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0640A - 电动车辆及其上下电的控制方法、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辆及其上下电的控制方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70640A
CN114670640A CN202210188121.8A CN202210188121A CN114670640A CN 114670640 A CN114670640 A CN 114670640A CN 202210188121 A CN202210188121 A CN 202210188121A CN 114670640 A CN114670640 A CN 1146706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ower
charging
mod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881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宇坤
张志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881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706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70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06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23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2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responding to state of charge [So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及其上下电的控制方法、系统。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辆的上电控制领域;一种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车辆处于待机状态,读取车辆的第一端口信号;根据第一端口信号选择执行对应的上下电模式;读取车辆的第二端口信号;及在第二端口信号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车辆从上下电模式下切换至待机状态;即待机状态选择上下电模式,在快充模式和慢充模式时通过第二端口信号实时进行反馈,每次都需要重新回到待机模式进行切换;该种方式确保了切换的高压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无效切换和控制节点宕机。

Description

电动车辆及其上下电的控制方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辆的上电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动车辆及其上下电的控制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的纯电动车辆上下电逻辑简单,定义的上下电流程不够完善,对上下电过程中涉及到的各控制器之间的信号交互、各控制器自身的状态切换以及过程中所需时间、被控制对象响应控制器命令的切换逻辑没有进行充分考虑,车辆情况若与理想情况稍有出入,就会出现上下电故障,如一般情况下,车辆将快充充电枪和慢充充电枪同时连接的状态,定义为故障状态,不会进行任何操作。一些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整车控制逻辑陷入混乱,造成不可预期的后果。
因此如何设置更合理的模式切换时序,实现了在车辆快充模式和慢充模式的合理切换,避免了车辆在充电模式中无效地切换和不必要的停机。是现有技术所需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车辆,以解决现有的车辆在充电模式中无效地切换,限制了车辆的模式切换效率和车辆的高压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实现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通过对车辆上下电的控制进行更为合理有效的切换,以提高车辆的切换效率和高压安全性。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系统,以控制器和各硬件的配合,将方法通过程序的方式封装于控制器中实现对应的步骤,从而完成应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车辆处于待机状态,读取车辆的第一端口信号;根据第一端口信号选择执行对应的上下电模式;读取车辆的第二端口信号;在第二端口信号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车辆从上下电模式下切换至待机状态。
在本申请可选的方案中,第一端口信号包括:激活信号、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信号、电池电量信号的至少一者;第二端口信号包括: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信号、钥匙状态信号及高压连接状态信号、电池电量信号的至少一者。
在本申请可选的方案中,上下电模式包括快充模式和慢充模式;根据第一端口信号选择执行对应的上下电模式包括:在第一端口信号满足预设的第一映射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车辆的上下电模式切换至快充模式;在第一端口信号满足第二映射条件的情况下,当车辆的上下电模式切换至慢充模式。
在本申请可选的方案中,第一映射条件包括:同时满足快充唤醒激活,并且快充充电枪连接以及快充充电未完成;第二映射条件包括:同时满足慢充唤醒激活,慢充充电枪连接、快充唤醒未激活以及慢充充电未完成。
在本申请可选的方案中,在第二端口信号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车辆从上下电模式下切换至待机状态包括:在第二端口信号满足第一切换条件时,控制车辆停止快充模式并切换至待机状态;其中,第一切换条件包括以下的任一种:快充上下电ECU状态检测超时故障、快充上电高压检测超时故障、快充上下电绝缘故障超时状态、快充上电继电器断开状态检测超时故障、快充上电高压互锁检测超时故障、快充充电完成、快充故障、快充充电枪未连接、快充唤醒未激活。
在本申请可选的方案中,在第二端口信号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车辆从上下电模式下切换至待机状态包括::在第二端口信号满足第二切换条件时,控制车辆停止慢充模式并切换至待机状态;其中,第二切换条件包括以下的任一种:慢充上下电ECU状态检测超时故障、电池故障检测超时,慢充上下电绝缘故障超时状态、慢充上电继电器断开状态检测超时故障、慢充上电高压互锁检测超时故障、慢充充电完成、慢充充电枪未连接、慢充唤醒未激活、快充唤醒。
在本申请可选的方案中,控制方法还包括:在预设的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一端口信号,控制车辆进入预休眠模式
