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7790B - 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7790B
CN114737790B CN202210492715.8A CN202210492715A CN114737790B CN 114737790 B CN114737790 B CN 114737790B CN 202210492715 A CN202210492715 A CN 202210492715A CN 114737790 B CN114737790 B CN 1147377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layer
beams
columns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927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37790A (zh
Inventor
杨贵柏
张崇喜
杨秀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49271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377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37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7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37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7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8Wrecking of buil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属于建筑施工领域。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拆除一层及二层的墙体结构,且拆除二层的梁板,全部拆除框架柱,将框架柱替换为钢柱;S20,拆除二层的砼梁,将主梁替换为钢梁,在替换钢梁的过程中将多个顶升装置间隔的固定在钢梁上,并使用顶升装置顶撑三层的主梁;S30,驱动顶推装置收缩,高层框架结构下降,使二层的框架柱落入作业空间内,拆除二层的框架柱;S40,拆除三层的墙体结构及梁板,拆除三层的砼梁,使用顶升装置顶撑四层的主梁,驱动顶推装置收缩,拆除三层的框架柱;参照步骤S40,逐层拆除高层框架结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拆除速度快、环保、劳动强度低的高层框架结构的拆除方法。

Description

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框架结构是由多根砼梁和框架柱共同组成的框架来承受房屋全部荷载的结构,其中,砼梁包括主梁及次梁。高层的民用建筑和多层的工业厂房,砖墙承重已不能适应荷重较大的要求,往往采用框架作为承重结构。
高层框架结构拆除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爆破法,爆破法对城市空气污染大,该方法对周围建筑存在威胁,极不安全;另一种是从上到下的局部拆除法,采用该方法时,对拆除后的废料的运输存在运输效率低的问题,且存在高空运输安全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染小、废料运输效率高且安全性高的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拆除一层及二层的墙体结构,且拆除二层的梁板,逐步拆除一层的框架柱,直至全部拆除框架柱,在拆除过程中至少将部分框架柱替换为钢柱,并将钢柱固定安装在一层的基础上,且钢柱与拆除前的框架柱错位设置,多根钢柱间形成作业空间;
S20,逐步拆除二层的砼梁,直至全部拆除砼梁,在拆除过程中至少将部分主梁替换为钢梁,并将钢梁固定连接至钢柱上,且固定相交叉的钢梁,钢梁与拆除前的主梁错位设置,在替换钢梁的过程中将多个可伸缩的顶升装置间隔的固定在钢梁上,并使用顶升装置顶撑三层的主梁,以用于支撑高层框架结构;
S30,驱动顶推装置收缩,高层框架结构下降,使二层的框架柱落入作业空间内,拆除二层的框架柱;
S40,拆除三层的墙体结构及拆除三层的梁板,逐步拆除三层的砼梁,在拆除的过程中使用顶升装置顶撑四层的主梁,驱动顶推装置收缩,使三层的框架柱落入作业空间内,拆除三层的框架柱;
参照步骤S40的施工方法,向上逐层拆除高层框架结构。
进一步的,在步骤S10中,将全部的框架柱替换成钢柱。
进一步的,在步骤S10中,在拆除一根框架柱后、且在拆除下一根框架柱前,将拆除的框架柱替换为与其相对应的钢柱。
进一步的,在步骤S20中,在拆除一根主梁后、且在拆除下一根主梁前,将拆除的主梁替换为与其相对应的钢梁。
进一步的,在步骤S20中,将全部的主梁替换成钢梁。
进一步的,将全部的次梁替换成钢梁。
进一步的,顶升装置顶撑在主梁的靠近框架柱的位置,且顶升装置位于钢梁的靠近钢柱的位置。
进一步的,在步骤S20中,替换完成的钢梁组成框体,钢梁包括横向钢梁及纵向钢梁,多根横向钢梁与多根纵向钢梁之间形成多个与作业空间连通的开口,开口包括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用于穿过框架柱;
在框体顶部固定设置盖板,盖板用于封盖第二开口。
进一步的,顶升装置为液压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直接在一层基础上拆除框架柱,在钢梁上即可拆除砼梁,相对传统从上到下的局部拆除法,克服了高空运输效率低、安全性差、拆除效率低的问题;且本发明无需使用爆破手段进行拆除,因此相对传统爆破法,克服了对城市空气污染大、且对周围建筑存在安全威胁的问题;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拆除速度快、环保、劳动强度低的高层框架结构的拆除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在拆除时,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在拆除时,本发明顶升装置伸出时的正视图;
