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19304A -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19304A
CN114719304A CN202011527174.5A CN202011527174A CN114719304A CN 114719304 A CN114719304 A CN 114719304A CN 202011527174 A CN202011527174 A CN 202011527174A CN 114719304 A CN114719304 A CN 114719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temperature
time
preset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271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2717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193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19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93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7/08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e.g. control panels, illumin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7/08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f electric circuits regulating he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恒温控制指令,确定加热装置未加热或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第一时间为使得锅具底部的温度与锅具内液体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根据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加热功率,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若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重复执行根据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并加热及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这一步骤,直至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可快速加热锅具内液体到达预设温度。

Description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烹饪食物时有恒温控制被加热液体的温度的要求,如恒温煮功能,如40℃热奶或70℃温泉蛋等,该功能下需要将被加热液体快速加热至预设温度并恒定保持该预设温度。
现有的温度控制方法是:通过设置在锅具底部的温度传感器测试锅具底部的温度(简称锅底温度),若测得的锅底温度远小于预设温度,控制电磁炉连续加热,当锅底温度上升后控制电磁炉间歇加热至预设温度。由于测试的是锅具底部发热区温度,不是锅具内的液体温度,锅底温度随加热功率的大小而改变,采用间歇加热的目的是尽量减小加热功率,使锅底温度与锅具内的液体温度相差较小。
但是,上述方法中测试的是锅具底部发热区温度,不是锅具内的液体温度,测温准确性不高,且加热到预设温度所需时间较长,间歇加热时检锅电磁噪音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提高测温准确性,降低加热到预设温度所需时间,避免了间歇加热时检锅电磁噪音较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S1、接收恒温控制指令;
S2、确定加热装置未加热或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所述第一时间为使得所述锅具底部的温度与所述锅具内液体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
S3、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所述加热功率,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所述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所述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
S4、若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重复执行步骤S3,直至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通过第一方面提供的温度控制方法,接收到恒温控制指令后,确定加热装置未加热或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其中的第一时间为使得锅具底部的温度与锅具内液体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接着根据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加热功率,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若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重复执行:根据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加热功率,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这一步骤,直至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由于加热装置未加热时,锅底温度和锅具内的液体温度是相同的,另外由于第一时间为使得锅底温度和锅具内的液体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时间,因此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锅底温度和锅具内的液体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二者近似相等,因此提高了测温的准确性,实现了快速加热锅具内液体到达预设温度,避免了间歇加热时检锅电磁噪音较大的问题。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保持停止加热状态。
通过在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控制加热装置保持停止加热状态,可以使得锅底温度恒定保持在预设温度,即就是使得锅具内液体到达预设温度后恒定保持在预设温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周期重新获取所述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
若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重新执行步骤S3,直至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通过在快速加热锅具内液体到达预设温度后,根据预设周期重新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若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重新执行根据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加热功率,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这一步骤,直至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实现了在锅具内液体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若温度下降,再次加热锅具内液体到达预设温度,保证锅具内液体的温度随着时间变化恒定保持在预设温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加热第一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所述第一时间后,获取所述锅具底部的第二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加热功率、所述第一加热时间、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确定每增加单位温度所需的第一加热能量系数,所述第一加热能量系数K1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K1=W1/C1;
其中,W1为所述第一加热时间内的加热能量,所述C1为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一温度的差值,所述W1为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第一加热功率之积;
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第一加热能量系数,确定所述加热功率和所述加热时间。
通过控制加热装置以先第一加热功率加热第一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二温度,根据第一加热时间、第一加热功率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计算出每增加单位温度所需的第一加热能量系数,后续根据第二温度、预设温度和第一加热能量系数来分配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进行加热,可以根据锅具内液体的量来分配加热功率,可以准确快速地加热锅具内液体到达预设温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第一加热能量系数,确定所述加热功率和所述加热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第一加热能量系数,计算加热能量;
根据所述加热能量确定所述加热功率和所述加热时间。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
通过在经第一次加热后未达到预设温度,则根据第一次加热的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以及第一次加热后的锅底温度重新计算加热能量系数,然后根据重新计算的加热能量系数进行下一次加热,直至加热到预设温度。保证每次加热使用的加热能量系数的准确性,防止由于外界环境温度散热或人为操作等原因造成加热能量系数改变。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加热功率、所述加热时间、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确定每增加单位温度所需的第二加热能量系数,所述第二加热能量系数K2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K2=W2/C2;
