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0850B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0850B
CN114730850B CN202080002015.5A CN202080002015A CN114730850B CN 114730850 B CN114730850 B CN 114730850B CN 202080002015 A CN202080002015 A CN 202080002015A CN 114730850 B CN114730850 B CN 1147308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display
display substrate
layer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20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30850A (zh
Inventor
于鹏飞
白露
代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30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08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308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08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44Marks applied to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parts, e.g. registration marks, alignment structures, wafer map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3/00Detail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23/00
    • H01L2223/544Marks applied to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parts
    • H01L2223/54426Marks applied to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parts for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ome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5),显示基板(5)包括显示区(1),围设在显示区(1)外围的边框区(2),边框区(2)包括第一区(21)和第二区(22),第一区(21)围设在显示区(1)外围,第二区(22)围设在第一区(21)外围;显示基板(5)还包括多个电学功能层,多个电学功能层分别位于不同层,多个电学功能层中至少有部分膜层局部叠置;电学功能层至少部分分布于显示区(1),且至少部分分布于第一区(21)和第二区(22),第一区(21)的光线透过率高于第二区(22)和显示区(1)的光线透过率。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电激发光器件)为发光器件、由薄膜晶体管进行信号控制的柔性显示面板(flexible display panel)已成为目前OLED行业的主流方向。在显示面板的生产制程中,曝光、切割、绑定、贴合等大量工艺过程都需要进行对位——设备通过相机自动识别预先沉积在显示面板周围或显示面板内部的特定图形(后称”Mark”)来锁定面板的位置,从而确保工艺的精确度。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围设在所述显示区外围的边框区,所述边框区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区围设在所述显示区外围,所述第二区围设在所述第一区外围;
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多个电学功能层,所述多个电学功能层分别位于不同层,所述多个电学功能层中至少有部分膜层局部叠置;所述电学功能层至少部分分布于所述显示区,且至少部分分布于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所述第一区的光线透过率高于所述第二区和所述显示区的光线透过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沿远离所述显示区方向的宽度范围为10-35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晶体管以及与所述晶体管电连接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所述电学功能层包括半导体层,栅极层,源漏金属层,阳极层;
所述半导体层包括所述晶体管的有源层;所述栅极层包括栅线、所述晶体管的栅极;所述源漏金属层包括所述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数据线、电源线;所述阳极层包括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
所述电学功能层以及其叠置部分在所述显示区的分布密度大于其在所述第一区的分布密度且小于其在所述第二区的分布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侧;所述触控层包括触控区和围设在所述触控区外围的布线区;
所述显示区落入所述触控区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在所述显示基板所在平面内,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方向,所述布线区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区的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且所述布线区与所述第一区之间间隔第一距离;所述第一区内至少相对分布的一对位置区用作所述触控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基板上时的对位标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距离大于0且小于所述第二区沿远离所述显示区方向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触控层的背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
所述盖板包括中心区和围设在所述中心区外围的油墨区;
所述显示区落入所述中心区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在所述显示基板所在平面内,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方向,所述油墨区位于所述第一区的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且所述油墨区与所述第一区之间间隔第二距离;所述第一区内至少相对分布的一对位置区用作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基板上时的对位标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0且小于所述第二区沿远离所述显示区方向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设置时,所述对位标记的沿远离所述显示区方向的宽度L满足L≤(B-Δb)/k,0<k<1;其中,B为所述第一距离;Δb为所述触控层的设置公差;k为对位设备可识别的所述对位标记的最小宽度变化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设置时,所述对位标记的沿远离所述显示区方向的