺母19B如上述进行螺纹结合。
其次,说明在轿厢用导轨托架以及配重用导轨托架上使用剪切用螺栓19A以及螺母19B的示例。图8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轿厢用导轨托架以及配重用导轨托架的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至此,说明在共用导轨托架11中使用剪切用螺栓19A以及螺母19B的示例,但也能够在轿厢用导轨托架12或配重用导轨托架10、或其两者中使用剪切用螺栓19A以及螺母19B。在图8中,作为轿厢用导轨托架12以及配重用导轨托架10共通的图进行描述。以下,不区分配重用导轨托架10与轿厢用导轨托架12而进行说明。
配重用导轨托架10以及轿厢用导轨托架12分别具备壁侧导轨托架10A、12A、导轨侧导轨托架10B、12B。壁侧导轨托架10A、12A具有主体部(水平部)10A-1、12A-1、从主体部10A-1、12A-1向下方垂直折弯的折弯部(垂直部)10A-2、12A-2。导轨侧导轨托架10B、12B具有主体部(水平部)10B-1、12B-1、从主体部10B-1、12B-1向上方垂直折弯的折弯部(垂直部)10B-2、12B-2。
而且,在导轨侧导轨托架10B、12B上设置腰形孔10Ba、12Ba。另外,在壁侧导轨托架10A、12A上与共用导轨托架11的壁侧导轨托架11A相同地设置未图示的腰形孔,摩擦固定螺栓15A插通导轨侧导轨托架10B、12B的腰形孔10Ba、12Ba与壁侧导轨托架10A、12A的腰形孔。
壁侧导轨托架10A、12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0B、12B通过摩擦固定螺栓15A以及螺母15B(参照图7)连结。剪切用螺栓19A以及螺母19B在多个连结部件15的排列方向上相对于连结部件15以及腰形孔10Ba、12Ba配置于外侧。
摩擦固定螺栓15A以及螺母15B的连结方法、及剪切用螺栓19A以及螺母19B的安装方法等的其他结构与共用导轨托架11相同,省略说明。并且,在与共用导轨托架11中说明的结构相同的结构中标注与上述结构相同的符号。
其次,使用图9说明作为剪切用螺栓(第二螺栓)19A使用自钻螺钉19A的示例。图9涉及作为剪切用螺栓而使用自钻螺钉的本发明的变更例,是表示自钻螺钉的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从这里的说明返回共用导轨托架进行说明,但在配重用导轨托架10以及轿厢用导轨托架12上也能够同样地适用。
另外,在使用自钻螺钉19A的情况下,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侧安装自钻螺钉19A会提高作业效率。因此,自钻螺钉19A的方向与图6的剪切用螺栓的示例为相反方向,其他结构能够与图6相同地构成。因此,在与图6相同的结构中标注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自钻螺钉是剪切用螺栓的一例,标注与剪切用螺栓19A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并且,自钻螺钉具有刀尖,由于在对象材料中加工螺纹孔并进行螺纹结合而固定,因此不需要螺母19B。
上述剪切用螺栓19A需要螺母19B。另一方面,自钻螺钉19A通过在壁侧导轨托架11A中拧入自钻螺钉19A而螺纹结合于壁侧导轨托架11A。因此,通过使用自钻螺钉19A而不需要孔11Ac的钻孔加工与螺母19B,能够减少作业时间以及部件数量。该情况下,剪切用螺栓(第二螺栓)19A由具有刀尖的自钻螺钉构成,壁侧导轨托架11A的孔(螺栓贯通孔)11Ac由螺纹孔构成。另外,剪切用螺栓(第二螺栓)19A总是为与孔(螺栓贯通孔)11Ac抵接的状态。
图9(A)表示在孔11Bc的内侧配置自钻螺钉19A的头部以及垫片19C的形态,是与图6(B)相同的结构。在本例中,图6(B)中的螺母19B与孔11Bc的关系置换为自钻螺钉19A的头部与孔11Bc的关系。即,自钻螺钉19A的头部配置于螺栓贯通孔11Bc的内部,以在头部与螺栓贯通孔11Bc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11Bd的方式安装。该关系以下相同。
图9(B)是表示设置垫圈19D的结构,是与图6(C)相同的结构。
图9(C)表示增大垫圈19D的高度(厚度)、自钻螺钉19A的头部以及垫片19C从孔11Bc完全露出的结构,是与图6(D)相同的结构。
图9(D)表示在孔11Bc的外侧配置自钻螺钉19A的头部、垫片19C以及垫圈19D的结构,是与图6(E)相同的结构。
图9(E)表示在图9(A)的结构中在孔11Bc的外侧配置自钻螺钉19A的头部以及垫片19C的结构,是与图6(A)相同的结构。
通过使用自钻螺钉19A能够减少部件数量的同时,还能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
其次,使用图10关于涉及共用导轨托架11中的剪切用螺栓19A以及螺母19B或自钻螺钉19A的安装的问题、其配置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在共用导轨托架中不能进行用于安装剪切用螺栓的钻孔的区域的俯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剪切用螺栓19A的情况需要使用于孔11Ac的钻孔的钻孔工具的使用,使用自钻螺钉19A的情况需要进行自钻螺钉19A的螺纹结合的工具的使用。在图10中,钻孔工具、进行螺纹结合的工具不会进入用斜线表示的范围,不能够使用剪切用螺栓19A、自钻螺钉19A。
另外,在导轨托架10、11、12中,通过尽量缩小从导轨至连结部件(螺栓连结部)15的尺寸,能够缩小弯曲力矩。因此,由摩擦固定螺栓15A以及螺母15B构成的连结部件15优选配置于导轨6、7、8、9的背面附近。
而且,还考虑用于防止升降路径1的尺寸扩大的设备配置,导轨托架的形状优选不变大。