其中,所述W2为所述加热时间内的加热能量,所述C2为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所述W2为所述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功率之积;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第二加热能量系数,确定所述加热功率和所述加热时间。
通过在经第一次加热后未达到预设温度,则根据第一次加热的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以及第一次加热后的锅底温度重新计算加热能量系数,然后根据重新计算的加热能量系数进行下一次加热,直至加热到预设温度。保证每次加热使用的加热能量系数的准确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恒温控制指令;
获取模块,用于确定加热装置未加热或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所述第一时间为使得所述锅具底部的温度与所述锅具内液体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
加热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所述加热功率,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所述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所述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
所述加热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重复执行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所述加热功率,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所述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所述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直至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控制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保持停止加热状态。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根据预设周期重新获取所述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
所述加热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重新执行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所述加热功率,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所述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所述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直至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控制模块用于: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加热第一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所述第一时间后,获取所述锅具底部的第二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加热功率、所述第一加热时间、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确定每增加单位温度所需的第一加热能量系数,所述第一加热能量系数K1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K1=W1/C1;
其中,W1为所述第一加热时间内的加热能量,所述C1为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一温度的差值,所述W1为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第一加热功率之积;
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第一加热能量系数,确定所述加热功率和所述加热时间。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第一加热能量系数,计算加热能量;
根据所述加热能量确定所述加热功率和所述加热时间。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所述加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加热功率、所述加热时间、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确定每增加单位温度所需的第二加热能量系数,所述第二加热能量系数K2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K2=W2/C2;
其中,所述W2为所述加热时间内的加热能量,所述C2为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所述W2为所述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功率之积;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第二加热能量系数,确定所述加热功率和所述加热时间。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各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各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各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加热阶段的温度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有的温度控制方法中,通过设置在锅具底部的温度传感器测试锅底温度,锅具内的液体温度不易测得,因此使用测得的锅底温度等同锅具内的液体温度,而锅底温度随加热功率的大小而改变,为使锅底温度与锅具内的液体温度相差较小,提高测温的准确性,现有技术采用间歇加热的方法,尽量减小加热功率,但是,加热功率太小,会使得加热到预设温度所需时间较长,加热功率太大,测温的准确性就降低,且间歇加热时检锅电磁噪音较大。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本申请中在接收恒温控制指令后测试锅底温度时,通过在加热装置未加热或加热装置停止加热预设的第一时间后,才获取锅底温度,加热装置未加热时,锅底温度和锅具内的液体温度是相同的;第一时间为使得锅底温度和锅具内的液体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时间,例如,第一阈值为0或接近0的值,因此加热装置停止加热预设的第一时间后,锅底温度和锅具内的液体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二者近似相等,在保证测温准确性的前提下,根据测得的锅底的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出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然后根据该加热功率控制加热装置加热该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加热时间到达时,在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再重新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若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重复执行:根据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加热功率,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这一步骤,直至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从而,实现了快速加热锅具内液体到达预设温度,提高了测温准确性,避免了间歇加热时检锅电磁噪音较大的问题。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应用场景进行示例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方法可应用于加热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方法可由加热装置执行,或者由控制加热装置工作的控制器执行,控制器设置在加热装置内。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涉及加热装置11和锅具12,加热装置11上放置了锅具12,加热装置11用于对锅具12内的液体或食材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用于测试锅具或锅具底部的温度,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在锅具底部,温度传感器与加热装置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无线连接的方式如蓝牙连接等,温度传感器测得的锅底温度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发送至加热装置或加热装置的控制器。在另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加热装置内,加热装置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可直接测得放置在加热装置11上的锅具12的锅底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11和锅具12可以是分开设置的,在另一应用场景中,加热装置11和锅具12还可以是设置在一起的。
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11例如可以是电磁加热器具,如电磁炉,还可以是其它电加热器具等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温度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下面这几个具体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温度控制方法可以由恒温控制装置执行,该恒温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恒温控制装置可以是加热装置或加热装置的芯片或电路。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接收恒温控制指令。
具体地,例如,加热装置上设置有恒温按键或恒温功能按键,用户按下该恒温按键或恒温功能按键,即触发了恒温控制指令,加热装置响应于用户按下该恒温按键或恒温功能按键的操作,即接收到恒温控制指令。
S102、确定加热装置未加热或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第一时间为使得锅具底部的温度与锅具内液体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
