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92742U - 一种智能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92742U
CN220192742U CN202321236988.2U CN202321236988U CN220192742U CN 220192742 U CN220192742 U CN 220192742U CN 202321236988 U CN202321236988 U CN 202321236988U CN 220192742 U CN220192742 U CN 220192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sensor
heating
val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369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黄闻霞
张菱
刘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369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92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92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92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烹饪设备,该智能烹饪设备包括:锅体,包括锅壁、以及位于锅壁相对的两侧的锅盖和锅底;锅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孔;开关模块,包括阀体和阀体控制单元;阀体设置于所述通气孔内;至少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温度探测端和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端;第一温度探测端探测锅体内靠近锅盖处的温度;加热模块,加热锅体;加热模块包括加热控制端;控制器,包括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阀体信号输出端和加热信号输出端;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与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端连接,阀体信号输出端与阀体控制单元电连接,加热信号输出端与加热控制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在防止溢锅的同时,确保锅体内的食材均匀且快速的加热。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烹饪设备因具有加热时间和加热方式可控等优点,而备受青睐,成为目前各类烹饪器具的主流产品之一。
但是,由于现有的智能烹饪设备的加热时间和加热方式固定,无法对意外的情况作出反应,例如在采用智能烹饪设备执行煲、煮的烹饪方式时,出现煲/煮的食材上下层沸腾不均匀,食材翻滚不均匀,营养物质溶出不充分,溢锅等问题,无法保证食材在较优的条件下进行烹饪,从而将影响食材的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烹饪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达到防溢锅及均匀食材受热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烹饪设备,包括:
锅体,包括锅壁、以及位于所述锅壁相对的两侧的锅盖和锅底;所述锅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孔;
开关模块,包括阀体和阀体控制单元;所述阀体设置于所述通气孔内;
至少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温度探测端和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温度探测端探测所述锅体内靠近所述锅盖处的温度;
加热模块,加热所述锅体;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加热控制端;
控制器,包括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阀体信号输出端和加热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阀体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阀体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加热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加热控制端电连接。
可选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锅壁靠近所述锅盖的边缘处;和/或,
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锅盖上。
可选的,所述锅盖包括锅盖中心区域和围绕所述锅盖中心区的锅盖周边区;
当所述锅盖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时,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第一温度探测端位于所述锅盖中心区;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锅盖周边区。
可选的,所述锅盖包括与所述锅壁连接的锅盖连接区、以及与所述锅盖连接区相对的锅盖开盖区;
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中心区远离所述锅盖开盖区一侧的所述周边区。
可选的,所述锅壁包括与所述锅盖连接的锅壁连接区、以及与所述锅壁连接处相对的锅壁开盖区;
当所述锅壁靠近所述锅盖的边缘处设置有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时,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第一温度探测端位于所述锅壁开盖区与所述锅壁连接区之间的所述锅壁边缘处。
可选的,所述智能烹饪设备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二温度探测端和第二检测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温度探测端探测所述锅底处的温度;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二检测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检测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检测信号输出端连接
