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59319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59319A
CN114659319A CN202111573789.6A CN202111573789A CN114659319A CN 114659319 A CN114659319 A CN 114659319A CN 202111573789 A CN202111573789 A CN 202111573789A CN 114659319 A CN114659319 A CN 114659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path
separator
partition
fram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37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59319B (zh
Inventor
小松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qu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qu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qu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qu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659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59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59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59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8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using du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201/00Insulation
    • F25D2201/10Insulation with respect to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7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air 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外形形状紧凑且能够减小风路阻力的风路开闭器的冰箱。冰箱(10)包括:多个风路(48),其供被吹送至储藏室的空气流通;以及风路开闭器(30),其对风路(48)进行开闭。风路开闭器(30)包括:隔板(31),其设置于各风路(48);以及隔板驱动部(33),其对隔板(31)的开闭动作进行驱动,隔板(31)沿着前后方向配置有多个,并且沿着左右方向配置有多个。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特别涉及具有设置于风路的风路开闭器的冰箱。
背景技术
通常,在冰箱中,通过鼓风机将由制冷循环的蒸发器冷却的空气经由吹送路径进行吹送,由此将储藏室冷却至冷却温度范围。
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包括多个挡板的双挡板装置。具体而言,这里,在左右方向上配置有多个挡板,使各挡板单独开闭,由此进行各吹送路径的开闭。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够精确地控制向各贮藏室吹送的空气的风量,能够将各储藏室冷却至规定的冷却温度范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948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7249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的各专利文献记载的挡板装置中,沿着左右方向配置有2个挡板。由此,在对3个以上的储藏室单独设置风路的情况下,需要追加配置挡板。如果挡板的个数增加,则挡板的外形形状变大,因此存在压迫冰箱的内部空间的问题。另外,存在在设置有各挡板的风路中风路阻力变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外形形状紧凑且能够减小风路阻力的风路开闭器的冰箱。
本发明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风路,其供被吹送至储藏室的空气流通;以及风路开闭器,其分别对所述风路进行开闭,所述风路开闭器包括:隔板,其与各所述风路对应地设置;以及隔板驱动部,其对所述隔板的开闭动作进行驱动,所述隔板沿着前后方向配置有多个,并且沿着左右方向配置有多个。
另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驱动部配置于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隔板彼此之间。
另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驱动部具有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肋部或凹部,使形成所述风路的风路绝热材与所述肋部或所述凹部紧密接触。
