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16278A - 树脂发泡体 - Google Patents

树脂发泡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16278A
CN114616278A CN202080075113.1A CN202080075113A CN114616278A CN 114616278 A CN114616278 A CN 114616278A CN 202080075113 A CN202080075113 A CN 202080075113A CN 114616278 A CN114616278 A CN 1146162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foam
resin
polyolefin
weight
fo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51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儿玉清明
斋藤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616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62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4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using blowing gases generated by a previously added blowing agent
    • C08J9/12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using blowing gases generated by a previously added blowing agent by a physical blowing agent
    • C08J9/122Hydrogen, oxygen, CO2, nitrogen or noble g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18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a layer of foamed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014Use of organic additives
    • C08J9/0023Use of organic additives containing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061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several polymeric compon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066Use of inorganic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095Mixtures of at least two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one-dot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4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using blowing gases generated by a previously added blowing agent
    • C08J9/12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using blowing gases generated by a previously added blowing agent by a physical blowing ag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6Porous or cellular pla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J2323/12Poly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4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J2423/12Polyprop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薄且耐冲击性优异的树脂发泡体。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的表观密度为0.02g/cm3~0.30g/cm3、25%压缩载荷为90kPa以下、压缩时的弹性应变能为10kPa以上,并且具有气泡结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树脂发泡体的平均气泡直径为10μm~200μm。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树脂发泡体的气泡率为30%以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树脂发泡体的气泡直径的变动系数为0.5以下。

Description

树脂发泡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发泡体。
背景技术
出于电子设备的画面保护、基板的保护等而大量使用缓冲材料。近年,与电子设备的薄型化倾向相应地要求缩小待配置缓冲材料的部分的间隙。此外,使用有机EL面板的具有挠性的电子设备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中。在这样的电子设备中,会施加与现有的刚直LCD面板不同的作用的负荷。
作为缓冲材料,可举出具有发泡结构的构件,作为得到具有微细气泡结构的发泡体的方法,提出了使不活泼气体在高压下溶解于聚合物后、急剧地降低压力而形成发泡结构的方法(专利文献1)。另外,还进行了提高发泡构件的冲击吸收性的尝试(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然而,无法得到以高水平实现耐冲击性、并且较薄地构成的发泡构件,该耐冲击性不仅是现有的刚直的显示器中使用的设备所要求的,也是具有挠性的显示器中使用的设备、将该挠性显示器弯曲而使用的设备所要求的性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221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8650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0342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即使较薄、冲击吸收性也优异的树脂发泡体。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的表观密度为0.02g/cm3~0.30g/cm3、25%压缩载荷为90kPa以下、压缩时的弹性应变能为10kPa以上,并且具有气泡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树脂发泡体的平均气泡直径为10μm~200μ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树脂发泡体的气泡率为30%以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树脂发泡体的气泡直径的变动系数为0.5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树脂发泡体的非发泡弯曲应力为5MPa以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树脂发泡体进一步包含填充材料。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填充材料为无机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填充材料为有机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树脂发泡体包含聚烯烃类树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聚烯烃类树脂是除聚烯烃类弹性体以外的聚烯烃与聚烯烃类弹性体的混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树脂发泡体的一面或两面具有热熔融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发泡构件,该发泡构件具有树脂发泡层、和配置于该树脂发泡层的至少一侧的粘合剂层,该树脂发泡层是上述树脂发泡体。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即使较薄、冲击吸收性也优异的树脂发泡体。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即使在与柔软的片组合时也发挥优异的冲击吸收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发泡构件的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 发泡构件
10 树脂发泡层
20 粘合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A.树脂发泡体
