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0648B - 线缆、线缆的制造方法以及保护部件去除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缆、线缆的制造方法以及保护部件去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0648B
CN114730648B CN202180006690.XA CN202180006690A CN114730648B CN 114730648 B CN114730648 B CN 114730648B CN 202180006690 A CN202180006690 A CN 202180006690A CN 114730648 B CN114730648 B CN 1147306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adhesive layer
outer peripheral
main body
intermediat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66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30648A (zh
Inventor
水户部良一
菅野修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ura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kur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ura Ltd filed Critical Fujikura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30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0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30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06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Protective covering
    • G02B6/4431Protective covering with provision in the protective covering, e.g. weak line, for gaining access to one or more fibres, e.g. for branching or tapp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Protective cove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22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 H01B13/26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by winding, braiding or longitudinal lap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38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removal of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6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laying cables, e.g. laying apparatus on vehicle
    • H02G1/08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laying cables, e.g. laying apparatus on vehicle through tubing or conduit, e.g. rod or draw wire for pushing or pul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5/00Cable fittings
    • H02G15/02Cable terminations
    • H02G15/04Cable-end seal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线缆具备:线缆主体;第一粘接层,与上述线缆主体的外周面接触;保护部件,覆盖上述线缆主体的端部;外周部件,覆盖上述保护部件的一部分;以及第二粘接层,设置于上述外周部件的内周面并与上述保护部件接触,上述第二粘接层的粘接力大于上述第一粘接层。

Description

线缆、线缆的制造方法以及保护部件去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线缆的制造方法以及保护部件去除方法。
本申请基于2020年3月10日在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20-040735号来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至此。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光纤线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27555号公报