另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第1隔板;以及第2隔板,其与所述第1隔板相邻,在所述第1隔板的周围配置有第1隔板框部,在所述第2隔板的周围配置有第2隔板框部,在所述第1隔板框部与所述第2隔板框部之间的间隙,所述第1隔板框部和所述第2隔板框部中的任一方形成得比另一方高。
另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其特征在于: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隔板彼此之间形成有空洞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冰箱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风路,其供被吹送至储藏室的空气流通;以及风路开闭器,其分别对所述风路进行开闭,所述风路开闭器包括:隔板,其与各所述风路对应地设置;以及隔板驱动部,其对所述隔板的开闭动作进行驱动,所述隔板沿着前后方向配置有多个,并且沿着左右方向配置有多个。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冰箱,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外形形状紧凑且能够减小风路阻力的风路开闭器的冰箱。具体而言,隔板沿着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配置有多个,由此能够减小风路开闭器的风路阻力,还能够减小左侧的风路和右侧的风路之间的风量差。因此,能够将各储藏室高效地冷却至规定的温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驱动部配置于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隔板彼此之间。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冰箱,通过将隔板驱动部配置在隔板彼此之间,能够用1个隔板驱动部有效地对全部隔板的开闭动作进行驱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驱动部具有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肋部或凹部,使形成所述风路的风路绝热材与所述肋部或所述凹部紧密接触。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冰箱,通过使风路绝热材与设置于外壳的外表面的肋部或凹部紧密接触,能够将与隔板驱动部的外壳之间的间隙密闭,能够防止空气从两者之间的间隙泄漏。
另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第1隔板;以及第2隔板,其与所述第1隔板相邻,在所述第1隔板的周围配置有第1隔板框部,在所述第2隔板的周围配置有第2隔板框部,在所述第1隔板框部与所述第2隔板框部之间的间隙,所述第1隔板框部和所述第2隔板框部中的任一方形成得比另一方高。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冰箱,通过在第1隔板框部与第2隔板框部之间的间隙第1隔板框部和所述第2隔板框部中的任一方形成得比另一方高,能够容易地将风路绝热材的下端插入第1隔板框部与第2隔板框部之间的间隙。
另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其特征在于: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隔板彼此之间形成有空洞部。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冰箱,能够利用空洞部使隔板彼此绝热,能够防止在一个隔板为开状态时相邻的另一个隔板的驱动部发生冻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内部结构的侧方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风路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中构成风路的风路罩等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中构成风路的风路罩、风路绝热材、风路开闭器及风路罩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风路开闭器的图,(A)是从前侧上方观察风路开闭器的立体图,(B)是从后侧下方观察风路开闭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风路开闭器的图,(A)是从前侧上方观察风路开闭器及隔板的立体图,(B)是从前侧上方观察隔板框部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风路开闭器的图,(A)是从前方右侧观察风路开闭器的立体图,(B)是从前方右侧观察构成风路开闭器的各齿轮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风路开闭器的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风路开闭器的图,(A)是从前方左侧观察风路开闭器的立体图,(B)是从前方左侧观察构成风路开闭器的各齿轮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风路开闭器及风路绝热材的图,(A)是从前方上侧观察风路开闭器及风路绝热材的立体图,(B)是从后方下侧观察风路开闭器及风路绝热材的立体图,(C)是从前方上侧观察风路开闭器30的放大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风路开闭器及风路绝热材的图,(A)是从前方上侧观察风路开闭器及风路绝热材的立体图,(B)是从后方下侧观察风路开闭器及风路绝热材的立体图,(C)是从前方上侧观察风路开闭器30的放大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隔板及各风路的结构的剖开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隔板及各风路的动作的图,(A)是表示仅一个隔板为开状态的情况的截面图,(B)是表示仅另一个隔板为开状态的情况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冰箱