具体地,加热装置未加热时,锅底温度和锅具内的液体温度是相同的。第一时间为使得锅具底部的温度与锅具内液体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第一阈值为预设值,例如为0或接近0的值,即第一时间为使得锅具底部的温度与锅具内液体的温度近似相等的时间,第一时间例如为30秒(s),因此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此时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锅底温度和锅具内的液体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二者近似相等,可以保证测温的准确性。
其中,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可以是通过加热装置设置的温度传感器直接测得,若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锅具底部,可以在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向锅具的控制器发送锅底温度获取请求,锅具的控制器控制温度传感器测得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后发送至加热装置。
S103、根据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加热功率,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
具体来说,根据S102获取的锅底的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确定出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后,控制加热装置以该加热功率加热该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例如确定出的加热时间为5分钟,控制加热装置以该加热功率加热5分钟后停止加热,在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以保证测温的准确性。
S104、确定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若是,重复执行步骤S103,直至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若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执行S105。
S105、控制加热装置保持停止加热状态。
具体地,第二阈值例如为0度或0.5度,或0-1度之间的值,若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即就是经加热后,锅底温度还未达到预设温度,重复执行S103,即重新根据S103获取的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加热功率,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直到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即就是直到加热至锅底温度达到预设温度。从而,实现了快速加热锅具内液体到达预设温度,提高了测温准确性,避免了间歇加热时检锅电磁噪音较大的问题。
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控制加热装置保持停止加热状态,可以使得锅底温度恒定保持在预设温度,即就是使得锅具内液体到达预设温度后恒定保持在预设温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方法,接收到恒温控制指令后,确定加热装置未加热或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其中的第一时间为使得锅具底部的温度与锅具内液体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接着根据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加热功率,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若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重复执行:根据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加热功率,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这一步骤,直至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由于加热装置未加热时,锅底温度和锅具内的液体温度是相同的,另外由于第一时间为使得锅底温度和锅具内的液体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时间,因此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锅底温度和锅具内的液体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二者近似相等,因此提高了测温的准确性,实现了快速加热锅具内液体到达预设温度,避免了间歇加热时检锅电磁噪音较大的问题。
锅具内液体到达预设温度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若时间过长,锅具内液体的温度会下降,为保证锅具内液体的温度随着时间变化恒定保持在预设温度,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在图2所示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
S106、根据预设周期重新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确定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重新执行步骤S103。
具体地,预设周期例如可以为5分钟或10分钟等。具体地,重新执行S103-S105。
本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方法,通过在快速加热锅具内液体到达预设温度后,根据预设周期重新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若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重新执行根据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加热功率,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这一步骤,直至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实现了在锅具内液体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若温度下降,再次加热锅具内液体到达预设温度,保证锅具内液体的温度随着时间变化恒定保持在预设温度。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在图2或图3所示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地,S103中根据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具体可以通过下述步骤实现:
S1031、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加热第一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二温度。
具体地,先控制加热装置先加热一段时间,根据该段时间的加热时间和加热功率计算出每增加单位温度所需的第一加热能量系数,后续根据第一加热能量系数来分配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第一加热功率和第一加热而时间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例如第一加热功率为加热装置的最大加热功率,第一加热时间例如为30秒-1分钟之间的数值。
S1032、根据第一加热功率、第一加热时间、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确定每增加单位温度所需的第一加热能量系数。
其中,第一加热能量系数K1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K1=W1/C1;
其中,W1为第一加热时间内的加热能量,C1为第二温度与第一温度的差值,W1为第一加热时间与第一加热功率之积。
具体地,K1=W1/(T2-T1),其中,T2为第二温度,T1为第一温度。
S1033、根据第二温度、预设温度和第一加热能量系数,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
具体地,可以是根据第二温度、预设温度和第一加热能量系数,计算加热能量,加热能量=(预设温度T-第二温度T2)*K1。得到加热能量后,根据加热能量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具体可以是先分配加热功率,相应地,加热时间就确定,可以随机分配加热功率,也可以是将加热装置的最大加热功率确定为加热功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加热装置以先第一加热功率加热第一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二温度,根据第一加热时间、第一加热功率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计算出每增加单位温度所需的第一加热能量系数,后续根据第二温度、预设温度和第一加热能量系数来分配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进行加热,可以根据锅具内液体的量来分配加热功率,可以准确快速地加热锅具内液体到达预设温度。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若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根据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具体可以是:
S201、根据第一温度、第二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
具体地,S201可以是:首先,根据加热功率、加热时间、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确定每增加单位温度所需的第二加热能量系数。
其中,第二加热能量系数K2可以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K2=W2/C2;
其中,W2为加热时间内的加热能量,C2为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值,W2为加热时间与加热功率之积。
具体地,K2=W2/(T1-T2),T1为第一温度,此处的T1为根据S1033中确定的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加热,加热停止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的锅底温度。即就是说,若经S103第一次加热后未达到预设温度,则根据第一次加热的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以及第一次加热后的锅底温度重新计算加热能量系数,然后根据重新计算的加热能量系数进行下一次加热,直至加热到预设温度。
接着,根据第一温度、预设温度和第二加热能量系数,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