宽度L满足L≤(C-Δc)/k(1-k),0<k<1;其中,C为所述第二距离;Δc为所述盖板的设置公差;k为对位设备可识别的所述对位标记的最小宽度变化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的形状包括圆角四边形,所述第一区内对应所述圆角四边形的一对对角位置区用作所述对位标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的形状包括圆角四边形,所述第一区内对应所述圆角四边形的两对对角位置区用作所述对位标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内对应所述圆角四边形的至少一组相对边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位置区,所述位置区用作所述对位标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整体用作所述对位标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的形状包括多边形,所述第一区内对应所述多边形的两个角位置区用作所述对位标记,所述多边形的两个角位置区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的形状包括多边形,所述第一区内对应所述多边形的各个角位置区均用作所述对位标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内对应所述多边形的各条边上均有一个位置区用作所述对位标记。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显示基板;
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围设在所述显示区外围的边框区,所述边框区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区围设在所述显示区外围,所述第二区围设在所述第一区外围;制备显示基板包括制备多个电学功能层,所述多个电学功能层分别位于不同层,所述多个电学功能层中至少有部分膜层局部叠置;所述电学功能层至少部分分布于所述显示区,且至少部分分布于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所述第一区的光线透过率高于所述第二区和所述显示区的光线透过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侧制备触控层;
所述在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侧制备触控层包括:将所述触控层与所述显示基板进行对位;所述第一区内至少相对分布的一对位置区用作所述触控层制备时的对位标记;
所述将所述触控层与所述显示基板进行对位包括:
将所述触控层与所述显示基板进行对位,使所述触控层的触控区与所述显示基板的显示区相对应,并使所述显示基板的各用作所述对位标记的位置区相对所述触控层的布线区的裸露宽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触控层的背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制备盖板;所述在所述触控层的背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制备盖板包括:将盖板与制备有所述触控层的所述显示基板进行对位;所述第一区内至少相对分布的一对位置区用作所述盖板制备时的对位标记;
所述将盖板与制备有所述触控层的所述显示基板进行对位包括:
将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基板进行对位,使所述盖板的中心区与所述显示基板的显示区相对应,并使所述显示基板的各用作所述对位标记的位置区相对所述盖板的油墨区的裸露宽度相等。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通过参考附图对详细示例实施例进行描述,以上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面板中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区的放大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显示面板中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面板中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面板中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面板中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8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面板中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9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另一种显示面板中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10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面板中显示基板的结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显示区;2、边框区;21、第一区;210、位置区;22、第二区;3、触控层;31、触控区;32、布线区;4、盖板;41、中心区;42、油墨区;5、显示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但是所示的实施例可以以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本公开阐述的实施例。反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公开透彻和完整,并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的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而是包括基于制造工艺而形成的配置的修改。因此,附图中例示的区具有示意性属性,并且图中所示区的形状例示了区的具体形状,但并不是旨在限制性的。
当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背板经过前段所有工艺到达盖板玻璃贴合工艺段时,显示背板多余边角都已通过激光切割去除,没有多余空间摆放对位标记(即对位Mark);此时,通过相机对显示背板的定位只能借用显示背板内部一些成像后易于识别的结构。为此,显示背板上也需要做出调整,以满足相机对图形的识别以及对位精度要求,同时不影响显示面板的基本结构以及显示效果。
针对上述盖板玻璃贴合时没有多余空间摆放对位标记的问题以及借用显示背板内部某些成像后易于识别结构作为对位标记的设计构思,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显示基板5显示基板5包括显示区1,围设在显示区1外围的边框区2,边框区2包括第一区21和第二区22,第一区21围设在显示区1外围,第二区22围设在第一区21外围;显示基板还包括多个电学功能层,多个电学功能层分别位于不同层,多个电学功能层中至少有部分膜层图形局部叠置;电学功能层至少部分分布于显示区1,且至少部分分布于第一区21和第二区22,第一区21的光线透过率高于第二区22和显示区1的光线透过率。一般的,第一区21的透过率为10%-20%,第二区22的透过率小于1%,显示区1的透过率2%-8%。
通过将显示基板5第一区21的光线透过率设计为高于第二区22和显示区1的光线透过率,使得显示基板5的第一区21的外界光线透过率最高,显示区1的外界光线透过率次之,第二区22的外界光线透过率最低;从而使透过第一区21外界光线与透过第二区22和显示区1的外界光线能够形成强烈的亮度差异,从而使显示基板5的第一区21的至少部分能作为显示基板5出光侧设置后续膜层时的对位标记。
其中,该显示面板为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面板。