在本申请可选的方案中,控制方法还包括:在预休眠模式下,保存存储器中的记录信息;在保存完毕后,进入休眠模式;其中,记录信息包括APP数据、DCM信息、DTC故障码、快照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感器组,用于连接车辆的第一端口;第二传感器组,用于连接车辆的第二端口;控制器,被配置成执行以下步骤:确定车辆处于待机状态,读取第一传感器组的第一端口信号;根据第一端口信号选择执行对应的上下电模式,上下电模式包括快充模式和慢充模式;读取第二传感器组的第二端口信号;在第二端口信号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车辆从上下电模式下切换至待机状态;其中,第一端口信号包括快充激活信号、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信号、及电池电量信号,第二端口信号包括充电线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钥匙状态及高压连接状态。
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包括如上的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系统。
最后,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该指令用于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的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在待机状态下读取车辆的第一端口信号,从而根据预设的第一端口信号和上下电模式的映射关系,在上下电模式进行选择执行;当车辆进入上下电模式后,其通过读取第二端口信号,根据第二端口信号的反馈选择性切换至待机状态再次进行选择,从而形成控制链循环。即待机状态选择上下电模式,在快充模式和慢充模式时通过第二端口信号实时进行反馈,每次都需要重新回到待机状态进行切换;该种方式确保了切换的高压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无效切换和控制节点宕机。
另外,因第一端口信号和第二端口信号分别对应不同的端口数据,如第二端口信号通过考虑充电线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钥匙状态及高压连接状态,以设置更合理的模式切换时序,实现了在车辆快充模式和慢充模式的合理切换,避免了车辆在充电模式中无效地切换,提升了车辆的模式切换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个总发明构思中提供的控制系统的连接拓扑图
图2是本发明年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系统控制器所执行的逻辑方块图;
图3展示了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展示了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中步骤S102的具体流程图;
图5展示了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中步骤S104的具体流程图;及
图6展示了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中另一流程图。
以上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控制系统;
101、第一传感器组; 102、第二传感器组;
201、第一端口组; 202、第二端口组;
10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应当理解,本文给出的具体实施例是出于向本领域技术人员解释的目的,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1展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个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系统的连接拓扑图;
该控制系统100包括:
第一传感器组101,用于连接车辆的第一端口组201,以读取第一端口信号;
第二传感器组102,用于连接车辆的第二端口组202,以读取第二端口信号;
控制器103,控制器103和第一传感器组101和第二传感器102电性连接,可以通过CAN总线结构输出的形式,也可以是分别一一对接,以接收第一传感器组101和第二传感器组102所检测的第一端口信号及第二端口信号,并根据第一端口信号和第二端口信号控制车辆当前的上下电模式。
其中,上述所提到的上下电模式包括:快充模式和慢充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快充模式和慢充模式的区别在于:慢充是充电桩(电网)输出交流电,不直接给车载电池充电,要通过车载充电机转换成为直流电;快充则是充电桩输出直流电,直接给车载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以上所称的第一端口组201及第二端口组202并不代表某一端口,而是表征多个对应的端口的组合,同理,与其适配的第一传感器组101和第二传感器组102也是对应的多个相应传感器的组合。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端口组201可以是电池电量的端口、用户触发激活信号的端口、充电接口连接处的端口的组合,那么此时第一传感器组101相对应的可以是电量传感器(检测电池电量信号)、第一信号检测传感器(检测是否接收到激活信号)、及第二信号传感器(检测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的组合。在以上设置下,控制器103接收的为整合的多个信号,通过预存在控制器103中的操作码指令,根据信号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控制策略。
控制器103不限定为特定的控制器,可以指代整车控制器或者各管理模块的控制器,如电池管理模块、电机管理模块的单一控制器。
如图2所示,图2是本发明年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系统100控制器所执行的逻辑方块图;在一个总的控制策略中,将车辆和电池管理相关的模式分为五个状态,分别是休眠模式、待休眠模式、待机模式、快充模式以及慢充模式;具体的控制逻辑如下:
初始时车辆在休眠模式q1的状态下,控制器103被配置成:
接收到激活信号,从休眠模式q1切换至待机模式q2;
其中,激活信息可以包括:车钥匙激活、快充唤醒激活、慢充唤醒激活或者其他激活信息的任一种。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休眠模式q1可以被理解为低能耗模式,以减少电动汽车电池的能量消耗,使得电池保持充足的电量,另一方避免当CAN多路数据传输系统中的某个控制单元出现故障时发生亏电现象。待机模式q2即车辆处于待机状态,如用户打开点火开关时,整车控制器,及电池管理模块,电机控制模块等所有控制器均位于待机进行初始化。
当车辆位于待机模式q2时,此时进行以下逻辑判断:
1、当控制器103接收到第一端口信号(在预设的第一时间t1内),此时执行根据第一端口信号选择对应的上下电模式;
2、控制器103在预设的第一时间t1内未接收到第一端口信号,此时执行控制车辆进入预休眠模式q3。
可以理解,在用户进行对应响应的情况下,即满足控制器103在预设的第一时间t1内接收到第一端口信号,此时控制器103根据所接收的第一端口信号进行对应的映射,因此来选取对应映射的上下电模式,以实现对车辆进行充电。
相反的,即满足控制器103未在预设的第一时间t1接收到第一端口信号,则表示用户在未作任何响应,此时控制器103执行将车辆切换至预休眠模式q3,以避免用户忘记操作的情况下长期待机,节约电能。
一方面,对于前者所提到的根据第一端口信号选择对应的上下电模式,控制器103被配置成:
在第一端口信号满足预设的第一映射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车辆的上下电模式切换至快充模式q4;
