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6217A - 打入机 - Google Patents

打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6217A
CN114746217A CN202080082369.5A CN202080082369A CN114746217A CN 114746217 A CN114746217 A CN 114746217A CN 202080082369 A CN202080082369 A CN 202080082369A CN 114746217 A CN114746217 A CN 114746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ntact portion
passage
hous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23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泽洸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i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Ko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Ko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Ko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46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62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25C1/04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with movable main cylinder
    • B25C1/045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with movable main cylinder main valve and main cylin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25C1/047Mechanical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25C1/04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with movable main cylinder
    • B25C1/046Trigger valve and trigger mechanis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抑制相对于阀座接触及离开的阀芯的强度降低的打入机。一种打入机(10),具有能够工作的冲击部(13)、利用气体的压力使冲击部(13)工作的活塞上室(32)、壳体(11)、设于壳体(11)内的头盖(27)、设于头盖(27)的通路(29)、以及以能够工作的方式设于壳体(11)内且开闭通路(29)的排气阀(30),其中,排气阀(30)具备接触部(80)以及非接触部(81),接触部(80)在通路(29)的径向上相比通路(29)在外侧相对于头盖(27)接触及离开,非接触部(81)在通路(29)的径向上相比接触部(80)设于内侧,在接触部(80)与头盖(27)接触的状态下,非接触部(81)设于从头盖(27)离开的位置。

Description

打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利用气体的压力进行工作的冲击部的打入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具备利用气体的压力进行工作的冲击部的打入机的一例。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打入机具有壳体、作为冲击部的打入工具、第一压力室、阀座、设于阀座的通路、作为阀芯的排气阀、排气阀室、蓄压室、缸筒、头盖、阀、射出部、扳机、推杆以及料仓。打入工具能够相对于壳体工作。缸筒能够在壳体内工作。第一压力室设于壳体内,而且利用作为气体的空气的压力使打入工具工作。头盖以及阀座固定地设于壳体内。排气阀以能够在壳体内工作的方式设置。排气阀室设于壳体内。向蓄压室供给压缩空气。射出部安装于壳体。料仓安装于射出部,料仓内的系紧工具被送至射出部。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打入机中,若用户使扳机以及推杆停止,则阀将蓄压室与排气阀室断开,且将排气阀室与壳体的外部连接。因此,排气阀从阀座离开而打开通路。并且,缸筒与头盖接触而停止。因此,无法从蓄压室向第一压力室供给空气,打入工具在上止点停止。
