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5270A - 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及半导体器件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及半导体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5270A
CN114695270A CN202011631057.3A CN202011631057A CN114695270A CN 114695270 A CN114695270 A CN 114695270A CN 202011631057 A CN202011631057 A CN 202011631057A CN 114695270 A CN114695270 A CN 114695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emiconductor device
sacrificial layer
etching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10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蒙蒙
白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01163105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527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1420 priority patent/WO2022142180A1/zh
Priority to US17/598,836 priority patent/US20230053370A1/en
Priority to JP2023529044A priority patent/JP2023549270A/ja
Priority to KR1020237016541A priority patent/KR20230087592A/ko
Priority to EP21912937.6A priority patent/EP4203000A4/en
Publication of CN114695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52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B12/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for one transistor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30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10B12/31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having a storage electrode stacked over the transistor
    • H10B12/315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having a storage electrode stacked over the transistor with the capacitor higher than a bit li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B12/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for one transistor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10B12/03Making the capacitor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10B12/033Making the capacitor or connections thereto the capacitor extending over the transistor
    • H10B12/0335Mak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ransistor and the capacitor, e.g. plu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30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30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10B12/48Data lines or contacts therefor
    • H10B12/482Bit lin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30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10B12/48Data lines or contacts therefor
    • H10B12/488Word lin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5/00Details of stores covered by group G11C11/00
    • G11C5/06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ng storage elements electrically, e.g. by wiring
    • G11C5/063Voltage and signal distribution in integrated semi-conductor memory access lines, e.g. word-line, bit-line, cross-over resistance, propagation dela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7/00Arrangements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into, or reading information out from, a digital store
    • G11C7/18Bit line organisation; Bit line lay-ou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8/00Arrangements for selecting an address in a digital store
    • G11C8/14Word line organisation; Word line lay-o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及半导体器件。该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基底;在基底上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结构;在第一结构的侧面形成牺牲层;在牺牲层的侧面形成外部间隔层;去除部分外部间隔层得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以暴露出部分牺牲层;去除牺牲层,以于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及第一结构之间形成空气间隙。上述制备方法可使牺牲层完整去除,并提高空气间隙周围的表面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及半导体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及半导体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器件集成度的提高,半导体器件内部结构尺寸逐渐缩小且分布密度逐渐增大。然而,结构分布密度越大,结构之间的间距越小,针对于导电结构,越容易造成介质的电击穿或形成寄生电容。因此如何对相邻导电结构进行有效的电隔离,成为目前半导体器件制备工艺关注的重点。