在这样的线缆中,为了使将该线缆引入至建筑物的管道等的作业容易,存在设置对线缆主体的端部进行保护的保护部件的情况。保护部件需要稳固地固定于线缆主体,另一方面,若使用粘接力大的粘接剂,则存在在去除保护部件之后粘接剂的残渣大量残存于线缆主体的情况。若粘接剂的残渣大量残存,则用于去除残渣的清扫作业需要很多时间,因而成为线缆的设置作业的效率降低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这样的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设置作业高效化的线缆、这样的线缆的制造方法以及保护部件去除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线缆具备:线缆主体;第一粘接层,与上述线缆主体的外周面接触;保护部件,覆盖上述线缆主体的端部;外周部件,覆盖上述保护部件的一部分;以及第二粘接层,设置于上述外周部件的内周面并与上述保护部件接触,上述第二粘接层的粘接力大于上述第一粘接层的粘接力。
根据上述方式,固定保护部件的第二粘接层的粘接力大,因而即使在将线缆引入至管道等时抻拉了保护部件,也可抑制保护部件从线缆主体分离。另一方面,与线缆主体的外周面接触的第一粘接层的粘接力小,因而在使保护部件从线缆主体分离后,难以产生第一粘接层的残渣残留于线缆主体的现象。因此,能够省略或者简化清扫附着于线缆主体的第一粘接层的残渣的作业。根据以上,能够使设置作业高效化。
这里,也可以是,上述方式的线缆还具备配置在上述第一粘接层与上述第二粘接层之间的中间部件。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方式的线缆还具备与上述第一粘接层接触并在上述线缆主体的径向外侧配置为螺旋状的剥离辅助绳。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方式的线缆还具备配置于上述剥离辅助绳的径向外侧且上述外周部件的径向内侧、沿着上述线缆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为直线状的撕裂绳。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外周部件的上述线缆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形成有切口部,上述撕裂绳的一部分配置于从径向外侧观察时与上述切口部重叠的位置。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剥离辅助绳的一部分配置于从径向外侧观察时与上述切口部重叠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线缆的制造方法具有:隔着第一粘接层通过中间部件来覆盖线缆主体的上述线缆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和隔着粘接力大于上述第一粘接层的第二粘接层通过外周部件来覆盖中间部件的上述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并且通过上述第二粘接层固定覆盖上述线缆主体的端部的保护部件的工序。
根据上述方式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能够使设置作业高效化的线缆。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保护部件去除方法是使覆盖线缆主体的端部的保护部件从上述线缆主体分离的保护部件去除方法,具有:撕裂工序,使用沿着上述线缆主体的长度方向配置为直线状的撕裂绳来将隔着第一粘接层覆盖上述线缆主体的上述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的中间部件和隔着粘接力大于上述第一粘接层的第二粘接层覆盖上述中间部件的上述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部件撕裂;和剥离工序,使用与上述第一粘接层接触并在上述线缆主体的径向外侧配置为螺旋状的剥离辅助绳来使上述中间部件从上述线缆主体剥离,通过进行上述剥离工序来使位于上述中间部件与上述外周部件之间并被上述第二粘接层固定了的上述保护部件从上述线缆主体分离。
根据上述方式的保护部件去除方法,能够使线缆的设置作业高效化。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式,能够使线缆的设置作业高效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缆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线缆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III方向向视图。
图4是使用图3的撕裂绳撕裂外周部件等之后的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缆的剖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线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线缆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线缆1具备线缆主体10、保护部件20、外周部件30。线缆主体10具备:护套11;多个光纤12,收纳在护套11内;以及多个连接器13,设置于各光纤12的端部。即、本实施方式的线缆1是具备带连接器13的光纤12的光纤线缆。但是,在光纤12的端部也可以未设置有连接器13。另外,护套11也可以收纳其他线状部件(例如电线等)的收纳对象物来代替光纤12。即、线缆1也可以是电缆等。
