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5164U - 气溶胶固定装置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固定装置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5164U
CN216165164U CN202122524208.1U CN202122524208U CN216165164U CN 216165164 U CN216165164 U CN 216165164U CN 202122524208 U CN202122524208 U CN 202122524208U CN 216165164 U CN216165164 U CN 216165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microwave
cavity
conducto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242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东建
胡平
杜靖
卜桂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242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5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5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5164U/zh
Priority to JP2024523516A priority patent/JP2024536571A/ja
Priority to KR1020247016321A priority patent/KR20240093721A/ko
Priority to EP22882557.6A priority patent/EP4417071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120304 priority patent/WO2023065946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titution Of High-Frequency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气溶胶固定装置和气溶胶产生装置,气溶胶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包括雾化腔,雾化腔用于放置气溶胶产生基质;微波导入结构,设置于安装座上,微波导入结构的输出端位于雾化腔内;导体件,设置于安装座上,导体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雾化腔的侧壁。本实用新型通过导体件改变雾化腔内磁场分布强度,一方面可保证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高效加热,另一方面可保证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均匀加热。

Description

气溶胶固定装置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溶胶固定装置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微波加热具有加热效率高,气溶胶产生快的优势。
相关技术中,将气溶胶产生基质直接插入至同轴腔体的底部,此时腔体中靠近导体柱顶部的微波场较强,能够加热并充分碳化此部分的气溶胶产生基质,而远离导体柱顶部由于微波场较弱,该部分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受热不均匀且碳化不完全,失去微波加热的意义,降低了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溶胶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溶胶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包括雾化腔,雾化腔用于放置气溶胶产生基质;微波导入结构,设置于安装座上,微波导入结构的输出端位于雾化腔内;导体件,设置于安装座上,导体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雾化腔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溶胶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座、微波导入结构和导体件。其中,安装座包括雾化腔,雾化腔可用于安装固定气溶胶产生基质;具体地,气溶胶产生基质的至少部分位于雾化腔内,并可在受热的情况下产生气溶胶。此外,微波导入结构设置在安装座上,并且微波导入结构的输出端位于雾化腔的内部,微波导入结构可用于相雾化腔内部导入微波,以加热处于雾化腔内部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并且,通过微波来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可实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快速高效加热,进而提升气溶胶的产生效率和产生速度。
特别地,在产生气溶胶的过程中,微波导入结构的输出端的位置的磁场强度最强,其余位置的磁场强度较弱。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座上设置有导体件,并保证导体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雾化腔的侧壁。这样,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导体件改变雾化腔内的磁场分布,进而实现对雾化腔内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均匀加热。并且,本实用新型仅需要在雾化腔的侧壁设置至少一部分导体件。
具体地,在产生气溶胶的过程中,微波导入结构的输出端附近有较强的电磁场,微波与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是微波电磁场与材料的直接相互作用,由高频交变电场引起金属材料内部的自由或束缚电荷反复极化和剧烈运动,在分子之间发生碰撞、摩擦和内耗,最终将微波能转变成热能。因此,本申请在安装座上设置有导体件,导体件是良导体,在微波加热时,导体件表面层内的涡旋电流会产生趋肤效应向导体件的表面集中,导致与微波发生耦合作用,导体件将微波能转变成热能可进一步有效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保证整个气溶胶产生基质有效均匀加热。
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座上设置有导体件,并使得导体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雾化腔的侧壁上,进而通过导体件改变雾化腔内磁场分布强度,一方面可保证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高效加热,另一方面可保证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均匀加热。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导体件在雾化腔的高度方向上延伸。
在该设计中,雾化腔的顶部设置有开口端,气溶胶产生基质可从开口端插入到雾化腔内。本实用新型中导体件沿雾化腔的高度方向延伸,使得导体件的延伸方向与气溶胶产生基质的插入方向相同。这样,在产生气溶胶的过程中,可通过导体件改变雾化腔内磁场分布强度,并保证磁场在雾化腔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进而实现在雾化腔的高度方向上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均匀高效的加热。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导体件的一端部设置于雾化腔的底壁;在雾化腔的高度方向上,导体件的尺寸与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尺寸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3。
