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35586B - 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及支撑框架 - Google Patents

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及支撑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35586B
CN114635586B CN202210161773.2A CN202210161773A CN114635586B CN 114635586 B CN114635586 B CN 114635586B CN 202210161773 A CN202210161773 A CN 202210161773A CN 114635586 B CN114635586 B CN 1146355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wall
installation space
wall
dismantling
cross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617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35586A (zh
Inventor
简俊飞
王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Huay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Huay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Huay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Huay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617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355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35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5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35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5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8Wrecking of buil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及支撑框架,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在待拆除的承重墙的宽度的两侧拆除墙体以形成立柱安装空间,在所述立柱安装空间内安装立柱;S200:沿所述承重墙的宽度方向将所述承重墙分块,依次拆除所述块的上部,依次形成横梁安装空间;S300:在已形成的横梁安装空间的顶部设置横梁,在所述横梁的下部顶设顶紧装置;S400:将已设置的横梁相互连接,将所述立柱的上端与相邻的横梁连接;S500:在所述横梁与所述横梁安装空间的顶部墙体之间、所述立柱与所述立柱安装空间的墙体之间均灌浆料填塞;S600:拆除剩余的承重墙。本发明采用承重墙逐块拆除,逐块安装支撑横梁,使承重墙的拆除安全,并牢固的支撑上方屋面荷载。

Description

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及支撑框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及支撑框架。
背景技术
在我国农村和部分城市地区有很大一部分居民自建的一层砖混结构房屋(屋面为木檩条加瓦屋面),经过多年的使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房屋的使用要求和满意度也发生了变化,须对旧房加以改造以提高使用质量和舒适程度,特别是扩大房屋的开间尺寸。因此如何对这些建筑扩大开间是一个普遍问题。在这类结构改造过程中几乎都涉及承重墙体的拆除,即原墙体承受的荷载将增加梁来承担,进而传递到竖向承重构件和基础。但是,常规砖混结构屋面为木檩条加黏土瓦,木檩条直接担在承重墙体上,对该位置承重墙拆除很难正常进行,满足不了扩大空间的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及支撑框架,采用承重墙分块逐块拆除,逐块安装支撑横梁,最后形成支撑框架的组合,使承重墙的拆除安全,并牢固的支撑上方屋面荷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在待拆除的承重墙的宽度的两侧拆除墙体以形成立柱安装空间,在所述立柱安装空间内安装立柱;
S200:沿所述承重墙的宽度方向将所述承重墙分块,依次拆除所述块的上部,依次形成横梁安装空间;
S300:在已形成的横梁安装空间的顶部设置横梁,在所述横梁的下部顶设顶紧装置,所述顶紧装置放置在所述横梁安装空间内;
S400:将已设置的横梁相互连接,将所述立柱的上端与相邻的横梁连接;
S500:在所述横梁与所述横梁安装空间的顶部墙体之间、所述立柱与所述立柱安装空间的墙体之间均灌浆料填塞;
S600:拆除剩余的承重墙。
所述立柱的上端顶在相邻的横梁的下部。
所述横梁安装空间的长度不大于1m。
所述横梁安装空间的高度不大于1m。
所述顶紧装置为千斤顶。
所述灌浆料填塞之前,在所述横梁与所述横梁安装空间的顶部墙体之间设置钢锲。
所述灌浆料填塞完毕后,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剩余的承重墙。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支撑框架,采用上述的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搭建而成,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横梁组合和设置在所述横梁组合两端的立柱,其中,
在待拆除的承重墙的宽度的两侧拆除墙体形成立柱安装空间,所述立柱安装在所述立柱安装空间内;
沿所述承重墙的宽度方向将所述承重墙分块,依次拆除所述块的上部,依次形成横梁安装空间,在已形成的横梁安装空间的顶部设置有横梁,在所述横梁的下部顶设有顶紧装置,所述顶紧装置放置在所述横梁安装空间内;
已设置的横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横梁组合,所述立柱的上端与相邻的横梁连接;