目前,通常会在导电结构两侧形成空气间隔层,通过空气间隔层降低相邻结构之间的寄生电容,提高相邻结构之间的电隔离效果。在具体的半导体器件制备工艺中,一般是在导电结构侧面形成牺牲层,再使用高选择比的干法清洗机台刻蚀牺牲层来形成空气间隔层。由于所需的空气间隔层的宽度很窄,通常不超过5nm,在实际的制备过程中很难通过刻蚀完全移除牺牲层,且刻蚀剂对牺牲层的刻蚀并不均匀,容易导致所形成的空气间隔层的表面均匀性差,从而降低空气间隔层的电隔离效果,影响半导体器件的电性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形成空气间隔层的方法,刻蚀难度大且刻蚀均匀性差导致空气间隔层的电隔离效果表现不一的问题,提供另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基底;
在所述基底上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结构;
在所述第一结构的侧面形成牺牲层;
在所述牺牲层的侧面形成外部间隔层;
去除部分所述外部间隔层得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以暴露出部分所述牺牲层;
去除所述牺牲层,以于所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及所述第一结构之间形成空气间隙。
上述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先在基底上的第一结构的侧面形成牺牲层,再在牺牲层的侧面形成外部间隔层,接着去除部分外部间隔层得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以暴露出部分牺牲层,最后去除牺牲层,即可在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和第一结构之间形成空气间隙。因此,本申请通过暴露出部分牺牲层,有利于使牺牲层直接与外界反应而得以完整去除,进而形成宽度很小的空气间隙,可以避免传统技术中因牺牲层太窄而难以去除的问题,同时由于无需通过刻蚀去除牺牲层,可提高空气间隙周围的表面的均匀性,避免因刻蚀导致的空气间隙周围的表面均匀性差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构包括导电结构和位于所述导电结构侧面的隔离侧墙,所述隔离侧墙远离所述导电结构的侧面形成有所述牺牲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结构的侧面形成牺牲层,包括:通过沉积工艺在所述基底和所述第一结构所暴露的表面形成牺牲层;对所述牺牲层进行回刻,形成位于所述第一结构侧面的牺牲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导电结构上的硬掩模结构;
所述对所述牺牲层进行回刻,形成位于所述第一结构侧面的牺牲层,包括:
对所述牺牲层进行第一次刻蚀,使第一次刻蚀后的牺牲层的顶面与所述导电结构的顶面齐平,或高于所述导电结构顶面且低于所述硬掩模结构顶面;
通过沉积工艺在该第一次刻蚀后的牺牲层顶面和所述硬掩模结构所暴露的表面形成内部间隔层;
对所述内部间隔层进行刻蚀,去除位于该第一次刻蚀后的牺牲层顶面的部分所述内部间隔层和所述硬掩模结构顶面的所述内部间隔层,形成位于所述硬掩模结构侧面的内部间隔层;
以第一次刻蚀后的内部间隔层为掩膜对所述牺牲层进行第二次刻蚀,形成位于所述第一结构侧面的牺牲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去除部分所述外部间隔层得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以暴露出部分所述牺牲层,包括:
通过沉积工艺在所述多个第一结构之间形成填充介质层;
通过研磨工艺去除所述外部间隔层顶面上方的所述填充介质层,使所述填充介质层的顶面与所述外部间隔层的顶面齐平;
在所述外部间隔层和所述填充介质层上形成掩膜层和光阻层,对所述光阻层进行曝光显影以形成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图案化光阻层,基于所述图案化光阻层对所述掩膜层进行刻蚀,以形成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图案化掩膜层;
以所述图案化掩膜层为掩膜对所述外部间隔层和所述填充介质层进行刻蚀,去除部分所述外部间隔层和部分所述填充介质层,得到所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牺牲层包括碳氢化合物层,所述去除所述牺牲层,包括:通过灰化工艺去除所述牺牲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基底内形成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结构,所述第二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埋入式字线,及形成于所述埋入式字线上的字线保护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位线,所述位线上形成有位线保护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沉积工艺包括原子层沉积工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去除所述牺牲层,以形成所述空气间隙之后,还包括:于所述多个第一结构之间形成多个存储节点接触结构,所述存储节点接触结构与所述基底相接触,所述空气间隙位于所述存储节点接触结构和所述第一结构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于所述多个第一结构之间形成多个存储节点接触结构,包括:
去除所述填充介质层;
对部分所述基底进行刻蚀,以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之间形成多个凹陷的基底接触孔;
通过外延工艺在所述基底上形成外延层,所述外延层至少填满所述基底接触孔;
对所述外延层进行回刻,以形成多个所述存储节点接触结构,所述存储节点接触结构的顶面低于所述第一结构的顶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形成多个存储节点接触结构中,在所述去除所述填充介质层之前,还包括:通过沉积工艺在所述填充介质层之间形成节点间隔层,所述节点间隔层覆盖所述填充介质层的顶面;对所述节点间隔层进行回刻,使所述节点间隔层的顶面与所述填充介质层的顶面齐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外延层进行回刻之后,还包括:对所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进行刻蚀,使所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的顶面为倾斜面。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
基底;
多个第一结构,形成在所述基底上且沿第一方向延伸;
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形成于所述第一结构两侧的部分区域,所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与所述第一结构之间具有空气间隙;
其中,所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包括多个外部间隔块,所述多个外部间隔块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基底。