11 绝热箱体
111 外箱
112 内箱
113 绝热材
115 冷却室
12 冷藏室
121 小冷藏室
122 小冷藏室
13 冷冻室
14 设备室
15 蔬菜室
16 吹出口
161 压缩机
162 蒸发器
17 吹出口
18 绝热门
19 绝热门
20 绝热门
21 绝热门
221 返回口
222 返回口
223 返回口
224 返回风路
24 鼓风机
281 绝热壁
282 绝热壁
29 开口部
30 风路开闭器
31 隔板
311 隔板
312 隔板
313 隔板
314 隔板
32 隔板框部
321 隔板框部
3211 隔板壁部
322 隔板框部
3221 隔板壁部
323 隔板框部
3231 隔板壁部
324 隔板框部
3241 隔板壁部
33 隔板驱动部
34 电动机
35 电动机齿轮
361 从动齿轮
362 从动齿轮
363 从动齿轮
364 从动齿轮
365 传动齿轮
366 传动齿轮
371 板牙齿轮
372 板牙齿轮
373 板牙齿轮
374 板牙齿轮
38 外壳
40 凹部
41 风路绝热材
42 风路罩
43 风路绝热材
44 吹出口
45 吹出口
46 吹出口
47 吹出口
48 风路
481 风路
482 风路
483 风路
484 风路
49 抵接部
491 转动轴
492 转动轴
493 转动轴
494 转动轴
495 转动轴
496 转动轴
497 转动轴
498 转动轴
501 孔部
502 孔部
503 孔部
504 孔部
505 孔部
506 孔部
507 孔部
508 孔部
51 缝隙
521 插入部
522 插入部
531 间隙
532 间隙
54 开口
55 开口
56 开口
57 开口
581 开口部
582 开口部
583 开口部
584 开口部
60 空洞部
61 内表面
62 平坦面
63 外侧面
64 抵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10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同一部件原则上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适当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各方向,左右表示从前方观察冰箱10的情况下的左右。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冰箱10,例示了包括冷冻温度范围及冷藏温度范围的储藏室的装置,但冰箱10也可以仅具有冷冻温度范围的储藏室或仅具有冷藏温度范围的储藏室。
图1是整体地示出冰箱10的侧方截面图。冰箱10主要包括:绝热箱体11;以及储藏室,其形成于绝热箱体11的内部。作为该储藏室,自上方侧起形成有冷藏室12、蔬菜室15及冷冻室13。冷藏室12的前方开口被绝热门18封闭,蔬菜室15的前方开口被绝热门19封闭,冷冻室13的前方开口被绝热门20及绝热门21封闭。
在冷藏室12的内部下方形成有小冷藏室121及小冷藏室122。小冷藏室121及小冷藏室122被合成树脂板分隔。小冷藏室121及小冷藏室122例如是保存肉或鱼贝类等的保鲜室等。
绝热箱体11包括:外箱111,其采用钢板形成,被曲折加工成规定形状;内箱112,其采用合成树脂板形成,配置在外箱111的内侧;以及绝热材113,其填充在外箱111与内箱112之间。另外,冷藏室12和蔬菜室15被绝热壁281分隔,蔬菜室15和冷冻室13被绝热壁282划分。绝热壁281及绝热壁282具有与绝热箱体11同样的绝热构造。
在冷冻室13的后方形成有冷却室115。在冷却室115的内部配置有作为冷却器的蒸发器162。另外,在冰箱10的下端侧后方被划分形成有设备室14,在设备室14配置有压缩机161。蒸发器162及压缩机161形成了制冷剂压缩式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压缩机161、未图示的冷凝器、未图示的膨胀单元及蒸发器162。通过使制冷循环运转,利用蒸发器162对冷却室115的内部的空气进行冷却,并利用鼓风机24将该空气吹送至各储藏室,使各储藏室的室内温度成为规定的冷却温度范围。构成制冷循环的各构成设备由采用铜管等金属管形成的制冷剂配管彼此连接。
鼓风机24是对由蒸发器162冷却后的空气进行吹送的离心式鼓风机或轴流式鼓风机。风路48从鼓风机24朝向上方延伸。在风路48的上端形成有吹出口44,在中间部分形成有吹出口16。用于对冷藏室12进行冷却的空气从吹出口44及吹出口16被吹出。风路48的结构将在后文中参照图4来进行描述。
吹出口46是形成于小冷藏室122的后方的风路48的开口。用于对小冷藏室122进行冷却的空气从吹出口46被吹出。另外,吹出口47是形成于蔬菜室15的后方的风路48的开口。用于对蔬菜室15进行冷却的空气从吹出口47被吹出。
吹出口17是形成于冷却室115的前方的划分壁的开口,用于对冷冻室13进行冷却的空气从吹出口17被吹出。
风路开闭器30设置于风路48的下部,进行风路48的开闭动作。风路开闭器30的详细情况将在后文中参照图6等来进行描述。另外,风路开闭器30配置在鼓风机24的正上方。
图2是表示冰箱10的风路结构的主视图。在该图中,用虚线表示冷藏室12等。
如上所述,在鼓风机24的上方形成有风路48,在风路48的下部配置有风路开闭器30。在风路48形成有吹出口44、吹出口16、吹出口46及吹出口47。
返回风路224是连接蔬菜室15和冷却室115的风路,供将蔬菜室15冷却并返回冷却室115的空气流通。返回风路224在左右方向上在冰箱10的两端形成有2个。在返回风路224的上端形成有返回口221,对蔬菜室15进行了冷却的空气从返回口221向返回风路224流动。在返回风路224的下端形成有返回口222,从返回风路224返回冷却室115的空气经由返回口222。