通过使第一区21的光线透过率高于第二区22和显示区1的光线透过率,在显示基板5的出光侧设置后续膜层时,可以通过调节后续膜层与第一区21的至少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对位使用的相机等设备能通过识别视野中后续膜层对第一区21的至少部分的遮挡而形成的视场明暗区图形进行对位,从而实现对后续膜层的精确对位;由于第一区21形成于显示基板5的内部边框区2,所以第一区21的设置无需占用显示基板5的其他空间,节约了显示基板的边框区2空间;采用第一区21的至少部分作为对位标记,能够满足对对位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后续膜层的对位精度要求,且采用第一区21的至少部分作为对位标记,不影响该显示面板的正常电路结构和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续膜层可以通过贴合的方式贴设于显示基板5的出光侧,也可以通过直接制作的方式形成于显示基板5的出光侧;无论贴设还是直接制作的方式形成后续膜层,都会需要采用第一区21的至少部分作为对位标记进行对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21沿远离显示区1方向的宽度L范围为10-350μm。第一区21的宽度L范围设置,一方面能使后续膜层与显示基板在对位时有充分的可调节的空间,另一方面能够确保后续膜层设置时的对位精度。
可选的,第一区21沿远离显示区1方向的宽度L为150μm。该第一区21的宽度L值,为经过试验获得的能够确保后续膜层设置时的对位精度的最佳宽度值。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基板包括晶体管以及与晶体管电连接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电学功能层包括半导体层,栅极层,源漏金属层,阳极层;半导体层包括晶体管的有源层;栅极层包括栅线、晶体管的栅极;源漏金属层包括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数据线、电源线;阳极层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学功能层以及其叠置部分在显示区1的分布密度大于其在第一区21的分布密度且小于其在第二区22的分布密度。这使得显示基板的第一区21的外界光线透过率最高,显示区1的外界光线透过率次之,第二区22的外界光线透过率最低;从而使透过第一区21外界光线与透过第二区22和显示区1的外界光线能够形成强烈的亮度差异,从而使显示基板5的第一区21的至少部分能作为后续膜层设置时的对位标记;同时,第一区21在电学功能层形成后自然形成,无需单独制备,从而优化了显示面板结构以及工艺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学功能层还包括与其同层设置的其他功能层,例如:电学功能层还包括电性转接层,电性转接层形成于第一区和第二区,比如显示区中的电性转接层VSS可以通过阳极层转接到源漏金属层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3,触控层3设置于显示基板5的出光侧;触控层3包括触控区31和围设在触控区31外围的布线区32,触控区31的形状与显示区1的形状相同;显示区1落入触控区31在显示基板5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在显示基板5所在平面内,沿远离显示区1的方向,布线区32在显示基板5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区21的远离显示区1的一侧,且布线区32与第一区21之间间隔第一距离B;第一区21内至少相对分布的一对位置区210用作触控层3设置于显示基板5上时的对位标记。第一距离B的设置,便于触控层3设置于显示基板5上时的对位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距离B大于0且小于第二区22沿远离显示区1方向的宽度。如此设置,能实现触控层3设置于显示基板5上时的准确对位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层3设置时,对位标记的沿远离显示区1方向的宽度L满足L≤(B-Δb)/k,0<k<1;其中,B为第一距离;Δb为触控层3的设置公差;k为对位设备可识别的对位标记的最小宽度变化率。用作对位标记的位置区210的沿远离显示区1方向的宽度L满足上述要求,才能确保触控层3与显示基板5对位时,触控层3的设置公差不会影响触控层3的对位精度,从而使触控层3通过该对位标记与显示基板5对位时能满足其对位精度要求。例如,Δb为120μm-180μm,B为180μm-250μm,L为10-35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盖板4,盖板4设置于触控层3的背离显示基板5的一侧;盖板4包括中心区41和围设在中心区41外围的油墨区42,中心区41的形状与显示区1的形状相同;显示区1落入中心区41在显示基板5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在显示基板5所在平面内,沿远离显示区1的方向,油墨区42位于第一区21的远离显示区1的一侧,且油墨区42与第一区21之间间隔第二距离C;第一区21内至少相对分布的一对位置区210用作盖板4设置于显示基板5上时的对位标记。第二距离C的设置,便于盖板4设置于显示基板5上时的对位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距离C大于0且小于第二区22沿远离显示区1方向的宽度。如此设置,能实现触控层3设置于显示基板5上时的准确对位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4设置时,对位标记的沿远离显示区1方向的宽度L满足L≤(C-Δc)/k(1-k),0<k<1;其中,C为第二距离;Δc为盖板4的设置公差;k为对位设备可识别的对位标记的最小宽度变化率。例如,Δc为160μm-240μm,C为10-350μm,L为10-350μm,用作对位标记的位置区210的沿远离显示区1方向的宽度L满足上述要求,才能确保盖板4与显示基板5对位时,盖板4的设置公差不会影响盖板4的设置精度,从而使盖板4通过该对位标记与显示基板对位时能满足其对位精度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距离C大于第一距离B。如此能够进一步实现在先设置的触控层3和在后设置的盖板4分别准确对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区1的形状包括圆角四边形,第一区21内对应圆角四边形的一对对角位置区210用作对位标记。通过将第一区21内对应圆角四边形的一对对角位置区210用作对位标记,在后续膜层与显示基板进行对位设置时,使显示基板的位置保持固定,对处于某一平面(该平面与显示基板所在面平行)内的后续膜层的位置进行前后左右调整,直至后续膜层的与对角位置区210对应的周边区域相对该对角位置区210的位置相同(如后续膜层的与对角位置区210对应的周边区域与该对角位置区210的间距相同,或者,后续膜层的与对角位置区210对应的周边区域对该对角位置区210的覆盖宽度相同等),则认为对位完成,可以进行后续膜层的设置(如贴合)。第一区21内对应圆角四边形的一对对角位置区210用作对位标记,可以对后续膜层的设置位置进行唯一确定,所以只要第一区21内对应圆角四边形的一对对角位置区210满足对位精度要求,即可确保后续膜层的对位设置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四边形为矩形,且矩形的四个角的边缘线为弧线,即矩形四个角均设置为弧形导角,该四边形为圆角四边形,相应地,第一区21内用作对位标记的对应圆角四边形的一对对角位置区210的边缘线也为弧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圆角四边形也可以是形状不规则的任意圆角四边形,且四边形的四个角的边缘线也可以为直线,即四边形的四个角均未设置导角,相应地,第一区内用作对位标记的对应四边形的一对对角位置区的边缘线也可以为直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显示区1的形状包括圆角四边形,第一区21内对应圆角四边形的两对对角位置区210用作对位标记。