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的表观密度为0.02g/cm3~0.30g/cm3、25%压缩载荷为90kPa以下、压缩时的弹性应变能为10kPa以上。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具有气泡结构(气孔结构)。作为气泡结构(气孔结构),可列举独立气泡结构、连续气泡结构、半连续半独立气泡结构(混合存在有独立气泡结构和连续气泡结构的气泡结构)等。树脂发泡体的气泡结构优选为连续气泡结构、或半连续半独立气泡结构,更优选为半连续半独立气泡结构。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通过使树脂组合物发泡而得到。上述树脂组合物是至少含有构成树脂发泡体的树脂的组合物。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的表观密度为0.02g/cm3~0.30g/cm3。如果是这样的范围,则能够得到柔软性及应力分散性优异的树脂发泡体。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的表观密度优选为0.03g/cm3~0.28g/cm3、更优选为0.04g/cm3~0.25g/cm3、特别优选为0.05g/cm3~0.20g/cm3、最优选为0.07g/cm3~0.15g/cm3。如果是这样的范围,则上述效果变得显著。表观密度的测定方法在后面叙述。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的25%压缩载荷为90kPa以下。如果是25%压缩载荷为这样的范围的树脂发泡体,则能够减小对所应用的构件的负荷。更详细而言,在间隙窄的位置稍微进行压缩并应用树脂发泡体时,根据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能够减小对其它构件的应力。例如,在将树脂发泡体用于显示构件的情况下,能够使对该显示构件施加的应力松弛/分散,因此,从颜色不均减少、构件保护的观点考虑是有用的。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的25%压缩载荷优选为80kPa以下、更优选为75kPa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5kPa以下。如果是这样的范围,则上述效果变得显著。另外,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的25%压缩载荷越小越优选,其下限例如为10kPa、优选为5kPa、更优选为1kPa、特别优选为0.1kPa。25%压缩载荷的测定方法在后面叙述。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在压缩时的弹性应变能为10kPa以上。“压缩时的弹性应变能”是指使树脂发泡体压缩10%时的压缩反弹力的总量。具体而言,通过基于JISK 6767的压缩试验(试验温度:23℃、样品尺寸:10mm×10mm、压缩速度:10mm/min)测定树脂发泡体的压缩率(%)及压缩反弹力(kPa)时,根据将x轴设为压缩率(%)并将y轴设为压缩反弹力(kPa)的压缩ss曲线求出“压缩时的弹性应变能”,该“压缩时的弹性应变能”是在压缩率为0%~10%的范围中、由该ss曲线和该x轴规定的区域的面积。如果树脂发泡体在压缩时的弹性应变能为上述范围,则能够得到冲击吸收性优异的树脂发泡体。更详细而言,具有上述范围的弹性应变能的树脂发泡体在施加冲击时,该树脂发泡体的变形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即使对于强冲击,也能够将其良好地吸收。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在压缩时的弹性应变能优选为20kPa以上、更优选为28kPa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5kPa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kPa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kPa以上、特别优选为100kPa以上、最优选为150kPa以上。如果是这样的范围,则上述效果变得显著。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在压缩时的弹性应变能的上限例如为500kPa(优选为800kPa)。
在本发明中,通过使表观密度、25%压缩载荷及压缩时的弹性应变能为上述的范围,能够得到柔软性、应力分散性及耐冲击性优异的树脂发泡体。此外,全部满足上述特性的树脂发泡体虽然是薄层,也发挥优异的耐冲击性,并且即使在与具有挠性的构件(例如,有机EL面板、树脂基材)的组合中,也发挥优异的耐冲击性。
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的厚度优选为30μm~5000μm、更优选为35μm~4000μm、进一步优选为40μm~3000μm、更进一步优选为45μm~2000μm、再进一步优选为50μm~1000μm、特别优选为55μm~500μm。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虽然是薄层,但发挥优异的耐冲击性。另外,如果树脂发泡体的厚度为上述范围内,则能够形成微细且均匀的气泡结构,在能够展现优异的冲击吸收性的方面是有利的。
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在25℃下的断裂伸长率优选为120%以下、更优选为11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以下、特别优选为90%以下。如果是这样的范围,则能够得到柔软性及应力分散性优异的树脂发泡体。需要说明的是,断裂伸长率小时,对树脂发泡体施加负载时,该树脂发泡体的气孔壁的变形变小,例如在添加了填充材料的情况下,在构成该树脂发泡体的树脂与该填充材料的界面容易发生滑动,能进一步缓和负载。另一方面,断裂伸长率过大时,树脂发泡体的气孔壁的变形变大,存在变得难以缓和负载的担忧。断裂伸长率可以基于JIS K 6767来测定。
上述树脂发泡体的平均气泡直径(平均气孔直径)优选为10μm~200μm、更优选为15μm~180μm、进一步优选为20μm~150μm、特别优选为23μm~120μm、尤其优选为25μm~100μm、最优选为30μm~80μm。如果是这样的范围,则能够得到柔软性及应力分散性更优异的树脂发泡体。另外,能够得到压缩回复性也优异、并且对于重复冲击的耐性优异的树脂发泡体。平均气泡直径的测定方法在后面叙述。
上述树脂发泡体所具有的气泡的长径比优选为1.5以上。如果是这样的范围,则能够得到厚度恢复性优异的树脂发泡体。构成上述树脂发泡体的气泡的长径比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2.5以上。如果是这样的范围,则上述效果变得显著。另外,构成上述树脂发泡体的气泡的长径比的上限优选为8、更优选为6、进一步优选为5。如果是这样的范围,则能够得到冲击吸收性优异的树脂发泡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树脂发泡体所具有的气泡的长径比”是指,在随机选择的部位处的树脂发泡体剖面中的给定面积(3mm2)范围内存在的各个气泡的长径比的平均值。“树脂发泡体所具有的气泡的长径比”的具体求出方法如下所述。
·使用剃刀,将树脂发泡体沿着TD(与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且相对于树脂发泡体的主面垂直的方向(厚度方向)切断,以倍率100倍观察给定面积(3mm2)范围。测定一个气泡的厚度方向的长度和TD的长度。
·对给定面积内存在的全部气泡进行同样的测定。
·通过TD的长度÷厚度方向的长度计算出气泡的长径比,对全部气泡进行同样的计算,将平均值作为“树脂发泡体所具有的气泡的长径比”。
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的气泡直径(气孔直径)的变动系数优选为0.5以下、更优选为0.4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45以下、特别优选为0.43以下、最优选小于0.4。如果是这样的范围,则由冲击导致的变形变得均匀,可防止局部的应力负荷,能够得到应力分散性优异、并且耐冲击性特别优异的树脂发泡体。该变动系数越小越优选,其下限例如为0.2(优选为0.15、更优选为0.1、进一步优选为0.01)。气泡直径的变动系数的测定方法在后面叙述。
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的气泡率(气孔率)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如果是这样的范围,则能够得到压缩时的排斥应力小的树脂发泡体。对于这样的树脂发泡体而言,在间隙窄的位置稍微进行压缩并应用上述树脂发泡体时,能够减小对其它构件施加的应力。例如,在将树脂发泡体用于显示构件的情况下,能够使对该显示构件施加的应力松弛/分散,因此,从颜色不均减少、构件保护的观点考虑是有用的。该气泡率的上限例如为99%以下。气泡率的测定方法在后面叙述。
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的气泡壁(气孔壁)的厚度优选为0.1μm~10μm、更优选为0.3μm~8μm、进一步优选为0.5μm~5μm、特别优选为0.7μm~4μm、最优选为1μm~2.8μm。如果是这样的范围,则能够得到柔软性及应力分散性更优异的树脂发泡体。气泡壁的厚度过薄时,树脂发泡体容易对于负载而变形,存在无法得到充分的应力分散效果的担忧。气泡壁的厚度过厚时,树脂发泡体变得难以对于负载而变形,在设备的间隙中使用时,存在高度差追随性变差的担忧。气泡壁的厚度的测定方法在后面叙述。
在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的气泡结构为半连续半独立气泡结构的情况下,其中的独立气泡结构的比例优选为40%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下。在本说明书中,树脂发泡体的独立气泡率例如如下所述地求出:在温度23℃、湿度50%的环境中,使测定对象在水分中下沉,测定之后的质量,然后在80℃的烘箱中使其充分地干燥后,再次测定质量。另外,如果是连续气泡,则能够保持水分,因此,可作为连续气泡测定其质量而求出。
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的非发泡弯曲应力优选为5MPa以上、更优选大于5MPa、更优选为7MPa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MPa以上。如果是这样的范围,则使树脂发泡体的气泡壁(气孔壁)变形需要大的能量,能够得到具有优异的冲击吸收性的树脂发泡体。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通过适度降低以往在缓冲材料中被重视的柔软性、获取与其它特性的平衡,从而能够实现耐冲击性(冲击吸收性)的提高。这样一来,通过与以往不同的作用,展现冲击吸收性的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在冲击在窄范围传输这样的构成(冲击不易在面方向上扩散的构成)中特别有用,例如在应用于具有挠性的构件(例如,由树脂构成的构件)时特别有用。该非发泡弯曲应力的上限优选为20MPa、更优选为15MPa。如果是这样的范围,则能够得到柔软性及应力分散性更优异的树脂发泡体。“非发泡弯曲应力”是指,通过对树脂发泡体进行热压而恢复至无气泡的非发泡状态(块状)的树脂成型体a的弯曲应力。树脂成型体a的密度可以与由后述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发泡前的树脂成型体b的密度同等。需要说明的是,树脂成型体a的弯曲应力(树脂发泡体的非发泡弯曲应力)可以与树脂成型体b同等。弯曲应力的测定方法在后面叙述。
上述树脂发泡体的厚度恢复率优选为65%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5%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发泡层的厚度恢复率由下述式来定义。该发泡层的厚度恢复率是以某种程度的面积对发泡片施加负载、将其压缩而测定的恢复率,与局部施加负载而仅使一部分凹陷而测定的所谓凹陷恢复率不同。
厚度恢复率(%)={(解除压缩状态起0.5秒钟后的厚度)/(初始厚度)}×100
初始厚度:施加负载前的树脂发泡体的厚度。
解除压缩状态起0.5秒钟后的厚度:在对树脂发泡体施加1000g/cm2的负载的状态下保持120秒钟,将压缩解除,解除压缩0.5秒钟后的树脂发泡体的厚度。
作为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的形状,可以根据目的采用任意适当的形状。作为这样的形状,代表性地为片状。
可以在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的一面或两面具有热熔融层。具有热熔融层的树脂发泡体例如能够通过使用加热至构成树脂发泡体的树脂组合物的熔融温度以上的一对加热辊对树脂发泡体(或树脂发泡体的前体)进行压延而得到。
