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7804A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7804A
CN114747804A CN202210290645.8A CN202210290645A CN114747804A CN 114747804 A CN114747804 A CN 114747804A CN 202210290645 A CN202210290645 A CN 202210290645A CN 114747804 A CN114747804 A CN 114747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probes
aerosol generating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906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靖
曾葆青
刘志伟
梁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9064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478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47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78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微波谐振器以及收容座;所述微波谐振器包括谐振腔以及设置于所述谐振腔内的内导体单元,所述内导体单元包括探针装置;所述收容座包括设置于所述谐振腔中、以收容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收容部;所述探针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探针,所述至少两个探针布置在所述收容部的侧部,且长度不等。该发明中,探针装置的至少两个探针延伸至收容腔外围且长度不等,使微波场的均匀性得到显著提高,便于提升对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的均匀性,对于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的均匀性有显著增强,进而提升了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不燃烧(Heat Not Burning,HNB)装置,是一种加热装置加上气溶胶产生基质(经过处理的植物叶类制品)的组合设备。外部加热装置通过高温加热到气溶胶产生基质可以产生气溶胶但是却不足以燃烧的温度,能在不燃烧的前提下,让气溶胶产生基质产生用户所需要的气溶胶。目前市场上的加热不燃烧器具主要采用电阻加热方式,即利用中心发热片或发热针等从气溶胶产生基质中心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基质内部进行加热。这种器具在使用前需预热等待时间长,不能抽停自由,气溶胶生成基质碳化不均匀,导致气溶胶生成基质烘烤不充分,利用率低;其次,HNB器具发热片容易在气溶胶产生基质提取器和发热片基座中产生污垢,难清洁;会使接触发热体的局部气溶胶产生基质温度过高、发生部分裂解,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微波加热技术逐渐替代电阻加热方式成为新的加热方式。微波加热技术具有高效、及时、选择性及加热无延缓性的特点,只对特定介电特性的物质有加热效果。采用微波加热雾化的应用优势有:a、微波加热为辐射加热,非热传导,可实现即抽即停;b、无加热片,因此不存在断片、清洁发热片的问题;c、气溶胶产生基质利用率高,口感一致性高,口感更接近香烟。
相关技术中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微波加热装置,其微波一般从一端馈入,然后在谐振器内进行谐振。由于谐振腔较小,因此,谐振器内电磁波分布比较不均匀,加热的均匀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相关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微波谐振器以及收容座;所述微波谐振器包括谐振腔以及设置于所述谐振腔内的内导体单元,所述内导体单元包括探针装置;所述收容座包括设置于所述谐振腔中、以收容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收容部;所述探针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探针,所述至少两个探针布置在所述收容部的侧部,且长度不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针装置包括与所述至少两个探针相连接的基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部设置于所述收容部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探针呈纵长型,其长度方向与所述收容部的轴线相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探针等间隔地分布于所述收容部的侧部周向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探针包括对与对之间长度不等的至少两对探针,所述至少两对探针交替地、均匀地分布于所述收容部的侧部的周向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探针包括组与组之间长度不等的至少两组探针,所述至少两组探针交替地、均匀地分布于所述收容部的侧部的周向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探针结合于所述收容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探针采用导电金属片一体加工成型,或者通过电镀、印刷的方式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探针的厚度范围为1-2000微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探针分布于所述收容部的内侧壁面或者外侧壁面,或者,整体地或局部地嵌置于所述收容部的侧壁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容部包括用以收容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包括一个纵轴线,所述至少两个探针沿着平行于所述纵轴线的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容座还包括与所述收容部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一个将所述收容腔与环境相连通的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容座包括若干个定位筋,这些定位筋间隔均匀地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和/或所述通孔的壁面周向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相邻定位筋之间形成有纵向延伸的第一进气通道;所述收容座包括若干个支撑筋,这些支撑筋呈放射状分布于所述收容腔的底面上,至少部分相邻支撑筋之间形成有放射状延伸的第二进气通道,这些第二进气通道分别与这些第一进气通道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波谐振器为四分之一波长型同轴线谐振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容座采用塑料、微波透明陶瓷、玻璃、氧化铝、氧化锆、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复合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导体单元的轴线与所述外导体单元的轴线相互重合或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针装置和所述导体柱之间在外力的束缚移除时是可分离的或者是锁死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探针的长度范围为0-(L1+5)mm,其中,L1 