在冷却室115形成有吹出口17,在吹出口17的下方侧形成有返回口223。被蒸发器162冷却后的空气经由吹出口17被吹出至冷冻室13,对冷冻室13进行了冷却的空气从返回口223返回冷却室115。
图3是表示在冰箱10中构成前述的风路48的风路罩42等的立体图。
风路罩42是安装于上述的冰箱10的内箱112的后表面、在其内部形成有风路48的部件。风路罩42与内箱112同样采用合成树脂板形成。
通过将风路罩42的上端面开口而形成有吹出口44。另外,在风路罩42的前表面从上方起形成有吹出口16、吹出口45、吹出口46、吹出口47。如上所述,空气从吹出口44及吹出口16被吹出至冷藏室12,空气从吹出口45及吹出口46被吹送至小冷藏室121及小冷藏室122,空气从吹出口47被吹送至蔬菜室15。
图4是表示在冰箱10中构成风路48的风路罩42、风路绝热材41、风路开闭器30及风路绝热材43的分解立体图。
风路绝热材41及风路绝热材43是形成风路48的部件,风路绝热材43组装于风路绝热材41的前侧的下端部。另外,风路绝热材41及风路绝热材43从前方被风路罩42覆盖。
风路绝热材41采用作为泡沫树脂等的绝热材形成,通过使其内部朝向前方凹陷,形成供被吹送的空气流通的风路482及风路484。通过在风路482的上端部分将风路绝热材41开口而形成有开口55,开口55的位置与风路罩42的吹出口46的位置一致。因此,在风路482中上升的空气经由开口55及吹出口46被吹出至小冷藏室122。
另外,通过将风路484的上端部分的风路绝热材41开口而形成有开口54。风路绝热材41的开口54的位置与风路罩42的吹出口44的位置一致。因此,在风路484中上升的空气通过开口54及吹出口44被吹送至冷藏室12。
进而,通过将风路绝热材41的中间部分开口而形成有多个开口部29。风路绝热材41的开口部29的位置与风路罩42的吹出口16的位置重叠。因此,在风路罩42中流通的空气的一部分经由开口部29及吹出口16被吹出至冷藏室12。
风路绝热材43与风路绝热材41同样采用作为泡沫树脂等的绝热材形成,通过使其内部朝向前方凹陷而形成有风路481及风路483。通过将风路481的上端部分开口而形成有开口57,风路绝热材43的开口57的位置与风路罩42的吹出口47的位置一致。因此,在风路481中上升的空气经由开口57及吹出口47被吹送至蔬菜室15。
另外,通过将风路483的上端部分开口而形成有开口56,开口56的位置与风路罩42的吹出口45的位置一致。因此,在风路482中上升的空气经由开口56及吹出口45被吹出至小冷藏室121。
风路开闭器30组装于风路绝热材41的下端及风路绝热材43的下端,具有对前述的风路481等进行开闭的功能。风路开闭器30包括隔板311、隔板312、隔板313及隔板314。隔板311设置于风路481,隔板312设置于风路482,隔板313设置于风路483,隔板314设置于风路484。风路开闭器30的详细情况将在后文中参照图5等来进行描述。
图5的(A)是从前侧上方观察风路开闭器30的立体图,图5的(B)是从后侧下方观察风路开闭器30的立体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隔板311、隔板312、隔板313及隔板314总称为隔板31,将隔板框部321、隔板框部322、隔板框部323及隔板框部324总称为隔板框部32。
参照图5的(A),风路开闭器30包括:隔板31;以及隔板驱动部33,其对这些隔板31的开闭动作进行驱动。隔板311、隔板312、隔板313及隔板314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呈行列状地配置。隔板31在从上方观察的情况下整体呈现大致矩形的外缘形状。
隔板驱动部33配置在隔板311及隔板312与隔板313及隔板314之间。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利用1个隔板驱动部33来驱动隔板31进行开闭。
另外,隔板31在隔板框部32的内部被驱动进行开闭。具体而言,隔板311被收纳于隔板框部321,隔板312被收纳于隔板框部322,隔板313被收纳于隔板框部323,隔板314被收纳于隔板框部324。
参照图5的(B),通过将隔板框部321的底面开口而形成有大致矩形的开口部581,在对图4所示的风路481进行封闭时,开口部581被隔板311封闭。同样地,通过将隔板框部322开口而形成有开口部582,在对图4所示的风路482进行封闭时,开口部582被隔板312封闭。另外,通过将隔板框部323开口而形成有开口部583,在对图4所示的风路483进行封闭时,开口部583被隔板313封闭。进而,通过将隔板框部324开口而形成有开口部584,在对图4所示的风路484进行封闭时,开口部584被隔板314封闭。
图6的(A)是从前侧上方观察风路开闭器30及隔板31的立体图,图6的(B)是从前侧上方观察隔板框部32的立体图。
参照图6的(A),隔板311的向左侧突出的转动轴491形成于后方左端部,向右侧突出的转动轴492形成于后方右端部。隔板312的向左侧突出的转动轴493形成于后方左端部,向右侧突出的转动轴494形成于后方右端部。隔板313的向左侧突出的转动轴498形成于后方左端部,向右侧突出的转动轴497形成于后方右端部。隔板314的向左侧突出的转动轴496形成于后方左端部,向右侧突出的转动轴495形成于后方右端部。这里,转动轴495隐藏于隔板驱动部33而未示出。
隔板311的转动轴491、隔板312的转动轴493、隔板313的转动轴497、以及隔板314的转动轴495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与后述的板牙齿轮374等连接。
参照图6的(B),通过将隔板框部321的左右方向上相向的壁部呈大致圆形地开口而形成有孔部501及孔部502。同样地,通过将隔板框部322开口而形成有孔部503及孔部504。另外,通过将隔板框部323开口而形成有孔部507及孔部508。进而,通过将隔板框部324开口而形成有孔部505及孔部506。这里,孔部502、孔部504、孔部506及孔部508不一定要形成为贯通孔,也可以形成为朝向左右方向外侧凹陷的凹状有底孔。
