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79893U - 柔性显示模组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模组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79893U
CN215679893U CN202120376370.0U CN202120376370U CN215679893U CN 215679893 U CN215679893 U CN 215679893U CN 202120376370 U CN202120376370 U CN 202120376370U CN 215679893 U CN215679893 U CN 215679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area
display
heat dissipation
displa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763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艺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763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798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79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798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散热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含第一弯折区和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区相对两侧的第一非弯折区,所述显示区的两个第一非弯折区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弯折区折叠或展开。所述散热板层叠于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面上,所述散热板包括第二弯折区及位于所述第二弯折区相对两侧的第二非弯折区,其中,所述散热板的第二非弯折区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非弯折区对应,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所述散热板的第二弯折区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弯折区对应,并具有良好的耐弯折性。由此,所述散热板能同时兼顾散热性能和弯折性能的需求。

Description

柔性显示模组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显示屏凭借自身薄型化以及可弯折性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多体验,逐渐成为显示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如今,电子设备追求越来越高的显示屏屏占比,这就要求显示屏的边框要尽量缩减,现有的边框设计通常采用边框弯折(bezelbending)方式来将显示面板的不需要执行显示功能的非显示区弯折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非显示面,以此来减小显示屏的边框(border)尺寸,从而提升显示屏的屏占比。
现有的柔性显示模组至少包括显示面板、发光元器件、承载显示面板的散热板以及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由于显示模组中的发光元器件产生的热量会传导到显示面板上,此外,边框弯折使得FPC直接跟显示面板部分贴合,因此FPC上的电子元器件产生的热量也会传导到显示面板上,如此将导致显示面板温度升高,影响用户体验。那么,设计时就要求散热板必须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此外,散热板的弯折区还要有良好的耐弯折性,否则可能出现散热板经多次弯折后被折断的问题,而当前的散热板无法同时满足上述散热和弯折性能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散热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含第一弯折区和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区相对两侧的第一非弯折区,所述显示区的两个第一非弯折区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弯折区折叠或展开。所述散热板层叠于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面上,所述散热板包括第二弯折区及位于所述第二弯折区相对两侧的第二非弯折区,其中,所述散热板的第二非弯折区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非弯折区对应,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所述散热板的第二弯折区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弯折区对应,并具有良好的耐弯折性。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
本申请提供的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层叠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非显示面上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包括第二弯折区和位于所述第二弯折区的相对两侧的第二非弯折区,所述第二弯折区具有良好耐弯折性,从而能够避免出现所述散热板经多次弯折而折断的问题。所述第二非弯折区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很好地传导并散发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产生的热量,从而能够解决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散热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柔性显示模组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柔性显示模组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柔性显示模组 10
柔性盖板 200
显示面板 300
显示区 301
显示面 310
非显示面 320
非显示区 302
第一弯折区 3011
第一非弯折区 3012
散热板 400
第二弯折区 401
第二非弯折区 402
电路板 500
第一端 501
第二端 502
电子元器件 503
散热胶层 600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1
壳体 30
收容腔 4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10,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包括显示面板300和散热板400。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300包括显示区301,所述显示区301包含第一弯折区3011和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区3011相对两侧的第一非弯折区3012,所述显示区301的两个第一非弯折区3012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弯折区3011折叠或展开。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显示区301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301相反两侧的显示面310和非显示面3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301的显示面310可显示信息,例如文字或图像等信息。
如图1所示,当所述第一弯折区3011相对两侧的所述第一非弯折区3012的显示面310位于同一平面时,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处于展开状态。
如图2所示,其中一个第一非弯折区3012通过所述第一弯折区3011弯折至另一个第一非弯折区3012的非显示面320一侧,使得两个所述第一非弯折区3012的非显示面320相互靠近且平行时,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处于折叠状态。
所述散热板400层叠于所述显示区301的非显示面320上,所述散热板400包括第二弯折区401及位于所述第二弯折区401相对两侧的第二非弯折区402。其中,所述散热板400的第二非弯折区402与所述显示区301的第一非弯折区3012对应,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所述散热板400的第二弯折区401与所述显示区301的第一弯折区3011对应,并具有良好的耐弯折性。此处,所述散热板400的第二非弯折区402与所述显示区301的第一非弯折区3012对应,是指散热板400的第二非弯折区402大致层叠于所述显示区301的第一非弯折区3012的非显示面320上。此外,所述散热板400层叠于所述显示区301的非显示面320上还能保护所述显示区301的非显示面320避免其被其他部件刮伤。
本申请提供的柔性显示模组10包括显示面板300和层叠于所述显示面板300的显示区301的非显示面320上的散热板400,所述散热板400包括第二弯折区401和第二非弯折区402,所述第二弯折区401具有良好耐弯折性,从而避免出现散热板400经多次弯折而折断的问题。所述第二非弯折区402位于所述第二弯折区401的相对两侧,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很好地传导并散发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产生的热量,从而解决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的散热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弯折区401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弯折区3011的面积。具体地,所述散热板的第二弯折区401层叠于所述第一弯折区3011时能够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弯折区3011的非显示面3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300还包括与所述显示区301连接的非显示区302,所述非显示区302相对于所述显示区301弯折,并贴设于所述散热板400远离所述显示区301的表面。所述非显示区302的位置与所述显示区301的第一弯折区3011的位置错开,从而能够确保非显示区302弯折至所述显示区301的非显示面320上时不干扰所述显示区301的第一弯折区3011进行弯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显示区302包括走线等,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非显示区302弯折至所述显示区301的非显示面320一侧,能达到减小柔性显示屏的边框、提高屏占比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还包括电路板500,所述电路板500贴设于所述散热板400远离所述显示区301的表面。所述电路板500的位置与所述显示区301的第一弯折区3011的位置错开,从而能够确保电路板500不干扰所述显示区301的第一弯折区3011进行弯折。所述电路板500通过所述非显示区302来与所述显示面板300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电路板50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501和第二端502,所述电路板500的第一端501搭接于所述显示面板300的非显示区302远离所述散热板400的一侧,所述电路板500的第二端502设有电子元器件50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元器件503包括IC芯片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元器件503通过COF技术设置于所述电路板500的第二端502远离所述散热板400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500可以是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FPC通过膜上芯片(Chip On Film,简称COF)与所述显示面板300电连接。
