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80637A - 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80637A
CN114680637A CN202011624258.0A CN202011624258A CN114680637A CN 114680637 A CN114680637 A CN 114680637A CN 202011624258 A CN202011624258 A CN 202011624258A CN 114680637 A CN114680637 A CN 1146806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storage bin
cooking appliance
user
control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42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泽涌
陈建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2425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806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80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806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2Time-controlled igniting mechanisms or alarm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2Control mechanisms for pressure-coo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6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ith built-in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储料仓、煲体盖、煲体和识别模块,煲体中设置有内锅,当煲体盖盖合煲体时,煲体盖和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储料仓内的物料能够被输送至烹饪空间,控制方法包括:S200:判断储料仓内的物料量是否发生变化;S300:当储料仓内的物料量发生变化时,判断识别模块是否识别出物料种类信息;S400:当识别模块没有识别出物料种类信息时,向用户发送第二提醒信息,提醒用户输入物料种类信息。由此,在执行烹饪功能之前,烹饪器具能够准确知晓待烹饪米种信息,以便在后续烹饪过程中准确调用米种相应的米水比例及烹饪曲线,烹饪出口感好的米饭,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家用电器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部分烹饪器具设置有米仓和内锅,米仓能够存储待烹饪的大米,内锅能够接收来自米仓的大米,以执行烹饪功能。通常,烹饪器具中还设置有识别模块,当向米仓中添加了新大米时,烹饪器具需要知晓添加的是什么米种,如果不能知晓是什么米种,烹饪时无法准确的对应匹配米种和米水比例以及烹饪曲线,则会出现米饭口感不理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储料仓、煲体盖、煲体和识别模块,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当所述煲体盖盖合所述煲体时,所述煲体盖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所述储料仓内的物料能够被输送至所述烹饪空间,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S200:判断所述储料仓内的物料量是否发生变化;
S300:当所述储料仓内的物料量发生变化时,判断所述识别模块是否识别出物料种类信息;
S400:当所述识别模块没有识别出物料种类信息时,向用户发送第二提醒信息,提醒用户输入物料种类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可用于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设置有能够存放物料(例如大米)的储料仓,当烹饪器具检测到储料仓内的物料量发生变化后,可以判断识别模块是否识别出与烹饪信息相关的物料种类信息,而且,当检测到识别模块没有识别出物料种类信息时,能够向用户及时发送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输入物料种类信息。由此,在执行烹饪功能之前,烹饪器具能够准确知晓待烹饪米种信息,以便在后续烹饪过程中准确调用与该米种信息相应的米水比例及烹饪曲线,烹饪出口感好的米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所述控制方法中,在所述S400中,还包括:
当所述识别模块识别出物料种类信息后,以当前识别出的物料种类信息作为待烹饪的物料种类信息。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使得烹饪器具在识别出物料种类信息后,能够自动地完善烹饪信息,以便于执行后续的烹饪功能。
可选地,所述控制方法中,在所述S400中,还包括:
当获取用户输入的物料种类信息后,以所述用户输入的物料种类信息作为待烹饪的物料种类信息。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使得烹饪器具在获取用户输入的物料种类信息后,能够自动地完善烹饪信息,以便于执行后续的烹饪功能。
可选地,所述控制方法中,在所述S300中,还包括:
当所述储料仓内的物料量没有发生变化时,将烹饪器具之前存储的物料种类、物料量信息作为待烹饪的物料种类信息。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使得烹饪器具在物料量没有发生变化之后,自动地获取之前存储的物料种类、物料量信息,完善烹饪信息,以便于执行后续的烹饪功能。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储料仓内的物料量是否发生变化为所述烹饪器具在未执行烹饪功能的状态下进行的。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能够确保烹饪器具在非烹饪状态下检测储料仓内的物料量是否发生变化,以提高烹饪器具判断的准确性。
可选地,所述储料仓具有储料仓盖,所述控制方法中,在所述S200之前,还包括:
S100:获取所述储料仓盖的开闭状态;
S110:当所述储料仓盖处于打开状态时,向用户发送第一提醒信息,提醒用户添加物料。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使得烹饪器具在获知储料仓盖处于打开状态时,及时地提醒用户加入物料。
可选地,所述控制方法中,在所述S110中,还包括:
当所述储料仓盖处于关闭状态时,将烹饪器具之前存储的物料种类、物料量信息作为待烹饪的物料种类信息。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使得烹饪器具获知储料仓盖没有被打开时,直接以之前存储的物料种类、物料量信息来执行后续的烹饪功能,保证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
可选地,所述控制方法中,在所述S110之后,还包括:
S120:获取所述储料仓盖的开闭状态,当所述储料仓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执行所述S200。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当烹饪器具检测到储料仓盖处于关闭状态时,能够稳定地执行后续的烹饪功能,保证烹饪过程的连续性。
可选地,所述控制方法中,在所述S120中,还包括:
当所述储料仓盖处于打开状态时,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的烹饪指令,当接收到用户的所述烹饪指令时,执行所述S200。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当烹饪器具接收到用户的烹饪指令,能够强制地执行后续的烹饪功能,保证烹饪过程的连续性。
可选地,所述控制方法中,在所述S120中,还包括:
当没有接收到用户的所述烹饪指令时,检测所述储料仓盖处于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长T1是否超过预设时长T2,若是,则执行所述S200。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当烹饪器具检测到储料仓盖打开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能够自动地执行后续的烹饪功能,保证烹饪过程的连续性。
可选地,所述控制方法中,还包括:
S500:获取用户选择的烹饪功能,并根据所述待烹饪的物料种类信息执行所述烹饪功能。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当烹饪器具获知烹饪功能后,能够根据之前得到的物料种类信息调整烹饪功能的参数信息并执行烹饪功能,保证烹饪器具能够正常地运行。
可选地,所述S500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烹饪功能判断烹饪所需要的加料量,并检测所述储料仓内的储料量;
当检测到所述储料量小于所需要的加料量时,向用户发送第三提醒信息,提醒用户向储料仓内添加物料。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在执行烹饪功能的过程中,烹饪器具能够自动地判断烹饪所需要的加料量和储料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在当前储料量不足以执行烹饪功能时及时地提醒用户,避免烹饪中出现误操作,确保烹饪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水箱,所述S500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烹饪功能判断烹饪所需要的加水量,并检测所述水箱内的储水量;
当检测到所述储水量小于所需要的加水量时,向用户发送第四提醒信息,提醒用户向水箱内加水。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在执行烹饪功能的过程中,烹饪器具能够自动地判断烹饪所需要的加水量和储水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在当前储水量不足以执行烹饪功能时及时地提醒用户,避免烹饪中出现误操作,确保烹饪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所述S500中,还包括:
当所述储料量和所述储水量均大于烹饪所需要的加料量和加水量时,执行所述烹饪功能。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烹饪器具能够在储料量和储水量均充足的情况下稳定地执行烹饪功能,实现自动化烹饪,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储料仓、煲体盖、煲体和识别模块,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当所述煲体盖盖合所述煲体时,所述煲体盖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所述储料仓内的物料能够被输送至所述烹饪空间,其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构造为控制所述烹饪器具执行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设置有能够存放物料的储料仓,当烹饪器具检测到储料仓内的物料量发生变化后,可以判断识别模块是否识别出与烹饪信息相关的物料种类信息,而且,当检测到识别模块没有识别出物料种类信息时,能够向用户及时发送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输入物料种类信息。由此,在执行烹饪功能之前,烹饪器具能够准确知晓待烹饪米种信息,以便在后续烹饪过程中准确调用米种相应的米水比例及烹饪曲线,烹饪出口感好的米饭,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详细流程图;以及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烹饪器具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烹饪器具 20:煲体
