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0460A - 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0460A
CN114620460A CN202210379460.4A CN202210379460A CN114620460A CN 114620460 A CN114620460 A CN 114620460A CN 202210379460 A CN202210379460 A CN 202210379460A CN 114620460 A CN114620460 A CN 114620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storage battery
arranging
positioning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794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丰
马海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uanr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uanr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uanr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uanr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794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04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0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04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6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通过在传输线的传输通道上等距排布设置整理装置,该整理装置配合蓄电池的传输进度,通过其整理空间对传输而来的蓄电池依次进行传输方向的限位和垂直于传输方向的状态整理,此外通过与各整理装置一一匹配设置导向机构,以将上一整理装置释放的蓄电池顺畅快速导入下一整理装置的整理空间内,从而实现输送线上蓄电池的有序等距流转,且流传传输高效顺畅,装配系统自动化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若干蓄电池堆布传输、传输有序性差、易发生堆积卡料、系统自动化生产效率低且装配成品品质无法保障等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装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在蓄电池自动化装配生产过程中,普遍采用传输线连续传输待组装的蓄电池,并沿传输线的传输路径分布设置如端子校正、密封圈上装、接线片上装以及检测等装配工位,从而在蓄电池的传输过程中依次接受上述各种装配作业。
中国专利CN202110019125.9公开了一种端子焊锡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电池输入装置,电池传输装置,电池定位装置,端子摆放装置和焊锡装置,所述的电池输入装置连接电池传输装置,所述的端子摆放装置和焊锡装置设置在电池传输装置上方,所述的电池定位装置设置在电池传输装置右侧,本发明通过电池输入装置输入电池,利用电池传输装置传输电池,在传输过程中,通过电池定位装置将电池定位之后,通过端子摆放装置将端子夹取到电池上,然后电池定位装置松开固定后继续传输到焊锡装置,焊锡装置进行焊接。
然而现有技术方案中,若干蓄电池堆布在输送线上进行传输,传输有序性差,容易发生堆积造成卡料等情况,且传输的无序性严重影响各装配工位进行装配作业,造成系统自动化生产效率低,且装配成品品质无法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通过在传输线的传输通道上等距排布设置整理装置,该整理装置配合蓄电池的传输进度,通过其整理空间对传输而来的蓄电池依次进行传输方向的限位和垂直于传输方向的状态整理,此外通过与各整理装置一一匹配设置导向机构,以将上一整理装置释放的蓄电池顺畅快速导入下一整理装置的整理空间内,从而实现输送线上蓄电池的有序等距流转,且流传传输高效顺畅,装配系统自动化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若干蓄电池堆布传输、传输有序性差、易发生堆积卡料、系统自动化生产效率低且装配成品品质无法保障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包括:输送线,所述输送线上设置有传输蓄电池的输送通道;以及整理装置,所述整理装置横跨所述输送通道的传输路径设置,其包括:整理机构A,所述输送通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整理机构A;以及整理机构B,所述输送通道相对于所述整理机构A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整理机构B,所述整理机构B与所述整理机构A相对活动设置以对应配合在所述输送通道上形成所述蓄电池的整理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蓄电池在输送通道上传输至所述整理空间内时,所述整理装置先在传输方向上对蓄电池进行限位,而后在垂直于传输方向上对蓄电池的摆放位置状态进行定位整理。