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4167B - 一种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4167B
CN114744167B CN202210240392.3A CN202210240392A CN114744167B CN 114744167 B CN114744167 B CN 114744167B CN 202210240392 A CN202210240392 A CN 202210240392A CN 114744167 B CN114744167 B CN 1147441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oxide
graphite
expanded graphite
composite material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403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44167A (zh
Inventor
杨斌
阮殿波
罗立伟
陆鸣
罗立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sheng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sheng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sheng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sheng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4039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441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44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4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44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41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4Composites as mix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01M4/625Carbon or graphi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氧化亚硅蒸汽在多孔膨胀石墨孔道内部进行沉积,形成氧化亚硅/膨胀石墨中间体;将氧化亚硅/膨胀石墨中间体与碳源复合即得到该复合材料。通过本发明制得的膨胀石墨具有多孔、疏松及高吸附性能,可以作为氧化亚硅沉积的良好载体,在循环过程中可以有效缓存氧化亚硅的体积效应,使活性物质不易粉化脱落,同时碳包覆层有助于电子传导,提高了材料整体的导电性能,最终使得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组装的锂离子电池表现出优异的电学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因其质量轻、污染小、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航空航天、电动车、电子产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构成材料包括电解液、隔离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其中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起着能量储存与释放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重要的一部分。
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主要以石墨或改性石墨作为负极材料,其具有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好的优点,但其理论比容量仅为372mAh/g,难以在电动汽车等高能量密度要求的领域广泛使用。氧化亚硅(SiO)由于比容量高(理论比容量为2680mAh/g)、嵌锂电势低、能量密度高,且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安全性能好,环境友好等优势,有望推广至高能量密度电芯的市场。
但氧化亚硅材料存在的首次库伦效率较低、自身导电性较差、循环性能较差等问题限制其的广泛应用。目前,已经存在将SiO与石墨混合后包覆碳形成复合材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性能,但仍然难以商品化。所以需要研发一种具有高导电性、低体积效应、大容量、良好循环性能、能大规模生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亚硅在真空下加热,得到氧化亚硅蒸汽;
2)将膨胀石墨在氧化亚硅蒸汽氛围内反应得到氧化亚硅/石墨粉末;
3)将氧化亚硅/石墨粉末、碳源和溶剂混合后顺次进行干燥、在保护气氛下煅烧即得到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真空的真空度≤10Pa,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250~1500℃,加热至氧化亚硅蒸发出蒸汽。
进一步的,所述膨胀石墨的制备方法包含化学氧化法、微波法或电化学法。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亚硅和膨胀石墨的质量比为1:1~1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反应的温度为1250~1500℃,反应的时间为20~60min,反应的真空度为0.1~10Pa。
进一步的,所述碳源包含天然沥青、石油沥青、葡萄糖、蔗糖、酚醛树脂和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溶剂包含水、无水乙醇和甲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氧化亚硅/石墨粉末、碳源和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20~30g:1~2g:25~35mL。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混合为球磨,所述球磨的转速为300~800rpm,球磨的时间为5~20h,球料比为2~5:1。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100℃,干燥的时间为20~26h。
进一步的,所述煅烧的温度为600~1000℃,煅烧的时间为2~6h;所述保护气氛包含氮气和/或氩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所述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的粒径为D50=10~30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氧化亚硅蒸汽不需冷却,直接与膨胀石墨反应;整个制备流程工艺简单,可实现规模化生产。