从以上的理由出发,在本实施例的共用导轨托架11中,使由摩擦固定螺栓15A以及螺母15B构成的连结部件15为4个,在4个连结部件(连结部)15的内侧配置2根剪切用螺栓(或自钻螺钉)19A。通过这样的剪切用螺栓(或自钻螺钉)19A的配置能够确保用于确保钻孔工具进入的空间的距离导轨7、8的背面的尺寸,可在现场进行钻孔加工(或自钻螺钉19A的螺纹结合)。另外,导轨托架11的形状也不会不必要地变大。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例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具备以下的特征。
(1)本实施例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具备固定于升降路径1的壁面1A侧的壁侧导轨托架10A、11A、12A、相对于壁侧导轨托架10A、11A、12A设置于导轨6~9侧的导轨侧导轨托架10B、11B、12B、固定壁侧导轨托架10A、11A、12A和导轨侧导轨托架10B、11B、12B的摩擦固定螺栓(第一螺栓)15A。而且,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具备安装于固定壁侧导轨托架10A、11A、12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0B、11B、12B之间的剪切用螺栓(第二螺栓)19A。第二螺栓19A以相对于固定壁侧导轨托架10A、11A、12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0B、11B、12B的紧固力比由第一螺栓15A产生的紧固力小的方式安装。
(2)壁侧导轨托架10A、11A、12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0B、11B、12B具有第二螺栓19A贯通的孔(螺栓贯通孔)11Bc,第二螺栓19A以在与设置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孔(螺栓贯通孔、第二螺栓贯通孔)11Bc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11Bd的方式安装。
(3)该情况下,第二螺栓19A以间隙11Bd形成于第二螺栓19A的整周的方式安装。
(4)第二螺栓19A以其头部配置于螺栓贯通孔(第二螺栓贯通孔)11Bc的内侧、在该头部与螺栓贯通孔11Bc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11Bd的方式安装。
(5)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具备螺纹结合于第二螺栓19A的螺母19B,螺母19B配置于螺栓贯通孔(第二螺栓贯通孔)11Bc的内侧,第二螺栓19A以及螺母19B以在螺母19B与螺栓贯通孔11Bc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11Bd的方式安装。
(6)第二螺栓19A由具有刀尖的自钻螺钉构成,壁侧导轨托架11A的螺栓贯通孔(第一螺栓贯通孔)11Ac由螺纹孔形成。
(7)该情况下,自钻螺钉19A以其头部配置于螺栓贯通孔(第二螺栓贯通孔)11Bc的内部、在头部与螺栓贯通孔11Bc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11Bd的方式安装。
(8)壁侧导轨托架11A具有第一螺栓15A贯通的第一腰形孔11Aa,
导轨侧导轨托架11B具有第一螺栓15A贯通的第二腰形孔11Ba,
第一腰形孔11Aa与第二腰形孔11Ba以各自的轴向为垂直方向的方式形成,
第二螺栓19A构成为,在因地震等产生的异常的水平负载起作用的情况下,在第一螺栓15A与第一腰形孔11Aa以及第二腰形孔11Ba的轴向的端部抵接之前,与螺栓贯通孔(第一螺栓贯通孔11Ac以及第二螺栓贯通孔11Bc)的内周面抵接。
(9)在具备被固定于升降路径1的壁面1A侧的壁侧导轨托架11A、相对于壁侧导轨托架11A设置于导轨6~9侧的导轨侧导轨托架11B、固定壁侧导轨托架11A和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摩擦固定螺栓(第一螺栓)15A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中,
具备安装于壁侧导轨托架11A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之间的剪切用螺栓(第二螺栓)19A,
壁侧导轨托架11A具有第一螺栓15A贯通的第一腰形孔11Aa、第二螺栓19A贯通的第一螺栓贯通孔11Ac,
导轨侧导轨托架11B具有第一螺栓15A贯通的第二腰形孔11Ba、第二螺栓19A贯通的第二螺栓贯通孔11Bc,
第一腰形孔11Aa与第二腰形孔11Ba以各自的轴向为垂直方向的方式形成,
第二螺栓19A以相对于壁侧导轨托架11A以及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紧固力比由第一螺栓15A产生的紧固力小的方式安装,并且,,以在与设置于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第二螺栓贯通孔11Bc的内周面之间遍及第二螺栓19A的整周地形成间隙11Bd的方式安装,在因地震等产生的异常的水平负载起作用的情况下,以在第一螺栓19A与第一腰形孔11Aa以及第二腰形孔11Ba的轴向的端部之前,与第一螺栓贯通孔11Ac以及第二螺栓贯通孔11Bc两者的内周面抵接。