在该设计中,导体件的一端部设置于雾化腔的底壁,导体件的另一端朝向雾化腔顶部的开口端延伸。此外,在雾化腔的高度方向上,导体件的尺寸与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尺寸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3。这样,在雾化腔的高度方向上合理设置导体件的尺寸,进而使得雾化腔内磁场的强度分布更加合理,进而提升微波在雾化腔的高度方向上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均匀高效的加热。此外,在雾化腔的高度方向上,导体件的尺寸与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尺寸的最小比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此处并不限定。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导体件是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导体件沿雾化腔的周侧分布。
在该设计中,导体件是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至少两个导体件沿雾化腔的周侧分布;具体地,至少两个导体件沿雾化腔的周侧均匀分布。特别地,在产生气溶胶的过程中,每一个导体件均可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加热。因此,本实用新型将至少两个导体件沿雾化腔的周侧分布,以保证微波在雾化腔的周侧上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均匀高效的加热。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导体件设置于雾化腔的内壁;和/或导体件设置于雾化腔的外壁。
在该设计中,导体件可以设置在雾化腔的内壁、也可以设置在雾化腔的外壁,还可以同时设置在雾化腔的内壁和外壁。导体件的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例如,可根据雾化腔的体积设计;在雾化腔的体积较小时,可将导体件设置在雾化腔的外壁,进而避免导体件进一步占用雾化腔内的空间;在雾化腔的体积较大时,可将导体件设置在雾化腔的内壁,以直接通过导体件高效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导体件包括:金属条,金属条呈条状分布于雾化腔的侧壁,并朝向雾化腔的顶部延伸。
在该设计中,导体件包括采用金属条。其中,金属条呈条状分布于雾化腔的侧壁,并且从雾化腔的底壁向雾化腔顶部的开口端延伸。特别地,金属条是良导体,进而可改变雾化腔内的磁场分布,一方面可保证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高效加热,另一方面可保证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均匀加热。
此外,在雾化腔的高度方向上,金属条的尺寸与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尺寸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3;并且,导体件包括至少两个金属条,至少两个金属条沿雾化腔的周侧间隔分布。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导体件包括:金属线圈,金属线圈呈螺旋状分布于雾化腔的侧壁,并朝向雾化腔的顶部延伸。
在该设计中,导体件包括采用金属线圈。其中,金属线圈呈螺旋状分布于雾化腔的侧壁,并且从雾化腔的底壁向雾化腔顶部的开口端延伸。特别地,金属线圈是良导体,进而可改变雾化腔内的磁场分布,一方面可保证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高效加热,另一方面可保证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均匀加热。
此外,在雾化腔的高度方向上,金属线圈的尺寸与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尺寸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3;并且,导体件包括至少两个金属线圈,至少两个金属线圈沿雾化腔的周侧间隔分布;并且,在雾化腔的高度方向上,相邻两个螺旋线圈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导体件包括:第一金属层,设置于雾化腔的侧壁,至少一部分第一金属层上设置有镂空区域。
在该设计中,导体件包括采用第一金属层。其中,第一金属层分布于雾化腔的侧壁,并且从雾化腔的底壁向雾化腔顶部的开口端延伸;此外,第一金属层上可以设置有镂空区域,进而进一步调节雾化腔内的磁场分布。特别地,第一金属层是良导体,进而可改变雾化腔内的磁场分布,一方面可保证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高效加热,另一方面可保证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均匀加热。
此外,在雾化腔的高度方向上,第一金属层的尺寸与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尺寸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3。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雾化腔的内壁设置有凸部。
在该设计中,雾化腔的内壁设置有凸部。其中,凸部可以设置在雾化腔的内侧壁,并在工作时与气溶胶产生基质相接触。这样,在产生气溶胶的过程中,气溶胶产生基质与雾化腔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排出,进而便于雾化腔内产生的气溶胶顺畅地从间隙排出雾化腔。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微波导入结构穿设于雾化腔的底壁。
在该设计中,微波导入结构穿设于雾化腔的底壁。其中,微波导入结构的输入端位于雾化腔的外部,微波导入结构的输出端位于雾化腔的内部。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微波导入结构可将外部的微波导入到雾化腔内,以加热雾化腔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具体地,微波导入结构穿设于雾化腔的底壁中心位置。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微波导入结构与安装座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设计中,微波导入结构与安装座为一体式结构。这样,一方面无法采用连接部件来连接微波导入结构和安装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微波导入结构与安装座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升气溶胶固定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在雾化腔的高度方向上,位于雾化腔内的一部分微波导入结构的尺寸,小于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尺寸。
在该设计中,在雾化腔的高度方向上,位于雾化腔内的一部分微波导入结构的尺寸,小于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尺寸。也即,在使用过程中,当气溶胶产生基质插入雾化腔后,保证微波导入结构的输出端插入到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内部,并且微波导入结构的输出端不会露出气溶胶产生基质。这样,即可通过微波导入结构的输出端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内部位于。