相对于此,若用户使扳机以及推杆工作,则阀将蓄压室与排气阀室连接,且将排气阀室与壳体的外部断开。于是,向排气阀室供给蓄压室的空气,排气阀工作而被按压于阀座。也就是说,排气阀关闭通路。因此,缸筒利用蓄压室的气压工作,缸筒从头盖离开。其结果,向第一压力室供给蓄压室的空气,打入工具从上止点朝向下止点工作,从而打入工具冲击系紧工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4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申请发明人认识到如下课题:如果反复进行阀芯相对于阀座接触及离开的动作,则阀芯的强度降低,阀芯关闭通路的功能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打入机,该打入机在反复进行阀芯相对于阀座接触及离开的动作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阀芯的强度降低。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入机具有:冲击部,其能够工作;第一压力室,其利用气体的压力使上述冲击部工作;壳体,其设有上述冲击部及上述第一压力室;阀座,其固定地设于上述壳体内;通路,其设于上述阀座且将上述第一压力室与上述壳体的外部连接;以及阀芯,其以能够工作的方式设于上述壳体内且通过相对于上述阀座接触及离开来开闭上述通路,上述打入机中,上述阀芯具备配置于上述第一压力室之外的接触部以及非接触部,在与上述阀芯的工作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上的上述通路的径向上,上述接触部相比上述通路在外侧相对于上述阀座接触及离开来开闭上述通路,在上述第一方向上的上述通路的径向上,上述非接触部相比上述接触部设于内侧,在上述接触部在作为上述阀芯的工作方向的第二方向上与上述阀座接触的状态下,上述非接触部设于在上述阀芯的工作方向上从上述阀座离开的位置。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入机,在反复进行阀芯相对于阀座接触及离开的动作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阀芯的强度降低。因此,能够维持阀芯关闭通路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入机的整体构造的侧视剖视图。
图2是打入机的排气阀从头盖离开而停止且缸筒与限位件接触而停止的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打入机的推杆从对象物离开且解除了对扳机的操作力的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打入机的排气阀与头盖接触的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打入机的推杆与对象物接触且对扳机附加有操作力的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打入机的缸筒从限位件离开的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打入机的冲击部位于下止点的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打入机的排气阀从头盖离开且缸筒与限位件接触的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打入机的冲击部从下止点朝向上止点工作后的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10的(A)、(B)是示出排气阀的具体例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A)、图10的(B)所示的排气阀的仰视图。
图12的(A)、(B)是示出图10的(B)所示的排气阀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的(A)、(B)是示出排气阀的其它具体例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3的(A)、图13的(B)所示的排气阀的仰视图。
图15的(A)、(B)是示出排气阀的另一其它具体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打入机所包括的几个实施方式中的代表的打入机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打入机10具有壳体11、射出部12、冲击部13、扳机14、推杆15、扳机阀16以及推杆阀17。壳体11具有主体部18、手柄19以及头罩20。主体部18呈筒状,手柄19与主体部18连接。头罩20在主体部18的长度方向上固定于第一端部,头罩20封堵主体部18的开口部。并且,射出部12在主体部18的长度方向上固定于第二端部。插头21设于手柄19,在插头21连接通气软管。
在主体部18内设有缸筒22。缸筒22能够相对于壳体11在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上移动。中心线A1是缸筒22的中心线。冲击部13遍及缸筒22的内部及外部地配置。冲击部13能够相对于缸筒22在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上工作。蓄压室23遍及手柄19内、主体部18内、头罩20内地设置。从通气软管供给的压缩空气存积于蓄压室23。
基部70、头盖27以及阀座31配置于头罩20内。基部70固定于头罩20,头盖27固定于基部70,阀座31固定于头盖27。头盖27由金属制成,例如由钢制成、由铝合金制成。排气通路28遍及头罩20、基部70以及头盖27地设置。排气通路28与壳体11的外部B1连接。