为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长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导体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谐振腔中的导体柱,所述导体柱包括一个朝所述收容部延伸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探针装置欧姆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波谐振器包括用于界定所述谐振腔的外导体单元, 所述外导体单元包括开口端与该开口端相对的封闭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容座连接于所述开口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体柱包括固定端,所述固定端连接于所述封闭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体柱的轴线与所述外导体单元的轴线相重合或者相平行。
还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四分之一波长型同轴线谐振器以及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收容腔;所述同轴线谐振器包括谐振腔以及设置于所述谐振腔内的内导体单元,所述内导体单元包括探针装置;所述收容腔设置于所述谐振腔中;所述探针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探针,所述至少两个探针布置在所述收容腔的侧部,且长度不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针装置包括与所述至少两个探针相连接的基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部对应于所述收容腔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容腔包括一个纵轴线,所述至少两个探针沿着平行于所述纵轴线的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容腔包括一个纵轴线,所述至少两个探针呈纵长型,其长度方向与所述收容腔的纵轴线相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探针等间隔地分布于所述收容腔的侧部周向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探针包括对与对之间长度不等的至少两对探针,所述至少两对探针交替地、均匀地分布于所述收容腔的侧部的周向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探针的长度范围为0-(L1+5)mm,其中,L1 为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长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导体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谐振腔中的导体柱,所述导体柱包括一个朝所述收容腔延伸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探针装置欧姆接触。
实施本发明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探针装置的至少两个探针延伸至收容腔外围且长度相等,使微波场的均匀性得到显著提高,便于提升对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的均匀性,对于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的均匀性有显著增强,进而提升了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气溶胶产生装置在分解状态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1,该气溶胶产生装置1可利用微波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以雾化产生气溶胶,从而供使用者吸食。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气溶胶生成基质为诸如经过处理的植物叶类制品等固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气溶胶生成基质也可以为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
再如图2所示,该气溶胶产生装置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微波谐振器 10、收容座20以及微波馈入装置30。微波谐振器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圆柱状,其可包括一个让微波于其内持续振荡的谐振腔13。收容座20用于装载气溶胶生成基质,其固定地或可拆卸地安装于微波谐振器10上,以让其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暴露于谐振腔13内的微波场中,被微波加热雾化。微波馈入装置30连接于微波谐振器10上,用于将微波发生装置(未图示)产生的微波馈入谐振腔13中。可以理解地,微波谐振器10并不局限于圆柱状,其也可呈方柱、椭圆柱状等其他形状。
微波谐振器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四分之一波长型同轴线谐振器,其可包括用于实现电磁屏蔽的筒状外导体单元11、设置于该外导体单元11中以导波的纵长内导体单元12以及介于该内导体单元12的外壁面和外导体单元11 的内侧壁面之间的介质(例如,空气),外导体单元11和内导体单元12一道界定出上述的谐振腔13。内导体单元12的第一端与外导体单元11的端壁111 欧姆接触,形成该微波谐振器10的短路端。内导体单元12的第二端向外导体单元11的开口110延伸,并不与外导体单元11直接欧姆接触,形成该微波谐振器10的开路端。收容座20安装(例如,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地嵌置)于该微波谐振器10的开路端B,并与内导体单元12的第二端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导体单元12的轴线与外导体单元11的轴线相互重合或平行,优选地,两者相互重合。
外导体单元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可导电的侧壁111、可导电的端壁 112以及开口110。侧壁1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圆筒状,其包括第一端以及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端壁112封闭于该侧壁111的第一端上,形成外导体单元11的一个封闭端。开口110形成于侧壁111的第二端上,形成外导体单元11的一个开口端,用于供收容座20嵌置于其中。外导体单元11的侧壁 111靠近端壁112处可设置一个径向贯通的馈入孔1110,以供微波馈入装置 30安装于其中。端壁112的中部开设有一个贯通的安装孔1120,以供内导体单元12的导体柱121穿设于其中。内导体单元12第一端(固定端)系固定于外导体单元11的端壁112上,并与端壁112欧姆接触;内导体单元12第二端 (自由端)朝向外导体单元11的开口110的延伸,并不与外导体单元11直接欧姆接触,主要用于发射微波。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对内导体单元12第二端的形状和布局可以获取预期的微波场。