进一步地,微波导入结构的输出端位于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内部,以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内部位于,导体件位于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外部,并且位于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周侧,以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周侧位置。这样,通过上述微波导入结构和导体件的配合,可实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全面加热,保证了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谐振腔;微波组件,设置于壳体,微波组件用于向谐振腔内馈入微波;谐振柱,谐振柱的第一端与谐振腔的腔底壁相连;如上述任一设计的气溶胶固定装置,气溶胶固定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谐振腔内,微波导入结构的输入端连接于谐振柱的第二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设计气溶胶固定装置。因此,具有上述气溶胶固定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此外,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壳体、微波组件和谐振柱。其中,壳体内设置有谐振腔,微波组件设置在壳体上,并可在工作时向谐振腔内馈入微波;谐振柱设置在谐振腔内,并且谐振柱第一端与谐振腔的腔底壁相连。在气溶胶固定装置安装后,气溶胶固定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谐振腔内,并且微波导入结构的输入端连接于谐振柱的第二端。这样,即可保证馈入到谐振腔内的微波对雾化腔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加热。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安装槽,设置于谐振柱的第二端,微波导入结构的输入端连接于安装槽。
在该设计中,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安装槽。其中,安装槽设置在谐振柱的第二端,并且按照于谐振柱设置。在安装气溶胶固定装置时,将气溶胶固定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谐振腔内,并将微波导入结构的导入端伸入到安装槽内,一方面保证气溶胶固定装置的位置方式,一方面保证微波导入结构与谐振柱之间的导电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在气溶胶产生装置的高度方向上,位于谐振腔内的一部分安装座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尺寸。
在该设计中,在气溶胶产生装置的高度方向上,位于谐振腔内的一部分安装座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尺寸。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可保证气溶胶产生基质完全处于安装座的内部,并保证气溶胶产生基质完全处于谐振腔的内部。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微波组件包括:微波馈入结构,设置于壳体上,微波馈入结构的输出端朝向谐振腔的底壁或谐振柱;微波发射源,微波发射源连接于微波馈入结构的输入端。
在该设计中,微波组件包括微波馈入结构和微波发射源。其中,微波馈入结构设置在壳体上,并且微波馈入结构的输出端朝向谐振腔的底壁或谐振柱,微波馈入结构的输入端与微波发射源相连接。这样,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工作时,微波发射源产生的微波通过微波馈入结构馈入到谐振腔内。
具体地,谐振柱能够作为导体,谐振柱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示例性地,谐振柱由铜、铝、铁等或其合金制成。谐振柱用于传输微波以及提高微波传输速率,微波在谐振腔内传导时不易出现衰减。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壳体为金属壳体、或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金属层。
在该设计中,壳体可采用金属壳体。此外,壳体也可采用非金属壳体,并在壳体的内壁有第二金属层。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谐振柱为导体柱、或谐振柱的外壁设置有第三金属层。
在该设计中,谐振柱可采用导体柱。此外,谐振柱也可采用非导体柱,并在谐振柱的外壁有第三金属层。
具体地,谐振柱壳体导电连接,导体件不与谐振柱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使用状态下);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使用状态下);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剖视图(使用状态下);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气溶胶固定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气溶胶固定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气溶胶固定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之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气溶胶固定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之四;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气溶胶固定装置,102安装座,104雾化腔,106微波导入结构,108导体件,110侧壁,112底壁,200气溶胶产生装置,202壳体,204谐振腔,206谐振柱,208安装槽,210微波馈入结构,212盖体,214腔体,300气溶胶产生基质,400安装杆,402透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固定装置100和气溶胶产生装置200。
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溶胶固定装置100,包括安装座102、微波导入结构106和导体件108。
其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安装座102包括雾化腔104,雾化腔104可用于安装固定气溶胶产生基质300;具体地,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至少部分位于雾化腔104内,并可在受热的情况下产生气溶胶。此外,微波导入结构106设置在安装座102上,并且微波导入结构106的输出端位于雾化腔104的内部,微波导入结构106可用于相雾化腔104内部导入微波,以加热处于雾化腔104内部的气溶胶产生基质300。并且,通过微波来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300,可实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快速高效加热,进而提升气溶胶的产生效率和产生速度。
特别地,在产生气溶胶的过程中,微波导入结构106的输出端的位置的磁场强度最强,其余位置的磁场强度较弱。因此,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座102上设置有导体件108,并保证导体件108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雾化腔104的侧壁110。这样,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导体件108改变雾化腔104内的磁场分布,进而实现对雾化腔104内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均匀加热。
具体地,在产生气溶胶的过程中,微波导入结构106的输出端附近有较强的电磁场,微波与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是微波电磁场与材料的直接相互作用,由高频交变电场引起金属材料内部的自由或束缚电荷反复极化和剧烈运动,在分子之间发生碰撞、摩擦和内耗,最终将微波能转变成热能。
因此,如图4和图5所示,本申请在安装座102上设置有导体件108,导体件108是良导体,在微波加热时,导体件108表面层内的涡旋电流会产生趋肤效应向导体件108的表面集中,导致与微波发生耦合作用,导体件108将微波能转变成热能可进一步有效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300,保证整个气溶胶产生基质300有效均匀加热。