图6的(A)所示的隔板311的转动轴491及转动轴49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插入图6的(B)所示的隔板框部321的孔部501及孔部502。同样地,隔板312的转动轴493及转动轴49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插入隔板框部322的孔部503及孔部504。另外,隔板313的转动轴497及转动轴498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插入隔板框部323的孔部507及孔部508。而且,隔板314的转动轴495及转动轴49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插入隔板框部324的孔部505及孔部506。
图7的(A)是从前方右侧观察风路开闭器30的立体图,图7的(B)是从前方右侧观察构成风路开闭器30的各齿轮的放大立体图。
参照图7的(A),隔板驱动部33位于风路开闭器30的中央部,包括用于使隔板31转动的多个齿轮。
参照图7的(B),隔板驱动部33包括电动机34、电动机齿轮35、从动齿轮364及从动齿轮363、板牙齿轮374及板牙齿轮373。
电动机齿轮35被电动机34驱动进行旋转,与传动齿轮366啮合。传动齿轮366与从动齿轮364及从动齿轮362一体化。在从动齿轮364的前方侧配置有板牙齿轮374,从动齿轮364与板牙齿轮374啮合。隔板311的转动轴491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被插入板牙齿轮374。因此,在通过电动机34使电动机齿轮35旋转时,其旋转力经由传动齿轮366、从动齿轮364使板牙齿轮374旋转,由此使隔板311转动。
在图8的立体图中,示出了仅使隔板311为开状态、而隔板312、隔板313及隔板314为闭状态的风路开闭器30。
参照图7的(B),板牙齿轮374的齿轮比(日文:ギヤ比)设定得比从动齿轮364小。通过这样设置,能够使板牙齿轮374相比从动齿轮364的旋转量更大幅地旋转。例如,通过使从动齿轮364旋转80度,能够使板牙齿轮374旋转90度。因此,在使隔板311成为开状态时,能够可靠地使隔板311成为垂直状态,能够减小上述的风路481的风路阻力。
另外,电动机齿轮35与传动齿轮365啮合。传动齿轮365与从动齿轮363及从动齿轮361(参照图9的(B))一体化。在从动齿轮363的后方侧配置有板牙齿轮373,从动齿轮363与板牙齿轮373啮合。隔板312的转动轴493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被插入板牙齿轮373。这里,为了使隔板312在开状态下可靠地转动90度,板牙齿轮373的齿轮比也设定得比从动齿轮363小。
图9的(A)是从前方左侧观察风路开闭器30的立体图,图9的(B)是从前方左侧观察构成风路开闭器30的各齿轮的放大立体图。
参照图9的(B),从动齿轮362与前述的传动齿轮366一体化。另外,在从动齿轮362的前方配置有板牙齿轮372,从动齿轮362和板牙齿轮372以能够啮合的方式配置。另外,隔板313的转动轴497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插入并连接于板牙齿轮372。这里,为了使隔板313在开状态下可靠地转动90度,板牙齿轮372的齿轮比也设定得比从动齿轮362小。
传动齿轮365的前方部分与传动齿轮366啮合。另外,传动齿轮365与从动齿轮361及从动齿轮363(参照图7的(B))一体化。在从动齿轮361的后方侧配置有板牙齿轮371,从动齿轮361和板牙齿轮371以能够啮合的方式配置。隔板314的转动轴495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被插入板牙齿轮371。
在通过电动机34使电动机齿轮35旋转时,其旋转力经由传动齿轮366、传动齿轮365、从动齿轮361使板牙齿轮371旋转,由此使隔板314转动。这里,为了使隔板314在开状态下可靠地转动90度,板牙齿轮371的齿轮比也设定得比从动齿轮361小。
图10的(A)是从前方上侧观察风路开闭器30及风路绝热材41的立体图,图10的(B)是从后方下侧观察风路开闭器30及风路绝热材41的立体图,图10的(C)是从前方上侧观察风路开闭器30的放大立体图。
参照图10的(A),大致板状的插入部521及插入部522形成于风路绝热材41的下端。另外,在插入部521与插入部522之间,形成有在从前方观察时呈大致矩形的缝隙51。
风路开闭器30的隔板驱动部33具有外壳38。外壳38采用合成树脂形成,成形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外壳38的内部内置有构成上述的隔板驱动部33的齿轮等。
参照图10的(B),在缝隙51的后方侧配置有抵接部49。抵接部49是划分风路482和风路484的部分的下端面,既可以是平坦面,也可以是使后述的凹部40反转的形状。
参照图10的(C),在外壳38的上表面形成有凹部40。凹部40在外壳38的上表面以沿着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的方式形成。进而,凹部40在外壳38的上表面也以沿着左右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的方式形成。换言之,凹部40在外壳38的上表面呈大致十字状地形成。
风路开闭器30的外壳38被插入图10的(B)所示的缝隙51。另外,形成有凹部40的外壳38的上表面与抵接部49紧密接触。通过这样设置,将外壳38的上表面与风路绝热材41的抵接部49之间密闭,能够使风路482与风路484分离,例如能够抑制空气从风路482渗入风路484一侧。
这里,也可以是,替代前述的凹部40而使肋部形成于外壳38的上表面,并使该肋部与抵接部49紧密接触。
进而,参照图10的(C),在隔板框部321与隔板框部322之间形成有间隙532。进而,隔板框部321的隔板壁部3221面向间隙532,隔板框部322的隔板壁部3211面向间隙532。另外,隔板框部322的隔板壁部3211形成得比隔板框部321的隔板壁部3221高。这里,隔板框部321是第1隔板框部,隔板框部322是第2隔板框部。