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可以通过任意适当的方法形成。作为这样的方法,代表性地,可举出使包含树脂材料(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发泡的方法。
A-1.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代表性地可以使树脂组合物发泡而得到。树脂组合物包含任意适当的树脂材料(聚合物)。
作为上述聚合物,可列举例如:丙烯酸类树脂、有机硅类树脂、氨基甲酸酯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酯类树脂、橡胶类树脂等。上述聚合物可以仅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相对于树脂组合物100重量份,聚合物的含有比例优选为30重量份~95重量份、更优选为35重量份~9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40重量份~8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40重量份~60重量份。如果是这样的范围,则能够得到柔软性及应力分散性更优异的树脂发泡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上述聚合物,使用聚烯烃类树脂。
相对于上述聚合物100重量份,聚烯烃类树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50重量份~100重量份、更优选为70重量份~10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90重量份~10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95重量份~100重量份、最优选为100重量份。
作为聚烯烃类树脂,可优选列举选自聚烯烃及聚烯烃类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将聚烯烃与聚烯烃类弹性体组合使用。聚烯烃及聚烯烃类弹性体分别可以仅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在称为“聚烯烃”的情况下,不包括“聚烯烃类弹性体”。
在将聚烯烃与聚烯烃类弹性体作为聚烯烃类树脂组合使用的情况下,聚烯烃与聚烯烃类弹性体的重量比率(聚烯烃/聚烯烃类弹性体)优选为1/99~99/1、更优选为10/90~90/10、进一步优选为20/80~80/20、特别优选为30/70~70/30。如果是这样的范围,则本发明的效果变得显著。
作为聚烯烃,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采用任意适当的聚烯烃。作为这样的聚烯烃,可列举例如:直链状的聚烯烃、支链状的(具有支链的)聚烯烃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聚烯烃类树脂,使用支链状的聚烯烃。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聚烯烃,可以仅使用支化状的聚烯烃,也可以将支化状的聚烯烃和直链状的聚烯烃组合使用。通过使用支化状的聚烯烃,能够得到平均气泡直径小、耐冲击性优异的树脂发泡体。相对于聚烯烃100重量份,支化状的聚烯烃的含有比例优选为30重量份~100重量份、更优选为80重量份~120重量份。
作为上述聚烯烃,可举出例如:包含来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聚烯烃可以仅由来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构成,也可以由来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和来自除α-烯烃以外的单体的结构单元构成。在聚烯烃为共聚物的情况下,作为其共聚方式,可采用任意适当的共聚方式。可列举例如: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等。
作为能够构成聚烯烃的α-烯烃,优选例如碳原子数2~8(优选为2~6、更优选为2~4)的α-烯烃(例如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庚烯、1-辛烯等)。α-烯烃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作为构成聚烯烃的α-烯烃以外的单体,可列举例如:乙酸乙烯酯、丙烯酸、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乙烯醇等烯属不饱和单体。除α-烯烃以外的单体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作为聚烯烃,具体可列举例如: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丙烯均聚物)、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乙烯与乙烯以外的α-烯烃的共聚物、丙烯与丙烯以外的α-烯烃的共聚物、乙烯、丙烯及除乙烯和丙烯以外的α-烯烃的共聚物、丙烯与烯属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聚烯烃,使用具有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聚丙烯类聚合物。作为聚丙烯类聚合物,可列举例如:聚丙烯(丙烯均聚物)、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丙烯与丙烯以外的α-烯烃的共聚物等,优选为聚丙烯(丙烯均聚物)。聚丙烯类聚合物可以仅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从能够进一步展现本发明效果的方面考虑,聚烯烃在温度230℃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优选为0.2g/10分~10g/10分、更优选为0.25g/10分~5g/10分、进一步优选为0.3g/10分~3g/10分、特别优选为0.35g/10分~1.5g/10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上述熔体流动速率(MFR)是指基于ISO1133(JIS-K-7210)在温度230℃、负载2.16kgf的条件下测定的MFR。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组合使用在温度230℃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在上述的范围内的两种以上不同的聚烯烃。在该情况下,可以组合使用在温度230℃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优选为0.2g/10分以上且小于0.7g/10分(更优选为0.2g/10分~0.65g/10分)的聚烯烃、与在温度230℃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优选为0.7g/10分~10g/10分(更优选为0.7g/10分~5g/10分、进一步优选为0.7g/10分~3g/10分、特别优选为0.7g/10分~1.5g/10分、最优选为0.7g/10分~1.3g/10分)的聚烯烃。这样一来,能够得到平均气泡直径小、耐冲击性优异的树脂发泡体。
作为聚烯烃,在组合使用在温度230℃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上述的范围内的两种以上不同的聚烯烃的情况下,例如上述在温度230℃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优选为0.2g/10分以上且小于0.7g/10分(更优选为0.2g/10分~0.65g/10分)的聚烯烃、与在温度230℃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优选为0.7g/10分~10g/10分(更优选为0.7g/10分~5g/10分、进一步优选为0.7g/10分~3g/10分、特别优选为0.7g/10分~1.5g/10分、最优选为0.7g/10分~1.3g/10分)的聚烯烃的重量比率优选为1/99~99/1、更优选为10/90~90/10、进一步优选为20/80~80/20、特别优选为30/70~70/30、最优选为40/60~60/40。
作为聚烯烃,可以使用市售品,可列举例如:“E110G”(普瑞曼聚合物株式会社制)、“EA9”(日本聚丙烯株式会社制)、“EA9FT”(日本聚丙烯株式会社制)、“E-185G”(普瑞曼聚合物株式会社制)、“WB140HMS”(Borealis公司制)、“WB135HMS”(Borealis公司制)等。
作为聚烯烃类弹性体,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采用任意适当的聚烯烃类弹性体。作为这样的聚烯烃类弹性体,可列举例如: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丁烯、聚异丁烯、氯化聚乙烯、使聚烯烃成分与橡胶成分物理分散而得到的弹性体、具有聚烯烃成分与橡胶成分发生了微相分离的结构的弹性体等所谓的非交联型的热塑性烯烃类弹性体(TPO);通过在存在交联剂的条件下对包含形成基体的树脂成分A(烯烃类树脂成分A)及形成域(domain)的橡胶成分B的混合物进行动态热处理而得到的动态交联型热塑性烯烃类弹性体(TPV);等等,该动态交联型热塑性烯烃类弹性体是具有在作为基体(海相)的树脂成分A中细密地分散有交联橡胶粒子作为域(岛相)的海岛结构的多相体系的聚合物。
聚烯烃类弹性体优选包含橡胶成分。作为这样的橡胶成分,可列举日本特开平08-302111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24193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8-02488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00785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052277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072306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05706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24189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067969号公报、日本再表03/002654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橡胶成分。
作为具有聚烯烃成分与烯烃类橡胶成分发生了微相分离的结构的弹性体,具体可列举:由聚丙烯树脂(PP)和乙丙橡胶(EPM)形成的弹性体、由聚丙烯树脂(PP)和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形成的弹性体等。聚烯烃成分与烯烃类橡胶成分的重量比(聚烯烃成分/烯烃类橡胶)优选为90/10~10/90、更优选为80/20~20/80。