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线上并排分出两条所述输送通道,所述整理机构A设置于两条所述输送通道之间,各所述输送通道相对于整理机构A的另一侧均设置有一所述整理机构B,所述整理机构A对应与输送通道另一侧的各所述整理机构B相配合以形成两个所述整理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整理机构A包括:至少一组定位组件A,所述定位组件A设置为由第一定位部A和第二定位部A组成的“L”形结构;所述整理机构B包括:定位组件B,所述定位组件B设置为由第一定位部B和第二定位部B组成的“L”形结构;所述定位组件B滑动靠近对应的所述定位组件A以形成与所述蓄电池的形状尺寸相适配的所述整理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组件A与对应的所述定位组件B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定位部A与所述输送通道的传输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二定位部A正对所述输送通道的输入端设置,所述第一定位部B与所述输送通道的传输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二定位部B正对所述输送通道的输出端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部B与传输而来的所述蓄电池相抵触以进行传输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整理机构B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定位部A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部B之间沿两者相对滑动方向的间距为W1,所述蓄电池的宽度为W2,其中W1<W2。
作为优选,所述整理机构A还包括:整理座,至少一组所述定位组件A安装于所述整理座上并朝向对应的所述定位组件B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整理机构B还包括:整理驱动件,所述输送通道相对于所述整理座的另一侧对应设置有所述整理驱动件,该整理驱动件的驱动端朝向所述定位组件A设置,所述定位组件B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整理驱动件的驱动端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将所述蓄电池导向传输至对应的所述整理空间内。
作为优选,所述整理装置设置有若干组并沿所述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线性阵列,所述蓄电池由所述导向机构进行导向以传输进入下一个所述整理空间内。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部,各所述整理机构A的入料端前侧对应倾斜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入料端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A背向所述整理机构B的外侧,以使从上一所述整理装置处传输而来的蓄电池得以传输导入该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出料端与所述第二定位部A朝向所述整理机构B的内侧相齐,以使所述蓄电池得以传输越过所述第二定位部A进而抵触于所述整理机构B上。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侧挡部,所述输送通道相对于所述导向部的另一侧对应设置有所述侧挡部,所述蓄电池传输越过所述第二定位部A后抵触于所述侧挡部上,进而在该侧挡部的辅助侧挡作用下得以传输抵触于所述整理机构B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部B的长度为L1,所述蓄电池的长度为L2,其中L1≤L2。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线设置为单条连续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传输带;以及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传输带进行回转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线设置为由若干个独立回转的传输单元等距线性排布组成的结构;每个所述传输单元上方对应设置有一组所述整理装置,若干个所述整理装置线性等距排布设置;每个所述整理机构A的入料端前侧对应设置有一组所述导向机构,若干个所述导向机构线性等距排布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在传输线的传输通道上等距排布设置整理装置,该整理装置配合蓄电池的传输进度,通过其整理空间对传输而来的蓄电池依次进行传输方向的限位和垂直于传输方向的状态整理,从而将蓄电池四边定位以配合装配工位进行相应的装配作业,此外通过与各整理装置一一匹配设置导向机构,以将上一整理装置释放的蓄电池顺畅快速导入下一整理装置的整理空间内,从而实现输送线上蓄电池的有序等距流转,且流传传输高效顺畅,装配系统自动化工作效率;
(2)本发明中通过在传输线上并排设置两个传输通道,整理装置包括设置于两个传输通道之间的整理机构A和设置于各传输通道相对于整理机构A另一侧的整理机构B,整理机构A与其两侧的两个整理机构B分别配合以在各传输通道上方形成整理空间,由此形成双工位结构,以配合装配工位同步进行两组蓄电池的相应装配作业,整体结构紧凑;
(3)本发明中的整理装置通过设置固定的定位组件A和相对定位组件A进行滑动的定位组件B,两者呈中心对称的L型结构以配合形成对蓄电池进行整理的整理空间,且定位组件B的第二定位部B对蓄电池进行传输限位,从而保障定位组件B撤去后蓄电池能够脱离该整理空间并随传输线继续向前传输,结构设置巧妙,定位准确高效;
(4)本发明通过设置由导向部和侧挡部组成的导向机构,其中导向部设置为倾斜结构且位于各整理机构A的传输入料端,蓄电池离开上一定位组件A并传输进入该导向部后,在倾斜导向作用下顺利越过下一定位组件A,从而接受下一定位组件B的抵触限位,并通过辅助设置侧挡部,防止蓄电池在导向部的导向传输过程中无法与定位组件B相对接或发生掉落,使得导向传输过程更加稳定;