图4为在拆除时,本发明顶升装置缩回时的正视图;
图5为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用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用支撑装置的正视图。
图中标记为:12是框架柱,14是主梁,16是次梁,2是钢梁,22是横向钢梁,24是纵向钢梁,3是顶升装置,4是钢柱,5是作业空间,6是盖板,7是楼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拆除一层及二层的墙体结构,且拆除二层的梁板,逐步拆除一层的框架柱12,直至全部拆除框架柱12,在拆除过程中至少将部分框架柱12替换为钢柱4,并将钢柱4固定安装在一层的基础上,且钢柱4与拆除前的框架柱12错位设置,多根钢柱4间形成作业空间5;
S20,逐步拆除二层的砼梁,直至全部拆除砼梁,在拆除过程中至少将部分主梁14替换为钢梁2,并将钢梁2固定连接至钢柱4上,且固定相交叉的钢梁2,钢梁2与拆除前的主梁14错位设置,在替换钢梁2的过程中将多个可伸缩的顶升装置3间隔的固定在钢梁2上,并使用顶升装置3顶撑三层的主梁14,以用于支撑高层框架结构;
S30,驱动顶推装置收缩,高层框架结构下降,使二层的框架柱12落入作业空间5内,拆除二层的框架柱12;
S40,拆除三层的墙体结构及拆除三层的梁板,逐步拆除三层的砼梁,在拆除的过程中使用顶升装置3顶撑四层的主梁14,驱动顶推装置收缩,使三层的框架柱12落入作业空间5内,拆除三层的框架柱12;
参照步骤S40的施工方法,向上逐层拆除高层框架结构。
钢柱4可通过膨胀螺栓、化学锚栓固定连接至一层的基础上,或者破开一层基础的混凝土层,将钢柱4与一层基础的钢筋焊接,再浇筑混凝土使钢柱4得以固定。钢柱4与框架柱12之间通过焊接连接,两交叉的钢梁2通过焊接连接。
本发明可直接在一层基础上拆除框架柱12,在钢梁2上即可拆除砼梁,相对传统从上到下的局部拆除法,克服了高空运输效率低、安全性差、拆除效率低的问题;且本发明无需使用爆破手段进行拆除,因此相对传统爆破法,克服了对城市空气污染大、且对周围建筑存在安全威胁的问题;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拆除速度快、环保、劳动强度低的高层框架结构的拆除方法。
顶升装置3的数量由每个顶升装置3的顶升力及高层框架结构的重力来确定;只要所有顶升装置3提供的合力大于高层框架结构的重力即可;本申请的砼梁包括主梁及次梁;二层的砼梁是一层框架柱顶部的砼梁,也是二层梁板底部的砼梁;其余各层的砼梁的理解方式与二层相同。
优选的,在步骤S10中,将全部的框架柱12替换成钢柱4。具体的,在步骤S20中,钢柱4与钢梁2组合形成如图5、6所示的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用支撑装置,横向及纵向的钢梁2组合形成框体,该方案将全部框架柱12替换为钢柱4,以使钢柱4对框体进行稳定的支撑。
优选的,在步骤S10中,在拆除一根框架柱12后、且在拆除下一根框架柱12前,将拆除的框架柱12替换为与其相对应的钢柱4。具体的,该方案可避免一次性拆除较多的框架柱12而导致高层框架结构垮塌的风险。
优选的,在步骤S10中,逐根拆除框架柱12,且逐根的将框架柱12替换成钢柱4。
优选的,在步骤S20中,在拆除一根主梁14后、且在拆除下一根主梁14前,将拆除的主梁14替换为与其相对应的钢梁2。具体的,该方案可避免一次性拆除较多的主梁14而导致框架结构垮塌的风险。
优选的,在步骤S20中,逐根拆除砼梁,并逐根的将主梁14替换成钢梁2。
优选的,在步骤S40中,逐根的拆除三层的砼梁,并逐个的使用顶升装置3顶撑四层的主梁14。
优选的,在步骤S20中,将全部的主梁14替换成钢梁2。具体的,该方案可增加框体的强度,以提高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用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优选的,将全部的次梁16替换成钢梁2。具体的,该方案可增加框体的强度,以提高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用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优选的,顶升装置3顶撑在主梁14的靠近框架柱12的位置,且顶升装置3位于钢梁2的靠近钢柱4的位置。具体的,主梁14靠近框架柱12的位置受力较好,顶升主梁14时主梁14不易发生断裂,顶升装置3靠近钢柱4设置时的受力较好,稳定性高。
优选的,在步骤S20中,替换完成的钢梁2组成框体,钢梁2包括横向钢梁22及纵向钢梁24,多根横向钢梁22与多根纵向钢梁24之间形成多个与作业空间5连通的开口,开口包括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用于穿过框架柱12;
在框体顶部固定设置盖板6,盖板6用于封盖第二开口。
具体的,盖板6为花纹钢板;若不设置盖板6,工人需站在钢梁2上对砼梁进行拆除,如此较为危险,存在工人从钢梁2上坠落的风险;设置盖板6后工人可站在盖板6上对砼梁进行拆除,操作安全,减小工人坠落的风险。
另外还可在框体的顶部上固定连接楼梯7,便于工人上下。
优选的,顶升装置3为液压缸。具体的,顶升装置3还可选择电液推杆、千斤顶或电机带动螺母丝杆等装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文中,“平行”、“垂直”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另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9)

1.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拆除一层及二层的墙体结构,且拆除二层的梁板,逐步拆除一层的框架柱(12),直至全部拆除所述框架柱(12),在拆除过程中至少将部分所述框架柱(12)替换为钢柱(4),并将所述钢柱(4)固定安装在一层的基础上,且所述钢柱(4)与拆除前的所述框架柱(12)错位设置,多根所述钢柱(4)间形成作业空间(5);