同样地,隔板框部324的隔板壁部3241隔着间隙531与隔板框部323的隔板壁部3231相对。另外,隔板壁部3241形成得比隔板壁部3231高。
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将图10的(A)所示的风路绝热材41的插入部521及插入部522容易地插入风路开闭器30的间隙531及间隙532。具体而言,在将风路绝热材41的插入部521插入风路开闭器30的间隙531时,形成得较高的隔板壁部3241作为引导板发挥功能。进而,由于隔板壁部3241和隔板壁部3231的高度不同,所以在间隙531的上部形成有较大的开口,能够容易地将插入部521插入间隙531。
同样地,在图10的(C)所示的风路开闭器30的右侧,隔板壁部3211形成得比隔板壁部3221高,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图10的(A)所示的风路绝热材41的插入部522插入间隙532。
图11的(A)是从前方上侧观察风路开闭器30及风路绝热材41的立体图,图11的(B)是从后方下侧观察风路开闭器30及风路绝热材41的立体图,图11的(C)是从前方上侧观察风路开闭器30的放大立体图。
参照图11的(C),隔板框部322、隔板框部323及隔板框部324采用合成树脂形成为一体。例如,隔板框部323是第1隔板框部,隔板框部324是第2隔板框部。另外,在隔板框部323与隔板框部324之间形成有大致水平的平坦面62。通过这样设置,能够使图11的(B)所示的风路开闭器30的下表面即抵接面64与风路开闭器30的平坦面62抵接并紧密接触,能够将由隔板313开闭的风路483和由隔板314开闭的风路484划分开。
另外,参照图11的(C),隔板31的外侧面63形成为大致平坦的平坦面。具体而言,外侧面63例如是隔板框部322的右方侧面及前方侧面、外壳38的右侧面及前侧面、隔板框部323的前侧面及左侧面、以及隔板框部324的左侧面。通过这样设置,能够使风路开闭器30的外侧面63与在图11的(B)所示的风路绝热材41的下端形成的内表面61紧密接触,能够将各风路与风路开闭器30之间密闭。
图12是表示各隔板及各风路的结构的剖开立体图。
如上所述,风路开闭器30包括隔板311和隔板312,在隔板311与隔板312之间形成有空洞部60。空洞部60是截面形成为帽形的合成树脂的内部空间。如上所述,隔板311对风路481进行开闭,隔板312对风路482进行开闭。
图13的(A)是表示仅隔板311为开状态的情况的截面图,图13的(B)是表示仅隔板312为开状态的情况的截面图。
参照图13的(A),在使隔板311以转动轴492为旋转中心旋转大致90度而成为开状态时,由前述的蒸发器162冷却后的低温的空气经由风路481及开口57被吹出至蔬菜室15。此时,由于存在空洞部60,所以风路481与风路482绝热,防止隔板312的转动轴494发生冻结。
参照图13的(B),使隔板312以转动轴494为中心旋转大致90度而成为开状态,能够使空气经由风路482朝向冷藏室12吹送。此时,隔板311以转动轴492为旋转中心向与前述相反的方向转动大致90度,由此成为闭状态。此时,由于空洞部60而风路482与风路481绝热,由此能够抑制转动轴492发生冻结。
根据前述的本实施方式,能够起到以下的主要效果。
参照图5的(A),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外形形状紧凑且能够减小风路阻力的风路开闭器30的冰箱10。即,隔板31沿着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配置有多个,由此能够减小风路开闭器30的风路阻力,而且能够减小左侧的风路48与右侧的风路48的风量差。因此,能够将各储藏室有效率地冷却至规定的温度。
另外,参照图5的(A),将隔板驱动部33配置在隔板31彼此之间,由此能够用1个隔板驱动部33有效地对全部隔板31的开闭动作进行驱动。
另外,参照图9的(B),板牙齿轮371的齿轮比设定得比从动齿轮小,由此能够通过较小的从动齿轮的旋转来获得较大的板牙齿轮371的旋转量,能够可靠地进行隔板31的开闭作业。
另外,参照图10的(C),使风路绝热材41与设置于外壳38的外表面的肋部或凹部40紧密接触,由此能够将与隔板驱动部33的外壳38的间隙密闭,能够防止空气从两者之间的间隙泄漏。
另外,参照图10的(C),在隔板框部321与隔板框部322之间的间隙,隔板框部321的隔板壁部3221和所述隔板框部322的隔板壁部3211中的任一方形成得比另一方高,由此能够容易地将风路绝热材41的下端插入隔板框部321与隔板框部322之间的间隙。
另外,参照图11的(C),隔板框部323和隔板框部324形成为一体,由此能够将设置有各隔板31的风路48可靠地分离。
另外,参照图11的(C),隔板框部322至隔板框部324的外侧面63是平坦面,由此能够使隔板框部322的外侧面63与风路绝热材41紧密接触,能够提高风路48的气密性。
另外,参照图13的(A),能够利用空洞部60使隔板31彼此绝热,能够防止在隔板311为开状态时相邻的隔板312的驱动部发生冻结。
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更。另外,前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彼此组合。

Claims (7)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风路,其供被吹送至储藏室的空气流通;以及
风路开闭器,其分别对所述风路进行开闭,
所述风路开闭器包括:隔板,其与各所述风路对应地设置;以及隔板驱动部,其对所述隔板的开闭动作进行驱动,
所述隔板沿着前后方向配置有多个,并且沿着左右方向配置有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驱动部配置于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隔板彼此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驱动部具有外壳,