上述半导体器件,在第一结构两侧的部分区域形成有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与第一结构之间具有空气间隙,且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于基底的外部间隔块。上述半导体器件中空气间隙周围的表面均匀性较好,可以避免因刻蚀均匀性差导致的空气间隔层电隔离效果表现不一的问题,提升第一结构与相邻存储节点接触结构间的电隔离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多个第一结构之间的多个存储节点接触结构,所述存储节点接触结构与所述基底相接触,所述空气间隙位于所述存储节点接触结构和所述第一结构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的顶面为倾斜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构包括导电结构和位于所述导电结构侧面的隔离侧墙,所述隔离侧墙和所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之间形成有所述空气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位线,所述位线上形成有位线保护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和所述第一结构之间还设有内部间隔层,所述空气间隙位于所述内部间隔层和所述基底之间,且所述内部间隔层的底面不低于所述导电结构的顶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器件还包括:多个第二结构,形成于所述基底内且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埋入式字线,及形成于所述埋入式字线上的字线保护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形成第一结构后的半导体器件的俯视图;
图3为分别沿图2中线A-A’、线B-B’、线C-C’和线D-D’截取的截面图,示出了形成第一结构后的半导体器件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4为一实施例的形成牺牲层的步骤流程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牺牲层回刻的步骤流程图;
图6A为沉积牺牲层后,沿图2中线A-A’和线B-B’截取的截面图;
图6B为对牺牲层进行第一次刻蚀后,沿图2中线A-A’和线B-B’截取的截面图;
图6C为沉积内部间隔层后,沿图2中线A-A’和线B-B’截取的截面图;
图6D为对牺牲层进行第二次刻蚀以及对内部间隔层进行刻蚀后,沿图2中线A-A’和线B-B’截取的截面图;
图7为沉积外部间隔层后,沿图2中线A-A’和线B-B’截取的截面图;
图8为一实施例的形成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的步骤流程图;
图9A为沉积填充介质层后,沿图2中线A-A’和线B-B’截取的截面图;
图9B为对填充介质层进行回刻后,沿图2中线A-A’和线B-B’截取的截面图;
图10为设置掩膜层和图案化光阻层后,沿图2中线A-A’、线B-B’、线C-C’和线D-D’截取的截面图;
图11为形成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后,沿图2中线A-A’、线B-B’、线C-C’和线D-D’截取的截面图;
图12为去除牺牲层后,沿图2中线A-A’和线B-B’截取的截面图;
图13为形成节点间隔层后,沿图2中线B-B’和线D-D’截取的截面图;
图14A为去除填充介质层后,沿图2中线B-B’和线D-D’截取的截面图;
图14B为形成基底接触孔后,沿图2中线B-B’和线D-D’截取的截面图;
图14C为形成存储节点接触结构后,沿图2中线B-B’和线D-D’截取的截面图;
图15为对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进行刻蚀后,沿图2中线A-A’、线B-B’、线C-C’和线D-D’截取的截面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0、基底,110、沟槽隔离结构;
200、第一结构,210、导电结构,211、位线,212、位线插塞,220、位线保护结构,230、隔离侧墙;
300、第二结构,310、字线保护结构,320、字线,330、栅绝缘层;
400、牺牲层,400’、经一次刻蚀的牺牲层,400”、经二次刻蚀的牺牲层;
500、内部间隔层,500’、经一次刻蚀的内部间隔层,500”、经二次刻蚀的内部间隔层;
600、外部间隔层,600’、经一次刻蚀的外部间隔层,600”、经二次刻蚀的外部间隔层,600”’、经三次刻蚀的外部间隔层,600””、经四次刻蚀的外部间隔层;
700、填充介质层,700’、经一次刻蚀的填充介质层,700”、经二次刻蚀的填充介质层;
800、掩膜层,900、图案化光阻层,1000、空气间隙;
1100、节点间隔层,1100’、经一次刻蚀的节点间隔层;
1200、接触孔,1300、外延层;
AR、有源区,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D3、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为了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前”、“后”、“周向”以及类似的表述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位线和存储节点接触结构之间形成空气间隙有利于增加位线和存储节点接触结构之间的绝缘特性。然而,在传统技术中,形成空气间隙的过程包括:先形成待隔离的导电结构,然后在导电结构侧面依次向外形成内介质层、牺牲层和外介质层,然后形成与外介质层接触的多晶硅,最后再选用刻蚀选择比较高的刻蚀剂去除牺牲层,形成隔离导电结构和多晶硅的空气间隙。由于所需要的空气间隙的宽度很窄,从而对应的牺牲层的宽度也很窄,通常不超过5nm,在实际的制备过程中,很难通过刻蚀完全移除牺牲层,且刻蚀剂对牺牲层的刻蚀并不均匀,造成围合形成空气间隙的周围表面也不均匀,从而降低空气间隙的电隔离效果,影响半导体器件的电性性能。
针对上述缺陷,在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及半导体器件,通过暴露部分牺牲层以是牺牲层与外界接触反应,从而完整地去除牺牲层,如此可以替换原有的刻蚀方式,避免传统技术中因牺牲层太窄而难以去除以及因刻蚀导致的空气间隙周围的表面均匀性差的问题。
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该改进的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提供基底。
基底可以包括单晶硅基底、绝缘体上硅(SOI)基底、绝缘体上层叠硅(SSOI)基底、绝缘体上层叠锗化硅(S-SiGeOI)基底、绝缘体上锗化硅(SiGeOI)基底或绝缘体上锗(GeOI)基底等。在本申请所述的各实施例中,基底包括单晶硅基底。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2和图3,沟槽隔离结构110可以设置在基底100中以于基底100内限定出多个有源区AR,多个有源区AR可以呈错位阵列排布。具体的,沟槽隔离结构110包括氧化硅,每个有源区AR可具有沿第三方向D3延伸的长柱形状,且有源区AR可以彼此平行设置,一个有源区AR的中心可以邻近于其相邻的另一有源区AR的端部分。
S200、在基底上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结构。