可选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锅体上;和/或,
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加热模块上。
可选的,当所述锅体设置有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时,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第二温度探测端位于所述锅体的锅底上。
可选的,所述加热模块包括与所述锅底接触的加热面;
当所述加热模块设置有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时,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第二温度探测端位于所述加热面上。
可选的,所述智能烹饪设备还包括:
操作面板,包括操作指令发送端;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操作指令接收端;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端与所述操作指令接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锅体的锅盖上设置通气孔,且在通气孔内设置开关模块的阀体,同时,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第一温度探测端探测锅体中靠近所述锅盖处的温度,以在加热模块对锅体的锅底进行加热时,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第一温度探测端能够实时探测锅体中靠近锅盖处的温度,并将该温度反馈至控制器,使得控制器能够基于第一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通过阀体控制单元控制通气孔内的阀体的开启或关闭,以及控制加热模块对锅体进行加热的温度,如此能够在第一温度传感器探测到锅体中靠近锅盖处的温度过高时,及时打开通气孔内的阀体,使得气体及时散出,起到防止溢锅的作用,同时,通过及时控制加热模块对锅体进行加热的温度,能够防止温度较高时,食材在锅中翻滚而出现受热不均匀的现象,从而在能够防溢锅的同时,提高食材受热的均匀性,进而在采用该智能烹饪设备对食物进行烹饪时,能够使得所烹饪的食物具有较佳的口感,提高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中:10、锅体,11、锅壁,12锅盖,13、锅底,121、通气孔;20、开关模块,21、阀体,22、阀体控制单元;31、第一温度传感器,311、第一温度探测端,out31、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端;32、第二温度传感器,321、第二温度探测端,out32、第二检测信号输出端;40、加热模块,con40、加热控制端;50、控制器,in51、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in52、第二检测信号输入端,out51、阀体信号输出端,out52、加热信号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目前,对食材进行烹饪的常见烹饪方式包括煎、炒、炸、蒸、煮等,其中,采用煮的烹饪方式对食材进行烹饪时,需要时刻关注食材烹饪器具中的状态,防止食材在烹饪器具中过渡翻滚而受热不均,或者出现溢锅等,这将耗费用户的时间和精力,即使是现有的智能烹饪设备也无法避免该现象的产生,从而影响所烹饪食材的口感和用户体验。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烹饪设备,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框图,参考图1-3,该智能烹饪设备包括锅体10、开关模块20、至少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加热模块40和控制器50;其中,锅体10包括锅壁11、以及位于锅壁11相对的两侧的锅盖12和锅底13;锅盖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孔121;开关模块20包括阀体21和阀体控制单元22,阀体21设置于通气孔121内,阀体控制单元22用于控制阀体21打开或闭合;第一温度传感器31包括第一温度探测端311和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端out31;第一温度探测端311探测锅体10内靠近锅盖12处的温度;加热模块40用于加热锅体10;加热模块40包括加热控制端con40;控制器50包括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in51、阀体信号输出端out51和加热信号输出端out52;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in51与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端out31连接,阀体信号输出端out51与阀体控制单元22连接,加热信号输出端out52与加热控制端con40连接。
其中,锅体10可以为锅底13的尺寸与锅盖12的尺寸相当的平底锅或蒸煮锅,也可以为锅底13的尺寸小于锅盖12的尺寸的煎炒锅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如图1所示,锅盖12与锅壁11可以转动连接在一起,或者,如图2所示,锅盖12与锅壁11也可以互不连接,相互独立,其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第一温度探测端311可以为一温度探针,该温度探针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能够对锅体10内靠近锅盖12处的温度进行探测,且不影响正常的烹饪过程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锅体10内靠近锅盖12处可以为:在锅盖12与锅壁11和锅底13组成的密闭空间时,该密闭空间中与锅盖12之间的竖直距离为预设距离的位置,该预设距离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cm-5cm。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端out31与控制器50的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in51可以电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电连接为通过相应的导体进行接触式的连接,无线通信连接为通过蓝牙、ZigBee或WIFI等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连接,在能够实现信号收发功能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连接的定义不做具体限定。