示例性的,所述散热板400的第二弯折区401包括耐弯折的不锈钢板,所述第二非弯折区402包括铜合金板。其中,不锈钢板的刚度高、强度高、焊接性能好、耐弯折性好,但导热性较差,能满足弯折区耐弯折的要求;铜合金板的导热性好,但耐弯折性较差,能满足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对于导热性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所述第二弯折区401、所述第二非弯折区402的具体材料和厚度不做限制,只要能满足所述第二弯折区401具有良好的耐弯折性、所述第二非弯折区402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合适的厚度,这些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弯折区401与所述第二非弯折区402采用焊接、胶接或原子键合中的一种工艺进行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采用原子键合工艺连接所述第二弯折区401和所述第二非弯折区402可以使得连接更紧密,能够提高所述散热板400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还包括散热胶层600,所述散热胶层600粘接于所述散热板400与所述显示面板300的显示区301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胶层600包括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简称OCA)。
可选地,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还包括柔性盖板200,所述柔性盖板200层叠于所述显示面板300的显示区301的显示面上,所述柔性盖板200用于支撑和保护所述显示面板300。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1,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1包括上述柔性显示模组10。如图3所示,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1还包括壳体30和元器件(图中未示)。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1的具体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本领域任何有显示功能的装置、设备,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元器件可以包括常规电子设备所具有的必要的结构和部件,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其可以包括触控屏CPU、照相模组、主板、电池、声音处理系统等常规手机所具有的结构和部件。
所述壳体30与所述柔性盖板200共同组成收容腔40,所述元器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40内,所述壳体30可以对所述元器件以及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进行保护。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30正对所述显示区301的第一弯折区3011的位置可随所述第一弯折区3011折弯,或所述壳体30由柔性材料制成,整体可弯曲折叠。
本申请提供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1中,散热板400层叠于显示面板300中显示区301的非显示面320上,所述散热板400包括第二弯折区401和第二非弯折区402,所述第二弯折区401与所述显示区301的第一弯折区3011对应,具有良好耐弯折性,从而避免出现散热板400经多次弯折而折断的问题。所述第二非弯折区402与所述显示区301的第一非弯折区3012对应,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很好地传导并散发所述柔性显示模组10产生的热量,从而解决散热问题。
以上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含第一弯折区和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区相对两侧的第一非弯折区,所述显示区的两个第一非弯折区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弯折区折叠或展开;以及
散热板,层叠于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面上,所述散热板包括第二弯折区及位于所述第二弯折区相对两侧的第二非弯折区,其中,所述散热板的第二非弯折区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非弯折区对应,所述第二非弯折区用于传导并散发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产生的热量;所述散热板的第二弯折区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弯折区对应,所述第二弯折区可用于弯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显示区连接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相对于所述显示区弯折,并贴设于所述散热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表面;所述非显示区的位置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弯折区的位置错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贴设于所述散热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表面;所述电路板的位置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弯折区的位置错开;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非显示区来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路板的第一端搭接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远离所述散热板的一侧,所述电路板的第二端设有电子元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器件通过COF技术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端远离所述散热板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的第二弯折区包括耐弯折的不锈钢板,所述第二非弯折区包括铜合金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区与所述第二非弯折区采用焊接、胶接或原子键合中的一种工艺进行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区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弯折区的面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胶层,所述散热胶层粘接于所述散热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之间。
10.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
CN202120376370.0U 2021-02-18 2021-02-18 柔性显示模组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679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6370.0U CN215679893U (zh) 2021-02-18 2021-02-18 柔性显示模组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6370.0U CN215679893U (zh) 2021-02-18 2021-02-18 柔性显示模组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79893U true CN215679893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69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7637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679893U (zh) 2021-02-18 2021-02-18 柔性显示模组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798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9653A (zh) * 2022-06-21 2022-09-0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9653A (zh) * 2022-06-21 2022-09-0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33208B2 (en)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with groove to accommodate a chip
US10359658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US10860054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over layers mounted to displays
CN110491882B (zh) 柔性电路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9098242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over layers mounted to displays
CN214587755U (zh) 柔性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US1018797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1706872B2 (en)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6850948B2 (ja) 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15679893U (zh) 柔性显示模组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JP2009288322A (ja) 電子デバイス及び電子機器
CN114144038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EP3285117B1 (en) Circuit board assembly and terminal
JP2009267286A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電子デバイス及び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CN113133322B (zh) 显示装置
CN114503064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JP4541233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CN213751027U (zh) 电子产品与触控感应显示模块
CN220559702U (zh) 一种挤压治具、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7386604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TWI479240B (zh) 薄型化顯示裝置
CN210181573U (zh) 触控屏及电子设备
CN111240097B (zh) 显示装置、显示屏、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0392138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CN208862882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