因此,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安装座102上设置有导体件108,并使得导体件108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雾化腔104的侧壁110上,进而通过导体件108改变雾化腔104内磁场分布强度,一方面可保证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高效加热,另一方面可保证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均匀加热。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使用过程中,气溶胶产生基质300设置在安装杆400的内部,通过安装杆400插入雾化腔104内。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溶胶固定装置100,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如图4和图5所示,雾化腔104的顶部设置有开口端,气溶胶产生基质300可从开口端插入到雾化腔104内。
本实施例中导体件108沿雾化腔104的高度方向延伸,使得导体件108的延伸方向与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插入方向相同。这样,在产生气溶胶的过程中,可通过导体件108改变雾化腔104内磁场分布强度,并保证磁场在雾化腔104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进而实现在雾化腔104的高度方向上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进行均匀高效的加热。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导体件108的一端部设置于雾化腔104的底壁112,导体件108的另一端朝向雾化腔104顶部的开口端延伸。此外,在雾化腔104的高度方向上,导体件108的尺寸与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尺寸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3。
这样,在雾化腔104的高度方向上合理设置导体件108的尺寸,进而使得雾化腔104内磁场的强度分布更加合理,进而提升微波在雾化腔104的高度方向上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进行均匀高效的加热。此外,在雾化腔104的高度方向上,导体件108的尺寸与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尺寸的最小比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此处并不限定。
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溶胶固定装置100,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如图4和图5所示,导体件108是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至少两个导体件108沿雾化腔104的周侧分布;具体地,至少两个导体件108沿雾化腔104的周侧均匀分布。特别地,在产生气溶胶的过程中,每一个导体件108均可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进行加热。
因此,本实施例将至少两个导体件108沿雾化腔104的周侧分布,以保证微波在雾化腔104的周侧上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进行均匀高效的加热。
具体地,导体件108是数量为2个到10个,优选为2个到4个。
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溶胶固定装置100,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如图4和图5所示,导体件108可以设置在雾化腔104的内壁、也可以设置在雾化腔104的外壁,还可以同时设置在雾化腔104的内壁和外壁。
具体地,导体件108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例如,可根据雾化腔104的体积设计;在雾化腔104的体积较小时,可将导体件108设置在雾化腔104的外壁,进而避免导体件108进一步占用雾化腔104内的空间;在雾化腔104的体积较大时,可将导体件108设置在雾化腔104的内壁,以直接通过导体件108高效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300。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导体件108包括采用金属条。其中,金属条呈条状分布于雾化腔104的侧壁110,并且从雾化腔104的底壁112向雾化腔104顶部的开口端延伸。特别地,金属条是良导体,进而可改变雾化腔104内的磁场分布,一方面可保证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高效加热,另一方面可保证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均匀加热。
此外,在雾化腔104的高度方向上,金属条的尺寸与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尺寸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3;并且,导体件108包括至少两个金属条,至少两个金属条沿雾化腔104的周侧间隔分布。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导体件108包括采用金属线圈。其中,金属线圈呈螺旋状分布于雾化腔104的侧壁110,并且从雾化腔104的底壁112向雾化腔104顶部的开口端延伸。特别地,金属线圈是良导体,进而可改变雾化腔104内的磁场分布,一方面可保证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高效加热,另一方面可保证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均匀加热。
此外,在雾化腔104的高度方向上,金属线圈的尺寸与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尺寸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3;并且,导体件108包括至少两个金属线圈,至少两个金属线圈沿雾化腔104的周侧间隔分布;并且,在雾化腔104的高度方向上,相邻两个螺旋线圈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导体件108包括采用第一金属层(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金属层分布于雾化腔104的侧壁110,并且从雾化腔104的底壁112向雾化腔104顶部的开口端延伸;此外,第一金属层上可以设置有镂空区域,进而进一步调节雾化腔104内的磁场分布。特别地,第一金属层是良导体,进而可改变雾化腔104内的磁场分布,一方面可保证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高效加热,另一方面可保证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均匀加热。