2、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得的膨胀石墨具有多孔、疏松及高吸附性能,可以作为氧化亚硅沉积的良好载体,在循环过程中可以有效缓存氧化亚硅的体积效应,使活性物质不易粉化脱落;碳包覆层有助于电子传导,提高了材料整体的导电性能,最终使得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组装的锂离子电池表现出优异的电学性能。
3、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解决了氧化亚硅在锂离子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时存在的首效低、体积效应显著及导电性差的难题,并且对氧化亚硅的商业化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亚硅在真空下加热,得到氧化亚硅蒸汽;
2)将膨胀石墨在氧化亚硅蒸汽氛围内反应得到氧化亚硅/石墨粉末;
3)将氧化亚硅/石墨粉末、碳源和溶剂混合后顺次进行干燥、在保护气氛下煅烧即得到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1)中,真空的真空度≤10Pa,优选为≤9Pa;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250~1500℃,加热至氧化亚硅蒸发出蒸汽,优选为加热的温度为1300~1400℃,进一步优选为加热的温度为1350℃。
在本发明中,所述氧化亚硅蒸汽在高温反应炉中反应得到,所述膨胀石墨与氧化亚硅蒸汽在高温旋转炉中反应,所述高温反应炉和高温旋转炉连通,当加热温度达到600~800℃时,高温旋转炉开始旋转,转速为5~30rpm,优选为10~20rpm。
在本发明中,所述膨胀石墨的制备方法包含化学氧化法、微波法或电化学法,所述化学氧化法优选为:
将磷酸(分析纯85%)、硝酸(分析纯68~69%)和鳞片石墨混合后在高锰酸钾的作用下氧化反应,得到可膨胀石墨;将可膨胀石墨在900~1100℃下膨胀即得到膨胀石墨。
在本发明中,所述鳞片石墨、磷酸、硝酸和高锰酸钾的质量体积比为1~2g:2mL:0.1~0.5mL:0.03~0.05g,优选为2g:2mL:0.2mL:0.04g;所述磷酸的质量浓度为85%,优选为85%;硝酸的质量浓度为68~69%,优选为69%。
在本发明中,所述微波法优选为:
将硝酸(分析纯68-69%)和五氧化二磷反应降至室温后与石墨、高锰酸钾、氯化铁的混合物反应,得到可膨胀石墨;将可膨胀石墨放入微波炉中900~1100℃加热至石墨不再膨胀,得到膨胀石墨。
在本发明中,所述石墨:五氧化二磷:硝酸:氯化铁:高锰酸钾的质量体积比为1~2g:0.5~1.0g:2~3mL:2~2.5g:2~3g,优选为2g:0.85g:2.75mL:2.2g:2.75g;所述硝酸的质量浓度为68~69%,优选为69%。
在本发明中,所述电化学法优选为:
将石墨板和不锈钢板放入质量浓度为60~70%的硫酸溶液中,通电后反应得到可膨胀石墨;将可膨胀石墨放入900~1100℃的膨胀炉内反应,即得到膨胀石墨。
在本发明中,所述电化学法进一步优选为:
将石墨板和不锈钢板放入质量浓度为65%的硫酸溶液中,通电后反应得到可膨胀石墨;将可膨胀石墨放入1000℃的膨胀炉内反应,即得到膨胀石墨。
在本发明中,所述氧化亚硅和膨胀石墨的质量比为1:1~15,优选为1:3~12,进一步优选为1:5~10。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2)中,反应的温度为1250~1500℃,反应的时间为20~60min,反应的真空度为0.1~10Pa;优选的,反应的温度为1300~1450℃,反应的时间为30~50min,反应的真空度为1.0~9.0Pa;进一步优选的,反应的温度为1400℃,反应的时间为40min,反应的真空度为2.0~8.0Pa。
在本发明中,所述碳源包含天然沥青、石油沥青、葡萄糖、蔗糖、酚醛树脂和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天然沥青、蔗糖和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优选为天然沥青和/或蔗糖。
在本发明中,所述溶剂包含水、无水乙醇和甲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水和/或甲醇。
在本发明中,所述氧化亚硅/石墨粉末、碳源和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20~30g:1~2g:25~35mL,优选为22~28g:1.2~1.8g:28~32mL,进一步优选为25g:1.5g:30mL。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3)中,混合为球磨,所述球磨的转速为300~800rpm,球磨的时间为5~20h,球料比为2~5:1;优选的,球磨的转速为480~600rpm,球磨的时间为10~15h,球料比为3~4:1;进一步优选的,球磨的转速为600rmp,球磨的时间为12h,球料比为4:1。
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100℃,干燥的时间为20~26h;优选的,干燥的温度为60~90℃,干燥的时间为22~24h;进一步优选的,干燥的温度为60℃,干燥的时间为24h。
在本发明中,所述煅烧的温度为600~1000℃,煅烧的时间为2~6h;优选的,煅烧的温度为700~900℃,煅烧的时间为3~5h;进一步优选的,煅烧的温度为750~800℃,煅烧的时间为4h。
在本发明中,所述保护气氛包含氮气和/或氩气,优选为氩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所述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的粒径为D50=10~30μm。
在本发明中,所述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的粒径优选为D50=15~25μm,进一步优选为20μm。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备膨胀石墨,化学氧化法的具体步骤为:
将磷酸与硝酸加入鳞片石墨中,磁力搅拌均匀,加入高锰酸钾氧化后,抽滤水洗至中性,在80℃真空干燥后得可膨胀石墨,其中石墨(g):磷酸(mL):硝酸(mL):高锰酸钾(g)=1:2:0.2:0.04。再将可膨胀石墨装入石英烧杯中,放入已升温到1000℃的高温膨胀炉内,加热至不再膨胀为止,得到膨胀石墨,其中磷酸为分析纯85%,硝酸为分析纯69%。
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质量为10g的氧化亚硅原料加入到高温反应炉,将50g膨胀石墨加入高温旋转炉,组装成密闭装置,抽真空至8Pa,加热高温反应炉至1300℃形成氧化亚硅蒸汽。待氧化亚硅蒸汽进入高温旋转炉反应30min后,冷却至室温获得氧化亚硅/石墨粉末。然后将25g氧化亚硅/石墨粉末、2g石油沥青、30mL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在600rmp的转速球磨8h,球料比为4:1,在60℃下真空干燥24h后转入刚玉舟,在氩气氛围下,保持800℃煅烧4h,冷却后得到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粒径为20μm。