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肋部或凹部,
使形成所述风路的风路绝热材与所述肋部或所述凹部紧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驱动部具有外壳,
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肋部或凹部,
使形成所述风路的风路绝热材与所述肋部或所述凹部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包括:第1隔板;以及第2隔板,其与所述第1隔板相邻,
在所述第1隔板的周围配置有第1隔板框部,
在所述第2隔板的周围配置有第2隔板框部,
在所述第1隔板框部与所述第2隔板框部之间的间隙,所述第1隔板框部和所述第2隔板框部中的任一方形成得比另一方高。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隔板彼此之间形成有空洞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隔板彼此之间形成有空洞部。
CN202111573789.6A 2020-12-22 2021-12-21 冰箱 Active CN1146593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12623 2020-12-22
JP2020212623A JP2022098936A (ja) 2020-12-22 2020-12-22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59319A true CN114659319A (zh) 2022-06-24
CN114659319B CN114659319B (zh) 2024-01-30

Family

ID=8202574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6066.5A Pending CN116710720A (zh) 2020-12-22 2021-12-20 冰箱
CN202111573789.6A Active CN114659319B (zh) 2020-12-22 2021-12-21 冰箱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6066.5A Pending CN116710720A (zh) 2020-12-22 2021-12-20 冰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98936A (zh)
CN (2) CN116710720A (zh)
WO (1) WO2022135352A1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31466A (ja) * 2000-07-19 2002-01-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CN1483979A (zh) * 2002-08-12 2004-03-24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风门装置
JP2005331148A (ja) * 2004-05-19 2005-12-02 Mitsubishi Material Cmi Kk 間冷式冷蔵庫の冷気調整用ダンパ
JP2007155146A (ja) * 2005-11-30 2007-06-21 Nidec Sankyo Corp ダンパ装置および冷蔵庫
CN101163930A (zh) * 2005-04-19 2008-04-16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四通道自动切换阀
JP2011247438A (ja) * 2010-05-24 2011-12-08 Hitachi Appliances Inc ダンパ装置及びダンパ装置を備えた冷蔵庫
CN204512536U (zh) * 2014-12-29 2015-07-29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路流体选择和输送的控制阀组
CN107631535A (zh) * 2017-08-09 2018-01-26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用的三风门
JP2018025338A (ja) * 2016-08-09 2018-02-1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ダンパ装置
JP2018105560A (ja) * 2016-12-27 2018-07-05 アクア株式会社 ダクト部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CN109297237A (zh) * 2017-07-25 2019-02-0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风门装置
WO2020049630A1 (ja) * 2018-09-04 2020-03-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45723B2 (ja) * 1997-05-02 2003-09-08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ダブルダンパー装置
JP3583603B2 (ja) * 1997-12-26 2004-11-04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開閉部材の駆動方法
