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59304A - 电池组、拆卸装置及电池堆的拆卸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拆卸装置及电池堆的拆卸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59304A
CN114759304A CN202111629084.1A CN202111629084A CN114759304A CN 114759304 A CN114759304 A CN 114759304A CN 202111629084 A CN202111629084 A CN 202111629084A CN 114759304 A CN114759304 A CN 114759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stack
peripheral wall
outer peripheral
assembly memb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90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上重行
森伸一郎
广森一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759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593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4Recycling of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池组,其具有:电池堆,其由多个电池单元层叠而成;壳体,其以利用外周壁包围所述电池堆的方式收容所述电池堆;第一组装构件,其组装于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露出的所述电池堆的端面;以及第二组装构件,其以在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组装构件叠放的方式,组装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组装构件具有沿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贯穿的螺纹孔,所述第二组装构件与螺合于所述螺纹孔而旋转的螺纹轴的前端部抵接。

Description

电池组、拆卸装置及电池堆的拆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拆卸装置及电池堆的拆卸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搭载例如锂离子电池等电池组,通过电池组的电力驱动电动机而行驶。电池组的壳体收容有由多个电池单元层叠而成的电池堆(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5-79605)。
发明内容
由于电池组会发热,因此利用导热性高的粘接剂粘接于壳体的底面,以能够经由壳体散热。因而,在更换电池堆时,难以将电池堆从壳体拆卸,例如通过起重吊机(carne)等设备以强力将电池堆从壳体剥离。然而,由于电池组是高压电源,因此从安全性的观点出发,这种方式不是优选的。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将电池堆从壳体拆卸的电池组、拆卸装置、以及电池堆的拆卸方法。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电池组具有:电池堆,其由多个电池单元层叠而成;壳体,其以利用外周壁包围所述电池堆的方式收容所述电池堆;第一组装构件,其组装于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露出的所述电池堆的端面;以及第二组装构件,其以在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组装构件叠放的方式,组装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组装构件具有沿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贯穿的螺纹孔,所述第二组装构件与螺合于所述螺纹孔而旋转的螺纹轴的前端部抵接。
在上述构成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组装构件具有固定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的板状部,所述板状部与所述螺纹轴的前端部抵接。
在上述构成中,也可以是所述外周壁具有沿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延伸的凹部,所述第二组装构件具有脚部,所述脚部沿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延伸,插入所述电池堆的端面与所述凹部之间的间隙。