对于动态交联型热塑性烯烃类弹性体(TPV)而言,一般来说,与非交联型的热塑性烯烃类弹性体(TPO)相比,其弹性模量高,并且压缩永久应变也小。由此,回复性良好,在制成发泡体的情况下,能够显示出优异的回复性。
动态交联型热塑性烯烃类弹性体(TPV)是指,如上述那样通过在存在交联剂的条件下对包含形成基体的树脂成分A(烯烃类树脂成分A)及形成域的橡胶成分B的混合物进行动态热处理而得到的具有在作为基体(海相)的树脂成分A中细密地分散有交联橡胶粒子作为域(岛相)的海岛结构的多相体系的聚合物。
作为动态交联型热塑性烯烃类弹性体(TPV),可列举例如:日本特开2000-00785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052277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072306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05706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24189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067969号公报、日本再表03/002654号等中记载的动态交联型热塑性烯烃类弹性体。
作为动态交联型热塑性烯烃类弹性体(TPV),可使用市售品,可列举例如:“Zeotherm”(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THERMORUN”(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Sarlink3245D”(东洋纺织株式会社制)等。
聚烯烃类弹性体在温度230℃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优选为2g/10分~15g/10分、更优选为3g/10分~10g/10分、进一步优选为3.5g/10分~9g/10分、特别优选为4g/10分~8g/10分、最优选为4.5g/10分~7.5g/10分。
聚烯烃类弹性体的熔融张力(190℃、断裂时)优选小于10cN、更优选为5cN~9.5cN。
聚烯烃类弹性体的JIS A硬度优选为30°~95°、更优选为35°~90°、进一步优选为40°~88°、特别优选为45°~85°、最优选为50°~83°。需要说明的是,JIS A硬度基于ISO7619(JIS K6253)测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树脂发泡体(即树脂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含填充材料。通过含有填充材料,能够形成需要大的能量使气泡壁(气孔壁)变形的树脂发泡体,该树脂发泡体发挥优异的冲击吸收性。另外,通过含有填充材料,能够形成微细且均匀的气泡结构,在能够展现优异的冲击吸收性这方面也是有利的。填充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仅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相对于构成树脂发泡体的聚合物100重量份,上述填充材料的含有比例优选为10重量份~150重量份、更优选为30重量份~13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50重量份~100重量份。如果是这样的范围,则上述效果变得显著。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填充材料为无机物。作为构成作为无机物的填充材料的材料,可列举例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镁、硅酸钙、硅酸镁、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铝、氮化铝、硼酸铝晶须、氮化硅、氮化硼、结晶二氧化硅、非晶质二氧化硅、金属(例如,金、银、铜、铝、镍)、碳、石墨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填充材料为有机物。作为构成作为有机物的填充材料的材料,可列举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醚醚酮、聚醚酰亚胺、聚酯酰亚胺等。
作为上述填充材料,可使用阻燃剂。作为阻燃剂,可列举例如:溴类阻燃剂、氯类阻燃剂、磷类阻燃剂、锑类阻燃剂等。从安全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无卤无锑类阻燃剂。
作为无卤无锑类阻燃剂,可列举例如:包含铝、镁、钙、镍、钴、锡、锌、铜、铁、钛、硼等的化合物。作为这样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可列举例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氧化镁/氧化镍的水合物、氧化镁/氧化锌的水合物等水合金属化合物等。
可以对上述填充材料实施任意适当的表面处理。作为这样的表面处理,可列举例如:硅烷偶联处理、硬脂酸处理等。
上述填充材料的堆积密度优选为0.8g/cm3以下、更优选为0.6g/cm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4g/cm3以下、特别优选为0.3g/cm3以下。如果是这样的范围,则能够以良好的分散性含有填充材料,即使减少填充材料的含量,也能够充分地发挥填充材料添加效果。填充材料的含量少的树脂发泡体在高发泡、柔软、且应力分散性及外观优异的方面是有利的。填充材料的堆积密度的下限值例如为0.01g/cm3、优选为0.05g/cm3、更优选为0.1g/cm3
上述填充材料的数均粒径(初级粒径)优选为5μm以下、更优选为3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μm以下。如果是这样的范围,则能够以良好的分散性含有填充材料,并且能够形成均匀的气泡结构。其结果是,能够得到应力分散性及外观优异的树脂发泡体。填充材料的数均粒径的下限值例如为0.1μm。填充材料的数均粒径可以将在水100g中混合填充剂1g而制备的悬浮液作为样品、并使用粒度分布计(MicrtracII、MICROTRAC BEL株式会社)来测定。
上述填充材料的比表面积优选为2m2/g以上、更优选为4m2/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m2/g以上。如果是这样的范围,则能够以良好的分散性含有填充材料,并且能够形成均匀的气泡结构。其结果是,能够得到应力分散性及外观优异的树脂发泡体。填充材料的比表面积的上限值例如为20m2/g。填充材料的比表面积能够通过利用BET法来测定,即通过使吸附占有面积已知的分子在利用液氮的低温下吸附于填充材料表面,根据其吸附量来测定。
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在树脂组合物中包含任意适当的其它成分。这样的其它成分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作为这样的其它成分,可列举例如:橡胶、作为树脂材料配合的聚合物以外的树脂、软化剂、脂肪族类化合物、防老化剂、抗氧剂、光稳定剂、耐候剂、紫外线吸收剂、分散剂、增塑剂、碳、抗静电剂、表面活性剂、交联剂、增稠剂、防锈剂、有机硅类化合物、张力改性剂、防收缩剂、流动性改性剂、凝胶化剂、固化剂、加强剂、发泡剂、发泡成核剂、着色剂(颜料、染料等)、pH调节剂、溶剂(有机溶剂)、热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润滑剂、结晶成核剂、结晶化促进剂、硫化剂、表面处理剂、分散助剂等。
A-2.树脂发泡体的形成
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代表性地通过使树脂组合物发泡而得到。作为发泡的方法(气泡的形成方法),可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等发泡成型中通常利用的方法。即,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代表性地可以是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发泡而形成的发泡体(物理发泡体),也可以是通过化学方法进行发泡而形成的发泡体(化学发泡体)。物理方法一般是通过使空气、氮等气体成分分散于聚合物溶液并通过机械混合形成气泡的方法(机械发泡体)。化学方法一般是通过利用添加于聚合物基体的发泡剂的热分解产生的气体形成气孔而得到发泡体的方法。
待实施发泡成型的树脂组合物例如可以通过用任意适当的熔融混炼装置、例如开放型的混合辊、非开放型的班伯里混合机、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连续式混炼机、加压捏合机等任意适当的机构将构成成分混合而制备。
<形成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的实施方式1>
作为形成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的一个实施方式1,例如可列举以下方式:经过使乳液树脂组合物(包含树脂材料(聚合物)等的乳液)机械发泡而起泡化的工序(工序A)来形成树脂发泡体。作为起泡装置,可列举例如:高速剪切方式的装置、振动方式的装置、加压气体的喷出方式的装置等。这些起泡装置中,从气泡直径的微细化、大容量制作的观点考虑,优选高速剪切方式的装置。形成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的该一个实施方式1无论是在由哪种树脂组合物形成时均可以应用。
从成膜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乳液的固体成分浓度高的情况。乳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优选为3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4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重量%以上。
通过机械搅拌进行起泡时的气泡是气体进入到乳液中而成的。作为气体,只要对于乳液无活性,就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采用任意适当的气体。作为这样的气体,可列举例如:空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经过将通过上述方法起泡化后的乳液树脂组合物(含气泡乳液树脂组合物)涂敷于基材上并进行干燥的工序(工序B),能够得到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作为基材,可列举例如:进行了剥离处理的塑料膜(进行了剥离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等)、塑料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等)等。
在工序B中,作为涂敷方法、干燥方法,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工序B优选包括:将涂布于基材上的含气泡乳液树脂组合物以50℃以上且小于125℃的温度干燥的预干燥工序B1;和之后进一步以125℃以上且200℃以下的温度进行干燥的正式干燥工序B2。