在所述横梁与所述横梁安装空间的顶部墙体之间、所述立柱与所述立柱安装空间的墙体之间均灌有浆料。
所述浆料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剩余的承重墙。
所述横梁包括槽钢组合,所述槽钢组合包括两个槽钢,所述两个槽钢的中间板贴合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中间板竖直设置,相邻的槽钢组合通过连接块端对端连接在一起。
利用上述根据本发明的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及支撑框架,采用了逐块拆除承重墙的上部,在已拆除的承重墙空间内安装支撑上部墙体的横梁,先采用顶紧装置顶住横梁防止上方墙体塌落,将所有的横梁连接在一起与两侧的立柱形成支撑框架,将上方的墙体支撑。本发明采用支撑框架将承重墙上部的墙体支撑,能够安全可靠地拆除承重墙和增加横梁,墙体原有的平衡没有被打破,施工安全系数高,减少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支模、拆模的工序,无需间隙施工,具有工期短、施工速度快、节约造价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发明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发明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发明的更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横梁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横梁组合、2-立柱、3-块、4-横梁安装空间、5-横梁、6-顶紧装置、7-浆料、8-承重墙、9-槽钢组合、10-槽钢、11-螺栓、12-连接块。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对本发明中涉及到的部分技术术语做简单的解释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可用于砖混结构建筑的承重墙的拆除,也可用于其他结构的建筑的承重墙的拆除。
承重墙形成整个房屋的结构骨架,对于整个房屋,是决定安全的重要部分。不能轻易拆除承重墙,拆除的过程和拆除后对屋面载荷的支撑加固是十分重要的,采用本发明可安全顺利的拆除承重墙,并采用支撑框架对拆除承重墙后的屋面稳定的支撑。
本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在待拆除的承重墙的宽度的两侧拆除墙体以形成立柱安装空间,在立柱安装空间内安装立柱。
本方法最终要在拆除承重墙后的墙体内侧形成门型的支撑框架,支撑上方的屋面载荷,支撑框架包括两侧的立柱和设置在两个立柱顶部之间的横梁组合。首先在承重墙的两侧设置竖向的立柱,立柱用于支撑横梁组合,立柱的下端抵在承重墙所在的地面上,立柱的上端距离承重墙上部的屋面具有一定的距离,在此距离内设置横梁组合,立柱的上端抵在横梁组合的下部,横梁组合的上部贴近承重墙上部的屋面。
先在待拆除的承重墙的宽度的两侧,拆除承重墙的部分墙体形成立柱安装空间,立柱安装空间的宽度根据所使用的立柱的宽度确定,立柱的宽度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确定。
S200:沿承重墙的宽度方向将承重墙分块,依次拆除所述块的上部,依次形成横梁安装空间。
立柱设置完成后,设置横梁组合。设置横梁组合首先要开拓横梁安装空间。为了稳定安全的开拓横梁安装空间,可逐块拆除承重墙、逐块安装横梁、逐块支撑。沿承重墙的宽度方向将承重墙分块,每块的长度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确定,最大长度不大于1m。
先拆除靠近其中一个立柱的块的上部,形成第一个横梁安装空间,此横梁安装空间的一侧与立柱安装空间相通,再拆除临近的块的上部,形成第二个横梁安装空间,每个横梁安装空间面积相同并相通。
横梁安装空间的上部为承重墙上部的屋面,下部不能过低,横梁安装空间的高度最好不超过1m,这样有利于安全可靠的拆除和横梁的安装支撑。
S300:在已形成的横梁安装空间的顶部设置横梁,在横梁下部顶设顶紧装置,顶紧装置放置在横梁安装空间内。
每形成一个横梁安装空间,立即在此空间的上部设置一个横梁,并在横梁下部顶设顶紧装置,顶紧装置放置在横梁安装空间的下部,用于抵住横梁和上部的屋面,便于连接相邻的横梁,防止上部屋面变形。
顶紧装置可为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的规格、数量可根据具体施工情况确定。
在横梁与横梁安装空间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钢锲,即横梁上部与屋面之间设置有钢锲,有助于灌浆料填塞平整,保证横梁和屋面之间接触紧密、受力均匀。
S400:将已设置的横梁相互连接,将立柱的上端与相邻的横梁连接。
每拆除一个块,在块的上部设置横梁,每设置一个横梁,与相邻的横梁相互连接。横梁之间端对端连接成一根水平的横梁组合,两端的横梁与立柱的上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上部屋面的支撑框架。
S500:在横梁与横梁安装空间的顶部之间、立柱与立柱安装空间的墙体之间均灌浆料填塞。
支撑框架安装完毕后,要在支撑框架与墙体之间灌浆料,填塞支撑框架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并将支撑框架与上部屋面和侧部墙体固定牢固。
S600:拆除剩余的承重墙。
支撑框架固定好后,灌浆料填塞完毕后,浆料凝固,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一般14d)后,可取下顶紧装置,此时应观察横梁是否有变形情况,若无变形,支撑框架能够代替承重墙支撑上部的屋面,这时可以拆除剩余的承重墙。拆除剩余的承重墙时,也要逐块的拆除,人工拆除,严禁使用机械拆除,防止扰动房屋原有结构。
横梁与立柱均防锈防火处理,防火措施采用喷涂防火涂料,防锈措施为喷涂阻锈剂。
本方法是在原有房屋的基础上进行房屋的改造,由于工程项目的单一性,每个工程的地质条件、地基情况和设计都有不同,在对房屋进行改造时,可以借鉴本方法进行施工,但应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施改造前,应对原结构的设计、施工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实地调研,必要时还应进行现场实验和检测。
实施例2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横梁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图4共同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支撑框架,为根据实施例1所述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施工的一种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后的支撑框架。