在上述构成中,也可以是在从所述外周壁向上方露出的所述电池堆的端面设置有用于紧固所述第一组装构件的第一紧固单元,在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紧固所述第二组装构件的第二紧固单元,当所述第一组装构件以及所述第二组装构件未被紧固时,所述第一紧固单元以及所述第二紧固单元用于接合构件的紧固,所述接合构件将所述电池堆的端面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之间接合。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拆卸装置从收容由多个电池单元层叠而成的电池堆的壳体拆卸所述电池堆,所述壳体以利用外周壁包围所述电池堆的方式收容所述电池堆,在所述拆卸装置中,具有:第一组装构件,其组装于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露出的所述电池堆的端面;以及第二组装构件,其以在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组装构件叠放的方式,组装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组装构件具有沿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贯穿的螺纹孔,所述第二组装构件与螺合于所述螺纹孔而旋转的螺纹轴的前端部抵接。
在上述构成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组装构件具有固定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的板状部,所述板状部与所述螺纹轴的前端部抵接。
在上述构成中,也可以是所述外周壁具有沿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延伸的凹部,所述第二组装构件具有脚部,所述脚部沿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延伸,插入所述电池堆的端面与所述凹部之间的间隙。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电池堆的拆卸方法从收容由多个电池单元层叠而成的电池堆的壳体拆卸所述电池堆,所述壳体以利用外周壁包围所述电池堆的方式收容所述电池堆,在电池堆的拆卸方法中,将第一组装构件组装于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露出的所述电池堆的端面,所述第一组装构件具有沿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贯穿的螺纹孔,将第二组装构件以在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组装构件叠放的方式组装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在所述螺纹孔中螺合螺纹轴,在所述第二组装构件与所述螺纹轴的前端部抵接的状态下使所述螺纹轴旋转。
在上述构成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组装构件具有固定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的板状部,所述板状部与所述螺纹轴的前端部抵接。
在上述构成中,也可以是所述外周壁具有沿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延伸的凹部,所述第二组装构件具有沿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延伸的脚部,所述脚部插入所述电池堆的端面与所述凹部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将电池堆从壳体拆卸。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并且其中:
图1是示出电池组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示出电池堆向下部壳体组装的组装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上部组装构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下部组装构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拆卸夹具的组装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7是沿图6的E-E线的局部剖面图。
图8是示出电池堆的拆卸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电池组的构成)
图1是示出电池组1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图1中示出了彼此正交的电池组1的高度方向H、宽度方向W、以及长度方向L。
电池组1搭载于例如电动汽车等将电力用作动力的车辆,向动力源的电动机(图中未示出)供给电力。电池组1例如为锂离子电池,但不限于此。电池组1具有上部壳体10、多个电池堆11a~11d、以及下部壳体12。
电池堆11a~11d以沿宽度方向W排列的状态收容于上部壳体10以及下部壳体12的内部。电池堆11a~11d具有:沿长度方向L层叠的多个电池单元111,从长度方向L的两端夹着多个电池单元111的层叠体的端板110,将各端板110之间进行紧固的板状的紧固杆112,以及设置于宽度方向W的一个侧面的隔板113。
电池单元111是板状的单电池单元,与相邻的其他电池单元111或端板110面接触。电池单元111通过各端板110之间的紧固杆112来维持层叠状态。隔板113设置于电池堆11a~11d的一个侧面,将并列配置的电池堆11a~11d之间分隔。此外,省略了提取电池堆11a~11d的电力的连接器端子等的图示。