21:内锅 30:煲体盖
40:储料仓 41:储料仓盖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发明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使用该控制方法的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可以是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电加热器具。此外,烹饪器具除了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等其他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主要包括煲体和机体。下面将首先描述烹饪器具的各个部件。
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10包括煲体20和机体。机体的底部具有底座和由底座向上延伸的主体,煲体20能够被放置在底座上并且可以从底座上取下。煲体20包括煲体座、煲体盖30和设置在煲体座中的内锅21。煲体座可分离地坐设于底座上。内锅21可取出地放置在煲体座中,当煲体盖30盖合至煲体座时,煲体盖30与内锅21之间形成烹饪空间。煲体盖3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其底部的内盖(图中未详细示出)和密封圈(图中未详细示出),以配合内锅21形成密封保温。
机体的上部具有储料仓40,以便于储存大米或小米等食材。储料仓40的顶部设置有储料仓盖41,储料仓盖41能够打开或关闭储料仓40,以便于用户及时补充食材。其中,当储料仓盖41关闭储料仓40时,储料仓盖41和储料仓40之间可以形成密封,以对食材进行保鲜。储料仓40的下部构造为漏斗状,底部具有出米口,使得食材能够在重力作用下由出米口流出储料仓40,进而流入到煲体20的烹饪空间中。机体上还可以设置水箱,其优选设置在机体的后侧,用于存储烹饪所需要的水。本发明的烹饪器具10能够实现自动地加米、水进行烹饪。
底座上设置有供电模块和加热模块,示例性地,该供电模块可以包括与外界电源相适配的插头,插头插接外界电源后可以为加热模块供电,供电模块也可以配置为容置在底座中的电池。当煲体20放置在底座上时供电模块可以向加热模块供电,同时加热模块可以对煲体中的内锅21进行加热。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加热模块可以为电磁线盘加热,例如,其可以包括线圈盘和盘绕在线圈盘上的线圈,以使得当通电时,加热模块可以产生热量以加热内锅21。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加热模块也可以配置为其他结构。
烹饪器具10还可以具有感温装置,例如设置在煲体盖30中的上感温装置和/或设置在内锅下方的下感温装置。
如图4所示,烹饪器具10可以包括控制模块100,用于实现对烹饪器具10的烹饪控制。例如控制模块100可以为微处理单元(Micro Control Unit,简称MCU)。加热模块160与控制模块100电连接。下感温装置和上感温装置均连接至烹饪器具10的控制模块100,以在感测到内锅21的温度之后将感测到的温度信号反馈至控制模块100,从而控制模块100能够基于温度信号对烹饪的过程实现更精确的控制。其中,当内锅21置于煲体20的内锅收纳部时,下感温装置可以感测内锅21的底壁的温度,例如,下感温装置可以与底壁直接或间接接触。
应注意,尽管此时示意性地描述了烹饪器具10的部分结构,但是这些列举仅是示例性地,其不能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的结构限定。
下面将结合图2至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烹饪器具10的控制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该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
S200:判断所述储料仓内的物料量是否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储料仓40内设置有米量检测模块130,米量检测模块130能够实时检测储料仓40内的米量,即大米重量。并且,如图4所示,米量检测模块130与控制模块100电连接,米量检测模块130能够将检测到的与米量相关的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100,由此,控制模块100能够实时地获知储料仓40内的米量,从而能够判断储料仓40内的米量在预定时间段内的变化情况。
示例性地,米量检测模块130可以为设置在储料仓40底部的重量检测装置,其能够检测储料仓40内大米的重量。
进一步地,本控制方法中,还包括:
S300:当所述储料仓内的物料量发生变化时,判断所述识别模块是否识别出物料种类信息;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的烹饪器具10还包括识别模块120,该识别模块120能够获取大米的米种信息。并且,如图4所示,识别模块120与控制模块100电连接,其能够将获取的米种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100。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识别模块120可以为扫描头或者用户的终端设备(例如手机等),米种信息可以为大米的种类、生产地、生产日期等。大米的包装袋或者包装盒上设置有诸如条形码、二维码或者NFC电子标签的识别码,识别码具有与当前大米对应的米种信息。由此,识别模块120可以采取扫描、拍摄或者靠近这些识别码的方式获取识别码上的米种信息。