基部70具有排气阀室26,排气阀室26与通路25连接。头盖27具有导向孔71,排气阀30配置于导向孔71。排气阀30能够相对于头盖27在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上移动。阀座31由合成橡胶制成,阀座31具有活塞上室32以及通路29。通路29是压缩空气能够通过的孔。活塞上室32与通路29连接。排气阀30配置于通路29以及活塞上室32之外。
冲击部13具有活塞33以及驱动片(driver blade)34。活塞33以及驱动片34也可以为一体成型品。活塞33和驱动片34也可以固定有其它零件。活塞33设于缸筒22内,活塞33能够相对于缸筒22在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上工作。活塞33因活塞上室32的压力而在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上向从阀座31离开的方向被施力。在活塞33的外周面安装有密封部件97。密封部件97与缸筒22的内周面接触。
如图1所示,在缸筒22内的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上,在活塞33与射出部12之间设有活塞下室35。密封部件97将活塞上室32与活塞下室35隔开。回流空气室36设于主体部18与缸筒22之间。设有在径向上贯通缸筒22的通路37、38。如图2所示,在缸筒22的外周安装有止回阀98。止回阀98利用缸筒22内的压力工作,且开闭通路37。图3所示的通路38始终将活塞下室35与回流空气室36连接。通路38在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上配置于通路37与射出部12之间。
再有,图3所示的缓冲器39设于主体部18内。缓冲器39的一部分配置于缸筒22内,且与射出部12接触。缓冲器39由合成橡胶制成。缓冲器39具有轴孔40。
再有,如图3所示,在主体部18内设有作为施力部件的弹簧41。弹簧41在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上向接近阀座31的方向对缸筒22施力。通路42形成于缸筒22的端部与阀座31之间。射出部12固定于主体部18。如图3所示,射出部12具有射出路径43。射出路径43与轴孔40连接。驱动片34能够在轴孔40以及射出路径43内在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上工作。
如图2所示,在主体部18的内部设有支架44。支架44呈环状,支架44在缸筒22的径向上配置于缸筒22之外。支架44具有通路45,通路45与蓄压室23连接。凸缘46、47设于缸筒22的外周面。控制室49设于凸缘46与凸缘47之间。控制室49通过通路45而与蓄压室23连接。
设有将头罩20内与主体部18内隔开的隔壁99。在隔壁99与凸缘46之间形成有控制室50。主体部18具有通路51,控制室50与通路51连接。通路51与通路25连接。凸缘46受到控制室49、50的压力,凸缘47受到控制室49的压力。缸筒22因控制室49、50的压力以及弹簧41的作用力而在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上被施力。
如图3所示,在壳体11安装有扳机14。扳机14能够以支撑轴52为中心在预定角度的范围内工作。在支撑轴52安装有弹簧,弹簧以支撑轴52为中心绕顺时针方向对扳机14施力。若作业人员用手握持手柄19且用手指对扳机14附加操作力,则扳机14能够克服弹簧的作用力而绕逆时针方向工作。若作业人员解除对扳机14的作用力,则扳机14因弹簧的作用力而绕顺时针方向工作。
如图3所示,在射出部12安装有推杆15。推杆15能够相对于壳体11以及射出部12在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上工作。推杆15由弹簧向从壳体11的离开的方向被施力。由弹簧施力的推杆15与限位件55接触而停止在初始位置。若推杆15的前端被按压于对象物W1,则推杆15能够克服弹簧的作用力而向接近壳体11的方向工作。
图3示出扳机阀16以及推杆阀17的构造。扳机阀16具有筒状的导向部56、球状的阀部件57、柱塞58以及通路59。导向部56安装于壳体11。柱塞58能够相对于导向部56工作。若解除对扳机14的操作力,则扳机14从柱塞58离开,扳机阀16处于初始状态。初始状态的扳机阀16将蓄压室23与通路59断开,将通路59与外部B1连接。
如图5所示,若对扳机14附加操作力且柱塞58工作,则扳机阀16从初始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工作状态的扳机阀16将蓄压室23与通路59连接,且将通路59与外部B1断开。因此,蓄压室23的压缩空气向通路59流入。
推杆阀17具有压力室60、阀体61、柱塞62、阀部件63以及弹簧。压力室60与通路59连接。阀体61安装于壳体11,柱塞62以及阀部件63能够分别相对于阀体61工作。阀体61具有排气通路65。弹簧向接近柱塞62的方向对阀部件63施力。
并且,设有传动部件66,传动部件66能够相对于阀体61工作。传动部件66呈筒状,阀体61的一部分配置于传动部件66内。在传动部件66内设有弹簧67。弹簧67向离开阀部件63的方向对柱塞62施力。并且,推杆15具有臂部68,臂部68与传动部件66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连接。