通过使第一区21内对应圆角四边形的两对对角位置区210都用作对位标记,在对后续膜层的设置位置进行唯一确定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确保后续膜层的对位设置精度。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区21内对应圆角四边形的至少一组相对边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位置区210,该位置区210用作对位标记。即圆角四边形一组相对的边,每边上设置有一个位置区210。即在第一区21内对应圆角四边形的四个角位置区210作为对位标记的情况下,又增加了第一区21内对应圆角四边形相对两条边上分别设置的两个位置区210作为对位标记,即一共有六个位置区210作为对位标记。如此设置,相对于前述对位标记设置方案,在对后续膜层的设置位置进行唯一确定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确保后续膜层的对位设置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区内对应圆角四边形的周边可以增设多个位置区作为对位标记,从而在对后续膜层的设置位置进行唯一确定的情况下,更进一步地确保后续膜层的对位设置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区21整体用作对位标记。其中,第一区21连续且封闭地围设于显示区1的外围。如此设置,相对于前述对位标记设置方案,在对后续膜层的对位位置进行唯一确定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确保后续膜层的对位设置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所示,第一区21也可以间断地围设于显示区1的外围,且第一区21整体用作对位标记。
基于显示面板的上述结构,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该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制备显示基板。
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围设在显示区外围的边框区,边框区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第一区围设在显示区外围,第二区围设在第一区外围;制备显示基板包括制备多个电学功能层,多个电学功能层分别位于不同层,多个电学功能层中至少有部分膜层局部叠置;电学功能层至少部分分布于显示区,且至少部分分布于第一区和第二区,第一区的光线透过率高于第二区和显示区的光线透过率。
该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S2:在显示基板的出光侧制备触控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显示基板的出光侧制备触控层包括:将触控层与显示基板进行对位;第一区内至少相对分布的一对位置区用作触控层制备时的对位标记。
将触控层与显示基板进行对位具体包括:将触控层与显示基板进行对位,使触控层的触控区与显示基板的显示区相对应,并使显示基板的各用作对位标记的位置区相对触控层的布线区的裸露宽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层的制备指将触控层贴设于显示基板出光侧,触控层贴设时,需要将触控层与显示基板进行对位,然后将触控层与显示基板进行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S3:在触控层的背离显示基板的一侧制备盖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触控层的背离显示基板的一侧制备盖板包括:将盖板与制备有触控层的显示基板进行对位;第一区内至少相对分布的一对位置区用作盖板制备时的对位标记。
将盖板与制备有触控层的显示基板进行对位具体包括:将盖板与显示基板进行对位,使盖板的中心区与显示基板的显示区相对应,并使显示基板的各用作对位标记的位置区相对盖板的油墨区的裸露宽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的制备指将盖板贴设于触控层的背离显示基板的一侧,盖板贴设时,需要将盖板与显示基板进行对位,然后将盖板与显示基板进行贴合。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是,如图8所示,显示区1的形状包括多边形,第一区21内对应多边形的两个角位置区210用作对位标记,多边形的两个角位置区210相对。其中,多边形如正六边形。第一区21内对应多边形的两个位置相对的角位置区210用作对位标记,可以对后续膜层的设置位置进行唯一确定,所以只要第一区21内对应多边形的两个位置相对的角位置区210满足对位精度要求,即可确保后续膜层的对位设置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区1的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多边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显示区1的形状包括多边形,例如,显示区1的形状为正六边形,第一区21内对应多边形的各个角位置区210均用作对位标记。通过使第一区21内对应多边形的各个角位置区210都用作对位标记,在对后续膜层的设置位置进行唯一确定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确保后续膜层的对位设置精度。其中,显示区1的形状可以为规则多边形,也可以为不规则多边形。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一区21内对应多边形的各条边上均有一个位置区210用作对位标记。即在第一区21内对应多边形的各个角位置区210作为对位标记的情况下,又增加了第一区21内对应多边形各条边上均有一个位置区210作为对位标记,即对于正六边形来说,一共有十二个位置区210作为对位标记。如此设置,相对于前述对位标记设置方案,在对后续膜层的设置位置进行唯一确定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确保后续膜层的对位设置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区内对应多边形的周边可以增设多个位置区作为对位标记,从而在对后续膜层的设置位置进行唯一确定的情况下,更进一步地确保后续膜层的对位设置精度。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其他结构以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使第一区的光线透过率高于第二区和显示区的光线透过率,在后续膜层对位设置时,可以通过调节后续膜层与第一区21的至少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对位使用的相机等设备能通过识别视野中后续膜层对第一区的至少部分的遮挡而形成的视场明暗区图形进行对位,从而实现对后续膜层的精确对位;由于第一区形成于显示基板的内部边框区,所以第一区的设置无需占用显示基板的其他空间,节约了显示基板的边框区空间;采用第一区的至少部分作为对位标记,能够满足对对位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后续膜层的设置精度要求,且采用第一区的至少部分作为对位标记,不影响该显示面板的正常电路结构和显示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
该显示装置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优化了该显示装置的结构以及工艺过程,同时能够确保该显示装置的正常电路结构和显示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OLED面板、OLED电视、LCD面板、LCD电视、显示器、手机、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围设在所述显示区外围的边框区,所述边框区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区围设在所述显示区外围,所述第二区围设在所述第一区外围;