将制得的复合材料作为负极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倍率条件下测试电学性能,结果:组装的半扣式电池(对电极为锂片)的首次放电容量为455mAh/g,首次充电容量为501mAh/g,首次库伦效率达到90.8%,经过1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可维持在442mAh/g,容量保持率为97%。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膨胀石墨的制备方法为微波法,具体步骤为:
将硝酸与五氧化二磷混合,反应放出大量热,待温度降低后加入石墨,高锰酸钾,氯化铁,室温下搅拌2h,再用水洗至中性,在80℃真空下干燥得可膨胀石墨,其中,石墨(g):五氧化二磷(g):硝酸(mL):氯化铁(g):高锰酸钾(g)=1:0.85:2.75:2.2:2.75,最后将可膨胀石墨放入微波炉内1000℃加热至石墨不再膨胀为止,得到膨胀石墨,其中硝酸为分析纯69%。
将制得的复合材料(D50=10μm)作为负极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倍率条件下测试电学性能,结果:组装的扣式电池(对电极为锂片)的首次放电容量为445mAh/g,首次充电容量为495mAh/g,首次库伦效率达到89.9%,经过1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可维持在423mAh/g,容量保持率为95.1%。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膨胀石墨的制备方法为电化学法,具体步骤为:
将石墨板与不锈钢板放入电解液(65%硫酸溶液)中,接通电源进行阳极氧化反应(电芯密度0.06A/cm2),然后再进行脱酸水洗至中性,60℃干燥后得到可膨胀石墨,再将可膨胀石墨装入石英烧杯中,放入已升温到1000℃的高温膨胀炉内,加热至不再膨胀为止,得到膨胀石墨。
将制得的复合材料(D50=15μm)作为负极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倍率条件下测试电学性能,结果:组装的扣式电池(对电极为锂片)的首次放电容量为451mAh/g,首次充电容量为499mAh/g,首次库伦效率达到90.4%,经过1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可维持在425mAh/g,容量保持率为94.2%。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氧化亚硅原料的添加量为5g。
将制得的复合材料(D50=20μm)作为负极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倍率条件下测试电学性能,结果:组装的扣式电池(对电极为锂片)的首次放电容量为392mAh/g,首次充电容量为431mAh/g,首次库伦效率达到90.9%,经过1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可维持在380mAh/g,容量保持率为96.9%。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氧化亚硅原料的添加量为15g。
将制得的复合材料(D50=13μm)作为负极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倍率条件下测试电学性能,结果:组装的扣式电池的首次放电容量为501mAh/g,首次充电容量为571mAh/g,首次库伦效率达到87.7%,经过1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可维持在436mAh/g,容量保持率为87.0%。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高温反应炉温度为1250℃。
将制得的复合材料(D50=18μm)作为负极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倍率条件下测试电学性能,结果:组装的扣式电池的首次放电容量为352mAh/g,首次充电容量为375mAh/g,首次库伦效率达到93.8%,经过1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可维持在343mAh/g,容量保持率为97.4%。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高温反应炉温度为1400℃。
将制得的复合材料(D50=16μm)作为负极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倍率条件下测试电学性能,结果:组装的扣式电池的首次放电容量为451mAh/g,首次充电容量为498mAh/g,首次库伦效率达到90.5%,经过1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可维持在438mAh/g,容量保持率为97.1%。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待蒸汽进入高温旋转炉后反应时间为20min。
将制得的复合材料(D50=11μm)作为负极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倍率条件下测试电学性能,结果:组装的扣式电池的首次放电容量为378mAh/g,首次充电容量为421mAh/g,首次库伦效率达到89.8%,经过1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可维持在367mAh/g,容量保持率为97.1%。
实施例9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待蒸汽进入高温旋转炉后反应时间为40min。
将制得的复合材料(D50=19μm)作为负极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倍率条件下测试电学性能,结果:组装的扣式电池的首次放电容量为452mAh/g,首次充电容量为501mAh/g,首次库伦效率达到90.2%,经过1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可维持在438mAh/g,容量保持率为96.9%。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不加入氧化亚硅原料。结果:组装的扣式电池的首次放电容量为341mAh/g,首次充电容量为362mAh/g,首次库伦效率达到94.2%,经过1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可维持在332mAh/g。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制得的膨胀石墨具有多孔、疏松及高吸附性能,可以作为氧化亚硅沉积的良好载体,在循环过程中可以有效缓存氧化亚硅的体积效应,使活性物质不易粉化脱落;碳包覆层有助于电子传导,提高了材料整体的导电性能,最终使得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组装的锂离子电池表现出优异的电学性能。本发明制得的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时表现出大的充放电容量、优异的循环性能;并且能够大规模生产,满足商业化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备膨胀石墨,所述化学氧化法制备膨胀石墨的具体步骤为:
将磷酸与硝酸加入鳞片石墨中,磁力搅拌均匀,加入高锰酸钾氧化后,抽