当控制模块100通过米量检测模块130检测到储料仓40内的米量发生变化之后,则说明用户已经向储料仓40内添加了新的大米,此时控制模块100将会判断识别模块120是否获取新的米种信息,该米种信息可能与该新添加的大米相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在通常情况下,用户将米放入储料仓40之后将不再取出,当米量发生变化时,可能是烹饪器具10正在执行烹饪功能,储料仓40内的大米被输送至烹饪空间,此时储料仓40内的米量将会减少,也可能是在烹饪功能被执行之前,用户向储料仓40内添加大米,此时储料仓40内的米量将会增加。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中,判断储料仓40内的物料量是否发生变化为烹饪器具10在未执行烹饪功能的状态下进行的。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S200是在烹饪功能被执行之前(或者也可以是烹饪功能被执行的初始阶段)进行的,由此,本控制方法的步骤S200中检测到储料仓40内的米量发生变化时说明储料仓40内的米量增加。
不同的大米需要采取不同参数信息的烹饪方式才能够保证烹饪效果,由此,当用户向储料仓40内添加新的大米后,需要借助识别模块120识别出对应的米种信息,及时地调整后续烹饪中的米水比例以及烹饪曲线,以保证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本控制方法中,还包括:
S400:当所述识别模块没有识别出物料种类信息时,向用户发送第二提醒信息,提醒用户输入物料种类信息。
具体地,当烹饪器具10判断出识别模块120没有识别出米种信息时,即说明烹饪器具10没有获取与该新的大米相对应的米种信息,如果继续执行烹饪,无法保证后续的烹饪步骤中的烹饪方式与当前的新添加的大米相对应,无法确保烹饪质量。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在没有获取米种信息时,烹饪器具10可以向用户发送第二提醒信息,提醒用户输入大米信息,以保证烹饪器具10在后续执行烹饪功能的过程中能够针对性地调整至与当前新添加的大米对应的烹饪方式。
此外,本控制方法中,在S400中,还包括:
当所述识别模块识别出物料种类信息后,以当前识别出的物料种类信息作为待烹饪的物料种类信息。
可以理解,当识别模块120识别出米种信息之后,烹饪器具10获取到与当前新添加的大米对应的米种信息,在后续的烹饪步骤中,需要以当前获取的米种信息为基础执行烹饪功能。因此,可以将当前识别出的米种信息作为待烹饪的米种信息,以便于执行后续的烹饪。
进一步地,本控制方法中,在S300中,还包括:
当所述储料仓内的物料量没有发生变化时,将烹饪器具之前存储的物料种类、物料量信息作为待烹饪的物料种类信息。
可以理解,如果控制模块100检测到储料仓40内的米量没有发生变化,则说明用户没有向储料仓40内添加新的大米,在后续执行烹饪功能的过程中,可以以之前存储在烹饪器具中的米种、米量信息为基础以执行烹饪。因此,在本控制方法中,当储料仓40内的米量不变时,可以将之前存储的米种、米量信息作为待烹饪的米种信息,以便于执行后续的烹饪。
为了能够有效地检测储料仓40内米量的变化,并能够及时地提醒用户,本控制方法中,在S200之前,还包括:
S100:获取所述储料仓盖的开闭状态;
S110:当所述储料仓盖处于打开状态时,向用户发送第一提醒信息,提醒用户添加物料。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的烹饪器具10还包括仓盖检测模块140,仓盖检测模块140能够检测储料仓盖41的开闭状态。而且,如图4所示,仓盖检测模块140与控制模块100电连接,其能够将检测到的储料仓盖41的开闭状态发送至控制模块100。示例性地,仓盖检测模块140可以是磁敏开关(例如霍尔元件、干簧管等)、光电开关(例如光遮断器等)、触点式开关(例如微动开关等)。
本实施方式中,当烹饪器具10上电之后,仓盖检测模块140随即实时检测储料仓盖41的开闭状态,并将检测到的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100,控制模块100由此能够实时获取储料仓盖41的开闭状态。其中,当检测到储料仓盖41处于打开状态时,说明用户可能会向储料仓40内加米,此时,烹饪器具10可以向用户发送第一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添加大米。对此,本实施方式中的烹饪器具10可以具有指示模块170,而且指示模块170与控制模块100电连接。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指示模块170可以包括显示屏和扬声器,用户可以借助显示屏获知烹饪器具10当前的使用状态,并操作烹饪器具10,以实现用户和烹饪器具10之间的交互,扬声器则可以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用户。由此,当烹饪器具10需要向用户发送第一提醒信息时,控制模块100可以控制显示屏显示出提醒信息,也可以控制扬声器发出的报警信息。
此外,烹饪器具10可以具有存储模块110,存储模块110存储有与烹饪功能相关的信息,也存储有与米种、米量相关的信息,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存储模块110能够存储储料仓40之前放入的大米的米种、米量等信息,而且存储模块110与控制模块100电连接。由此,在烹饪器具10上电之后,在获取储料仓盖41的开闭状态之前,烹饪器具10的控制模块100还可以从存储模块110中读取之前存储的米种、米量等信息,以备后续执行烹饪功能。
进一步地,本控制方法中,在S110中,还包括:
当所述储料仓盖处于关闭状态时,将烹饪器具之前存储的物料种类、物料量信息作为待烹饪的物料种类信息。