此外,在雾化腔104的高度方向上,第一金属层的尺寸与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尺寸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3。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雾化腔104的内壁设置有凸部(图中未示出)。其中,凸部可以设置在雾化腔104的内侧壁,并在工作时与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相接触。这样,在产生气溶胶的过程中,气溶胶产生基质300与雾化腔104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排出,进而便于雾化腔104内产生的气溶胶顺畅地从间隙排出雾化腔104。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微波导入结构106穿设于雾化腔104的底壁112。其中,微波导入结构106的输入端位于雾化腔104的外部,微波导入结构106的输出端位于雾化腔104的内部。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微波导入结构106可将外部的微波导入到雾化腔104内,以加热雾化腔104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300。具体地,微波导入结构106穿设于雾化腔104的底壁112中心位置。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微波导入结构106与安装座102为一体式结构。这样,一方面无法采用连接部件来连接微波导入结构106和安装座102,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微波导入结构106与安装座102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升气溶胶固定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微波导入结构106与安装座102紧密连接无缝隙。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雾化腔104的高度方向上,位于雾化腔104内的一部分微波导入结构106的尺寸,小于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尺寸。
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当气溶胶产生基质300插入雾化腔104后,保证微波导入结构106的输出端插入到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内部,并且微波导入结构106的输出端不会露出气溶胶产生基质300。这样,即可通过微波导入结构106的输出端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内部位于。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微波导入结构106的输出端位于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内部,以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内部位于,导体件108位于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外部,并且位于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周侧,以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周侧位置。这样,通过上述微波导入结构106和导体件108的配合,可实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全面加热,保证了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
具体地,位于雾化腔104内的一部分微波导入结构106的尺寸可以为5mm到25mm,优选为12mm到13mm。
此外,微波导入结构106可采用金属结构或其它高导电性能结构,优选金属结构(如铜、铝、不锈钢等)。也可在非金属结构外表面镀金属薄膜层等(如镀金、镀银、镀铜等)。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安装座102为非导电安装座102。具体地,安装座102的材质为低介电损耗的非导电材料,如PEEK材料、PTFE、微波透明陶瓷、玻璃、碳化硅、氧化铝等。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微波导入结构106为探针或导电片。其中,微波导入结构106可以为金属导入结构(铜、铝、不锈钢等),也可采用非金属导入结构,并在非金属导入结构的外表面设置第四金属层(例如镀金、镀银、镀铜等)。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雾化腔104为圆柱形腔体214,并且雾化腔104的内径等于或略大于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直径。具体地,雾化腔104的直径可以为5mm到20mm,优选为6.5mm到7.5mm。此外,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导体件108可采用金属材料制备(如铜、铝、不锈钢等),也可采用其他高导电性能材料制备。
在使用过程中,气溶胶产生基质300安装在安装杆400内。
此外,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将气溶胶固定装置100与气溶胶产生基质300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并且整体为封闭构件。这样,可实现免清洗,每次气溶胶产生基质300使用完全后更换新的即可。此时,用于安装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安装杆400上设置有透气口402,以保证产生的气溶胶流出。
如图1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200,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气溶胶固定装置100。因此,具有上述气溶胶固定装置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此外,如图1和图8所示,气溶胶产生装置200还包括壳体202、微波组件和谐振柱206。其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壳体202内设置有谐振腔204,微波组件设置在壳体202上,并可在工作时向谐振腔204内馈入微波;谐振柱206设置在谐振腔204内,并且谐振柱206第一端与谐振腔204的腔底壁相连。在气溶胶固定装置100安装后,气溶胶固定装置10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谐振腔204内,并且微波导入结构106的输入端连接于谐振柱206的第二端。这样,即可保证馈入到谐振腔204内的微波对雾化腔104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加热。
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200,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进一步地: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气溶胶产生装置200还包括安装槽208。其中,安装槽208设置在谐振柱206的第二端,并且按照于谐振柱206设置。在安装气溶胶固定装置100时,将气溶胶固定装置10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谐振腔204内,并将微波导入结构106的导入端伸入到安装槽208内,一方面保证气溶胶固定装置100的位置方式,一方面保证微波导入结构106与谐振柱206之间的导电连接。
具体地,安装槽208可供安装座102底部凸出的导体件108多次插入和拔出,安装槽208与导体件108紧密接触且卡紧,实现导电相通。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在气溶胶产生装置200的高度方向上,位于谐振腔204内的一部分安装座102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尺寸。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可保证气溶胶产生基质300完全处于安装座102的内部,并保证气溶胶产生基质300完全处于谐振腔204的内部。
具体地,谐振腔204内的一部分安装座102的尺寸可以为5mm到25mm,优选为12mm到13mm。
在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六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图3和图8所示,微波组件包括微波馈入结构210和微波发射源(图中未示出)。其中,微波馈入结构210设置在壳体202上,并且微波馈入结构210的输出端朝向谐振腔204的底壁或谐振柱206,微波馈入结构210的输入端与微波发射源相连接。这样,在气溶胶产生装置200工作时,微波发射源产生的微波通过微波馈入结构210馈入到谐振腔204内。
