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7762A - 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7762A
CN114627762A CN202210222900.5A CN202210222900A CN114627762A CN 114627762 A CN114627762 A CN 114627762A CN 202210222900 A CN202210222900 A CN 202210222900A CN 114627762 A CN114627762 A CN 114627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back plate
panel main
display modul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229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27762B (zh
Inventor
祝翠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2290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77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7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7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277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77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移动终端,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主体和背板,显示面板主体包括显示功能部、绑定部以及弯折部,显示面板主体上间隔设有位于绑定部的两第一对位标记;背板包括与显示功能部对应的第一背板和与绑定部对应的第二背板;本申请通过在第一背板上间隔设有两第二对位标记,在垂直于显示面板主体的方向上,两第一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与两第二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共线,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以背板的切边缘处为对位标记,而出现对位偏差等不良现象,进而影响显示面板主体和背板的对位精准。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代通信行业中,手机、电视、平板、笔记本、数码相机等产品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各种显示设备也正向更大尺寸、更大屏占比、柔性屏发展。
在柔性屏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制作完成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的背面与背板(BlackPlate,BP)直接贴合,从而对柔性显示面板进行保护,然而,在现有背板和显示面板贴合过程中,通常以背板的切边缘处为对位标记,而由于两块间隔设置的背板通常是通过对一整块背板进行机械裁切形成,因此在背板的切边缘处可能存在溢胶现象,因此在贴合的过程中,设备容易出现对位偏差,从而影响所述显示面板和背板的对位精准。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移动终端,用以缓解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功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主体,包括显示功能部、绑定部、以及连接所述显示功能部和所述绑定部的弯折部,所述显示面板主体上间隔设有位于所述绑定部的两第一对位标记;
背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的一侧,包括与所述显示功能部对应的第一背板和与所述绑定部对应的第二背板;
其中,所述第一背板上间隔设有两第二对位标记,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的方向上,两所述第一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与两所述第二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共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二对位标记位于所述第一背板靠近所述第二背板的一侧;或
所述第二对位标记位于所述第一背板远离所述第二背板的一侧。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二对位标记包括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背板的厚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凹槽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背板的厚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形状为十字形、矩形、三角形或者圆形中的一种。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二对位标记为十字形,所述第二对位标记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形状均为矩形,且所述第一段的长度范围为50微米~100微米,所述第二段的长度范围为50微米~100微米。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二背板上间隔设有两第三对位标记,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的方向上,两所述第一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与两所述第三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共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对位标记的正投影重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显示面板主体,包括显示功能部、绑定部、以及连接所述显示功能部和所述绑定部的弯折部,所述显示面板主体上间隔设有位于所述绑定部的两第一对位标记
提供一背板,包括与所述显示功能部对应的第一背板和与所述绑定部对应的第二背板;
将所述背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贴合,其中,所述第一背板上间隔设有两第二对位标记,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的方向上,两所述第一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与两所述第二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共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上述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组合为一体。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移动终端,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主体,包括显示功能部、绑定部、以及连接所述显示功能部和所述绑定部的弯折部,所述显示面板主体上间隔设有位于所述绑定部的两第一对位标记;背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的一侧,包括与所述显示功能部对应的第一背板和与所述绑定部对应的第二背板;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所述第一背板上间隔设有两第二对位标记,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的方向上,两所述第一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与两所述第二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共线,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以所述背板的切边缘处为对位标记,而出现对位偏差等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现有显示模组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一种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二种立体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三种立体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显示模组的贴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图6中显示模组的贴合方法的第一种工艺流程图;
图8为图6中显示模组的贴合方法的第二种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移动终端。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请参阅图2~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移动终端,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主体,包括显示功能部、绑定部、以及连接所述显示功能部和所述绑定部的弯折部,所述显示面板主体上间隔设有位于所述绑定部的两第一对位标记;
背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的一侧,包括与所述显示功能部对应的第一背板和与所述绑定部对应的第二背板;
其中,所述第一背板上间隔设有两第二对位标记,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的方向上,两所述第一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与两所述第二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共线。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1,为现有显示模组的立体图,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背板、粘结胶以及显示面板主体,所述显示面板主体包括显示功能部、绑定部、以及连接所述显示功能部和所述绑定部的弯折部,所述显示面板主体上间隔设有位于所述绑定部的两第一对位标记;所述背板包括与所述显示功能部对应的第一背板和与所述绑定部对应的第二背板;其中,在现有背板和显示面板主体的贴合过程中,通常以背板的切边缘处为对位标记,而由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通常是由一整块背板进行机械裁切形成,因此在背板的切边缘处可能存在溢胶现象,从而造成在贴合的过程中,设备容易出现对位偏差,进而影响所述显示面板和背板的对位精准。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所述第一背板上间隔设有两第二对位标记,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的方向上,两所述第一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与两所述第二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共线,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以所述背板的切边缘处为对位标记,而出现对位偏差等不良现象。