S20,逐步拆除二层的砼梁,直至全部拆除所述砼梁,在拆除过程中至少将部分主梁(14)替换为钢梁(2),并将钢梁(2)固定连接至钢柱(4)上,且固定相交叉的钢梁(2),所述钢梁(2)与拆除前的主梁(14)错位设置,在替换钢梁(2)的过程中将多个可伸缩的顶升装置(3)间隔的固定在钢梁(2)上,并使用顶升装置(3)顶撑三层的主梁(14),以用于支撑高层框架结构;
S30,驱动顶推装置收缩,高层框架结构下降,使二层的框架柱(12)落入作业空间(5)内,拆除二层的所述框架柱(12);
S40,拆除三层的墙体结构及拆除三层的梁板,逐步拆除三层的砼梁,在拆除的过程中使用顶升装置(3)顶撑四层的主梁(14),驱动顶推装置收缩,使三层的框架柱(12)落入作业空间(5)内,拆除所述三层的框架柱(12);
参照步骤S40的施工方法,向上逐层拆除高层框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中,将全部的所述框架柱(12)替换成钢柱(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中,在拆除一根框架柱(12)后、且在拆除下一根框架柱(12)前,将拆除的所述框架柱(12)替换为与其相对应的钢柱(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在拆除一根主梁(14)后、且在拆除下一根主梁(14)前,将拆除的所述主梁(14)替换为与其相对应的钢梁(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中,将全部的主梁(14)替换成钢梁(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全部的次梁(16)替换成钢梁(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3)顶撑在主梁(14)的靠近框架柱(12)的位置,且所述顶升装置(3)位于钢梁(2)的靠近钢柱(4)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中,替换完成的钢梁(2)组成框体,所述钢梁(2)包括横向钢梁(22)及纵向钢梁(24),多根所述横向钢梁(22)与多根所述纵向钢梁(24)之间形成多个与所述作业空间(5)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穿过所述框架柱(12);
在框体顶部固定设置盖板(6),所述盖板(6)用于封盖所述第二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3)为液压缸。
CN202210492715.8A 2022-05-07 2022-05-07 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 Active CN1147377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2715.8A CN114737790B (zh) 2022-05-07 2022-05-07 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2715.8A CN114737790B (zh) 2022-05-07 2022-05-07 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7790A CN114737790A (zh) 2022-07-12
CN114737790B true CN114737790B (zh) 2023-02-28

Family

ID=82286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92715.8A Active CN114737790B (zh) 2022-05-07 2022-05-07 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3779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99277A (ja) * 1999-01-05 2000-07-18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建物構造体の建築工法及び建物構造体の扛重装置
JP2001329700A (ja) * 2000-05-23 2001-11-30 Dai Nippon Construction ジャッキシステムによる建物解体時に於ける柱仮接合方法
JP2009156022A (ja) * 2007-12-04 2009-07-16 Kajima Corp 多層建築物の解体工法及び解体用荷重伝達構造
JP2010265595A (ja) * 2009-05-12 2010-11-25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構造物の解体工法
JP2011241584A (ja) * 2010-05-18 2011-12-01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建物の多段解体工法
JP2012117288A (ja) * 2010-12-01 2012-06-21 Taihei Dengyo Kaisha Ltd 多層建築物の解体工法
CN205743066U (zh) * 2016-05-11 2016-11-30 中建六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承受重型载荷的楼板临时加强结构
CN108868193A (zh) * 2018-07-27 2018-11-23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钢结构建筑逆向拆除的施工方法
CN111794134A (zh) * 2020-07-29 2020-10-20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逆向拆除抽芯转换装置及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99277A (ja) * 1999-01-05 2000-07-18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建物構造体の建築工法及び建物構造体の扛重装置