上部壳体10以及下部壳体12由例如金属板形成,俯视下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外形。下部壳体12具有:从底面120的外缘沿高度方向H直立设置的外周壁121、以及从外周壁121的上部向外侧凸出的颚部122。下部壳体12的颚部122通过螺栓等紧固单元与沿上部壳体10的外周设置的凸缘部100紧固。
下部壳体12是利用外周壁121包围电池堆11a~11d而收容电池堆11a~11d的壳体的一个例子。在这里,下部壳体12的深度方向沿着高度方向H。各电池堆11a~11d以沿着外周壁121粘接于底面120的状态被收容。在底面120上设置有用于粘接各电池堆11a~11d的粘接层124。粘接层124例如是含有填料等金属粒子的聚氨酯类粘接剂,以各个电池堆11a~11d各自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方式形成为两列。
电池堆11a~11d以在被外周壁121包围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收容空间中沿宽度方向排列的状态被收容。因而,各电池堆11a~11d的两端的端板110的板面110b位于外周壁121的长度方向L的两端的附近。此外,端板110的板面110b是电池堆11a~11d的端面110b的一个例子。
端板110的板面110b的上部沿宽度方向W并排配置有4个组装孔110a。此外,在与端板110相对的外周壁121的上部的颚部122处,以与组装孔110a的配置对应的方式沿宽度方向W并排配置有4个螺纹轴123。螺纹轴123是从颚部122的上表面122a沿高度方向H延伸、在外周面形成有螺纹槽的大致圆柱状构件。此外,颚部122的上表面122a是外周壁121的上表面的一个例子,在未设置颚部122的情况下,螺纹轴123设置于外周壁121的上端面。
组装孔110a沿长度方向L延伸,螺纹轴123沿高度方向H延伸。组装孔110a以及螺纹轴123如后述所示,用于组装支架或拆卸夹具。
此外,外周壁121的内表面设置有凹部121a。凹部121a从颚部122上的彼此相邻的螺纹轴123之间沿下部壳体12的深度方向延伸至底面120为止。凹部121a用于拆卸夹具的定位。由于凹部121a的背面形成有肋(图中未示出),与没有肋的情况相比,下部壳体12的强度更高。
此外,在电池组1的下方设置有冷却器2以及共用板3。共用板3对电池组1以及冷却器2进行固定。冷却器2以与电池组1的下表面接触的状态被固定。冷却器2通过使冷却水等冷却介质流动而对电池组1的热进行冷却。
冷却器2具有框架部20、多个流路部21、以及多个结合部22。框架部20是宽度方向W上的一端的中央部缺失的大致矩形形状的中空框构件,冷却介质从缺失部位的两侧的端部20a、20b中的一个流入,从端部20a、20b中的另一个流出。
多个流路部21设置为,沿长度方向L将框架部20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之间连结。流路部21的内部设置有供冷却介质流过的流路。
结合部22是设置于流路部21之间、或流路部21与框架部20之间的平板状构件。结合部22的板面的中央设置有用于固定于共用板3的结合孔22a。
共用板3是大致矩形形状的平板构件,是固定有电池组1以及冷却器2的基部。共用板3具有配置为与冷却器2的结合部22叠放的多个凸出部30。在各凸出部30的中央设置有用于与结合部22连接的结合孔30a。
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局部剖面图。图2示出了电池堆11c的下部的横截面,其他电池堆11a、11b、11d的下部也具有与电池堆11c的下部相同的构成。共用板3、冷却器2、以及下部壳体12在高度方向H上叠放。
下部壳体12的底面120设置有结合孔120a,以与冷却器2的结合孔22a叠放。下部壳体12的结合孔120a、冷却器2的结合孔22a、以及共用板3的结合孔30a互相叠放,通过螺栓31以及螺母32紧固。
流路部21具有彼此叠放的上部流路板210以及下部流路板211。下部流路板211设置有向与上部流路板210相反侧凸出的多个肋211a。冷却介质在肋211a的背侧的间隙23流动。
上部流路板210夹着下部壳体12与粘接层124叠放。粘接层124将电池堆11c粘接于下部壳体12的底面120。电池堆11c的热量经由下部壳体12的底面120传导至冷却器2。因而,为了提高电池堆11c的散热性,粘接层124的材料优选为导热性高的导热材料。
如此,电池堆11a~11d被粘接在下部壳体12的底面120。此外,如下所述,电池堆11a~11d通过支架组装于下部壳体12。
(电池组向下部壳体的组装)
图3是示出电池堆11a~11d向下部壳体12的组装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在图3中,对与图1共同的构成标以相同标号,省略其说明。
标号G3a表示通过支架4将电池堆11a组装于下部壳体12之前的状态,标号G3b表示通过支架4将电池堆11a组装于下部壳体12的状态。此外,在本例中,例举了在电池堆11a的长度方向L的一端处的组装,但在电池堆11a的长度方向L的另一端处也通过以下所述方法进行组装。此外,在其他电池堆11b~11d的两端也通过与此相同的方法进行组装。
支架4在沿宽度方向W侧视时具有大致L字形状。支架4例如由金属板形成,具有:与端板110的板面相对的大致平板形状的电池固定部40、以及与下部壳体12的颚部的上表面相对的大致平板形状的壳体固定部41。
电池固定部40具有沿宽度方向W以及高度方向H的板面,在板面上,与端板110的4个组装孔110a对应地设置有沿宽度方向W并排的4个固定孔40a。此外,壳体固定部41具有沿宽度方向W以及长度方向L的板面,在板面上,与下部壳体12的4个螺纹轴123对应地设置有沿宽度方向W并排的4个固定孔41a。