请参阅图2~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移动终端,所述显示模组1包括:
显示面板主体10,包括显示功能部110、绑定部130、以及连接所述显示功能部110和所述绑定部130的弯折部120,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上间隔设有位于所述绑定部130的两第一对位标记11;
背板30,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的一侧,包括与所述显示功能部110对应的第一背板31和与所述绑定部130对应的第二背板32;
其中,所述第一背板31上间隔设有两第二对位标记311,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的方向上,两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正投影连线段10A的中垂线与两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正投影连线段31A的中垂线共线。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1,为现有显示模组的立体图,所述显示模组1包括层叠设置的背板30、粘结胶20以及显示面板主体10,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包括显示功能部110、绑定部130、以及连接所述显示功能部110和所述绑定部130的弯折部120,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上间隔设有位于所述绑定部130的两第一对位标记11;所述背板30包括与所述显示功能部110对应的第一背板31和与所述绑定部130对应的第二背板32;其中,在现有背板30和显示面板主体10的贴合过程中,通常以背板30的切边缘处为对位标记,而由于所述第一背板31和所述第二背板32通常是由一整块背板30进行机械裁切形成,因此在背板30的切边缘处可能存在溢胶现象,从而造成在贴合的过程中,设备容易出现对位偏差,进而影响所述显示面板和背板30的对位精准。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所述第一背板31上间隔设有两第二对位标记311,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的方向上,两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正投影连线段10A的中垂线与两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正投影连线段31A的中垂线共线,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以所述背板30的切边缘处为对位标记,而出现对位偏差等不良现象。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其中,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一种立体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1,所述显示模组1包括显示面板主体10、及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背光侧的背板30;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包括但不限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简称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中的一种,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为发光二极管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包括显示功能部110、绑定部130、以及连接所述显示功能部110和所述绑定部130的弯折部120,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上间隔设有位于所述绑定部130的两第一对位标记11。
所述背板30包括与所述显示功能部110对应的第一背板31和与所述绑定部130对应的第二背板32,所述第一背板31和所述第二背板32之间具有一间隔区40,所述第一背板31的切边缘和所述第二背板32的切边缘均靠近所述间隔区40。
其中,所述显示模组1还包括位于所述背板30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之间的粘结胶20,所述第一背板31和所述第二背板32均通过所述粘结胶20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粘结。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背板30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的一侧还包括一散热层(图中未画出),所述散热层包括但不限于依次远离所述背板30的金属铜层、压敏胶层、白乳胶层、泡沫橡胶层以及散热膜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板31上间隔设有两第二对位标记311,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的方向上,两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正投影连线段10A的中垂线与两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正投影连线段31A的中垂线共线。
可以理解的是,现有技术中,通常以所述第一背板31的切边缘处为对位标记,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之间的贴合,其中,由于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背板31和所述第二背板32是通过对一整块背板30材料进行机械裁切形成,因此在所述第一背板31的切边缘处可能存在溢胶现象,使贴合过程中的对位标记出现误差,从而影响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和所述背板30的对位精准。
承上,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背板31上间隔设有两第二对位标记311,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的方向上,两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正投影连线段10A的中垂线与两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正投影连线段31A的中垂线共线,从而实现所述背板30与显示面板主体10之间的贴合,其中,由于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位于所述第一背板31上,因此在所述背板30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的贴合过程中不会受到现有技术中的可能出现的溢胶现象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的显示模组1中,通常需要对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进行衬垫弯曲(padbending)工艺,即,将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的绑定部130弯折到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背面,目前,随着各种显示设备也正向更大尺寸、更大屏占比、柔性屏发展,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在弯折区的弯折半径越做越小,因此对所述背板30和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的贴合精度也要求越来越高,可以理解的是,采用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背板31上间隔设有两第二对位标记311,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的方向上,两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正投影连线段10A的中垂线与两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正投影连线段31A的中垂线共线,从而提升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和所述背板30的对位精准,有利于精进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在弯折区的弯折半径,提升所述显示模组1的竞争力。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位于所述第一背板31靠近所述第二背板32的一侧;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包括一凹槽311A,所述凹槽311A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背板31的厚度。
具体的,所述凹槽311A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背板31的厚度;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的形状为十字形、矩形、三角形或者圆形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为十字形,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形状均为矩形,且所述第一段的长度范围为50微米~100微米,所述第二段的长度范围为50微米~100微米;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对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本实施例以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为十字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用于当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和所述背板30进行贴合时提供定位基准;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也可用于其它用途,例如,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可用于在绑定控制电路板时,为控制电路板的定位提供基准;并且,本实施例对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二种立体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显示模组1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1的第一种结构相似/相同,具体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两者的区别仅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位于所述第一背板31远离所述第二背板32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的位置可以位于所述第一背板31的任意区域,只要满足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的方向上,两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正投影连线段10A的中垂线与两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正投影连线段31A的中垂线共线即可。