(10)在具备在升降路径1内进行升降的轿厢4以及配重5、卷绕主绳索的卷扬机3、在上下方向上竖直设置于升降路径1并引导轿厢4以及配重5的升降的导轨6~9的电梯装置100中,作为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具备上述任一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区分电梯装置100平时运行时的重复负载、因异常时的地震负载而用于确保摩擦力的摩擦固定螺栓15A的轴向力、施加到承受地震负载等的剪切力的剪切用螺栓19A的负载,两螺栓15A、19A受到的负载明确,容易进行两螺栓15A、19A的强度设计以及应用设计。
并且,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包含多种变形例。例如,上述实施例是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地说明的内容,未必限于具备全部结构的机构。另外,可将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结构。另外,关于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可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符号说明
1—升降路径,1A—升降路径1的壁面,3—卷扬机,4—轿厢,5—配重,10A、11A、12A—壁侧导轨托架,10B、11B、12B—导轨侧导轨托架,11Aa—壁侧导轨托架11A的第一螺栓15A贯通的腰形孔(第一腰形孔),11Ac—壁侧导轨托架11A的螺栓贯通孔(第一螺栓贯通孔),11Ba—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第一螺栓15A贯通的腰形孔(第二腰形孔),11Bc—导轨侧导轨托架11B的螺栓贯通孔(第二螺栓贯通孔),11Bd—第二螺栓与第二螺栓贯通孔11Bc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15A—摩擦固定螺栓(第一螺栓),19A—剪切用螺栓(第二螺栓),19B—螺纹结合于第二螺栓19A的螺母,100—电梯装置。
Claims (10)
1.一种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具备固定于升降路径的壁面侧的壁侧导轨托架、相对于上述壁侧导轨托架设置于导轨侧的导轨侧导轨托架以及固定上述壁侧导轨托架和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的第一螺栓,
该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安装于上述壁侧导轨托架与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之间的第二螺栓,
上述第二螺栓以相对于上述壁侧导轨托架以及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的紧固力比由上述第一螺栓产生的紧固力小的方式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壁侧导轨托架以及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具有上述第二螺栓贯通的螺栓贯通孔,
上述第二螺栓以在与设置于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的上述螺栓贯通孔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方式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螺栓以上述间隙形成于上述第二螺栓的整周的方式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螺栓以头部配置于上述螺栓贯通孔的内侧且在上述头部与上述螺栓贯通孔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方式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螺纹结合于上述第二螺栓的螺母,
上述螺母配置于上述螺栓贯通孔的内侧,
上述第二螺栓以及上述螺母以在上述螺母与上述螺栓贯通孔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方式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螺栓由具有刀尖的自钻螺钉构成,
上述壁侧导轨托架的上述螺栓贯通孔是螺纹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自钻螺钉以头部配置于上述螺栓贯通孔的内部且在上述头部与上述螺栓贯通孔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方式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壁侧导轨托架具有上述第一螺栓贯通的第一腰形孔,
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具有上述第一螺栓贯通的第二腰形孔,
上述第一腰形孔和上述第二腰形孔以各自的轴向为垂直方向的方式形成,
上述第二螺栓构成为,在因地震等引起的异常的水平负载起作用的情况下,在上述第一螺栓与上述第一腰形孔以及上述第二腰形孔的轴向的端部抵接之前,与上述螺栓贯通孔的内周面抵接。
9.一种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具备固定于升降路径的壁面侧的壁侧导轨托架、相对于上述壁侧导轨托架设置于导轨侧的导轨侧导轨托架以及固定上述壁侧导轨托架和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的第一螺栓,