开关模块20可以包括电磁阀,此时阀体控制单元22可以包括电磁阀的线圈和/或电磁阀驱动电路,阀体21可以为常开阀体或常闭阀体,当阀体21为常开阀体时,若电磁阀的线圈未通电,则阀体21为打开的状态,若向电磁阀的线圈通电,则能够使得阀体21吸合,阀体21处于闭合的状态;而当阀体21为常闭阀体时,若电磁阀线圈未通电,则阀体21为闭合的状态,若向电磁阀线圈通电,则阀体21会处于打开的状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体21打开时,锅体10内部的密闭空间通过通气孔121与外界环境连通,阀体21闭合时,锅体10内部的密闭空间与外界隔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阀体21为常闭阀体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实例性的说明。其中,阀体控制单元22与控制器50的阀体信号输出端out51可以电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加热模块40可以电磁加热的方式为锅体10进行加热,也可以燃烧天然气的方式为锅体10进行加热,其加热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其中,加热模块40与锅体10可以为一体结构,或者,加热模块40也可以与锅体10相互独立。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锅体10与加热模块40可以设置于同一壳体中,即锅体10与加热模块40为一体结构,此时,加热模块40可以环绕锅体10的锅壁11,或者,加热模块40可以设置于锅体10的锅底13处,或者,可以同时在锅壁11的周围和锅底13侧设置加热模块,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在另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锅体10与加热模块40相互独立,此时加热模块40可以匹配不同的锅体10,锅体10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加热模块40,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也不做具体限定。其中,加热模块41的加热控制端con40与控制器50的加热信号输出端out52同样可以为电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
具体的,以锅体10与加热模块40相互独立为例,结合参考图2和图3,在加热模块40对锅体10进行加热的过程中,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第一温度探测端311能够实时对锅体10中靠近锅盖12处的温度进行探测,并将所探测的温度转换为相应的温度探测信号,并由其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端out31输出;控制器50的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in51能够接收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端out31输出的温度探测信号,并根据该温度探测信号确定锅体10中靠近锅盖12处的温度,以使控制器50基于所确定的温度,由其阀体信号输出端out51输出相应的阀体控制信号,以及由其加热信号输出端out52输出相应的加热控制信号;阀体控制单元22在接收到阀体控制信号时,可以根据该阀体控制信号控制阀体21打开或闭合;同时,加热模块40的加热控制端con40接收到加热控制信号后,会根据该加热控制信号调节其对锅体10进行加热的加热温度、时间、速度等参数。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当用户将智能烹饪设备的当前运行模式设置为煲汤模式时,加热模块40会根据用户所设置的运行模式,采用与该煲汤模式相对应的加热方式对锅体10进行加热;此时,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第一温度探测端311启动实时探测锅体10内靠近其锅盖12处的温度,并将对应的温度探测信号通过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端out31输出;控制器50的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in51接收到对应的温度探测信号,并根据该温度探测信号确定出锅体10内靠近其锅盖12处的温度,当该温度大于溢锅温度阈值T1时,可以确定出锅体10内的食材即将溢出锅体10外,此时,控制器50的阀体信号输出端out51可以向阀体控制单元22提供控制阀体21打开的阀体控制信号,以使阀体控制单元22控制阀体21处于打开状态,锅体10内部与外界环境通过通气孔121连通,使得锅体10内的热量通过通气孔121散出,以对锅体10内的食材进行降温;同时,在锅体10内的食材即将溢出时,锅体10内的食材通常处于沸腾的状态,使得锅体10内的食材上下翻滚,从而使得食材受热不均、破损等,影响其最终的口感,此时,控制器50可以通过其加热信号输出端out52输出控制加热模块40进行降温的加热控制信号,以在加热模块40的加热控制端con40接收到该加热控制信号时,能够降低其对锅体10进行加热的温度。如此,在防溢锅的同时,还能够达到控制锅体10内食材均匀受热的目的。
相应的,在阀体21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第一温度探测端311探测到的锅体10内靠近锅盖12处的温度小于或等于设定温度T2,控制器50的阀体信号输出端out51可以输出控制阀体21处于闭合状态的阀体控制信号,以使得阀体控制单元22接收到该阀体控制信号时,能够控制阀体21处于闭合状态,使得锅体10内形成密闭的空间,确保锅体10内的食材能够快速成熟;在阀体21闭合后,若第一温度探测端311再次探测到锅体10内靠近锅盖12处的达到溢锅阈值温度T1,控制器50的阀体信号输出端out51可再次输出控制阀体21处于打开状态的阀体控制信号至阀体控制单元22,直至完成对锅体10内的食材的烹饪。同时,在加热模块40对锅体10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当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第一温度探测端探测到的温度小于设定温度T2时,控制器50的加热信号输出端out52也可以输出控制加热模块40进行升温的加热控制信号,以使加热模块40的加热控制端con40接收到该加热控制信号时,能够快速升温,快速对锅体10进行加热,保证锅体10内的食材在一特定的温度范围内,使得锅体10内的食材快速且均匀地成熟。