若推杆15从对象物W1离开,则推杆15停止在初始位置。不会从推杆15向传动部件66传递工作力,传动部件66停止在初始位置。并且,推杆阀17处于图3所示的初始状态。若推杆阀17处于初始状态,则柱塞62停止在初始位置,且打开排气通路65。并且,阀部件63将压力室60与通路51断开。
相对于此,若作业人员将推杆15按压于对象物W1且使推杆15工作,则推杆15的工作力由臂部68传递至传动部件66,传动部件66从初始位置起向接近阀部件63的方向工作。于是,推杆阀17从初始状态切换至图5所示的工作状态。若推杆阀17处于工作状态,则柱塞62将排气通路65断开,且阀部件63利用柱塞62的工作力而克服弹簧的作用力来工作,将压力室60与通路51连接。
在打入机10安装有图1及图3所示的料仓85。料仓85收纳有钉86。料仓85由射出部12以及手柄19支撑。在料仓85设有送料器87,送料器87向射出路径43输送钉86。
对打入机10的使用例进行说明。若作业人员如图3所示地解除对扳机14的操作力,且使推杆15从对象物W1离开,则扳机阀16处于初始状态,且推杆阀17处于初始状态。也就是说,扳机阀16将蓄压室23与通路59断开。并且,推杆阀17将压力室60与通路51断开,将通路51与排气通路65连接。
排气阀室26经由通路25、51以及排气通路65而与壳体11的外部B1连接。因此,排气阀30如图2所示地停止在与支架接触的初始位置。若排气阀30停止在初始位置,则排气阀30从头盖27的端面77离开。也就是说,排气阀30打开通路29,活塞上室32与壳体11的外部连接。因此,活塞上室32经由排气通路28而与外部B1连接。活塞上室32的压力大致与大气压相同。
并且,控制室50经由通路51以及排气通路65而与壳体11的外部B1连接。因此,缸筒22因控制室49的压力以及弹簧41的作用力被按压于阀座31,关闭通路42。因此,蓄压室23的压缩空气不向活塞上室32供给,冲击部13停止在上止点。若冲击部13停止在上止点,则活塞33与阀座31接触。活塞下室35经由轴孔40而与外部B1连接,活塞下室35的压力大致为大气压。
若作业人员对扳机14附加操作力,则扳机14向图3中逆时针方向工作,扳机14停止在图5的工作位置。于是,扳机阀16从初始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且,若作业人员使推杆15与对象物W1接触,且推杆15向接近壳体11的方向工作,则推杆阀17从初始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若扳机阀16处于工作状态且推杆阀17处于工作状态,则蓄压室23的压缩空气的一部分通过通路59、压力室60以及通路51、25而被供给至排气阀室26。于是,如图4所示,排气阀30工作,排气阀30被按压于端面77而停止。也就是说,排气阀30关闭通路29,活塞上室32与外部B1断开。并且,蓄压室23的压缩空气的一部分通过通路51而被供给至控制室50。于是,缸筒22向离开阀座31的方向工作,通路42打开。再有,蓄压室23的压缩空气的一部分通过缸筒22与阀座31的间隙向活塞上室32流入,活塞上室32的压力上升。因此,冲击部13如图6所示地从上止点朝向下止点工作,即下降。若冲击部13下降,则驱动片34冲击射出路径43内的钉86,将钉86打入至对象物W1。
若冲击部13正下降,且密封部件97向通路37与缓冲器39之间移动,则止回阀98因流入至缸筒22内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工作而打开通路37。因此,缸筒22内的压缩空气的一部分通过通路37向回流空气室36流入。若冲击部13下降而如图7所示地活塞33碰撞缓冲器39,则缓冲器39吸收冲击部13的动能的一部分。并且,冲击部13停止在下止点。若冲击部13停止在下止点,则活塞33被按压于缓冲器39,活塞33将活塞下室35与轴孔40断开。
利用冲击部13将钉86打入至对象物W1的反作用力,推杆15如图9所示地从对象物W1离开。于是,推杆15利用弹簧的作用力工作而停止在初始位置。因此,推杆阀17从工作状态切换至初始状态。并且,作业人员解除对扳机14的操作力。因此,扳机阀16从工作状态切换至初始状态。
于是,若推杆阀17处于初始状态且扳机阀16处于初始状态,则排气阀30利用活塞上室32的压力工作而从端面77离开,将通路29与排气通路28连接。如图8所示,排气阀30与基部70接触,且停止在初始位置。因此,活塞上室32的压缩空气通过排气通路28向外部B1排出。活塞上室32的压力大致成为大气压。
再有,如图8及图9所示,控制室50的压缩空气以及排气阀室26的压缩空气通过通路51以及排气通路65向外部B1排出。因此,如图8所示,缸筒22向接近阀座31的方向工作,关闭通路42并停止。并且,活塞33受到从回流空气室36通过通路38而流入活塞下室35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冲击部13如图9所示地从下止点朝向上止点工作。然后,若活塞33如图1所示地与阀座31接触,则冲击部13停止在上止点。在冲击部13停止在上止点后,活塞下室35的空气通过轴孔40向外部B1排出,活塞下室35的压力大致成为大气压。
接下来,基于图10的(A)、图10的(B)及图11对头盖27以及排气阀30的具体例进行说明。排气阀30由合成树脂制成或由合成橡胶制成。作为合成树脂,例如能够使用热塑性树脂,具体地能够使用聚氨酯树脂。作为合成橡胶,能够使用聚氨酯橡胶。排气阀30具有壁部78和与壁部78连接的筒部79。在与中心线A1相交的第二平面内、例如如图11所示地与中心线A1垂直的平面内,排气阀30的外表面形状为圆形。通路29及开口部29A的形状为圆形。导向孔71的内径比通路29的开口部29A的内径大。