外导体单元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可导电的金属材料一体制成,其材质可为铝、铜、金、银、不锈钢等导电金属。可以理解地,外导体单元11并不局限于采用导电材料一体制成,其也可以通过在非导电筒体表面镀覆导电层的方式实现。该导电层在一些实施例可以是镀金层、镀银层、镀铜层等等。再可以理解地,外导体单元11并不局限于圆筒状,其也可以呈方筒状、椭圆筒状等其他适合的形状。
内导体单元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位于第一端(第一固定端)且与外导体单元11同轴的导体柱121以及位于第二端(第一自由端)且独立(也即导体柱121和探针装置122非一体式连接在一起)于外导体单元11的探针装置122,该导体柱121的一端(第二固定端)连接于的外导体单元11的端壁 112上,另一端(第二自由端)与探针装置122欧姆接触。该探针装置122与该导体柱121欧姆接触,让微波能够经由导体柱121传导给探针装置122。在一些实施例中,探针装置122在形状和布局等方面被特别地配置,用于促进微波场更均匀地分布于收容座20的外围,从而实现对收容座20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更均匀的微波加热效果,进而提升了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该探针装置122与导体柱121呈相互独立式设计,探针装置122与导体柱121在组装前可以分别固定于收容座2和外导体单元 11上,为探针装置122的设计和装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一些实施例中,因为探针装置122和导体柱121是相互独立的个体,组装好之后,在外力(外导体单元11和收容座20的抵压力)的束缚下,两者之间的接触是简单的面对面接触,在消除外力的束缚后,两者可以很容易地分离的。此种情况,特别适合收容座20可拆卸地装配到微波谐振器10上的情形,以利于清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探针装置122和导体柱121之间可以设置锁扣结构,探针装置122和导体柱121组装在一起之后,两者可以相互锁死。此种情形适合收容座20不可拆卸地装配到微波谐振器10上的情形。
再如图3所示,导体柱12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金属等导电材料制成。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导体柱121也可以通过在非导电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外壁面涂覆第二导电层形成,该第二导电层为镀金属薄膜层,如镀金层、镀银层、镀铜层等等。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导体柱121并不局限于呈圆柱状,其也可以呈方柱状、椭圆柱状、阶梯柱状、不规则柱状等其他形状。
导体柱12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圆柱形的主体部1211以及轴向连接于该主体部1211一端的连接部1212。主体部1211的直径小于外导体单元11的侧壁111的内径。连接部1212的直径小于主体部1211的直径,其穿设于安装孔1120中,并让主体部1211靠近连接部1212的端面贴合于端壁112的内壁面上。连接部1212的侧表面上可形成有外螺纹,以便能够与该气溶胶产生装置1的电池装置(未图示)相螺接。
再如图4所示,收容座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收容部21以及与该收容部21一体连接的固定部22。收容部21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基质;固定部22 用于轴向封堵于外导体单元11的开口110上,并让收容部21伸入到收容部 21内,与内导体单元12相连接。收容座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低介电损耗材料,例如,为塑料、微波透明陶瓷、玻璃、氧化铝、氧化锆、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复合。另外,在塑料材料中,优选地为PEEK、PTFE。收容座20 的材质的损耗角正切优选地小于0.1。
该收容部2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圆筒状,且其外径可小于外导体单元11 的内径。收容部21可包括一个轴向的收容腔210,该收容腔210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基质。该固定部22可呈环形,与收容部21共轴地连接一起。固定部 22可共轴地封堵于外导体单元11的开口11中,以将收容部21共轴地固定于微波谐振器10中。固定部22包括一个将收容腔210与环境相连通的轴向的通孔220,令得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以经由该通孔220放入收容腔210。
收容部2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圆筒状,其包括平坦的底壁211以及围设在底壁211周缘的筒状侧壁212,侧壁212外径小于外导体单元的内径,侧壁 212的外壁面可形成有若干个纵向延伸的收容槽2120,这些收容槽2120用以与探针装置122相配合。
收容座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若干个纵长的定位筋23和若干纵长的支撑筋25。这些定位筋23间隔均匀地设置于收容腔210和/或通孔220的壁面周向上。每一定位筋23均沿着平行于收容座20的轴线的方向延伸。这些支撑筋25均匀间隔地呈放射状分布于收容腔210的底面上。定位筋23一个方面可用于夹紧插入收容腔210和/或通孔220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另一个方面每相邻两定位筋23之间均形成一个纵向延伸的第一进气通道。支撑筋25一个方面用于支撑气溶胶生成基质,另一个方向形成若干放射状第二进气通道。这些第二进气通道分别与这些第一进气通道相连通,以方便环境空气被吸入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底部,再进入气溶胶生成基质中带走被微波加热产生的气溶胶。
再如图3所示,探针装置12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基部1221以及若干个纵长的探针1222。该基部1221贴合于收容座20朝向导体柱121的一个端面(即收容部21的底壁211的外表面)上,并与导体柱121欧姆接触。这些探针1222间隔地立设于该基部1221的周向上,并贴合于收容座20的收容部 21的侧壁面的收容槽2120上,以促进微波场更均匀地分布于收容部21的外围。