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3,基底100上形成有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多个第一结构200。具体的,第一结构200可包括导电结构210和位于导电结构210侧面的隔离侧墙230,导电结构210可包括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位线211。进一步的,上述导电结构210可包括叠设的位线插塞212和位线211,位线插塞212位于位线211和基底100之间。其中,隔离侧墙230包括氮化硅,也可包括其他介质材料,位线插塞212包括外延结构,位线211包括金属钨,还可以包括铝、铜、镍或钴等。在一实施例中,位线211和位线插塞212之间设置有阻挡层,该阻挡层包括氮化钛。在一实施例中,位线211上形成有位线保护结构220,位线保护结构220包括氮化硅。
在一实施例中,基底100内可形成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多个第二结构300,其中,第二方向D2交叉第一方向D1,可选的,第二方向D2垂直于第一方向D1。具体的,第二结构300可包括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埋入式字线320,埋入式字线320的顶面低于基底100的顶面,且埋入式字线320上形成有自埋入式字线320延伸至基底100顶面的字线保护结构310。其中,埋入式字线320包括金属钨,字线保护结构310包括氮化硅、氧化硅或氮氧化硅等。进一步的,埋入式字线320和基底100之间设置有栅氧化层330,栅氧化层层330包括二氧化硅,在栅氧化层330和埋入式字线320之间还可形成有阻挡层,阻挡层包括氮化钛。
S300、在第一结构的侧面形成牺牲层。
请参考图11,最后去除的牺牲层位于每个第一结构200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侧面,且该牺牲层的顶面不低于导电结构210的顶面,从而有助于使牺牲层去除后形成的空气间隙在导电结构210和后续形成的存储节点接触结构之间实现较佳的电隔离效果。具体的,如图4所示,步骤S300可包括以下步骤:
S310、通过沉积工艺在基底和第一结构所暴露的表面形成牺牲层。
S320、对牺牲层进行回刻,形成位于第一结构侧面的牺牲层。
如图6A至图6D所示,先通过沉积工艺在基底100和第一结构200所暴露的表面沉积一整片牺牲层400,然后对牺牲层400进行回刻,去除基底100上的部分牺牲层400,从而形成位于第一结构200侧面的牺牲层400”。进一步的,牺牲层400的材质可以在相同刻蚀条件下相较于第一结构具有较大刻蚀选择比的材质,如此有助于后续牺牲层的完整去除。其中,沉积工艺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或原子层沉积,在本申请所述的各实施例中,沉积工艺采用原子层沉积工艺。具体的,如图5所示,步骤S320可包括以下步骤:
S321、对牺牲层进行第一次刻蚀,使第一次刻蚀后的牺牲层的顶面与导电结构的顶面齐平,或高于导电结构顶面且低于硬掩模结构顶面。
如图6B所示,硬掩膜结构位于导电结构210的上方,硬掩膜结构的材质可以与位线保护结构220的材质相同。在一实施例中,位线保护结构220也可以包括硬掩膜结构。通过对牺牲层400进行第一次刻蚀,可得到牺牲层400’,且牺牲层400’的顶面不低于导电结构210的顶面。
S322、通过沉积工艺在该第一次刻蚀后的牺牲层顶面和硬掩模结构所暴露的表面形成内部间隔层。
S323、对内部间隔层进行刻蚀,去除位于该第一次刻蚀后的牺牲层顶面的部分内部间隔层和硬掩模结构顶面的内部间隔层,形成位于硬掩模结构侧面的内部间隔层。
如图6C所示,可通过沉积工艺在牺牲层400’顶面和硬掩膜结构所暴露的表面沉积一层厚度相同的内部间隔层500,此时内部间隔层500保形地覆盖牺牲层400’和硬掩膜结构所暴露的表面,然后再向下对内部间隔层500进行刻蚀,去除位于牺牲层400’顶面的部分内部间隔层500和硬掩模结构顶面的内部间隔层500,保留位于硬掩模结构侧面的内部间隔层500,形成内部间隔层500’。
S324、以第一次刻蚀后的内部间隔层为掩膜对牺牲层进行第二次刻蚀,形成位于第一结构侧面的牺牲层。
如图6D所示,以内部间隔层500’为掩膜对牺牲层400’进行第二次刻蚀,从而去除基底100上的部分牺牲层400’,保留第一结构200侧面(即隔离侧墙230远离导电结构210的侧面)的牺牲层400’,形成牺牲层400”。该牺牲层400”即为后续需要去除以形成空气间隙的部分。
通过在牺牲层400”的上方设置内部间隔层500’,方便了对牺牲层400’进行刻蚀,并且,也有利于对后续形成的空气间隙进行更好地封闭,提升导电结构210与后续形成的存储节点接触结构之间的电隔离效果。应当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在牺牲层400”上方设置内部间隔层500’,而直接将内部间隔层500’所处的区域也设置为牺牲层400”,如此可在牺牲层400进行第一次刻蚀时,即通过相应掩膜在第一结构200两侧面形成待去除的牺牲层,以简化空气间隙的形成步骤,提升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效率。
S400、在牺牲层的侧面形成外部间隔层。
请参考图7,可在基底100、牺牲层400”以及第一结构200所暴露的表面均沉积一层厚度相同的外部间隔层600,此时牺牲层400”的侧面也被外部间隔层600所覆盖。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第一结构200顶面以及基底100上的外部间隔层既可以通过掩膜对外部间隔层600进行刻蚀去除,也可以通过本申请制备方法后续工艺中的刻蚀去除。本实施例中,采用通过后续工艺中的刻蚀去除,以减少掩膜制作,简化牺牲层400”侧面的外部间隔层的制备工艺。
S500、去除部分外部间隔层得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以暴露出部分牺牲层。
请参考图11,通过对外部间隔层600进行刻蚀可得到外部间隔层600’,并可形成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该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由图11中的粗虚线框示出。进一步的,以图11中的A-A’截面图和B-B’截面图为例,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可形成在第一结构200两侧的部分区域,且至少第二结构300正上方的外部间隔层被去除,使得至少第二结构300正上方的牺牲层400”暴露于外界。具体的,如图8所示,步骤S500可包括以下步骤:
S510、通过沉积工艺在多个第一结构之间形成填充介质层。
S520、通过研磨工艺去除外部间隔层顶面上方的填充介质层,使填充介质层的顶面与外部间隔层的顶面齐平。
请参考图9A和图9B,可通过沉积工艺在外部间隔层600上沉积一整片填充介质层700,使填充介质层700填满多个第一结构200之间的区域。然后,通过研磨工艺去除外部间隔层600顶面上方的填充介质层700,形成填充介质层700’,使填充介质层700’的顶面与外部间隔层600的顶面齐平。如此,有助于后续通过掩膜板或掩膜层对外部间隔层600和填充介质层700’进行刻蚀。
S530、在外部间隔层和填充介质层上形成掩膜层和光阻层,对光阻层进行曝光显影以形成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图案化光阻层,基于图案化光阻层对掩膜层进行刻蚀,以形成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图案化掩膜层。
S540、以图案化掩膜层为掩膜对外部间隔层和填充介质层进行刻蚀,去除部分外部间隔层和部分填充介质层,得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
请参考图10,外部间隔层600和填充介质层700’上设置有掩膜层800,通过掩膜层800定义出刻蚀窗口。其中,掩膜层800可为单层,也可为多层,可根据工艺要求进行不同的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掩膜层800具有叠设的四层,具体包括依次叠设于外部间隔层600和填充介质层700’上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掩膜层。进一步的,第四掩膜层上还形成有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图案化光阻层900,通过图案化光阻层900在第四掩膜层上定义出第四掩膜层的刻蚀窗口,然后依次对第四、第三、第二和第一掩膜层进行刻蚀,将刻蚀窗口下移至第一掩膜层并暴露出待刻蚀的外部间隔层600和填充介质层700’,然后对外部间隔层600和填充介质层700’进行刻蚀。刻蚀完成后,如图11所示,至少第二结构300正上方的外部间隔层600和填充介质层700’被去除,形成外部间隔层600’和填充介质层700”,外部间隔层600’在第一方向D1上具有多个间隙。如此,使得至少第二结构300正上方的牺牲层400”暴露于外界。