(5)本发明中侧挡部覆盖传输线的传输通道长度设置,初始进入传输线的蓄电池贴靠在侧挡部上进行限位传输,传输状态稳定,有效防止传输过程发生偏移而无法顺畅进入整理空间,传输过程稳定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中整理装置与输送线的安装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整理机构A与整理机构B的工作配合状态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整理机构A与导向机构的安装配合结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整理机构B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导向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 “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包括:输送线1,所述输送线1上设置有传输蓄电池10的输送通道11;以及整理装置2,所述整理装置2横跨所述输送通道11的传输路径设置,如图5所示,其包括:整理机构A3,所述输送通道1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整理机构A3;以及整理机构B4,所述输送通道11相对于所述整理机构A3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整理机构B4,所述整理机构B4与所述整理机构A3相对活动设置以对应配合在所述输送通道11上形成所述蓄电池10的整理空间20。
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所述蓄电池10在输送通道11上传输至所述整理空间20内时,所述整理装置2先在传输方向上对蓄电池10进行限位,如图5所示,而后在垂直于传输方向上对蓄电池10的摆放位置状态进行定位整理。
在本实施例中,在传输线1的传输通道11上方设置整理装置2,该整理装置2配合蓄电池10的传输进度,通过其整理空间20对传输而来的蓄电池10依次进行传输方向的限位和垂直于传输方向的状态整理,具体的,先由定位组件B41的第二定位部B412对蓄电池10进行限位以阻挡其继续向前传输,此时整理空间20内的传感器检测到蓄电池10已进入,而后反馈信号以由定位组件B41向定位组件B41滑动靠拢,从而将蓄电池20宽度方向进行整理定位,由此将蓄电池四边进行精准定位以配合外部装配工位进行相应的装配作业。
作为优选,如图6所示,所述整理机构A3包括:定位组件A31,所述定位组件A31设置为由第一定位部A311和第二定位部A312组成的“L”形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整理机构B4包括:定位组件B41,如图7所示,所述定位组件B41设置为由第一定位部B411和第二定位部B412组成的“L”形结构;所述定位组件B41滑动靠近所述定位组件A31以形成与所述蓄电池10的形状尺寸相适配的所述整理空间20。
作为优选,如图5所示,所述定位组件A31与所述定位组件B41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定位部A311与所述输送通道11的传输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二定位部A312正对所述输送通道11的输入端设置,所述第一定位部B411与所述输送通道11的传输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二定位部B412正对所述输送通道11的输出端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部B412与传输而来的所述蓄电池10相抵触以进行传输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整理装置2通过设置固定安装的定位组件A31和相对于所述定位组件A31进行线性滑动的定位组件B41,两者呈中心对称的L型结构,从而能够相对滑动配合形成对蓄电池10进行整理的整理空间20,且由定位组件B41的第二定位部B412对蓄电池10进行传输限位,从而保障定位组件B41撤去后蓄电池10能够脱离该整理空间20并随传输线1继续向前传输,结构设置巧妙,定位准确高效。
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所述整理机构B4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定位部A312与所述第二定位部B412之间沿两者相对滑动方向的间距为W1,所述蓄电池10的宽度为W2,其中W1<W2,从而使得蓄电池10能够顺利进入整理空间20并能够被第二定位部B412抵触限位。
作为优选,如图4及图6所示,所述整理机构A3还包括:整理座32,所述定位组件A31安装于所述整理座32上并朝向所述定位组件B41设置。
作为优选,如图7所示,所述整理机构B4还包括:整理驱动件42,所述输送通道11相对于所述整理座32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整理驱动件42,该整理驱动件42的驱动端朝向所述定位组件A31设置,所述定位组件B41设置于所述整理驱动件42的驱动端上。
作为优选,如图4所示,还包括:导向机构5,所述导向机构5将所述蓄电池10导向传输至对应的所述整理空间20内,保证蓄电池传输顺畅度,提高传输稳定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上述实施例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作为优选,如图2所示,所述输送线1上并排分出两条所述输送通道11,所述整理机构A3设置于两条所述输送通道11之间,各所述输送通道11相对于整理机构A3的另一侧均设置有一所述整理机构B4,所述整理机构A3对应与输送通道11另一侧的各所述整理机构B4相配合以形成两个所述整理空间2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传输线1上并排设置两个传输通道11,整理装置2包括设置于两个传输通道11之间的整理机构A3和设置于各传输通道11相对于整理机构A3另一侧的整理机构B4,整理机构A3固定设置,其与其两侧的两个整理机构B4分别配合以在各传输通道11上方形成整理空间20,由此形成双工位结构,以配合装配工位同步进行两组蓄电池的相应装配作业,整体结构紧凑。