通过设置预干燥工序B1和正式干燥工序B2,能够防止由急剧的温度上升导致的气泡的合为一体化、气泡的破裂。特别是对于厚度小的发泡片而言,由于温度的急剧的上升,气泡会合为一体化、破裂,因此,设置预干燥工序B1的意义很大。预干燥工序B1中的温度优选为50℃~100℃。预干燥工序B1的时间优选为0.5分钟~30分钟、更优选为1分钟~15分钟。正式干燥工序B2中的温度优选为130℃~180℃、更优选为130℃~160℃。正式干燥工序B2的时间优选为0.5分钟~30分钟、更优选为1分钟~15分钟。
<形成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的实施方式2>
作为形成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的一个实施方式2,可举出利用发泡剂使树脂组合物发泡而形成发泡体的方式。作为发泡剂,可使用在发泡成型中通常使用的发泡剂,从环境保护及对于被发泡体的低污染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高压的不活泼气体。
作为不活泼气体,只要对于树脂组合物无活性且能够浸渗,就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不活泼气体。作为这样的不活泼气体,可列举例如:二氧化碳、氮气、空气等。这些气体也可以混合使用。这些当中,从对于树脂材料(聚合物)的浸渗量多、浸渗速度快的观点考虑,优选二氧化碳。
不活泼气体优选为超临界状态。即,特别优选使用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在超临界状态下,不活泼气体对于树脂组合物的溶解度进一步增大,能够以高浓度混入不活泼气体,并且压力急剧下降时,不活泼气体成为高浓度,因此,气泡核的产生变多,即使气孔率相同,该气泡核成长而能够形成的气泡的密度与其它状态的情况相比也更大,因此,能够得到微细的气泡。需要说明的是,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为31℃、临界压力为7.4MPa。
作为通过在树脂组合物中浸渗高压的不活泼气体而形成发泡体的方法,可列举例如经过下述工序而形成的方法等:在高压下使包含树脂材料(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中浸渗不活泼气体的气体浸渗工序;在该工序后降低压力而使树脂材料(聚合物)发泡的减压工序;以及根据需要进行的通过加热而使气泡生长的加热工序。在该情况下,可以使预先成型的未发泡成型体浸于不活泼气体中,另外也可以在加压状态下使不活泼气体浸渗于熔融的树脂组合物中之后在减压时实施成型。这些工序可以以间歇方式、连续方式中的任意方式进行。即,可以是预先将树脂组合物成型为片状等适宜的形状并制成未发泡树脂成型体后、在该未发泡树脂成型体中浸渗高压的气体并释放压力而发泡的间歇方式;也可以是在加压下将树脂组合物与高压的气体一起进行混炼、成型,同时释放压力而同时进行成型和发泡的连续方式。
以下示出以间歇方式制造发泡体的例子。例如,通过使用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等挤出机对树脂组合物进行挤出而制作发泡体成型用树脂片。或者使用辊、凸轮、捏合机、班伯里型等设置有叶片的混炼机预先对树脂组合物进行均匀混炼,再利用热板的加压等压制加工成给定的厚度从而制作未发泡树脂成型体。将这样得到的未发泡树脂成型体放入高压容器中,注入高压不活泼气体(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等),在未发泡树脂成型体中浸渗不活泼气体。在充分地浸渗有不活泼气体的时刻,释放压力(通常至大气压),在树脂中产生气泡核。可以使气泡核直接在室温下成长,但根据情况,也可以通过加热使其成长。作为加热的方法,可采用水浴、油浴、热辊、热风烘箱、远红外线、近红外线、微波等公知、惯用的方法。如此地使气泡生长之后,通过冷水等急剧冷却并将形状固定化,由此可以得到发泡体。需要说明的是,供于发泡的未发泡树脂成型体不限于片状物,也可以根据用途使用各种形状的未发泡树脂成型体。另外,供于发泡的未发泡树脂成型体除了挤出成型、加压成型以外,也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等其它成型法来制作。
以下示出以连续方式制造发泡体的例子。例如,通过下述混炼浸渗工序、成型减压工序进行发泡成型,该混炼浸渗工序一边使用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等挤出机对树脂组合物进行混炼,一边注入(导入)高压的气体(特别是不活泼气体、进而为二氧化碳),使高压的气体充分地浸渗于树脂组合物中;该成型减压工序通过设置于挤出机的前端的模头等将树脂组合物挤出,由此释放压力(通常至大气压),同时进行成型和发泡。另外,以连续方式进行发泡成型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通过加热而使气泡成长的加热工序。如此地使气泡成长之后,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冷水等急剧地进行冷却将形状固定化。另外,高压的气体的导入可以连续地进行,也可以不连续地进行。此外,在混炼浸渗工序及成型减压工序中,可以使用例如挤出机、注塑成型机。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使气泡核成长时的加热方法,可列举水浴、油浴、热辊、热风烘箱、远红外线、近红外线、微波等任意适当的方法。作为发泡体的形状,可采用任意适当的形状。作为这样的形状,可列举例如:片状、棱柱状、圆筒状、异型形状等。
从能够得到高发泡的发泡体的方面考虑,将树脂组合物发泡成型时的气体的混合量例如相对于树脂组合物总量优选为2重量%~10重量%、更优选为2.5重量%~8重量%、进一步优选为3重量%~6重量%。
使不活泼气体在树脂组合物中浸渗时的压力可以考虑操作性等适宜选择。这样的压力例如优选为6MPa以上(例如为6MPa~100MPa)、更优选为8MPa以上(例如为8MPa~50MPa)。需要说明的是,从保持二氧化碳的超临界状态的观点考虑,在使用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的情况下的压力优选为7.4MPa以上。在压力低于6MPa的情况下,发泡时的气泡成长显著,气泡直径变得过大,有时无法得到优选的平均气孔直径(平均气泡直径)。这是因为,压力低时,气体的浸渗量与高压时相比相对较少,气泡核形成速度降低,形成的气泡核数变少,所以平均每1个气泡的气体量反而增加,气泡直径变得极大。另外,在低于6MPa的压力区域内,浸渗压力仅仅稍有变化就会导致气泡直径、气泡密度大幅变化,因此,气泡直径及气泡密度的控制容易变得困难。
气体浸渗工序中的温度根据使用的不活泼气体、树脂组合物中的成分的种类等而不同,能够在宽范围内选择。在考虑了操作性等的情况下,优选为10℃~350℃。在未发泡成型体中浸渗不活泼气体时的浸渗温度在间歇式的情况下优选为10℃~250℃、更优选为40℃~230℃。另外,将浸渗有气体的熔融聚合物挤出并同时进行发泡和成型时的浸渗温度在连续式的情况下优选为60℃~350℃。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二氧化碳作为不活泼气体的情况下,为了保持超临界状态,浸渗时的温度优选为32℃以上、更优选为40℃以上。
在减压工序中,作为减压速度,为了得到均匀的微细气泡,优选为5MPa/秒~300MPa/秒。
加热工序中的加热温度优选为40℃~250℃、更优选为60℃~250℃。
B.发泡构件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发泡构件的剖面示意图。发泡构件100具有树脂发泡层10、和配置于树脂发泡层10的至少一侧的粘合剂层20。树脂发泡层10由上述树脂发泡体构成。
粘合剂层的厚度优选为5μm~300μm、更优选为6μm~200μm、进一步优选为7μm~100μm、特别优选为8μm~50μm。通过使粘合剂层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本发明的发泡构件能够发挥优异的冲击吸收性。
作为粘合剂层,可采用由任意适当的粘合剂形成的层。作为构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可列举例如:橡胶类粘合剂(合成橡胶类粘合剂、天然橡胶类粘合剂等)、氨基甲酸酯类粘合剂、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有机硅类粘合剂、聚酯类粘合剂、聚酰胺类粘合剂、环氧类粘合剂、乙烯基烷基醚类粘合剂、氟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等。作为构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优选为选自丙烯酸类粘合剂、有机硅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中的至少一种。这样的粘合剂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粘合剂层可以为一层,也可以为两层以上。
作为粘合剂,如果以粘合方式进行分类,则可列举例如:乳液型粘合剂、溶剂型粘合剂、紫外线交联型(UV交联型)粘合剂、电子束交联型(EB交联型)粘合剂、热熔融型粘合剂(热熔型粘合剂)等。这样的粘合剂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粘合剂层的水蒸气透湿度优选为50(g/(m2·24小时))以下、更优选为30(g/(m2·24小时))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g/(m2·24小时))以下、特别优选为10(g/(m2·24小时))以下。如果粘合剂层的水蒸气透湿度在上述范围内,则本发明的发泡片能够使冲击吸收性稳定化而不会受到由水分导致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水蒸气透湿度例如可以通过基于JIS Z0208的方法、在40℃、相对湿度92%的试验条件下测定。
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在构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中包含任意适当的其它成分。
作为其它成分,可列举例如:其它聚合物成分、软化剂、防老化剂、固化剂、增塑剂、填充材料、抗氧剂、热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着色剂(颜料、染料等)、溶剂(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例如,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氟类表面活性剂等)、交联剂(例如多异氰酸酯类交联剂、有机硅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烷基醚化三聚氰胺类交联剂等)等。需要说明的是,热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包含于用于形成聚合物成分的材料中。
本发明的发泡构件可以通过任意适当的方法来制造。本发明的发泡构件的制造方法例如可列举:将树脂发泡层与粘合剂层层叠而制造的方法;在将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与树脂发泡层层叠后通过固化反应等形成粘合剂层而制造的方法等。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等中的试验及评价方法如下所述。需要说明的是,在记载为“份”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是指“重量份”,在记载为“%”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是指“重量%”。