该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安装于上述壁侧导轨托架与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之间的第二螺栓,
上述壁侧导轨托架具有上述第一螺栓贯通的第一腰形孔和上述第二螺栓贯通的第一螺栓贯通孔,
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具有上述第一螺栓贯通的第二腰形孔和上述第二螺栓贯通的第二螺栓贯通孔,
上述第一腰形孔与上述第二腰形孔以各自的轴向为垂直方向的方式形成,
上述第二螺栓构成为:相对于上述壁侧导轨托架以及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的紧固力比由上述第一螺栓产生的紧固力小,并且,在与设置于上述导轨侧导轨托架的上述第二螺栓贯通孔的内周面之间遍及上述第二螺栓的整周地形成有间隙,在因地震等引起的异常的水平负载起作用的情况下,在上述第一螺栓与上述第一腰形孔以及上述第二腰形孔的轴向的端部抵接之前,与上述第一螺栓贯通孔以及上述第二螺栓贯通孔两者的内周面抵接。
10.一种电梯装置,其具备在升降路径内进行升降的轿厢以及配重、卷绕主绳索的卷扬机以及在上下方向上竖直设置于升降路径(1)且引导轿厢以及配重的升降的导轨,
该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作为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9/046337 WO2021106101A1 (ja) | 2019-11-27 | 2019-11-27 | エレベータ用ガイドレール固定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61345A true CN114761345A (zh) | 2022-07-15 |
CN114761345B CN114761345B (zh) | 2023-09-15 |
Family
ID=76129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102431.XA Active CN114761345B (zh) | 2019-11-27 | 2019-11-27 | 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以及电梯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230238B2 (zh) |
CN (1) | CN114761345B (zh) |
WO (1) | WO2021106101A1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182289A (ja) * | 1990-11-16 | 1992-06-2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ガイドレールの固定装置 |
JP2002338168A (ja) * | 2001-05-15 | 2002-11-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ーの案内レール装置 |
JP2007186328A (ja) * | 2006-01-16 | 2007-07-2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用ガイドレール固定装置 |
JP2012126509A (ja) * | 2010-12-15 | 2012-07-05 | Hitachi Ltd | エレベータ |
CN103213888A (zh) * | 2012-01-24 | 2013-07-24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设备 |
CN106132862A (zh) * | 2014-03-27 | 2016-11-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 |
WO2016194139A1 (ja) * | 2015-06-02 | 2016-12-0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ガイドレール固定装置 |
JP2019147645A (ja) * | 2018-02-26 | 2019-09-05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用ガイドレールの固定装置及びその固定方法 |
CN209601875U (zh) * | 2018-02-16 | 2019-11-08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电梯用导轨的固定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41385A (ja) * | 1990-06-04 | 1992-02-1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の耐震装置 |
-
2019
- 2019-11-27 JP JP2021560822A patent/JP7230238B2/ja active Active
- 2019-11-27 WO PCT/JP2019/046337 patent/WO202110610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11-27 CN CN201980102431.XA patent/CN11476134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182289A (ja) * | 1990-11-16 | 1992-06-2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ガイドレールの固定装置 |