其中,设定温度T2可以小于溢锅温度阈值T1,溢锅温度阈值T1通常接近锅体10内食材的沸腾温度阈值,而设定温度T2为锅体10内食材不再沸腾的温度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仅示例性以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第一温度探测端311探测到的温度大于溢锅温度阈值T1时,控制器50的阀体信号输出端out51输出控制阀体打开的阀体控制信号的同时,控制器50的加热信号输出端out52也会输出控制加热模块40进行降温的加热控制信号,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在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第一温度探测端311探测到的温度大于溢锅温度阈值T1时,控制器50可以仅通过其阀体信号输出端out51输出控制阀体21打开的阀体控制信号,而加热模块40可以继续保持原加热方式对锅体10进行加热,而不执行降温的过程;或者,在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第一温度探测端311探测到的温度大于溢锅温度阈值T1时,控制器50也可以仅通过其加热信号输出端out52输出控制加热模块40进行降温的加热控制信号,而阀体21仍可以处于闭合的状态,在能够达到防溢锅的同时,对食材快速且均匀地加热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相应的,对于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第一温度探测端311探测到温度小于设定温度T2情况,上述仅示例性地以控制器50的阀体信号输出端out51输出控制阀体21处于闭合状态的阀体控制信号的同时,加热信号输出端out52也会输出控制加热模块40进行升温的加热控制信号为例进行了说明。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当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第一温度探测端311探测到温度小于设定温度T2时,控制器50可以仅通过其阀体信号输出端out51输出控制阀体21处于闭合状态的阀体控制信号,而加热模块40保持原有的加热方式不变;或者,当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第一温度探测端311探测到温度小于设定温度T2时,阀体21可以仍处于打开状态,加热模块40保持原有的加热方式继续运行预设时间后,控制器50的加热信号输出端out52再输出控制加热模块40进行升温的加热控制信号。在能够实现防溢锅的同时,对食材快速且均匀加热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在第一温度传感器探测到锅体中靠近锅盖处的温度过高时,及时打开通气孔内的阀体,使得气体及时散出,起到防止溢锅的作用,同时,通过及时控制加热模块对锅体进行加热的温度,能够防止温度较高时,食材在锅体内翻滚而出现受热不均匀的现象,从而在防溢锅前提下,能够提高食材受热的均匀性,进而在采用该智能烹饪设备对食物进行烹饪时,能够使得所烹饪的食物具有较佳的口感,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烹饪设备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即智能烹饪设备中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当设置有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时,第一温度传感器31可以设置在同一位置处,也可以分散设置于不同的位置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至少部分第一温度传感器31设置于锅盖12上,即部分第一温度传感器31或全部第一温度传感器31设置于锅盖12上。此时,在锅盖12与锅壁11和锅底13组成锅体10的密闭空间时,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第一温度探测端311可以由锅盖12朝向锅体10的密闭空间延伸,以在智能烹饪设备运行过程中,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第一温度探测端311能够探测到锅体10内食材的温度。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至少部分第一温度传感器31可以设置于锅壁11靠近锅盖12的边缘处,即部分第一温度传感器31或全部第一温度传感器31设置于锅壁11靠近锅盖12的边缘处。此时,在锅盖12与锅壁11和锅底13组成锅体10的密闭空间时,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第一温度探测端311可以由锅壁11朝向锅体10的密闭空间延伸,使得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第一温度探测端311能够探测到锅体10内食材的温度。
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框图,结合参考图4和图5,当智能烹饪设备包括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时,可以将一部分第一温度传感器31设置于锅壁11靠近锅盖12的边缘处,另一部分第一温度传感器31设置于锅盖12上,图中示例性的以智能烹饪设备包括两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为例,此时锅壁11靠近锅盖12的边缘处设置有一第一温度传感器31,锅盖12上也设置有一第一温度传感器,使得锅壁11和锅盖12上的各第一温度传感器31能够同时对锅体10内靠近锅盖12处的食材温度进行探测,并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端out31输出相应的温度检测信号。
相应的,当智能烹饪设备包括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时,控制器50可以包括与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in51,此时,各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端out31分别与各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in51一一对应电连接,以使得控制器50的各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in51能够分别接收各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端out31输出的温度探测信号,并根据各温度探测信号确定出与各温度探测信号对应的各探测温度,将所确定的各探测温度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中值中的一者确定为锅体10内靠近锅盖12处的温度,以提高对锅体10内靠近锅盖12处的温度进行探测时的探测准确性。