具体地,谐振柱206能够作为导体,谐振柱206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示例性地,谐振柱206由铜、铝、铁等或其合金制成。谐振柱206用于传输微波以及提高微波传输速率,微波在谐振腔204内传导时不易出现衰减。
在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六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壳体202可采用金属壳体。此外,壳体202也可采用非金属壳体,并在壳体202的内壁有第二金属层。
具体地,谐振腔204的内壁导电,壳体202可使用导电材料,优选金属(如铜、铝、不锈钢等);也可壳体202内部的内壁设置有导电涂层(如镀金、镀银、镀铜等等)。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壳体202包括圆柱形的腔体214和盖体212。腔体214的内壁导电;盖体212采用机械强度高的塑料制品,如聚碳酸酯(PC)、聚乳酸(PLA)等。
在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六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谐振柱206可采用导体柱。此外,谐振柱206也可采用非导体柱,并在谐振柱206的外壁有第三金属层。
具体地,导体柱为中空或实心结构且外壁导电。其中,导体柱可使用金属材料或其它高导电性能材料,优选金属(如铜、铝、不锈钢等);也可在非金属材料外表面镀金属薄膜层等(如镀金、镀银、镀铜等)。
在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六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谐振柱206壳体202导电连接。
因此,本实用新型在雾化腔104的侧壁110四周设置有导体件108,并且导体件108不用谐振柱206导电相通,进而通过导体件108改变微波场分布,可以使得气溶胶产生基质300被整体较均匀的加热。并且,将气溶胶固定装置100插入谐振柱206顶端相导通后,微波导入结构106的顶端附近会存在强电磁场,从而使得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中上段被迅速加热雾化。并且,微波导入结构106与安装座102紧密连接无缝隙,气溶胶产生基质300加热时产生的气溶胶不会污染谐振腔204内部结构,仅需擦拭气溶胶固定装置100的内部结构即可,易于清洁。并且,微波导入结构106与安装座102采用一体化设计,当微波导入结构106无意损坏时,更换安装座102即可,不会影响气溶胶产生装置200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00的正常加热效果,操作简单,成本低,有利于维护谐振腔204,延长了气溶胶产生装置2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气溶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雾化腔,所述雾化腔用于放置气溶胶产生基质;
微波导入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微波导入结构的输出端位于所述雾化腔内;
导体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导体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雾化腔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体件在所述雾化腔的高度方向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体件的一端部设置于所述雾化腔的底壁;
在所述雾化腔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导体件的尺寸与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尺寸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体件是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导体件沿所述雾化腔的周侧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体件设置于所述雾化腔的内壁;和/或
所述导体件设置于所述雾化腔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件包括:
金属条,所述金属条呈条状分布于所述雾化腔的侧壁,并朝向所述雾化腔的顶部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件包括:
金属线圈,所述金属线圈呈螺旋状分布于所述雾化腔的侧壁,并朝向所述雾化腔的顶部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件包括:
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雾化腔的侧壁,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金属层上设置有镂空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腔的内壁设置有凸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波导入结构穿设于所述雾化腔的底壁;和/或
所述微波导入结构与所述安装座为一体式结构;和/或
在所述雾化腔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雾化腔内的一部分所述微波导入结构的尺寸,小于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尺寸。
11.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谐振腔;
微波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微波组件用于向所述谐振腔内馈入微波;
谐振柱,所述谐振柱的第一端与所述谐振腔的腔底壁相连;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固定装置,所述气溶胶固定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谐振腔内,所述微波导入结构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谐振柱的第二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槽,设置于所述谐振柱的第二端,所述微波导入结构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谐振腔内的一部分所述安装座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尺寸。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组件包括:
微波馈入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微波馈入结构的输出端朝向所述谐振腔的底壁或所述谐振柱;
微波发射源,所述微波发射源连接于所述微波馈入结构的输入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为金属壳体、或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金属层;和/或
所述谐振柱为导体柱、或所述谐振柱的外壁设置有第三金属层。
CN202122524208.1U 2021-10-20 2021-10-20 气溶胶固定装置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Active CN216165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24208.1U CN216165164U (zh) 2021-10-20 2021-10-20 气溶胶固定装置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JP2024523516A JP2024536571A (ja) 2021-10-20 2022-09-21 エアロゾル固定装置及び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