滤水洗至中性,在80℃真空干燥后得可膨胀石墨,其中石墨:磷酸:硝酸:高锰酸钾=1g:2mL:0.2mL:0.04g;再将可膨胀石墨装入石英烧杯中,放入已升温到1000℃的高温膨胀炉内,加热至不再膨胀为止,得到膨胀石墨,其中磷酸为分析纯85%,硝酸为分析纯69%;
2)制备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所述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的具体制备步骤为:
将质量为10g的氧化亚硅原料加入到高温反应炉,将上述制备得到的50g膨胀石墨加入高温旋转炉,组装成密闭装置,抽真空至8Pa,加热高温反应炉至1250℃形成氧化亚硅蒸汽;待氧化亚硅蒸汽进入高温旋转炉反应30min后,冷却至室温获得氧化亚硅/石墨粉末;然后将25g氧化亚硅/石墨粉末、2g石油沥青、30mL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在600rmp的转速球磨8h,球料比为4:1,在60℃下真空干燥24h后转入刚玉舟,在氩气氛围下,保持800℃煅烧4h,冷却后得到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粒径为20μm。
CN202210240392.3A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7441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0392.3A CN114744167B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0392.3A CN114744167B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4167A CN114744167A (zh) 2022-07-12
CN114744167B true CN114744167B (zh) 2024-02-27

Family

ID=82274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0392.3A Active CN114744167B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441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2254B (zh) * 2022-12-07 2023-10-20 银硅(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3491A (zh) * 2011-11-30 2012-04-0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2509778A (zh) * 2011-10-28 2012-06-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7056A (zh) * 2013-11-29 2014-03-19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iOX基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电池
CN104037396A (zh) * 2014-05-27 2014-09-10 中南大学 硅-碳多元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4836A (zh) * 2013-02-21 2015-12-16 柯耐克斯系统株式会社 锂二次电池用复合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453310A (zh) * 2013-08-14 2016-03-30 东曹株式会社 锂二次电池用复合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
WO2017024720A1 (zh) * 2015-08-07 2017-02-16 田东 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946561A (zh) * 2017-11-13 2018-04-20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WO2019112325A1 (ko) * 2017-12-05 2019-06-13 대주전자재료 주식회사 비수전해질 이차전지용 음극활물질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0085853A (zh) * 2019-05-30 2019-08-02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氧化亚硅基碳负极材料、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JP2019175851A (ja) * 2018-03-29 2019-10-10 大阪ガス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活物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133896A (zh) * 2020-09-15 2020-12-25 捷威动力工业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高容量石墨-硅-氧化亚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2234174A (zh) * 2020-10-14 2021-01-15 江西壹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48671A (zh) * 2021-08-11 2021-10-26 贝特瑞(江苏)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以及锂离子电池
WO2022021933A1 (zh) * 2020-07-31 2022-02-03 兰溪致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9778A (zh) * 2011-10-28 2012-06-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03491A (zh) * 2011-11-30 2012-04-0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5164836A (zh) * 2013-02-21 2015-12-16 柯耐克斯系统株式会社 锂二次电池用复合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453310A (zh) * 2013-08-14 2016-03-30 东曹株式会社 锂二次电池用复合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47056A (zh) * 2013-11-29 2014-03-19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iOX基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电池