<评价方法>
(1)表观密度
树脂发泡体的密度(表观密度)如下所述地进行计算。将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树脂发泡体冲裁成20mm×20mm尺寸,作为试验片,用卡尺测定试验片的尺寸,接下来,通过电子天平测定试验片的重量,并且通过下式进行计算。
表观密度(g/cm3)=试验片的重量/试验片的体积
(2)25%压缩载荷
按照JIS K 6767中记载的发泡体的压缩硬度测定方法进行了测定。具体而言,将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树脂发泡体切出30mm×30mm尺寸,作为试验片,以压缩速度10mm/min压缩至压缩率成为25%为止,将此时的应力(N)换算成平均每单位面积(1cm2)的值,作为25%压缩载荷(N/cm2)。
(3)平均气泡直径(平均气孔直径)、气泡直径(气孔直径)的变动系数
使用剃刀,将树脂发泡体沿着TD(与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且相对于树脂发泡体的主面垂直的方向(厚度方向)切断,作为计测器,使用数字显微镜(商品名“VHX-500”,Keyence株式会社制),导入树脂发泡体的气泡部的放大图像,使用相同计测器的解析软件,通过进行图像解析而求出数均气泡直径(平均气孔直径)(μm)。需要说明的是,导入的放大图像的气泡数为400个左右。另外,根据气孔直径的全部数据计算标准偏差,使用下式计算出变动系数。
变动系数=标准偏差/平均气泡直径(平均气孔直径)
(4)气泡率(气孔率)
在温度23℃、湿度50%的环境中进行了测定。通过100mm×100mm的冲裁刀模(2片加工刀(商品名“NCA07”、厚度0.5mm、刀尖角度45°、株式会社NAKAYAMA制))对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树脂发泡体进行冲裁,测定了冲裁后的试样的尺寸。另外,用测定端子的直径(φ)为20mm的1/100千分尺测定了厚度。根据这些值计算出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树脂发泡体的体积。接下来,通过最小刻度0.01g以上的托盘天平测定了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树脂发泡体的重量。根据这些值计算出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树脂发泡体的气泡率(气孔率)。
(5)气泡壁(气孔壁)的厚度
使用剃刀,将树脂发泡体沿着TD(与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且相对于树脂发泡体的主面垂直的方向(厚度方向)切断,作为计测器,使用数字显微镜(商品名“VHX-500”,Keyence株式会社制),导入树脂发泡体的气泡部的放大图像,使用相同计测器的解析软件,通过进行图像解析而求出气泡壁(气孔壁)的厚度(μm)。需要说明的是,导入的放大图像的气泡数为400个左右。
(6)非发泡弯曲应力
使用真空加压成型机(IVM-70:岩城工业株式会社),以(熔点+70℃)的温度、15MPa的压力对树脂发泡体加压5分钟,由此得到了非发泡状态的树脂成型体a。
将树脂成型体a切出宽20mm、长150mm,作为样品,将该样品放置于支点间距离100mm的3点弯曲夹具上,在23℃×50%RH的环境中,以压入速度5mm/min进行压入试验(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商品名“AG-Xplus”),将对该样品压入5mm压时的负载(g)作为非发泡弯曲应力。
(7)弹性应变能
基于JIS K 6767的压缩试验一项测定树脂发泡体的压缩率(%)、压缩反弹力(kPa),计算出由以压缩率为x轴、以压缩反弹力为y轴而制成的压缩SS曲线和x轴包围的面积中、压缩率为0%~10%的区域的面积,作为弹性应变能。
(8)冲击吸收性的测定方法
在冲击力传感器上依次配置树脂发泡体、双面带(型号:No.5603W、日东电工制)、PET膜(型号:DIAFOIL MRF75、三菱树脂制),形成了试验体。使66g的铁球从PET膜上方50cm的高度落下至试验体,对冲击力F1进行了测定。
另外,使铁球如上所述地直接落下至冲击力传感器,对空白的冲击力F0进行了测定。
根据F1、F0并通过式(F0-F1)/F0×100计算出冲击吸收性(%)。
(9)厚度恢复率
对于树脂发泡体,在对树脂发泡体施加1000g/cm2的负载的状态下保持120秒钟,将压缩解除,测定解除压缩0.5秒钟后的树脂发泡体的厚度(解除压缩状态起0.5秒钟后的厚度)。根据“解除压缩状态起0.5秒钟后的厚度”、和施加负载前的树脂发泡体的厚度(初始厚度)并通过下式求出厚度恢复率。
厚度恢复率(%)={(解除压缩状态起0.5秒钟后的厚度)/(初始厚度)}×100
(10)气泡的长径比
作为计测器,使用数字显微镜(商品名“VHX-2000,Keyence株式会社制),通过下述的方法对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树脂发泡体所具有的气泡的长径比进行了测定。
·使用剃刀,将树脂发泡体沿着TD(与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且相对于树脂发泡体的主面垂直的方向(厚度方向)切断,使用(例如,Keyence制“VHX-2000”)显微镜以倍率100倍对切截面观察给定面积(3mm2)范围,测定一个气泡的厚度方向的长度和TD的长度。
·对在给定面积内存在的全部气泡进行同样的测定。
·通过TD的长度÷厚度方向的长度计算出气泡的长径比,对全部气泡进行同样的计算,将平均值作为“树脂发泡体所具有的气泡的长径比”。
〔实施例1〕
使用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JSW)制造的双螺杆混炼机将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MFR)(230℃):0.40g/10min)65重量份、聚烯烃类弹性体(熔体流动速率(MFR):6g/10min、JIS A硬度:79°)35重量份、氢氧化镁(商品名“KISUMA 5P”协和化学工业制)80重量份、碳(商品名“旭#35”旭碳株式会社制)10重量份、及硬脂酸单甘油酯1重量份在200℃的温度下混炼后,以线料状挤出,水冷后成型为颗粒状。将该颗粒投入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制造的单螺杆挤出机,在220℃的气氛中以13MPa(注入后12MPa)的压力注入了二氧化碳气体。相对于树脂100重量份,以4.5重量份的比例注入了二氧化碳气体。使二氧化碳气体充分饱和后,冷却至适于发泡的温度后,从模头挤出,得到了厚度为1.8mm的片状的树脂发泡体a。
进一步,使上述树脂发泡体a通过一个辊被加热至200℃的一对辊的辊间(辊与辊之间的间隙),得到了厚度为0.1mm的树脂发泡体A。需要说明的是,辊间的空隙(间隙)按照可得到厚度为0.1mm的树脂发泡体A的方式设定。
将得到的树脂发泡体A供于上述评价(1)~(10),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使用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JSW)制造的双螺杆混炼机将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MFR)(230℃):0.40g/10min)65重量份、聚烯烃类弹性体(熔体流动速率(MFR):6g/10min、JIS A硬度:79°)35重量份、氢氧化镁(商品名“KISUMA 5P”协和化学工业制)80重量份、碳(商品名“旭#35”旭碳株式会社制)10重量份、及硬脂酸单甘油酯1重量份在200℃的温度下混炼后,以线料状挤出,水冷后成型为颗粒状。将该颗粒投入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制造的单螺杆挤出机,在220℃的气氛中以13MPa(注入后12MPa)的压力注入了二氧化碳气体。相对于树脂100重量份,以3.5重量份的比例注入了二氧化碳气体。使二氧化碳气体充分饱和后,冷却至适于发泡的温度后,从模头挤出,得到了厚度为1.8mm的片状的树脂发泡体b。
进一步,使上述树脂发泡体b通过一个辊被加热至200℃的一对辊的辊间(辊与辊之间的间隙),得到了厚度为0.1mm的树脂发泡体C。需要说明的是,辊间的空隙(间隙)按照可得到厚度为0.1mm的树脂发泡体B的方式设定。
将得到的树脂发泡体B供于上述评价(1)~(10),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使用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JSW)制造的双螺杆混炼机将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MFR)(230℃):0.40g/10min)65重量份、聚烯烃类弹性体(熔体流动速率(MFR):6g/10min、JIS A硬度:79°)35重量份、氢氧化镁(商品名“KISUMA 5P”协和化学工业制)120重量份、碳(商品名“旭#35”旭碳株式会社制)10重量份、及硬脂酸单甘油酯1重量份在200℃的温度下混炼后,以线料状挤出,水冷后成型为颗粒状。将该颗粒投入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制造的单螺杆挤出机,在220℃的气氛中以13MPa(注入后12MPa)的压力注入了二氧化碳气体。相对于树脂100重量份,以3.0重量份的比例注入了二氧化碳气体。使二氧化碳气体充分饱和后,冷却至适于发泡的温度后,从模头挤出,得到了厚度为1.8mm的片状的树脂发泡体c。
进一步,使上述树脂发泡体c通过一个辊被加热至200℃的一对辊的辊间(辊与辊之间的间隙),得到了厚度为0.1mm的树脂发泡体C。需要说明的是,辊间的空隙(间隙)按照可得到厚度为0.1mm的树脂发泡体C的方式设定。
将得到的树脂发泡体C供于上述评价(1)~(10),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准备了表观密度为0.3g/cm3、25%压缩载荷为50N/cm2、弹性应变能为26kPa的以聚乙烯为主成分的树脂发泡体D。
将该树脂发泡体D供于上述评价(1)~(10),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5〕
使用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JSW)制造的双螺杆混炼机将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MFR)(230℃):0.40g/10min)60重量份、聚烯烃类弹性体(熔体流动速率(MFR):6g/10min、JIS A硬度:79°)40重量份、氢氧化镁(商品名“KISUMA 5P”协和化学工业制)120重量份、碳(商品名“旭#35”旭碳株式会社制)10重量份、及硬脂酸单甘油酯1重量份在200℃的温度下混炼后,以线料状挤出,水冷后成型为颗粒状。将该颗粒投入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制造的单螺杆挤出机,在220℃的气氛中以13MPa(注入后12MPa)的压力注入了二氧化碳气体。相对于树脂100重量份,以3.5重量份的比例注入了二氧化碳气体。使二氧化碳气体充分饱和后,冷却至适于发泡的温度后,从模头挤出,得到了厚度为0.6mm的片状的树脂发泡体e。