具体地,在烹饪器具10上电之后,烹饪器具10的控制模块100通过仓盖检测模块140获知储料仓盖41始终处于关闭状态时,则说明储料仓盖41从上电之后就没有被打开过,用户也没有向储料仓40内添加新的大米。由此,在后续执行烹饪功能的过程中,会对之前存储在储料仓40内的大米进行烹饪,而且烹饪器具10的存储模块110中储存有与该之前存储的大米相对应的米种、米量信息,此时,烹饪器具10可以将之前存储的米种、米量信息作为待烹饪的米种信息,以便于执行后续的烹饪。
本控制方法中,在S110之后,还包括:
S120:获取所述储料仓盖的开闭状态,当所述储料仓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执行所述S200。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检测到储料仓盖41处于打开状态之后,用户可能会向储料仓40内添加大米,在此期间,仓盖检测模块140将持续检测储料仓盖41的开闭状态,控制模块100能够持续地获取储料仓盖41的开闭状态。
当检测到储料仓盖41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之后,可以继续执行S200,以进一步地判断储料仓40内的大米重量是否发生变化,判断用户是否向储料仓40内添加新的大米。
本实施方式中,除了检测到储料仓盖41处于关闭状态之后继续执行S200之外,还可以通过获取用户的烹饪指令来继续执行S200,具体地:
本控制方法中,在S120中,还包括:
当所述储料仓盖41处于打开状态时,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的烹饪指令,当接收到用户的所述烹饪指令时,执行所述S200。
具体地,当储料仓盖41或者仓盖检测模块140出现故障时,控制模块100将无法准确地获知储料仓盖41的开闭状态,例如,控制模块100可能会持续地获知储料仓盖41处于打开状态,从而使得烹饪器具10无法有效地执行后续的烹饪功能,这可能会影响整个烹饪功能的正常运行。为了能够有效地执行后续的烹饪,烹饪器具10可以直接获取用户的烹饪指令,并能够根据该烹饪指令继续执行烹饪功能。例如,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当用户向储料仓40内添加大米后,即使控制模块100检测到储料仓盖41一直处于打开状态,用户也能够向烹饪器具10输入烹饪指令,使得烹饪器具10可以直接强制性地执行S200,以保证后续的烹饪功能能够被正常地执行。
此外,除了获取用户的烹饪指令之后继续执行S200之外,还可以通过计时的方式来继续执行S200,具体地:
本控制方法中,在S120中,还包括:
当没有接收到用户的所述烹饪指令时,检测所述储料仓盖处于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长T1是否超过预设时长T2,若是,则执行所述S200。
具体地,当储料仓盖41被打开后,用户可能会忘记关闭储料仓盖41,为了保证烹饪功能能够被正常地执行,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控制模块100获知储料仓盖41处于打开状态之后就开始计时,而且在检测到储料仓盖41打开后的持续时长T1超过预设时长T2之后,直接执行S200。
可以理解,控制模块100具有计时功能,同时设定有储料仓盖41能够处于打开状态的最大持续时长,即预设时长T2。当储料仓盖41被打开之后,控制模块100就开始计时,如果控制模块100既没有检测到储料仓盖41被关闭,也没有接收到用户的烹饪指令,那么当累计计时的持续时长T1超过预设时长T2之后,烹饪器具10将强制性地执行S200,检测储料仓40内米量的变化情况,以保证后续的烹饪功能能够被正常地执行。由此,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当用户在打开储料仓盖41向储料仓40内添加大米后,即使忘记关闭储料仓盖41,烹饪器具依然能够在预设时长之后开始自行地执行烹饪功能,以保证后续的烹饪功能能够被正常地执行。
可见,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储料仓盖41开闭状态的变化判断用户是否向储料仓40内添加新的大米,其中,当检测到储料仓盖41处于打开状态之后,可以采取检测储料仓盖41是否被关闭、用户是否输入烹饪指令、储料仓盖41打开后的持续时长T1是否超过预设时长T2这三种判断方式来保证后续的烹饪功能能够被继续执行,而且上述三种判断方式中只需要其中一个满足条件就使得烹饪器具10继续执行S200,从而有效地保证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本控制方法中,还包括:
S500:获取用户选择的烹饪功能,并根据所述待烹饪的物料种类信息执行所述烹饪功能。
本实施方式中,当烹饪器具10根据储料仓盖41的开闭状态和储料仓40内米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各自相对应的待烹饪的米种信息之后,用户可以在烹饪器具10上输入想要执行的烹饪功能,烹饪器具10获取用户选择的烹饪功能之后,可以以待烹饪的米种信息为基础,调整烹饪方式中的参数信息,执行当前的烹饪功能。
在执行烹饪功能的过程中,烹饪器具10还可以获知其自身的用于烹饪的物料是否能够有效地完成当前的烹饪功能,具体地:
本控制方法中,在S500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烹饪功能判断烹饪所需要的加料量,并检测所述储料仓内的储料量;
当检测到所述储料量小于所需要的加料量时,向用户发送第三提醒信息,提醒用户向储料仓内添加物料。
可以理解,当烹饪器具10获取用户选择的烹饪功能后,可以根据当前的烹饪功能计算出整个烹饪过程中所需要的加米量,同时,烹饪器具10还会检测储料仓40内当前的储米量,只有在储米量大于所需要的加米量时,烹饪功能才能够正常地被执行,保证烹饪效果。其中,当检测到储料仓40内的储米量小于所需要的加米量时,说明当前的米量不足,烹饪器具10将不能有效地执行该烹饪功能,此时,需要向用户发送第三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向储料仓40内加米。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的烹饪器具10还设置有水量检测模块150,水量检测模块150能够检测水箱内的水量。而且,如图4所示,水量检测模块150与控制模块100电连接。