在第一端口信号满足预设的第二映射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车辆的上下电模式切换至慢充模式q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映射条件包括:同时接收到快充唤醒激活信号、快充充电枪连接信号以及快充充电未完成信号;
第二映射条件包括:同时接收到满足慢充唤醒激活信号,慢充充电枪连接信号、快充唤醒未激活信号以及慢充充电未完成信号。
可以理解,通过建立第一端口信号和上下电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继而控制器103根据所接受的第一端口信号选择进入快充模式q4或者慢充模式q5,且映射条件设置为:只有多种信号同时满足的情况予以允许切换。由此提升了的上下点模式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对于后者所提到的预休眠模式q3下,控制器103被配置成:
保存存储器中的记录信息;
在保存完毕后,进入休眠模式q1。
其中,记录信息包括APP数据、DCM信息、DTC故障码、快照信息。
可以理解,当用户在车辆位于待机模式q2的状态下,第一时间t1内未作相关响应的时候,控制器103控制车辆进入预休眠模式q3,此时控制器开始将各数据和相关参数保存,控制车辆进入休眠模式q1。该控制方式主要是为了在用户无功能需求时进入掉电微弱的休眠状态,以防止蓄电池亏电
进一步地,当车辆处于快充模式q4或者慢充模式q5的情况下,此时控制器103开始读取第二端口信号;第二端口信号满足对应的切换条件时,控制器103将车辆从快充模式q4或者慢充模式q5重新切换至待机模式q2,也就是待机模式。具体地,控制器103被配置成:
在第二端口信号满足第一切换条件时,控制车辆停止快充模式q4并切换至待机状态(待机模式q2);
在第二端口信号满足第二切换条件时,控制车辆停止慢充模式q5并切换至待机状态(待机模式q2);
其中,第一切换条件包括以下的任一种:快充故障检测信号、快充充电完成信号、快充故障信号、快充充电枪未连接信号、快充唤醒未激活信号。
第二切换条件包括以下的任一种:慢充故障检测信号、慢充充电完成信号、慢充充电枪未连接信号、慢充唤醒未激活信号、快充唤醒信号。
其中,快充故障检测信号包括以下的任一种:快充上下电ECU状态检测超时故障信号、快充上电高压检测超时故障信号、快充上下电绝缘故障超时状态信号、快充上电继电器断开状态检测超时故障信号、快充上电高压互锁检测超时故障信号;
慢充故障检测信号包括以下的任一种:慢充上下电ECU状态检测超时故障信号、电池故障检测超时信号,慢充上下电绝缘故障超时状态信号、慢充上电继电器断开状态检测超时故障信号、慢充上电高压互锁检测超时故障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在快充模式q4或者慢充模式q5下,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第二端口信号作为判断要素,当第二端口信号满足上述的第一切换条件或者第二切换条件时,使其切换至待机状态(即待机模式q2),从而进行新的判断,即在待机状态重新选择上下电模式,通过上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应的第一传感器组101和第二传感器组102进行连接,并通过控制器103实行严格的切换控制,从而保证上下电控制的安全和可靠性。且第一端口信号和第二端口信号分别对应不同的端口数据,如第二端口信号通过考虑充电线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钥匙状态及高压连接状态,以设置更合理的模式切换时序,实现了在车辆快充模式q4和慢充模式q5的合理切换,避免了车辆在充电模式中无效地切换,提升了车辆的模式切换效率。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首先通过在待机状态下读取车辆的第一端口信号,从而根据预设的第一端口信号和上下电模式的映射关系,在快充模式q4和慢充模式q5进行选择并执行;当车辆进入快充模式q4或者慢充模式q5后,其通过读取第二端口信号,根据第二端口信号的反馈选择性切换至待机状态再次进行选择,从而形成控制链循环。即待机状态选择上下电模式,在快充模式q4和慢充模式q5时通过第二端口信号实时进行反馈,每次都需要重新回到待机状态进行切换;该种方式确保了切换的高压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无效切换和控制节点宕机。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图3展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即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确定车辆处于待机状态,读取车辆的第一端口信号;
步骤S102、根据第一端口信号选择执行对应的上下电模式;
步骤S103、读取车辆的第二端口信号;
步骤S104、在第二端口信号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车辆从上下电模式下切换至待机状态。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下电模式包括快充模式和慢充模式,第一端口信号包括快充激活信号、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信号、及电池电量信号,第二端口信号包括充电线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钥匙状态及高压连接状态。
可以理解,当车辆进入上下电模式后,其通过读取第二端口信号,根据第二端口信号的反馈选择性切换至待机状态再次进行选择,从而形成控制链循环。即待机状态选择上下电模式,在上下电模式时通过第二端口信号实时进行反馈,每次都需要重新回到待机状态进行切换;该种方式确保了切换的高压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无效切换和控制节点宕机。
请参阅图4,图4展示了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中步骤S102的具体流程图;根据第一端口信号选择执行对应的上下电模式包括:
步骤S1021、在第一端口信号满足预设的第一映射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车辆的上下电模式切换至快充模式;
步骤S1022、在第一端口信号满足第二映射条件的情况下,当车辆的上下电模式切换至慢充模式。
第一映射条件包括:同时满足快充唤醒激活,并且快充充电枪连接以及快充充电未完成;
第二映射条件包括:同时满足慢充唤醒激活,慢充充电枪连接、快充唤醒未激活以及慢充充电未完成。
请参阅图5,图5展示了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中步骤S104的具体流程图;在第二端口信号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车辆从上下电模式下切换至待机状态包括:
步骤S1041、在第二端口信号满足第一切换条件时,控制车辆停止快充模式并切换至待机状态;
其中,第一切换条件包括以下的任一种:快充上下电ECU状态检测超时故障、快充上电高压检测超时故障、快充上下电绝缘故障超时状态、快充上电继电器断开状态检测超时故障、快充上电高压互锁检测超时故障、快充充电完成、快充故障、快充充电枪未连接、快充唤醒未激活。
步骤S1042、在第二端口信号满足第二切换条件时,控制车辆停止慢充模式并切换至待机状态;
其中,第二切换条件包括以下的任一种:慢充上下电ECU状态检测超时故障、电池故障检测超时,慢充上下电绝缘故障超时状态、慢充上电继电器断开状态检测超时故障、慢充上电高压互锁检测超时故障、慢充充电完成、慢充充电枪未连接、慢充唤醒未激活、快充唤醒。