可选的,如图1所示,锅盖12包括锅盖中心区域A12和围绕锅盖中心区A12的锅盖周边区B12;当锅盖12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31时,该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第一温度探测端311位于锅盖中心区A12;通气孔121位于锅盖周边区B12。如此,通过位于锅盖中心区A12的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第一温度探测端311探测锅体10内靠近锅盖12处的中心区域的温度,使得所探测的温度更为准确,从而能够更为准确地防止溢锅;同时,通过将通气孔121设置于锅盖周边区B12,使得第一温度传感器31和通气孔121分布于锅盖12的不同区域,以防止两者相互影响,从而能够提高智能烹饪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当锅盖12与锅壁11连接在一起时,锅盖12还可以包括与锅壁11连接的锅盖连接区1201、以及与所述锅盖连接区1201相对的锅盖开盖区1202;此时,可以将通气孔121设置于中心区A12远离锅盖开盖区1202一侧的周边区B12,以防止用户打开锅盖12时,由通气孔121散出的气体烫伤用户,提高智能烹饪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当锅盖12与锅壁11连接在一起时,锅壁11同样可以包括与锅盖12连接的锅壁连接区1101、以及与锅壁连接区1101相对的锅壁开盖区1102;当锅壁11靠近锅盖12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31时,该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第一温度探测端311位于锅壁开盖区1102与锅壁连接区1101之间的锅壁边缘处,如此,能够防止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设置位置影响锅体10中锅盖12打开或关闭。
可选的,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框图,参考图7-9,智能烹饪设备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2,该第二温度传感器32包括第二温度探测端321和第二检测信号输出端out32;第二温度探测端321能够探测锅底13处的温度;此时,控制器50还包括第二检测信号输入端in52;该第二检测信号输入端in52与第二检测信号输出端out32连接。
其中,第二温度传感器32的结构可以与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结构相同或不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第二检测信号输入端in52与第二检测信号输出端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电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也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第二温度传感器32的第二温度探测端321能够探测锅底13处的温度,使得第二温度传感器32将所探测到的温度转换为控制器50能够识别的温度探测信号,并由其第二检测信号输出端out32输出;控制器50的第二检测信号输入端in52接收到该温度探测信号后,能够基于该温度探测信号确定出锅底13处的温度,并根据其所确定的温度,控制阀体信号输出端out51输出的阀体控制信号和/或控制加热信号输出端out52输出的加热控制信号。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当用户将智能烹饪设备的当前运行模式设置为煮粥的模式时,加热模块40会根据用户所设置的运行模式,采用与煮粥模式相对应的加热方式对锅体10进行加热;此时,第一温度传感器31的第一温度探测端311启动并实时探测锅体10内靠近其锅盖12处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32的第二温度探测端321启动并实时探测锅底13处的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31根据其第一温度探测端311所检测到的温度通过其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端out31输出第一温度探测信号,第二温度传感器32根据其第二温度探测端321所检测到的温度通过其第二检测信号输出端out32输出第二温度探测信号;控制器50的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in51接收第一温度探测信号,控制器50的第二检测信号输入端in52接收第二温度探测信号,控制器50可以先根据第二温度探测信号确定锅底13处的温度是否到达食材的沸腾温度T3;若达到食材的沸腾温度T3,则再根据第一温度探测信号确定出靠近锅盖12处的温度是否达到溢锅温度阈值T1,若达到溢锅温度阈值T1,则可以确定出锅体10内的食材即将溢出锅体10外,此时,控制器50的阀体信号输出端out51可以向阀体控制单元22提供控制阀体21打开的阀体控制信号,同时,控制器的加热信号输出端out52输出控制加热模块40进行降温的加热控制信号,以使阀体控制单元22控制通气孔121内的阀体21处于打开状态,加热模块40降低其对锅体10进行加热的温度,使得锅体10内的食材进行降温。在阀体21处于打开状态且加热模块40进行降温时,控制器50可以判断根据其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in51接收到的第一温度探测信号确定的温度是否小于食材的沸腾温度T3,若是,则控制器50的阀体信号输出端out51可以输出控制阀体21闭合的信号,以使得阀体控制单元22控制阀体21处于闭合状态;同时,控制器50可以判断根据其第二检测信号输入端in52接收到的第二温度探测信号确定的温度是否小于食材的沸腾温度T3,若是,则在加热模块40保持降温的状态继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器50的加热信号输出端out52可以输出控制加热模块40进行升温的控制信号,以使得加热模块40能够快速升温,快速对锅体10进行加热,保证锅体10内的食材在一特定的温度范围内。相应的,当阀体21再次处于闭合状态时,可以继续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3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2持续进行温度探测,并循环上述过程,从而在防止溢锅的同时,能够确保锅体10内的食材快速且均匀地加热,直至对锅体10内的食材烹饪结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对锅体内靠近锅盖处和锅底处的温度进行检测,以使控制器结合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探测的温度,输出相应的阀体控制信号和加热控制信号,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对阀体和加热模块控制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智能烹饪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烹饪设备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2,即智能烹饪设备中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2,当设置有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2时,第二温度传感器32可以设置在同一位置处,也可以分散设置于不同的位置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如图7所示,至少部分第二温度传感器32设置于锅体10上,此时,该第二温度传感器32的第二温度探测端321可以位于锅体10的锅壁11靠近锅底13的边缘处,和/或,该第二温度传感器32也可以位于锅体10的锅底13上,在能够实现对锅底13处的温度进行探测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至少部分第二温度传感器32设置于加热模块40上,此时,加热模块40至少用于对锅体10的锅底13进行加热,以能够通过设置于加热模块40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32直接或间接地探测锅底13处的温度。