由此,在本控制方法中,在S500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烹饪功能判断烹饪所需要的加水量,并检测所述水箱内的储水量;
当检测到所述储水量小于所需要的加水量时,向用户发送第四提醒信息,提醒用户向水箱内加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判断加米量和储米量相类似地,烹饪器具10还可以根据当前的烹饪功能计算出整个烹饪过程中所需要的加水量,控制模块100通过水量检测模块150检测水箱内的储水量,只有在储水量大于所需要的加水量时,烹饪功能才能够正常地被执行,保证烹饪效果。其中,当检测到水箱内的储水量小于所需要的加水量时,说明当前的水量不足,烹饪器具10将不能有效地执行该烹饪功能,此时,需要向用户发送第四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向水箱内加水。
进一步地,本控制方法中,在S500中,还包括:
当所述储料量和所述储水量均大于烹饪所需要的加料量和加水量时,执行所述烹饪功能。
具体而言,当烹饪器具10的控制模块100检测到储料仓40内存储的米量和水箱内存储的水量均满足本次烹饪功能所需要的量时,可以执行烹饪功能。
可以理解,在执行烹饪功能的过程中,水箱内的水需要能够按量地加入至烹饪空间中,以使得烹饪功能能够被有效地执行。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烹饪器具10还包括自动加水模块181和流量检测模块182,自动加水模块181和流量检测模块182均与控制模块100电连接。其中,自动加水模块181可以是水泵,其能够在控制模块100的控制下将水从水箱中泵入内锅21中,流量检测模块182则能够在加水的过程中检测加入内锅21中的水量。此外,烹饪器具10还可以包括与控制模块100电连接的自动加米模块190,其能够借助其自身的电机等驱动机构将储料仓40内的大米输送至内锅21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的具体结构已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出详细描述,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上述的所有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流程、步骤仅是示例。除非发生不利的效果,否则可以按与上述流程的顺序不同的顺序进行各种处理操作。上述流程的步骤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加、合并或删减。
此外,上述的所有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命令、命令编号和数据项仅是示例,因此可以以任何方式设置这些命令、命令编号和数据项,只要实现了相同的功能即可。各优选实施例的终端的单元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整合、进一步划分或删减。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储料仓、煲体盖、煲体和识别模块,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当所述煲体盖盖合所述煲体时,所述煲体盖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所述储料仓内的物料能够被输送至所述烹饪空间,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S200:判断所述储料仓内的物料量是否发生变化;
S300:当所述储料仓内的物料量发生变化时,判断所述识别模块是否识别出物料种类信息;
S400:当所述识别模块没有识别出物料种类信息时,向用户发送第二提醒信息,提醒用户输入物料种类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中,在所述S400中,还包括:
当所述识别模块识别出物料种类信息后,以当前识别出的物料种类信息作为待烹饪的物料种类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中,在所述S400中,还包括:
当获取用户输入的物料种类信息后,以所述用户输入的物料种类信息作为待烹饪的物料种类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中,在所述S300中,还包括:
当所述储料仓内的物料量没有发生变化时,将烹饪器具之前存储的物料种类、物料量信息作为待烹饪的物料种类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储料仓内的物料量是否发生变化为所述烹饪器具在未执行烹饪功能的状态下进行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具有储料仓盖,所述控制方法中,在所述S200之前,还包括:
S100:获取所述储料仓盖的开闭状态;
S110:当所述储料仓盖处于打开状态时,向用户发送第一提醒信息,提醒用户添加物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中,在所述S110中,还包括:
当所述储料仓盖处于关闭状态时,将烹饪器具之前存储的物料种类、物料量信息作为待烹饪的物料种类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中,在所述S110之后,还包括:
S120:获取所述储料仓盖的开闭状态,当所述储料仓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执行所述S2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中,在所述S120中,还包括:
当所述储料仓盖处于打开状态时,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的烹饪指令,当接收到用户的所述烹饪指令时,执行所述S2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中,在所述S120中,还包括:
当没有接收到用户的所述烹饪指令时,检测所述储料仓盖处于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长T1是否超过预设时长T2,若是,则执行所述S200。
11.根据权利要求2、3、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中,还包括:
S500:获取用户选择的烹饪功能,并根据所述待烹饪的物料种类信息执行所述烹饪功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00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烹饪功能判断烹饪所需要的加料量,并检测所述储料仓内的储料量;
当检测到所述储料量小于所需要的加料量时,向用户发送第三提醒信息,提醒用户向储料仓内添加物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水箱,所述S500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烹饪功能判断烹饪所需要的加水量,并检测所述水箱内的储水量;
当检测到所述储水量小于所需要的加水量时,向用户发送第四提醒信息,提醒用户向水箱内加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00中,还包括:
当所述储料量和所述储水量均大于烹饪所需要的加料量和加水量时,执行所述烹饪功能。
15.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储料仓、煲体盖、煲体和识别模块,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当所述煲体盖盖合所述煲体时,所述煲体盖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所述储料仓内的物料能够被输送至所述烹饪空间,其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构造为控制所述烹饪器具执行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2011624258.0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Pending CN1146806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4258.0A CN114680637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4258.0A CN114680637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80637A true CN114680637A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35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24258.0A Pending CN114680637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8063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13773C2 (ru)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терфейс для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напитков
JP2003000426A (ja) 全自動電気炊飯器
CN107669091A (zh) 烹饪系统、烹饪用底座和烹饪方法
CN108415298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415292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724812A (zh) 智能煮蛋器
CN211795800U (zh) 烹饪器具
JP2005118150A (ja) 炊飯器
CN114680637A (zh) 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CN107865575B (zh) 烹饪器具及应用该烹饪器具进行烹饪的烹饪方法
CN211454658U (zh) 测量厨房用具中的消费品的使用的系统
CN111374518B (zh) 烹饪器具和烹饪方法
CN111110018B (zh)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压力控制方法
CN110881877A (zh) 一种用于控制调料使用量的装置及方法
KR100892157B1 (ko) 전기밥솥 표시 제어방법
CN110250919A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烹饪器具
CN111380709A (zh) 烹饪器具的故障检测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11685575A (zh)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
CN109953634B (zh) 烹饪方法、烹饪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21178014A (ja) 加熱調理システム、加熱調理器、および端末装置
KR102226616B1 (ko) 포토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조리 기기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215777189U (zh) 烹饪器具
CN212912786U (zh) 烹饪器具
CN220192742U (zh) 一种智能烹饪设备
CN112869547B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