JP3724978B2 (ja) * 1999-04-22 2005-12-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ダブルダンパー装置
JP2001317851A (ja) * 2000-04-28 2001-11-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蔵庫
JP4844213B2 (ja) * 2006-04-25 2011-12-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ダンパー装置
CN202562172U (zh) * 2012-03-15 2012-11-28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的风门
CN211903428U (zh) * 2020-02-28 2020-11-10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的风门装置以及具有所述风门装置的冰箱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31466A (ja) * 2000-07-19 2002-01-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CN1483979A (zh) * 2002-08-12 2004-03-24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风门装置
US20040147219A1 (en) * 2002-08-12 2004-07-29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Damper device
JP2005331148A (ja) * 2004-05-19 2005-12-02 Mitsubishi Material Cmi Kk 間冷式冷蔵庫の冷気調整用ダンパ
CN101163930A (zh) * 2005-04-19 2008-04-16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四通道自动切换阀
JP2007155146A (ja) * 2005-11-30 2007-06-21 Nidec Sankyo Corp ダンパ装置および冷蔵庫
JP2011247438A (ja) * 2010-05-24 2011-12-08 Hitachi Appliances Inc ダンパ装置及びダンパ装置を備えた冷蔵庫
CN204512536U (zh) * 2014-12-29 2015-07-29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路流体选择和输送的控制阀组
JP2018025338A (ja) * 2016-08-09 2018-02-1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ダンパ装置
JP2018105560A (ja) * 2016-12-27 2018-07-05 アクア株式会社 ダクト部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CN109297237A (zh) * 2017-07-25 2019-02-0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风门装置
CN107631535A (zh) * 2017-08-09 2018-01-26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用的三风门
WO2020049630A1 (ja) * 2018-09-04 2020-03-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10720A (zh) 2023-09-05
WO2022135352A1 (zh) 2022-06-30
JP2022098936A (ja) 2022-07-04
CN114659319B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33512B1 (en) Refrigerator
US20180010840A1 (en) Refrigerator
CN113544448B (zh) 冰箱
CN109716046B (zh) 冰箱
JP2023111954A (ja) 遮蔽装置
CN114659319B (zh) 冰箱
US20200124338A1 (en) Refrigerator
JP2002364978A (ja) 冷蔵庫
KR100828046B1 (ko) 냉장고
WO2020049630A1 (ja) 冷蔵庫
JP6727652B2 (ja) ダクト部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CN113906264B (zh) 遮蔽装置及具有该遮蔽装置的冰箱
KR20130129795A (ko) 냉장고
JP2008002694A (ja) 冷蔵庫
JP4630849B2 (ja) 冷蔵庫
JP7291382B2 (ja) 遮蔽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CN107120892B (zh) 变容积风冷式制冷设备
JP7220897B2 (ja) 遮蔽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JPH10205998A (ja) 冷蔵庫
JPH10103853A (ja) 冷蔵庫
CN114623646A (zh) 冰箱
KR20220163653A (ko) 냉장고
JP2002098463A (ja) 冷蔵庫
JP2021165632A (ja) 冷蔵庫
JP2020118362A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