(方向定义)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线缆1的长度方向简称为长度方向,在附图中通过X轴来表示。将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前端侧)称为+X侧,将其相反侧(基端侧)称为-X侧。另外,将从长度方向观察时绕线缆1的中心轴线O(参照图2)环绕的方向称为周向,将与中心轴线O交叉的方向称为径向。图2是线缆1的沿着中心轴线O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连接器13配置于线缆主体10的端部10a。更详细而言,各光纤12从护套11的端部朝向+X侧延伸突出,在各光纤12的端部连接有连接器13。作为光纤12,不仅能够使用单芯的光纤,还能够使用多芯的光纤带等。同样地,连接器13可以是单芯连接器,也可以是多芯连接器。
保护部件20具有筒状的保护部21和环状的牵引部22。保护部21从径向外侧覆盖线缆主体10的端部10a。连接器13位于保护部21的内侧。牵引部22位于保护部21的+X侧。保护部21的+X侧的端部被牵引部22封堵。保护部21覆盖端部10a,从而在将线缆1铺设至建筑物的内部(管道等)时,能够保护端部10a。
更详细而言,能够抑制连接器13与建筑物的构造物抵接而破损、或连接器13钩挂于构造物而导致张力作用于光纤12。另外,保护部件20具有牵引部22,从而将线缆1引入至管道等的作业(以下称为牵引作业)变得容易。
此外,牵引部22可以不必为环状。例如,也可以将筒状的保护部21的+X侧的端部打结,将其结扣作为牵引部22。或者,也可以使用其他部件作为牵引部22来固定于保护部21的+X侧的端部。
作为保护部件20,例如能够使用编织管。编织管是将纤维(一般为树脂纤维)编织为网眼状而制成的管。编织管富有伸缩性,因而能够使保护部21的大小根据连接器13的束的大小来自由变化。另外,在使用编织管的情况下,后述的第二粘接层L2渗透至保护部件20,因而能够更稳固地固定保护部件20。并且,在使用编织管的情况下,通过将保护部21的余长部分(位于比连接器13靠+X侧的部分)打结,从而能够容易地形成牵引部22。但是,也可以通过用捆扎部件捆绑保护部件20的余长部分等来形成牵引部22。另外,也可以使用除编织管以外(例如布制的袋等)的部件作为保护部件20。
如图2所示,线缆1还具备中间部件40、剥离辅助绳50、撕裂绳60、第一粘接层L1、第二粘接层L2。此外,也可以没有中间部件40、剥离辅助绳50以及撕裂绳60。
第一粘接层L1与线缆主体10的外周面(护套11的外周面)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间部件40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一粘接层L1,该中间部件40卷绕于线缆主体10。其中,例如可以通过将粘接剂涂覆于线缆主体10的外周面来形成第一粘接层L1。
中间部件40为筒状,隔着第一粘接层L1覆盖线缆主体10。作为中间部件40,优选为能够被撕裂绳60撕裂的材质。例如,中间部件40可以是金属(铝等)制的带。其中,在不使用撕裂绳60而用切割器等切开中间部件40的情况下,中间部件40只要是能够用切割器等切开的材质即可。
第一粘接层L1配置在线缆主体10与中间部件40之间。第一粘接层L1与线缆主体10的外周面(护套11的外周面)以及中间部件40的内周面两者接触。在制造时,第一粘接层L1可以保持于作为中间部件40的带状材料的表面,也可以保持于线缆主体10的外周面。关于第一粘接层L1的材质将后述。
剥离辅助绳50沿着长度方向在线缆主体10的径向外侧配置为螺旋状。剥离辅助绳50与第一粘接层L1接触,位于撕裂绳60、中间部件40以及外周部件30的径向内侧。剥离辅助绳50也可以与线缆主体10接触。或者也可以夹有第一粘接层L1,从而剥离辅助绳50不与线缆主体10接触。
撕裂绳60沿着长度方向延伸为直线状。撕裂绳60位于剥离辅助绳50的径向外侧且中间部件40以及外周部件30的径向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线缆1具备1根撕裂绳60。但是,线缆1也可以具备2根撕裂绳60,在该情况下,2根撕裂绳60配置为在径向上将线缆主体10夹在他们之间即可。
撕裂绳60为了撕裂中间部件40以及外周部件30而被使用,因而具有能够撕裂这些部件的强度。剥离辅助绳50为了在撕裂绳60撕裂中间部件40以及外周部件30后使这些部件从线缆主体10剥离而被使用。作为撕裂绳60以及剥离辅助绳50的材质,例如能够采用聚酯、芳族聚酰胺等合成纤维。撕裂绳60以及剥离辅助绳50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外周部件30为筒状,从径向外侧覆盖线缆主体10、中间部件40以及保护部件20。在外周部件30的内周面设置有第二粘接层L2。外周部件30保持第二粘接层L2,从而具有借助第二粘接层L2的粘接力来固定保护部件20的作用。作为外周部件30,能够优选使用热缩管。
第二粘接层L2配置在外周部件30与中间部件40之间。第二粘接层L2与外周部件30的内周面以及中间部件40的外周面两者接触。在制造时,第二粘接层L2可以被保持于成为外周部件30的热缩管的内周面,也可以被保持于成为中间部件40的带状材料的表面。
如图3所示,在外周部件30形成有切口部31(外侧切口部),在中间部件40形成有切口部41(内侧切口部)。切口部31、41形成于外周部件30以及中间部件40的-X侧的端部。在如图3那样从径向外侧观察时,切口部41的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W1随着朝向+X侧而变小。同样地,切口部31的宽度W2随着朝向+X侧而变小。切口部31、41配置为在从径向外侧观察时至少一部分彼此重叠。另外,各绳50、60的-X侧的端部配置为在从径向外侧观察时与切口部31、41重叠。因此,能够通过切口部31、41目视观察各绳50、60的一部分。