请参阅图6,图6展示了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中另一流程图;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1、在预设的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一端口信号,控制车辆进入预休眠模式;
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1、在预休眠模式下,保存存储器中的记录信息;
步骤S302、在保存完毕后,进入休眠模式;
其中,记录信息包括APP数据、DCM信息、DTC故障码、快照信息。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车辆处于待机状态,读取车辆的第一端口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端口信号选择执行对应的上下电模式;
读取车辆的第二端口信号;及
在所述第二端口信号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车辆从上下电模式下切换至待机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口信号包括:激活信号、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信号、电池电量信号的至少一者;
第二端口信号包括: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信号、钥匙状态信号及高压连接状态信号、电池电量信号的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电模式包括快充模式和慢充模式,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端口信号选择执行对应的上下电模式包括:
在所述第一端口信号满足预设的第一映射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车辆的上下电模式切换至快充模式;
在所述第一端口信号满足预设的第二映射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车辆的上下电模式切换至慢充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映射条件包括:
同时接收到快充唤醒激活信号、快充充电枪连接信号以及快充充电未完成信号;
所述第二映射条件包括:
同时接收到满足慢充唤醒激活信号,慢充充电枪连接信号、快充唤醒未激活信号以及慢充充电未完成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端口信号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车辆从上下电模式下切换至待机状态包括:
在所述第二端口信号满足第一切换条件时,控制车辆停止快充模式并切换至待机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切换条件包括接收到以下的任一种:快充故障检测信号、快充充电完成信号、快充故障信号、快充充电枪未连接信号、快充唤醒未激活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端口信号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车辆从上下电模式下切换至待机状态包括::
在所述第二端口信号满足第二切换条件时,控制车辆停止慢充模式并切换至待机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切换条件包括接收到以下的任一种:慢充故障检测信号、慢充充电完成信号、慢充充电枪未连接信号、慢充唤醒未激活信号、快充唤醒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快充故障检测信号包括以下的任一种:快充上下电ECU状态检测超时故障信号、快充上电高压检测超时故障信号、快充上下电绝缘故障超时状态信号、快充上电继电器断开状态检测超时故障信号、快充上电高压互锁检测超时故障信号;
所述慢充故障检测信号包括以下的任一种:慢充上下电ECU状态检测超时故障信号、电池故障检测超时信号,慢充上下电绝缘故障超时状态信号、慢充上电继电器断开状态检测超时故障信号、慢充上电高压互锁检测超时故障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预设的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一端口信号,控制车辆进入预休眠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预休眠模式下,保存存储器中的记录信息;
在保存完毕后,进入休眠模式;
其中,所述记录信息包括APP数据、DCM信息、DTC故障码、快照信息。
10.一种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感器组,用于连接车辆的第一端口组;
第二传感器组,用于连接车辆的第二端口组;
控制器,被配置成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车辆处于待机状态,读取所述第一传感器组的第一端口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端口信号选择执行对应的上下电模式,所述上下电模式包括快充模式和慢充模式;
读取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的第二端口信号;
在所述第二端口信号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车辆从上下电模式下切换至待机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端口信号包括快充激活信号、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信号、及电池电量信号,第二端口信号包括充电线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钥匙状态及高压连接状态。
11.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上下电的控制系统。
CN202210188121.8A 2022-02-28 2022-02-28 电动车辆及其上下电的控制方法、系统 Pending CN1146706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88121.8A CN114670640A (zh) 2022-02-28 2022-02-28 电动车辆及其上下电的控制方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88121.8A CN114670640A (zh) 2022-02-28 2022-02-28 电动车辆及其上下电的控制方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0640A true CN114670640A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72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88121.8A Pending CN114670640A (zh) 2022-02-28 2022-02-28 电动车辆及其上下电的控制方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706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83178A (zh) * 2022-11-04 2023-01-10 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包的运行状态监控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08066A1 (en) * 2017-01-26 2018-07-26 Borgward Trademark Holdings Gmbh Metho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vehicle for charging awakening