其中,当加热模块40包括与锅底13接触的加热面401,且加热模块40中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32时,该第二温度传感器32的第二温度探测端321可以位于加热面401上,以在智能烹饪设备进行烹饪的过程中,第二温度传感器32的第二温度探测端321能够与锅底13接触,使得第二温度传感器32的第二温度探测端321可以直接探测到锅底13处的温度;而当第二温度传感器32设置于加热模块40内部时,第二温度传感器32的第二温度探测端321不与锅底13接触,此时第二温度传感器32的第二温度探测端321可以探测加热模块40的加热温度,以确定出锅底13处的温度。在第二温度传感器32能够探测到锅底13处的温度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烹饪设备的结构框图,结合参考图10和图11,当智能烹饪设备包括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2时,可以将一部分第二温度传感器32设置于锅体10上,另一部分第二温度传感器32设置于加热模块40上,图中示例性的以智能烹饪设备包括两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2为例,此时锅体10上设置有一第一温度传感器31,加热模块40上也设置有一第一温度传感器,使得锅体10和加热模块40上的各第二温度传感器32能够同时对锅底13处的温度进行探测,并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二检测信号输出端out33输出相应的温度检测信号。
相应的,当智能烹饪设备包括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2时,控制器50可以包括与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2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检测信号输入端in52,此时,各第二检测信号输出端out32分别与各第二检测信号输入端in52一一对应电连接,以使得控制器50的各第二检测信号输入端in52能够分别接收各第二检测信号输出端out32输出的温度探测信号,并根据各温度探测信号确定出与各温度探测信号对应的各探测温度,将所确定的各探测温度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中值中的一者确定为锅底13处的温度,以提高对锅底13处的温度进行探测时的探测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智能烹饪设备还可以包括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可以包括触摸按键和/或机械按键,以供用户操作,该操作面板可以设置于锅体上,也可以设置于加热模块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操作面板可供用户进行操作的按键包括但不限于模式选择按键、启动按键、开盖按键、定时按键等。
操作面板还包括操作指令发送端;此时,控制器还包括操作指令接收端;操作指令发送端与操作指令接收端连接,且操作指令发送端与操作指令接收端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电连接和无线通信连接,以在用户操控操作面板上的按键时,该操作面板能够将对应的操作指令发送至控制器,以使得控制器能够获知智能烹饪设备的运行模式等。
此外,操作面板还可以包括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可以显示当前运行模式、运行时间、运行剩余时间、当前加热温度等信息,以使用户能够通过显示模块直观获知智能烹饪设备的工作状态。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包括锅壁、以及位于所述锅壁相对的两侧的锅盖和锅底;所述锅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孔;
开关模块,包括阀体和阀体控制单元;所述阀体设置于所述通气孔内;
至少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温度探测端和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温度探测端探测所述锅体内靠近所述锅盖处的温度;
加热模块,加热所述锅体;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加热控制端;
控制器,包括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阀体信号输出端和加热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阀体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阀体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加热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加热控制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锅壁靠近所述锅盖的边缘处;和/或,
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锅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锅盖中心区域和围绕所述锅盖中心区的锅盖周边区;
当所述锅盖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时,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第一温度探测端位于所述锅盖中心区;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锅盖周边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与所述锅壁连接的锅盖连接区、以及与所述锅盖连接区相对的锅盖开盖区;