切口部31、41是为了使通过撕裂绳60撕裂中间部件40以及外周部件30的操作容易而设置的。因此,在即使不存在切口部31、41也能够通过撕裂绳60撕裂中间部件40以及外周部件30的情况下、或未设置有撕裂绳60的情况等下,也可以不存在切口部31、41。或者也可以仅形成有切口部31、41中的一方。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粘接层L2的粘接力大于第一粘接层L1。在本说明书中“粘接力”是指为了在相对于被粘接了的面垂直的方向上剥下粘接层L1、L2所需的力。各粘接层L1、L2的粘接力由各粘接层L1、L2的径向上的厚度以及材质决定。在粘接层L1、L2的厚度为粘接剂领域中通常使用的程度(不过大)的情况下,厚度越大,粘接力越大。因此,为了将第二粘接层L2的粘接力设定为大于第一粘接层L1,例如优选为以下(1)~(3)中的任一条件。
(1)粘接层L1、L2的厚度等同,且第二粘接层L2的材质的粘接性高于第一粘接层L1的材质。
(2)粘接层L1、L2的材质相同,且第二粘接层L2的厚度大于第一粘接层L1。
(3)第二粘接层L2的厚度大于第一粘接层L1,且第二粘接层L2的材质的粘接性高于第一粘接层L1的材质。
但是,只要能够使第二粘接层L2的粘接力大于第一粘接层L1即可,也可以是以下(4)或者(5)的条件。
(4)第二粘接层L2的厚度小于第一粘接层L1,但第二粘接层L2的材质的粘接性高于第一粘接层L1。
(5)第二粘接层L2的材质的粘接性低于第一粘接层L1,但第二粘接层L2的厚度大于第一粘接层L1。
作为构成粘接层L1、L2的粘接剂的具体材质的组合,例如可以举出以下组合。
第一粘接层L1:丙烯酸系粘接剂
第二粘接层L2:热塑性粘接剂
用上述组合进行了确认,第二粘接层L2的材质(丙烯酸制粘接剂)的粘接性约为第一粘接层L1(热塑性粘接剂)的2.5倍。因此,能够应用上述的(1)、(3)、(4)的条件。
此外,粘接层L1、L2可以仅由粘接剂构成。或者也可以如一般的双面胶带等那样包括基材层和设置于基材层的表背的粘接剂层。
接下来,对线缆1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制造方法仅是一个例子,也可以采用其他制造方法。
首先,准备线缆主体10、成为保护部件20的编织管、成为中间部件40的带、成为外周部件30的热缩管、剥离辅助绳50、以及撕裂绳60。在成为中间部件40的带的一方的面预先设置成为第一粘接层L1的粘接剂。另外,在成为外周部件30的热缩管的内周面预先设置成为第二粘接层L2的粘接剂。此外,作为热缩管,选择其内径在收缩前的状态下比中间部件40的外径大某种程度(例如为几mm)的热缩管。
接下来,在线缆主体10螺旋状地卷绕剥离辅助绳50。
接下来,在剥离辅助绳50之上直线状地配置撕裂绳60。
接下来,使设置了粘接剂的表面为内侧来将成为中间部件40的带从撕裂绳60以及剥离辅助绳50之上卷绕于线缆主体10。此时,将成为中间部件40的带按压于线缆主体10以使第一粘接层L1与撕裂绳60、剥离辅助绳50以及线缆主体10的外周面接触即可。由此,撕裂绳60以及剥离辅助绳50被第一粘接层L1更可靠地固定于线缆主体10。
接下来,利用成为保护部件20的编织管来将线缆主体10的端部10a连同连接器13一起覆盖。根据需要,也可以预先对编织管的+X侧的端部进行加工来形成牵引部22。
接下来,利用成为外周部件30的热缩管来覆盖中间部件40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此时,保护部件20的一部分也利用外周部件30同时覆盖。
接下来,加热热缩管来使其收缩。由此,在外周部件30与中间部件40之间紧固保护部件20,通过设置于外周部件30的内周面的第二粘接层L2来固定保护部件20。此时,若第二粘接层L2为热塑性粘接剂,则第二粘接层L2也被加热而产生流动性。由此,第二粘接层L2渗透至保护部件20,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护部件20的固定强度。但是,即使第二粘接层L2不渗透至保护部件20,也能够固定保护部件20。
接下来,根据需要,使第二粘接层L2固化。例如若第二粘接层L2为热塑性粘接剂,则冷却外周部件30以及第二粘接层L2来使第二粘接层L2固化。作为冷却方法,可以仅放置来使其自然冷却。
通过以上工序,能够制造线缆1。
接下来,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线缆1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线缆1的牵引作业完成之后,不需要保护线缆主体10的端部10a的保护部件20。另外,为了进行连接器13的连接作业等,需要去除保护部件20。
在去除保护部件20的情况下,利用手指或者工具(钳子等)捏着撕裂绳60的-X侧的端部来边向径向外侧提起、边朝向+X侧抻拉。由此,如图4所示,沿着长度方向撕裂中间部件40以及外周部件30(撕裂工序)。
在撕裂工序中,撕裂绳60与第一粘接层L1接触,由此可以抑制撕裂绳60从中间部件40与线缆主体10之间意外脱落。因此,用于撕裂的力能够更加可靠地从撕裂绳60向中间部件40以及外周部件30传递,使撕裂作业容易。另外,应力集中于切口部31、41的+X侧的端部,容易以这些端部为起点产生断裂。因此,撕裂作业因切口部31、41而变得更容易。
如图4所示,在撕裂中间部件40以及外周部件30后,用手指或者工具(钳子等)捏着剥离辅助绳50的-X侧的端部来边向径向外侧提起、边从线缆主体10解开剥离辅助绳50。此时,中间部件40从剥离辅助绳50承受朝向径向外侧的力,因而能够通过该力来使被第一粘接层L1粘接的中间部件40容易从线缆主体10剥离(剥离工序)。通过使中间部件40从线缆主体10剥离,从而位于中间部件40与外周部件30之间的保护部件20也自然而然地从线缆主体10分离。
这里,第一粘接层L1的粘接力小于第二粘接层L2,第一粘接层L1的残渣难以残留于线缆主体10。因此,能够省略或者简化清扫附着于线缆主体10的第一粘接层L1的残渣的作业。另一方面,固定保护部件20的第二粘接层L2的粘接力大,因而即使在将线缆1引入至管道等时抻拉了牵引部22,也可抑制保护部件20从线缆主体10分离。