CN109334505A (zh) * 2018-10-24 2019-02-15 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充电唤醒方法
CN111660815A (zh) * 2020-05-20 2020-09-15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2224079A (zh) * 2020-09-15 2021-01-15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充电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002301A (zh) * 2019-12-18 2021-06-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3715625A (zh) * 2021-08-25 2021-11-30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高压上下电多目标使能控制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08066A1 (en) * 2017-01-26 2018-07-26 Borgward Trademark Holdings Gmbh Metho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vehicle for charging awakening
CN109334505A (zh) * 2018-10-24 2019-02-15 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充电唤醒方法
CN113002301A (zh) * 2019-12-18 2021-06-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1660815A (zh) * 2020-05-20 2020-09-15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2224079A (zh) * 2020-09-15 2021-01-15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充电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715625A (zh) * 2021-08-25 2021-11-30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高压上下电多目标使能控制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83178A (zh) * 2022-11-04 2023-01-10 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包的运行状态监控系统
CN115583178B (zh) * 2022-11-04 2024-04-26 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包的运行状态监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99908B2 (en) Large-format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identifies power degradation
CN110682822B (zh) 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US11245268B1 (en) Mode-based disabling of communiction bus of a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CN110723028A (zh) 一种基于bms的蓄电池智能补电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670640A (zh) 电动车辆及其上下电的控制方法、系统
WO2014188733A1 (ja) 電力制御装置、電力制御方法、及び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JP2012100383A (ja) 充電制御ユニット
CN108650282B (zh) 一种车辆远程上电的失效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068736B (zh) 车载存储设备的电源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3002301B (zh) 车辆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KR20200031931A (ko) Bms 인식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162785B (zh) Bms从板休眠控制方法及bms
CN113306438B (zh) 小功率直流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CN211603929U (zh) 一种行车电脑保护电路及控制系统
CN113370826A (zh) 充电桩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充电系统
EP4286209A1 (en) Power replenishment wake-u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ow-voltage battery
CN112977064A (zh) 低压蓄电池低电量充电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7755147A (zh) 一种电池包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介质
CN113665509B (zh) 车辆蓄电池的电量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17574B (zh) 多电力调度系统、数据传输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91662B (zh) 电压控制方法、整车控制器、电源分配单元及无人车
CN107707110A (zh) 一种电子导航系统
CN113002302B (zh) 上下电控制方法、整车控制器及车辆
JP2003196098A (ja) 車両運行管理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車載端末用記憶情報の書き換え方法及び車両運行管理システム用車載端末
CN117526504A (zh) 车辆蓄电池充电方法、装置、车载终端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