排气阀30的外径比导向孔71的外径大。排气阀30的外周面被按压于头盖27,且进行弹性变形。排气阀30能够在导向孔71内在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上工作。排气阀30配置于基部70与端面77之间。排气阀30的在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上的端部83能够与基部70接触。
排气阀30具有接触部80、非接触部81以及鼓起部82。接触部80、非接触部81以及鼓起部82在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上位于端部83的相反位置。鼓起部82设于壁部78。在与中心线A1相交的第二平面内,接触部80以及非接触部81以中心线A1为中心呈环状地配置。在与中心线A1相交例如大致以90度的角度与中心线A1相交的方向D1上、即在通路29的径向上,非接触部81相比接触部80位于内侧,且位于比鼓起部82更靠外侧。接触部80与非接触部81呈同心状地配置。如图11所示,在与中心线A1相交的第二平面内,接触部80相比通路29的开口部29A配置于外侧。在与中心线A1相交的第二平面内,非接触部81以及鼓起部82相比通路29的开口部29A分别配置于内侧。
并且,如图10的(A)所示,在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上,从端部83至鼓起部82的前端为止具有长度L1。在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上,从端部83至接触部80的前端为止具有长度L2。在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上,从端部83至非接触部81为止具有长度L3。长度L2比长度L1小,且比长度L3大。也就是说,非接触部81是配置于接触部与鼓起部82之间的凹部或凹处。在沿着中心线A1的第一平面内,鼓起部82从非接触部81朝向通路29突出。
排气阀30与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上的位置无关地将排气阀室26与排气通路28气密地隔开。并且,排气阀30能够相对于端面77接触及离开。具有将通路29与排气通路28连接及断开的功能。如图10的(A)所示,若排气阀30的接触部80从端面77离开,则通路29与排气通路28连接。
若排气阀室26的压力上升,则排气阀30利用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的压力以向端面77接近的方式工作。然后,如图10的(B)及图12的(A)所示,排气阀30的接触部80与端面77接触。再有,若接触部80进行弹性变形,则如图12的(B)所示,接触部80紧贴于端面77,通路29与排气通路28断开。
在从接触部80与端面77接触的时刻起至接触部80进行弹性变形而与端面77紧贴为止的期间,在以中心线A1为中心的径向上,排气阀30中的比接触部80更靠内侧的部位从头盖27的端面77离开。也就是说,在排气阀30与端面77之间存在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的间隙。并且,接触部80进行弹性变形而与端面77紧贴且非接触部81进行弹性变形,即使非接触部81以及接触部80大致变成直线形状,非接触部81也位于开口部29A,不与端面77接触。也就是说,能够避免排气阀30的表面被按压于形成开口部29A的头盖27的边缘。
因此,能够避免应力集中在排气阀30中的与头盖27的边缘对应的部位。因此,即使反复进行排气阀30相对于头盖27接触及离开的动作,也能够抑制排气阀30的强度降低。换言之,排气阀30的寿命相对变长。并且,能够抑制排气阀30将通路29与排气通路28断开的功能、即密封性降低。再有,能够使用低强度材料作为排气阀30的材料,与使用高强度材料作为排气阀30的材料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排气阀30的制造成本。
再有,开口部29A在沿着中心线A1的第二平面内被实施除去角部的倒角处理。倒角的形状例如可以为呈圆弧状地弯曲的倒角、直线状形状的倒角的任一种。呈圆弧状地弯曲的倒角被称为“R倒角”。直线状的倒角被称为“C倒角”。因此,能够更进一步可靠地避免应力集中在排气阀30中的与头盖27的边缘对应的部位。
再有,如图10的(A)所示,壁部78的内表面84的一部分以及鼓起部82的表面呈以点B2为中心的球面。点B2位于中心线A1上。而且,在以点B2为中心的假想圆的径向上,壁部78的厚度T1在以点B2为中心的假想圆的圆周方向的任何部位都恒定。因此,受到排气阀室26的压力的排气阀30的弹性变形量均匀,能够更进一步可靠地避免排气阀30中的应力集中。
接下来,参照图13的(A)、图13的(B)对头盖27以及排气阀30的其它具体例进行说明。排气阀30具有接触部88以及非接触部100。如图14所示,在与中心线A1相交的第二平面内,接触部88以中心线A1为中心呈环状地配置。在与中心线A1相交的第二平面内,非接触部100相比接触部88配置于内侧。非接触部100的外周形状呈以中心线A1为中心的圆形。接触部88与非接触部100呈同心状地配置。非接触部100是与中心线A1垂直的平坦面。从端部83至接触部88的前端为止的长度L4比从端部83至非接触部100为止的长度L5大。也就是说,非接触部100能够被定义为在以中心线A1为中心的径向上配置于接触部88的内侧的凹部或凹处。
在接触部88的外侧设有锥形面89,在锥形面89的外侧设有锥形面90。锥形面89及锥形面90均以中心线A1为中心呈环状地配置。锥形面89及锥形面90相对于中心线A1倾斜。在以中心线A1为中心的径向上、即在方向D1上,锥形面90相比锥形面89配置于外侧。锥形面89与锥形面90通过端面91连接。