进一步,使上述树脂发泡体e通过一个辊被加热至200℃的一对辊的辊间(辊与辊之间的间隙),得到了厚度为0.1mm的树脂发泡体E。需要说明的是,辊间的空隙(间隙)按照可得到厚度为0.1mm的树脂发泡体E的方式设定。
将得到的树脂发泡体E供于上述评价(1)~(10),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6〕
使用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JSW)制造的双螺杆混炼机将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MFR)(230℃):0.40g/10min)60重量份、聚烯烃类弹性体(熔体流动速率(MFR):6g/10min、JIS A硬度:79°)40重量份、氢氧化镁(商品名“KISUMA 5P”协和化学工业制)120重量份、碳(商品名“旭#35”旭碳株式会社制)10重量份、及硬脂酸单甘油酯1重量份在200℃的温度下混炼后,以线料状挤出,水冷后成型为颗粒状。将该颗粒投入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制造的单螺杆挤出机,在220℃的气氛中以13MPa(注入后12MPa)的压力注入了二氧化碳气体。相对于树脂100重量份,以4.0重量份的比例注入了二氧化碳气体。使二氧化碳气体充分饱和后,冷却至适于发泡的温度后,从模头挤出,得到了厚度为0.5mm的片状的树脂发泡体j。
进一步,使上述树脂发泡体j通过一个辊被加热至200℃的一对辊的辊间(辊与辊之间的间隙),得到了厚度为0.1mm的树脂发泡体J。需要说明的是,辊间的空隙(间隙)按照可得到厚度为0.1mm的树脂发泡体J的方式设定。
将得到的树脂发泡体J供于上述评价(1)~(10),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使用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JSW)制造的双螺杆混炼机将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MFR)(230℃):0.40g/10min)16.5重量份、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MFR)(230℃):1.1g/10min)16.5重量份、聚烯烃类弹性体(熔体流动速率(MFR):6g/10min、JIS A硬度:79°)67重量份、氢氧化镁(商品名“KISUMA 5P”协和化学工业制)40重量份、碳(商品名“旭#35”旭碳株式会社制)10重量份、及硬脂酸单甘油酯1重量份在200℃的温度下混炼后,以线料状挤出,水冷后成型为颗粒状。将该颗粒投入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制造的单螺杆挤出机,在220℃的气氛中以13MPa(注入后12MPa)的压力注入了二氧化碳气体。相对于树脂100重量份,以3重量份的比例注入了二氧化碳气体。使二氧化碳气体充分饱和后,冷却至适于发泡的温度后,从模头挤出,得到了厚度为1.8mm的片状的树脂发泡体f。
进一步,使上述树脂发泡体f通过一个辊被加热至200℃的一对辊的辊间(辊与辊之间的间隙),得到了厚度为0.1mm的树脂发泡体F。需要说明的是,辊间的空隙(间隙)按照可得到厚度为0.1mm的树脂发泡体F的方式设定。
将得到的树脂发泡体F供于上述评价(1)~(10),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2〕
使用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JSW)制造的双螺杆混炼机将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MFR)(230℃):0.40g/10min)45重量份、聚烯烃类弹性体(熔体流动速率(MFR):6g/10min、JIS A硬度:79°)55重量份、氢氧化镁(商品名“KISUMA 5P”协和化学工业制)10重量份、碳(商品名“旭#35”旭碳株式会社制)10重量份、及硬脂酸单甘油酯1重量份在200℃的温度下混炼后,以线料状挤出,水冷后成型为颗粒状。将该颗粒投入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制造的单螺杆挤出机,在220℃的气氛中以13MPa(注入后12MPa)的压力注入了二氧化碳气体。相对于树脂100重量份,以5.5重量份的比例注入了二氧化碳气体。使二氧化碳气体充分饱和后,冷却至适于发泡的温度后,从模头挤出,得到了厚度为2.2mm的片状的树脂发泡体g。
进一步,使上述树脂发泡体g通过一个辊被加热至200℃的一对辊的辊间(辊与辊之间的间隙),得到了厚度为0.1mm的树脂发泡体G。需要说明的是,辊间的空隙(间隙)按照可得到厚度为0.1mm的树脂发泡体G的方式设定。
将得到的树脂发泡体G供于上述评价(1)~(10),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3〕
使用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JSW)制造的双螺杆混炼机将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MFR)(230℃):0.40g/10min)65重量份、聚烯烃类弹性体(熔体流动速率(MFR):6g/10min、JIS A硬度:79°)35重量份、氢氧化镁(商品名“KISUMA 5P”协和化学工业制)80重量份、碳(商品名“旭#35”旭碳株式会社制)10重量份、及硬脂酸单甘油酯1重量份在200℃的温度下混炼后,以线料状挤出,水冷后成型为颗粒状。将该颗粒投入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制造的单螺杆挤出机,在220℃的气氛中以13MPa(注入后12MPa)的压力注入了二氧化碳气体。相对于树脂100重量份,以4.5重量份的比例注入了二氧化碳气体。使二氧化碳气体充分饱和后,冷却至适于发泡的温度后,从模头挤出,得到了厚度为1.8mm的片状的树脂发泡体h。使用切片机,将上述树脂发泡体h薄片化至厚度0.1mm,得到了树脂发泡体H。将得到的树脂发泡体H供于上述评价(1)~(10),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4〕
用分散器(“Robomix”Primix株式会社制)将丙烯酸乳液溶液(固体成分量55%、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腈共聚物(重量比45:48:7))100重量份、脂肪酸铵类表面活性剂(硬脂酸铵的水分散液、固体成分量33%)2重量份、羧基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AMOGEN CB-H”、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2重量份、
Figure BDA0003616257020000241
唑啉类交联剂(“Epocros WS-500”日本触媒株式会社制、固体成分量39%)4重量份、炭黑(“NAF-5091”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制)1重量份搅拌混合而起泡化。将该发泡组合物涂布于经过了剥离处理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度:38μm、商品名“MRF#38”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上,在0℃下干燥4.5分钟、在140℃下干燥4.5分钟,得到了树脂发泡体I(厚度:0.1mm)。将得到的树脂发泡体I供于上述评价(1)~(10),将结果示于表1。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比较例1 比较例2 比较例3 比较例4
表观密度(g/cm<sup>3</sup>) 0.11 0.14 0.14 0.3 0.15 0.2 0.1 0.1 0.055 0.7
平均气泡直径(μm) 40 70 80 90 60 45 80 75 50 80
气泡直径的变动系数 0.35 0.32 0.3 0.4 0.31 0.29 0.45 0.4 0.35 0.5
气泡的长径比 5.3 6.7 6.5 3.5 3.2 2.9 5.9 4.2 1.4 1.2
气泡率(%) 90 88 85 70 85 80 95 90 96 30
气孔壁的厚度(μm) 2 2.5 2.2 3 2.1 2.2 1 1 1.5 10
25%压缩载荷(kPa) 55 75 40 50 60 70 35 20 25 100
非发泡弯曲应力(MPa) 13 13.5 10.2 5.8 10.2 10.2 3 2.6 13 5
弹性应变能(kPa) 180 200 90 26 170 190 7 8 9 130
厚度恢复率(%) 67 66 68 85 87 90 70 70 70 96
冲击吸收性(%) 40 45 40 30 40 45 10 20 10 20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例如可以适宜地用作电子设备用的缓冲材料。

Claims (12)

1.一种树脂发泡体,其表观密度为0.02g/cm3~0.30g/cm3、25%压缩载荷为90kPa以下、压缩时的弹性应变能为10kPa以上,并且具有气泡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发泡体,其平均气泡直径为10μm~2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发泡体,其气泡率为3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发泡体,其气泡直径的变动系数为0.5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发泡体,其非发泡弯曲应力为5MPa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发泡体,其进一步包含填充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树脂发泡体,其中,
所述填充材料为无机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树脂发泡体,其中,
所述填充材料为有机物。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发泡体,其包含聚烯烃类树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树脂发泡体,其中,
所述聚烯烃类树脂为除聚烯烃类弹性体以外的聚烯烃与聚烯烃类弹性体的混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发泡体,其中,
在所述树脂发泡体的一面或两面具有热熔融层。
12.一种发泡构件,其具有树脂发泡层、和配置于该树脂发泡层的至少一侧的粘合剂层,
该树脂发泡层是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发泡体。
CN202080075113.1A 2019-11-25 2020-11-25 树脂发泡体 Pending CN1146162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2436 2019-11-25
JP2019212436 2019-11-25