JP2001329700A (ja) * 2000-05-23 2001-11-30 Dai Nippon Construction ジャッキシステムによる建物解体時に於ける柱仮接合方法
JP2009156022A (ja) * 2007-12-04 2009-07-16 Kajima Corp 多層建築物の解体工法及び解体用荷重伝達構造
JP2010265595A (ja) * 2009-05-12 2010-11-25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構造物の解体工法
JP2011241584A (ja) * 2010-05-18 2011-12-01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建物の多段解体工法
JP2012117288A (ja) * 2010-12-01 2012-06-21 Taihei Dengyo Kaisha Ltd 多層建築物の解体工法
CN205743066U (zh) * 2016-05-11 2016-11-30 中建六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承受重型载荷的楼板临时加强结构
CN108868193A (zh) * 2018-07-27 2018-11-23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钢结构建筑逆向拆除的施工方法
CN111794134A (zh) * 2020-07-29 2020-10-20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逆向拆除抽芯转换装置及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单层工业厂房托梁拔柱常见方法;卢学峰等;《建筑工人》;20141215(第12期);34-36 *
建筑物的逆向拆除方法探讨;储德文等;《建筑科学》;20210720;第37卷(第7期);126-130 *
托梁截柱技术在砖混结构房屋改造中的运用;王晔霞等;《莱钢科技》;20081215(第06期);26-27 *
既有混凝土框架结构拆除方案决策研究;崔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20220315(第03期);3-7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技术的研究;时继瑞;《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20210315(第03期);1-12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7790A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82058A (en) Lifting method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from top to bottom
CN109838114B (zh) 钢筋混凝土结构逆向拆除临时支撑转换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8868193B (zh) 钢结构建筑逆向拆除的施工方法
CN110685459B (zh) 一种启闭机排架从下部拆除的破碎锤拆除施工方法
CN111734166A (zh) 一种可拆卸转换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逆向拆除施工方法
CN111794555B (zh) 多层历史建筑物的修缮方法
CN209837765U (zh) 钢筋混凝土结构逆向拆除临时支撑转换装置
CN114737790B (zh) 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方法
CN211340840U (zh) 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
CN117166814A (zh) 一种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承重墙自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7205574U (zh) 高层框架结构逆向拆除用支撑装置
JP2010255374A (ja) 超高層建物の解体方法
CN112211426B (zh) 历史建筑的修缮方法
CN211143319U (zh) 一种用于多层钢结构建筑物的由梁柱骨架组成的建筑结构
JP6391134B2 (ja) 解体方法および解体システム
CN206844680U (zh) 钢连廊地面拼装荷载转移装置
CN111608270A (zh) 一种预制通长柱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802458U (zh) 一种可周转使用的井架施工平台
CN216587785U (zh) 一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楼板升降的装置
CN221119136U (zh) 拆除局部楼体所用的钢平台支撑结构
JP3834325B2 (ja) 建物の解体方法
RU2808791C1 (ru)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ая подъёмная система
TWI772819B (zh) 複合式擋土支撐工法之撐牆結構系統
CN114635586B (zh) 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及支撑框架
JPH0224455A (ja) 建造物の解体工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