图13的(A)所示的排气阀30具有将通路29与排气通路28连接及断开的功能。如图13的(A)所示,若排气阀30的接触部88从端面77离开,则通路29与排气通路28连接。
若排气阀室26的压力上升,则排气阀30利用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的压力以向端面77接近的方式工作。然后,如图13的(B)所示,排气阀30的接触部88与端面77接触。再有,若接触部88进行弹性变形,则接触部88与端面77紧贴,通路29与排气通路28断开。
在从接触部88与端面77接触的时刻起至接触部88进行弹性变形而与端面77紧贴为止的期间,在以中心线A1为中心的径向上,排气阀30中的比接触部88更靠内侧的部位从头盖27的端面77离开。也就是说,在排气阀30与端面77之间存在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的间隙。因此,图13的(B)所示的排气阀30能够抑制强度降低,能够得到与图10的(B)所示的排气阀30相同的效果。
再有,如图13的(A)所示,非接触部100是壁部78的表面的一部分。而且,壁部78的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的厚度T2恒定。因此,受到排气阀室26的压力的排气阀30的弹性变形量均匀,能够更进一步可靠地避免排气阀30中的应力集中。
接下来,参照图15的(A)、图15的(B)对头盖27以及排气阀30的其它具体例进行说明。排气阀30具有与接触部88连接的锥形面90。图15的(A)所示的排气阀30不具备图13所示的锥形面89以及端面91。图15的(A)示出接触部88从端面77离开的状态,图15的(B)示出接触部88与端面77接触的状态。图15的(A)、图15的(B)所示的排气阀30能够得到与图13的(A)、图13的(B)所示的排气阀30相同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的技术含义的一例如下。打入机10是打入机的一例。冲击部13是冲击部的一例。活塞上室32是第一压力室的一例。壳体11是壳体的一例。头盖27是阀座的一例。排气阀30是阀芯的一例。通路29是通路的一例。
在图10的(A)、图13的(A)、图15的(A)中,沿着中心线A1的方向是第二方向的一例。在图10的(A)、图13的(A)、图15的(A)中,与中心线A1相交的方向、即大致以90度与中心线A1相交的方向D1是第一方向的一例。图11及图14分别是“包括与作为阀芯的工作方向的第二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在内的第一平面”的一例。图10的(A)、图10的(B)、图13的(A)、图13的(B)、图15的(A)、图15的(B)分别是“包括沿着阀芯的工作方向的第二方向在内的第二平面”的一例。
开口部29A是开口部的一例。接触部80、88分别是接触部的一例。非接触部81、100分别是非接触部的一例。鼓起部82是鼓起部的一例。开口部29A是弯曲部的一例。蓄压室23是蓄压室的一例。排气阀室26是第二压力室的一例。扳机阀16及推杆阀17是阀的一例。扳机14是扳机的一例。推杆15是推杆的一例。射出部12是射出部的一例。料仓85是料仓的一例。钉86是系紧工具的一例。
打入机不限定于已公开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向蓄压室供给的压缩性气体也可以是惰性气体、例如氮气或稀有气体来代替空气。扳机包括杠杆、按钮、臂部等。操作部件的工作可以是预定角度范围内的旋转工作、直线状的往复工作的任一种。推杆可以呈轴形状、中空形状的任一种。壳体也可以是被称为外壳或机体的要素。第一压力室以及第二压力室分别是被供给压缩空气以及排出压缩空气的空间。通路包括气体能够通过的孔、间隙、槽。
符号说明
10—打入机,11—壳体,12—射出部,13—冲击部,14—扳机,15—推杆,16—扳机阀,17—推杆阀,23—蓄压室,26—排气阀室,26—排气阀室,27—头盖,29—通路,29A—开口部,30—排气阀,32—活塞上室,80、88—接触部,81、100—非接触部,82—鼓起部,85—料仓,D1—方向。

Claims (9)

1.一种打入机,具有:
冲击部,其能够工作;
第一压力室,其利用气体的压力使上述冲击部工作;
壳体,其设有上述冲击部及上述第一压力室;
阀座,其固定地设于上述壳体内;
通路,其设于上述阀座,且将上述第一压力室与上述壳体的外部连接;以及
阀芯,其以能够工作的方式设于上述壳体内,且通过相对于上述阀座接触及离开来开闭上述通路,
上述打入机的特征在于,
上述阀芯具备配置于上述第一压力室之外的接触部以及非接触部,
在与上述阀芯的工作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上的上述通路的径向上,上述接触部相比上述通路在外侧相对于上述阀座接触及离开来开闭上述通路,
在上述第一方向上的上述通路的径向上,上述非接触部相比上述接触部设于内侧,
在上述接触部在作为上述阀芯的工作方向的第二方向上与上述阀座接触的状态下,上述非接触部设于在上述阀芯的工作方向上从上述阀座离开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触部以及上述非接触部在上述第一方向上分别呈环状地设置,且相互呈同心状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阀芯具有鼓起部,该鼓起部在上述第一方向中的上述通路的径向上相比上述非接触部配置于内侧,