此外,若牵引部22被抻拉,则也对第一粘接层L1作用欲使其相对于粘接面在水平方向上剥离的力。然而,水平方向上的力能够由第一粘接层L1的粘接面整体承受,力难以集中于特定部位。因此,即使第一粘接层L1的粘接力小于第二粘接层L2,也能够抑制在牵引作业时在第一粘接层L1产生剥离。
如以上说明过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线缆1具备:线缆主体10;第一粘接层L1,与线缆主体10的外周面接触;保护部件20,覆盖线缆主体10的端部10a;外周部件30,覆盖保护部件20的一部分;以及第二粘接层L2,设置于外周部件30的内周面并与保护部件20接触,第二粘接层L2的粘接力大于第一粘接层L1。根据该结构,固定保护部件20的第二粘接层L2的粘接力大,因而即使在将线缆1引入至管道等时抻拉了保护部件20,也可抑制保护部件20从线缆主体10分离。另一方面,与线缆主体10的外周面接触的第一粘接层L1的粘接力小,因而在使保护部件20从线缆主体10分离后,难以产生第一粘接层L1的残渣残留于线缆主体10的现象。因此,能够省略或者简化清扫附着于线缆主体10的第一粘接层L1的残渣的作业。根据以上,能够使设置作业高效化。
另外,线缆1还具备配置在第一粘接层L1与第二粘接层L2之间的中间部件40。由此,可抑制第一粘接层L1和第二粘接层L2混合。另外,在线缆1的制造时,能够使中间部件40的内周面保持第一粘接层L1。因此,线缆1的制造变得更容易。
另外,线缆1还具备与第一粘接层L1接触并在线缆主体10的径向外侧配置为螺旋状的剥离辅助绳50。由此,在撕裂外周部件30以及中间部件40之后,克服第一粘接层L1的粘接力来使中间部件40从线缆主体10剥离的作业变得容易。因此,能够使设置作业更高效化。
另外,线缆1还具备配置于剥离辅助绳50的径向外侧且中间部件40以及外周部件30的径向内侧、沿着长度方向延伸为直线状的撕裂绳60。能够通过撕裂绳60来撕裂外周部件30以及中间部件40,因而可省去利用切割器等刀具来切开外周部件30以及中间部件40的麻烦。并且,能够防止因刀具而损伤线缆主体10的收纳对象物(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光纤12)。因此,能够使设置作业更高效化。
另外,在外周部件30以及中间部件40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分别形成有切口部31、41,撕裂绳60的一部分配置于从径向外侧观察时与切口部31、41重叠的位置。根据该结构,在通过撕裂绳60撕裂外周部件30以及中间部件40时,切口部31、41成为起点而容易产生断裂。因此,能够使撕裂工序更高效化。
另外,剥离辅助绳50的一部分配置于从径向外侧观察时与切口部31、41重叠的位置。因此,在撕裂工序之后,在克服第一粘接层L1的粘接力来使中间部件40从线缆主体10剥离时,能够通过剥离辅助绳50对切口部31、41的周边部分施加剥离力。切口部31、41的周边部分已经因撕裂绳60断裂了,因而容易产生剥离。因此,能够以切口部31、41的周边部分为起点容易地使中间部件40剥离,能够使剥离工序更高效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线缆1的制造方法具有:隔着第一粘接层L1通过中间部件40来覆盖线缆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和隔着粘接力大于第一粘接层L1的第二粘接层L2通过外周部件30来覆盖中间部件40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并且通过第二粘接层L2来固定覆盖线缆主体10的端部10a的保护部件20的工序。根据这样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能够使设置作业高效化的线缆1。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保护部件去除方法是使覆盖线缆主体10的端部10a的保护部件20从线缆主体10分离的保护部件去除方法,具有撕裂工序和剥离工序。在撕裂工序中,使用沿着长度方向配置为直线状的撕裂绳60来将隔着第一粘接层L1覆盖线缆主体10的至少一部分的中间部件40和隔着第二粘接层L2覆盖中间部件40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部件30撕裂。在剥离工序中,使用与第一粘接层L1接触并在线缆主体10的径向外侧配置为螺旋状的剥离辅助绳50来使中间部件40从线缆主体10剥离。而且,通过进行上述剥离工序来使位于中间部件40与外周部件30之间并被第二粘接层L2固定了的保护部件20从线缆主体10分离。通过采用这样的保护部件去除方法,能够使线缆1的设置作业高效化。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因此,对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仅对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线缆1不具备中间部件40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粘接层L1和第二粘接层L2接触。保护部件20可以位于第二粘接层L2的内部,不与第一粘接层L1接触。或者,保护部件20也可以被夹在第二粘接层L2与第一粘接层L1之间而与两者接触。