探针装置122的探针1222向上延伸至收容腔210的侧部,使微波场的均匀性得到显著提高,便于提升对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的均匀性,对于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的均匀性有显著增强,进而提升了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利用率。在收容座20的收容部21侧壁212设置探针1222后,气溶胶生成基质内的场强范围可为:894.3-8086.4,场强比最高9.04,均匀性得到极大改善,常规没有此类探针1222的其他形式场强比一般为30以上,均匀性较差。可以理解地,探针1222并不局限于固定在收容部21的侧壁212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其其与侧壁212之间设有间隔时,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探针装置122底部电场较弱,顶部电场较强,因此探针装置122的探针1222如果接近气溶胶生成基质顶部,可以实现气溶胶生成基质顶部被迅速加热,从而快速释放气溶胶,即有利于提升出烟速度,减少预热时间,而不同探针长度的设计,则可以使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加热均匀性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探针装置122增加了探针1222后,整个雾化过程、及抽吸过程中,微波谐振器10的最佳馈入频率波动明显变窄,从~150MHz缩窄到20MHz以内,因此既可以降低对微波源的要求,同时也更有利于符合国家法规,国家规定微波加热的频段范围为2400-2500MHz。在一些实施例中,整个雾化过程中,微波的馈入效率得到明显改善,整体馈入效率可以保持在 80%以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探针装置122可以由导电材质成型形成,比如采用导电材质冲切弯折成型,工艺简单,效率高。另外,探针装置122也可采用电镀、印刷等工艺涂覆形成在收容座2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探针装置122的厚度为1-2000微米,探针装置122的材质为铜、铜合金、不锈钢、铝、铝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基部1221为环形,且基部1221的中心孔与收容座20的底部穿孔相对。可以理解地,基部1221也可为圆盘形或方盘形、多边形盘等其他形状,其覆盖在收容座20的下端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探针1222由收容座20的收容部21底部沿侧壁向上延伸设置。探针1222位于收容部21的侧壁212的外侧,与收容部21的外壁面贴合,收容部21的外壁面设置的收容槽2120,供探针1222卡入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探针1222也可位于收容部21的侧壁212的内侧,从收容部21的底面插入到收容部21的收容腔210的内侧壁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在收容腔210的内侧壁面设置收容槽2120,供探针1222卡入定位。在一些实施例中,探针1222完全或局部地埋设在收容部21的侧壁212内,收容部21的侧壁也可设置由底部向上延伸的插孔,供探针1222插入。或者也可在收容座20成型时直接包覆探针1222。
探针1222的长度范围为0-Lmm,且H小于等于收容座20内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长度L1加上大致5mm。换言之,探针1222的长度范围为0-(L1+5)mm。以气溶胶生成基质为IQOS公司的HEETS气溶胶生成基质为例,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长度L1为12mm,则探针1222长度L范围为0-17mm。
优选地,探针1222的自由端部位置与收容部21内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长度位置相当,优选地,探针1222的长度L为0-(12mm+收容部21的底部厚度),即插入烟支后,探针1222最高点和烟草段位置基本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均匀地对收容部2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雾化,探针122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探针1222的数量为四个,且沿收容部21的周向分布,在周圈上进行雾化。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探针1222沿收容座20的周向等间隔分布,提升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周圈上的探针1222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地,探针1222的数量为偶数,且各对探针1222的长度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以两种长度为例,则在周向上长短交替分布,即一长一短,交替分布。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以四条探针1222为例,两长两短,两长探针1222长度为11mm,两短探针1222长度为6mm。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多对、长度不同的探针1222,则可以使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加热均匀性更好。类似地,探针1222的数量也可以为奇数,例如九个,并可以分成三组,每组三个。同组探针1222的长度相同,不同组的探针1222的长度不同,这三组探针1222也可以交替均匀的地分布于收容部21的侧壁周向上。
收容座20的材质为低介电损耗材料,损耗角正切小于0.1,可穿透微波。进一步地,收容座20的材质为塑料、微波透明陶瓷、玻璃、氧化铝、氧化锆、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复合,进一步地,塑料为PEEK、PTFE。
再如图2所示,微波馈入装置3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同轴连接器,其可包括内导体31、外导体33以及介于内导体31和外导体33之间的介质层32。微波馈入装置30安装于微波谐振器10上时,其内导体31与外导体单元11 的内壁面和/或内导体单元12的导体柱121的表面欧姆接触,且其外导体33 与外导体单元11的表面欧姆接触,以向微波谐振器10内馈入微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波馈入装置30的内导体31呈一字型,微波馈入装置 30安装于微波谐振器10上时,内导体31与导体柱121的表面欧姆接触,且与导体柱121的轴线相垂直。
气溶胶产生装置1制造时,可采用如下步骤:
(1)提供一个外导体单元11和一个导体柱121,并将导体柱121的下端沿轴向插入外导体单元11的端壁111中;
(2)提供一个收容座20和一个探针装置122,将探针装置122安装到收容座20的收容部21上,形成一个组合体;
(3)将上述组合体塞入外导体单元11的开口110中,让探针装置122 的基部1221与导体柱121的自由端欧姆接触;
(4)提供一个微波馈入装置30,将微波馈入装置30装入外导体单元11 的馈入孔1110中,让微波馈入装置30的内导体31与导体柱121欧姆接触,外导体33与外导体单元11欧姆接触。
上述步骤的序号并非用于限定工序,具体制造过程中并行的步骤完全可以顺序调整。例如,上述步骤(1)和步骤(2)的顺序就可以调换。
图5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1a,其与上述气溶胶产生装置1的结构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用微波馈入装置30a替代了上述气溶胶产生装置1的微波馈入装置30。
如图所示,微波馈入装置30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同轴连接器,其可包括内导体31a、外导体33a以及介于内导体31a和外导体33a之间的介质层32a。微波馈入装置30a安装于微波谐振器10上时,其内导体31a与外导体单元11 的内壁面欧姆接触,且其外导体33a与外导体单元11的表面欧姆接触,以向微波谐振器10内馈入微波。