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中心区远离所述锅盖开盖区一侧的所述周边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壁包括与所述锅盖连接的锅壁连接区、以及与所述锅壁连接处相对的锅壁开盖区;
当所述锅壁靠近所述锅盖的边缘处设置有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时,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第一温度探测端位于所述锅壁开盖区与所述锅壁连接区之间的所述锅壁边缘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二温度探测端和第二检测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温度探测端探测所述锅底处的温度;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二检测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检测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检测信号输出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锅体上;和/或,
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加热模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锅体设置有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时,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第二温度探测端位于所述锅体的锅底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包括与所述锅底接触的加热面;
当所述加热模块设置有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时,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第二温度探测端位于所述加热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操作面板,包括操作指令发送端;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操作指令接收端;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端与所述操作指令接收端连接。
CN202321236988.2U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智能烹饪设备 Active CN220192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6988.2U CN220192742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智能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6988.2U CN220192742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智能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92742U true CN220192742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3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36988.2U Active CN220192742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智能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92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78010A1 (zh) 一种水位控制智能电饭锅
CN104257268B (zh) 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CN206284815U (zh) 一种电饭煲
WO2014075923A1 (en) A food preparation appliance operated on an induction heating cooktop
CN209463859U (zh) 一种水位控制智能电饭锅
CN105768860A (zh) 电压力锅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压力锅
CN106820937B (zh) 微波煮饭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微波煮饭器具
JP2008034228A (ja) 加熱調理器
CN109871050B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07562091B (zh) 电烹饪器及其烹饪过程中的加料识别方法、装置
EP1646828B1 (en) Electric ove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uch an oven
CN106610038A (zh) 电磁炉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磁炉
CN208610569U (zh) 烹饪器具
CN220192742U (zh) 一种智能烹饪设备
CN107912962B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
CN106642234A (zh) 电烹饪器以及电烹饪器的烹饪控制方法
CN211299452U (zh) 带有电子显示器的炊具以及安装至炊具的电子装置
CN109907661B (zh) 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
CN106264160B (zh) 电烹饪器的烹饪类型的识别方法和电烹饪器
CN102644946B (zh) 烹饪装置
CN207604818U (zh) 电磁炉锅具及其电磁炉炊具
CN209863294U (zh) 一种可恒定控制任意温度的烹饪装置
CN208740624U (zh) 烹饪器具
CN109752970B (zh)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的检测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JP3870041B2 (ja) 炊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