具体地,可以是根据第一温度、预设温度和第二加热能量系数,计算加热能量,加热能量=(预设温度T-第一温度T1)*K2。此处的第一温度为根据S1033中确定的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加热,加热停止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的锅底温度。得到加热能量后,根据加热能量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具体可以是先分配加热功率,相应地,加热时间就确定,可以随机分配加热功率,也可以是将加热装置的最大加热功率确定为加热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方法,通过在经第一次加热后未达到预设温度,则根据第一次加热的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以及第一次加热后的锅底温度重新计算加热能量系数,然后根据重新计算的加热能量系数进行下一次加热,直至加热到预设温度。保证每次加热使用的加热能量系数的准确性,防止由于外界环境温度散热或人为操作等原因造成加热能量系数改变。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若周期性获取的锅底温度突然变话很大,即锅底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远远大于第二阈值,可能是锅具内有液体或食材加入,则重新执行S103-S105,具体可以是通过图4所示的具体方法计算加热能量系数,保证每次加热使用的加热能量系数的准确性,防止由于外界环境温度散热或人为操作等原因造成加热能量系数改变,进而保证准确快速地加热锅具内液体到达预设温度。
下面采用一个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法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加热阶段的温度示意图。结合图5和图6,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301、接收恒温控制指令。
S302、确定加热装置未加热或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第一时间为使得锅具底部的温度与锅具内液体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
具体地,如图6所示,横坐标为加热时间,纵坐标为温度,此时获取的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为初始温度TA。
S303、根据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加热功率,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
具体地,首先,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加热第一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二温度,如图6所示,此时获取的锅具底部的第二温度为TB。
接着,根据第一加热功率、第一加热时间、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确定每增加单位温度所需的第一加热能量系数。
第一加热能量系数K1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K1=W1/(TB-TA);
其中,W1为第一加热时间内的加热能量,W1为第一加热时间与第一加热功率之积。
然后,根据第二温度TB、预设温度T和第一加热能量系数K1,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
具体地,可以是根据第二温度TB、预设温度T和第一加热能量系数K1,计算加热能量,加热能量=(预设温度T-TB)*K1。得到加热能量后,根据加热能量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具体可以是先分配加热功率,相应地,加热时间就确定,可以随机分配加热功率,也可以是将加热装置的最大加热功率确定为加热功率。
如图6所示,根据加热功率,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此时重新获取的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为TC。
S304、确定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具体地,确定第一温度TC与预设温度T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例如第二阈值为0。
若是,返回执行步骤S303,直至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若否,执行S305。
S305、控制加热装置保持停止加热状态。
具体地,如图6所示,第一温度TC与预设温度T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0,根据第一温度TC和预设温度T,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具体可以是:根据加热功率、加热时间、第一温度TC和第二温度TB,确定每增加单位温度所需的第二加热能量系数K2,K2==W2/(TC-TB),W2为该加热时间内的加热能量。
接着,根据第一温度TC、预设温度T和第二加热能量系数K2,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具体地,可以是根据第一温度、预设温度和第二加热能量系数,计算加热能量,加热能量=(预设温度T-第一温度TC)*K2。得到加热能量后,根据加热能量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具体可以是先分配加热功率,相应地,加热时间就确定,可以随机分配加热功率,也可以是将加热装置的最大加热功率确定为加热功率。
S306、根据预设周期重新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TD,确定第一温度TD与预设温度T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
返回执行步骤S303,直至第一温度TD与预设温度T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如图6所示,返回执行S303,直至加热锅底温度为TE。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21、获取模块22和加热控制模块23,其中,
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恒温控制指令。
获取模块22用于确定加热装置未加热或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所述第一时间为使得所述锅具底部的温度与所述锅具内液体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
加热控制模块2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所述加热功率,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所述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所述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
所述加热控制模块23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重复执行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所述加热功率,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所述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所述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直至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控制模块23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保持停止加热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22还用于:
根据预设周期重新获取所述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
所述加热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重新执行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所述加热功率,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所述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所述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直至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控制模块23用于: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加热第一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所述第一时间后,获取所述锅具底部的第二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加热功率、所述第一加热时间、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确定每增加单位温度所需的第一加热能量系数,所述第一加热能量系数K1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K1=W1/C1;
其中,W1为所述第一加热时间内的加热能量,所述C1为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一温度的差值,所述W1为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第一加热功率之积;
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第一加热能量系数,确定所述加热功率和所述加热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控制模块2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第一加热能量系数,计算加热能量;
根据所述加热能量确定所述加热功率和所述加热时间。
进一步地,若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所述加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控制模块2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加热功率、所述加热时间、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确定每增加单位温度所需的第二加热能量系数,所述第二加热能量系数K2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K2=W2/C2;
其中,所述W2为所述加热时间内的加热能量,所述C2为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所述W2为所述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功率之积;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第二加热能量系数,确定所述加热功率和所述加热时间。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2或图3或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装置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处理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处理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可以包括存储器30和处理器31,存储器30和处理器31连接;例如存储器30和处理器31通过总线33连接。