请参阅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三种立体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显示模组1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1的第一种结构相似/相同,具体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两者的区别仅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背板32上间隔设有两第三对位标记321,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的方向上,两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正投影连线段10A的中垂线与两所述第三对位标记321正投影连线段32A的中垂线共线;优选地,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对位标记321的正投影重叠。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背板32上间隔设有两第三对位标记321,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的方向上,两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正投影连线段10A的中垂线与两所述第三对位标记321正投影连线段32A的中垂线共线,从而进一步提升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和所述背板30的对位精准,有利于精进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在弯折区的弯折半径,提升所述显示模组1的竞争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所述第三对位标记321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
请结合图2、图6、图7和图8;其中,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显示模组的贴合方法的流程图;图7为图6中显示模组的贴合方法的第一种工艺流程图;图8为图6中显示模组的贴合方法的第二种工艺流程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1的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提供一显示面板主体10,包括显示功能部110、绑定部130、以及连接所述显示功能部110和所述绑定部130的弯折部120,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上间隔设有位于所述绑定部130的两第一对位标记11。
步骤S200:提供一背板30,包括与所述显示功能部110对应的第一背板31和与所述绑定部130对应的第二背板32。
步骤S300:将所述背板30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贴合,其中,所述第一背板31上间隔设有两第二对位标记311,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的方向上,两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正投影连线段10A的中垂线与两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正投影连线段31A的中垂线共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30还包括对位区312和与所述对位于相邻的非对位区313,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与所述对位区312向对应,在步骤S300中,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位于所述对位区312,且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位于所述第一背板31靠近所述第二背板32的一侧;如图7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背板31上间隔设有两第二对位标记311,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的方向上,两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正投影连线段10A的中垂线与两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正投影连线段31A的中垂线共线,从而实现所述背板30与显示面板主体10之间的贴合,其中,由于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位于所述第一背板31上,因此在所述背板30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的贴合过程中不会受到现有技术中的可能出现的溢胶现象的影响,从而提升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和所述背板30的对位精准,有利于精进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在弯折区的弯折半径,提升所述显示模组1的竞争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位于所述对位区312,且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位于所述第一背板31靠近所述第二背板32的一侧仅用于举例说明,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位于所述对位区312,且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位于所述第一背板31远离所述第二背板32的一侧;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位于所述非对位区313,且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位于所述第一背板31靠近所述第二背板32的一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位于所述非对位区313,且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位于所述第一背板31远离所述第二背板32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的位置可以位于所述第一背板31的任意区域,只要满足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的方向上,两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正投影连线段10A的中垂线与两所述第二对位标记311正投影连线段31A的中垂线共线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触控显示模组组合为一体。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此不在重复说明。
在具体应用时,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头盔、台式机电脑、智能电视或者数码相机等设备的显示屏,甚至可以应用在具有柔性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上。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移动终端,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主体和背板,显示面板主体包括显示功能部、绑定部以及弯折部,显示面板主体上间隔设有位于绑定部的两第一对位标记;背板包括与显示功能部对应的第一背板和与绑定部对应的第二背板;本申请通过在第一背板上间隔设有两第二对位标记,在垂直于显示面板主体的方向上,两第一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与两第二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共线,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以背板的切边缘处为对位标记,而出现对位偏差等不良现象,进而影响显示面板主体和背板的对位精准。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主体,包括显示功能部、绑定部、以及连接所述显示功能部和所述绑定部的弯折部,所述显示面板主体上间隔设有位于所述绑定部的两第一对位标记;
背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的一侧,包括与所述显示功能部对应的第一背板和与所述绑定部对应的第二背板;
其中,所述第一背板上间隔设有两第二对位标记,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的方向上,两所述第一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与两所述第二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位标记位于所述第一背板靠近所述第二背板的一侧;或
所述第二对位标记位于所述第一背板远离所述第二背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位标记包括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背板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背板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形状为十字形、矩形、三角形或者圆形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位标记为十字形,所述第二对位标记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形状均为矩形,且所述第一段的长度范围为50微米~100微米,所述第二段的长度范围为50微米~10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背板上间隔设有两第三对位标记,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的方向上,两所述第一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与两所述第三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共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对位标记的正投影重叠。
9.一种显示模组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显示面板主体,包括显示功能部、绑定部、以及连接所述显示功能部和所述绑定部的弯折部,所述显示面板主体上间隔设有位于所述绑定部的两第一对位标记
提供一背板,包括与所述显示功能部对应的第一背板和与所述绑定部对应的第二背板;
将所述背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贴合,其中,所述第一背板上间隔设有两第二对位标记,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的方向上,两所述第一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与两所述第二对位标记正投影连线段的中垂线共线。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8中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模组组合为一体。