作为优选,所述整理机构A3包括:两组所述定位组件A31,两组所述定位组件A31分设于所述整理座32正对各所述定位组件B41的两个侧面上,且该两组所述定位组件A31各自朝向对应的定位组件B41设置,由此,各所述输送通道11两侧的定位组件A31和定位组件B41呈上述中心对称设置并形成与所述蓄电池10的形状尺寸相适配的矩形的所述整理空间20,所述整理驱动件42设置有两组并与两组所述定位组件B41一一匹配设置。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上述实施例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作为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整理装置2设置有若干组并沿所述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线性阵列,所述蓄电池10由所述导向机构5进行导向以传输进入下一个所述整理空间20内,从而达到等距传输和有序分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与各整理装置2一一匹配设置导向机构5,以将上一整理装置2释放的蓄电池10顺畅快速导入下一整理装置2的整理空间20内,从而实现输送线1上蓄电池10的有序等距流转,且流传传输高效顺畅,装配系统自动化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如图6所示,所述导向机构5包括:导向部51,各所述整理机构A3的入料端前侧对应倾斜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导向部51,结合图8所示,所述导向部51的入料端511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A311背向所述整理机构B4的外侧,以使从上一所述整理装置2处传输而来的蓄电池10得以传输导入该导向部51,所述导向部51的出料端512与所述第二定位部A312朝向所述整理机构B4的内侧相齐,以使所述蓄电池10得以传输越过所述第二定位部A312进而抵触于所述整理机构B4上。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整理机构A3的入料端前侧指蓄电池传输而来的一侧,针对实施例二中设置两条所述输送通道11的结构,导向部51也对应设置有两组,此外,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向机构5一体安装在整理座32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倾斜结构的导向部51,其位于各整理机构A3的传输入料端,蓄电池10离开上一定位组件A31并传输进入该导向部51后,在倾斜导向作用下顺利越过下一定位组件A31,从而接受下一定位组件B41的抵触限位。
作为优选,结合图4所示,所述导向机构5还包括:侧挡部52,所述输送通道11相对于所述导向部51的另一侧对应设置有所述侧挡部52,所述蓄电池10传输越过所述第二定位部A312后抵触于所述侧挡部52上,进而在该侧挡部52的辅助侧挡作用下得以传输抵触于所述整理机构B4上。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辅助设置侧挡部52,防止蓄电池10在导向部51的导向传输过程中无法顺畅与定位组件B41相对接或发生掉落,使得导向传输过程更加稳定。
此外,侧挡部52覆盖传输线1的传输通道11长度设置,初始进入传输线1的蓄电池10贴靠在侧挡部52上进行限位传输,传输状态稳定,有效防止传输过程发生偏移而无法顺畅进入整理空间20,传输过程稳定高效。
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定位部B411的长度为L1,所述蓄电池10的长度为L2,其中L1≤L2,由此能够防止定位组件B41滑动夹紧蓄电池的过程中与前一等待的蓄电池发生干涉。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上述实施例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作为优选,如图8所示,所述输送线1设置为由若干个独立回转的传输单元13等距线性排布组成的结构;每个所述传输单元13上方对应设置有一组所述整理装置2,若干个所述整理装置2线性等距排布设置;每个所述整理机构A3的入料端前侧对应设置有一组所述导向机构5,若干个所述导向机构5线性等距排布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若干个独立回转的传输单元13,传输精度更高,且方便独立控制进行传输动作,从而更好地匹配蓄电池的装配作业,避免蓄电池在装配作业时底部持续被传输带摩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传输单元13均包括传送带以及动力部件,并设置有外部控制系统,通过该控制系统控制各动力部件进行动作。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上述实施例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作为优选,如图9所示,所述输送线1设置为单条连续的输送机构12,所述输送机构12包括:传输带121;以及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传输带121进行回转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构12的回转工作方式根据生产要求适配设置为通过伺服控制,从而保持传输间距一致。
工作步骤
蓄电池10在输送通道11内贴靠侧挡部52传输进入第一个整理空间20,并由第二定位部B412抵触进行传输限位,而后定位组件B41向着定位组件A31滑动从而将蓄电池20夹紧,对应的装配工位完成相应的装配作业后,定位组件B41退回复位以释放蓄电池10,蓄电池10随传输带继续传输,并进入导向部51,在导向部51的倾斜导向作用下顺利越过下一定位组件A31,从而接受下一定位组件B41的抵触限位,如此循环实现蓄电池10的等距定位传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线,所述输送线上设置有传输蓄电池的输送通道;以及
整理装置,所述整理装置横跨所述输送通道的传输路径设置,其包括:
整理机构A,所述输送通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整理机构A;以及
整理机构B,所述输送通道相对于所述整理机构A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整理机构B,所述整理机构B与所述整理机构A相对活动设置以对应配合在所述输送通道上形成所述蓄电池的整理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在输送通道上传输至所述整理空间内时,所述整理装置先在传输方向上对蓄电池进行限位,而后在垂直于传输方向上对蓄电池的摆放位置状态进行定位整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上并排分出两条所述输送通道,所述整理机构A设置于两条所述输送通道之间,各所述输送通道相对于整理机构A的另一侧均设置有一所述整理机构B,所述整理机构A对应与输送通道另一侧的各所述整理机构B相配合以形成两个所述整理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理机构A包括:至少一组定位组件A,所述定位组件A设置为由第一定位部A和第二定位部A组成的“L”形结构;
所述整理机构B包括:定位组件B,所述定位组件B设置为由第一定位部B和第二定位部B组成的“L”形结构;
所述定位组件B滑动靠近对应的所述定位组件A以形成与所述蓄电池的形状尺寸相适配的所述整理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A与对应的所述定位组件B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定位部A与所述输送通道的传输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二定位部A正对所述输送通道的输入端设置,所述第一定位部B与所述输送通道的传输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二定位部B正对所述输送通道的输出端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部B与传输而来的所述蓄电池相抵触以进行传输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机构B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定位部A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部B之间沿两者相对滑动方向的间距为W1,所述蓄电池的宽度为W2,其中W1<W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理机构A还包括:整理座,至少一组所述定位组件A安装于所述整理座上并朝向对应的所述定位组件B设置;
所述整理机构B还包括:整理驱动件,所述输送通道相对于所述整理座的另一侧对应设置有所述整理驱动件,该整理驱动件的驱动端朝向所述定位组件A设置,所述定位组件B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整理驱动件的驱动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将所述蓄电池导向传输至对应的所述整理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装置设置有若干组并沿所述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线性阵列,所述蓄电池由所述导向机构进行导向以传输进入下一个所述整理空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
导向部,各所述整理机构A的入料端前侧对应倾斜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入料端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A背向所述整理机构B的外侧,以使从上一所述整理装置处传输而来的蓄电池得以传输导入该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出料端与所述第二定位部A朝向所述整理机构B的内侧相齐,以使所述蓄电池得以传输越过所述第二定位部A进而抵触于所述整理机构B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
侧挡部,所述输送通道相对于所述导向部的另一侧对应设置有所述侧挡部,所述蓄电池传输越过所述第二定位部A后抵触于所述侧挡部上,进而在该侧挡部的辅助侧挡作用下得以传输抵触于所述整理机构B上。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B的长度为L1,所述蓄电池的长度为L2,其中L1≤L2。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设置为单条连续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
传输带;以及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传输带进行回转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设置为由若干个独立回转的传输单元等距线性排布组成的结构;
每个所述传输单元上方对应设置有一组所述整理装置,若干个所述整理装置线性等距排布设置;
每个所述整理机构A的入料端前侧对应设置有一组所述导向机构,若干个所述导向机构线性等距排布设置。