上述鼓起部在上述第二方向上朝向上述第一压力室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非接触部是与上述第二方向即上述阀芯的工作方向相交的平坦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阀芯的在上述第二方向上的上述非接触部的内侧的厚度恒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中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阀座中的形成上述通路的开口部是在上述第二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阀芯由合成树脂制成或由合成橡胶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
若上述接触部被按压于上述阀座,则上述阀芯以上述接触部以及上述非接触部在上述第二方向上成为直线状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中所述的打入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蓄压室,其设于上述壳体且收纳上述气体;
第二压力室,其被从上述蓄压室供给上述气体,且利用上述气体的压力使上述阀芯以向上述阀座接近的方式工作;
阀,其能够在初始状态与工作状态进切换,上述初始状态为将上述第二压力室与上述壳体的外部连接且将上述第二压力室与上述蓄压室断开的状态,上述工作状态为将上述第二压力室与上述蓄压室连接且将上述第二压力室与上述壳体的外部断开的状态;
扳机,其设于上述壳体,且被附加操作力以及解除操作力;
推杆,其设于上述壳体,且能够相对于对象物接触及离开,向上述对象物打入由上述冲击部冲击的系紧工具;
射出部,其设于上述壳体,且对上述冲击部的工作进行导向;以及
料仓,其收纳向上述射出部供给的上述系紧工具,
若解除对上述扳机的操作力或上述推杆从上述对象物离开,则上述阀处于上述初始状态,
若对上述扳机附加操作力且上述推杆与上述对象物接触,则上述阀处于上述工作状态。
CN202080082369.5A 2019-11-28 2020-10-30 打入机 Pending CN1147462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5115 2019-11-28
JP2019-215115 2019-11-28
PCT/JP2020/040882 WO2021106495A1 (ja) 2019-11-28 2020-10-30 打込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6217A true CN114746217A (zh) 2022-07-12

Family

ID=76128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2369.5A Pending CN114746217A (zh) 2019-11-28 2020-10-30 打入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10405A1 (zh)
JP (1) JP7298710B2 (zh)
CN (1) CN114746217A (zh)
TW (1) TW202120271A (zh)
WO (1) WO2021106495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70487A (en) * 1962-07-09 1965-02-23 Senco Products Springless firing valve
JPS61117074A (ja) * 1984-11-09 1986-06-04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込機の被打込具給送装置
JPH091475A (ja) * 1995-06-16 1997-01-07 Kanematsu Nnk Corp 空気圧式固着具打込機
US5878936A (en) * 1995-06-09 1999-03-09 Max Co., Ltd. Exhaust mechanism of pneumatic nailing machine
US20080011806A1 (en) * 2006-07-12 2008-01-17 Hiroki Kitagawa Fastener Driving Tool
TWM329356U (en) * 2006-06-23 2008-04-01 Quan-Yu Lai Magnetism exhaust valve
CN201334913Y (zh) * 2008-12-30 2009-10-28 中国矿业大学 排气式单体液压支柱
CN103707266A (zh) * 2014-01-10 2014-04-09 浙江荣鹏气动工具有限公司 气动钉枪
WO2019171809A1 (ja) * 2018-03-09 2019-09-12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打込機及び切替機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7373U (zh) * 1986-07-18 1988-02-04