支撑框架包括横梁组合1和设置在横梁组合1两端的立柱2,横梁组合1和立柱2形成了门型的支撑框架,支撑在承重墙8上部的屋面下方,代替承重墙8。
在待拆除的承重墙8的宽度的两侧拆除墙体形成立柱安装空间,立柱2安装在立柱安装空间内。立柱2用于支撑横梁组合1,立柱2的下端抵在承重墙8所在的地面上,立柱2的上端距离承重墙8上部的屋面具有一定的距离,在此距离内设置横梁组合1,立柱2的上端抵在横梁组合1的下部,横梁组合1的上部贴近承重墙8上部的屋面。
沿承重墙8的宽度方向将承重墙8分块,依次拆除块3的上部,依次形成横梁安装空间4,在已形成的横梁安装空间4的顶部设置有横梁5,在横梁5下部顶设有顶紧装置6,顶紧装置6放置在横梁安装空间4内。为了稳定安全的开拓横梁安装空间4,逐块拆除、逐块安装横梁5、逐块支撑。
已设置的横梁5相互连接形成横梁组合1,立柱2的上端与相邻的横梁5连接。横梁5可为长条状钢材,横梁5端对端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横梁5可包括槽钢组合9,槽钢组合9包括两个槽钢10,两个槽钢的中间板背对背贴合并通过螺栓连接,可在槽钢10的中间板上均匀设置若干通孔,用于安装连接两个槽钢的螺栓和螺母。槽钢10的中间板竖直设置,侧板水平,上部侧板支撑上部的屋面,顶紧装置6顶在下部侧板上。槽钢的规格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确定,槽钢的侧板的宽度应等于或大于承重墙8的厚度,保证牢固支撑屋面。
相邻的槽钢组合9通过连接块12端对端连接在一起。在槽钢组合9的中间板的两端分别水平排列设置有两个通孔,在连接块12上设置有通孔。相邻的槽钢组合9之间通过螺栓11和螺母安装连接块12。
在横梁5与横梁安装空间4的顶部墙体之间设置有若干钢锲。支撑框架安装完毕后,要在支撑框架与墙体之间灌浆料7,填塞支撑框架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并将支撑框架与上部屋面和侧部墙体固定牢固。待浆料7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剩余的承重墙8,至此承重墙全部拆除。
屋面上的荷载传递到横梁组合1上,再将横梁组合1上的荷载传递至立柱2和原有构造柱上,达到了承重墙8拆除的要求。
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及支撑框架。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发明所提出的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及支撑框架,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Claims (9)

1.一种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在待拆除的承重墙的宽度的两侧拆除墙体以形成立柱安装空间,在所述立柱安装空间内安装立柱;
S200:沿所述承重墙的宽度方向将所述承重墙分块,依次拆除所述块的上部,依次形成横梁安装空间;
S300:在已形成的横梁安装空间的顶部设置横梁,在所述横梁的下部顶设顶紧装置,所述顶紧装置放置在所述横梁安装空间的下部,用于抵住横梁和上部的屋面,且便于连接相邻的横梁;其中,所述横梁包括槽钢组合,所述槽钢组合包括两个槽钢,所述两个槽钢的中间板竖直设置且相互贴合,并通过螺栓连接;
S400:将已设置的横梁相互连接,将所述立柱的上端与相邻的横梁连接,其中,相邻的槽钢组合通过连接块端对端连接在一起;
S500:在所述横梁与所述横梁安装空间的顶部墙体之间、所述立柱与所述立柱安装空间的墙体之间均灌浆料填塞;
S600:拆除剩余的承重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上端顶在相邻的横梁的下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安装空间的长度不大于1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安装空间的高度不大于1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装置为千斤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料填塞之前,在所述横梁与所述横梁安装空间的顶部墙体之间设置钢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料填塞完毕后,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剩余的承重墙。
8.一种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搭建而成,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横梁组合和设置在所述横梁组合两端的立柱,其中,
在待拆除的承重墙的宽度的两侧拆除墙体形成立柱安装空间,所述立柱安装在所述立柱安装空间内;
沿所述承重墙的宽度方向将所述承重墙分块,依次拆除所述块的上部,依次形成横梁安装空间,在已形成的横梁安装空间的顶部设置有横梁,在所述横梁的下部顶设有顶紧装置,所述顶紧装置放置在所述横梁安装空间的下部,用于抵住横梁和上部的屋面,且便于连接相邻的横梁;其中,所述横梁包括槽钢组合,所述槽钢组合包括两个槽钢,所述两个槽钢的中间板竖直设置且相互贴合,并通过螺栓连接;
已设置的横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横梁组合,所述立柱的上端与相邻的横梁连接,其中,相邻的槽钢组合通过连接块端对端连接在一起;
在所述横梁与所述横梁安装空间的顶部墙体之间、所述立柱与所述立柱安装空间的墙体之间均灌有浆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剩余的承重墙。
CN202210161773.2A 2022-02-22 2022-02-22 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及支撑框架 Active CN1146355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1773.2A CN114635586B (zh) 2022-02-22 2022-02-22 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及支撑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1773.2A CN114635586B (zh) 2022-02-22 2022-02-22 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及支撑框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5586A CN114635586A (zh) 2022-06-17