在制造本实施方式的线缆1的情况下,可以在线缆主体10预先设置第一粘接层L1并从其上配置剥离辅助绳50、撕裂绳60等。或者也可以在配置剥离辅助绳50以及撕裂绳60之后从其上设置第一粘接层L1。作为设置第一粘接层L1的方法,可以在线缆主体10涂覆粘接剂,也可以在线缆主体10卷绕双面胶带。其他的点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制造方法同样。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本实施方式的线缆1也具备:线缆主体10;第一粘接层L1,与线缆主体10的外周面接触;保护部件20,覆盖线缆主体10的端部10a;外周部件30,覆盖保护部件20的一部分;以及第二粘接层L2,设置于外周部件30的内周面并与保护部件20接触,第二粘接层L2的粘接力大于第一粘接层L1。因此,可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线缆1也还具备与第一粘接层L1接触并在线缆主体10的径向外侧配置为螺旋状的剥离辅助绳50。由此,在撕裂外周部件30之后,克服第一粘接层L1的粘接力来使外周部件30从线缆主体10剥离的作业变得容易。因此,能够使设置作业更高效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线缆1也还具备配置于剥离辅助绳50的径向外侧且外周部件30的径向内侧、沿着长度方向延伸为直线状的撕裂绳60。能够通过撕裂绳60来撕裂外周部件30,因而可省去利用切割器等刀具来切开外周部件30的麻烦。并且,能够防止因刀具而损伤线缆主体10的收纳对象物(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光纤12)。因此,能够使设置作业更高效化。
另外,在外周部件30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形成有切口部31,撕裂绳60的一部分配置于从径向外侧观察时与切口部31重叠的位置。根据该结构,在通过撕裂绳60撕裂外周部件30时,切口部31成为起点而容易产生断裂。因此,能够使撕裂工序更高效化。
另外,剥离辅助绳50的一部分配置于从径向外侧观察时与切口部31重叠的位置。因此,在撕裂工序之后,在克服第一粘接层L1的粘接力使外周部件30从线缆主体10剥离时,能够通过剥离辅助绳50对切口部31的周边部分施加剥离力。切口部31的周边部分已经因撕裂绳60断裂了,因而容易产生剥离。因此,能够以切口部31的周边部分为起点容易地使外周部件30剥离,能够使剥离工序更高效化。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线缆1中,如图6所示,中间部件40的一部分也可以与剥离辅助绳50直接接触而不隔着第一粘接层L1等。中间部件40与剥离辅助绳50接触,从而两者间的接触面积增加,能够对于长度方向上的抻拉力增强中间部件40。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构件置换为公知的构件,另外也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变形例。
附图标记说明
1…线缆;10…线缆主体;10a…线缆主体的端部;20…保护部件;30…外周部件;31…切口部;40…中间部件;50…剥离辅助绳;60…撕裂绳;L1…第一粘接层;L2…第二粘接层。

Claims (8)

1.一种线缆,其特征在于,具备:
线缆主体;
第一粘接层,与所述线缆主体的外周面接触;
保护部件,覆盖所述线缆主体的端部;
外周部件,从所述保护部件的径向外侧覆盖所述保护部件;以及
第二粘接层,设置于所述外周部件的内周面并隔着所述第一粘接层覆盖所述线缆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线缆主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保护部件接触来固定所述保护部件,
所述第二粘接层的粘接力大于所述第一粘接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配置在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第二粘接层之间的中间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与所述第一粘接层接触并在所述线缆主体的径向外侧配置为螺旋状的剥离辅助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配置于所述剥离辅助绳的径向外侧且所述外周部件的径向内侧、沿着所述线缆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为直线状的撕裂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周部件的所述线缆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形成有切口部,所述撕裂绳的一部分配置于从径向外侧观察时与所述切口部重叠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剥离辅助绳的一部分配置于从径向外侧观察时与所述切口部重叠的位置。
7.一种线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隔着第一粘接层通过中间部件来覆盖线缆主体的所述线缆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和
隔着粘接力大于所述第一粘接层的第二粘接层通过外周部件来覆盖中间部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并且通过所述第二粘接层来固定覆盖所述线缆主体的端部的保护部件的工序。
8.一种保护部件去除方法,使覆盖线缆主体的端部的保护部件从所述线缆主体分离,其特征在于,具有:
撕裂工序,使用沿着所述线缆主体的长度方向配置为直线状的撕裂绳来将隔着第一粘接层覆盖所述线缆主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的中间部件和隔着粘接力大于所述第一粘接层的第二粘接层覆盖所述中间部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部件撕裂;和
剥离工序,使用与所述第一粘接层接触并在所述线缆主体的径向外侧配置为螺旋状的剥离辅助绳来使所述中间部件从所述线缆主体剥离,
通过进行所述剥离工序来使位于所述中间部件与所述外周部件之间并被所述第二粘接层固定了的所述保护部件从所述线缆主体分离。
CN202180006690.XA 2020-03-10 2021-03-04 线缆、线缆的制造方法以及保护部件去除方法 Active CN1147306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0735 2020-03-10
JP2020040735 2020-03-10
PCT/JP2021/008430 WO2021182296A1 (ja) 2020-03-10 2021-03-04 ケーブル、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保護部材除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0648A CN114730648A (zh) 2022-07-08
CN114730648B true CN114730648B (zh) 2024-05-07

Family

ID=77670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6690.XA Active CN114730648B (zh) 2020-03-10 2021-03-04 线缆、线缆的制造方法以及保护部件去除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42803A1 (zh)
JP (1) JP7235932B2 (zh)
CN (1) CN114730648B (zh)
WO (1) WO2021182296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85534A (ja) * 1997-12-17 1999-07-0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リップコード入りケーブル
JP2002333561A (ja) * 2001-05-07 2002-11-22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光ファイバーケーブルの端末構造
JP2005130547A (ja) * 2003-10-21 2005-05-19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ケーブル牽引用ワイヤーネット式プーリングアイ
JP2005150009A (ja) * 2003-11-19 2005-06-09 Yazaki Corp ジョイント電線の接続構造及びジョイント電線の接続方法
JP2007212769A (ja) * 2006-02-09 2007-08-23 Hitachi Cable Ltd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205959670U (zh) * 2016-06-14 2017-02-15 中科电力装备(安徽)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芯易剥离铜芯丁腈绝缘软电缆
JP2019092322A (ja) * 2017-11-15 2019-06-13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力ケーブルの中間接続構造、電力ケーブル線路、及び電力ケーブルの中間接続構造の組立方法
JP2019160515A (ja) * 2018-03-12 2019-09-19 住友電工ファイン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自動車用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94808A (ja) * 1988-01-29 1989-08-04 Tezatsuku:Kk ケーブルグリップ
US6519399B2 (en) * 2001-02-19 2003-02-11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Fiber optic cable with profiled group of optical fibers
JP2010044359A (ja) * 2008-07-15 2010-02-25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光ケーブル及びその中間分岐方法
US8630523B2 (en) * 2011-07-13 2014-01-14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Methods of preparing strength member pulling members in fiber optic cable furcation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assemblies, and fiber optic cables
JP6136039B2 (ja) * 2016-06-28 2017-05-31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