电池固定部40的各固定孔40a与端板110的各组装孔110a叠放。在该状态下,螺栓43通过固定孔40a与组装孔110a螺合。因而,电池固定部40紧固于端板110。
此外,下部壳体12的各螺纹轴123分别插通壳体固定部41的各固定孔41a。在该状态下,螺母42与各螺纹轴123螺合。因而,壳体固定部41紧固于下部壳体12。
由此,支架4将端板110的板面110b与下部壳体12的颚部122的上表面122a之间接合,将电池堆11a~11d组装于下部壳体12。此外,支架4是将电池堆11a~11d的端面以及外周壁121的上表面之间接合的接合构件的一个例子。
在电池堆11a~11d被收容于下部壳体12时,端板110的组装孔110a从颚部122的上表面122a露出于上方。在电池堆11a~11d从下部壳体12卸下的情况下,支架4卸下后,各组装孔110a用于拆卸夹具的上部组装构件的组装。此外,在电池堆11a~11d从下部壳体12卸下的情况下,支架4被卸下后,颚部122的各螺纹轴123用于拆卸夹具的下部组装构件的组装。
(拆卸夹具)
拆卸夹具具有组装于端板110的板面110b的上部组装构件、以及组装于颚部122的上表面122a的下部组装构件。
图4是示出上部组装构件5的一个例子的图。图4中示出了上部组装构件5的俯视图(“俯视”)、正视图(“正视”)、侧视图(“侧视”)、沿俯视图的B-B线的剖面图(“B-B横截面”)、以及沿正视图的C-C线的剖面图(“C-C横截面”)。
俯视图示出了在上部组装构件5已组装于端板110的板面110b时、从高度方向的上方观察到的上部组装构件5。正视图示出了在上部组装构件5已组装于端板110的板面110b时、从长度方向L的一端观察到的上部组装构件5。侧视图示出了在上部组装构件5已组装于端板110的板面110b时、从宽度方向W的一端观察到的上部组装构件5。
上部组装构件5是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棱柱形状的构件。上部组装构件5例如由SUS(Steel Use Stainless)形成,在高度方向H上,具有位于下方的基部54、以及位于上方的平板部50。
基部54具有沿宽度方向W以一定间隔排列的4个凹部52。基部54设置有从凹部52贯穿至背面55侧的贯穿孔53。贯穿孔53用于将上部组装构件5螺合固定于端板110的组装孔110a。
此外,平板部50从基部54沿正面侧凸出。平板部50以及基部54设置有沿高度方向H(上下方向)、即下部壳体12的深度方向贯穿的5个螺纹孔51。5个螺纹孔51在宽度方向W上以避开凹部52的方式排列。更具体而言,螺纹孔51以及凹部52配置为在宽度方向W上交替排列。
因而,螺纹孔51具有相当于平板部50以及基部54的各自厚度之和的深度。在将电池堆11a~11d从下部壳体12拆卸时,螺纹孔51与抵接于下部组装构件的螺栓的螺纹轴螺合。
图5是示出下部组装构件6的一个例子的图。图5中示出了下部组装构件6的俯视图(“俯视”)、正视图(“正视”)、侧视图(“侧视”)、以及沿俯视图的D-D线的剖面图(“D-D横截面”)。
俯视图示出了在下部组装构件6已组装于颚部122的上表面122a时、从高度方向的上方观察到的下部组装构件6。正视图示出了在下部组装构件6已组装于颚部122的上表面122a时、从长度方向L的一端观察到的下部组装构件6。侧视图示出了在下部组装构件6已组装于颚部122的上表面122a时、从宽度方向W的一端观察到的下部组装构件6。
下部组装构件6例如由SUS(Steel Use Stainless)形成,具有固定于颚部122的上表面122a的板状部60、以及插入端板110的板面110b与下部壳体12的凹部121a之间的间隙的2个脚部62。板状部60是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板状形状的部分,在板状部60的上表面,隔着一定间隔设置有将组装于颚部122的螺母42进行收容的4个收容孔61。
在各收容孔61的底面的中央,设置有插通颚部122的螺纹轴123的插通孔610。插通孔610沿高度方向H(厚度方向)贯穿板状部60。
脚部62以避开插通孔610的方式从板状部60的下表面64沿高度方向H(下方)延伸。各脚部62设置为与下部壳体12的外周壁121的凹部121a的位置对应。
(拆卸夹具的组装方法)
图6是示出拆卸夹具9的组装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在图6中,对与图1共通的构成标以相同标号,省略其说明。
标号G6a表示组装拆卸夹具9之前的状态,标号G6b表示已组装拆卸夹具9的状态。此外,在本例中,例举了在电池堆11a的长度方向L的一端处的组装,但在电池堆11a的长度方向L的另一端处也通过以下所述方法进行组装。此外,在其他电池堆11b~11d的两端也通过与此相同的方法进行组装。
如上所述,拆卸夹具9具有上部组装构件5以及下部组装构件6。拆卸夹具9是将电池堆11a~11d从下部壳体12拆卸的拆卸装置的一个例子。此外,电池堆11a~11d的拆卸方法如后所述。
上部组装构件5是第一组装构件的一个例子,第一组装构件组装于从外周壁121的上表面122a露出的电池堆11a~11d的端面。上部组装构件5通过螺栓43以及贯穿孔53组装于端板110的板面110b。在上部组装构件5的背面55已与端板110的板面110b相接的状态下,螺栓43通过贯穿孔53螺合固定于端板110的板面110b上的组装孔110a。由此,上部组装构件5紧固于端板110的板面110b。此外,组装孔110a是用于紧固上部组装构件5的第一紧固单元的一个例子。
下部组装构件6是第二组装构件的一个例子,第二组装构件以在下部壳体12的深度方向上与上部组装构件5叠放的方式组装于外周壁121的上表面。下部组装构件6位于上部组装构件5的下方,通过螺母42以及插通孔610组装于颚部122的上表面122a。在下部组装构件6的下表面64已与颚部122的上表面122a相接的状态下,设置于颚部122的上表面122a的螺纹轴123与插通孔610插通,螺母42螺合固定于从插通孔610向上方露出的螺纹轴123。由此,下部组装构件6紧固于颚部122的上表面122a。此外,螺纹轴123是用于紧固下部组装构件6的第二紧固单元的一个例子。