KR1020247016321A KR20240093721A (ko) 2021-10-20 2022-09-21 에어로졸 고정 장치 및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EP22882557.6A EP4417071A1 (en) 2021-10-20 2022-09-21 Aerosol fixing apparatus and aerosol generating apparatus
PCT/CN2022/120304 WO2023065946A1 (zh) 2021-10-20 2022-09-21 气溶胶固定装置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24208.1U CN216165164U (zh) 2021-10-20 2021-10-20 气溶胶固定装置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5164U true CN216165164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85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24208.1U Active CN216165164U (zh) 2021-10-20 2021-10-20 气溶胶固定装置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5164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5946A1 (zh) * 2021-10-20 2023-04-27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固定装置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3221596A1 (zh) * 2022-05-18 2023-11-23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4031982A1 (zh) * 2022-08-12 2024-02-15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微波加热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4092580A1 (zh) * 2022-11-02 2024-05-10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微波加热组件
WO2024092582A1 (zh) * 2022-11-02 2024-05-10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微波加热组件
WO2024113185A1 (zh) * 2022-11-29 2024-06-06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微波加热组件
WO2024145843A1 (zh) * 2023-01-04 2024-07-11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微波加热组件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5946A1 (zh) * 2021-10-20 2023-04-27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固定装置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3221596A1 (zh) * 2022-05-18 2023-11-23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4031982A1 (zh) * 2022-08-12 2024-02-15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微波加热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4092580A1 (zh) * 2022-11-02 2024-05-10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微波加热组件
WO2024092582A1 (zh) * 2022-11-02 2024-05-10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微波加热组件
WO2024113185A1 (zh) * 2022-11-29 2024-06-06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微波加热组件
WO2024145843A1 (zh) * 2023-01-04 2024-07-11 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微波加热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65164U (zh) 气溶胶固定装置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4886160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5913314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4747803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73411B (zh)
CN114747804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02543656A (zh) 等离子体照明系统
TW201209878A (en) Plasma generator
CN115989895A (zh) 气溶胶固定装置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3065946A1 (zh) 气溶胶固定装置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EP4287768A1 (en)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coil, heat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tomizing device
JP3925153B2 (ja) マグネトロン
CN106099326B (zh)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介质调制的磁偶极子天线
CN218889304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微波加热组件
CN218474089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9515314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7981919A (zh) 微波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8058509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4113185A1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微波加热组件
CN118235895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微波加热组件
KR20130122498A (ko) 플라즈마 안테나, 기판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213281876U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组件及吹风装置
WO2024031982A1 (zh) 微波加热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5767868A (zh) 射流激发装置及射流激发系统
CN117981911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微波加热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