CN202210379460.4A 2022-04-12 2022-04-12 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 Pending CN1146204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9460.4A CN114620460A (zh) 2022-04-12 2022-04-12 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9460.4A CN114620460A (zh) 2022-04-12 2022-04-12 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0460A true CN114620460A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05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79460.4A Pending CN114620460A (zh) 2022-04-12 2022-04-12 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2046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632051U (zh) * 2017-11-28 2018-07-20 浙江赫克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整理包装输送线
CN111620065A (zh) * 2020-06-02 2020-09-04 浙江兜兰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蓄电池极板分切前输送线
CN112756588A (zh) * 2020-12-21 2021-05-07 长兴金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铅酸蓄电池铸焊生产工艺
CN213304197U (zh) * 2020-10-30 2021-05-28 长兴金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端子装配设备
CN113161595A (zh) * 2021-01-26 2021-07-23 浙江兜兰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蓄电池防护网板连续安装及短路检测系统
CN214099670U (zh) * 2021-01-26 2021-08-31 浙江兜兰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蓄电池防护网板连续安装及短路检测系统
CN214488797U (zh) * 2020-12-21 2021-10-26 长兴金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铅酸蓄电池铸焊生产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632051U (zh) * 2017-11-28 2018-07-20 浙江赫克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整理包装输送线
CN111620065A (zh) * 2020-06-02 2020-09-04 浙江兜兰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蓄电池极板分切前输送线
CN213304197U (zh) * 2020-10-30 2021-05-28 长兴金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端子装配设备
CN112756588A (zh) * 2020-12-21 2021-05-07 长兴金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铅酸蓄电池铸焊生产工艺
CN214488797U (zh) * 2020-12-21 2021-10-26 长兴金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铅酸蓄电池铸焊生产线
CN113161595A (zh) * 2021-01-26 2021-07-23 浙江兜兰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蓄电池防护网板连续安装及短路检测系统
CN214099670U (zh) * 2021-01-26 2021-08-31 浙江兜兰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蓄电池防护网板连续安装及短路检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295285A1 (en) Printing table assembly,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rinting table assembly
CN111697106A (zh) 电池串制备装置及串焊设备
CN217444462U (zh) 一种电芯制造设备
CN115411341A (zh) 电池包膜产线
CN114620460A (zh) 蓄电池装配线用高效传输系统
CN212209528U (zh) 电池串制备装置及串焊设备
CN116238860B (zh) 一种便于锂电池自动生产的自动移送系统及自动移送方法
CN210455327U (zh) 载带输送装置
CN218859436U (zh) 花篮收料机
CN115133102A (zh) 一种模组加工装置及锂电池制造设备
CN212182349U (zh) 压网循环装置及电池串制备装置
CN213304197U (zh) 一种蓄电池端子装配设备
CN109969724B (zh) 一种多层传输系统
CN109473509B (zh) 不印胶尾片的放片装置及其方法
CN216805999U (zh) 口罩加工系统终端口罩叠放机构
CN218257016U (zh) 旋转联动上料机构及上料设备
CN217706523U (zh) 灌装设备的容器自动上料装置
CN216037012U (zh) Pcb收板机
CN218289202U (zh) 一种蓄电池极群体输送设备
CN219009083U (zh) 一种多功能fpc输送机构
CN216655370U (zh) 一种分拣排列设备
CN219468956U (zh) 一种送料装置
EP1264788A1 (en) Unit for transferring panels of wood or similar
CN218692973U (zh) 一种电子定子冲压生产线
CN219464442U (zh) 一种折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