US20220206236A1 (en) * 2020-12-30 2022-06-30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Adhesive tape jacketed communication cabl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85534A (ja) * 1997-12-17 1999-07-0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リップコード入りケーブル
JP2002333561A (ja) * 2001-05-07 2002-11-22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光ファイバーケーブルの端末構造
JP2005130547A (ja) * 2003-10-21 2005-05-19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ケーブル牽引用ワイヤーネット式プーリングアイ
JP2005150009A (ja) * 2003-11-19 2005-06-09 Yazaki Corp ジョイント電線の接続構造及びジョイント電線の接続方法
JP2007212769A (ja) * 2006-02-09 2007-08-23 Hitachi Cable Ltd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205959670U (zh) * 2016-06-14 2017-02-15 中科电力装备(安徽)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芯易剥离铜芯丁腈绝缘软电缆
JP2019092322A (ja) * 2017-11-15 2019-06-13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力ケーブルの中間接続構造、電力ケーブル線路、及び電力ケーブルの中間接続構造の組立方法
JP2019160515A (ja) * 2018-03-12 2019-09-19 住友電工ファイン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自動車用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35932B2 (ja) 2023-03-08
CN114730648A (zh) 2022-07-08
WO2021182296A1 (ja) 2021-09-16
JPWO2021182296A1 (zh) 2021-09-16
US20230042803A1 (en) 2023-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76032B2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6851960B2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A3027679A1 (en) Optical fiber cable
JP2006258889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109891292B (zh) 光纤线缆以及光纤线缆的制造方法
CN114730648B (zh) 线缆、线缆的制造方法以及保护部件去除方法
CN114730060B (zh) 光纤电缆的芯部露出方法以及光纤电缆
JP6462513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保護シート、及び該シート付きワイヤハーネス、並びに該シートのワイヤハーネスへの取付け方法
CN114641717A (zh) 光缆以及光缆的制造方法
JP7134861B2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JP4805009B2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4907909B2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外被除去方法
JP4805010B2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4624205B2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H0870526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スプライス構造
CN114868061B (zh) 牵引终端结构体、带牵引端的光缆以及带牵引端的光缆的制造方法
JP2008292841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WO2022244609A1 (ja) 光ケーブル
WO2021131875A1 (ja) ケーブルおよびケーブル用補強シート
JP2011095780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7168540B2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2009217195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2018120043A (ja) 光ケーブル
JP2012083475A (ja) 光ケーブル
JP2002238121A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結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