S600、去除牺牲层,以于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及第一结构之间形成空气间隙。
牺牲层400”可包括能够被热分解的碳氢化合物层或聚合物层,此时,可以通过灰化工艺或者施加热量以选择性地去除牺牲层400”。具体的,可向基底100通入氧气,从而在灰化工艺期间,氧气可与暴露于外界的牺牲层400”接触并反应,牺牲层400”转变为二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气体和/或甲烷气体,这些气体可在反应期间被快速地输出到外界,而不会被其他结构过多地阻挡或是长时间停留在反应空间中。灰化工艺完成后,如图12所示,牺牲层400”被完整地去除,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及第一结构200之间形成有空气间隙1000。
上述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先在基底100上的第一结构200的侧面形成牺牲层400”,再在牺牲层400”的侧面形成外部间隔层,接着去除部分外部间隔层得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以暴露出部分牺牲层,最后去除牺牲层,即可在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和第一结构200之间形成空气间隙。因此,本申请通过暴露出部分牺牲层400”,有利于使牺牲层400”直接与外界反应而得以完整去除,进而形成宽度很小的空气间隙1000,可以避免传统技术中因牺牲层400”太窄而难以去除的问题,同时由于无需通过刻蚀去除牺牲层400”,可提高空气间隙1000周围的表面的均匀性,避免因刻蚀导致的空气间隙周围的表面均匀性差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在形成空气间隙1000之后,还包括步骤:
S600、于多个第一结构之间形成多个存储节点接触结构,存储节点接触结构与基底相接触,空气间隙位于存储节点接触结构和第一结构之间。
具体的,请参考图14C,在埋入式字线320两侧的有源区AR内形成源区和漏区,从而可形成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进一步的,漏区通过位线插塞212与上述位线211电连接,在源区上方则形成有存储电容器,存储电容器的下极板通过多晶硅与源区电连接,由此可形成半导体存储器,例如可形成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当然,也可以形成其他类型的存储器。从而,空气间隙1000位于存储节点接触结构和第一结构200之间,有助于提升存储节点接触结构和第一结构200之间的绝缘特性,进而提升半导体存储器的电性性能。具体的,步骤S600可包括以下步骤:
S610、通过沉积工艺在填充介质层之间形成节点间隔层,节点间隔层覆盖填充介质层的顶面。
S620、对节点间隔层进行回刻,使节点间隔层的顶面与填充介质层的顶面齐平。
请参考图13,可通过沉积工艺在填充介质层700”之间沉积一整片节点间隔层,再对节点间隔层进行回刻,形成节点间隔层1100,并使节点间隔层1100的顶面与填充介质层700”的顶面齐平。如此,有助于限定存储节点接触结构的形成区域,同时对相邻的存储节点接触结构实现较好地隔离。进一步的,节点间隔层1100形成在第二结构300的正上方。
S630、去除填充介质层。
请参考图14A,可通过刻蚀去除填充介质层700”,以为存储节点接触结构提供形成区域。另外,在对填充介质层700”进行刻蚀的同时,还可将第一结构200顶面的外部间隔层600’也刻蚀去除,形成外部间隔层600”。
S640、对部分基底进行刻蚀,以于相邻的第一结构之间形成多个凹陷的基底接触孔。
请参考图14B,可通过刻蚀去除部分基底100,以在相邻第一结构200之间形成多个凹陷的基底接触孔1200,源区上方的存储电容器的下极板便通过基底接触孔1200和基底100中的源区电连接。进一步的,基底接触孔1200还位于相邻的第二结构300之间。另外,在对基底100进行刻蚀的同时,可将原本填充介质层700”与基底100之间的外部间隔层600”也一并去除,进而形成位于第一结构200两侧的外部间隔层600”’,该外部间隔层600”’即为上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
S650、通过外延工艺在基底上形成外延层,外延层至少填满基底接触孔。
S660、对外延层进行回刻,以形成多个存储节点接触结构,存储节点接触结构的顶面低于第一结构的顶面。
请参考图14C,可通过沉积工艺在基底100上沉积一整片外延层,并使该外延层至少填满基底接触孔1200,然后再对该外延层进行回刻,形成外延层1300,进而与基底接触孔1200共同形成多个存储节点接触结构。进一步的,存储节点接触结构的顶面低于第一结构200的顶面,有助于存储节点接触结构与存储电容器的下极板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660之后,还包括步骤:
S670、对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进行刻蚀,使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的顶面为倾斜面。
请参考图15,可将第一结构200两侧的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粗虚线框示出)的顶面进行刻蚀成,形成外部间隔层600””,刻蚀后的图案化外部间隔层的顶面为倾斜面,且在B-B’截面图中,第一结构200两侧的外部间隔层600””的顶面呈“八”字型分布,同时,将节点间隔层1100的顶面也进行相应刻蚀,形成节点间隔层1100’。如此,可使存储节点接触结构的上部更宽,进而增大存储节点接触结构与后续存储电容器的接触面积,提升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当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与第一结构200之间还设置有内部间隔层500’时,内部间隔层500’也需进行刻蚀,形成内部间隔层500”,内部间隔层500”的顶面在B-B’截面图中同样成“八”字型分布。将内部间隔层500”的顶面也设置为斜面,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存储节点接触结构与后续存储电容器的接触面积。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通过其他刻蚀方式来增加存储节点接触结构与后续存储电容器的接触面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
如图15所示,该半导体结构包括:基底100;多个第一结构200,形成在基底100上且沿第一方向D1延伸;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粗虚线框示出),形成于第一结构200两侧的部分区域,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与第一结构200之间具有空气间隙;其中,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包括多个外部间隔块(图未示出),多个外部间隔块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于基底100。
具体的,由前述步骤可知,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中在第一方向D1上具有多个间隙,从而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D1间隔分布的外部间隔块。