此外,图7是沿图6的E-E线的局部剖面图。下部组装构件6的各脚部62插入下部壳体12的凹部121a与端板110的板面110b之间的间隙S。因而,与下部组装构件6未设置有脚部62的情况相比,更容易将下部组装构件6相对于下部壳体12定位。
拆卸夹具9的组装是在从下部壳体12以及电池堆11a~11d卸下支架4之后进行的。首先下部组装构件6组装于颚部122的上表面122a,然后上部组装构件5组装于端板110的板面110b。此时,下部组装构件6位于上部组装构件5的下方,下部组装构件6的板状部60从上方与上部组装构件5的基部54相接。
组装好拆卸夹具9之后,将夹具螺栓7螺合于上部组装构件5的螺纹孔51。如果夹具螺栓7旋转,则夹具螺栓7的螺纹轴的前端向下方进入螺纹孔51内,从而与下部组装构件6的板状部60抵接。在该状态下,如果进一步旋转夹具螺栓7,则夹具螺栓7会在螺纹孔51内沿下方前进,因此上部组装构件5沿上方移动。因而,电池堆11a~11d随着上部组装构件5的移动而被沿上方提升,从而从下部壳体12剥离。
(电池堆的拆卸方法)
图8是示出电池堆11a~11d的拆卸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图8示出了沿图6的标号G6b所示的立体图的F-F线的横截面。在图8中,对与图6共通的构成标以相同标号,省略其说明。
此外,在本例中,例举了通过提升电池堆11a的长度方向L上的一端而将其从下部壳体12剥离的例子,但电池堆11a的长度方向L上的另一端也可以通过以下所述的方法从下部壳体12剥离。此外,其他电池堆11b~11d也能够通过与此相同的方法从下部壳体12剥离。
标号G8a表示电池堆11a的拆卸前的状态。夹具螺栓7以其螺纹轴70的前端70a与下部组装构件6的板状部60的板面抵接的位置为止而与上部组装构件5的螺纹孔51螺合。此时,螺纹轴70的姿势为被螺纹孔51相对于板状部60的板面大致垂直地被支撑。
夹具螺栓7的螺纹轴70的长度Lv比上部组装构件5的螺纹孔51的深度Dh大。因而,螺纹轴70的上部从螺纹孔51露出。此外,电池堆11a经由粘接层124粘接于下部壳体12的底面120。
标号G8b表示电池堆11a的拆卸后的状态。夹具螺栓7保持其螺纹轴70的前端70a与下部组装构件6的板状部60的板面抵接的状态而沿旋转方向R旋转。下部组装构件6与螺合于上部组装构件5的螺纹孔51而旋转的螺纹轴70的前端70a抵接。
螺纹轴70由于比螺纹孔51长,因而通过旋转而会进一步在螺纹孔51内沿下方前进,因此上部组装构件5沿上方移动。因而,电池堆11a~11d随着上部组装构件5的移动而被沿上方向提升,从而从下部壳体12剥离(参照箭头d)。
如此,根据本例,通过将夹具螺栓7的螺纹轴70螺合于上部组装构件5的螺纹孔51,在下部组装构件6已与螺纹轴70的前端70a抵接的状态下旋转夹具螺栓7,能够容易地将电池堆11a~11d从下部壳体12拆卸。
此外,下部组装构件6的板状部60固定于下部壳体12的颚部122的上表面122a,与螺纹轴70的前端70a抵接。因而,与例如从下部组装构件6的上表面向螺纹孔51内凸出的凸起与螺纹轴70的前端70a抵接的情况相比,能够稳定地维持在螺纹孔51内部旋转中的螺纹轴70的姿势。
此外,如上所述,下部组装构件6的各脚部62插入下部壳体12的凹部121a与端板110的板面110b之间的间隙S。因而,能够进一步稳定地维持螺纹轴70的姿势。
此外,在上部组装构件5以及下部组装构件6未紧固时,如参照图3所述,端板110的板面110b的组装孔110a以及下部壳体12的颚部122的螺纹轴123用于支架4的紧固。即,组装孔110a以及螺纹轴123用于上部组装构件5以及下部组装构件6的紧固和支架4的紧固这两种。
因而,在电池堆11a~11d被粘接在下部壳体12的底面120而被收容的状态下,能够将支架4从下部壳体12以及电池堆11a~11d拆卸。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电池堆11a~11d从下部壳体12拆卸。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组,其具有:
电池堆,其由多个电池单元层叠而成;
壳体,其以利用外周壁包围所述电池堆的方式收容所述电池堆;
第一组装构件,其组装于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露出的所述电池堆的端面;以及
第二组装构件,其以在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组装构件叠放的方式,组装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组装构件具有沿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贯穿的螺纹孔,
所述第二组装构件与螺合于所述螺纹孔而旋转的螺纹轴的前端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所述第二组装构件具有固定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的板状部,
所述板状部与所述螺纹轴的前端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所述外周壁具有沿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延伸的凹部,