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多个电学功能层,所述多个电学功能层分别位于不同层,所述多个电学功能层中至少有部分膜层局部叠置;所述电学功能层至少部分分布于所述显示区,且至少部分分布于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所述第一区的光线透过率高于所述第二区和所述显示区的光线透过率;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侧;所述触控层包括触控区和围设在所述触控区外围的布线区;
所述显示区落入所述触控区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在所述显示基板所在平面内,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方向,所述布线区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区的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且所述布线区与所述第一区之间间隔第一距离;所述第一区内至少相对分布的一对位置区用作所述触控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基板上时的对位标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沿远离所述显示区方向的宽度范围为10-3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晶体管以及与所述晶体管电连接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所述电学功能层包括半导体层,栅极层,源漏金属层,阳极层;
所述半导体层包括所述晶体管的有源层;所述栅极层包括栅线、所述晶体管的栅极;所述源漏金属层包括所述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数据线、电源线;所述阳极层包括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
所述电学功能层以及其叠置部分在所述显示区的分布密度大于其在所述第一区的分布密度且小于其在所述第二区的分布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大于0且小于所述第二区沿远离所述显示区方向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触控层的背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
所述盖板包括中心区和围设在所述中心区外围的油墨区;
所述显示区落入所述中心区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在所述显示基板所在平面内,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方向,所述油墨区位于所述第一区的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且所述油墨区与所述第一区之间间隔第二距离;所述第一区内至少相对分布的一对位置区用作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基板上时的对位标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距离大于0且小于所述第二区沿远离所述显示区方向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设置时,所述对位标记的沿远离所述显示区方向的宽度L满足L≤(B-Δb)/k,0<k<1;其中,B为所述第一距离;Δb为所述触控层的设置公差;k为对位设备可识别的所述对位标记的最小宽度变化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设置时,所述对位标记的沿远离所述显示区方向的宽度L满足L≤(C-Δc)/k(1-k),0<k<1;其中,C为所述第二距离;Δc为所述盖板的设置公差;k为对位设备可识别的所述对位标记的最小宽度变化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的形状包括圆角四边形,所述第一区内对应所述圆角四边形的一对对角位置区用作所述对位标记。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的形状包括圆角四边形,所述第一区内对应所述圆角四边形的两对对角位置区用作所述对位标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内对应所述圆角四边形的至少一组相对边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位置区,所述位置区用作所述对位标记。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整体用作所述对位标记。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的形状包括多边形,所述第一区内对应所述多边形的两个角位置区用作所述对位标记,所述多边形的两个角位置区相对。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的形状包括多边形,所述第一区内对应所述多边形的各个角位置区均用作所述对位标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内对应所述多边形的各条边上均有一个位置区用作所述对位标记。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6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8.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显示基板;
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围设在所述显示区外围的边框区,所述边框区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区围设在所述显示区外围,所述第二区围设在所述第一区外围;制备显示基板包括制备多个电学功能层,所述多个电学功能层分别位于不同层,所述多个电学功能层中至少有部分膜层局部叠置;所述电学功能层至少部分分布于所述显示区,且至少部分分布于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所述第一区的光线透过率高于所述第二区和所述显示区的光线透过率;
还包括:在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侧制备触控层;
所述在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侧制备触控层包括:将所述触控层与所述显示基板进行对位;所述第一区内至少相对分布的一对位置区用作所述触控层制备时的对位标记;
所述将所述触控层与所述显示基板进行对位包括:
将所述触控层与所述显示基板进行对位,使所述触控层的触控区与所述显示基板的显示区相对应,并使所述显示基板的各用作所述对位标记的位置区相对所述触控层的布线区的裸露宽度相等。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触控层的背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制备盖板;所述在所述触控层的背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制备盖板包括:将盖板与制备有所述触控层的所述显示基板进行对位;所述第一区内至少相对分布的一对位置区用作所述盖板制备时的对位标记;
所述将盖板与制备有所述触控层的所述显示基板进行对位包括:
将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基板进行对位,使所述盖板的中心区与所述显示基板的显示区相对应,并使所述显示基板的各用作所述对位标记的位置区相对所述盖板的油墨区的裸露宽度相等。