微波馈入装置30a的内导体31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L型,其可包括一个垂直于微波谐振器10轴线的第一段311a和平行于微波谐振器10轴线的第二段312a,第二段312a与外导体单元11的端壁112欧姆接触。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34)

1.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微波谐振器(10)以及收容座(20);所述微波谐振器(10)包括谐振腔(13)以及设置于所述谐振腔(13)内的内导体单元(12),所述内导体单元(12)包括探针装置(122);所述收容座(20)包括设置于所述谐振腔(13)中、以收容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收容部(21);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装置(122)包括至少两个探针(1222),所述至少两个探针(1222)布置在所述收容部(21)的侧部,且长度不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装置(122)包括与所述至少两个探针(1222)相连接的基部(1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1221)设置于所述收容部(21)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探针(1222)呈纵长型,其长度方向与所述收容部(21)的轴线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探针(1222)等间隔地分布于所述收容部(21)的侧部周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探针(1222)包括对与对之间长度不等的至少两对探针(1222),所述至少两对探针(1222)交替地、均匀地分布于所述收容部(21)的侧部的周向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探针(1222)包括组与组之间长度不等的至少两组探针(1222),所述至少两组探针(1222)交替地、均匀地分布于所述收容部(21)的侧部的周向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探针(1222)结合于所述收容部(2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探针(1222)采用导电金属片一体加工成型,或者通过电镀、印刷的方式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探针(1222)的厚度范围为1-2000微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探针(1222)分布于所述收容部(21)的内侧壁面或者外侧壁面,或者,整体地或局部地嵌置于所述收容部(21)的侧壁(212)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21)包括用以收容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收容腔(210),所述收容腔(210)包括一个纵轴线,所述至少两个探针(1222)沿着平行于所述纵轴线的方向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座(20)还包括与所述收容部(21)连接的固定部(22),所述固定部(22)包括一个将所述收容腔(210)与环境相连通的通孔(22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座(20)包括若干个定位筋(23),这些定位筋(23)间隔均匀地设置于所述收容腔(210)和/或所述通孔(220)的壁面周向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相邻定位筋(23)之间形成有纵向延伸的第一进气通道;所述收容座(20)包括若干个支撑筋(25),这些支撑筋(25)呈放射状分布于所述收容腔(210)的底面上,至少部分相邻支撑筋(25)之间形成有放射状延伸的第二进气通道,这些第二进气通道分别与这些第一进气通道相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谐振器(10)为四分之一波长型同轴线谐振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座(20)采用塑料、微波透明陶瓷、玻璃、氧化铝、氧化锆、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复合制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装置(122)和所述导体柱(121)之间在外力的束缚移除时是可分离的或者是锁死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探针(1222)的长度范围为0-(L1+5)mm,其中,L1为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长度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单元(1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谐振腔(13)中的导体柱(121),所述导体柱(121)包括一个朝所述收容部(21)延伸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探针装置(122)欧姆接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谐振器(10)包括用于界定所述谐振腔(13)的外导体单元(11),所述外导体单元(11)包括开口端与该开口端相对的封闭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座(20)连接于所述开口端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柱(121)包括固定端,所述固定端连接于所述封闭端。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柱(121)的轴线与所述外导体单元(11)的轴线相重合或者相平行。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单元(12)的轴线与所述外导体单元(11)的轴线相互重合或平行。
26.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四分之一波长型同轴线谐振器(10)以及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收容腔(210);所述同轴线谐振器(10)包括谐振腔(13)以及设置于所述谐振腔(13)内的内导体单元(12),所述内导体单元(12)包括探针装置(122);所述收容腔(210)设置于所述谐振腔(13)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装置(122)包括至少两个探针(1222),所述至少两个探针(1222)布置在所述收容腔(210)的侧部,且长度不等。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装置(122)包括与所述至少两个探针(1222)相连接的基部(1221)。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1221)对应于所述收容腔(210)的底部。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210)包括一个纵轴线,所述至少两个探针(1222)沿着平行于所述纵轴线的方向延伸。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210)包括一个纵轴线,所述至少两个探针(1222)呈纵长型,其长度方向与所述收容腔(210)的纵轴线相平行。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探针(1222)等间隔地分布于所述收容腔(210)的侧部周向上。