PCT/JP2020/043759 WO2021106910A1 (ja) 2019-11-25 2020-11-25 樹脂発泡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6278A true CN114616278A (zh) 2022-06-10

Family

ID=76129410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5112.7A Pending CN114641521A (zh) 2019-11-25 2020-11-25 树脂发泡体
CN202080075113.1A Pending CN114616278A (zh) 2019-11-25 2020-11-25 树脂发泡体
CN202080081928.0A Pending CN114761474A (zh) 2019-11-25 2020-11-25 树脂发泡体
CN202080074465.5A Pending CN114585670A (zh) 2019-11-25 2020-11-25 树脂发泡体
CN202080081924.2A Pending CN114761473A (zh) 2019-11-25 2020-11-25 树脂发泡体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5112.7A Pending CN114641521A (zh) 2019-11-25 2020-11-25 树脂发泡体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1928.0A Pending CN114761474A (zh) 2019-11-25 2020-11-25 树脂发泡体
CN202080074465.5A Pending CN114585670A (zh) 2019-11-25 2020-11-25 树脂发泡体
CN202080081924.2A Pending CN114761473A (zh) 2019-11-25 2020-11-25 树脂发泡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5) JPWO2021106914A1 (zh)
KR (1) KR20220106752A (zh)
CN (5) CN114641521A (zh)
WO (5) WO20211069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9879A1 (ja) * 2022-01-18 2023-07-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発泡部材
WO2023139878A1 (ja) * 2022-01-18 2023-07-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発泡部材
WO2023176984A1 (ja) * 2022-03-18 2023-09-21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泡体シート及び粘着テープ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4927A (zh) * 2012-05-11 2015-01-1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树脂发泡体和发泡密封材料
CN105121529A (zh) * 2013-04-10 2015-12-0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树脂发泡复合体
JP2016088977A (ja) * 2014-10-31 2016-05-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樹脂発泡体及び発泡部材
WO2016143684A1 (ja) * 2015-03-06 2016-09-15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シート、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粘着シート
JP2019038997A (ja) * 2017-08-28 2019-03-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樹脂シートおよび粘着剤層付樹脂シート
CN110382607A (zh) * 2017-03-08 2019-10-25 东丽株式会社 发泡体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0102A (en) 1993-02-11 1997-09-23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thermoplastic foamed articles using supercritical fluid
JP4036601B2 (ja) * 2000-06-05 2008-01-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発泡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01508B2 (ja) * 2009-03-04 2015-04-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導電性を有する樹脂発泡体
JP2010242061A (ja) * 2009-03-19 2010-10-28 Nitto Denko Corp 難燃性樹脂発泡体及び難燃性発泡部材
JP5914141B2 (ja) * 2011-07-29 2016-05-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発泡体用樹脂組成物、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発泡体、発泡体製造方法、及び発泡シール材
JP6689026B2 (ja) * 2014-03-26 2020-04-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樹脂発泡体、発泡部材、及び、タッチパネル搭載機器
JP5833213B2 (ja) 2014-10-31 2015-12-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材
JP6534645B2 (ja) 2016-03-30 2019-06-26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緩衝材用発泡体及び緩衝材
US20220185982A1 (en) * 2019-04-10 2022-06-16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Flame-retardant foamed object and foam memb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4927A (zh) * 2012-05-11 2015-01-1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树脂发泡体和发泡密封材料
CN105121529A (zh) * 2013-04-10 2015-12-0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树脂发泡复合体
JP2016088977A (ja) * 2014-10-31 2016-05-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樹脂発泡体及び発泡部材
WO2016143684A1 (ja) * 2015-03-06 2016-09-15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シート、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粘着シート
CN110382607A (zh) * 2017-03-08 2019-10-25 东丽株式会社 发泡体及其制造方法
JP2019038997A (ja) * 2017-08-28 2019-03-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樹脂シートおよび粘着剤層付樹脂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06913A1 (ja) 2021-06-03
CN114761473A (zh) 2022-07-15
WO2021106914A1 (ja) 2021-06-03
WO2021106910A1 (ja) 2021-06-03
CN114761474A (zh) 2022-07-15
WO2021106912A1 (ja) 2021-06-03
WO2021106911A1 (ja) 2021-06-03
CN114641521A (zh) 2022-06-17
JPWO2021106912A1 (zh) 2021-06-03
CN114585670A (zh) 2022-06-03
JPWO2021106913A1 (zh) 2021-06-03
KR20220106752A (ko) 2022-07-29
JPWO2021106911A1 (zh) 2021-06-03
JPWO2021106914A1 (zh) 2021-06-03
JPWO2021106910A1 (zh) 2021-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77746B (zh) 树脂发泡体及发泡构件
CN114616278A (zh) 树脂发泡体
KR102097950B1 (ko) 수지 발포체 시트 및 수지 발포 복합체
WO2013100015A1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発泡シート、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用途
KR102121184B1 (ko) 수지 발포체 시트 및 수지 발포 복합체
KR20150140761A (ko) 수지 발포 복합체
CN115011024B (zh) 一种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JP5938395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発泡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発泡防塵材
US20100119812A1 (en) Light-reflecting member containing polyolefin resin foa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6110213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発泡体、発泡シール材及び熱可塑性樹脂発泡体の製造方法
KR20170133354A (ko) 독립 기포 발포 시트
WO2022074899A1 (ja) 樹脂発泡体
JP7288994B2 (ja) 樹脂発泡体
WO2022210957A1 (ja) 樹脂発泡体および発泡部材
WO2022209767A1 (ja) 樹脂発泡体
CN116997600A (zh) 树脂发泡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