上述半导体器件,在第一结构200两侧的部分区域形成有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与第一结构200之间具有空气间隙,且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D1间隔分布于基底100的外部间隔块。上述半导体器件中空气间隙1000周围的表面均匀性较好,可以避免因刻蚀均匀性差导致的电隔离效果表现不一的问题,提升第一结构与相邻存储节点接触结构间的绝缘特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5,上述半导体器件还包括形成于多个第一结构200之间的多个存储节点接触结构,存储节点接触结构与基底100相接触,且空气间隙1000位于存储节点接触结构和第一结构200之间。具体的,外延层1300填充在基底接触孔1200中,且外延层的顶面低于第一结构200的顶面,从而形成存储节点接触结构。
在埋入式字线320两侧的有源区AR内形成源区和漏区,从而可形成MOSFET。漏区通过位线插塞212与上述位线211电连接,在源区上方则形成有存储电容器,存储电容器的下极板通过多晶硅与源区电连接,由此可形成半导体存储器,例如可形成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从而,空气间隙1000位于存储节点接触结构和第一结构200之间,有助于提升存储节点接触结构和第一结构200之间的绝缘特性,进而提升半导体存储器的电性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的顶面为倾斜面。如图15所示,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的顶面为倾斜面时,形成外部间隔层600””,此时可使存储节点接触结构的上部更宽,从而增大存储节点接触结构与后续存储电容器的接触面积,提升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半导体结构可以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其中,第一结构200包括导电结构210和位于导电结构210侧面的隔离侧墙230,隔离侧墙230和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之间形成有空气间隙1000。进一步的,导电结构210包括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位线211,位线211上形成有位线保护结构220。在一实施例中,半导体器件还包括多个第二结构300,形成于基底100内且沿第二方向D2延伸;第二结构300包括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埋入式字线320,及形成于埋入式字线320上的字线保护结构310。
在一实施例中,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和第一结构之间还设置有内部间隔层500”,空气间隙1000位于内部间隔层500”和基底100之间,且内部间隔层500”的底面不低于导电结构210的顶面。通过在空气间隙1000’的上方设置内部间隔层500”,有利于对空气间隙1000实现较好地封闭,提升导电结构210与存储节点接触结构之间的电隔离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增加存储节点接触结构与后续存储电容器的接触面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基底;
在所述基底上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结构;
在所述第一结构的侧面形成牺牲层;
在所述牺牲层的侧面形成外部间隔层;
去除部分所述外部间隔层得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以暴露出部分所述牺牲层;
去除所述牺牲层,以于所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及所述第一结构之间形成空气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包括导电结构和位于所述导电结构侧面的隔离侧墙,所述隔离侧墙远离所述导电结构的侧面形成有所述牺牲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结构的侧面形成牺牲层,包括:
通过沉积工艺在所述基底和所述第一结构所暴露的表面形成牺牲层;
对所述牺牲层进行回刻,形成位于所述第一结构侧面的牺牲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导电结构上的硬掩模结构;
所述对所述牺牲层进行回刻,形成位于所述第一结构侧面的牺牲层,包括:
对所述牺牲层进行第一次刻蚀,使第一次刻蚀后的牺牲层的顶面与所述导电结构的顶面齐平,或高于所述导电结构顶面且低于所述硬掩模结构顶面;
通过沉积工艺在该第一次刻蚀后的牺牲层顶面和所述硬掩模结构所暴露的表面形成内部间隔层;
对所述内部间隔层进行刻蚀,去除位于该第一次刻蚀后的牺牲层顶面的部分所述内部间隔层和所述硬掩模结构顶面的所述内部间隔层,形成位于所述硬掩模结构侧面的内部间隔层;
以第一次刻蚀后的内部间隔层为掩膜对所述牺牲层进行第二次刻蚀,形成位于所述第一结构侧面的牺牲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部分所述外部间隔层得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以暴露出部分所述牺牲层,包括:
通过沉积工艺在所述多个第一结构之间形成填充介质层;
通过研磨工艺去除所述外部间隔层顶面上方的所述填充介质层,使所述填充介质层的顶面与所述外部间隔层的顶面齐平;
在所述外部间隔层和所述填充介质层上形成掩膜层和光阻层,对所述光阻层进行曝光显影以形成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图案化光阻层,基于所述图案化光阻层对所述掩膜层进行刻蚀,以形成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图案化掩膜层;
以所述图案化掩膜层为掩膜对所述外部间隔层和所述填充介质层进行刻蚀,去除部分所述外部间隔层和部分所述填充介质层,得到所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牺牲层包括碳氢化合物层,所述去除所述牺牲层,包括:
通过灰化工艺去除所述牺牲层。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基底内形成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结构,所述第二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埋入式字线,及形成于所述埋入式字线上的字线保护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位线,所述位线上形成有位线保护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工艺包括原子层沉积工艺。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所述牺牲层,以形成所述空气间隙之后,还包括:
于所述多个第一结构之间形成多个存储节点接触结构,所述存储节点接触结构与所述基底相接触,所述空气间隙位于所述存储节点接触结构和所述第一结构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于所述多个第一结构之间形成多个存储节点接触结构,包括:
去除所述填充介质层;
对部分所述基底进行刻蚀,以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结构之间形成多个凹陷的基底接触孔;
通过外延工艺在所述基底上形成外延层,所述外延层至少填满所述基底接触孔;
对所述外延层进行回刻,以形成多个所述存储节点接触结构,所述存储节点接触结构的顶面低于所述第一结构的顶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多个存储节点接触结构中,在所述去除所述填充介质层之前,还包括:
通过沉积工艺在所述填充介质层之间形成节点间隔层,所述节点间隔层覆盖所述填充介质层的顶面;
对所述节点间隔层进行回刻,使所述节点间隔层的顶面与所述填充介质层的顶面齐平。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外延层进行回刻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进行刻蚀,使所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的顶面为倾斜面。
14.一种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
多个第一结构,形成在所述基底上且沿第一方向延伸;
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形成于所述第一结构两侧的部分区域,所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与所述第一结构之间具有空气间隙;
其中,所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包括多个外部间隔块,所述多个外部间隔块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基底。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形成于所述多个第一结构之间的多个存储节点接触结构,所述存储节点接触结构与所述基底相接触,所述空气间隙位于所述存储节点接触结构和所述第一结构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的顶面为倾斜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包括导电结构和位于所述导电结构侧面的隔离侧墙,所述隔离侧墙和所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之间形成有所述空气间隙。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位线,所述位线上形成有位线保护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化的外部间隔层和所述第一结构之间还设有内部间隔层,所述空气间隙位于所述内部间隔层和所述基底之间,且所述内部间隔层的底面不低于所述导电结构的顶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器件还包括:多个第二结构,形成于所述基底内且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埋入式字线,及形成于所述埋入式字线上的字线保护结构。
CN202011631057.3A 2020-12-30 2020-12-30 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及半导体器件 Pending CN1146952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1057.3A CN114695270A (zh) 2020-12-30 2020-12-30 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及半导体器件
PCT/CN2021/101420 WO2022142180A1 (zh) 2020-12-30 2021-06-22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及半导体器件
US17/598,836 US20230053370A1 (en) 2020-12-30 2021-06-22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JP2023529044A JP2023549270A (ja) 2020-12-30 2021-06-22 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デバイス
KR1020237016541A KR20230087592A (ko) 2020-12-30 2021-06-22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및 반도체 소자
EP21912937.6A EP4203000A4 (en) 2020-12-30 2021-06-22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1057.3A CN114695270A (zh) 2020-12-30 2020-12-30 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及半导体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5270A true CN114695270A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35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1057.3A Pending CN114695270A (zh) 2020-12-30 2020-12-30 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及半导体器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53370A1 (zh)
EP (1) EP4203000A4 (zh)
JP (1) JP2023549270A (zh)
KR (1) KR20230087592A (zh)
CN (1) CN114695270A (zh)
WO (1) WO20221421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77182A (zh) * 2022-08-17 2024-03-08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17672819A (zh) * 2022-08-17 2024-03-08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64972B1 (ko) * 2010-12-31 2012-07-12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에어갭 스페이서를 구비한 반도체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917815B1 (ko) * 2012-05-31 2018-11-13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에어갭을 구비한 반도체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092863B1 (ko) * 2013-12-30 2020-03-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152798B1 (ko) * 2014-03-05 2020-09-07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라인형 에어갭을 구비한 반도체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200342B1 (ko) * 2014-03-17 2021-0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트 라인 구조체의 측면들 상에 위치하는 에어 갭들을 포함하는 반도체 소자