JP2002338168A (ja) * | 2001-05-15 | 2002-11-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ーの案内レール装置 |
JP2007186328A (ja) * | 2006-01-16 | 2007-07-2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用ガイドレール固定装置 |
JP2012126509A (ja) * | 2010-12-15 | 2012-07-05 | Hitachi Ltd | エレベータ |
CN103213888A (zh) * | 2012-01-24 | 2013-07-24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设备 |
JP2013151336A (ja) * | 2012-01-24 | 2013-08-08 | Hitachi Ltd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CN106132862A (zh) * | 2014-03-27 | 2016-11-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 |
WO2016194139A1 (ja) * | 2015-06-02 | 2016-12-0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ガイドレール固定装置 |
CN209601875U (zh) * | 2018-02-16 | 2019-11-08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电梯用导轨的固定装置 |
JP2019147645A (ja) * | 2018-02-26 | 2019-09-05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用ガイドレールの固定装置及びその固定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21106101A1 (zh) | 2021-06-03 |
JP7230238B2 (ja) | 2023-02-28 |
WO2021106101A1 (ja) | 2021-06-03 |
CN114761345B (zh) | 2023-09-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844600B1 (en) | Method of installing a machine in an elevator system | |
EP1303454B1 (en) | Integrated elevator installation hoist tool | |
CN115884934A (zh) | 电梯用导轨的固定装置和电梯装置 | |
CN114761345A (zh) | 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以及电梯装置 | |
KR101487117B1 (ko) | 엘리베이터의 엘리베이터칸 | |
US10252886B2 (en) | Combined guide rail for an elevator system | |
JP4203033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支持装置 | |
CN108698792B (zh) | 电梯装置 | |
CN108377647B (zh) | 电梯装置的对重和电梯装置 | |
KR20240009942A (ko) | 엘리베이터 설비를 위한 드라이브 시스템, 엘리베이터 설비, 및 엘리베이터 설비의 지지 요소 상에 드라이브를 설치하기 위한 방법 | |
JP5911041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JP2002154758A (ja) | エレベーター及び巻上機の取付方法 | |
CN115362116A (zh) | 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及电梯装置 | |
WO2023053181A1 (ja) | エレベーター | |
CN218088479U (zh) | 一种应用于乘用电梯轿厢架的减震弹簧底梁 | |
CN216190196U (zh) | 绳头固定组件 | |
JP7559251B2 (ja) | 昇降路上部構造体、昇降路上部構造体の設置方法、及び、エレベーター | |
WO2021240659A1 (ja) | 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 | |
CN212356137U (zh) | 一种无机房电梯主机的安装装置 | |
KR200356445Y1 (ko) | 간이 권동식 화물 리프터 | |
JP2018118842A (ja) | エレベーターの釣合おもり用耐震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の釣合おもり用耐震装置の取付方法 | |
WO2022168308A1 (ja) | エレベータ及びその機器支持装置 | |
JP4484494B2 (ja) | エレベータ | |
CN107848758B (zh) | 电梯井道上部的机房中的控制盘的安装固定结构及安装固定方法 | |
CN114516574A (zh) | 导轨和电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