32.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探针(1222)包括对与对之间长度不等的至少两对探针(1222),所述至少两对探针(1222)交替地、均匀地分布于所述收容腔(210)的侧部的周向上。
33.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探针(1222)的长度范围为0-(L1+5)mm,其中,L1为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长度值。
34.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单元(1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谐振腔(13)中的导体柱(121),所述导体柱(121)包括一个朝所述收容腔(210)延伸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探针装置(122)欧姆接触。
CN202210290645.8A 2022-03-23 2022-03-23 气溶胶产生装置 Pending CN1147478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0645.8A CN114747804A (zh) 2022-03-23 2022-03-23 气溶胶产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0645.8A CN114747804A (zh) 2022-03-23 2022-03-23 气溶胶产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7804A true CN114747804A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26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0645.8A Pending CN114747804A (zh) 2022-03-23 2022-03-23 气溶胶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4780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6341A1 (zh) * 2022-07-22 2024-01-25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4036935A1 (zh) * 2022-08-15 2024-02-22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微波馈入装置、微波加热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4092583A1 (zh) * 2022-11-02 2024-05-10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微波加热组件
WO2024098454A1 (zh) * 2022-11-07 2024-05-16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微波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6341A1 (zh) * 2022-07-22 2024-01-25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4036935A1 (zh) * 2022-08-15 2024-02-22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微波馈入装置、微波加热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4092583A1 (zh) * 2022-11-02 2024-05-10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微波加热组件
WO2024098454A1 (zh) * 2022-11-07 2024-05-16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微波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47803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4747804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4886160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4711467A (zh) 微波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16165164U (zh) 气溶胶固定装置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4401565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微波加热装置
CN217743173U (zh) 微波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CN114831341A (zh) 雾化装置及用于微波雾化器具的微波加热组件
CN112315040A (zh) 发热体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743148U (zh) 雾化装置及用于微波雾化器具的微波加热组件
CN219556318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9556317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2545566U (zh) 发热体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WO2023178565A1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17161107U (zh) 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826780U (zh) 加热体及加热雾化装置
WO2023178566A1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706541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WO2023109399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CN217088202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微波加热装置
WO2023065946A1 (zh) 气溶胶固定装置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8605113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7981914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微波加热组件
CN218474089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4031982A1 (zh) 微波加热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