KR102255834B1 (ko) * 2015-03-20 2021-05-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444838B1 (ko) * 2015-06-30 2022-09-22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에어갭을 구비한 반도체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0522642B2 (en) * 2016-12-14 2019-12-31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air-spacer
CN108346660B (zh) * 2017-01-24 2021-12-28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元件及其形成方法
KR20180096123A (ko) * 2017-02-20 2018-08-29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트랜지스터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링 오실레이터 제조방법
CN110581103B (zh) * 2018-06-07 2022-04-12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KR102606784B1 (ko) * 2018-07-13 2023-11-28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에어갭을 구비한 반도체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1508827B2 (en) * 2018-09-26 2022-11-2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Air spacer for a gate structure of a transistor
KR20200079366A (ko) * 2018-12-24 2020-07-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
US10903275B2 (en) * 2019-06-03 2021-01-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hree-dimensional stackable multi-layer cross-point memory with single-crystalline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selectors
US11189706B2 (en) * 2020-02-11 2021-11-3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nFET structure with airgap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087592A (ko) 2023-06-16
EP4203000A4 (en) 2024-04-03
EP4203000A1 (en) 2023-06-28
US20230053370A1 (en) 2023-02-23
WO2022142180A1 (zh) 2022-07-07
JP2023549270A (ja) 2023-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40653B1 (ko) 수직채널을 가진 반도체소자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반도체소자
US6440872B1 (en) Method for hybrid DRAM cell utilizing confined strap isolation
JP5391423B2 (ja) 解像度以下のケイ素フィーチャおよびそれを形成するための方法
KR100739653B1 (ko) 핀 전계 효과 트랜지스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482369B1 (ko) 반도체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00007609A (ko) 에어갭을 구비한 반도체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0707083B (zh) 半导体存储装置及其形成方法
US6284593B1 (en) Method for shallow trench isolated, contacted well, vertical MOSFET DRAM
US20030127677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self-aligned contact structure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JP2004088100A (ja) 垂直デバイス・アレイおよび境界付きビット線コンタクトを有する組込みdramの構造およびdramを作成する方法
EP4203000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US6504200B2 (en) DRAM cell configuration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W202018860A (zh) 半導體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US5843819A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with trench capacitor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CN114649270A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JPH11168199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294392A (ja) 半導体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952138B2 (en) Memory circuit with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memory circuit with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US20110024871A1 (e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RU2814457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олупроводников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и полупроводнико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17529105B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TWI826307B (zh) 記憶體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WO2022088850A1 (zh) 半导体结构及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US20230292491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6919246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