其中,
存储器3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31用于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温度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温度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温度控制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接收恒温控制指令;
S2、确定加热装置未加热或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所述第一时间为使得所述锅具底部的温度与所述锅具内液体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
S3、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所述加热功率,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所述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所述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
S4、若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重复执行步骤S3,直至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保持停止加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周期重新获取所述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
若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重新执行步骤S3,直至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加热功率加热第一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所述第一时间后,获取所述锅具底部的第二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加热功率、所述第一加热时间、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确定每增加单位温度所需的第一加热能量系数,所述第一加热能量系数K1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K1=W1/C1;
其中,W1为所述第一加热时间内的加热能量,所述C1为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一温度的差值,所述W1为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第一加热功率之积;
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第一加热能量系数,确定所述加热功率和所述加热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第一加热能量系数,确定所述加热功率和所述加热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第一加热能量系数,计算加热能量;
根据所述加热能量确定所述加热功率和所述加热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加热功率、所述加热时间、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确定每增加单位温度所需的第二加热能量系数,所述第二加热能量系数K2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K2=W2/C2;
其中,所述W2为所述加热时间内的加热能量,所述C2为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值,所述W2为所述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功率之积;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第二加热能量系数,确定所述加热功率和所述加热时间。
8.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恒温控制指令;
获取模块,用于确定加热装置未加热或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一时间后,获取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所述第一时间为使得所述锅具底部的温度与所述锅具内液体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时间;
加热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所述加热功率,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所述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所述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
所述加热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重复执行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预设温度,确定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根据所述加热功率,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所述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在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所述第一时间后,重新获取所述锅具底部的第一温度,直至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9.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
1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
CN202011527174.5A 2020-12-22 2020-12-22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7193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7174.5A CN114719304A (zh) 2020-12-22 2020-12-22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7174.5A CN114719304A (zh) 2020-12-22 2020-12-22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9304A true CN114719304A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30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27174.5A Pending CN114719304A (zh) 2020-12-22 2020-12-22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1930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9168B (zh) 烹饪器具的温度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2949081B (zh) 一种烹饪电器的加热控制方法
CN109144139B (zh) 锅具内锅类型确定方法、装置及锅具
CN109691898B (zh) 一种食物加热的控制方法、装置、煎烤机及存储介质
CN110955283B (zh) 烹饪器具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烹饪器具
CN108415310B (zh) 一种烹饪控制方法及装置、烹饪器
WO2020015304A1 (zh) 一种电饭煲及其煮粥控制方法、装置
CN111035271A (zh) 烤盘组件、烹饪设备、烹饪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RU2019129298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температуры,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пищи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нагревательным блоком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пищи
US10813172B2 (en) Cooktop appliances and control methods for the same
CN111227627B (zh) 一种烹饪器具防干烧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及存储介质
CN113849010A (zh)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和加热设备
CN114719304A (zh)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710886B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24289A (zh) 煮饭过程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烹饪器具
CN111733572A (zh) 加热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338627A (zh) 烹饪方法、烹饪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75945B (zh) 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烹饪器具
CN111061315A (zh) 一种菜谱烹饪方法和装置
CN111053440B (zh)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炖锅
CN114113740A (zh) 一种加热设备的电压检测方法、温度控制方法和加热设备
US10641497B2 (en) Cooktop appliance
CN113439997B (zh) 养生壶的防溢出控制方法、装置、养生壶及存储介质
CN113693453B (zh) 一种烹饪食材量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49642B (zh)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