JP2553343Y2 (ja) * 1991-02-28 1997-11-05 エヌオーケー株式会社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JP2578034Y2 (ja) * 1993-06-04 1998-08-06 パロマ工業株式会社 ガスバルブ
JP3635596B2 (ja) * 1996-05-10 2005-04-06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込機のヘッドバルブシール装置
JP4106576B2 (ja) 1998-08-31 2008-06-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可変焦点レンズ
CN103968332B (zh) 2013-01-25 2015-10-07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长转换装置、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70487A (en) * 1962-07-09 1965-02-23 Senco Products Springless firing valve
JPS61117074A (ja) * 1984-11-09 1986-06-04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込機の被打込具給送装置
US5878936A (en) * 1995-06-09 1999-03-09 Max Co., Ltd. Exhaust mechanism of pneumatic nailing machine
JPH091475A (ja) * 1995-06-16 1997-01-07 Kanematsu Nnk Corp 空気圧式固着具打込機
TWM329356U (en) * 2006-06-23 2008-04-01 Quan-Yu Lai Magnetism exhaust valve
US20080011806A1 (en) * 2006-07-12 2008-01-17 Hiroki Kitagawa Fastener Driving Tool
CN201334913Y (zh) * 2008-12-30 2009-10-28 中国矿业大学 排气式单体液压支柱
CN103707266A (zh) * 2014-01-10 2014-04-09 浙江荣鹏气动工具有限公司 气动钉枪
WO2019171809A1 (ja) * 2018-03-09 2019-09-12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打込機及び切替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06495A1 (ja) 2021-06-03
US20230010405A1 (en) 2023-01-12
JP7298710B2 (ja) 2023-06-27
JPWO2021106495A1 (zh) 2021-06-03
TW202120271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19045B2 (ja) 打込機
EP3398722A1 (en) Driver
JP5509770B2 (ja) 空気打込機
US7490747B2 (en) Fastener driving tool including push lever configured to avoid inclined orientation of the driver fasteners
EP3572189B1 (en) Driving tool
EP2269780B1 (en) Driving tool and bumper of driving tool
JP5716395B2 (ja) 打込機
US7040413B2 (en) Hand power tool with a pneumatic striking mechanism
EP2103387A1 (en) Power tool and cushioning mechanism thereof
EP3565688B1 (en) Powered fastener-driving tool including an engaging element to frictionally engage a piston upon returning to a pre-firing position
CN114746217A (zh) 打入机
US9333632B2 (en) Pneumatic nail driver
US6318239B1 (en) Nailer and bumper provided therein for braking impact piston
JP2017119330A (ja) 打込機
JP7205612B2 (ja) 打込機
US20240139922A1 (en) Working machine
JP7156497B2 (ja) 打込機
JP7293876B2 (ja) 打込機
JP2019118989A (ja) 打込機
JP2010228010A (ja) 打込機
JP2018108610A (ja) 打込機
JPS5938999Y2 (ja) 打撃工具における打撃用ドライバの保持装置
JP4174727B2 (ja) 釘打機
JP2016209941A (ja) 打込機
JPS5917586Y2 (ja) 打撃工具におけるバンパの破壊防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