CN202080002015.5A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7308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15967 WO2022056785A1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0850A CN114730850A (zh) 2022-07-08
CN114730850B true CN114730850B (zh) 2024-04-16

Family

ID=80777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2015.5A Active CN114730850B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64418B2 (zh)
CN (1) CN114730850B (zh)
WO (1) WO2022056785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65265A (ko) * 2011-12-09 2013-06-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기판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CN105116580A (zh) * 2015-08-21 2015-12-02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盖板玻璃与液晶面板的贴合方法
CN105182697A (zh) * 2015-08-28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n Cell结构触摸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132554A (zh) * 2018-01-02 2018-06-08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05711B1 (ko) * 2014-12-05 2021-09-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밀봉방법
CN108511619A (zh) * 2017-02-24 2018-09-07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Oled对位标记、柔性oled显示面板及其形成方法
CN108572477B (zh) * 2017-03-08 2021-12-07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
KR102626885B1 (ko) * 2018-11-28 2024-01-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조립 방법
CN109445172A (zh) * 2018-12-29 2019-03-08 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无边框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65265A (ko) * 2011-12-09 2013-06-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기판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CN105116580A (zh) * 2015-08-21 2015-12-02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盖板玻璃与液晶面板的贴合方法
CN105182697A (zh) * 2015-08-28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n Cell结构触摸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132554A (zh) * 2018-01-02 2018-06-08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20188A1 (en) 2022-10-06
CN114730850A (zh) 2022-07-08
WO2022056785A1 (zh) 2022-03-24
US11864418B2 (en) 2024-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3731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lignment method
US10317757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black matrix with easy recognition of alignment mark
CN106773394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412428A (zh) 一种对位系统
US11127935B2 (en) Display panel,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051559B (zh) 蒸镀掩模、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WO2022089029A1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EP4145515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KR100315911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패널, 그 제조 방법 및 정렬 방법
CN100561339C (zh) 光掩模及薄膜晶体管基板的制造方法
JP7525602B2 (ja) 表示パネ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473085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21226744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TW559884B (en) Divided exposure method
US20210048743A1 (en) Mask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Patterning Method Using Mask Plate
CN114973995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绑定方法
CN106992205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CN111564485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4657506A (zh) 掩模、掩模组件和制造显示面板的方法
CN114628403A (zh) 显示基板母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221707843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18205620A1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EP4148798B1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101704A (zh)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US20230061318A1 (en) Light-emitting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