所述第二组装构件具有脚部,所述脚部沿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延伸,插入所述电池堆的端面与所述凹部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在从所述外周壁向上方露出的所述电池堆的端面,设置有用于紧固所述第一组装构件的第一紧固单元,
在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紧固所述第二组装构件的第二紧固单元,
当所述第一组装构件以及所述第二组装构件未被紧固时,所述第一紧固单元以及所述第二紧固单元用于接合构件的紧固,所述接合构件将所述电池堆的端面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之间接合。
5.一种拆卸装置,其从收容由多个电池单元层叠而成的电池堆的壳体拆卸所述电池堆,所述壳体以利用外周壁包围所述电池堆的方式收容所述电池堆,
在所述拆卸装置中,具有:
第一组装构件,其组装于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露出的所述电池堆的端面;以及
第二组装构件,其以在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组装构件叠放的方式,组装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组装构件具有沿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贯穿的螺纹孔,
所述第二组装构件与螺合于所述螺纹孔而旋转的螺纹轴的前端部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拆卸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组装构件具有固定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的板状部,
所述板状部与所述螺纹轴的前端部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拆卸装置,其中,
所述外周壁具有沿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延伸的凹部,
所述第二组装构件具有脚部,所述脚部沿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延伸,插入所述电池堆的端面与所述凹部之间的间隙。
8.一种电池堆的拆卸方法,其从收容由多个电池单元层叠而成的电池堆的壳体拆卸所述电池堆,所述壳体以利用外周壁包围所述电池堆的方式收容所述电池堆,
在电池堆的拆卸方法中,
将第一组装构件组装于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露出的所述电池堆的端面,所述第一组装构件具有沿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贯穿的螺纹孔,
将第二组装构件以在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组装构件叠放的方式组装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
在所述螺纹孔中螺合螺纹轴,
在所述第二组装构件与所述螺纹轴的前端部抵接的状态下使所述螺纹轴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堆的拆卸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组装构件具有固定于所述外周壁的上表面的板状部,
所述板状部与所述螺纹轴的前端部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池堆的拆卸方法,其中,
所述外周壁具有沿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延伸的凹部,
所述第二组装构件具有沿所述壳体的深度方向延伸的脚部,
所述脚部插入所述电池堆的端面与所述凹部之间的间隙。
CN202111629084.1A 2021-01-08 2021-12-28 电池组、拆卸装置及电池堆的拆卸方法 Pending CN1147593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02313A JP7459805B2 (ja) 2021-01-08 2021-01-08 電池パック、取り外し装置、及び電池スタックの取り外し方法
JP2021-002313 2021-01-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59304A true CN114759304A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26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9084.1A Pending CN114759304A (zh) 2021-01-08 2021-12-28 电池组、拆卸装置及电池堆的拆卸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59805B2 (zh)
CN (1) CN11475930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2179A (zh) * 2017-12-15 2019-12-24 株式会社Lg化学 拆卸工具及使用拆卸工具的电池模块