CN104037396A (zh) * 2014-05-27 2014-09-10 中南大学 硅-碳多元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024720A1 (zh) * 2015-08-07 2017-02-16 田东 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946561A (zh) * 2017-11-13 2018-04-20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WO2019112325A1 (ko) * 2017-12-05 2019-06-13 대주전자재료 주식회사 비수전해질 이차전지용 음극활물질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2019175851A (ja) * 2018-03-29 2019-10-10 大阪ガス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活物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085853A (zh) * 2019-05-30 2019-08-02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氧化亚硅基碳负极材料、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WO2022021933A1 (zh) * 2020-07-31 2022-02-03 兰溪致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33896A (zh) * 2020-09-15 2020-12-25 捷威动力工业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高容量石墨-硅-氧化亚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2234174A (zh) * 2020-10-14 2021-01-15 江西壹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48671A (zh) * 2021-08-11 2021-10-26 贝特瑞(江苏)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以及锂离子电池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氧化硅/碳/膨胀石墨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王迪;谢晓华;夏保佳;张建;;电池(03);全文 *
王迪 ; 谢晓华 ; 夏保佳 ; 张建 ; .一氧化硅/碳/膨胀石墨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池.2016,(03),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4167A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48847B (zh) 一种具有高倍率性能的硼掺杂改性的硬碳包覆负极材料及其液相制备方法
CN101591012B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8598444B (zh) 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三氧化二钒/石墨烯及制备方法
CN10463824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4269555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用软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2652757B (zh) 一种改性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600713A (zh) 一种掺杂多孔碳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碱金属离子电池
CN112421008A (zh) 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碳包覆氧化亚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14744167B (zh) 一种氧化亚硅/膨胀石墨/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30923A (zh) 一种碳包覆磷酸焦磷酸铁纳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64618A (zh) 一种可工业化生产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CN114388738B (zh) 一种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80717A (zh) 一种新型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22009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378355B (zh) 碱金属二次电池及其用的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材料、负极和负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
CN113871605A (zh) 一种预锂化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421049A (zh) 一种球磨制备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方法、硅碳负极材料
CN112259708A (zh) 一种多层核壳结构氧化亚硅锂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11682178A (zh) 一种氮掺杂氧化石墨烯/三氧化二锰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843459B (zh) 一种五硫化二锑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417598A (zh) 一种铁基聚阴离子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02805B (zh) 一种氮掺杂空心碳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551867B (zh) 一种可实现快充的磷酸钒钠复合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732649A (zh) 一种b掺杂氧化亚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25107B (zh) 一种新型的有机小分子包覆的硅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