CN114635586B true CN114635586B (zh) 2023-12-01

Family

ID=81946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61773.2A Active CN114635586B (zh) 2022-02-22 2022-02-22 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及支撑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3558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1327A (zh) * 2012-10-08 2014-04-09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砌体承重墙下部拆除时的托梁加固方法
CN104594655A (zh) * 2014-12-05 2015-05-06 杭州固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砖混结构墙体拆除临时支撑的应用方法
CN106245931A (zh) * 2016-09-30 2016-12-21 合肥工业大学 砖混结构中承重墙的托换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1173304A (zh) * 2018-11-13 2020-05-19 杭州固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砖混结构房屋改造承重墙增设门洞加固方法
CN214786215U (zh) * 2021-01-23 2021-11-19 武汉鼎盛力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砖混结构承重墙卸载改梁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404094D0 (en) * 2004-02-24 2004-03-31 Lundie Andrew Joint expansion too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1327A (zh) * 2012-10-08 2014-04-09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砌体承重墙下部拆除时的托梁加固方法
CN104594655A (zh) * 2014-12-05 2015-05-06 杭州固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砖混结构墙体拆除临时支撑的应用方法
CN106245931A (zh) * 2016-09-30 2016-12-21 合肥工业大学 砖混结构中承重墙的托换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1173304A (zh) * 2018-11-13 2020-05-19 杭州固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砖混结构房屋改造承重墙增设门洞加固方法
CN214786215U (zh) * 2021-01-23 2021-11-19 武汉鼎盛力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砖混结构承重墙卸载改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5586A (zh) 2022-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28513A (en) Method of erecting a multi-story building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9403654B (zh) 一种既有建筑物结构的托换加固方法
CN108999394B (zh) 落地式脚手架转悬挑式脚手架的施工工艺
CN108643207B (zh) 免封底混凝土钢吊箱侧板和底板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2854813A (zh) 一种古建筑平移用型钢托盘结构及托换方法
US3692446A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d lifting multi-story columns in one story increments
JP3772248B2 (ja) 既存建物の中間階免震構造化工法
CN114635586B (zh) 砖混结构承重墙拆除方法及支撑框架
JPH0347305A (ja) コンクリート舗装版の沈下修復方法
CN217419647U (zh) 一种预应力施加结构及基坑张弦梁钢拉杆预应力施加节点
CN213597442U (zh) 一种电梯井模板悬挑操作平台
CN209082534U (zh) 一种多节沉井内悬空操作平台搭设装置
CN112359860B (zh) 非支撑式沉井封顶的施工方法
CN113653319A (zh) 多跑楼梯段及休息平台一体化支模方法
CN108104506A (zh) 一种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JPH07300817A (ja) コンクリート充填鋼管トラス橋脚とその施工方法
CN114108642A (zh) 匝道桥和地下综合体结构并行建造方法
CN114214919A (zh) 水域斜拉桥超大零号块支架的反力预压施工方法及系统
CN108951684B (zh) 周转型型钢混凝土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法
JPS62202121A (ja) 切梁のジャッキアップ方法
JPS61109827A (ja) 地下階の施工方法
CN219080399U (zh) 冠梁顶预制装配式挡土墙结构
CN219732015U (zh) 基坑临近围护结构的外墙单侧支模装置
CN212956140U (zh) 软弱地基大悬臂盖梁的支架体系装置
CN219175949U (zh) 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