CN210389069U (zh) * 2019-09-04 2020-04-24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拆卸工装
US20200153023A1 (en) * 2018-11-09 2020-05-14 Honda Motor Co., Ltd. Fuel cell stack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fuel cell stack
CN211332945U (zh) * 2020-01-06 2020-08-25 李�昊 一种cmos电池快速拆卸架
CN211858780U (zh) * 2020-05-21 2020-11-03 华速(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池模组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24895B2 (ja) 2012-11-29 2016-11-16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載用電池パック
JP6558125B2 (ja) 2015-07-31 2019-08-14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交換方法
JP7111675B2 (ja) 2019-09-24 2022-08-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パック及び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の取り外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2179A (zh) * 2017-12-15 2019-12-24 株式会社Lg化学 拆卸工具及使用拆卸工具的电池模块
US20200153023A1 (en) * 2018-11-09 2020-05-14 Honda Motor Co., Ltd. Fuel cell stack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fuel cell stack
CN210389069U (zh) * 2019-09-04 2020-04-24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拆卸工装
CN211332945U (zh) * 2020-01-06 2020-08-25 李�昊 一种cmos电池快速拆卸架
CN211858780U (zh) * 2020-05-21 2020-11-03 华速(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池模组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07391A (ja) 2022-07-21
JP7459805B2 (ja)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58726B2 (ja) 二次電池の保持構造
EP1798787B1 (en) Battery
EP2793289B1 (en) Battery module
WO2014103007A1 (ja) 組電池
JP4834376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908706B2 (ja)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EP2808922A1 (en) Battery module
JP4961695B2 (ja) 組電池および組電池の組み立て方法
WO2011013767A1 (ja) 組電池の冷却構造、及び、バッテリーシステム
JP4997819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04112172A1 (ja) 組電池
JP2006278334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US9680138B2 (en) Battery pack
US20140349154A1 (en) Battery cell carrier
US20220416342A1 (en) Battery Pack Assembly
JP2020077559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池パック
JP7111675B2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及び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の取り外し方法
KR20200094037A (ko) 배터리 조립모듈
KR20240000413A (ko) 고전압 배터리모듈
JP2018110082A (ja) 保持部材および組電池パック
WO2012131798A1 (ja)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電動自転車
EP2490277B1 (en) Battery Module
JP5074969B2 (ja) 移動体搭載用組電池
CN114759304A (zh) 电池组、拆卸装置及电池堆的拆卸方法
JP5229511B2 (ja) 二次電池の保持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