CN202210222900.5A 2022-03-09 2022-03-09 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移动终端 Active CN1146277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2900.5A CN114627762B (zh) 2022-03-09 2022-03-09 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2900.5A CN114627762B (zh) 2022-03-09 2022-03-09 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7762A true CN114627762A (zh) 2022-06-14
CN114627762B CN114627762B (zh) 2024-04-09

Family

ID=81899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22900.5A Active CN114627762B (zh) 2022-03-09 2022-03-09 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27762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39959A (ja) * 1995-06-13 1996-12-24 Nikon Corp 位置合わせ方法
JP2000162570A (ja) * 1998-11-30 2000-06-16 Optrex Corp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位置合わせ方法
JP2004119217A (ja) * 2002-09-26 2004-04-15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N203535344U (zh) * 2013-10-23 2014-04-09 Tcl显示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模组
CN108346379A (zh) * 2018-02-08 2018-07-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显示组件贴合方法及平板显示器
CN108986670A (zh) * 2018-09-20 2018-12-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09031745A (zh) * 2018-08-31 2018-12-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待切割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09064898A (zh) * 2018-08-31 2018-12-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器
WO2019113759A1 (zh) * 2017-12-11 2019-06-20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柔性装置
US20200074893A1 (en) * 2018-08-31 2020-03-05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Flexible display
WO2020118893A1 (zh) * 2018-12-12 2020-06-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64113A (zh) * 2020-06-10 2020-08-2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1627952A (zh) * 2020-06-19 2020-09-0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55421A (zh) * 2020-06-29 2020-10-0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097422A (zh) * 2019-12-23 2021-07-09 合肥欣奕华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基板对位装置及方法、掩膜板、晶圆基板
CN113130612A (zh) * 2021-04-13 2021-07-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21889A (zh) * 2021-06-22 2021-09-21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制备显示面板的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3437048A (zh) * 2021-06-28 2021-09-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39959A (ja) * 1995-06-13 1996-12-24 Nikon Corp 位置合わせ方法
JP2000162570A (ja) * 1998-11-30 2000-06-16 Optrex Corp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位置合わせ方法
JP2004119217A (ja) * 2002-09-26 2004-04-15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N203535344U (zh) * 2013-10-23 2014-04-09 Tcl显示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模组
WO2019113759A1 (zh) * 2017-12-11 2019-06-20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柔性装置
CN108346379A (zh) * 2018-02-08 2018-07-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显示组件贴合方法及平板显示器
CN109064898A (zh) * 2018-08-31 2018-12-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器
US20200074893A1 (en) * 2018-08-31 2020-03-05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Flexible display
CN109031745A (zh) * 2018-08-31 2018-12-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待切割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08986670A (zh) * 2018-09-20 2018-12-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WO2020118893A1 (zh) * 2018-12-12 2020-06-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97422A (zh) * 2019-12-23 2021-07-09 合肥欣奕华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基板对位装置及方法、掩膜板、晶圆基板
CN111564113A (zh) * 2020-06-10 2020-08-2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1627952A (zh) * 2020-06-19 2020-09-0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1253558A1 (zh) * 2020-06-19 2021-12-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55421A (zh) * 2020-06-29 2020-10-0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130612A (zh) * 2021-04-13 2021-07-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21889A (zh) * 2021-06-22 2021-09-21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制备显示面板的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3437048A (zh) * 2021-06-28 2021-09-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7762B (zh) 202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7032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EP1903841B1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WO2020056873A1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10796954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US20220082748A1 (en) Polarizing structure, modular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9031745B (zh) 待切割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10187580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071197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305974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4627762A (zh) 显示模组及其贴合方法、移动终端
CN11199994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729251B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8828856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4446155B (zh) 一种四面曲柔性屏、显示终端及其贴合方法
CN215679893U (zh) 柔性显示模组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215955284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201158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203048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416765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88513B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40097B (zh) 显示装置、显示屏、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JP319778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5171541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20559702U (zh) 一种挤压治具、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TWI479240B (zh) 薄型化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